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作,告诉你要不要带伞、需不需添衣、城市该不该暂时“停摆”未雨绸缪】半夜睡不着,预报员经常会找把椅子坐在阳台上,仰头望着天,等雨来。

他们的工作,既能告诉你明天要不要带伞、需不需添衣,有时也决定水库要不要炸坝泄洪、村庄需不需全员撤离、城市该不该暂时“停摆”未雨绸缪。

凌晨4点,中央气象台预报大厅。

此时北京的天空依旧暗沉,离破晓还有一段时间。

电脑前,孙军正在查看雷达回波图,画着降水量预报图,来回对比分析各种天气资料。

作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他需要指导早间天气公报,审核签发暴雨预警。

电话不停地响,不断有同事拿材料向他询问……

而这仅仅是一天工作的开始。接下来,孙军要准备每天8点“雷打不动”的全国天气会商,与重点地区的预报员会商天气趋势,并审核各种预报产品,向决策服务部门提供预报材料,应对媒体记者采访……同时,他还要时刻关注并调阅各类天气图,组织天气会商,与同事一起分析和判断天气形势。

“每一次天气过程下来,都感觉像打了一场仗。”孙军说。

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因为天气变化分分秒秒变幻莫测、从不停歇。

偏不得,错不得

2019年8月10日凌晨两点,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一带沿海登陆。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预报员向纯怡是当天大夜班的预报员。“那晚整个中央气象台大楼灯火通明,大家紧盯着屏幕,几乎整晚没有休息。”她回忆说。

通宵达旦,对所有预报员来说是家常便饭。虽然可以白班、小夜、大夜三班倒,但他们一直“闻天而动”,随时到岗。尤其在4~9月汛期、7~9月台风活跃时期、重大事件或活动的气象保障期,以及较高灾害性天气预警级别情况下,他们几乎连轴转。预报大厅里的氛围更是紧张凝重。

向纯怡几乎全程参与了“利奇马”的预报工作。她说,那几天承受的压力如泰山压顶般令人窒息。

“我们的每一句预报结论、每一次预报调整都可能影响防灾减灾部署。偏不得、错不得。”

与其他预报不同,台风预报还有一项特殊任务——与国际接轨。“我们需要在每天的8个预报时次,定时向国际发报。”

向纯怡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观测平台上,预报员需要紧盯地面观测数据、雷达数据和卫星云图资料的实时更新。在仔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当值预报员需要每3个小时滚动做一次台风路径、强度预报,并在整时整点对外发报,不得有任何拖沓滞后。

“我的心情就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一样。因为向国际发布台风预报,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官方预报水平。”向纯怡说。

没有完美的预报

预报总会存在偏差,偏差小则表示预报做得好。尤其是强天气过程,预报难度非常大,极容易出现偏差。

2005年的台风“麦莎”就因预报失误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时,预报“麦莎”将给北京带来“十年来最大暴雨”,使全城上下枕戈待旦,但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甚至成为网上的笑料。

缺乏台风预报经验是预报不准的原因之一。“预报经验极其重要。否则在极端天气事件面前,未经‘世故’的预报员很容易‘心中无数’。”孙军说。

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的预报也出现过比较明显的偏差。作为当时的值班首席,孙军觉得没有做出较准确的降水量级预报,心里十分沉重。

“当时我们报的24小时最大降雨量约为150毫米,但实况监测显示,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400毫米。”谈及当时的预报偏差,孙军直言,那时的他们还“不太敢报”。

历史上,北京几乎没有出现过这么强的极端降雨,超过100毫米的降雨都很少。可想而知,预报员缺乏这类强降雨的预报经验。此外,预报员尚未完全掌握极端暴雨复杂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不过,在孙军看来,在当时的预报技术水平下,他们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

“毕竟预报经验和水平都有限,我们在预报时非常慎重。即使看到有强暴雨的可能,也不敢贸然做判断,不会轻易报这么大的降雨量。”孙军说,有了多次极端降水预报经验,对于今年北京的几场暴雨预报,他们做到了“心中有数”。

