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说制香—白露】九重木樨香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此时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桂花是代表秋天的香气,古时称为“木犀、木樨”,向余《异苑图》云:“岩桂一名七里香,生匡庐诸山谷间,八九月开花如枣花,香满岩谷,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其木坚韧,可作茶品。纹如犀角,故名木犀。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其香清可绝尘,浓香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甜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宋人邓肃在诗《木犀》中曰:“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现今桂花有四个品种群:四季桂、丹桂、金桂、银桂,入香多用产自广西的金桂,其花色黄,香浓,闻之异常甜美。

我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屈原《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

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为诗蔚然成风。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说明了窗前种有桂花的情况。

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我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
桂花是一种多用途的花,入茶、入药、入食、入香,到处可见桂花的身影,被古人熏入沉香中亦是很平常之事。

南宋朱敦儒的《菩萨蛮 》曾提到夜晚床帐中熏焚“木樨沈”:芭蕉叶上秋风碧。晚来小雨流苏湿。新窨木樨沈,香迟斗帐深。无人同向夕,还是愁成忆。忆昔结同心,鸳鸯何处寻。
木樨沈即沉香与桂花制作的熏香,桂花熏蒸沉香在北宋就开始流行,即用《陈氏香谱》中的记载的“花熏香诀”之法,把沉香与桂花放在一起,密封在甑中,放入蒸锅,上火蒸,让沉香染上桂花的香气。

北宋文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卷八“木犀花”条中言:“近人采花蕊以薰蒸诸香”。南宋周紫芝《刘文卿烧木犀沉为作长句》诗言:海南万里水沉树,江南九月木犀花。不知谁作造化手,幻出此等无品差。

《香乘》收录了大大小小八个模拟木樨香的方子, 但大多数已经不能说是模拟,而是写实了,这些方子都采用了将新鲜半开的桂花直接入香,这在整本《香乘》里,是独一无二的鲜花直接入香。

如:“木犀香二”:采木犀未开者,以生蜜拌匀(不可蜜多),实捺入磁器中,地坑埋窨,日久愈佳。取出于乳钵内研,拍成饼子,油单纸裹收,逐旋取烧。采花时不得犯手,剪取为妙。
又有“木犀香三”:日未出时,乘露采取岩桂花含蕊开及三四分者不拘多少,炼蜜候冷拌和,以温润为度,紧入不津磁罐中,以蜡纸密封罐口,掘地深三尺,窨一月,银叶衬烧,花大开者无香。

另有“木犀香(新)”:沉香半两、檀香半两、茅香一两,右为末,以半开桂花十二两,择去花蒂,研成泥,溲作剂,入石臼杵千百下即出,当风阴干,烧之。

北宋张邦基《漫庄墨录》卷八“木犀花”中记载:“山僧以花半开香正浓时,就枝头采撷取之,以女贞树子俗呼冬青者,捣裂其汁,微用拌其花,入有釉磁瓶中,以厚纸幂之”。
此记载与《香乘》收录的“桂花香”也颇为相似:用桂蕊将放者,捣烂去汁,加冬青子,亦捣烂去汁,存渣和桂花合一处作剂,当风处阴干,用玉版蒸,俨是桂香,甚有幽致。
而林洪在《山家清供》记载的方法更为简单,蜂蜜都不用,把桂花在甑中略蒸一下,然后晒干即可当香用:“采花略蒸、曝干作香者,吟边酒里,以古鼎燃之,尤有清意”。

桂花不仅仅可以用来制成蜜丸熏爇,还可以制成香珠,《陈氏香谱》中有一方“孙功莆廉访木犀香珠”,就是把桂花捣烂成泥,搓成香珠,竹签穿孔,制成数珠。《墨娥小录香谱》一卷中,记载的“合木犀香珠器物”云,用木犀(桂花)搭配大黄、檀香、白墡土,可作任意造型的香佩。

在宋代,木犀香珠是夜市上的热卖产品。吴自牧《梦梁录》“夜市”中记载: “夏秋多扑青纱、黄草帐子、挑金纱、异巧香袋儿、木犀香数珠、梧桐数珠、藏香、细扇......”
《墨娥小录香谱》一卷里收录了一款“木樨印香”,即是用来打香篆的香粉,用到的是晒干的干桂花。

“木犀(不拘多少,研一次晒干为末,每用五两)、檀香二两,赤苍脑末四钱、金颜香三钱、麝香一钱半,右为末,和匀作印香烧。”
赤苍脑,《陈氏香谱》云,“锯下杉屑与碎脑相杂者,谓之苍脑”,赤苍脑,即品级、纯度不高,带有杂质的龙脑。

金颜香,《香乘》中对金颜香的考证为:“香类熏陆,其色紫赤,如凝漆,沸起不甚香而有酸气,合沉檩焚之极清婉。《西域传》”;又言,“香出大食及真腊国,其香为树之脂也,色黄而气劲,盖能聚众香。真腊产金颜香:黄、白、黑三色,白者佳。《方舆胜略》”。
清《青烟录》亦补充道,“一统志云,真腊有金颜香,有深黄色者,有黑色者,劈开雪白者为佳,夹砂石者为下。其气能聚众香,番人以之和香涂身。”

