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原玉】【青玉案·秋里参禅】第23首
词 /@紫菩提700

真如岂用敲经磬。
外求法、终归病。
水月云天空自性。
菊黄秋梦,竹青石径。
尽了红枫兴。
//
花开佛我无凡圣。
石歇人僧也禅定。
幻灭何家言谬正。
尘烟如许,风幡不动,
了了明如镜。

《词林正韵·第十一部(仄声)》

——————————————————————————
——————————————————————————

【1】【青玉案·思】步紫菩提诗友韵
词 /@风一样的人老大

懒听窗外风敲磬。
月不管、相思病。
风月无情还任性。
飘零飞絮,乱红铺径。
抬眼都无兴。
//
莲花台上安神圣。
何法能教俗心定?
世上难分斜与正。
无悲无喜,八风难动,
止水如明镜。

【2】【青玉案·朝寺】步韵拙和紫菩提先生
词 /@铁翼人

空山寂灭闻经磬。
杖藜往、消愁病。
去罢人生刚愎性。
水流狷介,自成蹊径。
尽了潺湲兴。
//
枝头花落留神圣。
物我相忘芥尘定。
望月幽思方入正。
本来无物,缘何心省。
梦到尘烟镜?

【3】【青玉案】依韵紫菩提诗友
词 /@东江书影

山深静谧禅钟晚。
诵经课、听莲殿。
来去诸求多许愿。
一年四季,镜花轮转。
携雨风难断。 
//
尘缘尽了时时见。
问句无情是真汉。
佛语常言充耳灌。
俗夫子雅,慧明几现。
心妄灵山远。

《词林正韵·第七部(仄声)》

【4】【青玉案·自心是佛】步韵谨和紫菩提老师
词 /@乐樵山人

自心是佛懒敲磬。
明乎此、方无病。
水火相煎难悟性。
浮华扫尽,独开蹊径。
淡看烟波兴。
//
念头动处分凡圣。
百考千磨志还定。
咬紧牙关当守正。
是非不扰,身心不动,
我自心如镜。

【作者注】①首句“懒敲磬”的“懒”字,出律了,此处不作修改。盖因感觉无字可以代替吾之本意。②水火相煎:即“薪火相交”之意,引用鸟窠禅师开示白居易之语。原文如下:[作揖][鲜花]

杭州西湖喜鹊寺鸟窠禅师,本名道林,谥号圆修。九岁落发出家,二十一岁到荆州果愿寺受具足戒,后来入陕西投韬光禅师门下。多年后,道林座下收了一位侍者叫会通,会通虽出家日久,始终不能开悟。

有一天,他向道林禅师辞行,请求离去。禅师问他要去哪里?会通答道:“往诸方学佛法去。”道林禅师说道:“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一些。”于是拈起身上的布毛,吹了一吹,侍者会通就这样开悟了。因此,世称会通为“布毛侍者”。是故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虽易,而求诸难。”道不远人,道就在自家心地上用功夫。

根据《五灯会元》记载:道林禅师后来独自到了秦望山,在一棵枝叶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结巢一样,所以时人称他为“鸟窠禅师”。由于禅师道行深厚,时常有人来请教佛法。有一天,时任杭州太守的白居易,来到树下拜访禅师。他看到禅师端坐在摇摇欲坠的鹊巢边上,不禁大吃一惊:“禅师住在树上,是否太过危险了!”禅师答曰:“太守,您的处境才危险,我坐于此处,倒是毫无危险。”

白居易听了,遂不以为然地答道:“弟子位镇江山,好歹也是一名朝廷官员,有何危险?”禅师答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能说不危险吗?”其意为官场浮沉,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指不定哪一天,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于是便转了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后,大为失望,他原本以为,禅师会对他开示一些比较深奥之理,便说道:“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呀,还用您说?”禅师答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听了后,大为触动,于是恭敬作礼而退。

