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 六月初 拍的 五月底做过fotona
中图 八月27号 刚做完热玛吉600发第二天 (七月底做了眼部热玛吉) 可以看到法令纹位置阴影减弱了 还有嘴角 还有眼尾!! 下颌线流畅 然后真的好紧哈哈哈都变成尖下巴了[笑cry] 这里眼下打了双美(配了瑞兰唯缇一起打的) 所以黑眼圈没了[笑cry][笑cry]这张图没带隐形所以眼睛有点奇怪
右图 今天 做完7D超声刀第三天其实腮帮子还有有点方(打超声刀会这样)重点可以看右图和中图的苹果肌位置 提升超级大(对我来说) 还有就是眉毛的弧度的提升
然后高chao来了你们把中间的图挡住直接看六月左图和现在做完热超联合的右图[笑cry][笑cry]
简直不是一个头(肤色问题忽略 主要是光线和对比度影响)

我已经算很努力保养的了
六月的状态看真人也是很不错的 但是热超联合对我改善真的超级大[笑cry]

给自己做个记录!蛮好的[嘻嘻][嘻嘻][嘻嘻]

【2021青川藏考察·24】咱能不再“胡说”札达吗?

阿里地区札达县,以古格遗址、托林寺、土林而著称于世。札达县的地名,源自“扎布让”和“达巴”的合称。历史并不久远。
近年来关于札达、关于古格、关于象雄,有太多混乱错误的网络信息,其中也包括某些年轻作家、旅游爱好者的误写误读。
自2003年我们在札达县捐建楚鲁松杰苹果小学、达巴苹果小学以来,我就跟札达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还在本地从事过公益性的村医培训、免费送药、古经书调研等项目,对札达的了解,就更加直观而深入。再加上多年研读青藏高原的史料和研究文献,理论联系实际,至少还是能做到的。
虽然下面的内容,不在这次考察的范围内,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就几个非常容易混淆的话题,做个简要的普及——

一、札达独特的土林地貌,与地质变化中的水蚀风蚀有关。
土林底部,据研究原为一个大型湖盆,后因某种特殊原因,湖水全部消失。
然而,这个时间,与人类到此定居的时代,相去甚远。不能把地质年代的百万、千万年跨度,与现代智人在高原定居的几千年,相提并论。

二、史前的札达,已有非常丰富的考古发现,
包括陶器、农作物等。虽然仍在研究之中,但特别推荐来札达的朋友,花几个小时时间去县文化馆参观众多的实物。这样,至少先垫定个认知基础。

三、象雄与古格完全不是同一个时代。
在青藏高原的史前时代后期,高原的草原地带(以西部和北部为主),兴起过草原部落联盟性质的“象雄”,并在同期的汉地史籍中留下了少量记载。
根据藏地史籍,象雄于公元七世纪中后期被新兴的吐蕃王朝兼并,并于百年后再次被吐蕃王朝彻底征服。
而我们所熟知的“古格”,则是吐蕃王朝于九世纪中后期灭亡之后,吐蕃末代赞普“达玛”的曾孙“吉德尼玛衮”西逃藏西,与当地部落头人联合起来,建立的偏安政权。
“阿里”一词的藏文意思是“领地”(可直译为“我的”),就与吉德尼玛衮最终在藏西建立王朝有关,其时已是十世纪末。
象雄的灭亡比古格的出现,还要早两百多年呢。
象雄是象雄,当时根本没有佛教;古格是古格,藏秘后弘期由此发端。
把古格的遗存,宣传成象雄文化的东西,是完全拉低了象雄的历史意义。
如果本地的旅游宣传也这么搞,那真怪不得青藏高原东部争夺“象雄”本部的地位呢。

四、严格来说,吉德尼玛衮初创的政权,应该叫做“阿里王朝”。
根据最新的研究,他只把王位传给了三子,坐镇王朝中央的古格;长子和次子分别镇守玛尔域(拉达克)和布让(普兰)。
只是到了王朝百年左右,非王室嫡系的旺德篡位,这才有了拉达克的称王、普兰偏枝“亚泽”的称王。
因而,真正的“古格王朝”,其实是“阿里王朝”分裂后的产物。

