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警报还未解除,更令人担心的事又发生了

新冠变异病毒层出不穷,“德尔塔”之后又现“拉姆达”

近日,由德尔塔变异株主导的疫情已扩散至全国15省20余市。据统计,7月20日至8月6日的18天里,国内累计新增本土病例已超600例,绝大部分都与德尔塔变异株有关。与此同时,德尔塔变异株在国外肆虐的脚步也未停歇。

毫无疑问,德尔塔已成为全球疫情的主要毒株。然而,德尔塔变异株的警报还未解除,

被称为“拉姆达”的变异株又开始出现“冒尖”趋势。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目前正在南美地区快速传播的拉姆达变异株,与原始版本相比,具有高度传染性,对疫苗的耐药性也更强。有分析认为,按照目前的传播趋势,拉姆达有可能取代德尔塔,成为下一阶段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认为,“拉姆达变异株能在南美地区流行起来,更多原因还是因为社会活动。实际上,新冠病毒和社会活动互相影响,都是推动疫情的成因之一,社会活动的影响可能更大。”

与此同时,多名专家指出,在当前的疫情大环境下,国内加紧推进接种第三针才是关键。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看来,只有大家对病毒的免疫力都提高时,新冠病毒才会逐渐变弱。即使它仍然流行,也仅能引起一些轻症。

“拉姆达”更强吗?

事实上,拉姆达变异株并非近期才出现。2020年8月,科学家首次在秘鲁首都利马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C.37,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拉姆达。

据报道,在秘鲁,已有超过90%的感染病例与拉姆达变异株相关,而该国人均新冠死亡率已飙升至世界第一。在过去两个月中,这种变异株已成为秘鲁、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乌拉圭、巴拉圭等南美多国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之一。目前该变异株已经扩散至30多个国家。

当地时间7月7日,瑞典媒体报道,拉姆达变异株已被列入欧洲疾控中心“监控变异毒株”的列表中。

目前,世卫组织将拉姆达变异株列为“待观察变种(VOI)”,等级上低于德尔塔所属的“关注变种(Variant of Concern)”。然而,近日一组真实的研究数据,不免引起了人们对这一变种的警觉。

7月28日,一篇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的研究指出,拉姆达变异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导致这种高传染性的原因是拉姆达变异株出现的T761和L452Q两个突变。

这项研究同时指出,拉姆达变异株的另一个突变能逃避中和抗体,让它有能力对抗免疫性。研究人员将这种突变描述为“独特”的突变,只存在于拉姆达变种病毒中。

在拉姆达变异株大规模扩散之前,智利大约60%的民众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然而,自2021年春季以来,智利的新冠感染人数迅速增加,且人群主要感染的就是拉姆达变异株。因此,上述研究人员认为,拉姆达变异株能够逃避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

许多科学家提到,拉姆达变异毒株的刺突蛋白有七个突变,刺突蛋白是病毒外壳上的凸起,有助于它们附着在人体细胞上,并侵入人体细胞。这些突变可能会促进拉姆达变异株与人体细胞的结合。

在陆蒙吉看来,拉姆达变异株能成为南美等地区的优势株,说明它比其他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更具有传播优势,但是否能够突破免疫屏障还未可知。“不过,按照德尔塔变异株的发展轨迹看,最后拉姆达变异株很可能也会和德尔塔变异株走上同样的道路。”

陆蒙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从该研究的中和试验看,拉姆达变异株的抗血清中和作用下降不大,与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其降低中和抗体的能力(即免疫逃逸能力)并不算强。

中和试验(来源:bioRxiv)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变异株包括阿尔法变异株、贝塔变异株、伽玛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等,不排除未来仍会有新的变异株出现。

“应当对拉姆达变异株予以关注,但该变异毒株是否会在世界多个地方传播,目前很难判断,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陆蒙吉表示。

金冬雁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拉姆达变异株未来会怎样目前很难说,它免疫逃逸能力可能比德尔塔变异株更强,但拉姆达变异株目前主要集中在秘鲁等国,是否说明它本身是一个区域适合度比较高的毒株呢?”