——————————————————————————

【青玉案】词牌简介[作揖][鲜花]

《青玉案》作为宋代著名词调之一,由来已久,可是“案”之一字,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案”为古之“碗”字,其义为今之“碗”一类器物;亦有人认为,“案”为古时有足之盘,并综合各类史料和文物考证,说是应为盛食之托盘。据谢桃坊《唐宋词调考实》记载:《青玉案》调,为宋人首创,乃是北宋时期的“时调新声”。其调名,源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

《青玉案》词牌,又名《一年春》《西湖路》《横塘路》《青莲池上客》等。以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片各六句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代表作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等。此处仅附贺铸正体一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仄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
【乐樵注】①以上师友佳作,除注明韵部外,均为《词林正韵·第十一部(仄声)》。②书法作品,为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化学暨生物化学系教授@20-21 王崇人先生。[作揖][作揖][鲜花]

【雁荡帝影——关于建文帝流亡雁荡山的史料漫谈】京城来的太监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三月九日,雁荡山来了三拨不寻常的游客。来者都带着“钦差内使”的头衔,用通常的称谓来描述,就是出宫为皇帝办事的太监;其中还至少有一位按现在的标准看算是外国人(范福坚祖贯交阯,即今越南;此外,阮赤也有可能是越南人)。这些钦差内使出行的目的地各不相同,却同时在雁荡山相会;他们甚至还留下了摩崖题名:

  钦差内使、信裴福化,祖贯交阯布政司长津县范福坚,经过台、温府;钦差内使阮赤往温州府过此;钦差内使郭闵前往台州府经过。永乐癸卯三月九日题。

  雁荡山有太监经游,据我了解历史上有8个批次,全部发生在明朝。最早留下记录的就是这三批人马;同一年,又有一位疑似为小太监的罗圭和江西道监察御史刘英一起到了雁荡山(天顺元年,即1457年,左监丞太监罗圭被派去镇守云南,估计就是三十四年前来雁荡山的罗圭,当时他还是个地位较低的小太监,所以名列御史之后);宣德五年(1430),裴福化又带着十多位极有可能也是太监的随从,再次到雁荡山龙鼻洞“发心”塑了一尊像(所以他在永乐二十一年题名时自称为“信”,也就是信士);景泰三年(1452)正月二十六日,钦差镇守浙江市舶提举司、内官陈彝经过雁荡山龙鼻洞“随喜”,随行的有锦衣卫官陈敬等十九人;成化十七年(1481)十一月,镇守浙江司设监太监李义与浙江总督备倭都指挥佥事黄琮、浙江守备温州都指挥佥事弓璇、温州府同知姚骏、乐清知县徐颐游雁荡山;正德五年(1510)七月二十八日,钦差陈吉祥游雁荡山。陈吉祥,从名字来分析,极有可能也是个太监;如果分析正确,他是迄今有记录的最后一批游雁荡山的太监。

  胡濙的报告

  太监游山,本来也说不上不寻常。我之所以关注起这件事,却是因为永乐二十一年发生远在北方的一次著名的君臣晤对,与传说中早些时候发生的雁荡山的一次隐秘游踪都指向同一个神秘人物:建文帝。而在明朝的历史上,太监出京往往负有特殊使命,在永乐朝,这种特殊使命也包括了察访建文帝的行踪。

  我们先大致捋一下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和传说。建文四年(1042)六月,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率“靖难之师”攻入国都南京,发现建文帝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几具烧焦了的尸体。宫人指认其中的一具为建文帝尸体,朱棣予以认可,假哭了一番后将其秘密安葬。不久,宫廷内外开始流传建文帝已于当天出走流亡的消息,说那具被安葬的尸体实际上是皇后的。尽管登基后的永乐皇帝朱棣表面上坚持建文帝已死,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也在怀疑建文帝的下落。后来的修史者,基本判定永乐帝一直致力于在寻觅建文帝,他派出去暗访的队伍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于海外,最著名的暗访者有两位,一位是太监郑和,另一位是大臣胡濙。

