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
两汉 · 司马迁

屈 原 者 , 名 平 , 楚 之 同 姓 也 。 为 楚 怀 王 左 徒 。 博 闻 强 志 , 明 于 治 乱 , 娴 于 辞 令 。 入 则 与 王 图 议 国 事 , 以 出 号 令 ; 出 则 接 遇 宾 客 , 应 对 诸 侯 。 王 甚 任 之 。

上 官 大 夫 与 之 同 列 , 争 宠 而 心 害 其 能 。 怀 王 使 屈 原 造 为 宪 令 , 屈 平 属 草 稿 未 定 。 上 官 大 夫 见 而 欲 夺 之 , 屈 平 不 与 , 因 谗 之 曰 : “ 王 使 屈 平 为 令 , 众 莫 不 知 。 每 一 令 出 , 平 伐 其 功 , 曰 以 为 ‘ 非 我 莫 能 为 也 。 ’ ” 王 怒 而 疏 屈 平 。

屈 平 疾 王 听 之 不 聪 也 , 谗 谄 之 蔽 明 也 , 邪 曲 之 害 公 也 , 方 正 之 不 容 也 , 故 忧 愁 幽 思 而 作 《 离 骚 》 。 “ 离 骚 ” 者 , 犹 离 忧 也 。 夫 天 者 , 人 之 始 也 ; 父 母 者 , 人 之 本 也 。 人 穷 则 反 本 , 故 劳 苦 倦 极 , 未 尝 不 呼 天 也 ; 疾 痛 惨 怛 , 未 尝 不 呼 父 母 也 。 屈 平 正 道 直 行 , 竭 忠 尽 智 , 以 事 其 君 , 谗 人 间 之 , 可 谓 穷 矣 。 信 而 见 疑 , 忠 而 被 谤 , 能 无 怨 乎 ? 屈 平 之 作 《 离 骚 》 , 盖 自 怨 生 也 。 《 国 风 》 好 色 而 不 淫 , 《 小 雅 》 怨 诽 而 不 乱 。 若 《 离 骚 》 者 , 可 谓 兼 之 矣 。 上 称 帝 喾 , 下 道 齐 桓 , 中 述 汤 、 武 , 以 刺 世 事 。 明 道 德 之 广 崇 , 治 乱 之 条 贯 , 靡 不 毕 见 。 其 文 约 , 其 辞 微 , 其 志 洁 , 其 行 廉 。 其 称 文 小 而 其 指 极 大 , 举 类 迩 而 见 义 远 。 其 志 洁 , 故 其 称 物 芳 ; 其 行 廉 , 故 死 而 不 容 。 自 疏 濯 淖 污 泥 之 中 , 蝉 蜕 于 浊 秽 , 以 浮 游 尘 埃 之 外 , 不 获 世 之 滋 垢 , 皭 然 泥 而 不 滓 者 也 。 推 此 志 也 , 虽 与 日 月 争 光 可 也 。

屈 原 既 绌 。 其 后 秦 欲 伐 齐 , 齐 与 楚 从 亲 , 惠 王 患 之 。 乃 令 张 仪 佯 去 秦 , 厚 币 委 质 事 楚 , 曰 : “ 秦 甚 憎 齐 , 齐 与 楚 从 亲 , 楚 诚 能 绝 齐 , 秦 愿 献 商 、 於 之 地 六 百 里 。 ” 楚 怀 王 贪 而 信 张 仪 , 遂 绝 齐 , 使 使 如 秦 受 地 。 张 仪 诈 之 曰 : “ 仪 与 王 约 六 里 , 不 闻 六 百 里 。 ” 楚 使 怒 去 , 归 告 怀 王 。 怀 王 怒 , 大 兴 师 伐 秦 。 秦 发 兵 击 之 , 大 破 楚 师 于 丹 、 淅 , 斩 首 八 万 , 虏 楚 将 屈 匄 , 遂 取 楚 之 汉 中 地 。 怀 王 乃 悉 发 国 中 兵 , 以 深 入 击 秦 , 战 于 蓝 田 。 魏 闻 之 , 袭 楚 至 邓 。 楚 兵 惧 , 自 秦 归 。 而 齐 竟 怒 , 不 救 楚 , 楚 大 困 。 明 年 , 秦 割 汉 中 地 与 楚 以 和 。 楚 王 曰 : “ 不 愿 得 地 , 愿 得 张 仪 而 甘 心 焉 。 ” 张 仪 闻 , 乃 曰 : “ 以 一 仪 而 当 汉 中 地 , 臣 请 往 如 楚 。 ” 如 楚 , 又 因 厚 币 用 事 者 臣 靳 尚 , 而 设 诡 辩 于 怀 王 之 宠 姬 郑 袖 。 怀 王 竟 听 郑 袖 , 复 释 去 张 仪 。 是 时 屈 原 既 疏 , 不 复 在 位 , 使 于 齐 , 顾 反 , 谏 怀 王 曰 : “ 何 不 杀 张 仪 ? ” 怀 王 悔 , 追 张 仪 , 不 及 。