根据众资料对其香气的描述,可能得知金颜香为安息香的一种,又根据其产地、品级、音译、颜色判断,香方中金颜香为伊朗安息香,又称拙贝罗香,纯度极高。
此香调和出来味道极其香甜,不仅仅可以用来打香篆,也可以用来熏爇,满室飘香。

#读书[超话]# #堡仔荐书# 钱德勒一九五八年最后的长篇小说,侦探马洛的谢幕之作。马洛受聘于一名律师,到火车站跟踪一名年轻女性,任务很简单:别跟丢人,只须查明下榻旅馆即可。然而马洛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他决定买一张前往圣迭哥的车票,追踪下去……

雷蒙德·索恩顿·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1888年7月23日-1959年3月26日)是一名推理小说作家。他对现代推理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写作风格和看法,在过去60年间为相当多的同行所采用。钱德勒的主角,菲利普·马洛,成了传统冷硬派私家侦探的同义词,与达希尔·哈米特的山姆·斯佩德并驾齐驱。

2018年,94岁的叶嘉莹捐赠了1857万元,许多记者纷纷慕名而来,想要对叶嘉莹进行采访,而叶嘉莹对此却很失望,她说:“你们这些人很无聊,眼里都是钱。”

她看着记者,眼里满是失望:“我本来要和你讲学问,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有兴趣的。”的确,太多人眼里,只有她捐赠的那笔巨款。

叶嘉莹,她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也是一名朴素的教师,她还有一个尊称:“叶先生”。“先生”这一名讳,是民国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最高称谓,而叶嘉莹,是现在为数不多能被称之为“先生”的人。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生世家里,她有着“叶赫那拉氏”的血统,是天生的贵族,她的人生第一首诗是伯父教的。

谁也想不到,此后余生,叶嘉莹都与诗词打交道,并且诗词一次次地挽救了她的生命,在她人生最低谷时,给了她无限的力量。

本该衣食无忧的叶嘉莹却在13岁那年,家庭发生了变故,因为战乱,她的父亲与家里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生活过得无比艰辛的她,在5年后,再一次遭受到了打击,她的母亲积劳成疾,在火车上就撒手人寰。

她永远地失去了双亲,那时的她只能在诗词中寻找到支撑她继续活下去的力量,她把悲痛都写进了诗词里,作了8首《哭母诗》,以此来悼念母亲。

1948年,24岁的叶嘉莹与赵钟荪结婚,原本以为终于有了寄托,开始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再次向她使绊。

在结婚后不到一年,丈夫就被逮捕了,叶嘉莹只好丢下了工作,带着女儿来到了台南。人生地不熟的她,只能寄居在亲戚家的走廊里。

那时的她每天不仅要小心翼翼地生活,还要面对四处而来的闲言碎语。

1950年,由于叶嘉莹知识渊博,被台大系主任聘请为专职教授,这时的生活才稍微好过一点,并且由于课讲得太好,相继受到了很多大学的邀请。

然而好景不长,1952年,叶嘉莹的丈夫赵钟荪被释放出狱,当时的叶嘉莹满心欢喜,一家三口可以再次团圆。

但赵钟荪却出狱之后,性情大变,由原来的谦谦君子变成了暴躁的汉子,时不时还会对叶嘉莹拳脚相向。

而作为传统女人的叶嘉莹,只能一次次地忍耐,直到2006年,赵钟荪逝世,这段58年的婚姻才走到了尽头。

在丈夫的弥留之际,叶嘉莹和赵钟荪手牵着手,叶嘉莹写了一句诗词:“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

1966年,叶嘉莹在教育界的名声越来越大,她相继收到了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的邀请,远赴美国成为客座教授。

1969年,叶嘉莹又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授为终身教授,名声响彻海外的教育界。如果不出意外,叶嘉莹会就此在国外渡过富有成就的一生。

但在1977年,她决定放弃国外的一切成就,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她要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回国后不久,叶嘉莹就被邀请到南开大学,在那里,她每次讲课都是座无虚席,并且名声越来越大,相继被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所邀请。

她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在了讲堂上,为的就是能够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

她在讲堂上意气风发,滔滔不绝地为学生解惑,传承文化,但却无人知道,在选择回国前,她刚刚失去了至亲。

1976年,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叶嘉莹,最终却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段时间她悲痛不已,她把自己关在了房间,整整10天闭门不出,写下了10首《哭女诗》。那段时间是她最痛苦的日子,甚至她想结束掉这段悲苦的人生,是诗词再次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2018年,94岁的叶嘉莹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捐赠了1875万元,本该想着低调地捐赠,却被校友会要求公开,低调的叶嘉莹,一下子就成为了许多记者的拜访对象。

然而这些记者却只关心,叶嘉莹为什么要捐赠这么多钱,对于她的学问一概不关心,让叶嘉莹无比失望,甚至导致她觉得,这些人过于无聊,眼里只剩下了钱。

这么多年来,叶嘉莹已经累积捐赠了3568万,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捐赠了出来,而自己则过着再朴素不过的生活。

