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深深的爱》选摘

书籍提要:
余家睿从没想过还能再遇见米芷姗,也没想到她的人生已被当年的自己所毁,只能过着见不得光的生活,罪恶感令他誓言成为她的浮木──十五年前,你的世界因我的告密而毁灭,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请让我好好爱你…来赎罪?

作者简介:
阿亚梅 Ayamei
编剧,曾任财经杂志记者。曾出版《我们不能是朋友》、《说谎爱你,说谎不爱你》等多部小说,其中《我们不能是朋友》已改编为电视剧,于海外九十余国热播。另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影集版、《覆活》等影视编剧作品。

正文:

如何分辨眼前的是小孩或大人?看他下班后去哪里。
会去网咖的是男孩,上酒吧的是男人。

若按照上述的定义作判别基准,那么,在余家睿推门进入这间店的今晚,已经是他成为大人的第十年了。他不只常上酒吧,还懂得评判酒吧的装潢,对啤酒精酿数值了如指掌,甚至会从酒保的谈吐看出该店的品味高低。

余家睿打量着这间酒吧,里头的装潢、椅具清一色以木质为基调,格外舒适温暖。架上的基酒琳琅满目,有量贩店的廉价品牌,也有他极少看见的稀有品牌。任何人走进来,都不会有一丝被冒犯或无法融入的不适感,确实是招待初次相见的客人最安全的选择。
可惜他偏偏不好此道。平心而论,他更喜欢那种脏脏乱乱、喇叭有点破音、酒客一喝多就会搞出是非、只采用隔天会让他宿醉整天的劣质酒,却能跟吧台聊得投机甚至要到一杯特调的小酒馆。像这种太平静的地方,boring。

「你平常喝什么?这里应该都有。」赵季威一笑,似乎对于自己的品味相当有自信:「我请客。」

「喝完这摊,如果我还是拒绝你们公司的offer,那你不是亏了?」余家睿打趣着,语气好像他真没打算去赵季威的公司报到。

「你是我同高中的学弟,今天是来庆祝我们有缘遇到,不要有压力。再说,我对我们公司还有点信心,在我们和其他公司之间,你怎么选我不担心。」言下之意,如果不到他们公司上班,他就会被赵季威视为空有美国常春藤名校文凭,骨子里却毫无sense的笨蛋。指桑骂槐式句型,让余家睿抓回了昔日的熟悉感。眼前西装笔挺的男子,就是他印象中,那个当年在高中校园不可一世的赵季威。他总是一派轻盈、站在顶端、高高在上地俯视众生,然而比起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他更关心如何让自己爬上更高的位置。

赵季威点了十八年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似乎又是一个彰显自己品味的起手式;余家睿不甘示弱,点了一杯自定义配方的马丁尼,还直接指定琴酒品牌。他觉得今晚这样搞有点过头,但在这世界上,连点杯酒喝都能激起他斗志的对手,除了赵季威他想不到第二人,怎么说气势也不能输。

「我刚看你的履历,你应该小我三届,以前我在学校说不定见过你。」赵季威用领带擦了擦镜片,重新戴上。

何止见过,还结过梁子呢。余家睿暗忖。
当年赵季威的「那件事」在学校闹得满城风雨,看似神差鬼使,背地里却是他一手促成。导致他稍早走进办公室,发现面试他的人就是赵季威时,一度冷汗直流、打算直接开溜,但赵季威却只是盯着他履历,惊喜地发现他们是同一间中学毕业的校友,接着就热络地聊起来,直到赵季威提议要请他喝一杯,他才松了口气,确定自己脱离险境。
时隔多年,赵季威绝不可能将现在的他和那段陈年往事扣连在一起,这让余家睿有一股做坏事没受到惩罚的爽快。

「你以前在学校很有名,我常看见你在升旗时被表扬。」余家睿淡笑。

「哈,都几百年前的事了。既然你认得我,刚才走进来面试怎么没叫我一声学长?」

想得美。在余家睿的认知里,学弟若开口认学长,就意味着要屈服于学长的威权之下。

「叫声学长你就会录取我吗?」他半开玩笑回应。

「以你的经历和背景,应该不是我要不要录取你,是你要不要在我手下工作的问题。」
赵季威巧妙地将话题导回今晚聚会的最终目的,他还是希望余家睿接受这个offer,毕竟同时具有法律背景和MBA学历的人才,一般而言是不会回来台湾工作的。

