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疫苗专家邵一鸣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中国八成人接种疫苗才能群体免疫# 】在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1亿背景下,疫苗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27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截至26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疫苗2276.7万剂次。针对疫苗接种、研制等话题,《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了一直参加中国新冠疫苗技术评审的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

国产疫苗如何应对毒株变异?

环球时报:最近,英国、南非、巴西相继出现新的突变毒株。据您了解,我国新冠疫苗对于这些突变毒株是否还有保护效果?

邵一鸣:一代疫苗肯定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病毒变异是个永恒的主题。一般来说,疫苗针对同源(homologous)毒株(strain)——也就是与疫苗研发基于的毒株或与之极为相似的病毒——保护效果是最好的,而对于与之变异大的异源(heterologous)毒株,保护效果可能出现一定下降,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根据我国疫苗企业和实验室的研究显示,我国新冠疫苗对于去年上半年早期出现的一些变异毒株,中和抗体效力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于最近在英国流行的突变毒株,中和抗体效力变化也不大;对于近期在南非流行的突变毒株,抗体滴度滴度稍有下降。

不过,这种中和抗体效力的变化,并不直接对应疫苗的“有效”和“无效”,只是一种百分比上的变化。只要中和抗体效力还在有效保护范围内,疫苗就都可以说还是有效的。以我们熟悉的流感病毒为例,只有流感疫苗的中和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2以下时,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率,再审视突变株感染总人群比率后,可考虑更换新一代的疫苗。

而突变毒株对疫苗保护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少,还是要看人群实际使用的情况才能确定,因为实验室只能测试体外的情况,与体内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在两个分别主要流行原始毒株和变异毒株的区域,观察同一款疫苗对疫情控制情况是否有区别,来判断变异毒株对疫苗保护力产生的影响效果。

环球时报:如果出现疫苗对变异毒株失效的情况,我国国产疫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升级更新?

邵一鸣:在应对变异毒株方面,两条反应最快的技术路线分别是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而其他像病毒载体和重组蛋白的技术路线则要很多。

对于国内灭活疫苗来说,企业在拿到变异毒株后,只需要更换病毒培养罐中的种子病毒,其他工序无需做任何调整。而对于mRNA疫苗来说,相当于只需要在化学合成图谱上更改几处,由机器合成和修饰后即成为更新的疫苗。

我国的灭活疫苗完成应对新突变毒株的疫苗升级更新大概需要2个月左右,mRNA疫苗大概只需要几周。由于mRNA是化学合成技术,灭活疫苗是生物技术,后者需要时间来培育细胞,在规模生产方面灭活疫苗需质控因素较多,比mRNA疫苗的化学工程要慢一些,但前后差距应不会超过1个月。

环球时报:升级后的疫苗是否还需要把一、二、三期临床试验和所有审批手续重走一遍?

邵一鸣:这取决于药品管理部门。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制品,不经测试就大规模使用肯定不合适。但是,我认为这个过程是可以大大加快的,各期临床试验都可以加速走,不必像第一次申报新药那样反复地报资料、反复地审,毕竟只是极小的改动,绝大部分生产工序都一样,而且灭活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

环球时报:未来新冠疫苗是否会升级成多价疫苗,以应对不同种类的毒株?

邵一鸣:完全有可能。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未来某个区域到底会流行哪种优势株,而且有优势株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类型毒株。以后很可能是像流感或宫颈癌(HPV)疫苗那样,用多价针对同时流行的不同类型的,或新出现的变异毒株。

未来需要两三年就打一次?

环球时报:现在看来,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那样,每两三年就需要更新并重新接种一遍?

邵一鸣: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我认为未来新冠不会像流感那样猖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未花如此大的力气去对付流感,基本只是以常规状态去应对,流感疫苗也是可打可不打。而由于新冠肺炎的危害远高于流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大规模人群检测、高强度病例治疗、隔离、追踪、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禁足乃至封城等措施,全力应对新冠。

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消灭新冠病毒,但可能会把它压制到很低的程度,可能偶尔有局部散发,就好像埃博拉,每年在中非都会冒出来一些,但规模都不大。新冠像“非典”那样完全被消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也没机会形成像流感那样季节性大规模流行。

