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播出的易立竞访谈节目《定义》第7期,嘉宾是正在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的黄贯中和欧阳靖。其中黄贯中在访谈过程说了一些话,令人甚是感慨。
作为华语传奇乐队BEYOND的吉他手,黄贯中被问到谁是他最尊敬的对手时,他说,有时会把家驹当成对手!另外,家驹更是他的一个灵魂知己。
他说,家驹的位置无人替代,他好像从未离开,他一直在那里,在这里(指向自己心的位置),随时想象两人各拿一把吉他就玩起来……
黄贯中还说,自己个性冲动,很容易跟人吵起来。
这个我们大概都知道,从年轻时候开始,他就是桀骜不驯的一个人,早期玩重金属乐队,后来加入BEYOND,他的音乐风格也一直偏重型。生活中他也确实容易冲动,曾经跟队友黄家强吵得人尽皆知,曾经还扬言要手刃自己的父亲……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黄贯中是个性格爆裂、谁都不服的人,当年他又把乐队“C位”黄家驹当作对手,那么,他们相处多年,为什么从没听说他们有较劲或闹不和呢?恰恰相反,不管在任何场合提到黄家驹,黄贯中都是一副特别服从与尊敬的姿态。家驹过世这么多年,即使他跟黄家强已经决裂,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家驹的感情,“灵魂知己”绝不是装出来的。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降”住黄贯中这样一个桀骜男子呢?这世上可能只有两个人可以做到,一个是女人,叫朱茵;一个是男人,叫黄家驹。
今天本文探讨的就是,为什么黄家驹是那个唯一可以“降”住黄贯中的男人。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兴起地下乐队潮,无数的年轻人受欧美音乐影响,拿起吉他贝斯鼓玩起了乐队。黄家驹、叶世荣、黄家强和黄贯中也是其中之一,但他们都是不固定的,今天这几个凑在一起玩,明天那几个凑在一起玩,很多“乐队”连名字都没有。
就BEYOND来说,先是黄家驹与叶世荣走到一块,加上吉他手邓炜谦、贝斯手李荣潮,组成了BEYOND的初始阵容,还参加了山叶吉他比赛,获得冠军。那是1983年。
就在这一年年底,BEYOND的邓炜谦和李荣潮离开了。主音吉他的位置先后由关宝璇和陈时安担任,而贝斯手,黄家驹拉了他弟弟黄家强进来担任。
1984年,叶世荣联合从BEYOND离队的邓炜谦,还有一个在上大学的朋友黄贯中,以及一个叫马永基的主唱,4个人组成一支乐队,玩的是重金属风格。黄贯中在乐队中是主音吉他手。
1985年,BEYOND在举办他们的“永远等待演唱会”前夕,主音吉他陈时安因出国留学而离队,让乐队陷入困境。这时叶世荣推荐了黄贯中。学美术的黄贯中,因帮他们制作过演唱会海报而有所接触,这下直接成了他们的替补吉他手。
演唱会结束后,黄贯中成功“转正”,BEYOND的四人阵容也正式确立。
但黄贯中和叶世荣的那支重金属乐队依然存在,后来在黄家驹的提议下改名为“高速啤机”,1986年和BEYOND一起参加过嘉士伯音乐节。直到BEYOND成名后的1988年,高速啤机才正式解散。
黄贯中对黄家驹的尊敬,绝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记得他回忆与家驹第一次见面时,最深的印象就是家驹那可以说“其貌不扬”的外表:皮肤黝黑,脸上长着痘,冒着油光,架着大黑框眼镜,留着未加修饰的长发,穿着也普通……
如此普通的外表,加上一张有点婆婆妈妈的嘴,怎么可能让内心孤傲的黄贯中第一眼就把他当回事呢!况且搞重型音乐的人,天生对玩其他风格的人抱有鄙视态度,所以他最初对家驹有所怀疑是很正常的。
此次访谈中黄贯中说他在内心把家驹当对手,这个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尤其是当他刚进入乐队时,看到家驹从主唱到主创,在乐队有着无可动摇的核心地位,他肯定也会在心里不服,难道我就不行吗?
别说什么黄贯中自不量力,进入一个新的团队,谁不是以强者为心理对手?对强者不服,本身代表着一种自信和向上的精神,也是对强者的一种肯定和尊敬,不是吗?