余家睿没有搭腔,他的视线已经飘到酒吧外,落在两个滑手机的高中生身上。
赵季威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也看见了那两个高中生,喝了口端上来的威士忌:「现在的小屁孩可真幸福,有智慧手机、还能随时看YouTube……啊,不对,现在的小孩应该都看抖音了……」

「不对。」这是今晚,余家睿第一次反驳赵季威的论调。
从屁孩脸上闪动的光影,以及他们戳击屏幕的力道频率看来,答案显而易见:「他们在玩手游。」

「也对。」赵季威附和着:「你记得以前学校侧门那有家网咖吗?我们班的几个人,以前一下课就往那跑。」
「学长以前有玩什么电动?」余家睿一样目不转睛:「还是你不打?」
「被猜到了。」赵季威苦笑:「那种东西不怎么吸引我……总觉得,里面的世界都是虚构的……怎么说呢?有点无聊。」

世界是虚构,但游戏中对战的玩家可都是真人呢。

「这就是为什么,你是学霸而我是学渣。」余家睿戏谑道。然而,当年的学霸现在却得附和学渣的话题,真是风水轮流转:「但你说得对,他们现在要玩什么,只要拿出手机就能玩,我们以前的年代,只能去网咖、去计算机教室……画质还比手游差多了。」

「是不是有一种游戏,没音乐、没图像、所有的呈现都用文字?」赵季威紧皱眉头努力回想,他讨厌忘记答案的痛苦:「叫什么来着……?」

「MUD?」余家睿微笑。

「噢对对对,Multi Users……」

「Multi-User Dimension。」在赵季威还没想出D的意涵的同时,余家睿已经熟悉地背出
三个单字:「多重使用者空间。」

「你很熟啊?」

「不只熟,它对我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改变了我一生。」余家睿看着赵季威,意有所指地说。

「我有个朋友以前很爱打,看过一次那种画面。跟现在的游戏比起来,实在有够另类,好像有很小众的族群非常着迷,听说以前还有大学生玩到被二一呢。」

「别说大学生,我当年也迷到差点升不了高中呢!」余家睿终于收回了视线,对赵季威举起酒杯,思绪却已经回到十五年前,他扬起一道微笑:「学长,干杯!」

注:Multi-User Dimension多重使用者空间:为多人实时虚拟类游戏,以文字描述为基础。玩家通过输入类似自然语言的指令与虚拟世界中的其他玩家、非玩家角色(NPC)互动。MUD为现代在线游戏的始祖与雏形。

【雕塑点缀珠江碧道,彰显滨水人文之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在广州塔至阅江路的6.6公里长碧道上,可以观见艺术之滥觞——这里新坐落14件享誉海内外的雕塑。
近年来,海珠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成“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6个,由东至西分别是会展东、会展中心码头、新时尚、广州琶洲、财富码头、新风尚。随着驿站群一同与市民游客见面的,还有来自海珠三代雕塑家潘鹤、梁明诚、许鸿飞的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不仅反映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体现海珠区艺术薪火生生不息,还与驿站群、碧道组成有机整体,成为构建生态、文化、幸福海珠的重要一环,点亮群众生活。

近日,记者专访两位海珠雕塑家及一位雕塑家的后人,了解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对碧道雕塑的思考。

“20”后潘鹤:造物寄意,见证历史

《虎门销烟》《怒吼吧!睡狮》《得了土地》《艰苦岁月》《广州解放纪念像》《开荒牛》《和平少女》……出自潘鹤之手的7件雕塑,时间跨度从虎门销烟到改革开放,在广州琶洲·新时代驿站和新时代驿站·会展中心码头之间的碧道上一字排开,向市民游客生动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潘鹤生卒于广州,享年95岁,70多年艺术生涯中留下数百件作品,分布在全国60余座城市。其作品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如同史诗般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正如中国美协的评语,“他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不失浪漫主义形式特征,其大批为国家而作、为人民造像的经典力作,是革命岁月和改革时代的见证,为现当代雕塑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时代记忆。”