即使“心中有数”,每当遇到较大天气过程时,当值的预报员仍旧吃不好、睡不好。“报了一场大雨,我们预报员其实是希望它能下来的。没下来,我们心里很焦虑。”

半夜睡不着,预报员经常会找把椅子坐在阳台上,仰头望着天,等雨来。

报得准太难了,这让预报员又焦虑又纠结。

2017年7月,吉林永吉县出现极端强降水过程,暴雨引发洪水。紧张的时刻出现了,水库眼看就要满了,需要作出紧急判断,是否进行炸坝分洪。如果炸坝,要提前部署水库下游防御措施及人员疏散转移。

“当时,我们估计如果未来的24小时降雨量超过40毫米,就得炸坝。”面前的路非常清晰,只需要判断降雨量会不会超过40毫米,而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拍板。

“事情变得简单又困难。”这是孙军遇到最难的预报之一,事关重大,他反复分析着各种资料图,“结论必须尽量做到准确”。

经过中央气象台、吉林省气象台、吉林市气象台所有预报员的不断会商,最后,他们作出降雨量不会超过40毫米的预报判断,这也避免了炸坝带来的影响。

今非昔比,“方程”亦难解

“预报明天有大暴雨,到底几点下?”

“水库那边雨会有多大?”

“果园这里会下冰雹吗?”

……

大到国家工程的生产建设,小到百姓的工作生活,人们对天气预警预报水平的提高寄予更多期待。不管是台风预报,还是极端降水预报,预报员身上都扛着压力。这种压力从他们步入这个岗位起就开始了。

“就目前预报技术而言,很难满足需求。”孙军向《中国科学报》坦言,跟过去相比,现在的预报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天气预报怎么做?就是搜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未来天气的‘方程式’。”

1989年,孙军参加工作时,全国的气象观测站也就有2000个左右,能获得的观测资料非常有限。就拿卫星资料来说,预报员也仅依靠日本和美国的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天气系统,能看的只不过是几张打印的云图照片。数值预报资料更加有限,可参考的数值预报模式很少,而且基本不提供降水预报。

“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料,我们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军的话语中透出了些许无奈。

现在,我国已拥有世界上在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达6万多个,数量、密度位居世界首位,气象资料的密集程度非常可观。但这些都无法保证天气预报完全准确。利用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结合预报员自身的主观经验,这是当前预报员开展预报业务的主要手段。

“天气预报不是纯确定性的工程技术,不能做到精准预报,预报员需要依靠自身经验修正数值预报的结果,这里存在很强的个体主观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肖天贵表示。

天气预报员需有“科味”

“要鼓励培养科研型天气预报人才!”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特别提出的建议。

在李泽椿看来,“预报员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人,如果他们在面对一手数据时,能针对现实问题即时研究、即时判断,那将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当前,气象预报体系以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为核心。肖天贵表示,数值模式不可替代,但其也呈现出难以克服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更加需要气象预报员注重研究性思维。

“尤其在面对一些极端天气的新特征、新形势、新要素时,对预报人员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数值模式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陈耀登说。只有对特殊个例进行研究总结,深入理解其中原理机制,才能寻找相应的预报着眼点,不断改进模式预报系统,进而提高预报能力。

从实践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往往是数值模式无法反映的,却为预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比如,孙军等人通过对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实况诊断和极端性成因分析,提出了通过气象要素的异常表现来诊断和预报极端降雨的方法,并给出了华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条件和极端强降水预报思路,为预报员建立极端强降水预报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值模式作出了订正。

“两张皮”掣肘 改革进行时

专家们坦承,在预报领域,科研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例,相关研究显示,中国论文产出量排名全球第5。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主力军,但论文的影响力普遍偏低,且与国际上主要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中心相比,中国的全球预报能力和技术尚有差距。

