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内观经

  老君曰:天地构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心源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子内观之,历历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无定形也,所以五藏藏五神也。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溥,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世以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之难伏,惟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著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犹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之。始生之时,神源清净,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滞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怀健羡,身欲轻肥,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称最灵,性命合道,当保爱之。内观其身,谁尊之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静臭秽,浊乱形神。孰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全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

  老君曰:从道受生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和谓之智,智週万物谓之慧,动以营身谓之魂,静以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駃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骸谓之身,众象备见谓之形,塊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得谓之神,莫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常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沉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著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识从何而起?从心识起。心从我起,我从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净,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缠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常能清净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肯用道,欲富而不肯求宝,欲疾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在卮。明从火起,火自炷存,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身觉,分别物理,微细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所以言虚心也,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已有,今使除也。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不暗昧也。心通者,不质碍也。此皆本自然也。粗言数者,余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以言传口受而得之,当虚心静神,道自来也。愚者不知,乃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怨道不慈。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长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抱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牛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週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唯在心志也。 https://t.cn/R2WxEsh

悟公上人 |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一直补到佛位

悟公上人 佛日清凉宝 今天

极乐世界,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里面,还有许多人在这一世上,就可以补到佛的位置,多得很。也不是用算术就可以知道的数目,只能够拿“无量无边阿僧祇”来表达。

      “一生补处”四个字,上面我已经表达过,补到佛位的意思。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要修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何况在一世里头修到等觉菩萨,这就是一生补处。“佛”,我们上面已经详详细细地说过,大家都晓得。佛是莲花已开、大梦已醒,三觉圆、万德备,有八十种好、有三十二相。

佛的补处的位,现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只有这一次,在莲花里头生出来,慢慢地一直向上修,就可以修到补处佛的位子。补处,就是补佛的位子。像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过了以后,观世音菩萨补处。所以,观世音菩萨头顶戴佛,这个佛就是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头顶戴着葫芦瓶,这就是大势至菩萨今后是补观世音菩萨的位子。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这个无量还是有数目的了。补处,就同现在做官补缺一样。有了一个缺处,才可以补到一个位子。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渐渐地修,修到了等觉菩萨的位子,只要有佛的位子缺出来,就可以补佛的位子,就是“补处”意思。

独留这部经在世间,现在这一个大劫,叫做贤劫。在这个贤劫里,总共有一千尊佛,这一千尊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出世,现在已经出了四尊佛了。第一尊佛叫拘留孙佛,第二尊佛叫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佛叫迦叶佛,第四尊佛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这尊佛涅槃了,就再有一尊佛出来补他的位子。

     将来到释迦牟尼佛末法一万年以后,差不多要过完的时候,所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种种佛经,除了这一部《阿弥陀经》还住世一百年,还有一百年留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别的佛经,你到藏经楼去看看,本子翻开来,只有白纸没有黑字了,唯独还有一卷《阿弥陀经》保留着,独留在世。

     到那个时候,众生福气非常薄了,佛法也没有人传了。《阿弥陀经》比别种佛经多留一百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也是释迦牟尼佛的特别恩典。因为别种佛经都没有了,别种方法都不能够修了,把这部《阿弥陀经》多留一百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让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还可以修这种念佛法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免得在这个世界里头一世一世地受苦。

     到一百年过了以后,我们这个世界上就一句佛法也都没有了,再要经过很多很多的时候,到了增劫的时代。那么,从人的寿命加到八万四千岁,再减到八万岁,这个时候就应该轮到弥勒佛出世,补释迦牟尼佛的佛位了。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是阿弥陀佛,将来阿弥陀佛之后就是观世音菩萨补处,佛号叫“普光功德山王佛”。再后来就是大势至菩萨成佛了,佛号叫“善住功德宝王佛”。

不退转、寿命长, 讲到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可以一直补到佛位的缘故,是有两种讲法:一种就是上边所说过的,只有向上修,没有退转来的缘故;一种是因为寿命长的缘故。因为别个世界上的人,都没有这样长的寿命。所以用功的时候,也没有十分长久。

若是根机浅薄一些的,恐怕等不到修成功,寿命已经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寿命是无穷无尽,千千万万年地修上去,哪里会有修不成功的道理啊?况且,还有上边说的种种不会退转的缘故。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比任何什么世界都好,就为这种道理。这是说凡夫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到一生补处的地位。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有许多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地位。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在佛前发愿,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是你要晓得这是为了影响众生,这道理我们要晓得。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实在是好得不得了,所以大菩萨也都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那么我们这种凡夫,还可以不赶紧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若是真能够发这个愿心,将来自然一定会应的。阿弥陀佛的殊胜大愿,又《无量寿经》里头,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六十七亿不退转的菩萨,要发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们都是供养过了无数的佛的,就同弥勒菩萨一样的。