经历战乱与改革,决心为时代作注

1925年,潘鹤出生于广州。从童年到少年,社会的战乱与变革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后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潘鹤回忆道,自己一共经历了16场战争,看到了曾经的民不聊生,艺术成了他宣泄苦闷情感的途径。

潘鹤一开始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创作了《数米犹堪充半腹》《饿殍途中剩一堆》等作品。后来,他的兴趣转移到西方油画雕塑上。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逐渐安定繁荣,潘鹤创作出《艰苦岁月》《省港大罢工》《得了土地》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潘鹤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大力推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如今,安放在深圳的《开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日本长崎的《和平少女》、北京的《怒吼吧!睡狮》等,均是他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

然而,城市雕塑不仅是凝聚艺术家思想的实物,还受到城市规划定位的制约。潘鹤之子、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馆长潘奋对记者笑言,潘鹤尤擅“夹带私货”,即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官方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自己的思想。比如在创作《开荒牛》时,潘鹤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牛”这个意象,一只前脚跪着,寓意为人民鞠躬尽瘁,后面拉着盘根错节的老树根,象征将阻碍改革开放的一切旧观念连根拔起。

兴建雕塑艺术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如果将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那潘鹤雕塑艺术园的建成,就是将潘鹤这分散在60余座城市的孩子重现在自己的故乡,让它们“承欢膝下”。2007年,广州市和海珠区两级财政共投入7000万元,在海珠区后滘西大街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园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园内按照“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五个主题进行作品展示,“这些作品的位置都是我父亲当时一个个亲自确定的。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时,我们就梳理发现,父亲一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正代表中国百年发展历程,所以就按照这五个主题来设计。”潘奋说道。

潘奋表示,自己和父亲都在海珠区成长,这里是文化的聚宝盆,拥有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学校,人才辈出,感谢政府让父亲的作品在潘鹤雕塑艺术园得到集中展示。今年年初,海珠区更是选择了7件潘鹤雕塑,矗立在碧道之上。“父亲认为,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像别的绘画艺术需要到博物馆、美术馆去观看,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城市雕塑的舞台,只要路过就能看见,在引导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彰显城市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海珠区一和我提出在碧道放置雕塑的建议时,我就同意了。”

潘奋还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碧道的潘鹤雕塑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素材,引起强烈反响,甚至促成了海珠区启动“潘鹤雕塑艺术园综合提升项目”。7月1日,潘鹤雕塑艺术园改造后重新开放,园区陈列更加清晰全面地介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并新增多媒体设备,升级园区广播系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开放约13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被注入新活力。

“30”后梁明诚:中西交融,承前启后

夜幕低垂,新时代驿站·会展东灯光“啪”一下亮起,显出与白日完全不同的柔美来:建筑的光带如同缓缓流动的江水,屋面坡道上的数千盏芦苇灯点缀夜空。旁边梁明诚的《钢琴》《小提琴》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线条感更为强烈,与驿站一道给予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

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梁明诚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梁明诚的创作风格深受潘鹤影响,两人一起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梁明诚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开始对抽象变形雕塑语言的摸索和探讨,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中外交流转观念,写实写意两开花

1959年,20岁的梁明诚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由潘鹤担任他的雕塑任课老师,“他(潘鹤)对我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梁明诚直言,那时他深受潘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熏陶和影响,在校期间就创作了《女生产队长》《新娘》等作品。毕业后,梁明诚从潘鹤的学生转变为潘鹤的合作伙伴,陆续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铜墙铁壁》等。

改革开放春风起,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打开了梁明诚的眼界。1980年-1982年,梁明诚由文化部选派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到了意大利后,我看到了流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一下子我的观念就开放了,雕塑除了写实的、红色的,还可以这样。”

