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宇澄:众生喧哗下的“不响”才是真实的】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文|李菁

【“潜伏者”】

三联生活周刊: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有点“大器晚成”的意思,其实您很早就写小说,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是自从1991年发表了小说《轻寒》之后,除了零星的几篇作品外,后来几乎停笔,直到《繁花》问世,所以有人称您为“潜伏者”。您潜伏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金宇澄:我1988年到《上海文学》,一直做编辑。发现做了编辑再写小说,就会打架——白天认认真真挑别人小说的毛病,晚上有冲动自个儿写东西,第二天一早,编辑眼光回来了,看自己昨天写的,都什么呀?因此不写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想法是永远弃笔吗?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重新开始“写作者金宇澄”的身份?

金宇澄:当时就是随波逐流,假如没有后来这个很偶然的契机,我可能结束写作了。有一天,一位朋友说,某某人在“弄堂网”写真名真姓别人的八卦了,我好奇去看。这是一个上海本地的网站,基本是上海话写作,此人书写的对象,都是我们认识的人,我想,有名有姓写他人的私事——北方话说是“埋汰人”了,不大合适,内容也没多大意思,我知道的市民生活更有趣,所以开帖子写写普通民生。这网站现在没了,但没这小插曲,不会有写《繁花》的冲动,这事情非常有可能刺激到我了。

三联生活周刊:做文学编辑好多年,暂时告别了写作。而看《繁花》的感觉是一股气贯通写下来,好像之前各种各样的积累在瞬间爆发,突然就酿成了酒。您在下笔之前就把文体或风格已经想好了吗?

金宇澄:这是一个全世界上海人用沪语发声、唱歌,晒上海旧照的论坛,我也就用上海话试着写,重要的是我用了假名“独上阁楼”,这也是《繁花》开篇第一句话,我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最自由的陌生人,没有任何负担,全新的写作体验,周围也都是陌生人,相互都那么新奇、好奇。我这个懒散的人突然警觉了,充满“我要打起精神来”的感觉。
小网站很稳定,每天100来个人看,心态都很放松。如果换成大网,每天无数人灌水,我可能早就歇菜了。当天贴了开场白,人人上来打招呼“爷叔侬好”等等,写了几天,就有人上来问:“侬到底啥人?你是什么人?到底谁的马甲?”坛主也悄悄问我,是不是某某人的马甲?

意思就是我写得好,获得这样的重视,对自己就不再怀疑了,写得很顺,每天更新一节,底下立马是各种评论,极为热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天直播。兴奋的焦虑是,打个比方,等于人突然“怀孕”了,“不正常”,成天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今天发出一节,立刻就想明天的故事。

说起来我特别佩服“鸳鸯蝴蝶派”那些老作家,包天笑时代的那些传奇,以《广陵潮》出名的李涵秋,《江湖奇侠传》的平江不肖生,真名向恺然,都可以每天三家报纸连载三个长篇——当然每天文字只有豆腐干大,一般是下午躺在一烟馆里,门外三家报社小伙计等着,一筒烟抽完,“拿纸过来”,小伙计拿来一纸,立刻就在纸上写完,小伙计跑去排字,第二个伙计送纸上来⋯⋯脑子里都想好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您的工作节奏是怎么样的?

金宇澄:记得是那年5月11号开的帖,早晨8点贴上去,状态很兴奋。为什么?5月份是上海最好的季节,天蒙蒙亮就可以起来写,气候不冷不热。写完天已经亮了,然后吃早饭,去上班。我的猫都知道了这节奏,有一天没起床它就过来不断地叫唤。上午10点打开“弄堂网”,看好多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很好,几秒钟的快乐,立刻想明天的内容⋯⋯

每天写2000字、5000字、6000字。写完读者即看,完全投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因此特别理解年轻的网络写作,跟传统的面壁写作不一样,不再是等全部完稿,最终只是给一个编辑看,听这个读者的结论的写作。每天每一节,我都面对真正的读者,完全看得到他们的意见。因此这是“极豪华奢侈”的写作,这状态当然考验人,我经常会获得超常的发挥,内心也相当急迫,其他活动一概拒绝,这样一直写到10月底,统计字数二十几万,吓了我一跳——希望尽快结束吧。后有评论说,《繁花》推进得越来越快,现想想蛮后悔,实际是可以再放缓一些的。

单行本从头到尾,完整保持了连载时期每天每一个自然段突然结束的特点,预留“且听下回分解”的余味,这是面壁写作难以达到的节奏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我还好奇一个技术性问题:书里这么多的人物您怎么记得住?作为读者阅读的时候,可能还经常都忘了这个人物是谁,要重新回头再找线索。您在写作上是怎么解决的?比如列一个提纲,还是这些人都活在您的脑子里,他的身份、他的腔调⋯⋯不需要这些提醒?