  永乐二十一年,永乐帝在亲征蒙古的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行营里夤夜听取了胡濙关于建文帝暗访结果的汇报。《明史·胡濙传》:

  惠帝之崩于火也,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驰谒永乐帝的月份,本传没有交代。当年的《文宗实录》留下了一个印迹:

  八月甲子(十六日),礼部左侍郎胡濙进瑞光图及榔梅灵芝,具奏云今岁万寿圣节大岳太和山顶金殿现五色圆光,紫云周匝,逾时不散;山石产灵芝,榔梅结实特盛……

  想必君臣见面就在此日。“进瑞光图及榔梅灵芝”云云,无非是史臣避重就轻的曲笔。

  建文帝的下落

  也就是说,永乐二十一年八月,关于建文帝下落,胡濙有重大的发现。而在永乐帝获得确切消息之前,有三拨任务不明的太监奉旨在雁荡山相会,还有一位小太监跟随着一位江西道监察御史——请注意,是主管江西而非浙江的都察院御史——也来到了浙江的雁荡山。

  他们来得有些蹊跷。我们有理由怀疑,雁荡山一带与建文帝的下落有关,至少永乐帝和他的秘密调查团队可能有此疑猜。

  我们的怀疑和他们的疑猜并非毫无根据。当“靖难”的血迹被时间冲洗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明朝中后期,坊间出现了两部详细记录建文帝从出亡到结局的奇书,一部叫《致身录》,作者署名史仲彬;一部叫《从亡随笔》,作者叫程济。

  两部书的内容彼此有些出入,详略也不尽相同,但大致是接近的,就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言之凿凿地披露:靖难之师攻入南京城后,在程济等人的策划下,建文帝祝发出遁,在以云南为主的南方各省辗转流亡了近四十年。《致身录》所记终于洪熙元年(1425),是年明仁宗(朱棣之子)在位一年而崩,建文帝闻讯道:“吾心放下矣,今后而可往来,想关津不若昔之有意我也。”《从亡随笔》所记终于正统五年(1440),建文帝六十四岁时,他主动暴露身份,被带回京师,居于西内,并于当年亡故。

  两部书一经面世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钱谦益专门撰文予以批驳,潘柽章、李清也认为两书可疑;陈继儒、胡汝亨、文震孟则为之作序以示认可,张岱更是视之为信史。清朝的馆臣在修《明史》之际,还为此争讼不休。近代孟森对此有专门的论述。

  实际上,不管《致身录》和《从亡随笔》的记载是否可靠,建文帝出亡的说法还是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即便是批驳两书最有力的钱谦益,也是承认建文并未自焚,而是由当时的主录僧溥洽剃度出遁的。

  在《建文年谱序》(出《有学集》)里,钱谦益还间接认可了永乐帝曾派人追踪建文的传闻:

  以文皇帝(永乐)之神圣,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于黔而夕于楚也。胡濙之访张邋遢,舍人而求诸仙,迂其词以宽之也;郑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诸远,广其途以安之也;药灯之诅咒,剃染之借手,彼髡之罪,百倍方、黄,以荣国榻前一语言,改参彝而典僧录,其释然于溥洽,昭于中外者,所以慰藉少帝之心,而畀之以终老也。

  建文君臣与雁荡山

  把雁荡山与流亡中的建文帝联系起来的,主要是《致身录》。《从亡随笔》只提到天台和台州,没有提到雁荡山。据两书,建文帝于永乐二年(1044)正月从云南动身北返,八月初九日到江苏吴江,住在史仲彬家,重九日登天台山,十一月离开台州。《致身录》是年条:

  (八月)十三日清晨,彬随师为两浙之行。杭州计游廿三日,天台、雁宕计游三十九日。会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亦来于石梁间,且云:“诸友俱约于此一会。”然终不一见。时天气已寒,师欲返云南,固却诸人而去。