于是,他将这种风格大胆运用到雕塑中,在意大利创作的《海风》被认为是他整个艺术生涯风格转变的关键节点。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海天》《钢琴》《大提琴》等艺术作品,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以置于新时代驿站·会展东旁的《钢琴》《大提琴》为例。梁明诚介绍,两者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两名正在演奏的如痴如醉的音乐家,表现音乐的韵律美,“钢琴的旋律是轻松的、丰富的,因此我用线条描出钢琴和人像,摒弃钢琴本身的沉重感,显得通透高扬。大提琴的旋律则是深沉悠远,因此雕塑显得敦实和谐。”

然而,梁明诚并没有一味转向现代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并行。他认为,雕塑艺术是宽广的、不设限的,只要是好作品,群众都会喜欢。

艺术氛围海珠生,耄耋之年醉创作

如今,漫步在海珠区土华村梁明诚工作室内,每走几步就能遇见他风格不同的作品,令人大饱眼福。梁明诚表示,作为雕塑家,他的创作灵感、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区域,但海珠区毋庸置疑是养育他的地方,为他提供良好的创作氛围。

事实上,研究梁明诚的经历可以发现,他在青少年时期漂泊无定,却又在兜兜转转中与海珠联系紧密。1939年12月,梁明诚在广东省南雄县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1944年,南雄沦陷,年仅5岁的梁明诚与家人逃难至粤东平远县。1949年,梁明诚一家搬迁至广州,梁明诚入读位于海珠区南村路的广州市第五中学。1955年,梁明诚初中毕业后,赴湖北武昌入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58年,随校回广州。次年,被学院保送升入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留校任教。退休后将工作室选址定在土华村。“我就是海珠人,10岁开始我就在海珠各条河涌游泳,这里水美景美,是养人的好地方。”82岁的梁明诚回忆道。

从垂髫至耄耋,梁明诚在海珠待了大半生。他表示,他将在工作室内尽己所能再做些雕塑。他认为雕塑是时代与艺术的交响、形体和心灵的碰撞,不论是在驿站外矗立的雕塑,还是他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作品,只要路过的人看到了,有体悟,就是雕塑的全部作用。

“60”后许鸿飞:探索多元,走向世界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距离广州塔并不远,平日接待大量游客。为了让游客感受快乐生活,海珠区选择在该驿站外,从西往东依次放置许鸿飞的《花城六月天》《吻》《三弹音乐》《童趣》《肥年肥舞》,逗趣的“肥女”形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海珠形象,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点”。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雕塑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一部分雕塑家开始创作或世俗或谐趣的作品,强调与大众的交流。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许鸿飞正是这种世俗、谐趣、亲民风格的探索者。

毕业初期觉迷茫,肥女系列辟新路

许鸿飞出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从位于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他有好几年找不到创作的感觉。“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广东到处是建设的热潮,我就接了许多城市雕塑来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大的艺术创作,后来却发现不少的城市雕塑是工程,还不是我想追求的东西。”许鸿飞说。

几年的城市雕塑经历,让许鸿飞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艺术的创作,“肥女”便是在此情况下诞生。1998年,许鸿飞在位于海珠区的工作室——石磨坊,创作出人生第一个“肥女”。一开始,许鸿飞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作品。1999年,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来到许鸿飞工作室,一眼相中“肥女”,并提议许鸿飞可以做“肥女”系列。当时的许鸿飞还担心不主流,不好拿奖、评职称,但黄永玉却表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特点,跳出学院的套套。就是这句话,让本还踟蹰的许鸿飞下定决心。

其实,肥女人的形象并非许鸿飞首创,但如今在雕塑界,说起“肥女”,就能想到许鸿飞,这是为什么?许鸿飞将此归结为“坚持”二字。20多年来,许鸿飞坚持以“肥女”为主人公,不断丰富她(们)的形象:她(们)时而奔跑,时而骑车,时而与情人拥吻,时而与孩子玩闹,不曾改变的是她(们)身上鲜活欢乐的神态,“‘肥女’就像我们的街坊邻居、我们遇到的路人,那种肢体上的亲切感使得她(们)更加容易将快乐传递给人们。”许鸿飞表示,海珠区这次将他的五件作品放在广州塔旁碧道上,正是希望将广州的快乐和艺术传递更远。

