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明德学院疑云:母公司债务压头,新校区仍未动工......

07-14 14:37阅读 93

7月5日陕西省高考录取正式启动,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录取流程中,报考的考生焦急等待,招生的院校在忙碌之余也没在宣传上放松。

只是对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明德学院)的董事长袁汉源来说,在一封封监管部门的问函,面临股权质押,公司债务压头的风险中,明德学院连续两年选择扩招。

由于扩招带来明德学院在校生大幅增长,导致原主校区面积不足,去年表示要建在城墙内的新校区还是一片狼藉,并陷入明德学院全资控股方陕西金叶科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金叶)是否与其大股东同时也是明德学院董事长袁汉源存在利益输送的疑云中。



图片来源:明德学院官网

XI'AN
  稳赚不赔的“教育生意”

民办高校到底是不是门生意,专家、学校、社会各执一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独立院校转设民办高校的风潮中,失去“名校光环”的民办高校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不变的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上民办高校向来不遗余力。

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成功转设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由独立学院转身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虽然失去了“西北工业大学”这块金字招牌,但早在2016年明德学院就完成股权变更,成为陕西金叶科教集团全资单位。

转设后的明德学院一如既往是近年陕西金叶的主要收入组成部分,与同年托管的西安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城建学院)形成教育板块在2020年年报中表现良好,收入约2.2亿元,同比增长13.5%,占总营收的比重约23.74%。



由于公办高校发展主要以财政支持为主,扩招幅度受到限制,大批生源流向了民办高校和高职教育。明德学院抓住政策风口,在转设后大幅度扩招,截至2020年底,明德学院在校生规模达11138人,较2019年增加2400余人。

根据最新招生计划,明德学院仍在扩大招生规模,2021年明德学院本科、专升本及专科招生计划在2020年基础上再扩招370人,总数达5790人。据测算,今年秋招后明德学院在校生有望超1.4万人。

而根据《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收费标准这一栏,两万多的本科学费,一万多的专科学费,仅2021届新生学费就能带来上亿元的现金,难怪陕西金叶仍在扩大教育板块的规模,陕西金叶的实控人袁汉源要亲自担任明德学院董事长。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1年收费标准
本科:
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25000元/年,其余专业均为24000元/年;
文史类及外语类:金融学、会计学、英语专业为24000元/年,其余专业均为22000元/年;
艺术类:均为28000元/年。

高职(专科):
理工类: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专业13500元/年,其余专业均为12800元/年;
文史类及语言类:会计信息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为12500元/年,其余专业均为11800元/年;
艺术类:广告艺术设计专业15000元/年。

XI'AN
  备受质疑的新校区 目前仍未动工

相比2020年,明德学院今年新增扩招规模有所放缓,主因是受到了目前学校规模的限制,为此作为全资控股方的陕西金叶决定继续扩大明德学院的规模。

只是吊诡的是明德学院在扩建这件事上,没有选择继续在主城区外择址,偏偏选择以租赁的方式向城区内发展,甚至将扩建校区择址在城墙内,更令人疑惑的是出租方为其所属上市母公司陕西金叶的关联企业。

此次明德学院要租赁的两块用以建设北校区的房屋场地,分别为万裕文化及其全资子公司陕西万裕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裕实业”)名下分别位于莲湖区青年路103号(简称“103号院”)及莲湖区西北三路28号(简称“28号院”)。

而万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陕西金叶的大股东及实质控制人。



因过于明显的关联关系,陕西金叶被监管部门接连发函,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函中,陕西金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理直气壮,坚定推进新校区租赁进程,到其公司多位高管在董事局会议和监事会议上对2020年《年报摘要》议案投的反对票,指称相关租赁事项未按程序审批、对外投资程序不充分存在投资风险及隐患等。

外界也对明德学院新校区的问题不断发出质疑,荣耀西安网在4月时就已经从学生角度考虑,老旧、拥挤、破败的厂房和老式居民楼,如何承载学生的正常教学住宿需求,又是否对得起昂贵的学费。

推荐阅读:
大学都在往城外迁,西安明德学院偏要往城墙里面搬?