其 后 , 诸 侯 共 击 楚 , 大 破 之 , 杀 其 将 唐 眜 。 时 秦 昭 王 与 楚 婚 , 欲 与 怀 王 会 。 怀 王 欲 行 , 屈 平 曰 : “ 秦 , 虎 狼 之 国 , 不 可 信 , 不 如 毋 行 。 ” 怀 王 稚 子 子 兰 劝 王 行 : “ 奈 何 绝 秦 欢 ! ” 怀 王 卒 行 。 入 武 关 , 秦 伏 兵 绝 其 后 , 因 留 怀 王 , 以 求 割 地 。 怀 王 怒 , 不 听 。 亡 走 赵 , 赵 不 内 。 复 之 秦 , 竟 死 于 秦 而 归 葬 。

长 子 顷 襄 王 立 , 以 其 弟 子 兰 为 令 尹 。 楚 人 既 咎 子 兰 以 劝 怀 王 入 秦 而 不 反 也 。 屈 平 既 嫉 之 , 虽 放 流 , 眷 顾 楚 国 , 系 心 怀 王 , 不 忘 欲 反 。 冀 幸 君 之 一 悟 , 俗 之 一 改 也 。 其 存 君 兴 国 , 而 欲 反 复 之 , 一 篇 之 中 , 三 致 志 焉 。 然 终 无 可 奈 何 , 故 不 可 以 反 。 卒 以 此 见 怀 王 之 终 不 悟 也 。

人 君 无 愚 智 贤 不 肖 , 莫 不 欲 求 忠 以 自 为 , 举 贤 以 自 佐 。 然 亡 国 破 家 相 随 属 , 而 圣 君 治 国 累 世 而 不 见 者 , 其 所 谓 忠 者 不 忠 , 而 所 谓 贤 者 不 贤 也 。 怀 王 以 不 知 忠 臣 之 分 , 故 内 惑 于 郑 袖 , 外 欺 于 张 仪 , 疏 屈 平 而 信 上 官 大 夫 、 令 尹 子 兰 , 兵 挫 地 削 , 亡 其 六 郡 , 身 客 死 于 秦 , 为 天 下 笑 , 此 不 知 人 之 祸 也 。 《 易 》 曰 : “ 井 渫 不 食 , 为 我 心 恻 , 可 以 汲 。 王 明 , 并 受 其 福 。 ” 王 之 不 明 , 岂 足 福 哉 ! 令 尹 子 兰 闻 之 , 大 怒 。 卒 使 上 官 大 夫 短 屈 原 于 顷 襄 王 。 顷 襄 王 怒 而 迁 之 。 屈 原 至 于 江 滨 , 被 发 行 吟 泽 畔 , 颜 色 憔 悴 , 形 容 枯 槁 。 渔 父 见 而 问 之 曰 : “ 子 非 三 闾 大 夫 欤 ? 何 故 而 至 此 ? ” 屈 原 曰 : “ 举 世 皆 浊 而 我 独 清 , 众 人 皆 醉 而 我 独 醒 , 是 以 见 放 。 ” 渔 父 曰 : “ 夫 圣 人 者 , 不 凝 滞 于 物 , 而 能 与 世 推 移 。 举 世 皆 浊 , 何 不 随 其 流 而 扬 其 波 ? 众 人 皆 醉 , 何 不 哺 其 糟 而 啜 其 醨 ? 何 故 怀 瑾 握 瑜 , 而 自 令 见 放 为 ? ” 屈 原 曰 : “ 吾 闻 之 , 新 沐 者 必 弹 冠 , 新 浴 者 必 振 衣 。 人 又 谁 能 以 身 之 察 察 , 受 物 之 汶 汶 者 乎 ? 宁 赴 常 流 而 葬 乎 江 鱼 腹 中 耳 。 又 安 能 以 皓 皓 之 白 , 而 蒙 世 之 温 蠖 乎 ? ” 乃 作 《 怀 沙 》 之 赋 。 于 是 怀 石 , 遂 自 投 汨 罗 以 死 。