泥巴刻刀不离手,带领作品走世界

自2013年以来,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从海珠奔向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巡展42场,其作品还被古巴哈瓦那市政府、俄罗斯列宾美术馆、法国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市政府等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许鸿飞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巡展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外国友人,在看到‘肥女’雕塑来自中国雕塑家后,不约而同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严肃死板的,无法创作幽默的雕塑。当看见这些雕塑后,他们也明白在中国生活充满了快乐幸福,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作品。”

成长于中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许鸿飞代表的是新一代雕塑家不拘一格、灵活多元的创作特点,但他认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所有雕塑家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展现积极向上中国形象的“肥女”之外,近年来许鸿飞还创作了《白天黑夜》《山高人为峰》等“抗疫”系列作品和《不忘初心》《马克思》《西岛女民兵》等主旋律作品。如今他仍日日浸淫在海珠的工作室内,以时代进程为灵感缪斯,用泥巴和刻刀,将脑海中喷涌的灵感一一成型。
记者观察发现,经过约一年的精心打造,广州塔—阅江路碧道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的“五道”贯通,让群众感受生态活力;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的建成,让群众拥有休息休闲的舒适环境;艺术风格多元的雕塑群的矗立,美化和装点了城市,丰富群众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实际上,广州塔—阅江路碧道的精心打造只是海珠区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塑造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和文化魅力的开端。记者了解到,海珠区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的目标,按照优于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在珠江沿岸29.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推进12个贯通提升单元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历史文化带、都市景观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效益相统一;在沿江空间按照公共活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的梯次布局,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打造幸福海珠。

#兵言兵事# 【买买提·苏白克和那一锅抓饭】军营飘香
  
初夏的一个清晨,阿尔塔格山南麓,新疆军区某部生产连炊烟袅袅,柯坪县维吾尔族青年扎依尔·买买提为上士冯自学做的一锅抓饭,香气飘满了军营。
  
今年22岁的扎依尔·买买提是拥军模范买买提·苏白克老人的儿子。前不久,老人一看日历,见冯自学的生日要到了,急忙提醒儿子去军营里做抓饭。若不是去年冬天意外摔伤手臂,78岁的买买提肯定还会亲自前往。冯自学入伍12年,今年是老人第一次缺席他的生日。
  
去年深冬,风雪交加。老人带着食材前往营区的路上因雪大路滑,不慎摔进了路边的小河沟。买买提挣扎着站起来,左臂钻心地疼。看着散落在雪地上的大米、葡萄干、羊肉、胡萝卜,买买提又心疼又自责:“菜都冻硬了,做出来的饭肯定不香。”他忍痛捡拾起食材,仔细包裹好。一到营区,买买提立即到炊事班做饭。等到热气腾腾的抓饭送上官兵的饭桌,老人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官兵发觉不对劲,赶忙为老人检查,这才发现老人左小臂轻微骨折。
  
那天的抓饭,官兵含泪吃下。
  
官兵的感动,不仅在营院里、在餐桌上,也在执勤路上。
  
曾有一次,连队官兵驾车外出执行任务时,车轮陷进冰窟窿里,无法开出。
  
“怎么还没回来?”黄昏时分,买买提守在村口,满眼焦急。他叫来儿子,带上羊皮袄和食物,匆匆向山里赶去。两个小时后,军民相逢。看着官兵疲惫的身影,买买提当即在乱石嶙峋的路边搭锅起灶,做起抓饭。看着官兵大快朵颐,买买提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驻军官兵心中,买买提大叔不仅是好厨师,还是暖心人。2018年的一天,买买提偶然听到列兵李刚与家里的通话。原来,李刚的妹妹考上了大学,可家里凑不齐学费。买买提听到后,悄悄向连队官兵打听李刚的家庭地址,很快将当年卖羊的钱寄过去,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抗洪结缘
  
“我从小就见过人民子弟兵的好,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恩情,感恩报恩是我应该做的。” 被问到为什么要为部队做这么多,买买提这样回答。
  
买买提生于1943年,他的一生,经历见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家乡发展日新月异、祖国发展繁荣富强的巨大变化。
  
