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播出的易立竞访谈节目《定义》第7期,嘉宾是正在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的黄贯中和欧阳靖。其中黄贯中在访谈过程说了一些话,令人甚是感慨。
作为华语传奇乐队BEYOND的吉他手,黄贯中被问到谁是他最尊敬的对手时,他说,有时会把家驹当成对手!另外,家驹更是他的一个灵魂知己。
他说,家驹的位置无人替代,他好像从未离开,他一直在那里,在这里(指向自己心的位置),随时想象两人各拿一把吉他就玩起来……
黄贯中还说,自己个性冲动,很容易跟人吵起来。
这个我们大概都知道,从年轻时候开始,他就是桀骜不驯的一个人,早期玩重金属乐队,后来加入BEYOND,他的音乐风格也一直偏重型。生活中他也确实容易冲动,曾经跟队友黄家强吵得人尽皆知,曾经还扬言要手刃自己的父亲……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黄贯中是个性格爆裂、谁都不服的人,当年他又把乐队“C位”黄家驹当作对手,那么,他们相处多年,为什么从没听说他们有较劲或闹不和呢?恰恰相反,不管在任何场合提到黄家驹,黄贯中都是一副特别服从与尊敬的姿态。家驹过世这么多年,即使他跟黄家强已经决裂,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家驹的感情,“灵魂知己”绝不是装出来的。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降”住黄贯中这样一个桀骜男子呢?这世上可能只有两个人可以做到,一个是女人,叫朱茵;一个是男人,叫黄家驹。
今天本文探讨的就是,为什么黄家驹是那个唯一可以“降”住黄贯中的男人。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兴起地下乐队潮,无数的年轻人受欧美音乐影响,拿起吉他贝斯鼓玩起了乐队。黄家驹、叶世荣、黄家强和黄贯中也是其中之一,但他们都是不固定的,今天这几个凑在一起玩,明天那几个凑在一起玩,很多“乐队”连名字都没有。
就BEYOND来说,先是黄家驹与叶世荣走到一块,加上吉他手邓炜谦、贝斯手李荣潮,组成了BEYOND的初始阵容,还参加了山叶吉他比赛,获得冠军。那是1983年。
就在这一年年底,BEYOND的邓炜谦和李荣潮离开了。主音吉他的位置先后由关宝璇和陈时安担任,而贝斯手,黄家驹拉了他弟弟黄家强进来担任。
1984年,叶世荣联合从BEYOND离队的邓炜谦,还有一个在上大学的朋友黄贯中,以及一个叫马永基的主唱,4个人组成一支乐队,玩的是重金属风格。黄贯中在乐队中是主音吉他手。
1985年,BEYOND在举办他们的“永远等待演唱会”前夕,主音吉他陈时安因出国留学而离队,让乐队陷入困境。这时叶世荣推荐了黄贯中。学美术的黄贯中,因帮他们制作过演唱会海报而有所接触,这下直接成了他们的替补吉他手。
演唱会结束后,黄贯中成功“转正”,BEYOND的四人阵容也正式确立。
但黄贯中和叶世荣的那支重金属乐队依然存在,后来在黄家驹的提议下改名为“高速啤机”,1986年和BEYOND一起参加过嘉士伯音乐节。直到BEYOND成名后的1988年,高速啤机才正式解散。
黄贯中对黄家驹的尊敬,绝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记得他回忆与家驹第一次见面时,最深的印象就是家驹那可以说“其貌不扬”的外表:皮肤黝黑,脸上长着痘,冒着油光,架着大黑框眼镜,留着未加修饰的长发,穿着也普通……
如此普通的外表,加上一张有点婆婆妈妈的嘴,怎么可能让内心孤傲的黄贯中第一眼就把他当回事呢!况且搞重型音乐的人,天生对玩其他风格的人抱有鄙视态度,所以他最初对家驹有所怀疑是很正常的。
此次访谈中黄贯中说他在内心把家驹当对手,这个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尤其是当他刚进入乐队时,看到家驹从主唱到主创,在乐队有着无可动摇的核心地位,他肯定也会在心里不服,难道我就不行吗?
别说什么黄贯中自不量力,进入一个新的团队,谁不是以强者为心理对手?对强者不服,本身代表着一种自信和向上的精神,也是对强者的一种肯定和尊敬,不是吗?
但通过更多时间的相处与合作,黄贯中对家驹的这种“不服”越来越少,肯定和尊敬越来越多。时间越久,他越发现自己小瞧了这位黑仔哥哥。他那惊为天人的创作才华,他深厚扎实的唱功,他对音乐的那份赤诚,还有他那嘴上话多、内心纯真的个性,具有天生的领导力,把兄弟几个的心聚得死死的……只要有他在,团队成员就没有压力,没有人与人之间那些小心机……
在家驹的感染下,摇滚硬汉对音乐的观念都有所转变,不再只执着于重型音乐,而要放大格局,多种风格一起发展。
也许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家驹已经不再是他心中的“对手”,而是向之看齐的“目标”,因为要超越家驹,他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了。无论自己以前再狂妄,如今在家驹面前也不得心悦诚服,跟着家驹把BEYOND干下去,成了他内心最坚定的一件事情。
试想一下,如果黄贯中加入BEYOND后,遇到的那个“对手”不是黄家驹,而是另一个人,那么,谁都不敢保证那个人能降住他,谁都不敢保证这支乐队能维持多久不散伙。
BEYOND里除了黄家驹以外的3个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老好人叶世荣,这两个都没有管理上的难度,唯一“天生反骨”的只有黄贯中。能让他服服帖帖并视之为灵魂知己,便可见黄家驹的个人才能与人格魅力是非凡的,不可取代的。不信你看在家驹去世后,BEYOND存在12年间,哪一刻有过四子时期的那种和谐局面?
可以说,除了黄家驹,谁都不曾真正服过谁!
黄家驹对吉他非常狂热,平时跟黄贯中少不了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琴技不亦乐乎。还记得红馆演唱会上《灰色轨迹》结尾时他们的双吉他solo吗?这是一个足以载入摇滚史册的经典画面啊!
BEYOND的第一首成名曲《大地》,作为乐队主唱的黄家驹,这次硬是把黄贯中推到了主唱的位置,只为把更多光环给到队友。后来还有很多歌曲,只要有可能,他都尽力把主唱的机会分配给了其他3位队友。相比很多为一句歌词而勾心斗角的乐队组合,也许这就是黄家驹与众不同的格局和魅力,不留给队友一丝可以抱怨的机会。
我们知道,黄贯中身上有一个九纹龙的纹身,这个其实是为纪念家驹而纹的。家驹生前有过纹身的想法,但从没有真正纹过,每次都是黄贯中帮他画上去的。家驹过世后,黄贯中就在自己身上纹了这个纹身,替兄弟圆此心愿,也是他们兄弟情的永恒见证。
相伴八年的梦幻旅程,一辈子的灵魂知己,庆幸这世界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让那个不可一世的桀骜男子,变成了后来的黄贯中。