屈 原 既 死 之 后 , 楚 有 宋 玉 、 唐 勒 、 景 差 之 徒 者 , 皆 好 辞 而 以 赋 见 称 。 然 皆 祖 屈 原 之 从 容 辞 令 , 终 莫 敢 直 谏 。 其 后 楚 日 以 削 , 数 十 年 竟 为 秦 所 灭 。 自 屈 原 沉 汨 罗 后 百 有 馀 年 , 汉 有 贾 生 , 为 长 沙 王 太 傅 。 过 湘 水 , 投 书 以 吊 屈 原 。

太 史 公 曰 : “ 余 读 《 离 骚 》 、 《 天 问 》 、 《 招 魂 》 、 《 哀 郢 》 , 悲 其 志 。 适 长 沙 , 过 屈 原 所 自 沉 渊 , 未 尝 不 垂 涕 , 想 见 其 为 人 。 及 见 贾 生 吊 之 , 又 怪 屈 原 以 彼 其 材 游 诸 侯 , 何 国 不 容 , 而 自 令 若 是 ! 读 《 鵩 鸟 赋 》 , 同 死 生 , 轻 去 就 , 又 爽 然 自 失 矣 。 ”

#道教“承负说”浅谈!#
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一套道德教化理论,“报应思想”最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佛教中的“业报轮回”、儒家的“善恶报应”、道教的“天道承负”劝善思想在伦理道德中有不同体现,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发挥过重大作用,道教的“承负”理论在善恶观中更显突出,它不仅表达了所有宗教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真理,还解释了人在实际生活中行善而得罪报、行恶而得善报的不一致性,及人与社会、自然界中的承负关系。
道教的“承负”之说来自东汉早期《太平经》中提出的善恶报应思想,主要内涵是指:上天对个体及家族所积累的善恶进行核算和奖惩。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的《易经》和儒家的果报观。如《易·坤·文言》中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什么是道教的承负说呢?《太平经》云:“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天道循环,善恶承负,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名为承;同理,今人的善恶行为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承负说的受体不仅是自身,有恶心恶迹,天地就会夺其记算,减少他的寿命,同时个人行为还要影响到子孙。

  《抱朴子·内篇》卷六中云:“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死者,皆殃及子孙也。”《太上感应篇》中曰:“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但如你能虔诚地信道、学道、修道,并按“道”意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你不但可长寿,还能护佑后代。《太平经》中说:“行善者可得天年,如有大功,可延年益寿,福佑子孙后代。”《老子河上公章句》中也说:“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正,其德如是,乃有余庆于来世子孙也。”承负之说,具有我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道教立教的重要理论依据。《太平经》中指出的承负范围,主张自身要前承五代,后负五代,但也强调果报对个人及子孙与现世的影响。如《太平经·解承负诀》曰:“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身也……得行此道者,承负天地之谪悉去……或有真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无承负之过。”如自己能从善去恶、行大功德,并能行太平之道,就可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避免先人的余殃。这回答了力行善者反得恶,力行恶者反得善的不一致性,为我们指明了行善积德、立大功可免除余殃的方向。

