【传灯法师:净土法语】

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铋,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此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而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七宝华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则以心系佛,以佛系心。初观足下安平犹如奁底,次观具千辐轮相。如是次第,逆缘至于顶中肉髻。复从肉髻,顺缘至于足底。了了分明,无分散意。理一心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应当系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此义具明微妙三观,具如观经疏,妙宗钞中说。然此二种正行,要当相须而进。凡于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于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西方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修之,无非净土助行。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于历缘对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其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想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苦。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苦。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其乐无央。凡是所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于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夫净土般若舟航,要以信为点头探水,行为篙橹风帆,愿为船柁拨正。无点头探水,则不知通塞浅深。无篙橹风帆,则不能至其所止。无船柁拨正,则无约束要制。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所发之愿,有通,有别,有广,有狭,有遍,有局。通如长途修忏课诵,古德所立回向发愿之文。别则各随自己之意所立。广如四弘,上求下化。狭如自修自度,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要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自立。大率所发之愿,宜别不宜通。通恐随人语转,而自无绳准。别则自己标心,克志进取。若能随通文而生决志,此则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久生滥漫,此则别亦成通。又宜广而不宜狭。广则所发之心大,而所克之果胜。狭则所发之心小,而所获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则标心有限,数数间断于期心。遍则念念要心,刻刻圆成于乐土。如此三法,可谓生净土之弘纲,觐弥陀之宝筏。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述

楞伽经(7) - 法与非法

原创 大觉师兄 觉品 2018-03-19



空空如也来自觉品00:0003:31

《大乘入楞伽经》

大觉师兄

{请佛品第一}

大觉师兄2018年的法义分享以《大乘入楞伽经》为主,大觉师兄以菩提留支法师版为基础,和各位师兄相互参学。

今天和师兄们参学的是{请佛品第一}。



{法与非法}

原文:

尔时世尊智慧观察现在大众非肉眼观。如师子王奋迅视眄呵呵大笑。顶上肉髻放无量光。肩胁腰髀胸卍德处及诸毛孔。皆放一切无量光明。如空中虹如日千光。如劫尽时大火炽然猛炎之相。帝释梵王四天王等。于虚空中观察如来。见佛坐于须弥相对楞伽山顶上呵呵大笑。尔时菩萨众帝释梵天四天王等作是思惟。何因何缘如来应正遍知。于一切法中而得自在。未曾如是呵呵大笑。复于自身出无量光默然而住。专念内身智慧境界不以为胜。如师子视观楞伽王念如实行。

{大觉师兄注}:

佛二话不说,还是一顿放光,堪比核武器一样的光明,一般这种情况,是佛讲重要法义的前兆,这,就叫做,讲法前的阵仗!

最神奇的是佛还呵呵大笑,这种大笑除了入楞伽经外,几乎没有再出现过。当然佛只是表法给大家看了,真佛只有一位,在哪里无相,当然无悲无喜,这里帝释天观察到的景象就是提示大家,有大事要发生了!

而佛在讲法前又再度强调了内身智慧境界和实行。再次标明本经主题。

原文: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楞伽罗婆那王所启请已念楞伽王。知诸一切大菩萨众心行之法。观察未来一切众生。心皆乐于名字说法。心迷生疑如说而取著于一切声闻缘觉外道之行。诸佛世尊离诸一切心识之行能笑大笑。为彼大众断于疑心。而问佛言。如来何因何缘何事呵呵大笑。佛告圣者大慧菩萨。善哉善哉。善哉大慧。复善哉大慧。汝能观察世间妄想分别之心邪见颠倒。汝实能知三世之事而问此事。如汝所问智者之问亦复如是。为自利利他故。大慧。此楞伽王。曾问过去一切诸佛应正遍知如是二法。今复现在亦欲问我如是二法。此二法者。一切声闻缘觉外道。未尝知此二法之相。大慧。此十头罗刹。亦问未来一切诸佛如此二法。

{大觉师兄注}:

ok,这里为什么不是楞伽王直接问,而是楞伽王委托大慧菩萨摩诃萨来问呢,妙就妙在这里的细节,第一楞伽王请问大乘法,地位不匹配,你一个罗刹夜叉王为大乘菩萨修法的事情是不是有点过,所以委托大乘阶位菩萨来问当然很适合,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菩萨是大慧菩萨,顾名思义,佛的内身所证实行之法,当然是大智慧才能理解的。所以由大慧菩萨来问最适合,行家看门道!阅藏的师兄不要错过细节。

