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都没想到,“小小的脂肪”能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她的脸很瘦,面部流畅度不够,皮肤紧致度还可以,整个人看起来憔悴又没精神。在我看来,主要是脸上没肉给“闹”的。
由于她本人比较喜欢面部的立体感,所以只是稍微填充了一些脂肪,一张脸看起来并不丰满,但是与之前比整个人的状态明显不同了,这个变化可以说是很大的了,她本人感觉非常的满足,朋友都说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微博新知博主# #电池#
写完昨天的文章以后,很多朋友告诉我,对于召回和电池质量水平等问题,大家的解读不一样,不同的人(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所以想再写一篇,补充说明我的观点。
我是这么认为的:
一、关于LG和美国车企的合作
短期内,GM和LG之间对18亿美金的费用责任划分是存在讨论的空间的,如果这事没谈好,对于后续两个合资工厂和Ultium电池合作会带来影响。但是这个事情,是不会影响整体的合作框架。
相对幸运的是福特,当然福特可能也需要关注一下北美野马BEV的电池状态,进厂参数和使用数据都是关注重点。两家主要的美国车企电池都是以软包方案为主,下一步美国电池工厂的战略方向可能是在工艺层面更加细致地更新。
经历过这么些事情,车企方面会更加明确将来在美国使用的电池要在美国生产这一方向,原本在韩国的电池生产布局,很大一部分后续会转移到美国,就近接受车企的监督。
图1 LG当前的工厂布局

顺便对不了解的读者补充一下LG的情况——目前LG主要的供应范围覆盖韩国、欧洲和美国,其中包括:
BEV 108万台,2.596亿个电芯。(目前现代KONA的起火事故10+,GM的Bolt EV起火事故10+,大众汽车1、捷豹路虎1,大致计算可能在30+个。起火的概率为1/3万。这个数据可能和特斯拉18650的相似,比特斯拉21700的高一些。)
PHEV 55万台,0.875亿个电芯,主要包括GM、Volvo、奥迪和吉利的插电式混动,我印象中P1.1、P2.6这个系列没有发生过任何的起火事故。
HEV 115万台,一共7760万电芯,主要为现代等供应。
48V 17.2万台车,1810万支电芯,主要给BMW、Volvo等企业提供48V电池。
但凡调查过中国从2015-2020年起火事故背后的车型和电芯型号分析,就可以明显对比出来两者之间的差异来。
我更关注的是LG的N2.1系列后续的电芯设计。目前其高功率的390电芯系列,还没发生过问题。
图2 LG的电池数量

二、欧洲车企的选择
对于欧洲的车企来说,大众、雷诺、Volvo和捷豹三家用了大量的韩系软包电池来做BEV,中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大众和Volvo已经选定了方壳作为主要的技术路线,而雷诺和日产继续让AESC来进行扩产。AESC这家企业保持了很长的不起火记录,总体来看,我觉得无需对软包这条技术路线做更多的安全性解读。事故的根本原因,目前两家车企都是给了一个说法,到底怎样短时间内很难说清楚。
图3 欧洲车企之前主要使用这两颗电芯
图4 两颗电芯的差异

我倾向于理解,当初N2.1立项的时候,LG重点关注在能量密度这个参数,上图能看到这颗电池在设计方面做了很多挑战,所以能把能量密度做到267Wh/kg( 1/5 C),但快充速度一般(KONA、Bolt、ZOE和I-pace的快充能力都不强),放电倍率也不高。从这角度来评价,这个产品属于低成本的,是LG在BEV扩张过程中的一次豪赌。所以不可避免地,这和我们之前理解的LG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在PHEV时代的产品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图5 两颗电芯的差异