因佛教果报思想和轮回理论能产生一种使人戒惧警策的感染力量,来世思想和彼岸世界对于灾难深重的下层人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故在南北朝后,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道教改革中,在《太平经》天道承负思想的基础之上引入佛教轮回理论充实教义。他在《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中讲的:“若有罪重之者,转生虫畜……轮转精魂虫畜猪羊而生。”及在《太上老君戒经》中说的:“本得无失,谓前生过去已得此戒,故于今身而无失也。”藉以加强劝善惩恶的社会功能。这对改变世风、完善道教体制等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东晋以来,许多道书吸取了佛教六道轮回和来生受报的影响,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的思想俯仰可拾、比比皆是,成为道教的思想基调之一。如《飞天人偈颂》中说:“不念怀慈心,酷毒害众生,死魂负铁杖,万劫戴火山。”《飞天人偈颂》又说:“苦酷馅忠良,谗谤击贤人,生世处边夷,死受牛兽身。”《升玄经》云:“不念作慈心,激猎害众生,罪竞受对报,炎火烧其形。”《明真科经》曰:“无极世界男女之人,生世不孝,骂辱父母,六亲相残,其罪深逆,死受酷对,万劫当得,生六畜之中,任人杀活,以酬昔冤,永失人道,长沦恶根。”《太上灵宝业报因缘经》中讲:“凡人有疾病、刑厄、凶祸、官灾、牢狱、水火、刀兵种种苦恼,皆是冥司考罚。”

清·刘一明在《道书十二种·通关文·因果关》中说:“盖天地间一切大小事物,皆有因果。善有善之因果,恶有恶之因果。为善者必有善报,为恶者必有恶报。为善者,善之因也;善报者,善之果也。为恶者,恶之因也;恶报者,恶之果也。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毫发不爽……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因果关口打通。一念一事,须要谨慎,一动一静,不可忽略。先学一个不作孽、不造罪的好人,然后理会大事,以图上进,庶乎有造。若因果不论,即要学道,又要作孽,明知明昧,罪上加罪,妄想闻道,难矣。”及《钟吕传道集》中所云:“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承负说和因果报应思想告戒世人:勿做恶事,多行善事,以求与道合一。道教将此观点写入劝善书和功过格,作为奖惩和定罪的依据。《云笈七签》卷九十二中曰:“凡人有一千恶者,后代袄逆;二千恶者,为奴厮;三千恶者,六疾孤穷;四千恶者,恶病流徒;五千恶者,为五岳鬼;六千恶者,为二十八狱囚;七千恶者,为诸方地狱徒;八千恶者,堕寒水狱;九千恶者,入无边底狱;一万恶者,堕薜荔狱。万恶之基,起于三业,一一相生,以至千万恶,堕薜荔狱者,永无原期渺渺,终天无由济拔,得不痛哉。”
  儒、释、道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在相互斗争、排斥中成长,也在相互吸收融合中发展,彼此之间的吸收与融摄是最主要的。无论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还是道教的天道承负,都是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道教承负说与佛教因果学说是有区别的,它除了宣扬慈悲观和善恶观外,还解释了人在实际生活中行善而得罪报、行恶而得善报的不一致性。如《太平经》中说:“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及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太上老君曰:“人修善积德而遇其凶祸者,受先人之余殃也;犯禁为恶而遇其福者,蒙先人之余殃也。”承负思想的劝善说服力更充分。

天道承负论与因果报应思想通过道教的大力宣扬,早已成为有利于社会安定、劝人向善的重要力量。《太上感应篇》是现存最早的善书,文中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己随之。”与《文昌帝君阴骘文》中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及《太微仙君功过格》中所讲的“积善则降之以祥,造恶则之以祸”等观点不但被道教徒及普通百姓所接受,也在佛教广泛传播。道教中的劝善思想不仅是弘道的重要支撑和手段,更是儒、释、道文化传统的积淀。

