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唐山大地震的前两年。与家一墙之隔,是一条二十余米长的巷子,巷子尽头有四个院子,大门两两相对,和我们居住的院子一样,日本造,同样的楼层,一致的样式和结构,只是朝向不同。在其中一个靠里侧的院子中,三层居住有一女中学生,比我大几岁,人长的挺精神,脸上总是挂着笑意,说话声音甜甜的,遗憾的是,腿瘸,不是一般的瘸,是挺严重,走起路,身子一起一伏,步步维艰,极为吃力的那种。实在可惜,不然,她应该算得上是位苗条漂亮的女生。
有段时间,在她家居住的院子斜对面,楼下一层外面的那间房,新迁来一家人。那年头,各种原因导致,老百姓之间会彼此换房,只要各自情愿,到房管站登记一下,换个房本就成。这家人的到来,给这个巷子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氛,因为他们称得上是音乐之家,常常在家中举办小型音乐聚会。记的不是很清楚,其中应该有大提琴,小提琴,黑管,手风琴等乐器,没有民族的,都是西洋的。每每聚会之时,一屋子的人,有的人可以不断更换乐器,样样拿得来,令人羡慕。他们有说有笑,个个气质不凡,演奏起来极为认真郑重,好似在舞台上,技巧纯属,绝对的专业水准。每每这个时候,一定会吸引众多的人,主要是年青的,还有学生、孩子,挤在窗外、门外,把个小院塞的满满当当,水泄不通,大家神情专注,没有大声喧哗嬉笑的,连交头接耳的也没有,仿若都是内行在欣赏室内乐表演一般。
我自然成了这家庭音乐聚会的忠实追随者,一听到音乐声传来,就会很快过去凑热闹。有时候人多,挤不到院子里边,做不了观众,就做听众,远远地站在院外。一次,几曲音乐过后,在乐器伴奏下,响起了一位女高音的歌声,那声音太美,太亮,好听极了,那年代,极少能听得到。平时参加乐器演奏的,一色都是男士,因此特别想看看这位女子到底是何许模样。终于挤到了可以看到屋内情形的位置,发现唱歌的不是别人,恰是那位瘸腿的姐姐。很惊讶,真想不到她的那个身躯,底气竟如此之足,有那么一副高亢的好嗓子,能唱得那么优美动听,顿时心生敬意。以后再见到她,我都会笑着主动打招呼,眼里几乎看不到她的瘸,只看到了她唱歌的样子,耳边响起的是那美妙的歌声。
她成了那家新邻居的常客,我也一饱耳福。后听说,她在学校里,只要有文艺汇演,总是被安排最后一个出场,她的独唱是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每次出场前,大幕总是先紧紧拉上,稍过些时候,当大幕徐徐拉开,她便已经端庄地站在了舞台中央。因为太受欢迎,不唱两首以上的歌曲是下不了台的,演出完毕,她会站在原处一步不动,心安理得地接受大家的掌声,只等着大幕拉紧,才会走下舞台。尽管人们都见过她平时走路的样子,她却坚持决不让自己的那种形态出现在舞台上,以维护她的歌声留给人们的美好印象,不去损坏他。
虽然与她不在一个学校,从未见到过她在舞台上的样子,却有幸在家门口听到了她的歌声,也是托了这家新邻居的福。这是那个年代,她也就只能在学校和家的周边被人所知,若换了今天,虽进不了正规艺术院校,却有那么多的秀场节目,还有网络,各种手段,凭她的才能,怎么也得弄个网红什么的,定会小有名气,可后来,她中学毕业就在家待业了,无所事事。唉!只有一声叹息。
那个家庭音乐聚会并没有维持多久,小院里再没有传出过任何音乐声和歌声。白天闲的时候去观察,门上着锁;晚上又去看,灯未开,屋内漆黑;当它再次亮起灯光的时候,已经换了主人,也不知那一家人去了哪里。巷子恢复了原有的生态秩序,是贫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气息,单调乏味,苦中作乐。我始终未弄清是什么原因,他们为什么住的那么短暂,忽的来了,忽的去了;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经历,留下了余音绕梁,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
长久之后,我依然回忆到他们,也曾胡思乱想: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出现,与我们居住的那个环境极不相称,让他们遗憾了,颇感不适?或许他们的迁来本就是暂住,完全是某种权宜之计?或许是有人举报了他们,搅扰了邻居们安静的生活,指责那些是封资修的玩意,因此遭到了警告、驱除?没有答案,也没有兴趣找到答案,那并不重要,一切都过去了。什么都有可能,又可能皆为武断猜疑而已,事实上什么都未发生,仅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没有任何原因……