佛告诉大慧菩萨,楞伽王曾经问过过去一切佛二法,什么二法呢,就是法与非法,所以今天也要来问我这二法,而且还要问一切未来佛二法,这简直是NPC,就是担任这个角色,所以大觉师兄说楞伽王也是佛菩萨的化现,就是为了开启众生的智慧,是娑婆世界的常驻NPC,那么这个NPC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启发我们去参悟佛的内身所证之法,并且问一切诸佛法与非法的含义,是一切声闻缘觉和外道所不知道大乘法。

原文:

尔时如来知而故问罗婆那王而作是言。楞伽王。汝欲问我随汝疑心今悉可问。我悉能答断汝疑心令得欢喜。楞伽王。汝断虚妄分别之心。得地对治方便观察。如实智慧能入内身如实之相三昧乐行三昧佛即摄取汝身。善住奢摩他乐境界中。过诸声闻缘觉三昧不净之垢。能住不动善慧法云等地。善知如实无我之法。大宝莲花王座上而坐。得无量三昧而受佛职。楞伽王。汝当不久自见己身亦在如是莲花王座上而坐法尔住持。无量莲花王眷属无量菩萨眷属。各各皆坐莲花王座。而自围绕迭相瞻视。各各不久皆得住彼不可思议境界。所谓起一行方便行住诸地中。能见不可思议境界。见如来地无量无边种种法相。一切声闻缘觉四天王帝释梵王等所未曾见。

{大觉师兄注}:

现在佛与楞伽王要一起配合一下为众生导演一场大戏叫做十地菩萨受职表演,所以一开始就说如来知而故问,什么意思?就是佛与楞伽王都心知肚明啦。问也是假问,答也是假答,NPC嘛,本职工作还要重复N次。而且佛还预言了楞伽王不久就能证法云地。

WHAT?直接证十地?

等等,先让俺们崩溃一会!

有点粉碎性奔溃!

凭啥啊!呜呜呜!

凭的就是楞伽王悟到了佛的内身所证之法啊!

忘了心经中的大慧光三昧吗?

这也是十地菩萨的专用三昧,和这里的大慧菩萨是不是相当的契合呢!

呵呵呵,大觉师兄也要哈哈哈的笑了!

你懂了吗?

才过般若门

立见法云地

佛内身所证

楞伽王衍化

原文:

尔时楞伽王。闻佛世尊听已问已。彼于无垢无量光明大宝莲花众宝庄严山上。无量天女而自围绕。现于无量种种异花种种异香散香涂香。宝幢幡盖宝冠璎珞庄严身具。复现世间未曾闻见种种胜妙庄严之具。复现无量种种乐器。过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陀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所有乐具。复随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乐具皆悉化作。复随十方诸佛国土。所有种种胜妙乐具皆悉化作。化作无量大宝罗网。遍覆一切诸佛菩萨大众之上。复竖无量种种宝幢。罗婆那王作如是等变化事已。身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住虚空中。雨种种伎乐雨种种花。雨种种香雨种种衣。满虚空中如澍大雨。以用供养佛及佛子。雨供养已从上而下。于虚空中即坐第二电光明大宝莲花王种种宝山上。

{大觉师兄注}:

说来就来,楞伽王马上表演了一下法云地菩萨的受职仪式,看过《华严经》和《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师兄们应该很熟悉吧,大宝罗网,满虚空中如澍大雨,没有办法,清静自性尽虚空,遍法界,生起妙用就这么霸道。

原文:

尔时如来见其坐已发于微笑。听楞伽王问二种法。时楞伽王白佛言。世尊。此二种法我已曾问过去诸佛应正遍知。彼佛世尊已为我说。世尊。我今现在依名字章句亦问如来。如来毕竟应为我说。世尊。应化化佛说此二法非根本如来。世尊。根本如来修集三昧乐境界者。不说心识外诸境界。善哉世尊。如来自身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惟愿世尊应正遍知说此二法。一切佛子及我己身亦愿欲闻。

{大觉师兄注}:

OK,这次楞伽王自己发问了,为什么?因为已经经过了受职典礼,已经证了法云地了,所以资格够了,迅速晋级成功,当然有资格问二法了。

当然楞伽王也是明知故问啦,你听他所问的问题档次,就知道他早就知道答案了,这个问题是为一切佛子来问的。

而且这里提出了一个根本如来的概念,什么叫根本如来呢,就是我们的清静自性啦,我们的根本如来自性,不说心识外诸境界更是直戳要害,心外无法,说什么不靠谱的境界。来点猛的好不好!