写给很累的你:停止精神内耗,做有用的事

内向的人,精神内耗更严重。

其实,内向与否,与精神内耗并没有太大关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不过是因为内向人群中的一部分属性,恰好与精神内耗契合而已。

就比如“想得多”这一点,内向的人大多具备。

因为他们的外在表现不够活跃,所以,内在思想一般会比较活跃,再结合很多人敏感、自卑等其他方面的特质,就会导致自己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

精神内耗的人,日常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累,没来由的累。

我曾经就是这样的状态,感觉对生活失去了兴趣,花了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

今天,我整理了自己走出精神内耗的经验、思考,以及一些专业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花5分钟看完下面的内容,相信你能豁然开朗。

什么是精神内耗

在群体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内耗效应”。

“内耗效应”指的是在群体中,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这种“内耗效应”,对个人现象的解释同样十分精准。

说白了,个人为什么会常常感到心理疲倦,就是因为能量更多地消耗在心理的摩擦上,而非对外的行动上。

比如,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即使这个评价没有明显的贬义,也会将其认为是对自己的批评,继而情绪低落。

又或者,总是暗地里跟自己较劲,面对更优秀的同事心里会非常不平衡,给自己在心理上施加很多压力。

不光这些,身边遇到的大多人和事都能引发体内思想的拉扯、打架,就像是消耗体力一样在消耗自己的精神。

所以,这种人时常会感到非常疲惫,这种疲倦不是体力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精神内耗的危害