尤其让买买提感动的,是20年前子弟兵的一次抗洪救援。
  
2001年,柯坪县暴雨如注,乡亲们的土坯房被冲得东倒西歪,地里的庄稼也没能扛过洪水的侵袭。灾害之后,买买提家仅余残垣断壁,一家人面临着缺粮断炊的困境。
  
“绝望之际,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子弟兵踏着泥泞来到村里,将一袋袋大米、面粉送到乡亲们家中。”说起解放军,买买提禁不住热泪盈眶,“帮我家修房子时,他们宁可在泥水里搭帐篷,也不愿入户扰民。”
  
为了让买买提尽早住进新房,官兵自带干粮,在施工地搭起了帐篷。白天顶着烈日搅拌水泥、搬运砖块、粉刷墙面,晚上打着手电筒,摸黑赶工。那段时间,官兵迷彩服上的汗渍格外明显,作战靴上满是泥浆,脸颊也被晒得脱了皮。
  
买买提看着官兵忙碌的身影,既感动又心疼。
  
重建家园后,买买提家中一穷二白,生活依旧艰难。春种时节,官兵为买买提家送来种子肥料,施肥育苗,松土种菜;秋收之时,官兵又带着麻袋赶来,帮忙搬运粮食。在官兵倾心帮扶下,买买提一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为帮买买提家拔掉穷根,官兵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明显。后来,官兵专门去考察市场,为买买提量身打造了“养羊+抓饭”的脱贫路子。买买提手艺好,做的抓饭色香味俱全;他还喜欢钻研养殖技术,养的羊肉肥味美,很受欢迎。靠着这两样专长,买买提家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是解放军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谈起子弟兵的帮助,买买提充满感激。如今,买买提家中牛羊满圈,瓜果盈仓,过上了小康生活。
  
人民子弟兵的真情,在买买提心中种下了爱国拥军的种子。从那时起,他给自己立下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定期到驻军部队做饭。这一做,就是20年。
  
“大叔,你家现在条件这么好,为啥不去市里买套房定居?”这些年,不少人劝他去条件更好的阿克苏市买房定居,他说:“我还要留在这儿给解放军做饭,我做的抓饭,他们爱吃!”
  
廿年坚守
  
2019年12月,连队外出拉练。买买提来时,营区里空无一人。焦急的他到处打听部队去哪儿了,得知情况后,他骑着三轮车,在雪中奔波3小时,赶到任务地点为官兵送去慰问品。望着满头雪花、棉衣湿透的买买提,官兵感动不已。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买买提担心不能为退役离队的老兵送行,急得好几天睡不着。后来得知人员已经可以流动,他又高兴得不知说啥才好。老兵离队那天,他凌晨两点多就起床烤好馕饼,裹着厚重的大衣,打着手电筒出发了。到达营区门口,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买买提紧紧拥抱着退役老兵,将还热乎的馕饼使劲儿往他们手里塞。
  
老兵们乘坐的大巴车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视线里。晨光下,买买提还站在原地不停挥手,不舍离去。
  
在买买提的带动下,他的儿女们也加入拥军行列。上等兵小马患上一种不知名的皮肤病,买买提的大女儿知道后,跑遍了柯坪县大大小小的村子,为他找到治病的药方。维吾尔族新兵艾合买提总是想家,买买提的儿子就做好馕饼和烤包子,风尘仆仆地送往连队,让他多尝尝家乡的味道。
  
“和解放军像家人一样相处这么多年,最遗憾没穿过绿军装。”买买提未竟的心愿,他的外甥、甥外孙实现了。在他鼓励与支持下,买买提的妹妹先后将两个儿子和两个外孙送到部队,成了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赤心写春秋,真情暖天山。20年来,买买提始终如一关爱官兵、支持国防,两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3年被评为“最美新疆人”。
  