提高疫苗接种率仍是关键

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追踪数据,截至8月5日,全球新冠病例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两亿。美国疾控中心上月底指出,目前美国新增确诊病例都是由感染变异新冠病毒所致,其中德尔塔毒株导致的病例占近期新增的83.2%。

“虽然全球疫情仍严峻,但目前公众对德尔塔变异株的认知也不像最初那样,觉得不可防、不可控。对于德尔塔变异株的防控,其实并未超出原来基本的防疫措施,比如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陆蒙吉说。

在他看来,席卷全球的德尔塔变异株给各国带来的一个共识就是,要尽快提高疫苗接种率。“如果能保证接种率在85%以上,那么变异株的传播力自然会被压得很低,就算是冬季整个社会开放,不需要其他过多的防护措施,疫情也不会反弹。”

8月4日,在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也表示,病毒会不断变异,变异以后,疫苗对它的防控不是百分之百,当防护有效率有所下降时,解决方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疫苗的接种,通过疫苗的接种来对付病毒的变异。

“如果一旦世卫组织确认病毒变异已经完全逃避了疫苗对它的作用,针对病毒的疫苗也会随之被研发出来。”张文宏指出。

金冬雁则强调,就算拉姆达变异株出现免疫逃逸的问题,或是以后出现更多变异株,也不是大问题,因为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灭活疫苗,都可以短时间进行毒株更换。现在之所以没更换,是因为很多人觉得现有疫苗对各种毒株还是很有效的,不需要换。如果达成共识,病毒变异株需要升级疫苗,一般几个星期就可以完成操作。

据报道,中国最早进入附条件上市的两家冠病灭活疫苗公司,科兴和中生已开展对德尔塔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其中科兴还将提交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克尔来福的紧急使用申请。

据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透露,科兴近期还将向各国药监局提交针对伽马和德尔塔变异株的克尔来福临床研究及紧急使用申请。

中生集团也针对多个变异毒株进行灭活疫苗的研发推进。据悉,对于贝塔变异株的灭活疫苗研发正在进行中,目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灭活疫苗也在开发中。在其他技术路线上,针对变异株的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研发也都在进行中。

据了解,科兴于去年12月份分离出伽马变异株,4月分离出德尔塔变异株,并投入研究冠病灭活疫苗换毒株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现在除了灭活疫苗、康希诺和智飞生物的疫苗之外,还有复兴进口的1亿剂“复必泰”新冠疫苗。后者由德国BioNTech公司和中国复星医药联合开发,但目前还未获批上市。

金冬雁认为,国内现在大规模接种的灭活疫苗对变异株所能达到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需要尽快开始接种第三针疫苗,提高疫苗的接种率,不然还是会出现超级传播事件。“应该尽快批准复必泰上市,让医护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等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他同时呼吁。

在陆蒙吉看来,“第三针打mRNA疫苗是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指出,复星医药mRNA疫苗的生产能力有限,一般一个月只能提供一亿剂次,所以应尽快投入生产和使用。如果第三针还是继续接种灭活疫苗,那么再出现更多变异株时,仍会给国内造成巨大疫情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8月4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发文称,近期,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研究员团队最新发现针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IC50高达5ng/ml。

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医师陶黎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感染病毒后,人体会产生中和抗体。病毒表面有很多刺突蛋白,每个蛋白都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到底哪种抗体效果更好,需要进行筛选。他说,“如果后续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以用于新冠病毒的治疗和诊断。”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再聊聊 Delta。

美国 CDC 会刊《MMWR》最近报道了一起由 Delta 株引发的群体性新冠病毒感染事件。

今年 7 月,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公共卫生部门意外监测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大幅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月内有 469 例患者曾去往该州巴恩斯特布尔县的同一地区参加娱乐活动。针对其中 133 人的抽样测序提示,90% 的患者感染的均为 Delta 株,公共卫生部门据此将该事件推定为群体性感染。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根据有关记录,74% 的患者在活动前已完成标准的新冠疫苗免疫程序(即接种第二针 mRNA 疫苗或单剂量腺病毒疫苗至少 14 天后,才前往活动地点),而在这 346 名发生「突破性感染」的患者中,有症状感染的比例高达 79%,远远偏离三款疫苗在随机对照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中的数据。所幸的是,本次「突破性感染」事件中仅有 4 人住院,无人死亡。

不过,在此次发生的「突破性感染」中,完成疫苗接种的患者的 Delta 株病毒载量和未完成接种者相差无几。(图 1)

根据 WHO 的统计,在早期的抗体中和研究中,多数疫苗对 Delta 株的中和能力均明显弱于「原始」新冠病毒株或 Alpha 株,但初步临床试验证实,mRNA 疫苗 BNT162b2 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AZD1222 对防护有症状 Delta 株感染的效果仅略微差于防护 Alpha 株的效果。基于抗体中和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评估现有新冠疫苗对 Delta 株的防护效果可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图 2:相比于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浆,mRNA 疫苗 BNT162b2 对 Delta 株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
(图 3:病例对照研究中,mRNA 疫苗 BNT162b2 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AZD1222 对防护有症状 Delta 株感染的效果仍在合格范围内)

那么,我国现有疫苗对 Delta 突变的效果如何?