1. 做事犹豫不决,不敢决断

往小了说,就是处世优柔寡断,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效率。

往大了说,这种犹豫的情绪,会让人错过很多机会,影响未来和事业。

2. 容易被他人的话语影响情绪,导致情绪低落,起伏不定

与别人聊天,只要对方展现出一点不愉快的表情,就会心头一紧。

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说错话了,连带着情绪也一起跌落谷底,甚至一整天都不见好转。

甚至有可能会往更严重的地步发展,比如抑郁、社交恐惧等。

3. 常常把自己搞得很累

精神内耗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明明没做体力劳动,甚至可能什么都没做,但就是感觉非常累。

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4. 厌恶自己

厌恶自己,本质上是厌恶距离心中完美形象相差甚远的自己。

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只要自己偷懒了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会在心里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

然后会更换计划重新执行,继续贬低自己,直到陷入彻底放弃自己的状态。

为什么会形成精神内耗

1. 对自己极度不自信

自我评价很低,常常在心中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所长。

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只会将目光放在自己的缺点上,而对优点缺乏欣赏。

也因此,这种人通常不敢接受他人的褒奖,不敢将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觉得褒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压力。

总是不自觉地拿自己的缺点对比别人特别突出的地方,以至于在心中更加贬低自己。

2. 内心很敏感

过度在意身边的人和事,甚至会不自觉地往自己身上去联想,并常常得出负面的结论。

同事、朋友的一个眼神,就能体会出多种情绪,一个动作就能感受到各种意思,如果是跟自己相关的,又是比较负面的信息,就会难受很久。

其实,敏感的人能够注意到很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做事更仔细、周全,但如果对自身没有自信,就难免陷入长久的自卑状态。

3. 总是把想法落到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上

回想几天前做错的一个小事,感觉万分懊恼,不断思考会造成什么影响,该怎么去弥补。

一想到未来即将经历某件事就很焦虑,怕自己做不好,怕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怕人家轻视自己。

怕这怕那,总是将目光、想法落到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上,一直处于精神打架中。

最终选择逃避事情,将事情一再拖延,并且越拖延越焦虑,陷入恶性循环。

4. 对自己树立高要求

给自己制定一个很理想化的目标,然后每天强迫自己去执行。

什么时候要起床、睡觉,什么时候要完成任务,要达成什么目标。

每时每刻都处在忙碌的状态里,一刻都不敢松懈,好像只要有一丝懈怠,立马就会被人甩到天涯海角。

这种努力持续一段时间,当自己发现越来越难以进展的时候,焦虑感就会充满内心。

此时若是尝试过各种方法后还是没有成效,就会陷入长久的自我贬低状态,加剧自己的精神内耗。

中了以上任何一条,你大概率就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中。

精神内耗小的人会觉得生活越来越轻松,而精神内耗大的人,就会觉得越来越痛苦。

该怎么应对自己的精神内耗

下面是我查阅大量书籍,加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朋友,总结出的5个非常管用的方法,相信能够帮你迅速摆脱精神内耗。

1. 把自己的事与他人的事剥离开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一个概念,叫课题分离。

意思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他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在心中树立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简单来说,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他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是别人的事,你无法干涉。

同样地,你也有你的事,也是别人无法影响的,只能靠你自己。

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够看开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矛盾。

比如同事想要请你帮忙,而你想拒绝,但你认为拒绝之后对方会很不爽,觉得你小气。

在这个故事里,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实际上,同事想请你帮忙是同事的事,你想拒绝是你的事。

同事觉得很不爽说你小气是同事的事,那既然是同事的事,又为何要让它去影响到你的事呢,课题分离就是这个道理。

2. 用激励刺激行动

很多人之所以想得多,就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太过在意,而忽略了当下的行动。

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每天浑浑噩噩,只会打游戏。

事实上,我不是没有过焦虑,一段时间内给自己制定了很多目标,但最终都因为目标太过理想化而没能实现,继而内心更加讨厌这个不争气的自己。

太理想化的目标,很难让人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所以,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将目标拆分细化下去,变成一个个小任务。

不光如此,我还会给每个任务设置奖励,就好像打游戏一样,每过一关都能拿到通关奖励,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