从资本市场上回归学校的教育本质上,如今已是七月,曾经表态要在2021年9月前整建制搬迁一个二级学院至新校区的陕西金叶,如今在我们实地探访过后,发现依旧没有带来改变。

面积最大的“28号院”,目前仍然大门紧锁,对比去年及今年年初媒体拍摄照片,没有看出大手笔投入后的装修效果。







“28号院”拍摄时间:2021年7月初

而“103号院”本身就是一栋破旧居民楼,周边被老式小区包围,目前仍然有人居住,没有动迁或再装修迹象。



拍摄时间:2021年7月初

新校区的实地建设长期陷入僵局,在监管部门的问询下,陕西金叶在6月2日《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表示:明德学院在相关租赁协议框架下,已按有关约定向关联方支付首笔租金及保证金共计1071.13万元。目前,明德学院已暂停向关联方支付其他费用,正在开展前期有关规划、设计及小规模现场清理等工作。

相较于明德学院主校区480亩的占地面积(有证面积),这两块30.4 亩土地和 3.6 万㎡的办公、生产厂房也许在改造完成后,能实现所预测的年收入约 5225 万元,不仅回本还为陕西金叶又添一处“现金奶牛”,但从目前进展来看,今年该校区可能并不能实现9月入住的承诺。

不知道对可能要搬来城墙内新校区上学的明德学子们来说,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XI'AN
  袁汉源的资本游戏

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陕西金叶上市以来多次更换其主营业务,先后涉足烟草配套、房地产、教育、贸易、医养等领域。

大范围、多行业的跨度背后,是主营业务烟草包装印刷持续走低的现实,而明德学院所带来的庞大现金流,连年盈利的美好前景,其一举一动确实值得陕西金叶加大投入和监管部门的“关心”。

那为何陕西金叶不维护好教育这个优质板块,反而用厂房和老旧居民楼来拉低整体形象呢?这其中的资本游戏“大玩家”袁汉源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2005年,陕西金叶第一大股东陕西省印刷厂与香港万裕集团改制重组,并联合组建“万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香港万裕集团以现金2000万美元出资,占合营公司73.53%股权,陕西省印刷厂以陕西金叶的股权等资产出资,占22.06%股权。

彼时,这是一场看似双赢的并购,香港万裕实控人袁汉源看重的是陕西金叶上市公司这层壳,而陕西想引进的不只是扩大烟草配套主业,更要引进香港万裕所承诺投资达8亿元的万裕高科文化产业园,打造集新闻出版、音像、影视传媒、光盘生产、激光防伪技术等为一体的“西部文化航母”。



时过境迁,陕西烟草印刷系统在陕西金叶里的声音愈发薄弱,曾经的“西部文化航母”不知道开到哪片海上,而袁汉源则通过陕西金叶开始了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

多年来,袁汉源并没有带领陕西金叶走向辉煌,总体业绩呈现低迷态势,明德学院是近年年报里为数不多的亮点。

但就个人而言,作为明德学院董事长,名誉上2020年袁汉源获得了媒体评出的“年度教育功勋人物”。



利益上,虽然陕西金叶经营业绩欠佳,在6月23日深交所的问询函,更是爆出了高额的负债情况。

问询函显示,陕西金叶年报中短期借款余额为6.15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2.0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为0.87亿元;但期末陕西金叶货币资金余额为2.42亿元,其中使用受限的款项为1.18亿元。

深交所想了解,陕西金叶是否具有充足的偿债资金以及偿还债务是否对公司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但袁汉源个人却多次陷入“利益输送”的疑云中。

2016年11月,陕西收购了昆明瑞丰印刷100%股权,此前该收购事项虽被董事会中的陕西印刷系强烈反对,在袁汉源以及关联股东的支持下,收购最终还是成功,交易金额也从最初的6.482亿增加到7.02亿元。此次收购的直接结果,让陕西金叶产生了3.82亿元的巨额商誉。而昆明瑞丰的实际控制人吴瑞瑜,正是袁汉源之弟媳。

2020年3月,袁汉源实控的万裕文化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被动减持陕西金叶股份457.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同年4月,万裕文化违规平仓减持,被陕西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2020年底至今,监管部门多次发函问询陕西金叶租赁大股东万裕文化名下土地用作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新校区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一次次质疑,公司业绩的下滑,让袁汉源自身的资本运作也出现了问题。

进入7月,袁汉源及其一致行动人所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数量比例超过 80%,其中第一大股东万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股数为7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65.48%。重庆金嘉兴实业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股数约为818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9.98%。袁伍妹累计质押股数为131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82.95%。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实控人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意味着企业控制权存在丢失风险,不再拥有资本运作平台。