环球时报:近日,科兴疫苗在巴西三期试验的保护率公布:该疫苗对需要医疗救治的轻症保护效力为77.96%,总体保护效力为50.4%。您曾表示,科兴疫苗在巴西试验中总体保护效力较低的原因是受试人群都是医护人员,环境暴露风险较大。但也有声音认为,环境风险只会加快试验到达终点的时间,而不会影响保护率数字,因为安慰剂组也处在同样的风险下。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邵一鸣: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建筑公司按抗6级抗震标准盖的楼(疫苗组)在6级地震中完全不倒,与当地倒了楼(对照组)比较,保护率很好。但此楼移到8级震区,一遇大震就损毁了,保护率下降,并不是建筑有问题,而是场景变化、风险提高了。疫苗高风险场景下的保护率下降也是同样的道理。

同样是灭活疫苗3期临床试验,科兴疫苗要保护巴西高风险医护人员(23.26每百人年)不出现新冠症状是难度,较中生集团疫苗保护阿联酋普通人群(5.82每百人年)的更大。这就是中生集团疫苗的保护率(79.4%—86%)明显高于科兴疫苗的主要原因(50.4%)。

再举一个哈佛大学猴子疫苗试验为例:两组各12只猴子分别打疫苗和安慰剂后,用同样的病毒攻击,第一轮病毒攻击时,安慰剂组10只感染,疫苗组4只感染,疫苗的保护率是60%;第三轮病毒攻击后,,安慰剂组12只全部感染,疫苗组有7只被感染,疫苗保护率就降到42%;第6轮病毒攻击后,疫苗组只有1没感染,疫苗保护率只有8%。而在新冠病人超800万的巴西医护人员,较新冠病人只有十几万的阿联酋普通人群,受病毒攻击频率高出很多,疫苗保护率也就会降低了。

环球时报:根据我国疫苗的保护率数据,大概需要多少比例的人口接种,才能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这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邵一鸣:从理论上来说,群体免疫屏障的水平Y可根据公式:(1-1/R0)x 100% 来计算。其中R0为一个感染者平均把病毒传给几个人的能力,新冠病毒的R0为3,Y为66%。由于疫苗保护率低于100%,加之疫苗运输、使用中的损耗,我国大概需要80%以上的人群接种才能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这大概需要两年左右。

不过,现实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一般说的免疫屏障,是指阻断病毒的传播,但现在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西方疫苗,测定的都是制止发病,而不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英国阿斯利康疫苗 3期临床试验中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核酸普测,发现尽管该疫苗对新冠发病的保护率为70.4%,但对无症状感染的保护率只有27.3%。所以,使用当前的国内外新冠疫苗,是难以建立起阻断病毒传播的免疫屏障的。

环球时报:如果如您所说,疫苗也难以防止无症状感染,那您认为未来我们有必要调整对无症状感染的认知和防控措施吗?

邵一鸣:防控策略肯定会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新冠病毒防治的两难状态在于,它是一种介于“非典”和流感之间的病毒:“非典”病死率高,但传播能力相对较弱,我们有可能把它一次扑灭;流感病死率低,但传播能力很强,我们从未想过能把它扑灭。

接下来的防控策略,可能还是要看疫情会更向流感那个方向发展,还是更向着“非典”的方向发展。不过,鉴于新冠病毒对生命的伤害程度,还是有必要采取比对付普通流感更强的手段,以对经济和社会正常生活影响更小的方式,即更低成本更高效益的新防控模式来应对它的。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并行推进传统防控措施和疫苗接种的方法,一方面挽救生命,一方面大幅降低病毒的传播。当前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这样的免疫屏障,即显著减少发病、大幅度降低重症和死亡,保障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80岁老人接种疫苗安全吗?

环球时报:不久前,挪威发现23例与美国辉瑞公司新冠疫苗相关的老年人死亡病例,已对其中13例死亡病例进行评估,认为死亡原因可能与疫苗引发的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有关。鉴于这种情况,您建议国内80岁以上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吗?