五、古格突然消失?完全是胡言乱语!
1634年,古格因王室权力争夺、宗教矛盾(主要是藏秘竹巴噶举派与格鲁派的争夺、外来天主教的作用反而次要)等因素,内部严重分裂。拉达克王国在古格大喇嘛势力(古格国王的祖/叔/兄弟等)的内应之下,兴兵攻灭了立国600余年的古格王国。拉达克的兵锋还曾远达日喀则西部——这些都有史料记载和严肃的研究成果。
在这场战争中,古格王城(今古格遗址)附近的百姓,因战乱逃亡,是很正常的。
但是,古格王朝期间,号称有“十万之众”,它不仅统辖着而今札达县以外广大区域的民众,而且就算在札达县之内,史料记载也有两百多个村落——而今札达县的香孜古堡、达巴古堡等,都是从古格王朝持续存在至今的。
“古格人”并没有凭空消失,他们一直世代存续着。
而今也不知是哪个脑残,造出个“古格突然消失”的胡言乱语,然后就有许多不明真相、懒用大脑的游客,跟着做“仰天提问”状。

六、札达县、以及整个青藏高原所有的佛教遗迹,均与“象雄”无关。
佛教传入青藏高原,有确切考古证据的,始于松赞干布时代(公元七世纪中)。佛教密宗兴盛于青藏高原并成为当地主流的宗教,则启自后弘期(公元十一世纪初)以后。
高原所见的绝大多数寺庙、佛塔、佛造像,都是后弘期之后的——只有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等极少数是前弘期建造的,但也在后弘期被大幅改变了面貌。而象雄在前弘期之初就已经被灭了。
因而,若拿佛教遗存当作象雄来宣说,就是彻底的“驴唇不对马嘴”。

七、象雄话题小议。
作为“草原部落联盟”性质的象雄,其核心统治权力,不可能一直掌握在某一个部落手上,而应随着各部落势力的此消彼长,而不断转换。
仅就阿里而言,即使象雄的权力核心曾属于本地某些部落,也不应处于偏居土林沟谷地貌的札达,而应在阿依拉日居山脉另一侧、便于通向广大羌塘、东西交通便利的噶尔县区域,甚至不排除阿里东三县的某些区域。
至于青藏高原的很多地方,近年来都在把“象雄”、“苯教”的发源地,往自己怀里拉,则是另一个更大的话题了。今天暂不展开。

感受小结:
而今,经常把旅游、文化并提,可不能搞成“为了旅游、没了文化”。
一个区域的某些历史,如果已经有了清晰的学术考证和学界共识,就不要再自乱阵脚、自相矛盾了。

(图片均为历年札达下乡随手拍)

#驴友[超话]#醍醐水磨昆山调
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古文化遗产多如繁星,如:唐诗宋词、汉赋元曲、丹青书法、古琴埙声、武术戏曲等等等等;为什么只有《昆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品味、去研究……

也许通过对昆曲的了解,我们能进一步开拓视野和认识祖国古老文明的形式、渊源和精妙……

发源于江苏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京剧、越剧、川剧、湘剧、晋剧、蒲剧、上党戏、赣剧、桂剧、邕剧、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以其别致完善的舞台风格、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完美的词曲意境呈现出了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2000年5月18日,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终于进入了人类文化的经典殿堂,成为我国首个被国际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相信自己与昆曲是有缘有份的,而且历久弥珍。这与昆曲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关,与现在还有多少人听戏无关,甚至与我要不要去振兴它也无关。昆曲之于我,宛如每个清明前必定要啜饮的一盏春茶,宛如每个夜晚来临时或长或短的几笔日记,宛如我随便哪个空闲就可以展开的一段瑜伽,宛如众多熏香中我特别钟爱的薰衣草的那一种气息……