【专访金宇澄:众生喧哗下的“不响”才是真实的】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文|李菁

【“潜伏者”】

三联生活周刊: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有点“大器晚成”的意思,其实您很早就写小说,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是自从1991年发表了小说《轻寒》之后,除了零星的几篇作品外,后来几乎停笔,直到《繁花》问世,所以有人称您为“潜伏者”。您潜伏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金宇澄:我1988年到《上海文学》,一直做编辑。发现做了编辑再写小说,就会打架——白天认认真真挑别人小说的毛病,晚上有冲动自个儿写东西,第二天一早,编辑眼光回来了,看自己昨天写的,都什么呀?因此不写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想法是永远弃笔吗?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重新开始“写作者金宇澄”的身份?

金宇澄:当时就是随波逐流,假如没有后来这个很偶然的契机,我可能结束写作了。有一天,一位朋友说,某某人在“弄堂网”写真名真姓别人的八卦了,我好奇去看。这是一个上海本地的网站,基本是上海话写作,此人书写的对象,都是我们认识的人,我想,有名有姓写他人的私事——北方话说是“埋汰人”了,不大合适,内容也没多大意思,我知道的市民生活更有趣,所以开帖子写写普通民生。这网站现在没了,但没这小插曲,不会有写《繁花》的冲动,这事情非常有可能刺激到我了。

三联生活周刊:做文学编辑好多年,暂时告别了写作。而看《繁花》的感觉是一股气贯通写下来,好像之前各种各样的积累在瞬间爆发,突然就酿成了酒。您在下笔之前就把文体或风格已经想好了吗?

金宇澄:这是一个全世界上海人用沪语发声、唱歌,晒上海旧照的论坛,我也就用上海话试着写,重要的是我用了假名“独上阁楼”,这也是《繁花》开篇第一句话,我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最自由的陌生人,没有任何负担,全新的写作体验,周围也都是陌生人,相互都那么新奇、好奇。我这个懒散的人突然警觉了,充满“我要打起精神来”的感觉。
小网站很稳定,每天100来个人看,心态都很放松。如果换成大网,每天无数人灌水,我可能早就歇菜了。当天贴了开场白,人人上来打招呼“爷叔侬好”等等,写了几天,就有人上来问:“侬到底啥人?你是什么人?到底谁的马甲?”坛主也悄悄问我,是不是某某人的马甲?

意思就是我写得好,获得这样的重视,对自己就不再怀疑了,写得很顺,每天更新一节,底下立马是各种评论,极为热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天直播。兴奋的焦虑是,打个比方,等于人突然“怀孕”了,“不正常”,成天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今天发出一节,立刻就想明天的故事。

说起来我特别佩服“鸳鸯蝴蝶派”那些老作家,包天笑时代的那些传奇,以《广陵潮》出名的李涵秋,《江湖奇侠传》的平江不肖生,真名向恺然,都可以每天三家报纸连载三个长篇——当然每天文字只有豆腐干大,一般是下午躺在一烟馆里,门外三家报社小伙计等着,一筒烟抽完,“拿纸过来”,小伙计拿来一纸,立刻就在纸上写完,小伙计跑去排字,第二个伙计送纸上来⋯⋯脑子里都想好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您的工作节奏是怎么样的?

金宇澄:记得是那年5月11号开的帖,早晨8点贴上去,状态很兴奋。为什么?5月份是上海最好的季节,天蒙蒙亮就可以起来写,气候不冷不热。写完天已经亮了,然后吃早饭,去上班。我的猫都知道了这节奏,有一天没起床它就过来不断地叫唤。上午10点打开“弄堂网”,看好多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很好,几秒钟的快乐,立刻想明天的内容⋯⋯

每天写2000字、5000字、6000字。写完读者即看,完全投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因此特别理解年轻的网络写作,跟传统的面壁写作不一样,不再是等全部完稿,最终只是给一个编辑看,听这个读者的结论的写作。每天每一节,我都面对真正的读者,完全看得到他们的意见。因此这是“极豪华奢侈”的写作,这状态当然考验人,我经常会获得超常的发挥,内心也相当急迫,其他活动一概拒绝,这样一直写到10月底,统计字数二十几万,吓了我一跳——希望尽快结束吧。后有评论说,《繁花》推进得越来越快,现想想蛮后悔,实际是可以再放缓一些的。