邵一鸣:鉴于中国目前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国老百姓面临病毒感染风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比较好的接种策略是:先扩大疫苗紧急使用人群的接种,尽快全面覆盖保护防治一线医护和疾控人员、保守国门的安全人员、接触进口货物的工作人员,交通运输部门人员,必须前往境外疫区或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即优先保护国内尚有感染风险的人群,而对于风险较低的人群来说,可以先等一等,再根据国家的部署,有序地接种疫苗。

具体到老年人群体,辉瑞和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不良风险发生的比例和不确定性确实比较高,但在欧美疫情大暴发的背景下,老年人的确是高风险人群,尤其感染病毒后病死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科学家在平衡风险与收益后,仍然做出让超过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决定,我是可以理解的。

而对国内外所有使用的疫苗来说,尽管当前疫苗较大规模人群应用的时间都在半年左右,对新冠疫苗的中长期风险的把握,还缺乏数据的支持,但由于我国的灭活疫苗是成熟技术,在人类已有上百年的应用历史,其不可预测性较首次用于人类的mRNA疫苗低很多。所以,我国健康的老年人接种灭活疫苗应该是可以的,风险是可控的。但鉴于我国疫情已被基本控制,不存在欧美那样老年人也必须马上接种的必要性,8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以更保守一些,等一等未来将会有的保护率和安全性都更高的疫苗,也可以先给老年人周围的人员接种疫苗,如家人、保姆和养老院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增加一道防护屏障。

我国应该在第一代疫苗取得成功后,继续加大对后继疫苗的支持力度,促使我国研制的不仅预防发病、还能阻断病毒感染和传播的疫苗早日出现。到那时,将有可能使用疫苗建立我们想建立的最理想的群体免疫屏障

中美疫苗合作前景如何?

环球时报:西方许多舆论质疑中国疫苗的透明度。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邵一鸣:我国各疫苗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合作,是在全球最早开展新冠疫苗的1、2期临床试验,也是最早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新冠疫苗1、2期临床试验是数据的国家。由于我国疫情控制得好,以至于国内没有足够的新发病例,无法开展3期临床试验。当我国疫苗在境外开展3期临床试验时,试验的负责单位是外方机构,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公布临床试验数据,必须由外方机构决定,中方没有决策权。

以科兴在巴西的三期试验为例,该试验的推进全权由巴西合作方进行,科兴只提供疫苗,不插手对方试验工作的进展。而巴西方面的试验也是采用国际化的团队,他们聘用了一个美国的监理公司,监督试验的总体运转。试验产生的数据还要交给另一个欧洲数据分析公司,开展第三方的独立数据分析,撰写最终的有效率和安全性报告。巴西方面何时公布、公布多少和什么数据都是由巴西决定。所以,说中国疫苗的透明度存在问题是没有根据的。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待中美在抗疫和疫苗合作上的前景?中国和美国的疫苗是竞争关系吗?

邵一鸣:我认为疫情这场“大火”仍然是有希望扑灭的,但前提是中美必须要携手合作。地球就好像是一个村子,村里平时各家有互相吵架、打架的情况,但现在村里着火了,火势还蔓延很快,就不能村长和书记先吵起来了,而是要搁置一切争议和矛盾,带领全村齐心协力去救火,否则全村就有在大火中毁于一旦的危险。

我还记得在美国疫情刚暴发的时候,福奇医生一开始建议老百姓不要戴口罩,后来也受到特朗普的甩锅。他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口罩存量严重不足,他们卫生部门希望把更多口罩优先供给风险更高的医护人员。但其实中国当时的口罩产能已经大幅上升,我个人也曾经帮助美国的合作大学和州市协调了若干批口罩和防护服。大学和好几个州一开始很高兴,但后来由于联邦政府从中干预,不允许他们接收。结果不仅医护人员口罩、防护服没有大的缓解,老百姓就更不够了!由此可见一斑,缺乏国际和国内合作,是导致美国抗疫不力的原因之一。

【权威疫苗专家邵一鸣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中国八成人接种疫苗才能群体免疫# 】在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1亿背景下,疫苗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27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截至26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疫苗2276.7万剂次。针对疫苗接种、研制等话题,《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了一直参加中国新冠疫苗技术评审的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

国产疫苗如何应对毒株变异?

环球时报:最近,英国、南非、巴西相继出现新的突变毒株。据您了解,我国新冠疫苗对于这些突变毒株是否还有保护效果?