金宇澄:网上写一个礼拜觉得不对了,不是“开无轨电车”,是小说,这就要人物表、提纲,要安排结构——开帖是随便聊大天,张三怎么样、李四怎么样,然后提到了上海男人陶陶卖大闸蟹——就是《繁花》开头一节。“大闸蟹”这节是上帝给的礼物,门忽然开了,进入到过去的上海,联系到记忆和许多熟人,一切突然打通了。

像一副牌一下子理顺,人全罩在里边,可以一眼望到头,因此停了两天,结构是用两种颜色的笔,红字算一章,蓝字一章。比如红字大闸蟹,是一种提示,几个字就知道是写谁,包括其他关键字,都可以一看就知,就这样提示,红字蓝字,完成就划去,其中如果有不能预想的变化,我在一旁列出,或另贴一纸,但到了结尾,竟然完全按照了预设。读者稍微用心一下,会发现《繁花》里的人其实并不多,一眼就知道哪几个人最要紧,其他很多人也就是风景,环境、气候是风景,周围的人群,其实就是各种的景色。

【沪语写作与被标签化的上海】

三联生活周刊:您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写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还是说一直是无意识的,但这个念头根植于您脑中可能二三十年了?

金宇澄:我这年龄的作者都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文本实验热潮。可以说当时的写作者们,特注意实验、摹写各种文本,特在乎个性,因此创作呈现的样式千奇百怪,什么表达都有。

这种文学趣味环境,与“80后”“90后”作家不一样,是一个恶补和照搬的时代,突然出现大量仿西方流派的作品,法国新小说、“垮掉的一代”时期⋯⋯强化“个性化表达”、写作辨识度⋯⋯然后,我暂别了小说,是休眠状态,也有那种不甘心、“没有完成任务”的心情,这次一旦触碰到了立刻就回头了。

另一原因是,受论坛沪语的启发,心里知道,很少有作者用所谓“上海官话”写小说,在北方语系方言的大背景下,上海话一直是小众、边缘的。《上海文学》的作者们,最多点缀几句上海对白,以示特色——编辑还得十二分注意它们是否通文。我的工作,就是修订到让所有华文读者都能懂,因此我对于沪语,一直有潜移默化的敏感,知道沪方言很有魅力,也容易“隔”。其实文学并不承担传播方言的任务,方言就是好看,标准普通话,客观上是“人造”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解释就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它进入了词典,就没变化了,而任何地域自然生成的方言,原汁原味,活泼接地气,也随时间一直活泼地变更,它们从不固定,因此小说和影视都喜欢方言对白,因为它们更生动。普通话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功不可没,多少也切断了地域水土的显著特征,包括人耳听觉的敏感度——比如我爱去广州,一听见出租车里的电台,就知道广州到了。城市之味,通过语言声音,露出了地域的特征,普通话,等于千城一律的城市高楼,而我最想看的却是属于本土的房舍,比如看到了上海的石库门,就知道到上海了。对上海话,我没有自恋,我在北方生活了多年,我在小说里慢慢改良和修订它,目的就是尽量让非上海读者了解这地域。

现今回想,上海这个本地网站,启发了我的沪语写作兴趣,网站里以上海话写作、倚老卖老的各种能人,对我也产生很大影响。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我是上海人,母语是上海话,但数十年写作,一直是用普通话思维,所以初用上海话写,磕磕巴巴,经常文不达意,心里坚持用上海话,知道有些可用上海话表达,有些就要改换,比如不用“侬”,我改为直呼其名等等,读者看不出来35万字的小说,没有“侬”——就是“你”——这第二人称词,因为这是常用字,如果每一页满满的“侬”,读者肯定受不了的,如果改用“你”,也就不是上海话了,这就是转换。

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录音整理 杜昶德)

全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7/8期

逆性心理如果利用得当,对我们的生活或是挽回感情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如果我们在面对内心的挣扎时只是一味地压抑掩盖,在面对挫折时只是一味地逃避,这将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逆性心理并不是简单地释放心中地情绪那么简单,这是内心对负面情绪的适应方法,虽然逆行思维对我们挽回感情有极大的帮助,但它也只能是一时的虚假想法。#结婚有必要买房吗# 人心是最难懂的,即使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内心,压抑住心中的欲望,一旦我们被负面情绪主导,此时我们将会一事无成,这才是导致挽回一个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感情上所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能够解决的。挽回失败的人不是没能掌控对方的想法,而是没能真正认清楚自己。#分手了怎么快速挽回前任 失恋分手手怎么挽回男朋友 挽回前女友 分手了怎么办##异国恋异地恋失恋了怎样挽回 能不能挽回感情##怎么挽回前任 拉黑后用什么方法挽回##情感挽回#