  “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分别是道教与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都是关于善恶报应的宗教理论,含有丰富的宗教伦理道德思想。佛教因果报应论只限于有情众生中的个体,而道教的承负说不但强调个体与家族的因果关系,还会影响到社会及整个自然界。《太平经》中说:“今先王为治,不得天地心,非一人失乱天文也。天大怒不悦喜,故病灾万端,后在位者复承负之。”《太平经·五事解承负诀》中曰:“然,天地生凡物,无德而伤之,天下云乱,家贫不足,老弱饥寒,县官无收,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而人反承负之。”承负不仅体现在个体与家族关系和社会的关系之上,更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之中。天有大难,而人也要承担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责任。 

如何判断一个#丹道修炼# 者是否入门?就看它有没有“特异功能”!

为什么现在的仙学大师都讳言神通?这不禁让我联想起那些没有真功夫的武术家,他们大都讳言技击,说那只是打手的本事。素不知实战乃武学之灵魂,不能实战的武术只能是名不副实的花拳绣腿。同样,神通也是仙学的灵魂,不能让人具备神通的仙学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

用不用神通,是态度问题;而有没有神通,可就是能力问题了!

丹道入手,便当绝利一源。以安静虚无为旨,行三光陆沉之功,耳目口皆收摄于虚无玄关一窍之中。虽是起手功夫,但练之得法,便已能使我心通灵而产生诸如预测、心灵感应等特异功能。若没产生以上功能,要么不得真诀;要么得诀而悟性太差,不能悟透一源之旨;要么就只能是自己的天资太差。

但是,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别人几十天能练就的功夫,自己再笨,几十年的修练,还无丝毫的证验,可能吗?这种人,要么口诀不对,要么理解错误,否则,就是他没好好练,在那蒙事。丹经有云:“不象灵台留一物,立即便做仙和佛。”自己没有证验,又要以此仙学求名利之实,怕别人看出自己的水平,那就只好讳言神通了。至于慧而不用的道理,那是另一回事,我们暂可不论。

筑基功成、炼己功深,大定之中,先天一气自虚无中而来。此阳乃先天之至阳,谓之一阳生,谓之真铅初显,谓之真阳火,谓之铅遇癸生……但此至阳之气,切不可轻易混过。此乃道气,而非我身中之真气。我之真气乃子气,先天一气为母气。先天初露,则神光发显,自然会有意念开锁、意念致动、意气断物、突破空间障碍等证验。丹经曰:“神光发显,自然能隔墙见物,预知前世。”这就是先天一气的证验,得此一气,必有此验。

但是,“时之子妙在心传”,这岂是常人可以窥测的?若无以上所说证验,便是还未证得先天一气。先天一气,谓之真种子,谓之真药物,谓之真铅,至此,才是正式步入仙学之门。所以说,先天后天,是仙学的关键。“仙学家”们看到这里,难道不会汗颜?他们当然不会,他们还要以仙学来求名利之实呢。这也是他们讳言神通的原因。当然,还有水准更低的“大家”,他们是根本就不知道神通是先天一气(道气)最直接的彰显。

大定之中,先天一气自虚无玄关一窍而来。此先天一气即药物。不知药物(先天一气),岂识虚无玄关?又哪能谈到前三三、后三三,二候得药、四候别有妙用之真火候?

薛道光曰:“丹法七十二品,欲学天仙,唯金丹至道而已。此盖无中生有,天地未判之前,炼混元真一之气,非后天地生五金八石、朱砂、水银、黑铅、白锡、黄丹、雄黄、雌黄、硫黄、砒粉、秋石、草木、灰霜、雪冰滓质煮伏之类,及自身津精气血液,有中生有等物也。唯真一之气,圣人以法追摄,于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如黍米,号曰金丹,又曰真铅,又曰阳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水,又曰水虎,又曰太乙含真气。人得饵之,立跻圣位。此乃无上九极上品天仙之妙道,世人罕得而遇也。”然而,得此金丹大药,必然天光发现而具神通,人得饵之,立跻圣位,岂虚言哉!正所谓:“神光发显,自然能隔墙见物,预知前世矣。”