邵一鸣:一代疫苗肯定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病毒变异是个永恒的主题。一般来说,疫苗针对同源(homologous)毒株(strain)——也就是与疫苗研发基于的毒株或与之极为相似的病毒——保护效果是最好的,而对于与之变异大的异源(heterologous)毒株,保护效果可能出现一定下降,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根据我国疫苗企业和实验室的研究显示,我国新冠疫苗对于去年上半年早期出现的一些变异毒株,中和抗体效力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于最近在英国流行的突变毒株,中和抗体效力变化也不大;对于近期在南非流行的突变毒株,抗体滴度滴度稍有下降。

不过,这种中和抗体效力的变化,并不直接对应疫苗的“有效”和“无效”,只是一种百分比上的变化。只要中和抗体效力还在有效保护范围内,疫苗就都可以说还是有效的。以我们熟悉的流感病毒为例,只有流感疫苗的中和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2以下时,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率,再审视突变株感染总人群比率后,可考虑更换新一代的疫苗。

而突变毒株对疫苗保护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少,还是要看人群实际使用的情况才能确定,因为实验室只能测试体外的情况,与体内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在两个分别主要流行原始毒株和变异毒株的区域,观察同一款疫苗对疫情控制情况是否有区别,来判断变异毒株对疫苗保护力产生的影响效果。

环球时报:如果出现疫苗对变异毒株失效的情况,我国国产疫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升级更新?

邵一鸣:在应对变异毒株方面,两条反应最快的技术路线分别是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而其他像病毒载体和重组蛋白的技术路线则要很多。

对于国内灭活疫苗来说,企业在拿到变异毒株后,只需要更换病毒培养罐中的种子病毒,其他工序无需做任何调整。而对于mRNA疫苗来说,相当于只需要在化学合成图谱上更改几处,由机器合成和修饰后即成为更新的疫苗。

我国的灭活疫苗完成应对新突变毒株的疫苗升级更新大概需要2个月左右,mRNA疫苗大概只需要几周。由于mRNA是化学合成技术,灭活疫苗是生物技术,后者需要时间来培育细胞,在规模生产方面灭活疫苗需质控因素较多,比mRNA疫苗的化学工程要慢一些,但前后差距应不会超过1个月。

环球时报:升级后的疫苗是否还需要把一、二、三期临床试验和所有审批手续重走一遍?

邵一鸣:这取决于药品管理部门。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制品,不经测试就大规模使用肯定不合适。但是,我认为这个过程是可以大大加快的,各期临床试验都可以加速走,不必像第一次申报新药那样反复地报资料、反复地审,毕竟只是极小的改动,绝大部分生产工序都一样,而且灭活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

环球时报:未来新冠疫苗是否会升级成多价疫苗,以应对不同种类的毒株?

邵一鸣:完全有可能。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未来某个区域到底会流行哪种优势株,而且有优势株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类型毒株。以后很可能是像流感或宫颈癌(HPV)疫苗那样,用多价针对同时流行的不同类型的,或新出现的变异毒株。

未来需要两三年就打一次?

环球时报:现在看来,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那样,每两三年就需要更新并重新接种一遍?

邵一鸣: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我认为未来新冠不会像流感那样猖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未花如此大的力气去对付流感,基本只是以常规状态去应对,流感疫苗也是可打可不打。而由于新冠肺炎的危害远高于流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大规模人群检测、高强度病例治疗、隔离、追踪、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禁足乃至封城等措施,全力应对新冠。

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消灭新冠病毒,但可能会把它压制到很低的程度,可能偶尔有局部散发,就好像埃博拉,每年在中非都会冒出来一些,但规模都不大。新冠像“非典”那样完全被消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也没机会形成像流感那样季节性大规模流行。

环球时报:近日,科兴疫苗在巴西三期试验的保护率公布:该疫苗对需要医疗救治的轻症保护效力为77.96%,总体保护效力为50.4%。您曾表示,科兴疫苗在巴西试验中总体保护效力较低的原因是受试人群都是医护人员,环境暴露风险较大。但也有声音认为,环境风险只会加快试验到达终点的时间,而不会影响保护率数字,因为安慰剂组也处在同样的风险下。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邵一鸣: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建筑公司按抗6级抗震标准盖的楼(疫苗组)在6级地震中完全不倒,与当地倒了楼(对照组)比较,保护率很好。但此楼移到8级震区,一遇大震就损毁了,保护率下降,并不是建筑有问题,而是场景变化、风险提高了。疫苗高风险场景下的保护率下降也是同样的道理。

同样是灭活疫苗3期临床试验,科兴疫苗要保护巴西高风险医护人员(23.26每百人年)不出现新冠症状是难度,较中生集团疫苗保护阿联酋普通人群(5.82每百人年)的更大。这就是中生集团疫苗的保护率(79.4%—86%)明显高于科兴疫苗的主要原因(50.4%)。