下一集,佛将彻底来一个猛药,将一切虚妄破尽,让你当体即空的悟道,你受得了这剂猛药吗?你能翻然觉悟吗,就在下一集,《要害 -X轴的断裂》。

有些师兄说大觉师兄写的文章越来越看不懂了,这个你要是还看不懂,那你就先轮回几圈在看吧。很多人想拥有大觉师兄一样的神通,那么你不但要看懂大觉师兄的文章,还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否则一点可能性也没有。若不能证佛内身之法,你何来大妙用呢。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
短短的两句话却点明文章的内容要涉及“经国大业”,才算是“不朽的盛事”。也就是说,曹丕认为文章必须言之有物,才会有流传的价值,才会流传后世。

而且,曹丕还特别地提到: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也就是说,曹丕认为人的寿命和生前的富贵与快乐都是有期限的,总有终结的一天。而文章则是一个可以让人的思想价值达到不朽的手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英国奶奶”护士Christine,认真和善耐心敬业的背后是与孩子孙子分隔在四个大洲,我是独生子女与家乡的父母远隔大洋,她的6个孩子,两两遍布在英国,南非,日本
  • #黄礼志[超话]# #黄礼志官方ACE# 【资源】 231105 ITZY官方ins 更新一则 [ 뮤직뱅크in멕시코 ] 멕시코의 열기로 gettin'
  • 希望这张头像,会被你们永远铭记有人问我EXO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说是偶像是是我的爱豆其实我更喜欢说 他们是我的power从2020220日开始我们的故事就一直在
  • 它的效果很神奇,就是连着用的话,刚开始慢慢能感觉到脸上几乎不长痘痘甚至小闭口,然后脸就会出现一种虽然不是直接变白,但是!它的效果很神奇,就是连着用的话,刚开始慢
  • 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一口气看完40集好过瘾,幸福来的太突然!
  • 我二哥没成家,他身体很不好,2001年带他到市第一医院检查,他的骨头都黑了,骨癌。在我们的照顾下,我二哥又活了12年。
  • ”最后才明白:“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间”我们现在懂了“心,生来就是要碎的”“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只愿“往日情怀酿作酒,换我余生长醉不复忧”希望
  • 无人不冤,有情皆虐一切都在变化,且都难遂本心就像“人”字有两笔一撇写尽前半生,写的是执着一捺写尽后半生,写的是释怀我们要做的是心有山水不造作,近而不争远是非,且
  • 我们曾认为:“夜半归家粥可温,流年为君立黄昏”最后不过是:“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我们曾认为:“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为爱翻山
  • 本号关注全球顶级投资大佬的持仓变化,人家每一次动作都是真金白银的亿级操作,逻辑充分,前瞻性极强。并且真神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都是堂堂正正;尤其是边卖边涨,更是名
  • 今年十一假期,文圣区深入挖掘太子河两岸旅游景点,积极开发打造沿线旅游景点产品,以展非遗寻古迹、看演出赏文艺、品农家享采摘、亲自然观万物为主题,推出多姿多彩的文旅
  • 我们俩打车回家[努力]十几分钟的路程我要堵好几次姚哥的嘴[衰]姚哥:老婆[亲亲] 我:闭上嘴[哼](在车里啊[泪])姚哥:咋了~ 我:别装 你根本就没醉[微
  • (���后趴着,躺着,睡着.……)2]特意使自己的面部避开我们的360度红外感应头!{重庆中研皮肤病医院?{�������ר��ҽԺ}{�������ר��}{
  • 致Billkin,我为你感到非常骄傲,从第一天到今天,亲眼看着你成长,变得更优秀,这是难以形容的,只知道超级开心可以看着你和你分享这段旅程。我真的很喜欢 有他在
  • 今晚月色很美,风也温柔,有昏黄的灯光,有私语的行人,雨点落在眼睫,却莫名地欢喜,空气中湿润的凉意进入鼻腔,夹杂着落叶的清香。当薄疏的晓雾被轻风驱得几近罄尽时
  • 其实一个人久了,孤独与寂寞并不可怕;即使有人乱糟糟的,也有人有精神寄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懂报恩,他哪怕举手之劳帮我一个小忙,我也会想办法回馈他,当然,是以他
  • 按一按4个穴位,腿再也没痛了、不凉了,不去医院,不花一分钱原创 中医养生最近气候多变,冷热不定,天气一凉,可千万别让腿受凉,如果腿不慎受凉,会出现膝盖的疼痛。这
  • #任嘉伦[超话]# 国超一直都是“不停努力,让自己不断进步” 一直都是“用心塑造每个角色,不断创新” 一直都是“在当下的情况,选择最适当的” 一直都是“在
  • Le septembre du 2021 est difficile, j’ai prié mes souvenirs de penser à une pers
  •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心存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