事实上,我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不乏具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但多数研究尚未得到应用。谈及原因,陈耀登认为,这和高校和科研院所“重论文”的科研评价机制有直接关系。在李泽椿看来,更重要的是缺乏应用平台,导致这些成果停留在论文层面,未能引领并驱动业务发展。

此外,肖天贵介绍,高校气象专业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便就职教师岗位。没有业务实践经历,便很难把握研究的应用性。

另一方面,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主任张恒德指出,虽然现在大多数预报员都在业务和科研两手抓,但实际上预报员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动力和能力仍然不足。预报员面临着繁重的预报服务例行任务,预报难度大,他们自觉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预报员岗位特别辛苦,相对不易出成果,职称晋升压力大,很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选择其它相对轻松且易出成果的岗位。”陈耀登表示,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1年,中国气象局成立了首批国家级专家型预报员创新团队,围绕台风、暴雨、强对流3个专业领域分别组建了3支专家团队。

2019年,中国气象局提出“研究型业务”发展思路,计划逐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以业务需求牵引科学技术进步。

同时,气象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集体的技术累积研究,而不是个人能力。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有关国家级专家型预报员创新团队的相关研究内容正在改革计划中,将增加气候变化等研究方向。除了解决以上预报难题,团队还将加强预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根据模式偏差和数据产品的实际应用,开发新算法,做出新型预报产品。#天气预报# https://t.cn/A6MVTGR4

$神工股份 sh688233$ 神工股份:立志解决半导体材料领域卡脖子难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入围的东北上市公司并不是很多。在这为数不多的东北企业当中,神工股份(688233)榜上有名。

日前,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王冰洋率证券时报“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神工股份,对企业进行实地探访。

“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上游企业,神工股份以半导体级大直径单晶硅材料为突破口,多年来深耕市场,已成为该细分市场世界范围内的先进企业。此次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标志着神工股份在前沿技术先进性、业务扩展规模性以及发展质量示范性等多方面获得肯定。”神工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潘连胜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行业景气持续上行

据了解,神工股份于2013年7月在辽宁锦州创立,专注于集成电路刻蚀用单晶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神工股份主要有三大板块业务,分别是大直径单晶硅材料、硅零部件和大尺寸硅片。

神工股份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神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354.8%;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415.4%;归母净利润率近50%。

“从去年开始,半导体行业整体的景气度较高,处于上升通道,公司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业绩有了明显的反弹。”据潘连胜介绍,到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长。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行,这是核心原因;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公司前几年的工艺储备。例如从设备升级来说,公司更倾向于大型化,特别是15英寸以上的产品,设备的升级和工艺的储备方向都比较正确。

据了解,神工股份大直径单晶硅材料尺寸主要为14~19英寸,主要销售给半导体刻蚀设备硅零部件制造商,经一系列精密的机械加工制作成为芯片制造刻蚀环节所需的核心硅零部件。由于目前硅片的主流规格是十二吋硅片,因此要求干法刻蚀机硅电极的单晶硅材料必须大于十二吋。根据腔体不同,最大要求达到十九吋,下一代刻蚀机用硅材料更是达到22吋以上。神工股份成立以来,大直径单晶硅材料一直是最重要的主营业务,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半导体强国。

潘连胜表示,神工股份的硅零部件业务拓展同样处于产品推广和客户认证的阶段。这部分产品针对的主要目标市场在国内。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国内的刻蚀机厂商、第二类是国内的IC制造客户。IC制造客户方面,公司已逐渐推进8英寸客户的评估,并在去年拿到部分8英寸客户的批量认证订单。2021年,公司持续推进12英寸客户的评估认证。目前在几家做CIS芯片和存储芯片的晶圆厂已经进行了评估,进展十分顺利,未来期待这些评估认证工作能早日结束。此外,刻蚀机厂商方面的产品推广也比较顺利。

“相较于2020年,2021年公司硅电极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大幅的提升,但相比单晶硅材料的营收来看规模尚小,所以在整体销售额的占比提升还不明显。但硅零部件将来会成长为神工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潘连胜十分有信心地表示。