再举一个哈佛大学猴子疫苗试验为例:两组各12只猴子分别打疫苗和安慰剂后,用同样的病毒攻击,第一轮病毒攻击时,安慰剂组10只感染,疫苗组4只感染,疫苗的保护率是60%;第三轮病毒攻击后,,安慰剂组12只全部感染,疫苗组有7只被感染,疫苗保护率就降到42%;第6轮病毒攻击后,疫苗组只有1没感染,疫苗保护率只有8%。而在新冠病人超800万的巴西医护人员,较新冠病人只有十几万的阿联酋普通人群,受病毒攻击频率高出很多,疫苗保护率也就会降低了。

环球时报:根据我国疫苗的保护率数据,大概需要多少比例的人口接种,才能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这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邵一鸣:从理论上来说,群体免疫屏障的水平Y可根据公式:(1-1/R0)x 100% 来计算。其中R0为一个感染者平均把病毒传给几个人的能力,新冠病毒的R0为3,Y为66%。由于疫苗保护率低于100%,加之疫苗运输、使用中的损耗,我国大概需要80%以上的人群接种才能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这大概需要两年左右。

不过,现实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一般说的免疫屏障,是指阻断病毒的传播,但现在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西方疫苗,测定的都是制止发病,而不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英国阿斯利康疫苗 3期临床试验中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核酸普测,发现尽管该疫苗对新冠发病的保护率为70.4%,但对无症状感染的保护率只有27.3%。所以,使用当前的国内外新冠疫苗,是难以建立起阻断病毒传播的免疫屏障的。

环球时报:如果如您所说,疫苗也难以防止无症状感染,那您认为未来我们有必要调整对无症状感染的认知和防控措施吗?

邵一鸣:防控策略肯定会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新冠病毒防治的两难状态在于,它是一种介于“非典”和流感之间的病毒:“非典”病死率高,但传播能力相对较弱,我们有可能把它一次扑灭;流感病死率低,但传播能力很强,我们从未想过能把它扑灭。

接下来的防控策略,可能还是要看疫情会更向流感那个方向发展,还是更向着“非典”的方向发展。不过,鉴于新冠病毒对生命的伤害程度,还是有必要采取比对付普通流感更强的手段,以对经济和社会正常生活影响更小的方式,即更低成本更高效益的新防控模式来应对它的。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并行推进传统防控措施和疫苗接种的方法,一方面挽救生命,一方面大幅降低病毒的传播。当前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这样的免疫屏障,即显著减少发病、大幅度降低重症和死亡,保障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80岁老人接种疫苗安全吗?

环球时报:不久前,挪威发现23例与美国辉瑞公司新冠疫苗相关的老年人死亡病例,已对其中13例死亡病例进行评估,认为死亡原因可能与疫苗引发的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有关。鉴于这种情况,您建议国内80岁以上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吗?

邵一鸣:鉴于中国目前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国老百姓面临病毒感染风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比较好的接种策略是:先扩大疫苗紧急使用人群的接种,尽快全面覆盖保护防治一线医护和疾控人员、保守国门的安全人员、接触进口货物的工作人员,交通运输部门人员,必须前往境外疫区或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即优先保护国内尚有感染风险的人群,而对于风险较低的人群来说,可以先等一等,再根据国家的部署,有序地接种疫苗。

具体到老年人群体,辉瑞和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不良风险发生的比例和不确定性确实比较高,但在欧美疫情大暴发的背景下,老年人的确是高风险人群,尤其感染病毒后病死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科学家在平衡风险与收益后,仍然做出让超过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决定,我是可以理解的。

而对国内外所有使用的疫苗来说,尽管当前疫苗较大规模人群应用的时间都在半年左右,对新冠疫苗的中长期风险的把握,还缺乏数据的支持,但由于我国的灭活疫苗是成熟技术,在人类已有上百年的应用历史,其不可预测性较首次用于人类的mRNA疫苗低很多。所以,我国健康的老年人接种灭活疫苗应该是可以的,风险是可控的。但鉴于我国疫情已被基本控制,不存在欧美那样老年人也必须马上接种的必要性,8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以更保守一些,等一等未来将会有的保护率和安全性都更高的疫苗,也可以先给老年人周围的人员接种疫苗,如家人、保姆和养老院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增加一道防护屏障。

我国应该在第一代疫苗取得成功后,继续加大对后继疫苗的支持力度,促使我国研制的不仅预防发病、还能阻断病毒感染和传播的疫苗早日出现。到那时,将有可能使用疫苗建立我们想建立的最理想的群体免疫屏障

中美疫苗合作前景如何?

