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生死就存在于生活中,把握当下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简单地来说,生活问题如果不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话,主要靠物质来解决;而生死问题主要靠精神来解决。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糅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作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

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作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作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

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也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 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我们每天晚课都要念的“蒙山施食”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或者说生活是迷。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 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表现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一切条件的限制。任何东西可能都是有条件的存在,要说无条件存在的东西,恐怕就是烦恼。当然,烦恼也是有条件的,但在好多情况下,它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我说的这个条件,比如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烦恼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限制。

它唯一可以让步的地方,那就是在觉者面前,在觉者面前烦恼转化了。烦恼在觉者面前还有没有呢?还是有,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 但是对觉者来说,他不把烦恼当作烦恼,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断也好,灭也好,实际上都是转化。他不以烦恼为烦恼,就是断了烦恼。

不以烦恼为烦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生气不生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有一位祖师,皇帝叫他到京城去,他不去,他说他有病。叫了一次他不去,第二次又来叫,又来催,他还是不去。到了第三次,皇帝派来的京官就对老和尚说:你老人家可要识抬举呀,皇帝三次召你都不去,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你人不去,就要把你的头拿去见皇帝。

他说那很好,于是说了四句话,我只记得后两句,“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杀头好像刀子割风,风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痒, 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就是将烦恼转化了, 将生死转化了。生死就成了菩提了,生死就成了涅槃了。烦恼成为菩提了,彻底地觉醒了,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们天天在诵《金刚经》,《金刚经》上面讲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肢解,他在那个时候没有嗔恨心,更没有烦恼,他彻底地了了生死。在什么地方了生死呢?就是在生活中了生死,将刀子来割他的头,那就是生活,他不起烦恼,不动念头,这个就是真空。

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烦恼都躲开他了。可以说越修行的人烦恼越多,他躲避不了的,怎么会躲避得了呢?烦恼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

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轻的人也好,是出家修行也好,在家修行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没有空过的时候。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安祥之中。

实际上不是因为这样的推理才有这个问题存在,你当下去体会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过去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

我们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远没有离开你,永远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它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凡是做大官的人应该说都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如果没有学到这个地步,认为从苦海到极乐世界有很远很远的路,要搭飞机轮船,可以说你永远到不了,你要知道回头是岸。

所以,再建议大家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我们在家教徒时间宝贵,不可能读很多的经典,读这三本经,就能够真正体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能够经常得到善知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着一条捷径来修。不过,这虽然是个捷径,不离寸步就从苦海到达了极乐世界,但又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比作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革自己的命。

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打了你一个嘴巴,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 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打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得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都跟你想的一样。我们出家人,没有家庭,住在寺院,住在佛学院,也希望常住的所有的事情都满我的意,老师教书满我的意,管事的人满我的意,一切的事情都不要违背我的意愿。

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法门就是我提倡的生活禅。修生活禅这一法,大家一听起来好像有些庸俗,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生活, 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是最难最难的法门。但是,你如果真正实行起来,那是最有味道的、最活的法门,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今天我讲的就是我们人类面对的两大问题—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因为解决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好了生活问题。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一念相应就最容易,一念相应就能念念相应,如果你一念不相应,你念念都不相应,那就成了最难的法门。

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体会,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内容来源:净慧长老浅释“妙法莲华经”

我爸那边的亲戚真是我出生以来见过最奇葩的家人,没有之一,这个奇葩是贬义词,那愚昧堪称世界之最。
不愿意打疫苗,总觉得有人要害他,说打疫苗之后心慌,头疼,还头晕(我寻思谁天天熬夜熬到一两点都得心慌),就想尽各种办法,逃避打疫苗,甚至想让我修改他的证明,证明他需要暂停打疫苗,我说我没那个能力,你找别人,他还骂骂咧咧觉得我害他。
如果有一天我被连累了,进去了,都是他们拖累的。
[汗]