另据潘连胜介绍,公司目前对于8英寸轻掺杂低缺陷硅片的产能规划是15万片/月,厂房设计为30万片/月,今年年初已实现了5万片/月产能的设备安装,目前的产出约为8000片/月。这样的产能规划的节奏一方面为的是验证新上设备的性能和工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客户评估认证的进展。“我们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打开市场、提高产量,最终能达到月产15万片的产能规划或者更多。”潘连胜说。

晶体技术优势明显

据潘连胜介绍,神工股份生产的半导体级单晶硅材料纯度最高达到11个9,量产尺寸最大可达19英寸,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7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芯片制造刻蚀环节对硅材料的工艺要求。公司核心产品过去几年成功打入国际先进半导体材料供应链体系,并已逐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在全球刻蚀电极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13%~15%,广泛应用于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的生产流程。

神工股份的上市募投项目为8英寸半导体级硅单晶抛光片生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神工股份的新颖化在募投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大直径硅片的生产直接定位于“半导体级8英寸轻掺低缺陷抛光片”,对标国际先进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价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有望为解决国家关键细分领域卡脖子的难题做出贡献。

在潘连胜看来,跟国内外的同行相比,神工股份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晶体技术。晶体技术是半导体材料当中的最基础部分,晶体的制造必须要控制晶体缺陷,神工股份的竞争优势就在于缺陷控制方面,不论缺陷密度,还是缺陷数量,神工股份的缺陷控制能力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尤其在大直径单晶硅材料方面,晶体越大,神工股份的缺陷控制优势越发明显,这也充分说明神工股份晶体技术的先进性。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神工股份投入的研发费用也在逐年增加: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790万元,较2019年增长80.93%,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也从5.25%上涨到9.32%;仅2021年上半年,神工研发费用已经达到1946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今后,随着我们的硅零部件业务、硅片业务继续投入,包括大直径22英寸以上晶体的研发投入,公司的研发费用会保持一个高水平的稳定状态。”潘连胜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神工股份成功生产出直径达22英寸的单晶体。对此,潘连胜介绍说,22英寸单晶体是应国外大客户研发下一代刻蚀机硅零部件的要求而做的技术储备。众所周知,当前最高的量产规模的芯片设计线宽已经达到5纳米,有些3纳米也正在研发当中。由于设计线宽越来越小,那么在12英寸硅片的领域里需要刻蚀的电路的精确度就更高,所以它的各种温度参数,比如说温度的分布,离子气体的分布都要更均匀,所以电极就需要做的比较大。也有的是做成一体的,就是把原来的上电极(Showerhead)和外部的OuterRing做成一体,因此需要的单晶体必须很大。

“22英寸单晶体的成功开发,对下一代集成电路的刻蚀机有很重要的应用意义,同时对神工股份也有重要的意义。”潘连胜认为,晶体直径越大,生产难度就越大,因为在空间有限的热场里,要做出更大的直径的晶体,难度非常大,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难题,比如热场温度的不均匀性、超大晶体的直径控制等。神工攻克了重重的技术难关,最终拉制成功22英寸单晶体,保持了公司技术的领先优势,积累了重要的技术数据和工艺,为公司今后技术的进步、业务成长做一个基础研究和储备。放眼全世界范围内,目前22英寸单晶体都只是在努力尝试研发阶段,尚未形成批量的生产和销售。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神工股份采用“特色化”的工艺技术进行生产,无磁场大直径单晶硅制造技术、固液共存界面控制技术、热场尺寸优化工艺等技术工艺填补国内空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际上此次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标志着神工股份在前沿技术先进性、业务扩展规模性以及发展质量示范性等多方面获得肯定。”潘连胜说。

做半导体硅材料领域领先者

作为一家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企业,神工股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所理解的高质量是至少在某一个领域,哪怕是很小的细分领域,能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才称得上高质量;另外,在国内某一领域成为龙头,有一定的带头作用,也可称为高质量。”潘连胜说,高质量就在于竞争力,竞争力除了体现在强大的研发队伍以外,更主要是产品的优越性和盈利性,以及产品的市场份额。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最理想的状态是高中低端产品都有竞争力,高端产品也能够做好,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也不害怕。还包括产品质量稳定性,优质服务、稳定出货、交期及时方面的竞争力等等。