三、国内外监管差异

针对国内外监管的差异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基于主要的几个市场,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对于电动汽车的非碰撞起火,所持的态度都是很严格和审慎的。因为积累到一定程度,单台车造成的品牌认知损失和诉讼风险会非常高。所以我们发现,日本的AESC、松下和韩国的SDI都很谨慎。特别是SDI是在手机上是搞怕了,当时手机电池出问题后,立即在动力电池项目上减速,没有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不敢往前走。
这里存在长期博弈的过程。
图6 LG的BMS也很有意思

四、软包的生存空间问题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坚持部分使用软包路线的包括GM(+Honda)、Ford、Daimler、日产雷诺、Volvo;另外,比亚迪的刀片也可以当作一种变种的软包来看,软包整体的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像方壳和圆柱一样变成支柱性的方向。软包最大的问题,还是单电池容量很难做大,要并联;而且在结构上做防火隔离比较难,目前国内的几家软包都在尝试软包CTP,这里也存在难度。LG的Module in Pack是不是可行,还需要时间。

我觉得并不需要看衰这条技术路线。

小结:我讨论了很多召回的案例和电池的设计,并不是想片面地下结论说某家的电池质量差(或者不差)。首先,厂商的规模和监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看到过往发生的事故和问题。我想说的是,目前召回机制的范围是扩大到全球的,这使得电池企业确实要准备应对风险的费用。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高,已经对一些历史问题开始清算。用OTA限制SOC上限的做法,在美国和欧洲是有被集体诉讼的先例。
补充这些说明,我只是想用更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整体行业发展的情况

(转)這只瓶子是從日本徵集到的,當時我們公司日本代表平野先生收到了客人的委託,說他有一只瓶子跟英國班布里吉斯拍賣公司拍出的那只基本上有90%的相似,好像是一對雙胞胎。當我們看到照片時大家都非常興奮,仇國仕並立刻啟程奔赴日本,細看後認為沒問題。只是該怎麼估價呢?最終我們給了5000萬港元的估價,客人最初有點不敢置信,才向我們娓娓道來此前的故事。原來這件瓶子早在半年前就曾經先給過另一家拍賣行,研究過半年後又退回了給他,告訴他這只瓶子年代可能看不到乾隆,這位日本賣家雖然受到很大的打擊,但他不放棄希望,最後主動與我們聯繫了。

這只瓷瓶到了香港後,我們部門開始著手研究,並籌備目錄及宣傳事宜。從其肩頸西洋式華麗的繪風,我們對其斷代並無疑問,但若能找到一些來源的佐證或歷史,一定會給這只瓷器銷售帶來更大的信心。我們一位同事回想起,2010年倫敦班布里吉斯拍賣後,曾經聽說有人做過功課,在一本老出版上看到擬似是英國所拍賣這只瓶子的老照片。但具體是那一本書呢?如果能找到這本書,便能對這只瓶子的斷代提供更有力的證據,但這就有點像大海撈針似的。

終於,我們那位同事抱著掘地三尺的決心,在網上查找了近兩個禮拜,終於在美國一所大學的圖書館系統裡,找到了一本1905年日本山中山會在紐約擧行的銷售會圖錄。這本圖錄因為年代久遠,經過掃描後的圖檔也不太清晰,我們將它列印出來,電腦螢幕與紙本同時放大反覆比對。基本上,這只瓶子上的各種紋飾,尤其是瓶身中央開光浮雕內的水藻,落花和錦鯉的造型、佈局等,都與我們這一件是完全一致。所以能非常肯定的說,該圖錄頁面那一件,就是我們這只瓶子的早期出版紀錄。而不是倫敦班布里吉斯所拍賣的那一件。

但問題來了!它的底款為何跟倫敦的有所不同呢?倫敦那件是漂亮標準的青花款;我們這一件則是藍料款,而且底部的松綠釉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明顯分成兩圈,靠近中心的一圈較深,是修補還是什麼,看起來應該是將原來的款重新燒過。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又發現裡面中間部分, 內瓶底部與內壁接口處有一道很明顯的裂縫,好像有窯縫。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經過頗多的研究及在展覽期間和一眾古董商和藏家的交流討論,再結合相對應的宮廷檔案資料,我得出以下的一個推論,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這兩只瓶子雖然尺寸與造型紋飾很接近,但並不能說是一對的,更不是雙胞胎,也有可能不是同時燒製的。