3. 推翻负面情绪

个人情绪的产生,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一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其中A指事情的前因,C指事情的后果。

很多人认为就是因为有前因才会有后果,但其实少了其中一个关键部分,那就是信念B。

不同的B,就会产生不同的C。

我们都知道精神内耗的人很敏感,很容易将微不足道的事,联想到极为负面的方向。

比如开会汇报工作,老板对我的汇报皱了皱眉。

这时候,精神内耗的人就很大概率觉得自己搞砸了,年终奖没了,随之情绪一落千丈。

出现这种想法的原因,就是精神内耗的人的信念是悲观的、糟糕的和不自信的。

所以才会冒出年终奖没了的念头,最终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想要改变,就要推翻信念B。

尝试着把信念扭转,一次汇报的失败并不能决定年终奖,事实上我还有几次工作是完成得很出色的,下次汇报可以尽力去凸显出来。

你看,两种不同的信念所产生的想法,获得的情绪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里,容易被很多事影响情绪,不如多尝试一下转换自己思考的信念。

4. 学会接纳自己

正视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是减少内耗的关键。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不要在心里给自己塑造一个完美的标杆形象,这个形象不是你,两者也没有多大关系。

试着拿出一张纸,写出自己身上的标签,数量越多越好。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找:

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

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

我觉得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

合理审视自己,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劲。

只不过优势与劣势跟别人不一样,自己也有属于自己的长处。

5. 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

放过自己吧,该认怂的时候就要认怂。

不要再一味地强调“我很强”“别人能做到我肯定也能做到”“凭什么我不行”等等。

这种方式,本质上就是通过撒谎给自己心理暗示,施加压力,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

同时,也不要刻意去压制这些想法。

真正的 “自我接纳” 是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在做事前,心中默念这句:

“全力以赴吧,哪怕做不到也没关系,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自己以后会更优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希望处在精神内耗状态中的朋友,都能够尽快摆脱它。