单行本从头到尾,完整保持了连载时期每天每一个自然段突然结束的特点,预留“且听下回分解”的余味,这是面壁写作难以达到的节奏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我还好奇一个技术性问题:书里这么多的人物您怎么记得住?作为读者阅读的时候,可能还经常都忘了这个人物是谁,要重新回头再找线索。您在写作上是怎么解决的?比如列一个提纲,还是这些人都活在您的脑子里,他的身份、他的腔调⋯⋯不需要这些提醒?

金宇澄:网上写一个礼拜觉得不对了,不是“开无轨电车”,是小说,这就要人物表、提纲,要安排结构——开帖是随便聊大天,张三怎么样、李四怎么样,然后提到了上海男人陶陶卖大闸蟹——就是《繁花》开头一节。“大闸蟹”这节是上帝给的礼物,门忽然开了,进入到过去的上海,联系到记忆和许多熟人,一切突然打通了。

像一副牌一下子理顺,人全罩在里边,可以一眼望到头,因此停了两天,结构是用两种颜色的笔,红字算一章,蓝字一章。比如红字大闸蟹,是一种提示,几个字就知道是写谁,包括其他关键字,都可以一看就知,就这样提示,红字蓝字,完成就划去,其中如果有不能预想的变化,我在一旁列出,或另贴一纸,但到了结尾,竟然完全按照了预设。读者稍微用心一下,会发现《繁花》里的人其实并不多,一眼就知道哪几个人最要紧,其他很多人也就是风景,环境、气候是风景,周围的人群,其实就是各种的景色。

【沪语写作与被标签化的上海】

三联生活周刊:您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写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还是说一直是无意识的,但这个念头根植于您脑中可能二三十年了?

金宇澄:我这年龄的作者都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文本实验热潮。可以说当时的写作者们,特注意实验、摹写各种文本,特在乎个性,因此创作呈现的样式千奇百怪,什么表达都有。

这种文学趣味环境,与“80后”“90后”作家不一样,是一个恶补和照搬的时代,突然出现大量仿西方流派的作品,法国新小说、“垮掉的一代”时期⋯⋯强化“个性化表达”、写作辨识度⋯⋯然后,我暂别了小说,是休眠状态,也有那种不甘心、“没有完成任务”的心情,这次一旦触碰到了立刻就回头了。

另一原因是,受论坛沪语的启发,心里知道,很少有作者用所谓“上海官话”写小说,在北方语系方言的大背景下,上海话一直是小众、边缘的。《上海文学》的作者们,最多点缀几句上海对白,以示特色——编辑还得十二分注意它们是否通文。我的工作,就是修订到让所有华文读者都能懂,因此我对于沪语,一直有潜移默化的敏感,知道沪方言很有魅力,也容易“隔”。其实文学并不承担传播方言的任务,方言就是好看,标准普通话,客观上是“人造”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解释就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它进入了词典,就没变化了,而任何地域自然生成的方言,原汁原味,活泼接地气,也随时间一直活泼地变更,它们从不固定,因此小说和影视都喜欢方言对白,因为它们更生动。普通话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功不可没,多少也切断了地域水土的显著特征,包括人耳听觉的敏感度——比如我爱去广州,一听见出租车里的电台,就知道广州到了。城市之味,通过语言声音,露出了地域的特征,普通话,等于千城一律的城市高楼,而我最想看的却是属于本土的房舍,比如看到了上海的石库门,就知道到上海了。对上海话,我没有自恋,我在北方生活了多年,我在小说里慢慢改良和修订它,目的就是尽量让非上海读者了解这地域。

现今回想,上海这个本地网站,启发了我的沪语写作兴趣,网站里以上海话写作、倚老卖老的各种能人,对我也产生很大影响。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我是上海人,母语是上海话,但数十年写作,一直是用普通话思维,所以初用上海话写,磕磕巴巴,经常文不达意,心里坚持用上海话,知道有些可用上海话表达,有些就要改换,比如不用“侬”,我改为直呼其名等等,读者看不出来35万字的小说,没有“侬”——就是“你”——这第二人称词,因为这是常用字,如果每一页满满的“侬”,读者肯定受不了的,如果改用“你”,也就不是上海话了,这就是转换。