     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既然说他们同弥勒菩萨一样,那么也都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了。照这样看起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确有许多已经修到一生补处的地位了。但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上边既然说都是不退转,并且还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那么应该都修到一生补处地位。

为什么经里不说都是“一生补处”,但说是多有呢?“多”,有许多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的意思,这里头有道理的。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个大愿里,有一个愿心怎么说?若我成佛了,我国内人民的寿命没有数目限制的。除了那个人未来有其他的愿心,要去他方世界教化众生。那么,要长寿、要寿短,就可以随他的便。若是不能够这样的话,我就不愿成佛了。

还有一个愿心怎么说呢?我若是成了佛,旁的世界里的许多菩萨,若是要生到我国里来,一定能够修到一生补处地位。除了他自己本来有其他的愿心,要到其他的许多佛国里头去,修种种的功德,教化众生。那么,要去就去,也可以随他的愿。若是不能够这样,我就不愿成佛。

一生补处菩萨,因为阿弥陀佛有这样两个大愿心,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或是因为自己本来有旁的愿心,不要永远住在西方极乐世界。像弥勒菩萨已经亲近过阿弥陀佛,从阿弥陀佛世界出来,再到各处去度众生。或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得了些好处,等不到修到一生补处的地位,就要到别的佛国里头去修了,都可以随便各人自己的心愿。

那么,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头的修行人,就不一定都是得到一生补处的地位了。所以,这“一生补处”,只说“多有”,不说“都是”,就因为这个缘故。还有一层,照上边“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这两句经文看起来,可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不全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还有许多声闻在里头,这也是不能够说“都是”,只能说“多得很”。 

但是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菩萨,也都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往生的自然多了。像上边所说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的菩萨,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个世界已经有这样许多一生补处的大菩萨,生到那里去。那么,十方无穷无尽的世界里头,一定也都有这样的大菩萨。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哪还可以算得清数目?数不清。何况还加上了生到那里去的凡夫,也慢慢地修到了大菩萨的地位,那自然更加没有数目可以算得清楚。这一段是说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渐渐地修上去,一直都补处佛位的很多;并且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大菩萨,愿意生到那里去的,也是很多。

 出处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悟公上人   讲解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净慧长老:生死就存在于生活中,把握当下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简单地来说,生活问题如果不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话,主要靠物质来解决;而生死问题主要靠精神来解决。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糅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作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

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作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作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

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也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 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我们每天晚课都要念的“蒙山施食”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或者说生活是迷。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 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表现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一切条件的限制。任何东西可能都是有条件的存在,要说无条件存在的东西,恐怕就是烦恼。当然,烦恼也是有条件的,但在好多情况下,它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我说的这个条件,比如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烦恼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限制。

它唯一可以让步的地方,那就是在觉者面前,在觉者面前烦恼转化了。烦恼在觉者面前还有没有呢?还是有,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 但是对觉者来说,他不把烦恼当作烦恼,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断也好,灭也好,实际上都是转化。他不以烦恼为烦恼,就是断了烦恼。

不以烦恼为烦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生气不生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有一位祖师,皇帝叫他到京城去,他不去,他说他有病。叫了一次他不去,第二次又来叫,又来催,他还是不去。到了第三次,皇帝派来的京官就对老和尚说:你老人家可要识抬举呀,皇帝三次召你都不去,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你人不去,就要把你的头拿去见皇帝。

他说那很好,于是说了四句话,我只记得后两句,“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杀头好像刀子割风,风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痒, 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就是将烦恼转化了, 将生死转化了。生死就成了菩提了,生死就成了涅槃了。烦恼成为菩提了,彻底地觉醒了,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们天天在诵《金刚经》,《金刚经》上面讲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肢解,他在那个时候没有嗔恨心,更没有烦恼,他彻底地了了生死。在什么地方了生死呢?就是在生活中了生死,将刀子来割他的头,那就是生活,他不起烦恼,不动念头,这个就是真空。

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烦恼都躲开他了。可以说越修行的人烦恼越多,他躲避不了的,怎么会躲避得了呢?烦恼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

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轻的人也好,是出家修行也好,在家修行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没有空过的时候。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安祥之中。

实际上不是因为这样的推理才有这个问题存在,你当下去体会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过去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

我们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远没有离开你,永远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它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凡是做大官的人应该说都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如果没有学到这个地步,认为从苦海到极乐世界有很远很远的路,要搭飞机轮船,可以说你永远到不了,你要知道回头是岸。

所以,再建议大家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我们在家教徒时间宝贵,不可能读很多的经典,读这三本经,就能够真正体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能够经常得到善知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着一条捷径来修。不过,这虽然是个捷径,不离寸步就从苦海到达了极乐世界,但又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比作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革自己的命。