  文中的“师”,就是出家后的建文帝。马二子等人,都是协助建文帝逃亡的旧臣,当然,他们都改用了化名。

  我们很难考证两书记载的真伪,也没有这个必要。不管怎么样,这里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建文帝可能到过雁荡;第二,雁荡山能藏人,包括流亡的皇帝——或者说,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雁荡山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宜隐”的处所。据两书,建文帝此后又于永乐二十二年末、宣德七年十月两次重游天台,曾否到雁荡山未交代。

  雁荡山的“宜隐”还体现在另一条关于建文旧臣的传闻上。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五收录了一位名叫蒋兢的人为他的老师高逊志写的《祭高太常文》:

  岁在壬午九月晦,吾师士敏高先生卒。师以国破家亡,遁影东瓯雁荡山中……天假之合,小子兢亦以未死之身来偷息于此,相对若梦寐,泪涔涔下。侍吾师厪(通“仅”)五十日,吾师竟长逝……兢穷途,无以成礼。林有巨木遭伐,其腹枵然,乞诸樵叟,敛而薶(通“埋”)之芙蓉峰北。

  “壬午”即建文四年。我们姑且不管高逊志在靖难后是否栖身雁荡以终,也不管这篇文章是否出自蒋兢之手,只要有这么个传说被讲出来、散布出去、流传下来,就证明了雁荡山的“宜隐”还是有着相当的认可程度的。

《原佛》观察|恭敬能生高贵福 —— 2021年的新春祝福

编者按语:

2015年春节,南华寺悦空法师给华严书局同仁发来六句新春祝福,内容是:恭敬能生高贵福,布施必有财富福,良言善语吉人福,和气笑容时时福,诚心助人天赐福。众善奉行五福临门!

今借这个祝福,分六个方面做延伸讨论,并以讨论发言,是为华严同仁2021年的祝福。

恭敬能生高贵福

——2021年的祝福 (一)

高贵福:从世间法论,就是官大、财富多,有大势力;从出世间法论,就是成圣成贤乃至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是最高之高贵福,是究竟之高贵福。

世间高贵福属于有漏福,有享用尽的时候。出世间高贵福属于无漏福,享用不尽。所以我们要修无漏福。修了有漏福要回向无漏——回向众生,回向极乐世界。在这方面,印祖在《文钞》中有诸多开示,最后再同大家一起讨论。

注释:有漏与无漏,“有漏”为“无漏”的对称。漏是流失、漏泄的意思,为烦恼之异名。众生由于烦恼所产生的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生死轮回,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的境界,则称为无漏。

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而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高贵福呢?——恭敬!恭敬就能生高贵福。

恭敬:汉语解释为对人谦恭有礼貌,一般解释为对长辈、师长、宾客谦恭有礼貌。

恭敬能生高贵福。这里就是从世俗角度讲的。古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谦卑低下恭敬他人不够深切,就不能得到其真传。求道的人不能至诚恭敬,就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印祖说:不是说一定非要深下于人,人家才能尽心教导。而是因为自己不能生起恭敬心,纵人家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象相障,也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顶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润也。人谦虚恭敬的美德就像一块海绵,能够吸收四面八方的能量、营养,结缘十方善缘。而傲慢心就如同高山之顶,滴水不存。所以,人生在世,不论你生在哪里,是什么身份,做什么工作,是穷是富,都一定要学会恭敬。恭敬能生高贵福。