“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真乃千古名言。表面上,此话人人会说,怕就怕究到实际,各人心中所指之“一气”,则不一定相同,恐与仙家具体所指之“一”大有分别。

“时之子妙在心传,月之圆存乎口诀。”古仙所言,岂虚言哉!要知上山路,须寻下山人;若问丹道玄微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既是先天,则与道有关。太上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道也。道者何?是一非二。太上曰:“子知其一万事毕”。

时间有前后古今,而一气无古无今,老子谓之“常”;空间有上下表里、内外精粗、美善贵贱......而一气则不落阴阳,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得一者,当无时间、空间之限制,故能知前后,能突破时空之限制。此及古仙所说的隔墙视物、预知前世,贯金透石,能隐能显,无所不能,变化莫测。

物质是物、暗物质也是物,皆难逃阴阳之拘。即便是我所认识的某某科学家所说的真空零点理论,也还只不过是指物理学概念上的真空,既然是物理学上的真空,便与精神无关,也还落在阴阳之内..

先天一气实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若不是精神和物质的根源,岂配得上古仙所说的“一”字?既是“一”,便不能落于精神或物质之一偏。可以说,先天一气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但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先天一气,实乃精神、物质之根源。既是精神、物质之根源,便与人的身心脱不得干系。

哈哈,话又绕回来了,先天一气乃人性命之根源,又岂能离于人而求之?此先天一气,实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既是阴阳之根,得之,便可无时间、空间之限制;既是造化之源,得之,便可有无不立,可隐可显;既是生死之本,得之,便超越生死。

超越生死?你会说不可能。其实,让油炸过的花生米发芽,让果子在半小时内变青变红,这些实验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致于无时间、空间之限制,虽令人惊异,但预测、残留信息的辨认、搬运功能、突破空间障碍等实验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致于有无不立,虽惊世骇俗,但意念起火、意念在硬币上钻孔等实验,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特异功能,都是先天一气的直接彰显。

因为先天一气是一非二,是道的直接彰显,故有以上诸多神奇。

若某某仙家大师,一生都没有特异功能或不信有特异功能,说明他还未得先天一气之证验,可断定他并未得药。在仙学金丹大道,得药方为入门。既未知药得药,那他就连仙学之门也未进入。

古仙云:“先天一气从虚无玄关一窍而来。”不知真药,何能知得玄关?药物、玄关皆非,那火候不论也罢。这样的学者,还配称仙学大师吗?

若未现神通,说明未得真药;若未得真药,必不明至道。古仙有云:“虽愚夫愚妇,得之亦立跻圣地。”若得金丹大道之真药物,必跻圣位证而彰现神通。否则,若还未能知药、得药,便是丹道门外汉。——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神通是仙学铁指标的真正原因。

那些不得丹道真缔的所谓学者,打着仙学的旗帜以求名求利之实,我再不说两句实话,恐仙学真面目被其玷污矣!

夫道者,不生不灭,无朽无坏,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因其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故谓之先天。而天下万物则不然,有生就有灭,有生必有死,被阴阳所拘,造化所束。

老子有叹于此,谓:“我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我有何患?”人与道合,便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与道合真之后,道即我,我即道,吾复有何患?故仙家有炼形化气金液还丹之说。

老子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道者,道即我,我即道,生死不能拘,造化莫能束,跳出阴阳,得大自在,故能了脱生死。