7 月 16 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 bioRxiv 上传了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疫苗应对包括 Delta 在内的新冠突变株假病毒中和试验数据。

对 28 例接种者血清样本的研究显示,在完整接种三针后,接种者血清对 Delta 突变株的中和能力和原始毒株相比下降 1.1~1.2 倍,对 Gamma、Beta 等突变株的降幅则在 1.5~2.1 倍左右。(图 4)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elta 突变株正在改变新冠疫情的走向。

诚然,Delta 株传播的新特点、较高的致病性和对疫苗的潜在突破能力是我们未曾预料的,但此次全球范围广泛发生的 Delta 株疫情已经在向人类敲响警钟——只要抗疫稍有松懈,病毒便会乘虚而入。

面对 Delta 突变株,人类该如何应对?针对现有疫苗对 Delta 株效果的不确定性,「加强针」这一思路已经被提上日程。

目前,基于现有疫苗的「加强针」研发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专门为突变株添加特异性抗原,也就是研发针对突变株的新疫苗;第二,通过额外接种现有疫苗来刺激更强烈的免疫应答,也就是再打一针老疫苗。

一些初步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加强针」的可行性。

在新疫苗方面,此前在 Beta 突变株构成较大威胁的时间,mRNA 新冠疫苗 mRNA-1273 由于在抗体中和研究中表现较差,该疫苗的研发企业 Moderna 曾初步尝试研发针对新突变的「加强针」——含有 50% 可表达 Beta 株刺突蛋白的 mRNA 的疫苗 mRNA-1273.351。Moderna 的研究初步证明,添加毒株特异性抗原的「加强针」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而在老疫苗方面,科兴已经公布了中国国产疫苗的首个加强针 II 期临床试验数据。(图 5)

结果显示,在接种第二剂后的第 28 天至 8 个月接种第三剂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基线水平,不良事件均为 1 级或 2 级,未出现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第三剂科兴疫苗接种后展现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同时,该研究数据也表明,尽管 6 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但两剂疫苗免疫程序产生了良好的免疫记忆,接种第三剂后能够迅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中和抗体滴度显著提高,接种第三剂后 28 天中和抗体滴度比第二剂后 28 天中和抗体滴度增加了 3~5 倍,且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越长,增长倍数越高。

论文在最后部分写道,尽管第三剂接种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制定和实施加强方案应综合考虑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感染风险、疫苗供应等相关因素。根据当前形势,从中短期来看,与加强剂次接种相比,确保更多的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应该是更优先事项。

7 月 31 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邵一鸣在发布会上表示,初步观察,对已完成免疫接种一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时没有必要进行加强针接种。但是对完成免疫超过 6~12 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这些人群,是否有必要开展加强针,以及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

【云南曲靖发现4.19亿年前最古老三尖鱼类】近日,《历史生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孟馨媛和副研究员盖志琨的最新研究成果https://t.cn/A6I7Z4PG。该文报道了在云南曲靖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大约4.19亿年前)西山村组中发现的盔甲鱼类三尖鱼科一新属种:刘氏镰角鱼(Falxcornus liui),刘氏镰角鱼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尖鱼科成员。

它的发现丰富了三尖鱼科的形态特征,为探讨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的适应辐射提供了关键的材料,同时对于研究三尖鱼科的起源、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以及探讨盔甲鱼类角和吻突的形态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三尖鱼类

刘氏镰角鱼属名指示其角与内角组合呈成镰刀状,种名则献给了化石的发现者,也是研究盔甲鱼类的第一人——刘玉海先生。

“镰角鱼在大的分类上属于无颌类盔甲鱼亚纲,目前仅有一块比较完整的化石,是刘玉海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有“古鱼王国”之称的曲靖开展野外考察时发现的,化石的发现地点位于曲靖古城的南城门附近。”盖志琨介绍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该片区域早已变成了城市中心的著名文化景点,以后很难再发现新材料了。

盔甲鱼类是一类已灭绝的“戴盔披甲”的甲胄鱼类,目前仅发现于中国和越南北部的志留—泥盆纪地层,具有浓厚的土著色彩。作为有颌类干群的一支,对盔甲鱼类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有颌类关键的特征的演化。三尖鱼科隶属于盔甲鱼亚纲真盔甲鱼目,最初发现于广西象州县大乐镇,因模式种大眼三尖鱼(Tridensaspis magnoculus)具有一个尖状吻突与一对侧向延伸的尖角而得名。