恭敬与低调是一对表兄弟。一般真正低调的人,都会有恭敬心。而真正懂得了恭敬的人,他一定是一个低调的人。(这里指的是真正懂得了低调与恭敬的人,而不是假装的)。

为什么?因为恭敬从理上讲——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宇宙之大浩瀚无穷。一个人他穷其一生的积累又能知道多少呢?所以这个宇宙的真相,只有诸佛菩萨能够悉知悉见。而我们所修净土念佛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十地菩萨,法身大士,都不知道。所以,不论是亲兄弟也好,还是表兄弟也好,只要从理上去认识恭敬与低调,他才是一个真正学会了恭敬与低调的人。他日后发展均不可思议。用印祖的话说,就是“谦卑自牧【自我修养】,勿以聪明骄人,愈学问广博,愈觉不足,则后来成就,难可测量。”

▲ 印光祖师德相

从佛家角度讲,除对上述所提及外,对所有众生都恭敬。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诸佛包括了所有众生。因为所有众生最后都是要成佛的。我们天天诵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在《妙法莲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其寿命和正法住世时间都非常久远。在像法时期,很多比丘变得十分傲慢。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我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这位菩萨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有的心地不洁净,对此不屑一顾,而且还说三道四,甚至出口侮辱。这位比丘也不生在意,仍然一如既往,长年累月地如此修行。有时嗔怒的众人还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这比丘就是常不轻菩萨。最后他得以成佛。他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妙法莲华经》之“常不轻菩萨品”

印祖有一篇论文:《持经利益随心论》,他在论文中告知世人:“佛道原本就是唯一的真如,利益却随着众生之心而有胜劣的差异。”也就是说:佛所讲的所有的道理,都是究竟圆满的真理。而众生从中所获得的利益,却是随着每个人至诚恭敬心的高低不同,而有胜劣的差异。【真如,佛教术语。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真实与如常合起来,就叫做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无我,无我一切皆真如。真如是法界之本来面目,恒常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楞严经》所谓的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乃是随众生的至诚恭敬心的胜劣而有大小、深浅的不同。(《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持经利益随心论)同时,他在与弟子的近千札书信中,也反复说明这个道理,亦屡屡告诫提醒:“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并反复叮咛:“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印祖为什么谆谆以此意告之我等。因为印祖深知自己业障深重,于是出家为僧。为的就是企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所以他在修学过程中不断寻求古德修持懿范【懿yì美好道德风范】,由此他知道了诚与恭敬,实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印光祖师墨宝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能学会并践行“恭敬”二字,成贤成圣都有余,何况一点世间的高贵福呢。

附录:

持经利益随心论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犹如意珠,似无尽藏,取之不匮,用之无穷,随心现量,悉满所愿。楞严所谓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论如来本心,契经全力,实属乎此。但以众生志愿狭劣,与夫致诚未极,不能直契。故随彼行心,满彼所愿。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本怀矣。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根则长寸而增分。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然善根苟种,佛果终成。纵不能即获巨益,亦必以因兹度脱。闻涂毒鼓【一】,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二】。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谓欤。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持经利益随心论)

【注释】

【一】闻涂毒鼓,远近皆丧:涂毒鼓是古代战争中一种涂有毒料的鼓(武器),使人闻其声即死之鼓。禅宗以此比喻师家令学人丧心或灭尽贪、瞋、痴之一言一句之机言。《景德传灯録》卷十六全豁禅师条:“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北本涅盘经》卷九、《佛光大辞典》。

【二】食少金刚,决定不消: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六:“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金刚比喻不坏的意思。譬如一句阿弥陀佛圣号的音声一入耳根,便在阿赖耶识中成为一颗种子,永不消失。

▲华严书局出品《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注释本》

点击以上图片即可了解书籍具体介绍及购请方式

推荐阅读

⊙ 险路导师:印光祖师自述《文钞》

⊙ 印光法师与《印光法师文钞》

▲华严书局出品部分书籍简介(点击图片查看)