潘连胜以半导体材料企业举例:从高端的材料,比如大直径22英寸单晶硅材料的研发,良品率可以走在行业前列;到稍微小一点的,比如14英寸晶体也能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条件下胜出。国内的很多细分领域里边,都逐渐涌现出一些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现在或将来有望成为国内行业领先者,有助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神工股份以生产技术门槛高,市场容量比较大的轻掺低缺陷抛光硅片为目标。截至目前,神工股份已掌握了包含8英寸半导体级硅片在内的晶体生长及硅片表面精密加工等多项核心技术。具体包括:晶体生长稳态化控制技术、低缺陷单晶生长技术、高良率切片技术、高效化学腐蚀及清洗技术、超平整度研磨抛光技术、硅片检测评价技术、硅片表面微观线性损伤控制技术、低酸量硅片表面清洗技术、线切割过程中硅片翘曲度的稳定性控制技术等。

“高质量企业的第二个标志,是可持续发展。”潘连胜进一步阐述说,这既包括产品的研发能力,基础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整体的研发投入等;也包括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不是有合理配置的人才梯队,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重视程度等。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高质量的标志,如果是只是一时的荣光,一时的市场占有率很好,结果后面5年、10年还做同样产品,没有研发、没有成长,那么肯定算不上是一个高质量的企业。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神工股份的发展战略是紧密围绕“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国家战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者。自成立伊始,就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

“国内大部分公司都不以海外销售为主,但神工股份在创立之初就投入海外竞争,去赚海外的钱、去赚半导体强国的钱,海外销售收入在主营业务当中的占比达90%以上,这足以令人自豪。”潘连胜说,海外销售额占比较大,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公司的技术优势,充分说明神工股份的产品具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

未来,随着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神工股份在国内销售额比例将会一直提高,从现在的10%左右会逐渐提高到15%、20%、30%、40%、50%……尤其是神工股份新增的两大事业板块——硅零部件、大尺寸硅片如果进展顺利,国内销售额达到50%是很可能实现的,甚至将来会超过国外销售额。 https://t.cn/zQDk7Ky

梁红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的书Day 517《捕捉儿童敏感期》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孙瑞雪

我听到哭声跑过去时,4岁的齐齐正焦虑地大哭着。她身边站在一个比她小的女孩(3岁左右)。小女孩面无表情地在玩一样东西。我判断这个孩子拿了齐齐的东西,齐齐要不回来。我问那个孩子:“你拿的是齐齐的东西吗?”这个女孩回答:“不是。”我问齐齐:“这是你的东西吗?”齐齐哭着说:“不是。”我奇怪地看着齐齐,齐齐哽咽着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是她的。”

噢——我以为我明白了:“齐齐,她自己会处理的,别人也会要回来的。”本来齐齐已经控制住了哭声,听了我的解释,她突然又愤怒地大哭起来:“不,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那个小女孩依然懵懵懂懂地玩着别人的小东西。

我明白了齐齐的意思。她认为“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个原则每人都应遵守这个规则。这个规则已经在其身上内化了。我突然感到羞愧,认真地对她说:“是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齐齐停止了哭泣。她明白我理解了她,带着哭腔“啊”了一声,等待着我。我说:“你可以带她去找那位小朋友,把东西还给她。”齐齐凝神点点头,拉着那个孩子走了。

几分钟后,3个孩子手拉手微笑着站在我面前,原来那东西是颖颖的。颖颖举起手中的东西给我示意,齐齐笑着用手拉了一下旁边的那个小女孩。小女孩斜着身子,身体的重心聚集在拉齐齐的那只手上,抬起一条腿往后一踢,边踢边笑着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齐齐微笑着,脸上还挂着刚才的泪痕。