三尖鱼科是真盔甲鱼目中比较特化的类群,对科学家了解早泥盆世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与生态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标本稀少及保存的不完整,目前我们对该科仍知之甚少,尤其是翼角鱼与三尖鱼细长的翼角与吻突的起源和功能,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任何有助于了解三尖鱼科形态的信息都可能帮助我们厘清这些问题。

刘氏镰角鱼的发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新属种的主要特征是头甲近三角形;吻缘具有明显的吻角但无吻突;具有发育的角和内角,且二者夹角约为90°(呈镰刀状);中背孔呈裂隙形(长/宽>6);感觉管系统为典型的真盔甲鱼型;头甲侧缘光滑;头甲纹饰由颗粒状的瘤点组成。为了探究镰角鱼的系统位置,研究者对以往的矩阵数据进行了扩增,除了镰角鱼,还增加了近期发表的江夏鱼,并运用支序系统学方法对盔甲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镰角鱼、翼角鱼、三尖鱼共同组成一个单系——三尖鱼科。镰角鱼明显的吻角,以及角和内角组合呈现的镰刀状,均可作为三尖鱼科重要的鉴别特征。新的分支系统图表明,镰角鱼代表了目前已知的三尖鱼科的最原始的成员,其吻角和近于90度的镰角很可能指示镰角鱼属是憨鱼属向三尖鱼属和翼角鱼属演化的中间过渡类群。

发现镰角鱼化石的层位是云南曲靖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大约4.19亿年前)西山村组, 而三尖鱼科其他两个属三尖鱼与翼角鱼则均来自4.1亿年前的布拉格期。 因此,镰角鱼也代表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尖鱼类。

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的两次适应辐射

云南曲靖泥盆世的西山村组中的多鳃鱼类十分丰富,目前已经发现命名了11个种,被称为多鳃鱼—宽甲鱼组合或西山村组合,代表了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的第一次适应辐射。

此次辐射以多鳃鱼目的中背棘的形态多样性演化最为引人注目。例如除了多鳃鱼、宽甲鱼和坝鱼具有常规的中背棘外,高棘四营鱼和升高耸刺鱼演化出了高耸尖刺状的中背棘;而惠清驼背鱼则演化出了刀刃状中背脊。

此次在西山村组中发现最古老的三尖鱼类镰角鱼和之前发现的华南鱼类王冠鱼,表明三尖类和华南鱼类早在洛霍考夫期早期就已经开始分化,但直到布拉格期,它们才迎来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第二次演化高峰,但也是最后一次适应辐射,从此整个盔甲鱼类便开始衰落,一直到泥盆纪末期全部灭绝。

而此次辐射,则以吻突和角在真盔甲鱼目、多鳃鱼目和华南鱼目三个主要类群的平行演化为显著特征,演化出形态各异的吻突和角,例如鸭吻鱼科、三岐鱼科和三岔鱼科演化出扁平宽大蘑菇状吻突,有时具刺或大结节,而三尖鱼科和华南鱼科则演化出细长的长矛状吻突,角则演化出侧向延伸类似飞机机翼的翼状角。

与之相反的是,布拉格期的多鳃鱼类的多样性则突然下降,只有两种体型特别巨大的多鳃鱼类幸存了下来,分别是来自四川的硕大东方鱼和来自越南的班润鱼。

操控水流的高手

传统的形态学分析认为盔甲鱼类是游泳能力不强的底栖鱼类,因此对吻突和角的形态功能也存在众多争议。骨甲鱼类的刺甲鱼、茄甲鱼类、甚至异甲鱼类的两甲鱼和鳍甲鱼也平行演化类似角和吻突的构造。

对于这些形态各异的头甲突起的功能,不同的古生物学家有着不同的解释,如维持鱼体的平衡、捕食的辅助工具(类似在海底搅动食物的铲子)、特殊的感觉器官、类似船锚的固定作用,以及增大身体尺寸威慑捕食者等,不一而足。