先天至阳之一气,实为丹道入门与否之铁门坎;而神通与了脱生死,又堪称丹道之两项铁指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公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推荐名单的通知】 根据《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关于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
  • 招聘客运员(售票、接站、站内检票)岗位 岗前实训周期:6个月(实训津贴1800/月,包食宿) 岗前实训岗位一般为服务性岗位 一、招聘要求: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敬
  • 亲爱的宝贝: 先天性近视+散光。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妈妈在医院泣不成声,妈妈想像不到从小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妈妈后悔老嫌你胆子小,不学平衡车,嫌你没礼貌,不
  • 或许,恋上文字,是一种宿命。我在墨香里演绎自己的淡暖清欢,我在墨香里种植自己的一草一木。任锦瑟年华,在晓风清月中走远,在水墨流年与相懂的人相伴相惜。于文字里起舞
  • #日向大輔[超话]# 透けひゅー 谢谢大家! 一转眼就过去的一小时! 感谢许多的来信 下次在10月6日再会吧 铃虫在鸣叫秋天了啊~ #透けひゅー# あり
  • 【#广东惠州##四季美景##旅游特色##美景如画##满城山水看不尽#】 满城山水看不尽 四季丹青入梦来 有人说,广东没有四季,只有春秋。那,是你不曾来过——
  • 太阳、上升天蝎座一周运势 本周天蝎们人际关系方面会有新的变化,可能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让你觉得某个人可以信赖又或者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在心里会和某人划清界限,
  • 近视眼社恐人真的每天都在经历尴尬…… 去国际部上日语课,快到上到二楼的时候转角处有个人给我打招呼:“こんにちは” 我:谁啊???谁?看不清看不清打个招呼为啥还用
  • ▫️ 四方当代美术馆当前展览“内部的流动:‘明日笔记’巡回展III”将于2021年10月17日(周日)正式结束。 ▫️ 在展览的最后一周,欢迎您继续来参观、思
  • 茶言观己:美酒邀知己,清茶也醉人|茶为知己好,有茗享时光 #白玉龙古树白茶# 北纬21°甜 —————— 茶 洗去的是浮尘 滤掉的是心情 收获到的是纯粹的自己
  • 近期NFT市场大幅失血 可能等高达今晚开完盲盒会好起来吧 这个CryptoMories算近期比较给力的项目了 今天开完盲盒不跌反尔爆拉了四倍 mint成本0.0
  • 在图书馆借了八本书。四本童书,四本大人的书。书非借不能读也,深有体会。借的书,看的进度快很多,会有意识地专注读,记笔记,就像去电影院看电影,你总能不经意就记住剧
  • #霓霓团开团啦#【37度恒温发热内衣】 #霓霓送福腻# 平+攒揪1个霓粉送同款[赞啊]@微博抽奖平台 10.10 周日 下午四点 ♦️团价:36/件,两件包
  • 刷抖音刷到女婿上门讨好丈母娘。 突然想到超超刚带我去他家的那段时间,他爹妈天天都在家陪我打麻将。我一去他家,人也不上班也没啥事。知道我喜欢打麻将,就买一桌麻将回
  • 三章歌 营销三章遍人知,无人询问哪三章。 自家红章占首章,平台狗瑞占两章。 拿乔摆派要做全,却把黑锅别人甩。 各位看客知不知,男主至今未表态。 三章无我家一章,
  • 4⃣生‮猴肖‬冲太岁 ​‎ ͏  猴的‮支地‬是申,申与寅‮六是‬冲,‮以所‬生​ 肖猴在2022年‮太与‬岁相冲,‮岁冲‬之年里​ 属猴的‮位各‬不管是事业、
  • 国际黄金周二午盘现价报1750一线~ 昨日黄金先涨后跌,多头上攻1760一线后受阻回落,再次测试1745底部后反弹,目前徘徊1750震荡,日线级别录的一根十字
  • 在最近的一期《十三邀》中,许知远被胡润的这个问题问住了:“你们中国人都讲究低调,很多富豪不愿意上百富榜,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人买走了全世界最多的豪车和奢侈品
  • 车钥匙套 钥匙链 适合女生的钥匙套 LINE小熊 车钥匙终于不用裸奔了☺️☺️网上找了好久,准备入手一个简约的钥匙套,这个白色系的正合我意当然也不好打理,钥匙套
  • #RDV時間# 从神农时代的饮茶记载,到唐代陆羽纷繁俱全的《茶经》,到宋徽宗赵佶“韵高致静”的《大观茶论》,到近代茶艺名家总结的“清、静、和、美”,我国传统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