今年八一建军节这天,买买提与以往一样,扛着食材赶往驻地部队。去年年末的摔伤虽已痊愈,但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途经无名山坡时,买买提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夕阳下,他的影子被拉成长长一道。这条路,他已经走了20年,他说:“只要官兵爱吃,抓饭我会一直做下去。”(解放军报/张强 向晓东 蒲杰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孟菲斯乐乐[超话]# 小乐乐的炮筒烂竹[吃惊][抱抱][抱抱][抱抱]#熊猫守护者# [鲜花]#如何避免成为爹味青年# [鲜花]#为什么不建议不顾一切的恋爱#
  • PS:购买此商品同样可参与到满应援金额增周边活动(满92.2)变换卡*扇子*限定手幅*纪念pb (满922)变换卡*扇子*限定手幅*纪念pb+定制表情包贴纸+特
  • 橡胶管王雪燕做自家钢丝橡胶管4年有余,基本上天天发圈,您说我是不是专业。我说是的,我们是专业生产钢丝橡胶管的厂家。
  • 若是角度过小,有两种情况,一种中庭偏长类似鹰钩鼻,一种是鼻小柱鼻基底凹陷,显得嘴凸有的人觉得自己嘴凸是牙齿的问题,其实因为鼻唇角角度过小,所以显得嘴凸,我个人
  • 自己眼睛看不到的事物就不相信它们的存在,这种狭隘的思想禁锢了地球人对宇宙的了解,甚至有很多人不想去了解这些真相。因为它们生命的形式与地球人不同,地球人就无法看到
  • 前几天因为一次敲门声大,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态度可以用恶劣来形容,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换位思考很容易明白过来的道理,当时怎么就用行动表现了出来。小柠檬有时候会犯一些
  • 也许多很多人来讲偶像剧就该是漂亮的,哪怕受伤吐血也该妆容精致,但是了解丽颖的都知道,就像一些合作导演说的,她不是个只会玩漂亮的演员。也许多很多人来讲偶像剧就该是
  • #成都生活服务资讯# 成都市青羊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10月20日这期是我的护肤保养爱用物大分享~都是我的高性价比宝贝们,我给大家一一综
  • 帅[应援]你的眼神中总是随意就能捕捉到的万种情深!看到薰衣草田的人久久无法忘记那种无尽的瘀伤,正如薰衣草它有一点忧郁的花语“等待着爱情到来、等你爱我、等待无望的
  • #海内存支己Lets支付宝#前日本首相:中日要有大局观 名古屋市长河村亵渎历史。 t.cn/zOljIap#海内存支己Lets支付宝# 前日本首相:中日要有大
  • 3.任何绿植都不能去甲醛。6.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去甲醛方法。
  • 近日,广西一小伙上山游玩时,意外发现一块大石头,奇怪的是它通体全是红色和金色的,从远处看非常漂亮,于是小伙满怀期待的把石头抱回了家,可他对这块石头没有研究,想着
  • 首先我觉得任何东西 要自己有底气才能有积极性去做 那么我自己吃了一年后 觉得 真特么的好 身体跟皮肤大改变 刚好机缘巧合有了很好的渠道资源 才开始做 到现在 花
  • 2月17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年前,物价部门已经启动了关于巡游车运价改革听证会的前期工作,出租汽车行业协会正在拟推进巡游车行业的“份子钱”改革,驾驶员压力有
  • 没错,这就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有一堆爱做梦的姑娘。不一定先聊婚礼,你也可以聊聊你的爱好,你的工作,你的老公,或者你婆婆,我们喜欢听故事。
  • #周易命理生辰八字# 结合命局和大运流年看人生曲线,很多东西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任何境遇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最重要[酷]这位朋友,日主天干合
  • 《蔷薇岛屿》中所说:“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纠缠,不要占用,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而是我们两个并排站在一起,看
  • 西部,阴天有大雨,气温22-25℃,偏东风4级。 中部,阴天有大雨,气温23-25℃,偏东风4级。
  • 当中益生菌使用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松谷纤维等指标成分,并透过独特专利-三层包埋技术及冷冻技术製造,提升并稳定菌种稳定度,用以维持活性与减少破坏率,并可通
  • 我爸爸经常给我说,人要大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让我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家里的亲戚是亲人,都是一大家子人!#每日一善[超话]#[抓狂]#阳光信用# [赢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