最近,基于盔甲鱼类的水动力学分析表明,头甲侧向延伸的翼角,可能在水流流过的时候,会增加它们在水中的升力,类似飞机机翼在起飞时的地面效应。这种升力对于披着厚厚的铠甲,而又缺少偶鳍的甲胄鱼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很好的克服自身的重力,实现更高效的巡游。这表明一些盔甲鱼类可能像骨甲鱼类一样,是主动的游泳者,虽然没有偶鳍, 但它们可以采取更多样的运动策略,来很好的操纵头甲周围的水流,实现更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该研究还表明角与吻突在盔甲鱼类三个主要类群的反复出现,指示它们很可能面临相似的生态压力,从而占据了不同的垂直生态位,最终在布拉格期达到了演化的顶峰。https://t.cn/A6I7Z4P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に翻弄(ほんろう)され、葛藤する義経役にあたり、大河ドラマの滝沢秀明を参考に役作りに励む。NHKの大河ドラマで義経を演じた滝沢秀明の憂い、悩みを参考に役作り。
  • 直到月光一直在水里打到我眼睛,我们便转身回去了,原来事物都不爱被打扰回去路上还是一样的风景事物,不过我们好像脚步稍微快了点,可能最近是有些累了,不然也不会觉得风
  • 有的面筋道,像倔强坚毅的大丈夫;有的面绵软,像温柔可亲的小女子;有的面粗圆,就像那肥嘟嘟的胖子;有的面短平,就像瘦巴巴的难民;有的面是被拉制而成的;有的面是被切
  • 与动辄卷帙浩繁的人文史研究著作不同,冈萨雷斯-克鲁西教授使用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方法的系统思维叙述了医学这一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读《现代医学小史》这本书
  • Expert RAW 专家访谈录 当谈到想要专业的精度和日常的轻松时,Galaxy S22 是三星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工具,每次都能拍摄出令人惊叹的照片。它适合每一
  • 【49.8】必品阁 玉米猪肉王水饺*4.8斤选项是默认*2的所以到手两袋,共96个饺子 ,皮薄馅多吃起来真的很扎实%吃个7-8个感觉都有点撑了[允悲]不管是是
  • 7、年柱中有偏官,表示弟妹多;若遇冲克,必远走他乡,不能受父祖之德的佑护,其祖先也是生于寒微之家。 8、生月有正官,在别地方无官杀表示身体强健,由于财可生正官
  • 一位润恒市场的老业户告诉记者,他家批发店的蔬菜批发量每天能达到4万公斤,比平时多5成,为确保大家吃上放心菜,他每天都和源头市场联系,确保新鲜蔬菜第一时间运抵市场
  • 这是广汽丰田在国内首款纯电SUV,这款车命运相当坎坷,外媒《CARSCOOPS》曝光“四驱版车型在低温环境下无法进行快充”随后英媒《Autocar》的首次试驾,
  • 2月10日,知名导演王晶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新倚天屠龙记》选角争议,王晶直言:每一个人都会有心中的张无忌、赵敏和周芷若,最初大家说千万不能有小鲜肉,有小鲜肉我就
  • ”“就是荣国府贾家了,难道说你与荣国府的贾家攀亲,也降低了你的身份了?”子兴道:“倒没什么新闻,只是你的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奇怪的事情!
  • 【葡园四季】四月的葡园在印象中是充满生机的,但这个四月的霜冻灾害席卷了法国,香槟、夏布利、勃艮第、波尔多、西南产区等葡萄田都遭到致命打击。想尝试霞多丽葡萄酒的朋
  • 维基百科 出生信息: 1958 年(64 岁) 配偶: 王瑞華 图书: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身心整體健康醫學, 靜坐的科學, 醫學與心靈之旅, Turn
  • 如《龙须沟》里的程疯子,沾黑旋风就疯,其他则不然,而狗儿爷是在生活琐事上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但在主要问题上,特别是有关土地问题上,他的思想逻辑并不混乱。梁冠华说,
  • 最近一段时间,王女士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有人在歌唱,而且这一唱就要持续到凌晨4时,起初她以为是几个年轻人在家里唱卡拉ok联欢,可后来发现,原来在楼上开了一家营业性的
  • 自扫门前雪不能说不对,至少和她自己蕞初力证清白的说辞有明显的差距。五事后总能看见主角以及主角的亲友在媒体上的各种表态,你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是老实人,60万不行就
  • 赴一场夏之约,拾一瓣花香入情,蘸一缕青绿入韵,俗世红尘如昨,唯稀疏的故事点亮季节的闲情逸致,是流年的清欢。#心之素素[超话]#赴一场夏之约,拾一瓣花香入情,蘸一
  • 他主观上是了保护自己的腊肠不被偷走,下毒也只是为了教训小偷,并没有想要直接致对方死亡,他更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当警方找上门调查的时候,王大爷以为自己没啥事
  •       所以,接下来指数何时能强攻,我只能告诉你,除了主力机构本身,就只有我能告诉你了      所以,接下来指数何时能强攻,我只能告诉你,除了主力机构本身
  • 姥姥 一路走好 今天之后 我们永远都不能见了 博函会永远想你念你 再也不能去姥姥家溜达了 往常一进门就能看到你在那儿躺着或者坐着 今天回去屋子里空荡荡了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