环球时报:西方许多舆论质疑中国疫苗的透明度。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邵一鸣:我国各疫苗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合作,是在全球最早开展新冠疫苗的1、2期临床试验,也是最早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新冠疫苗1、2期临床试验是数据的国家。由于我国疫情控制得好,以至于国内没有足够的新发病例,无法开展3期临床试验。当我国疫苗在境外开展3期临床试验时,试验的负责单位是外方机构,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公布临床试验数据,必须由外方机构决定,中方没有决策权。

以科兴在巴西的三期试验为例,该试验的推进全权由巴西合作方进行,科兴只提供疫苗,不插手对方试验工作的进展。而巴西方面的试验也是采用国际化的团队,他们聘用了一个美国的监理公司,监督试验的总体运转。试验产生的数据还要交给另一个欧洲数据分析公司,开展第三方的独立数据分析,撰写最终的有效率和安全性报告。巴西方面何时公布、公布多少和什么数据都是由巴西决定。所以,说中国疫苗的透明度存在问题是没有根据的。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待中美在抗疫和疫苗合作上的前景?中国和美国的疫苗是竞争关系吗?

邵一鸣:我认为疫情这场“大火”仍然是有希望扑灭的,但前提是中美必须要携手合作。地球就好像是一个村子,村里平时各家有互相吵架、打架的情况,但现在村里着火了,火势还蔓延很快,就不能村长和书记先吵起来了,而是要搁置一切争议和矛盾,带领全村齐心协力去救火,否则全村就有在大火中毁于一旦的危险。

我还记得在美国疫情刚暴发的时候,福奇医生一开始建议老百姓不要戴口罩,后来也受到特朗普的甩锅。他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口罩存量严重不足,他们卫生部门希望把更多口罩优先供给风险更高的医护人员。但其实中国当时的口罩产能已经大幅上升,我个人也曾经帮助美国的合作大学和州市协调了若干批口罩和防护服。大学和好几个州一开始很高兴,但后来由于联邦政府从中干预,不允许他们接收。结果不仅医护人员口罩、防护服没有大的缓解,老百姓就更不够了!由此可见一斑,缺乏国际和国内合作,是导致美国抗疫不力的原因之一。全文:https://t.cn/A65fLpRc