翻閱清宮活計檔案,乾隆皇帝在裡面有大量對製作瓷器指導批示的記載。乾隆八年唐英的《恭進奉發及新擬瓷器摺發奏則》,記載著「…新擬各種係奴才愚昧之見,恐未合適,且工料不無多費,故未敢多造。伏祈皇上教導改正,以便欽遵,再行成對燒造…」裡,說明這些新款式的瓷器並沒有得到乾隆的指示,是唐英自己構思創作出來的樣品,所以每種式樣都是燒製做了一件,如果皇帝喜歡,再奉旨燒製。所以我們認為,這件可以說是唐英呈給皇帝御覽的一個樣本,就是唐英做了一批設計新穎的瓷器,先看看皇帝喜不喜歡,如果有喜歡的式樣,再批示追加製作一件或一對。前幾年紐約不是拍了一件瓷母嗎?那件也是樣本。而且有了母本,在技術上也容易克服。所以我們當時推測了可能是這種情況,因為這種40公分,尺寸特別大的鏤空瓶,製作難度與生產成本極高,嘗試燒製後,有可能裡面的窯縫,就是裝青花內膽時擠壓到外層,導致底部款識部分變形或者是燒壞。因為是樣本,所以就只將壞掉的青花款磨掉重燒。而倫敦完美的那一只,極大可能就是皇帝過眼後再追加燒製的作品。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兩只瓶子尺寸構圖非常相似,但佈局和顏色的搭配上有些輕微的差別變化,如果是同時燒製的,成對的瓷器基本上應該是非常接近的。

翻開1994年,我剛進入蘇富比工作所參與第一場的拍賣圖錄,其中就有兩件鏤空瓶,當時估價都很低。在我印象裡,鏤空瓶在早期拍賣市場曾出現過幾次,像是大收藏家胡惠春舊藏的〈清乾隆 粉彩花卉青釉描金空夔龍紋轉心葫蘆瓶一對〉。先後在1985年紐約蘇富比「暫得樓專場」及1995年香港上拍,但不幸均流標了。後來調整估價在1997年又拍了一次,以3,100,000港元成交。當時那是一個很超值的價錢,如果現在出現應該是會造成轟動吧!