转发流布 功德无量



来源:华严古籍文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主打一个真诚转评赞抽1️⃣0️⃣个宝宝送100ml护手霜❤️ Zoskin又补了一些硬货,不过库存不太多!#逆袭带你开心GO#❤️ 港代+免税+授权!
  • #山本武0424生日快乐##山本武[超话]#•┈┈୨4.24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山本武୧┈┈• ⋆。°✩ ⋆⁺。˚⋆˙‧₊✩₊‧˙⋆˚。⁺⋆ ✩°。⋆⋆。°✩ ⋆
  • 可匿名鉴定,不需要提供任何证件,样本可以自己采集,但个人亲子鉴定报告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只供客户自己了解,可作为上诉的依据。3.鉴定程序:具体的亲子鉴定程序在《人
  • 好忙好忙好忙,好多事儿​肝¯\\_(ツ)_/¯ 呵呵重返未来和蛋仔派对我同时玩儿,如何呢wyy官方发什么神金,我刚升级礼品卡都没领就给我降级了我可是花钱了的呃呃
  • 对路人非常友好,有开场背景人物关系身份介绍,之前没看过动画也可以观看。同时,游戏还融入了打鱼系统,让玩家可以在创作之余放松心情,体验不同的娱乐方式。
  • 有哪些令人惊艳的诗词佳句,整理分享给大家。[心] 1、君子如兰,思之可追。 2、三生有幸,韶华流光里,俯仰皆是你。 3、醒时风拂衣,情动忽提笔。 4、举
  • 如果我知道此时此刻,他就在出口处看着我们,那我绝不会做出用仙女棒许愿,大喊“他去死吧”这种话。 如果我知道此时此刻,他就在出口处看着我们,那我绝不会做出用仙女
  • 卷发本条微博,五一假期后抽一位读者送出《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和《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两本图书~作为中英官方最高层的第一次正
  • 低调做工又完美、这款包优雅复古又不失风情让人很难拒绝的款式,虽然是木质的把手,但拎起来却超乎想象的轻~??20x8x15cm 新款顶级原单高端品质货本季推出
  • !!
  • 可惜当天我来了姨妈以及手机卡突然被锁无法开机,于是我亲爱的室友们走了很久帮我买卫生用品,原本在唱歌的几个都出来帮我解决手机问题,起初很担心影响朋友的玩感,但女生
  • 至于工作,理想,生存,咱们从来在探求,也没有达到瞭望的此岸,会深感迷惑,可又不甘愿停止。而这些时刻,只有在想起与海沅哥有关的回忆的时候,才有一种“触地的感觉”生
  • 我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类似的言论,表示自己很讨厌男童/男宝,平常有机会就如何如何欺负他们,有些还是老师甚至是幼师,公开表示自己就是要打拳,就是要针对男孩,底下往往
  • 别人有别人的人生,你有你的旅程,没有什么好比较的。我惊奇的发现几乎每年听得最多的就是他的歌。
  • 这不就是,偷偷甜不住啊~牛油果型人格:摇晃只是一种呼应,根基不被动摇。快来测测你是哪种水果人格 ~榴莲型人格:他人的评价只是浮云,坚信我若盛开,清风自来,不追求
  • 你有多好?你有多好?
  • 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我们的能量BABYMONSTER - 'LIKE THAT'雅譞:我觉得这首歌很好地融入了轻松哼唱的旋律和我们的幽默感和嘻哈感。每当我唱这个部
  • 广州最值得逛的13个热门品牌购物中心合集在广州周末节假日下班闲暇时间带娃遛娃、约朋友闺蜜有什么好玩好逛的商场购物中心呢?13个值得逛的购物广场好去处,看看你都去
  • 宥胜“3个字”回应】本名王宥胜的艺人#宥胜# 被控2016年趁送女助理返回新北市新店区住处,跨坐、强吻女助理,女助理提告,检察官依强制猥亵罪起诉宥胜,台北地院原
  • 但動畫中的,對於那些頂著我們熟知名字的人物的過往科普劇情,真的煞有其事似的,讓我忍不住稍微有點擔心那些不懂的人,信以為真 (相信我,一定會有很多人信以為真,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