【#乌鲁木齐# 探访乌鲁木齐地下管廊 体验智慧运维管理】#乌鲁木齐身边事# 如果说表面的光鲜亮丽映射出城市的风貌,是一个城市的“面子”的话, 那么埋于地下的基础设施则是一个城市的“里子”。
  地上车水马龙,地下管廊内管线林立,并源源不断输送着水、电、气、热等能源,它们就是城市的“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地下开辟一个空间,让原来在地上或者架空的电力、通讯、自来水、排水、燃气等各种管线,“住”在一起,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维护管理。
  目前,全市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总长约100·61公里,今后首府继续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逐步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和应用。
  “生命线”有了“VIP通道”
  电力、通信、燃气……城市管线布设,时常面临两难:架在空中,街道上方是难看的“蜘蛛网”;埋入地下,易腐蚀,维修不便。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正在慢慢解决这些问题。
  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廊公司)副总经理刘刚说,公司建设、运营、管理的综合管廊长86.86公里。其中苏州路西延、艾丁湖路、卫星路、新医路西延4条综合管廊已投入使用,全长12.63公里。
  出租车司机张宝林说:“现在行驶在经开区(头屯河区)这边,明显感觉到道路中间少有窨井盖,路边也看不见电线杆了。 ”
  从外观看,艾丁湖路地下综合管廊跟地下通道类似,布设着大小不一的综合管廊入口、投料口、通风口。
  12月11日,记者戴上安全帽、反光服跟随管廊公司工作人员从入口拾阶而下,发现地下共有三层,空间十分开阔,丝毫没有憋闷的感觉,相比零下十几度的地上要暖和一些。
  管廊公司运营管理部技术员涂志恒说:“冬天的温度大概25摄氏度,这里有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系统。”
  在地下7米的空间内,3620米长的综合舱两旁的管道支架密集而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分别标注着“中水支架”“通信支架”等标识牌。中间的空间能容两人同时通过。两侧各有一排混凝土结构的支墩,两根直径70厘米的白色热力管固定在支墩上。
  管廊公司运营管理部副经理刘义珍说:“我们会根据管线的不同类别,将他们分别安排进不同的舱。 比如天然气和高压电缆安全等级比较高,单独设置了燃气舱和电力舱。综合舱就比较宽一些,可以敷设热力、给水、中水等管线。目前艾丁湖路地下管廊已经入廊12家入廊管线单位。”
  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后,这些管线的维护全在管廊中进行,地面预留的人员出入口、坡道和吊装口,可供人、机械设备、物进出;各类逃生口、排风口等可确保管廊的安全运维;各类管线的接驳口,能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
  地下管廊设置“智慧大脑”
  当记者刚进入3610米长的苏州路西延地下管廊内,管廊墙壁红色报警器开始闪烁。刘义珍解释,一旦有人进入地下管廊,便会自动报警。
  电力舱上方架设了三根10千伏的电缆,外面套了一层高绝缘阻燃的“黑皮外套”。电缆四周的管道支架上布置一种蓝色电线。
  “这是什么?”涂志恒说:“这是感温光纤,可以实时感受到周围电缆的温度,一旦过高,也会及时报警。我们便会立即过来巡查维护。”
  每隔100多米, 墙壁上挂了一个黄色的电话。维修人员马合沙提·塔依甫江介绍,这是专用电话,地下没有信号,维修人员便通过专用电话联系。
  管廊上方装有甲烷、硫化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探测器、温湿度监测仪、烟雾监测仪、手动报警器等。 地下管廊内的一切情况,都可通过仪器进行远程监控 。
  在九家湾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可实时查看监控视频、环境信息, 对管廊内照明、风机、水泵、电子井盖等设备的管理达到了可视化和智能化,可全面、准确掌握管廊内环境状况,预测、分析附属设备及管线的运行趋势,确保管廊安全稳定运行。
  刘刚说,公司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综合管廊的智能、协同、高效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科学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
  马合沙提·塔依甫江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管线、设备打交道,每个“成员”的工作状态全都显示在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哪个“成员”一旦“生病”,监控终端马上就能显示出病症的级别和位置,他也可以按图索骥直达“病灶”。
  马合沙提·塔依甫江说:“每天还会用专业设备对每个角落进行巡检,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
  地下管廊内,每走200多米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门。据悉,燃气舱和电力舱每200米为一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门, 管廊内防火门为常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管廊舱室内的防火门会立即关闭,同时舱室顶部的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会启动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十四五”建设重在“连片成网”
  记者看到,地下管廊有的设置三层,有的是两层,宽窄不一。
  刘义珍解释,地下综合管廊就像一个地下交通网,管廊之间成网成片,纵横交错,从一个点出发就能达到其他的点,这个交通网既有一条条路,还有路与路的交叉口,更有“立交桥”,让管廊之间立交互通。