被寄予厚望的中秋档电影“老大”《峰爆》上映三天斩获1.3亿左右票房,其中两天还只有晚上才上映。
按照这个趋势,等中秋假期结束时,《峰爆》票房应该能够轻松突破两亿,三亿也不是没可能。等到9月30日国庆档电影老大《长津湖》上映时,《峰爆》的最终票房也许会在三亿至四亿左右,但可能很难突破五亿。
这个成绩也算差强人意,毕竟在《峰爆》上映前各大电影媒体预测该片票房的区间就在2.2亿到4亿之间,显然,《峰爆》的票房表现是基本符合预测目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峰爆》的口碑打分也出来了,截至本文发稿时只有6.7分,这可能未达到很多观众包括笔者在内的预期分数,笔者看过《峰爆》的IMAX场之后认为该片的口碑打分可以在三星和四星之间,也就是7.5分左右。
一边票房稳步上涨符合预期,另一边口碑不高不说,影评区吐槽还有一大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峰爆》可能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剧情—铺垫不够
从整体来说,《峰爆》的剧情是没问题的,故事基本架构分大小两条线,大线是隧道和县城的抢险,里面有反复转折。小线是父子带领四个普通乘客脱困,中间内含父子关系一条暗线。
当然,没有问题的剧情并不是说肯定就好,因为这些剧情的设置基本上没有超出观众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说故事没有强烈转折点同时也没有强烈的爆点,几乎每段剧情的结局都已经在大多数观众的预期之中,这故事自然就有些温吞水。
没有强烈转折点和强烈爆点的原因一方面应该出在该片编剧工作的求稳上,毕竟电影背后是中国铁建和老铁道兵这个主题。
另一方面其实是时长问题,《峰爆》的时长只有114分钟,连两个小时都不到,这就导致很多剧情的铺垫都非常简单造成情节突兀。
比如,洪翼舟(朱一龙饰)进入地下河寻找父亲,两头都是摸黑找,洪翼舟父亲(黄志忠饰)更是不知道儿子就在来救自己的路上,当洪翼舟冒着生命危险终于见到父亲时,本来应该是一个很有爆点的戏,却因为没有铺垫直接让洪翼舟突然出现然后一声“爸”揭开了谜底,观众酝酿好的情绪无处释放。
还有直升机无法将人员输送到小山上的洞口这件事,该片只让抢险人员试了一次就宣告放弃,准备炸掉修了十年的隧道。然后,洪翼舟主动请缨和父亲在暴雨中徒手攀岩那么长时间才达到洞口,还付出了生命代价,这段戏就显得铺垫不够。
难道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进入洞口了?多试几次行不行?垂直放下一个人行不行?总之,这段戏铺垫不够就会导致洪翼舟的暴雨徒手攀岩没有说服力,导致洪翼舟父亲的牺牲显得没有很大价值,不被吐槽就怪了。
如果《峰爆》能将电影时长扩充到《2012》那样的两个半小时,甚至达到三小时,把剧情的铺垫细节做到位,整体剧情就会更加合理更加跌宕起伏,爆点和泪点才会完美释放。
二、演员—平均实力派
如果说《峰爆》没有大咖,一些观众肯定不乐意,难道朱一龙、黄志忠、陈数、张国立等人的咖位小吗?
实事求是讲,《峰爆》的明星阵容里各位演员的演技都不错,都很有实力保障,就连观众可能不太熟悉的成泰燊也是有名的实力派演员,被很多人误认为也属于“小鲜肉”行列的朱一龙更是优质演技派。
问题是,《峰爆》缺少能独立扛票房扛口碑的大咖,举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亮剑》的一些配角和龙套都烂到家了,但仅靠李幼斌一个人就能把整部剧带起来。
这就是《峰爆》的问题,演员实力太平均,缺乏在电影票房和口碑上对观众有强大说服力的大咖。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张译,可惜他露脸太少,最多也就算个大龙套。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那是以前。《峰爆》拍的是高铁,高速列车不是光靠车头,据说有些车厢也有动力输出,也就是平均发力,这倒符合该片选演员的思路,平均实力派。
三、台词—有人拖后腿
《峰爆》里有些演员的演技和台词是没问题甚至是优秀的,比如朱一龙、焦俊艳和黄志忠都很不错,但也有一些演员的台词是有问题的,一定意义上拖了后腿。
比如陈数,她饰演的丁总在大部分时间里确实有大项目经理的派头,但有些台词尤其是大声讲话的台词处理得并不好,有些抻着演喊台词之感,其实这个角色还不如换个男演员,比如让张译来演,那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比如张国立,他饰演的是国家高层干部,可以随时调动卫星那种,但不论是气场还是台词,他都处理得不太合适,有网友调侃说张国立把高级干部活活演出了居委会大爷的感觉。
其实,这个角色交给张国立身边的章申来演似乎更合适,章申那可是“武贝勒”出身,擅长饰演各种大集团大公司的大老板,形象高端大气,台词铿锵有力,他站在张国立身边,怎么看怎么像他微服私访一样。
一个人台词有问题观众可以忍,可如果好几个人台词和人设都有瑕疵,那电影的观感就会直线下降。
四、特效—并非主因
很多《峰爆》的差评都把特效不好放在了第一位,其实这并不准确。
一方面,《峰爆》前半段的特效相当牛好不好,尤其是地陷和火车出轨那段,完全不输《2012》加利福尼亚地震那场戏,甚至《峰爆》将特效和实景结合处理得可能更到位一些。
《峰爆》特效的问题主要出在影片末尾,一座山爆破,一座山整体滑坡,然后撞在一起。这么大的场面,电影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震撼感来,这也就缺乏县城16万人危在旦夕又死里逃生的紧张气氛,观众也就不会被强烈感动到。
另一方面,如果《峰爆》的剧情铺垫做全了,演员选合适了,台词处理好了的话,特效差一些并不会影响多大的口碑,典型如杨洁版《西游记》,那是啥水平的特效啊,比续集差远了,但口碑就比续集好得多,这可不光有怀旧情结起作用。