儿童和成人不同。成人大都有这种心理:别人的闲事不管。而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秩序感,他喜欢遵守规则。只有儿童和一些保持了这份美德的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这是文明社会的基础,也是成人后延续出的道德品质。它最终关系到儿童长大后的道德、文明素质、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

儿童出生几个月后就有秩序,他会因为坚持秩序达到执拗的地步。一旦儿童建构了良好的秩序,就会自主地维护它。这似乎意味着,因为遵守了内在的秩序,对环境的秩序就变得确定和明晰起来。就有了心智的秩序,使得儿童信任环境、维护环境,相信自己能和环境交流。

如果儿童内在秩序以及外在环境的秩序被权威替代,那么决定孩子内心的就是成人或是老师,儿童就会怕学校、怕老师。这种无秩序的环境使儿童丧失了安全感,最终,这种环境会培养和滋生出懂得丛林规则的孩子,人格就会沦落。

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保障儿童得到均等发展的机会,受到平等的对待。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儿童就容易发现生活的法则和宇宙的秘密,在行为中形成自律。

一旦度过这个阶段,他们就会对社会秩序高度敏感。仔细观察成人世界,我们坚信,保证幼儿园、小学教育的科学性,这是我们民族素质的基本保证。

人际关系

一对一地交换食物和玩具。

交换

从2岁七八个月开始,乐乐疯狂地交换物品,只要是他喜欢的或想交换的,都会乐此不疲地交换。

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要背上一书包的车和食物,无论是大还是小,是好是坏,是便宜还是昂贵,他全然不顾,只要塞满就行。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有我看不懂的儿童画,我随口问:“乐乐,哪来的纸?”乐乐高兴地回答:“我用我的车交换的。”我惊讶地“啊”了一声,但看到他那高兴劲儿,没说什么。谁让车是他自己的呢,那交换也是他的自由。

“妈妈,妈妈,看,这是我交换来的大大卷!”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大卷盒子向我跑来,兴奋地边跑边喊:“看,还能这样切呢!”边说边快速地打开盒子(我一看,盒子里剩下两个大大卷蜷缩在那里),认真地切起来。由于手的力量不够不够,费了好大劲才切下一小点,他如获至宝,举起来说:“看,这样就切下来了,我分享给你。”然后递进我嘴里说:“好吃吧!”为了不打击他的热情,我笑着点头回应:“好吃。”他高兴地跳了起来,那种满足劲儿就别提了。我问:“乐乐,你用什么交换的?”他自豪地回答:“就用那个奥迪遥控车呗!”我的天哪,一辆遥控车交换了那么一点大大卷还兴奋成这样,孩子真不可思议!等到下午回家时,我看他什么也没带,就问:“你的大大卷呢?”“送霄霄了。”他不以为然地回答。

更有趣的是,自己的车跟别人交换来交换去又重新回到自己的手里,他也一样兴奋和满足。一天下班后准备回家,发现乐乐、霄霄、晨晨他们正在商量交换车。晨晨说:“我跟你交换好不好?你看,我这个还有灯呢。”乐乐一听,说:“好吧。”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交易”,两个孩子都兴奋不已。在路上我问乐乐:“你的车怎么在晨晨手里呢?”乐乐说:“我送给昊昊了,他又跟阳阳交换了,阳阳又跟晨晨交换了。”“你又交换回来了?”“嗯!”他干脆地回答。