逆性心理如果利用得当,对我们的生活或是挽回感情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如果我们在面对内心的挣扎时只是一味地压抑掩盖,在面对挫折时只是一味地逃避,这将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逆性心理并不是简单地释放心中地情绪那么简单,这是内心对负面情绪的适应方法,虽然逆行思维对我们挽回感情有极大的帮助,但它也只能是一时的虚假想法。#结婚有必要买房吗# 人心是最难懂的,即使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内心,压抑住心中的欲望,一旦我们被负面情绪主导,此时我们将会一事无成,这才是导致挽回一个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感情上所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能够解决的。挽回失败的人不是没能掌控对方的想法,而是没能真正认清楚自己。#分手了怎么快速挽回前任 失恋分手手怎么挽回男朋友 挽回前女友 分手了怎么办##异国恋异地恋失恋了怎样挽回 能不能挽回感情##怎么挽回前任 拉黑后用什么方法挽回##情感挽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眼前,这高速运转的机器和工人忙碌的身影,成为我市各企业节后复工的一个生动缩影。郭皓是乐之洋乐器厂的第二代,从他父亲手中接过管理的重担后,郭皓对企业有了有了新的想
  • #毕雯珺 卫楚##毕雯珺[超话]##毕雯珺[超话]# #黑户硬核表白毕雯珺#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是因为无论是卫楚,还是雯珺,都
  • ” 曹操并不想杀他,为审配找了个台阶:“你忠于袁氏父子,应该也是因为宗族不得不为吧!城内诸将以为袁尚已亡,纷纷崩溃。
  • 茫茫人海,尘世的沧桑天涯四方,无尽的思量我在默默,思念我在静静,守候你给予我的那份温柔。时光飞逝,岁月已成过往,你多情的目光,温暖的印在我的心上帅气的你,优秀的
  • 在巨龙之境里,不论向谁问起诺姆希,别人都会告诉你诺姆希是个好女孩。事实上,身为巨龙学院的班级宠物,她接受了艰苦的训练,可以说她是最好的女孩。
  • WOR(l)D 公司影片~ “世界网通”的故事 1分钟美商 WOR(l)D GN公司简介 2分钟 HELO 智能手环 我的健康小护士 2分钟 Helo LX
  • #日常碎碎念# 今天一整天就是四个字——无语死了早上找小凯签字直接被拒绝 晚上商英课被tm大⭕️点 都说了不会还他妈问问问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费解]此时我右手边的
  • #财经##乌克兰##算命#今天去拙政园还夜泊枫桥了每次看着大户人家宅院高墙都会想象是这家的奴仆这辈子受人使唤过苦日子翻不了身,想象一些重如泰山的封建礼教压得人不
  • 参与“欢乐做月饼”、“制饼团圆乐”活动,即可获得大量经验和技能点,还有专属称谓等着你哦~表情和聊天跟楼&置顶功能上线,少侠们可以在当前频道里面欢乐盖楼啦
  • 守拙之人,守的是生命内在的自然本性,守的是精神里的天真与纯净。在一个机械化的现代社会,也处于一个分外尚“巧”的时代,对“拙”的追求和审视,也有了反思的意味。
  • #现代诗[超话]#【随想】一眨眼就到2022年的中秋了一路走来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感觉太多的不容易焦虑,难过,无奈,坚持希望剩下的几个月所有的困难迎面而过收获的是
  • 人对自我形象的想象,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取象,综合想象而来的"我"。2019.10.25#弘扬红色思想一一传承精彩人
  • 水泥路,水文塔,摆渡船,抽沙声,缓缓踏上归家路,暮暮深秋意,未断人情了,只盼望人回。暮秋深邃雨,滴滴拍颜面,只到我辈当银铃,全当伴侣来作陪。
  • 说他是无用功有点夸大,严格的说,只有在趋势运行中直线式暴力涨或暴力跌的时候,修改参数用途略微大点,比如7个涨停板刚好翻倍,我们为了更快的寻找参与点,可以适当的把
  • 读一读古人的诗词你或许体会更深了——“六月季夏天,身热汗如浆”;“摇扇手都酸,流汗正滂沱”;“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等等。” 如王维这首诗,用白,青两个字勾勒
  • 银川市检察机关多彩活动庆祝建党99周年从嘉兴南湖红船上扬帆起航到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长风破浪九十九年风雨兼程 九十九载峥嵘岁月铸就了今天的伟大中国今天,是伟大的中国
  • !#吴露可逃[超话]# #吴露可逃# #吴露可逃中秋节应援# 海上月是天上月,愿各位眼前人都是心上人 追月人为心而动,愿各位身边人都是意中人✨ 期待吴磊和赵露思
  • #金起范新歌gasoline# ⛽️#金起范Key[超话]# 220831 melon 1:00(KST) 实时 melon 802 SOLO二辑《Gas
  • 更多重磅福利参看下图 或关注“要有梦数字平台”公主号#要有梦[超话]# #数字藏品# #元宇宙# #nft##阳光信用# [抱一抱]#每日一善# 乐善好施、扶贫
  • 喜欢你的每一部精彩演绎,考古一番之后发现,其实我更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你… 慢慢是个很好的词,慢慢遇见,慢慢喜欢,慢慢变好,慢慢变优秀,喜欢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