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苓膏[超话]##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市面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一时半会还看不过来。但作为一个电商人,选品,真是难事[笑cry]好的产品,可遇不可求,有时候还讲究点缘分。比如咱们的龟苓膏,可能叫龟苓膏的东西太多了,一点也不稀罕。但从还原本真龟苓膏的角度,一大片就被pass了。相传龟苓膏最早的时候,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其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到咱们现代的龟苓膏,坚持传统工艺,配方讲究,能用真龟壳的,不多。如果遇上了,当然是先吃为敬了[哈哈][哈哈]

#哪一首诗让你觉得李白是神仙#
李白一生桀骜、浪漫,不随波逐流。他喜欢出入名山大川,诸多作品都是随心之作,大多形容山之宏伟,川之壮观。他的诗雄奇飘逸,充满着无限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歌行打破了故有传统,空无依傍,笔法多端,变幻莫测,摇曳多姿。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无尽的情思。贺知章称其为“谪仙人”;杜甫说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后世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一诗中也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如此看来,无论是为人性格,惊世诗才还是后世评价,李白都做到了极致,非常符合“仙”这个称谓。被后人誉为“诗仙”的他,有哪首诗是最为惊艳的呢?下面小K就来带大家盘点一下李白那“神仙”般的诗句。
01 他写相思: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何)如当初不相识。——唐·李白《三五七言》(《全唐诗》) 作为一首悲秋之作,诗中前半部分写秋风、秋月、落叶、寒鸦是写景,后半部分直接抒情,集写景与抒情于一体,清高宗也评论这首诗道:“哀音促节,凄若繁弦。”
02 他写人生境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唐诗》)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诗中未直言离别,而是着重抒发李白怀才不遇和愤懑不平,尤其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两句更被世人争相引用。
03 他写美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李白《清平调·其一》(《全唐诗》)这是一首描写杨贵妃的诗,其中人与物在李白的笔下相融合,语语浓艳,字字流葩。《填词杂说》中也评论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太白佳境。
04 他写江湖侠客: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唐·李白《侠客行》(《全唐诗》)作为一首描写江湖侠客的诗,李白在前四句着重描写了侠客的行头,后面几句引经据典,在抒发对于侠客仰慕之情的同时,又表达了自身想要拯危济世,立不世之功的愿望。
05 他写月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全唐诗》)此诗写李白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同时也表现出李白对于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
06 他写青涩的爱情: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唐·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全唐诗》) 这是李白的组诗作品其中的一首,在描写古代商人妻子生活阶段的同时,塑造了一个“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唐诗快》中评价道:虽是儿女子喁喁,却原带英雄之气,自与他人闺怨不同。
07 他写赠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全唐诗》)这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留别诗,前两句朴素、直接,后两句用“深千尺”来形容潭水的深湛,然后又说“不及汪伦送我情”,将二人的情谊与深湛的潭水做对比,更衬托出二人感情的浓厚。
08 他写思乡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唐·李白《太原早秋》(《全唐诗》)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的客观规律,李白在描写早秋景色的同时,以“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表现对于故乡的思念。
09 他写战争: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唐·李白《从军行·其二》(《全唐诗》) 这是李白《从军行》的第二首,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0 他写少年意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唐·李白《上李邕》(《全唐诗》)
本诗是李白青年时代所作,全诗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和我的姐妹们谈起十二年前的那一日,我们都在哪里经历了什么样的时刻。来这里记录一下我昨晚做的一个梦我在便利店遇到了李知恩,然后我用我的塑料韩语(情景设定会讲一
  • 配资公司但他为了不让大股票配资公司家觉得配资平台他高高在上股票配资公司,股票配资公司只能委屈自己来股票配资迎合别人的爱好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 配资平台 其在线
  • 主啊,求你按着圣经的话语,赐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在我们的心里,用你远高过人类的智慧,为我们预备将来最好的祝福。我们现今也给你们报告喜讯:就是那向祖先所应允的恩许,天
  • 你嘴角留下的残红,是尚未抚平的伤口;每次让我看到你脆弱的脸,也是在你卸妆之后。自然哲理告诉你~一步到位洗面奶有卸妆、洁面、护肤的3个功能,干皮集美超级适合这一款
  • 从15分钟均线来看,已经完全走成了空头排列趋势,这种趋势背景之下,反弹开空是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在增仓的时候,行情兑现利润会快一些交易思路,盘中反弹均线阻力位2
  • 不信⁉️你​且‎看​维​密‎大‎秀​就取​消‎了还​有很​多‎连‎锁​店​也​都‎撤柜‎了最​终‎还是要‎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才​会‎走​的长​久‎我不​敢
  • 纪实轻旅拍婚纱照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切都显得格外的悠闲和平静穿着小黄裙和马丁靴裙以及她脸上沐浴春风般的笑意一切清晰又美好, 这样的纪实婚纱照更像是郊外公路
  • #NCT_DREAM[超话]# #NCTDREAM_Reload# 【七站联合】20200512 IDOL RADIO Ridin'to DREAM 全场中字
  • 到了晚上,一轮新月挂在天边,可叹月不圆,人难圆,又是一个难熬的孤独黄昏。情人就像飘忽不定的白云,如何能寻得到他的踪迹呢?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你要找的那个人,他的未来里一定要有你[哆啦A梦微笑]。家长要有耐心,镇静的看他怎样折腾,这是你的定力,他是孩子,你是成人,你要有自信,他就无计可施了。
  • 其实 自己蛮好的 自己也要好好爱自己呀 尽管有些胖还戴眼镜 尽管没有万人爱的性格 尽管只是一个普普通通 从14岁就开始追星的girl 尽管会哭会闹也会沉默 但
  • 看着如此可爱的宝贝又回想哎呀几个月时的样子,多亏现在照相录像如此方便,能在时间长河中保留住容易忘却的珍贵回忆。米丫醒着的时候,只要冲她笑,她就立刻还之以笑脸。
  • 新加坡丰树集团投资建设的丰树现代物流园项目正在建设,中冶集团投资建设的635处国家物资储备库迁建项目已选址,达恩食品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已开工,以上3个项目建成后,
  • 加强大型犬只管理,让大众获得安全感 就身高而言,中国人对大型犬只缺乏威慑力,而大型犬只一旦伤人,给人造成的身心损害远大于小型犬只。例如,由于儿童的体格较小,无
  • 远方灯火闪亮着光你一人低头在路上这城市越大越让人心慌多向往多漫长这一路经历太多伤把最初笑容都淡忘时光让我们变得脆弱且坚强让我再来轻轻对你唱我多想 能多陪你一场把
  • 昨天的羊毛应该不少人都薅到了吧真的好划算呀,我测试了一下有一些活动今天还有,昨天没上车的可以康康话不多说,今天的羊毛好物送上! [14.9] [睡]无线蓝牙耳机
  • 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佛法看世间##正能量##阳光信用#宋·黄庭坚诗我肉众生肉 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 只是别
  • ​​​​2020.5.3#2020##小刘老师的在柬日常##所有人,加油# ✨ 心里有光 慢食三餐在诸多无聊的日子里,过得不再那样无聊诸多一个人的日子里,过得
  • 妈妈开玩笑让我再去考试,“我还蛮想读书的”我顺口答道。心里明白,其实我只是想念上学那会儿的自己吧,那时候,总觉得长大很遥远,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永远不用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