就这样,他频繁地交换物品。说是交换,其实也谈不上,因为在成人看来,他很少能带像样的东西回家,天天书包里不是空空的,就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比如纸、破玩具等。问他:“你的东西呢?”他回答交换了,交换来的东西不是说分享着吃了就是送人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晒出捕捉到的“电脑出镜画面”截至下周四中午12:00,我们将根据内容质量在评论区随机抽选3名小伙伴,各送出主角签名照1张 #用星上场 不可替代#
  • 这事情虽然很小,但却是大家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我们平时点得菜都是被拿到厨房里去处理,端出来的时候还跟我们点的份量一样多吗? 这件事,如果老板没动手脚,
  • 我妈现在好乐观,可能生活好过了吧,以前家里挺穷的,妈妈以前吃了多少苦掉了多少眼泪…之所以我这么爱哭,有一大半是心疼我妈[泪][泪]希望我可以晚点结婚生孩子,可以
  • 那如果是灰狼血统比较重的狗呢,比如阿拉斯加犬,它的忠诚有另一个来源。这是因为人类喜欢狗的这种幼年特性,觉得可爱,在多年的品种培育过程中选择和保留了下来。
  • 自从喜欢你,我就脱离了地心引力,因为我的重心变成了你我看到春秋住进你眼眸,我望到四月从你怀里走来,我听到心脏每一次跳动, 都因你而变得有意义‎眼里是你,心里也是
  • 希望每个孩子都在爱和慈悲中长大,做一个快乐的、热爱他人的人。愿每一个儿童和父母都拥有慈悲和智慧,勇气和力量,童年生活得无忧无虑,无病无痛,无烦无恼,开心快乐。
  • 快乐会到来然后它也会过去然后悲伤会回来恐惧会回来快乐也会回来直到一切消失不见无论您是什么花都会绽放不用梦想成为其他的花成为完全绽放自我的那一朵你曾梦想的那朵花仅
  • 其次,我如果知道某些男的有这种美好前任我也不会跟他一起,果然男人会传播好运气是没错的还有令人费解的是本人分手后,我们这位网友疯狂查看男的的微博,发现他经常点赞一
  • "나는 너를 향해 이미 99발자국까지 매진했다.이제 그대가 한발자국만 다가가면 우린 함께 할 수 있어." 히히..방금 내 머릿속에 떠오른 로맨틱
  •     “每年进入3月,宁波植物园陆续迎来春季赏花的最佳时期,我们也会碰到不少咨询赏花地点的乘客,所以每年我们都会提前做准备,如错过了赏花线的市民也不用担心,
  • 郝鹏飞:居住证工作人员:你给我看一眼,好,去5号登记窗口郝鹏飞:谢谢……新人郝鹏飞、张盼,在北京工作多年,相比本市户籍的婚姻登记,他们多了一道核验居住证或工作居
  • 3级---基本上是良性结节,恶行率不到2%,体质没有问题的话,定期医院随访。2级---通常是良性结节,每年做好体检就可以了,一般是囊性结节。
  • 两个女儿还会提醒多朗说“保佑保佑”[悲伤]在野炊中,珂珂娜原本的梦想是当厨师,而现在长高了不少,还跑出来卖环卡饰品赚钱了。静谧公主代表了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单身
  • 六一快乐[兔子]25km换来沉甸甸的奖牌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左面一个夹菜的右面一个夹菜的,三个哥们口口声声劝饭,在一声声吃点没事你真的不胖中,狠狠放纵
  • 你完全可以说出一个比较具体的希望来表达你的赞赏和建议,比如说:“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而且,如果在这里再稍微改动下的话,也许会更好.…..” 3、不要再说“老实说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我不在乎别人的“冷眼旁观”闲言碎语也并不会让我崩坏 我独一无二的20岁青春 穿着婚纱 向他奔去 见到了我身后的青春 是他绘成了我青春的山川流溪 他给予的那束
  • 如果你们觉得当时的1000多w和现在的等价的话,那1000多w能买两个刚刚拿了冠军并且四冠的帆帆了,何况现在的小马,再怎么说在战队成绩上,也是十强, 除去这个,
  • 三、大道无名现代社会有很多伪善人,一听说行善能够积功德,就大张旗鼓地去捐助做慈善,然后呢大肆宣扬我的道德高尚,如何如何去做这些善事的,其目的是有私心的,是为了名
  • 真正懂得真相的人,是不会一口说出来的,因为真理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了,就不是真正的真理了,真理是通过自己从实践中去证得的,别人讲出来的真理,你没有去实践过,那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