但通过更多时间的相处与合作,黄贯中对家驹的这种“不服”越来越少,肯定和尊敬越来越多。时间越久,他越发现自己小瞧了这位黑仔哥哥。他那惊为天人的创作才华,他深厚扎实的唱功,他对音乐的那份赤诚,还有他那嘴上话多、内心纯真的个性,具有天生的领导力,把兄弟几个的心聚得死死的……只要有他在,团队成员就没有压力,没有人与人之间那些小心机……
在家驹的感染下,摇滚硬汉对音乐的观念都有所转变,不再只执着于重型音乐,而要放大格局,多种风格一起发展。
也许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家驹已经不再是他心中的“对手”,而是向之看齐的“目标”,因为要超越家驹,他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了。无论自己以前再狂妄,如今在家驹面前也不得心悦诚服,跟着家驹把BEYOND干下去,成了他内心最坚定的一件事情。
试想一下,如果黄贯中加入BEYOND后,遇到的那个“对手”不是黄家驹,而是另一个人,那么,谁都不敢保证那个人能降住他,谁都不敢保证这支乐队能维持多久不散伙。
BEYOND里除了黄家驹以外的3个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老好人叶世荣,这两个都没有管理上的难度,唯一“天生反骨”的只有黄贯中。能让他服服帖帖并视之为灵魂知己,便可见黄家驹的个人才能与人格魅力是非凡的,不可取代的。不信你看在家驹去世后,BEYOND存在12年间,哪一刻有过四子时期的那种和谐局面?
可以说,除了黄家驹,谁都不曾真正服过谁!
黄家驹对吉他非常狂热,平时跟黄贯中少不了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琴技不亦乐乎。还记得红馆演唱会上《灰色轨迹》结尾时他们的双吉他solo吗?这是一个足以载入摇滚史册的经典画面啊!
BEYOND的第一首成名曲《大地》,作为乐队主唱的黄家驹,这次硬是把黄贯中推到了主唱的位置,只为把更多光环给到队友。后来还有很多歌曲,只要有可能,他都尽力把主唱的机会分配给了其他3位队友。相比很多为一句歌词而勾心斗角的乐队组合,也许这就是黄家驹与众不同的格局和魅力,不留给队友一丝可以抱怨的机会。
我们知道,黄贯中身上有一个九纹龙的纹身,这个其实是为纪念家驹而纹的。家驹生前有过纹身的想法,但从没有真正纹过,每次都是黄贯中帮他画上去的。家驹过世后,黄贯中就在自己身上纹了这个纹身,替兄弟圆此心愿,也是他们兄弟情的永恒见证。
相伴八年的梦幻旅程,一辈子的灵魂知己,庆幸这世界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让那个不可一世的桀骜男子,变成了后来的黄贯中。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我的寶貝今天出生28天了
抽空記錄一下自己生產的過程
8月18日 去產檢被大夫告知養水少住院
8月20日 做B超任然顯示養水少開始打縮宮素
8月22日 下午4點自然破養水並伴隨宮縮疼痛陣痛伴隨開宮口越來越疼,疼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疼直到疼痛根本無法忍受,本來計劃好的無痛也被值班護士查房耽誤了,等值班護士查完房回來宮口已經開到六指了,通知打無痛的大夫來產房宮口已經開到八指了,於是放棄了打無痛,大概過了10分鐘到20分鐘的樣子宮口開到了十指,開始正式生產,當時腦子裏一心只想著堅持加油用最快的速度生出來,疼到失去理智,聽助產士的話在陣痛時用力對抗陣痛。
從破羊水到寶寶出生一共用了四個小時的時間,快到整個人根本反應不過來,也真正體會了媽媽的偉大,從此這個世上多了一個牽掛的人,第一眼看見寶寶整個人是懵的看著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著我,乖乖的躺在我旁邊,既陌生又熟悉,在我身體裏住了九個多月的小傢伙,前幾分鐘還在我肚子裏的小傢伙,軟綿綿肉嘟嘟的小傢伙就躺在我身邊,這種感覺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
8月25日 做完B超開開心心的被接到月子中心,一來月子中心測寶寶的黃疸18.4被月子中心的兒科大夫恐嚇,逼著要去醫院給寶寶照藍光,第一次感受了母子分離的痛,哭的稀里嘩啦,還好兒童醫院有母嬰同室,剛出院的我又陪寶寶住進了醫院。
8月31日 出院到月子中心,正式開始坐月子。
9月7日 秋寶第一次正式洗澡,降了黃疸的秋寶洗完澡後粉嘟嘟的。
9月12日 秋寶第一個猛漲期,幾乎一夜沒閤眼。
9月17日 秋寶第一次游泳,剛進水有點緊張,緊張後自己開始蹬腿游。