前几天我妈问我有什么愿望,突然想不起来有什么愿望,今年的愿望都已实现,只希望能过个英语四级了,但也不是特别重要的愿望,天天打游戏看剧的我基本放弃了。
从来不羡慕别人的运气,因为我觉得我就是运气最好的人,最近能频频碰到喜欢的人,真的好开心。
又是个通宵,明天又会是几点起床呢,保守估计下午两点半。
马上开学了,玩不了几天了,过两天得倒时差了。
时间过得好快,为什么以前觉得二十岁的人好老了,可是自己二十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
感觉过一会我爸妈得起床了,然而我还没睡!
好无聊啊,整天没事可干,想出去玩,可我妈担心疫情,根本不要我出门。
前几天在淘宝买了关东煮食材,结果煮熟了发现全部馊掉了,福袋年糕我吃得正香,我爸说也坏了,搞得我真的以为坏了,都没吃。
说实话,我真挺会存钱的,以后就是发财的命。
昨晚打好大的雷,正在看电视,突然停电,我爸妈还出去了,吓得我一动不敢动,刚好中元节刚过,还是有点害怕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环境服务】- 餐馆位于柏林东边地带,交通U3/U1方便,非常容易找到- 只能支付现金德国的数字化太差了- 送了两大盘沙拉,感觉点肉就好- 会问你们要不要水,
  • 嘎哈哈 最最内个的是 第一抽出来还是11宝宝的天蝎的手下啊啊啊[吃馕][给力][给力] 特别那个笑死我了哈哈 宝宝你是有多爱这张!难道是知道因为我是天蝎座♏️吗
  • 总之,“鸿锦”一名不仅霸气响亮,也寓指男孩前程似锦、仪表堂堂、锦衣玉食。褚荣老师书法作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
  • 然后水溶VC嘛,水感的肤感肯定不错,而且还没有很多vc吸收后出现的粘腻感,原型VC的铁锈味也不重,百元不到能买3支10ml肤感做成这样蛮给我惊喜的。像之前不少原
  • 比如:四海舒郁丸、海藻玉壶汤、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天王补心丹等《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cm,横17.4cm,乌丝栏界,每页1
  • 最好的朋友的男朋友,怎么说呢,我看的是一点也不顺眼,丑,衣品差,像只大猩猩,但是他对朋友还挺好的,暂时放过他丑这个点,希望他一直这样对pig好,不然就去死[微笑
  • 有意思的是,他和他的跟班邻居后来也起内讧,跟班邻居觉得物业不出钱的话,那用维修基金也行(但维修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更是麻烦到要爆炸)两人在某个问题上观点不一致,他觉
  • 的!都给我滚!
  •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你对他的调侃,他现在倒是对这个称呼接受良好,只是笑着反握住你攥着纸巾的手:“这样小黑就能退隐江湖,小灰悄悄崛起……”你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上前抵
  • 亲子鉴定的一般规定:1.鉴定程序:在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中,鉴定程序一般都是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亲子鉴定流程:1、鉴定预约:最好提前1-2个工作日咨
  • 拜托,我看这种霸总小说的时候都够无脑够低要求了,还能让我吐槽剧情逻辑的,你是独一份。倒也不是拒绝典型玛丽苏人设,就是请不要时不时就跳出作者提醒“啊,受不是笨蛋美
  • 「其次,對那些決定發動戰爭的人施加最大程度的壓力,」他補充說,指的是俄羅斯。他沒有討論澤連斯基拒絕提議的問題,但表示普京「是發動這場戰爭的人」拒絕休戰表明世界
  • 「今は2軍とかで投げている段階なんですけど、とにかく自分のペースというか、焦らず"限界突破"っていうところをテーマとしてやっています。/H4
  • ”第九章 以为 妹妹  “别说她,换做是我,我也会帮九哥挡子弹。  ……  明窈一晚上都在拉肚子,实在不行了,隔天一早她穿了外套就出门,按照记忆找到了顾鄞带她看
  • 个人隐私亲子鉴定办理须知1、个人鉴定是鉴定机构对个人的遗传基因所做的生物学鉴定,在取样环节,不需要公检法出具委托书,也不完全需要申请人提供身份证等证件和同意书,
  • 春送僧〔唐〕贯休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这首诗是唐末名僧贯休大师的作品。贯休是唐代的诗僧、画僧,他是佛教史上第
  • 月相功能显示了地球的天然卫星于南、北半球所展现的面貌变化,这项极为罕见的功能来自于一套附加的复杂模组,这也是万宝龙唯一使用于本表款的月相显示功能,同时赋予了本款
  • 还问“你眼睛为什么有水”一会好了又还要摆动作拍照蹦蹦跳跳才关灯,十点又说肚子饿了要出去吃馒头,不出去就哭。讨价还价多看了两集关掉了,叫去刷牙不去,开始搬沙发垫来
  • 最后这些商家都把我变成了回头客哈哈哈哈售后我爱了!太生气了我去找商家反应,发了余量证明我不是想白嫖!
  • 总的来说,蔚来汽车与多家企业的换电战略合作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合作企业来说,引入蔚来的换电技术可以丰富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