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打了你一个嘴巴,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 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打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得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都跟你想的一样。我们出家人,没有家庭,住在寺院,住在佛学院,也希望常住的所有的事情都满我的意,老师教书满我的意,管事的人满我的意,一切的事情都不要违背我的意愿。

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法门就是我提倡的生活禅。修生活禅这一法,大家一听起来好像有些庸俗,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生活, 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是最难最难的法门。但是,你如果真正实行起来,那是最有味道的、最活的法门,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今天我讲的就是我们人类面对的两大问题—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因为解决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好了生活问题。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一念相应就最容易,一念相应就能念念相应,如果你一念不相应,你念念都不相应,那就成了最难的法门。

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体会,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内容来源:净慧长老浅释“妙法莲华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直没下抖音,是因为怕对短视频上瘾,担心时间被吃的太多,b站也好不到哪儿去啊,有空一刷b站,根本停不下来,一直沿着它的推荐刷下去能看一天[允悲],之前忙的把b站
  • 兩位愛好藝術的留法博士在巴黎待了十二年,他們唸書、交友、旅行、工作、吃美食、逛博物館、觀察政治、研究甜點、上街頭抗議、搜尋歷史事件的現場……《呼吸巴黎》可說是一
  • #黄旼炫[超话]# #黄旼炫倾心定义[超话]# 190705 仁川机场出境 饭拍高清7P ©Dreamofyou_MH/5cm_per_sec0809
  • 确信.jpg)(后来福萝北真的买了会员卡)福萝北真的好喜欢面面和粥一萝北没有辣椒️的时候在面面里加小辣鱼也好好吃哦双十一那天去面包店买的那个很便宜的蝴蝶酥好好吃
  • !@微博抽奖平台 【9】sakose%凡士林手膜6片【拍4件27.9】caramella秋冬女士中筒袜8双【14.9】橙子快跑 无糖巧克力全麦欧包*5个【14.
  • 他说在玫琳凯18年没办法帮助伙伴成功,但是艾多美是报团取暖,合力共赢,真正的成人达己。#艾多美联盟#温暖“艾"心路#艾多美慈善教育#公益项目于2020
  • #刘彰 原创音乐人# [羞嗒嗒]#AK刘彰1218生日快乐# 小控也想说点真正的心里话明天后天是晴/朗过后第一个大型活动空瓶一直以来都代表着人气的直接体现不是枪
  • ”他这是在感受春天的甘霖;李商隐也在竹坞水边听雨:“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荷虽败,雨声却依然入耳动听;晏几道听雨的心情是“落花人独立,微雨双燕飞”他听的魂魄都要丢掉
  • So,住在长门汤本,早晨坐车回长门市,换车到达长门古市(后来发现这里,对元乃隅也是天方夜谭而已)。稻城租赁热线:0836-5722988/5722688#稻城亚
  • 眼中綴滿柔軟的留言手邊是你寄的明信片你城市的風物唇線的弧度漸漸都看的清楚銀幕放映溫暖的畫面記憶就像旋轉的膠片沿時光的刻度一幀幀記錄成為最珍貴留念學著面任風吹散無
  • 如果工作上很难做到身心均衡,那么我就会注意去选择一些让自己身心舒适的衣服,就像这周气候入冬后,老朋友青岚为我定制的这套格纹套装,在秋冬给我最贴心的温暖。 ——莱
  •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CCTV-1,10月19日 22:30档《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热血mv197653# #正能量艺人肖
  • 所以说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一个人是很蠢的,因为他们都是演员,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一面可能并不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样子。“瞒”了观众20多年,《外来媳妇本地郎》的阿娇,其
  • “三高企业” 利润率高 政府有奖励《意见》明确,郑州市要对 “三高”培育企业年营业收入利润率超过同期郑州市域同行业平均水平2倍以上 (含)、1.7倍以上 (含)
  •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坟》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蹊跷,你越不要着什么,什么却就尽是你的 ——《废都》 ​贾平凹不再静
  • "或早或晚都得明白出场顺序有多重要就像做菜尽管你的原材料很高级你的火候早一点是挂霜红薯晚一点是拔丝红薯可偏偏卡在这什么都不是的火候红薯没错 糖浆没错但
  • 我总在想如果如果,我有时候也会有和她一样的顾虑,如果这些如果都落空了呢该怎么办,我不敢去面对,我只能努力一直努力让自己到最后为了梦想的实现而喜极而泣。”每次都在
  • 详见↓ #辽宁好网民抗疫在行动#(资料:大连团市委、大连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 文字:宋宇 吴耀辉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大连战疫#【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温暖】一
  • 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此等境界毕竟不是凡人所能领悟或达到的。所以佛就教我们用念佛的方便,念到工夫成片,知道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佛外无境,极乐
  • 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是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努力,加油,早安!小小消息快快飞,早上飞起下午落,快把我的思念带给你,愿你天天开心时时乐,生命平安事事顺,愉悦永远伴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