還有兩天秋寶就滿月了,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關要過,也不知道未來還要面對多少突發情況,當了媽媽自己的心都變成了玻璃隨時容易破碎,膽子也越來越小,小到寶寶哼唧一下都會牽動你的心,孩子成了你願意我無條件奉獻、付出的那個人,媽媽真的太偉大了,以前只會用嘴說,現在是真的發自內心的體會。
秋寶寶未來的路每一步媽媽都會陪伴你一路前行,日子很長,我們慢慢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一系列过程中,我们母子被一波波陌生但热心的工作人员、乘客护送到达目的地,一路收获了满满的善意。 希望各位小可爱们能在未来的日子,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拥有一
  • 因为某来自马来西亚的文学社成员吃的时候没有拍照[挖鼻]】[微笑]深夜了,请带着饥饿与嘴馋等待明天吧。
  •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生活中,若办理测绘资质的条件跟流程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我认为, 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
  • 明星德不配位群众就不买账这两天最火的娱乐明星就属李易峰了吧,让吃瓜群众怎么也想不明白,你一个大明星又帅又多金,你现在的成就与地位让多少普通人家的孩子望尘莫及,按
  • ”扎哈罗娃要求美方对拜登这一言论作出解释:“美国总统拜登有义务回答一个问题,当‘北溪’管线遭到破坏时,美国是否将威胁付诸行动……欧洲必须知道真相!”布林肯前一天
  • #菜菜’s plog# &生日照骗昨日还是在火车站悲愤狂采抗原的小菜,今天就是快乐菜啦[抱一抱]大家都好用心给我准备了各种礼物,每一个都好喜欢,把我宠成
  • 滴—— 大学城周末体验卡 Sat 001157lele首次会晤[舔屏] 地摊火锅 真假汉堡王 Sun重庆鸡公煲 终于等到我的小车车 And一些0033的
  • 提醒 | 乘飞机,关于“随身携带”你要知道这些。  ①锂电池:充电宝、锂电池禁止托运,随身携带有限定条件;②充电宝:只能随身携带,额定能量小于或等于100Wh;
  • 就算问我怎么想,我也说不出对感情的梳理和冷漠,甚至妻子听了后还会很气,又吵架;好的时候也正常,但只是对老婆的伪装,当两人有情绪矛盾了,就会爆发式地翻旧账,说过去
  • 【官咖】220929 更新 땡스 오늘도 잘 마무리 했스요? 저도 연습 열심히 하고 공편 쓰고 있어요! 내일 벌써 금요일이네요 이번 주도 벌써 갔구
  • 环境适合聊天,下午茶很普通,大概大家来这里主要还是聊天吧[汗]如果是外地的朋友可以进来逛逛,吃的话周边还有很多选择[并不简单]#猫一和猫二##天津美食# ​​​
  • 今年2月份,该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型免复合钎焊材料,该产品打破了以往产品的局限,既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能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第三是利用媒体平台,发挥平台的优
  • #体育##曼联# 曼联很可能再次追求德容,滕哈赫并未放弃他。不过曼联方面似乎并不死心,他们期望在明年夏天引进德容。
  • 游侠带着大家过一下:欧普康视是做近视眼角膜塑形镜的,与爱尔眼科相比,它主要聚焦在青少年近视眼仪器治疗,ROE常年稳定在20%以上,净利润率增长最近5年的平均增速
  • !!
  • 到我今天开看的时候,心想这群评论的人确实没啥问题啊,说得挺对的,前面两篇都是挺普通的倒叙推理,比较算是冷知识的点子诡计,而且翡翠也是一直用同一个模式在破案,就算
  • [烟花]早上好[福][心][心]红旗漫卷江山如画,祖国华诞繁盛共享。[爆竹]红旗漫卷江山如画,祖国华诞繁盛共享。
  • #漳州[超话]#男嘉宾80年(编号19021713)[心]漳州漳浦人,物流[心]虽然生长在大家庭中(三个姐,一个哥一个弟,都已成家,还有老妈)但有点内向又有点自
  •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你不能选择,很多时候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 关于命运 小猪威尔伯的命运从出生就不被看好,生而为猪,人们看上的是他的肉,这真要命[允悲]。
  • 最顶级的自律就是:从来不拆穿,但是会远离,不动声色的淘汰你,成年人的世界里只做选择,从不教育,你有你的立场,我有我的底线,你出局了…… 做一个高段位的人,不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