每天的三餐不过就是馒头与青菜,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就这样穿了30年,物质上的生活,她全无追求,她要的是丰富的精神世界,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叶嘉莹的一生可以说再简单不过,因为她的一生都在为诗词事业奋斗着且热爱着,哪怕现在已经年近百岁,她依然选择要把中国传统的吟诵留给后人。

简单又伟大的叶嘉莹,她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诗词,正如她所说:“即使现在的人不能接受,也没关系,也许将来有一个人听到了会感动,也很值得。”#历史人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变了不是样子变了,是当妈妈的心态变了老大刚出生时我还是小孩的心态和心理,看着出现在眼前的小孩吓坏了:一个人!妈妈也在和你们一起变成大人照片拍摄于去年2022年
  • 信念和行动的冲突+没时间吃饭,让我就这么病倒了,具体细节就不说了(工作以来最狼狈的一天[允悲])一个做自由职业的朋友给了我一些建议:1.不要追求规律生活。哈哈哈
  • 宁波我宝一早开车带我去吃我最爱的宁波早点煎包麦饼海鲜面然后又开了一个小时奉化雪窦山➡️弥勒大佛➡️蒋氏故居傍晚打卡了当地很有特色的冷饮店也就是夜排挡烟火气热炒小
  • 脑子里突然有好多话想说,可好像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短语...生日快乐,祝我自己[抱一抱]从早上起来就开始收到惊喜,我是真得真得很开心快乐,那种被人爱着,被人惦记着
  • 爱情不能当饭吃 你的冷漠让我深信这句话 你会永远铭记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希望我释怀的那一天 你不要后悔一点 感谢你曾那么用力爱过 又这么狠心把我放弃了 我不会
  • 这一年,我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用去羡慕别人,时常想想自己所拥有的,才发现,自己也过的很好!这一年,我明白了:人,其实不需要太多东西,只要健
  • P4螺妞妞1⃣0⃣⭐️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家无限续加的酸笋,真的很不错,其他就一般般啦。 四月份の# 碎碎念# (中)#不可辜负的美食# 这个月喝了好多没喝过的店
  • 在这之前,我一直在家中照顾宝宝和做家务,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但这次,我终于可以专心工作,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必担心家庭的事情啦。
  • [哇][哇]搬运:cr_zzang©️:MiYuEntertain‼️ 禁二改商用快转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清华观察日记# 小彭读博第5⃣️2⃣️7⃣️天(更完vlog更日记 今天是双黄蛋[赢牛奶]p1 面包跟热狗真是绝配️感觉多乐之日的拿铁跟Tims的味道没差别☕
  • #狐狸的陷阱[超话]#祝各位羽毛六一快乐[送花花]#无论几岁快乐万岁# 好久没营业的小窝来给大家送一份六一,卷关,啾一只小羽毛获得[快乐糖]不包u~汇报一下近期
  • 后面看到也有其他剧粉在发这个撸猫说的话,我感觉很欣慰,️的剧粉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判断力,能跟你们一起追剧感觉好幸福,小有这样的剧粉真的很幸运这张图拍自2月
  • #任嘉伦[超话]# [许愿星]#任嘉伦烈焰之武庚纪# [许愿星]#任嘉伦无忧渡# [许愿星]#任嘉伦代言周大生# [许愿星]#任嘉伦暮色心约# 年
  • ❤️【人世间】每位演员都值得[鲜花]看着看着才发现大结局了,我看过的最让我内心纠结感慨的一部剧,在继续看与不想看的徘徊中看到了大结局,我想看到每个人能度过生活的
  • P11朱大叔 小桔遇上柠1⃣0⃣少冰+少糖清新解渴,是小柑橘和柠檬组合,有点像是橙子皮和柑橘肉混进了柠檬茶味道,味道很舒服,放久也不发苦。P6书亦 橙漫山茶花1
  • #彬准[超话]#捡手机《双黄蛋》04表面是:作曲人小少爷✖️urban舞蹈老师实际是:男chuǎn博主✖️网皇博主kkt体 双网皇设定 可能会ooc‼️预警注意
  • 我对他质问的时候,他什么都招了,说女孩是他的同事,和她是逢场作戏,工作上相互协助,时间久彼此产生了暧昧,她丈夫在家当奶爸,能力不如她,她特别嫌弃她丈夫,反而觉得
  • 佛陀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在佛诞日,我们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春游家族][赢牛奶]浴佛,象征着我们洗去
  • 但是截至目前,针对网页版GPT-4是否被降级过的两条追问都没有得到回答,并且Logan在这段时间有发布别的内容。总结下大家的反馈,最主要的几种表现有:以前GPT
  • 当晚气温较低,民辅警担心男子的身体,一边对他进行了初步检查,一边尝试着和他交流,所幸的是男子并未受伤,但他因醉酒神志不清,无法说出任何有用信息。到达现场后,民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