无论生活的节奏如何紧张忙碌,我坚持认为有些形式是要被从容消费的,并且在形式的穿越中成为自己。我相信今生有一些美丽的缘定必然相逢,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牡丹亭》,因为在最近这几年中,青春版、厅堂版的《牡丹亭》演出了很多次;大家可能也知道杜丽娘,这样一个美丽的太守之女,她的生死缘起都因为一个梦。其实,她做梦的地方并不远,就在她家的后花园。杜丽娘才猛然惊觉,就在几步之遥的自己家的后花园中,这一片春光,已经对她闭锁了十几年!她不禁叹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昆曲的发展时间很漫长,从明代一直到清末,它的流派分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说,南方的昆曲与北方的昆曲在整体气质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北方的昆曲中有大量的折子戏都表现了一种悲壮之美。总有一些历史的瞬间,如同马踏飞燕,是呼之欲出的。

一段历史当它可能被戏剧化地写意为一个瞬间的时候,就会有太多的沧桑与感慨在舞台上迸发出来,它对人心的激荡绝不弱于那些深情,绝不亚于那些梦幻。这就是昆曲的神奇,它不仅仅能够表现精致的细节,打动人心,它也可以表现浩瀚的气魄,穷尽山河。

大家看昆曲会发现,几千年的浩荡沧桑、一个人的命运起落,有可能都凝聚于一时一地,展现在一个空空的舞台之上。昆曲之美是一种虚拟之美,写意之美,是人的幻化之美在想象中共同完成的延伸。

审美是一种眼光,一种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同样的审美高度。一个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发现美的人,当他去看昆曲的时候,所把握住的美一定会比别人要多一些。

昆曲的写意之美有着深厚的内涵,它有一些很固定的程式,但是通过这些程式传递出来的却是一些浓缩之后令人真正怦然入心、过目不忘的内容。

昆曲的风雅就在于它没有边界,你会在一种既定的审美引导下去配合它完成一种默契的想象。就算是一把小小的折扇,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扇法,体现的是不同个性、不同身份,给观众一种不同的感受。

听戏的孩子,从小是有秘密的。拍着曲子长大,就不知不觉在板眼节拍中调试出心里独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种节奏,不急不慌,任世相纵横,自有一段不动声色的理由。

中国戏曲的写意之大,可以大到三步五步走过千里万里。昆曲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有梦幻、有深情、有悲壮、有苍凉、有诙谐,还有灵异。灵异是指一些人间的异象而言,它其实是生命魂魄性灵之中投射出来的一种超乎生命本体的力量。在昆曲舞台上,我们看到的灵异之美,同样是多姿多彩的。

喜欢昆曲,因为它发源于我的家乡苏州昆山,喜欢昆曲,因为它美,喜欢昆曲,因为它是百戏之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文化遗产,阅尽沧桑。而且,因为它的代表曲目是这样的勇敢,含蓄中自有一分骄傲;天然的华美,精致里并无一点矫饰。它淋漓尽致地抒发人们对爱与美的追求,典雅含蓄的形式与热情奔放的内容结合得如此别致如此完美。

戏剧界有句行话叫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难理解,戏要用过完一生的力气去演,而过完一生则好似戏终人散,哀乐自知。抛开前世后世的因果,抛开颓废的“人生如梦”的哀叹,仿佛在昆曲的梦海中游玩了一次。

看罢如歌行板的昆曲,听罢华彩乐段的昆曲,从昆曲的梦海中走出来,站到窗前,望一眼春天味道尚未散尽的初夏的蓝色晴空,清爽的春风吹来告诉我: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梦海醒来,晴空一片。