或許您會問,為什麼這類的鏤空瓶估價都不高呢?一是,早期鏤空瓶並沒受到特別重視;傳統的瓷器買家,可以說香港或是外國的買家,那時的追求跟品味主要在早期瓷器,能創下大價位的還是集中在元及早明青花瓷器上,清代的瓷器沒有像現在這般火熱。另外一點是,這類繁複的瓷器對於老外來說,或許會覺得很新奇特別,因為工藝製作的技巧上難度很高,不但有透雕、有內膽有花卉紋飾,有些還能轉動,但也由於複雜的結構與花俏的裝飾手法,使得這類瓷器在許多細節上保存不易,很容易在搬運中受損。https://t.cn/A6IOvuw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给师父说起我家的情况时,师父说:“其实在你家出现蟑螂的时候,你爸的福报就已经用完了,业力开始显现,而且你爸也没几年寿命了;你弟弟也是受你爸邪淫的影响,以后寿命
  • 细胞修护+双重抗老两手抓,真正做到‘内修+外抗’双管齐下.其实我们的皮脂膜亲油不亲水,精华油会更好渗透小皇瓶上脸是轻透不黏腻的肤感,滴几滴在掌心温热按压上脸一下
  • Bath and Body Works | Smoked Old Fashioned | 2022前调:烟 苦橙中调:香草 基调:雪松Bath and Body
  • 下午回来去了最后一站鼓浪屿~哈哈哈哈哈不适合我这种性格,晚上散完步回酒店,问管家有酒吗,管家说不能卖酒,最后管家还是把老板私有的82年啤酒拿了出来,在院子里主动
  • 另外,它的实时查看功能,就像给家门口加装一个摄像头,大大提升安全指数~【毫无顾忌的步伐![威武]如果遇到陌生访客来访,还能开启变声功能,保护隐私。
  • ps:很多人说这部把群像写得和无头骑士一样好,我是觉得它甚至更胜一筹,而且观感更接近的是剧版池袋西口公园(←喜欢同样群像悬疑风格的话强推#魔兽争霸# ESL线下
  • 钱币界重磅消息: 本人专注于蘇维埃加盖币(铜元版系列、银元版系列)研究考证二十多年,从多年来从全国各个根据地收藏的上千枚蘇维埃加盖币实物研究考证得出结论:蘇维埃
  • 哈哈哈哈…最近看了杨波的脱口秀段子,还有挺有意思,讲道,"有一天我买了一个鸡蛋灌饼,想想不能吃,给了路边的一个乞丐,他说不吃碳水,我说但你是个乞丐呀,
  • 起初以为是一群新人无厘头没头脑 结果看完惊叹 江山代有才人出 喜剧不会被挖空更不会枯竭 《军师恋盟》《遇人不赎》每个节目好笑又动人感动却不尴尬 让我想起那几年喜
  • 当然大人们有大人的苦,正所谓人生各有其苦,有句话说的好“人来到世上都是来了苦的”但可叹的是太多人旧苦未了新苦又增加了一筐又一筐。思索之余忽然想到也许这是“文殊菩
  • #林敬纹[超话]##世上最会唱歌的羊驼林敬纹#【221113】YOUNITE_offcl官推更新[] 221113 SBS 人气歌谣今天是放入一勺蓝蓝的Cupi
  • 盒子蛮好看,差点放忘记,赶紧给我妈用了[赢牛奶]#数码少女金克丝[超话]#小金觉得如果真的可以运行简化版的MacOS那真的会方便很多,不过小金担心的是这只是销售
  • 2.假设真有一天糕糕或者小狗其中有人官宣了,我想我虽然感到可惜但是也会理解的,毕竟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希望他们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幸幸福福的生活,没有说偏心哪一方,
  •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药店吧然后看见两个女孩,然后向她们走过去,然后我就是施舍她们俩点钱那一个女孩不是生病了吗?还有一次就是我在卖早餐,那个阿姨那个那边,然后住着嘛那
  • 虽然不是特别好,没有阳台,没办法晒衣服,但是已经很满足啦[兔子]阿林说,我们有一个小窝啦~阿林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赚钱的动力,要给我买苹果16。我问他之前赚钱的动
  • #刘耀文[超话]##刘耀文 十七炽发利刃开秋霜# |yw#刘耀文 唱跳rap全能ace# “ , ”我会永远向着你因为你是太阳我是向日葵”
  • 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恋恋不舍,和一些朋友们简单的吃了些饭,然后告别,祝福,期待下一次不知道何时但又有可能随时的相聚。离开的时候是凌晨五点,看着窗外暮色里的西安,仍
  • 35、书读的多的人气质真的不一样36、所有关系变淡的原因 一个不说 一个不问 或者一个问得尴尬 一个答得敷衍刷了一圈微博和推特挺多人都在线等着美联储加息和新闻发
  • (咳咳…本喵的夜训班你也毕业了,作为被本喵认养的人类,你要长成可爱的人啊,不要枉费我的言传身教!(走开啦,你有汗臭哎…算了,懒得动弹,让你坐一下好惹…)有时候也
  • 别担心,你终会遇见这样的一个人,好的总是压箱底,所有的不期而遇,只为遇见你。生命中,总要邂逅一些人和事,不管是给你忧伤,或者是快乐,都是来让你成长的,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