在此背景下,被迫暂停的明德学院新校区租赁,则又显得意味深长了起来。
来源:荣耀西安网​​​

最近家里买了房子,快要搬离生活27年的小镇了,非常不舍,又没办法不走,想去看看这个小镇留给我的回忆。我回到了度过我整个童年的北京平,早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我也曾经偷偷的回来看过它,如今杏树没了,仓房破败了,满院子的杂草都快到膝盖高,特意修的大门也锈迹斑驳,邻居家二大爷都满头白发了。不忍拍照,因为那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了。后我又去了奶奶刚搬走一年的房子,邻居家奶奶替我敲开了门,屋内大姨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切都好像是曾经的样子,却又找不到一丝一毫的踪迹,我不知道拍些什么,就只拍了爷爷奶奶最爱的小院,摘了些姥姥姥爷嫁接的杏子。告别邻居奶奶,把杏子给我奶奶送去,问她是否比外面买的好吃,她说这个味道真不错,我同她讲,这是我去小院摘的,她们还邀请你常回去看看。奶奶想流泪,我随后告诉她,屋里一切都挺好的。给自己留了一颗杏,跟我今年吃到的任何一颗都不一样,它的味道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口就能尝出来的。我本想带奶奶回到曾经的地方拍些照片,现在物是人非,目之所及皆为陌生,离开后的地方就再也回不去了,保留最美好的记忆里的样子,不再打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གལ་སྲིད་རང་གི་སེམས་ནང་གི་ཀུན་སློང་བསྒྱུར་བཅོས་ཡག་པོ་བྱེད་མ་ཐུབ་ན་སངས་རྒྱས་དངོས་ས
  • 自大的他害死了G,易容化妆也被看破,主角光环让他很成功逃脱。年轻的卫斯理很冲动,让自己和朋友陷入危险。
  • 6.DEPUY MITEK 222002 规格与参数:Healix Advance Biocryl Rapide BioComposite 三重负载缝合锚钉,带
  • 到了火车站,我走错了一段路,多爬了46个台阶,他一边走一边说:爸爸,你有时候也有点傻傻的~我:哈哈哈,我谢谢你!铁锤:嗯,我:那你快去呀,铁锤走到厕所门口,站着
  • 【固木旁团 建——重新收 藏】 目前41.32plq晒图打ka并标注数量,最多的一位获得CD➕CD盒 大家多多括散参与[来]时间:22:00-23:30方法看
  • #黛粉便利店[超话]#大无语了家人们,我拼了好久的盘,好不容易截盘了,我一般都是拼的差不多了之后再让人加v拉群,但是我去让她加我的时候,她却不回复我,我以为可能
  • 中国智造太厉害了,全球十大手机品牌,全世界的龙门吊十台有八台都是中国造的。#探险者昆仑巅峰版##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人们会把绿化称为最优美,会把世界
  •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学费+生活费的区间= £46,200 - £77,000 每年(42万-70万人民币每年)有准备送孩子来英国留学的家长们,记得预留好足够的教育资金哦,有任何问题
  • 放学时见到大宝,她自己遗憾的表达了今天自己的失误,我鼓励她说:即使是犯了错丢了分,但是只要你能上场打,就代表你已经很优秀了!这次的比赛你知道自己哪个地方错了,下
  • [摊手]要想吃到多几种口味,不是不可以,带上4-5个人轮流排队。换而言之,你一个人是不可能同一时间买到两个,更别说两个不同的口味了(除非你排两次队,除了黄牛,谁
  • 我亦愿做一朵无争的云,让你揽在怀里,忘了清溪湄畔,碧水蓝天。我睁开眼的一刹那,突然发现他的眼睛那么近地盯着我,闪亮而干净,有微微笑意,脑子里不知怎么地就想起“睡
  • 自分の得意技、嘘つきを使って、Apitaはめっちゃ混んでいたと大変さをアピールして、空白の1時間を埋めたんです。日常的自分はどんなに妻を愛しているかをアピールす
  • ”十年啊,这是一个怎样辛苦的过程啊,希望这个袁老板,看到大叔的视频后,良心发现,帮大叔把工资给结清了。”南宁到北京的火车上,邻座的小伙看大叔一整天都靠萝卜充饥,
  • ~.・゚゚・(/ω\)・゚゚・.刚入团可能有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一定要靠后天努力让更多一点点人喜欢上我,✧*。٩(ˊᗜˋ*)و✧*。也许你看过我一些舞台(虽然
  • 算一算,我因为姜执而针对的女明星,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了,好像我的那点小心机,全花在了雌竞上。 算一算,我因为姜执而针对的女明星,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了,好像
  • 演技也很收放自如,两个剧不会让你有串戏的感觉,男主嘛,不重要,没关注,哈哈哈哈《小欢喜》开拍时对着女儿有着极高的占有欲但是又充满满满爱意的宋倩这一角色最开始黄磊
  • 即便是傅海棠带你恐怕都很难,比如如果傅海棠亏损2个亿,他会说洒洒水啦,不影响他的生活,你亏损200万,你可能就要上天台了!恰好,最近收到了奥尔滨的健康水,所以我
  •   夏矜重重抿了下嘴唇,“孩子是无辜的……”  裴竞珩低头衔了一根烟,悠然地咬在嘴里,痞而坏,“孩子又不是我的,你跟我又没有任何私交,我凭什么要帮我死对头?” 
  • P6 #MOLLY[话题]# 追梦龙风起浪卷,披风猎猎;风车轮转,光芒焱焱;上青云,登天阶,只手可摘星与月。POP MART 2024年各IP的壁纸也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