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中小学# #语文# #汪老师的语文小课堂#

古诗积累二年级
(后台可领取)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古诗赏析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娆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而这首写梅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是相通的,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后两句,重点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雪本身也是很美很白的,但是这还不够,很美好很清白,却不能给别人送去幽香,“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好比一个人:你光长得美长得帅,却没有好品德好才学,那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不仅长得美长得帅,还品德高尚才学出众,但却仅仅洁身自好,没有多少奉献,没有带给他人愉悦的幽香,那也是很可惜。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简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他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心知大限已到,他提前写好遗嘱,再三嘱咐他的遗体装龛时,在手脚下都要垫上一个碗,装上水。不久,他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大字,安详去世。

对于弘一法师的绝笔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著名的“悲欣交集”4个字。何为“悲”?为何“悲”?何为“欣”?为何“欣”?何为“悲欣交集”?为何“悲欣交集”?这些问题终成悬案。
在关于“悲欣交集”的所有解释中,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的说法最令人信服:“‘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这确实很符合弘一法师的心境修为。

实际上,弘一法师的绝笔并非4个字,而是7个字,在“悲欣交集”之后,他还注有“见观经”三个字。而最令人动容的则是最后的那个句号,它象征着弘一法师生命的终结和圆满。

“悲欣交集”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弘一法师为了指引人们理解“悲欣交集”的真正含义,于是注释了“见观经”三个字。也就是说,弘一法师临终时参悟了《观经》里所述的“见佛闻法,顿证无生”,达到了超脱生死的人生最高境界。

弘一法师临终前的“悲欣交集”,是我们凡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而《观经》中的“见佛闻法,顿证无生”,更是我们凡人无法参悟的人生境界。

李叔同的一生有悲有欣,悲的是他一生都在送别,告别初恋、至亲、挚友,这人生,就是失去所有人的过程;欣喜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满眼都是他的女子,并且这次他选择先离开。

弘一法师六十二岁时,与朋友在雁荡山icon会面,朋友问他有何思绪,弘一沉默一瞬,答:人间事,家中事。

即使是弘一,也未能放下红尘里的恩恩怨怨;即使是狠下心去抛弃她,留她一个人在清晨的浓雾中绝望痛哭,李叔同也没能忘记那个满眼都是他的女子。

弘一法师是晚清奇人李叔同,大家一定都听过他创作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朴树有一次在演唱会上唱起这首歌,他流泪感慨,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歌曲,死在这里也值了。
光绪六年,李叔同出生在一个豪奢富贵之家,他父亲礼佛、乐善好施,小时候的李叔同就深受佛法熏陶。

他母亲只是三姨太,不是正室夫人。在父亲死后,长兄承家,一切事务由哥哥接管,他们母子二人在家中地位顿时尴尬。

自那以后,母亲终日低眉顺眼、谨小慎微,年纪小小的李叔同看在眼里,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兄长严厉,与宠爱自己的父亲不同,他对李叔同非打即骂,稍有错误,必加严惩。

他开始学会,如何去收敛自己孩童的天真,整日将自己沉浸在佛经里。

一卷卷诘屈聱牙的经文,让他找到了一种空灵的感觉。

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心底悄悄地生根、发芽。

他早慧,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其他国学典籍也倒背如流。

十五岁时,吟出一句: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有老学究赞叹,说:这孩子旧学功底这么好,他日可学八股文章,考他个状元回来。

又顿了顿,说:可这诗句虽好,就是暮气太重了些。

不论是母亲还是先生,都看不明白,这个声如蚊蝇、性格内向的少年,为何目光早已不再澄澈,只剩下参透世情的混浊。

由此可见,李叔同从小就是天才一枚,也许他的前世就是一名佛学大家。

了解了这些,你也许就会为这位文名与才气并重的大才子竟然在自己38岁那年选择出家,法号弘一,而不感到意外了。

这个消息当时引起轰动,在天津的妻子听闻后带着两个儿子找到寺里。他们在寺门外跪了三天三夜,弘一法师闭门不见。

名利双收的他为什么要抛弃妻子去出家?他为什么说“爱,就是慈悲”?还有,他的临终绝笔“悲欣交集“到底有何深意?