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录音整理 杜昶德)

全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7/8期

上午考试天亮才睡着,大姨妈又来凑热闹,打印登机牌给我提示国际航班暂不支持自助值机,我只是回个家[裂开]显示了个什么乱码,朋友给的贵宾通道被告知不能使用,安检不给过还要单独查验我的马丁靴,腰痛到一步不想走又遇扶梯检修只有步行,快登机了想着接杯热水,漏水设备把手给我烫成猪蹄,洗手间是温水,借了保洁设备间的冷水冲了一会,登机手腕测温愣是不显示温度。太克我了[伤心] https://t.cn/RJvno6R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用作人名意指辉煌灿烂、显赫、乐观开朗之义。家字起名意指温暖、友爱、团结之义。
  • 本赛季,斯卡马卡代表热那亚出场了16次,斩获6球1助攻。牛转乾坤,打了个漂亮翻身仗!
  • 客观题最高分217,主观题最高分136,客观题、主观题合计最高分353 此次考试成绩,再次保持了民商法律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优秀通过率,喜人
  • 加客服v下单:taiyulekefu买了绝对不会后悔的款,阳光下会显得格外好看,真的是超级斯文耐看呢,[太开心]之前是打算和闺蜜一起入手天梭的。今年春节指定是不
  • 4、《区块链老友记》第二季回归,聊聊区块链世界的“道”与“术”参加去年杭州区块链周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在首届《区块链老友记》现场,长铗、韩锋、昌用、巨蟹、何斌等
  •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 肖战赤诚善良,肖战谦逊有礼,肖战勤奋努力,肖战诚恳待人,肖战行胜于言,肖战茂林修竹,肖战万事顺遂,肖战热心公益,肖战清醒自律,肖战未来可期。肖战敏而好学,肖战仪
  • 滌生涅盤 丁酉至己亥,關外歷劫二載,福禍相依,吉凶相藏。披星出戴月歸,輕食簡衣,覽群書觀眾生,閱盡滄桑人世,品足悲喜苦樂,三教九流悉知,曆常人未曆,儒釋道不過治
  • 一个人的能力不够守卫自己的美德与善良,就会为人利用,被抽筋扒皮吃干抹净。他是那么勤劳、可爱、帅气,集合了所有美好,嘉圈也那么有趣、有爱、有才,每天忙里偷闲爬上来
  • 10% off all purchases 20% off when you spend £600 码:LUNARHN入口:️入手:Canada Goose,
  • 活动各个篇章还穿插了由丁兰青少年共同带来的文艺表演,以此喜迎建党100周年,激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活动各个篇章还穿插了由丁兰青少年共同带来的文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 #每日一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心中
  • ——孔子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
  • 项目设计以“江”为缘起,“潮”为灵感,围绕潮涌下沙,全景绿廊的设计宗旨,为城市提供一个生态安定的充满城市活力的绿色环境空间。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了最平凡的生
  • #南京7万人竞争2760个教师岗位#[晕]】据南京广电、南京晨报,南京新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近日开考,南京全市超七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核,68000多人缴费报名,平均
  • 我是为好优姐姐,我辅导过很多全职考公失败,决定进入商业领域,重头开始的同学。年纪越大越看透,越在柴米油盐中摸爬滚打越明白,能熬过夜晚的是接地气的心,因为:人不是
  •     大家觉得肖战和陈奕天谁画得好呢,小编觉得都好可爱,两人都画得很不错,一个画兔子,一个画猪,这两人都是被娱乐圈耽误的画家。    大家觉得肖战和陈奕天谁画
  • 你要好好的在那个不知名的世界,你永如少年般纯净,我的少年,我爱你[泪][泪][泪]#秦霄贤[超话]##德云社秦霄贤[超话]#世间万物都不及秦家公子回眸一笑,我惊
  • 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全程承办的“奔跑吧豫小康”主题征集活动经过半年的展播,收获了全省各地市近500部作品的投稿,还吸引了全
  • 令人欣慰的是,在如今这个传记盛行的年代里,幸好有这样两幅画面能够互相补全,才让我们既听其言,又观其行,完整地去诠释大人物们的高见。”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开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