走出梦海,不管人生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和挫折,不管生活经历什么样的灾难和凶险,我会象庄子“鼓盆而歌”那样,做一个美丽的“蝴蝶梦”,化成美丽的蝴蝶徜徉在昆曲姹紫嫣红的花草丛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礼][奈蒂莉]有人问,我们到底是喜欢约瑟夫还是喜欢宁芙奖的新衣服。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 天呐即便是这种肿胀的韩式妆容也那么美充满了遗憾叹息 天真无知的希冀 对生命的惊诧 莫名的期盼 无由的渴望 茫然的感受 敬意 溃败 果然表现力才是艺术的关键 画面
  • #对联# 在鸞鏡花枝微博里看到她拍摄的紫石老人韩国钧一幅对联,我很喜欢,韩写给朋友的:“蓬莱方壶员峤,枇杷青李黄柑”网上又搜到了一副,韩写自己的修养:“既济乃定
  • #一场不愿醒来的梦朋友圈只有快乐 这里记录一下过程的艰难吧 感觉写了篇小作文哈哈哈5.1加完班飞青岛 凌晨一点半在阿香米线贴穿戴甲 贴到最后还是全扯了 还是老老
  • 对于女性而言,戏剧疗愈可以提供以下益处:1. 自我探索:通过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女性可以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在感受和身份认同。2. 工作坊目的:探讨女性的身份认同
  • 即便我们不说话,各做各的事情,但感觉有她在,就会让我很安心而我每次一看到啥好看好用的,就会第一时间给老妈买上,在我这其实每天都是母亲节[抱一抱][抱一抱]没办法
  • 8、牛低头是为了吃草,人低头是为了赚钱,别嫌弃赚钱的狼狈和辛苦,当你上了生活的战场,你就会发现卡里的余额才是你最大的底气和体面。6、一个善良的人,如果输了,一定
  • 面包,小面包在那边拿,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所有在奋斗的人的一个缩影,他好像也就是我自己,因为我自己也是从基层一路坐过来,在美业这个大行业里,我会接触到
  • ”你粗暴地把他推倒在床上,伸手扯开了他的红衣,露出那结实的胸膛,伸出手去感受那勃勃跳动的心脏,盯着他微微含笑的眼睛:“柏源,我要你答应,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活着
  • 晋江很多批判除了主角以外的雄虫都是自私愚蠢,几乎除了主角外无正常雄虫的的写法,让我这个喜欢11贴贴的人很难搞啊[摊手]2.感情戏怎么样啊,看文案感觉攻会是那种万
  • 有点像园丁超绝not in有点像园丁超绝两年空白期有点像园丁超绝birthday两周飞榜有点像园丁超绝解散有点像园丁超绝无人问津有点像园丁美瞳滑片有点像园丁完形
  • 欢迎来交朋友[抱一抱] 呼呼~[笑哈哈]Ps...(上学ing[干饭人] 不是不去线下 你倒是看看我钱袋子和时间呢 没事少来我这瞎bb)《不吐不快的不过是
  • 偏爱骨科年上[心] #原耽#上班族每两天更一章,我的坑是轮着更的,比如上一次更了黑色玫瑰,这一次更了羊羔,下一次就更月光乍泄,还有一篇短篇酸涩文写完全部一起发[
  • 現在我們來看生成多項式是如何構造循環碼的:例如我們選擇 g(x)=x^3+x+1 作為循環碼的生成多項式,現在我們想傳送四位信息,例如 1101(這是碼字)。既
  • 12.我啊,是晦涩难懂的,也是简单有趣的,哪个都是我,因人而异,即兴发挥13.普通啊,怎么不普通,就做自己,可以是任何春夏或是秋冬,温暖或是清冷14.我和我的爱
  • 勇敢的先行者总是孤寂的,但你清澈的双眸,流动着的坚决,又仿佛告诉了世人,划破夜空的绝不只是升腾而起,短暂绚烂的烟火而已!#周翊然[超话]##原来周翊然粉丝吃这么
  • 国产的欧米茄有好有坏,可是就1:1复刻手表来说现已是国产名牌手表的顶尖工艺了,外形和质量都不输正品,并且再加上国产复刻欧米茄手表在单价上也比真品有优势,所以能够
  • 人间清醒的12句话: 1、不结婚,晚年没伴;结了婚,不一定活到晚年。不拼命工作,没钱养老;太拼命工作有可能用不着养老。有些路不走,不甘心;走了,一身伤。没有什么
  • #健康生活# 一个超正的恋爱观: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你就跟他好好在一起,不要去想那么多,先把握好当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而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你也不要去纠结它,
  • 当然你的队友不给力的时候,也让我对这个目标觉得失望过,可最后,我的家庭完成了。但是,我违背了人类的本性,战胜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在努力带着我的孩子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