这些都是人们讨论至今,仍无定论的话题。他的神秘,他的高深,让他更加的令人难忘。

1942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日)晚上8时,弘一法师安详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没有挣扎,没有痛苦,他是真正西登极乐去了。

三天之前,也就是10月10日下午,弘一法师写下了临终绝笔,交给了妙莲法师。

众所众知,弘一法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但他写此绝笔时已经病入膏肓双手颤栗,所以字迹的力道和结构都有很大改变,但仍有很大的史学价值。

弘一法师的一生,像是一个传奇,据说在他圆寂火化时,最后留下1800多颗各种颜色的舍利。

弘一法师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言行论述却被记载保留了下来,现在看来,那些文字,就像山涧清泉,冬日暖阳,让人读后不仅会心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

读大师经典,品味禅意人生,在仓促繁忙的生活之中,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那些让人心静,能够生出智慧的句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就可以拥有!(来源:溪行漫记)#历史##历史冷知识##历史小喇叭[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恭賀天地極夀賦詞《蒼青賦》青芃芃 红熙熙團團樹影醞墨香 貌无雙雨綿綿 水凌凌潺潺清溪釀詩忙 潤物長隱匿匿 黑暗暗巍巍青山靜不語 德恒常苦相猜 在何
  • ·有多久,不曾枕山而居听得山果落雨声有多久,不曾依水而眠闻得流水泠泠响不如择几日闲暇留宿在山野清风之中身心得自在之欢畅幽情远樊笼之束缚居于山水之间把身心的自在留
  • #Fall In Love-摩登兄弟刘宇宁[音乐]##路人评价肖战演的顾一野#我我我,我就是顾一野入坑的,本来围脖都不玩儿了,因为想让好演员好角色被更多人看到又
  • 这出道之人的能力不是求来的,也不是练来的,更不是跑山逛庙来的,这能力来自于自身的修行,修行与能力成比例,但要切记,你一生所追求的是修行,而不是能力,此能力不过是
  • 《解放日报》前总编辑魏克明、陕西省民间艺术协会理事魏扬之,都是在红三军的影响下,积极投身党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上世纪50年代末,八连所在团宣传干事吕兴臣,经常
  • #林彦俊[超话]##林彦俊新歌别待了# Day2初印象&現印象初印象 第一次看到小橘就覺得哇~這男生好帥啊!看著原愛也一步一步陷入小橘的坑裏,然後開始
  • 1、 老板的私事知道得越少越好,知道的太多,老板不但不会把你当知己,反而处处防着你。9、 忙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你没抓重点,要懂得排序,这应该伴随你一生。
  •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这是我省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这是我省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 慈悲之心,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大爱,容,所以理解,继而同感其苦;爱,方能给予,并且拔除其苦,与之同乐。慈悲之心,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大爱,容,所以理解,继而同感其苦
  • 2022.01.262022年九尾第二次直播辛苦咯 直播了一晚上总得算下来还是赢了两把滴好几把都是我们尾尾C起来 力挽狂澜~中间有路人因为打什么位置的原因跟尾尾
  • 感谢喜爱,在这种地方做甜品不容易,物资供应不足,尽可能用现有的东西来制作最好的产品,希望我的甜品和画能给你们带来好的心情~关于画画这件事,也没想到我的一个业余爱
  • 随着《国家宝藏》等节目中汉服穿搭引发关注、身着汉服的不倒翁小姐姐“出圈”走红,在社交平台的催化和传播下,在电商平台的助推下,原本只存在于小众圈的汉服正走向日常生
  • ”规模化应用仍需时日建筑节能受到关注之下,建筑装饰企业首当其冲,日前,记者也向相关公司了解业内情况,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建筑行业产业链比较长,政策要求在产业
  • 当你没有能力创业的时候,遇到身边那种有激情有梦想的正能量的人,你就大胆的跟着去做,你一定会成功的! 一张文凭用一辈子,一个单位待一辈子,开个门面就赚钱的时代过
  • 职业病治疗路径中西医结合 建尘肺病康复站王慧娟说,目前,我国的职业病中90%都是尘肺病,现阶段尘肺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治疗目的就是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者,实施“14+7”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直辖市的街道、乡镇)旅居史者,实施“14+7”居家隔离医学观
  • 尤其,杨紫琼、关继威和许玮伦在《#妈的多重宇宙#黑袍纠察队# 》里扮演一家三口,如今又在新作里重聚!左大玢的观世音菩萨,她就是86版《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是很
  • #任嘉伦[超话]# 表白:任嘉伦「人生没有坦途,但我们总是要想方设法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压力越大,越要学会用优质的享受来犒劳自己,吃点好吃的,听听音乐,睡个好觉,
  • 而传统BB霜我们一般都要先涂抹到脸上,然后再用粉扑去按压,会造成涂抹、按压不均匀的现象,从而整体不够自然贴合、不够匀称,甚至容易浮粉收起全文d不做负能量爆棚的家
  • 分享小李近期生活碎片p1下班路上的天空很好看 最近好少记录天空诶p2吃牛蛙的时候发现店里会送一个这个玩具 小时候经常玩的哈哈哈p3冰杨梅真的无敌好吃yeah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