所以,电影,还是应该首先讲好故事,把大钱先花在编剧上,然后是导演、演员和服化道,最后才是特效,不能搞反了,编剧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说在最后,虽然笔者对《峰爆》吐槽了很多,但还是觉得《峰爆》值得一看也值得推荐,因为笔者和很多观众的吐槽只是针对电影艺术角度,而《峰爆》里还有让人无法不为之感动的两代铁道兵,还有他们的传承、敬业、责任和牺牲。
记得九十年代曾看过一部电影叫《路神》,里面有一位修路工人负伤住院时冲着众人喊了一句:修路的,都是神。
路神,这是笔者看完《峰爆》之后首先想到的一个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相全医生从医近40年,灵活运用中医理论,深入的研究中医在神经系统中的使用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凭自己几十年医术经验,以及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对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用
  • 最近整个人好像处于文艺复兴状态开始喜欢用原相机拍照喜欢用:) :( 这个最古老的表情喜欢所有极简化的东西现在对拍自己好像已经逐渐失去兴趣囤了很多图没有发但是因为
  • #疯狂婚礼季##带着微博去美国##享生活#【花里——拾得趣?味】田面心村里的休闲、艺术、自然、个性的文化空间主题餐厅。#疯狂婚礼季##享生活#【花里——拾得趣?
  • 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 然而就在不远处小兔子看不到的地方,小刺猬对着树后做了一个OK的手势。又过了好几年,小兔子躲在小狐狸怀里,“你知道吗,森林里有一口神奇的井,只要对着它说出自己喜
  • 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老旧小区改造得好,还不止于此呢,不仅邻里和谐了、环境卫生整洁了、精神面貌变好了,居民们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各类党
  • 」即使未有大排筵席,亦冇傳統接新娘儀式,但婚宴簡單得來卻好有愛,同至親好友慶祝的黃生黃太,全日表現興奮,切結婚蛋糕 一刻,平日內斂的黃德斌,亦開心到擘大個口笑,
  • 图三是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了我的小摊是下午在迎接第一位客人时总之昨天收获满满是四次以来收摊时剩下最少的一次了接下来就要沉淀几天补货啦对啦对啦有喜欢的可以私信我哦可拿
  • 然后没想到的是出了地铁站一眼看见了Aki女神,还没到店我就要嗨起来了~[给你小心心]哈哈哈哈哈,这种情况应该也很难发生吧。拉伸时放的《LMLY》也超适合打Jab
  • 吃什么不容易掉头发?我是隔一天洗一次头,坚持使用首迷防脱洗发水的,头顶的头发确实长了一些小绒毛了,我个人觉得我的见效比较快,真心觉得不错,长出来头发了有效果就好
  • 还有人说拿的久了会退市,你买上几家龙头,就算有退市的,假设归零了。还有人说拿的久了会退市,你买上几家龙头,就算有退市的,假设归零了。
  • 此方法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周KDJ金叉后,股价回档收周阴线,然后重新放量上行。当行情处在极强极弱单边市场中,日KDJ出现屡屡钝化,应改用MACD等中长指标;当股价
  • #大咖随手拍#佛山琦铝主要经营[haha][haha]:U型铝方通、弧型铝方通、冲孔铝板、镂空铝板、雕花铝板、铝单板、空调罩、蜂窝板、铝窗花、圆管、方管、铝型材
  • 当然也有生于酉月或丑月而显贵的例子,这就要看他的地支透出的年干如何而定。  甲寅日乙亥时生,而又生于辰月或丑未戌月,富足。
  • 发个#碎碎念# 上午笔试➕操作,下午面试明天就要体检奔波了一天今天超级放肆,晚上直接一眼书都没看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社畜本来今天应该跑步的但是穿了很久高跟鞋走路实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转起#迎接夏天#~(央视)年轻人到底该去大城市做什么?…… ……#以心会友,不负昭华#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不
  • 10、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又名沙湾大盘鸡,是新疆名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用料为鸡块和土豆块,色彩鲜艳、爽滑麻辣、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餐桌上
  • 一点都不像第一次坐的那次的那个叔叔好热情[哼]下次不会再这么轻易拦车了。哦补充一下,下午是跟李yj一起出去买的手抓饼,结果我自己回来,因为她的硕士后朋友来找她,
  • [牛大发]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无论当下正在经历什么都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 继续努力总有人嫌你不好 也总有人觉得你哪里都好爱你的人自然爱你
  • 我就不一样了,别人应该觉得我是不合群的,搬来两年多了,基本没和左邻右舍任何人说过话,我其实很羡慕小伙子这种社交牛掰的,不像我社恐。他说这个小猫是在楼下捡的,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