  地下综合管廊虽然可以根治“马路拉链”,但建设时仍需开挖地面,在老城区很难放开手脚。从目前乌鲁木齐正在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来看,主要分布于高铁片区、城北片区、河马泉新区、临空经济区等区域。“十四五”时期将更加侧重管廊之间的连通,成网成片,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强,才能发挥更大效应。
  作为拓展新城区、转换发展动能重点区域的河马泉新区,目前正综合统筹地下管廊、地面道路、地上绿化带、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切实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
  市建设局(人防办)重点项目建设科科长翟国华说:“目前河马泉新区已建设了6条综合管廊。新区的市政工程在整体规划、勘查、设计、建设等环节上都是统筹考虑,先地下再地上,多部门分工协作。 ”
  综合管廊成网成片,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刘刚坦言,地下综合管廊是百年工程,必然离不开前期的科学规划,因开发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必须做到建管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开发与改造时公用设施容量的预期需要,以及各类管线单位中远期规划建设需求。
  如正在建设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是连接高铁片区管廊与城北片区管廊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乌鲁木齐管廊区域系统的干线管廊,在发挥全市管廊系统的整体功能上将起到重要作用。而东进场高架道路综合管廊建成后将服务于机场片区,与正在建设的城北主干道管廊、安宁渠路等管廊形成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系统。
  乌鲁木齐市将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规范运维管理,提高城市保障供给能力和城市安全。cr乌鲁木齐晚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是不是应该找个店家问一问)最近护肤步骤基本不偷懒 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护肤品的差距两套水乳都是资生堂旗下的 一套泊美 一套怡丽丝尔先用了一个月泊美 又用了半个月怡丽
  • 做梦都想去的地方是埃及和冰岛有次梦到了去冰岛从飞机落地开始,掏出手机准备发朋友圈标地点,想了想还是等拍了照再说,是个春暖花开的小镇和看网上的不一样,去个公园海要
  • 不能觉知自我,原声家庭隐藏的感受或对父母的愤怒会迁怒于你身边的人,结婚了也会迁怒到你最亲近的人伴侣的身上。千万不要吸食孩子的能量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什么资
  • 今天跟Julian分享我的金毛照片,我問他這樣好看還是黑色,他選了金色~好喔!好喜欢 集齐了四个哈哈哈哈哈哈哈✌️P3 今天的午饭 食堂吃的 我这两天发在群里的
  • 我不是优质的蜜橘,不是你们眼中的优质橘子,不会打榜,或许,在你们眼里,我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又或许,你们并没有把我当做蜜橘,在你们眼里,反黑就等于招黑,甚至是蜜桔
  • 我给纸条用的是维克洗耳水,用了几年,使用感都很不错,妹妹刚接回家那时候耳螨有点严重,我会搭配耳康洗耳液一起用!新手首次操作,需要有耐心,对猫咪温柔,如果猫咪比较
  • 我会觉得对方在逼迫我,我像是在逃避,会说:“我不过也才脱离题海自由了一年,我也说不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还在探索。和朋友聊天,聊到迷茫的时候我会说,有人告诉我,
  • 诶 今天还是互删了诶 看了之前的照片 好多感慨噢 果然还是得经历一段之后才会懂得如何爱人 我也想清楚了当下我可能不是喜欢 是空虚 是想要有陪伴的那种 要好好沉淀
  • 我深爱着效力过的每一家俱乐部,每一个球迷团队,我知道这不会发生在太多球员身上,所以我非常感激。我深爱着效力过的每一家俱乐部,每一个球迷团队,我知道这不会发生在太
  • 心心给你,星星也给你(人 •͈ᴗ•͈)۶✧✧✧✧✧我以前叫敢敢,因为偷走了你的心,现在叫憨憨加油,总会走到灯火通明的那天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梦有多燃,就能
  • 水瓶男的红粉知己——双赢知己白羊女水瓶座男生是位追求互惠互利的人,我能为你做这些事情,我也希望你能在我有需要的时候能向我伸出援手,在很多人眼里,这样太势力了,但
  • 8,因为我们家兴兴可爱善... 两张图片送给张艺兴家粉丝,第一,我们从来没说我们是小学生,我们家很多粉丝孩子都上小学了,是你们天天站在老阿姨的角度撕逼不过就开始
  • P6: 一夜之间,就“变通”了,嘻嘻,懂自懂P7: 酒会上的主动帮忙、倾囊相授,就有解释了,那是在帮喜欢的人完成目标呀P8: 秦施被拽走,阳华第一时间就注意到
  • 然后她好像是怜悯还是什么的我不知道,总之她态度软下来了,说她不知道我怀孕了,让我别哭了,说她不跟我吵了也不想吵,说孩子重要,让我保护好孩子,她早就不爱他了。明明
  • 務修禮讓。務修禮讓。
  • 好喜欢擅长表达爱和温暖的人 好喜欢始终把我当小朋友的人 好喜欢现在的生活爱我的人总能接纳任何状态下的我 很糟糕的 连我自己都会觉得无药可救的 可是他们都会全部视
  • 我想,这青蛙生活在井底,安闲自得,而我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庸庸碌碌;这青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大,而我也曾认为人生只有高考最紧要再无其他;这青蛙跳出深井,见到天空的
  • ——席慕蓉《左岸是忘记 右岸是铭记》「句子控」席慕蓉15句,写尽诗意美好与落寞哀伤1.筵席已散,众人已走远,而你在众人之中, 暮色深浓,无法再辨认,不会再相逢。
  • 我失去的东西 你现在在哪儿 我好想你 今天给你拍了好几张照片 还以为能把你带回家 可是终究是没把你拿好 你变成照片永远在我手机里了 咱俩的缘分不过两小时 如果能
  • 现场报道真的挺不容易的,需要注意镜头、声音等等很多东西,就算是最基本的面对镜头说话和采访别人对于社恐人(me)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UOU晚上和朋友去出来学校南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