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终南山的“修行者”,我寻访过600多位隐士,他们在这里确实“都挺好”!#修行必读#

一、寻隐者不遇

2008年之前,张剑峰的身份是青春文学图书编辑。自从走上寻访终南隐士的道路之后,他的身份变成杂志《问道》的主编,他对隐士的采访就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前几年接触文学圈、做期刊,庸俗的东西太多,感官享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花钱,这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人的生活视野太小、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修行者的生活就像我忽然发现了清澈的水源,以前的浑浊的水质就不可再饮用了。”张剑峰这样形容这一变化。

2008年,看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后,张剑峰决定去终南山寻找书中所写的隐士。“我从南五台开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这对他来说是个教训,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寻隐者不遇”是很多人的经历,有不少读过《空谷幽兰》的读者有过去终南山寻访隐士一无所获的经历,西北大学的郭老师2009年夏天曾到终南山大峪寻访,但既没有看到隐士,也没有看到隐士居住的茅棚。

张剑峰介绍,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不欢迎到访者,有的修行者准备出山,他或许希望和到访者结缘,有的修行者正在用功的时候,是不想被外人打扰,而且要看到访者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去山里旅游旅游,往往这样的到访者最多。

“四五十人拿着大喇叭,边走边唱,带着酒肉,留下一地垃圾,然后转身就走,对山里这些修行者,他们只是好奇。”每遇到这样的到访者,隐士们只能关门谢客。

二、敲门需要喊暗号

有人说,人人都想在终南山寻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但是最后只寻到一棵歪脖子树。

“我也想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神仙,一位无所不能的仙人或者圣人,就太完美了。”最开始,张剑峰抱着寻访圣贤的目的走进了终南山。

第一次寻访失败后,张剑峰决定独自行动:“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稀里糊涂走,没有交通工具。”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但为了采访修行者,他会带录音笔和纸笔。隐士居住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他们分散在各个山谷里。

“一般到访者去敲门,修行者都会开门,但有些并不接待生客。”张剑峰说,“寻访了几百位隐士后我才知道,敲门需要念一些暗号。”

“阿弥陀佛”、“慈悲”、“无量寿福”是最常用的敲门暗语,如果是佛教修行者,敲门者敲门时念“阿弥陀佛”,道教修行者则需念“无量寿福”,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标志来区分。

张剑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听说两位比丘尼师徒居住在一座山洞内9年,谁知找到她们居住的山洞时,明明听到门内有动静,但敲门却没有人应声。当时他不懂念暗号,只是坚持敲门,敲门几次后,师徒两人终于开门了。在她们居住的山洞,只有经书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见到张剑峰,师父说:“你真是幸运,一般来敲门的人,敲一次没人开门就走了,我们平时不给人开门。”通过谈话,他得知,师徒两人在山洞居住9年,连附近的茅棚都没去过,也不接待外面的到访者。在山洞外,师徒两人在悬崖边开辟了一块三四平米大的菜地,张剑峰到访时,她们正在包白菜饺子。

“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饺子,她们也很少吃那么丰盛。她们问我从哪里来,拜访过哪些人,讲她们的师父如何修行,谈得比较多的是她们尊崇的修行者,讲智者的生活和道德,她们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后来我也看到一些修行人不是真正在修行,我看到玉的同时看到了泥土。”张剑峰回忆道。但他至今不知道那对师徒的法号,不久之后,那对师徒就离开了山洞,他再也没有见过她们。

张剑峰介绍说,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一般会把自己小茅棚打扫得很干净,做一点小景致,比如在门口种点花,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三、揭秘修行者

终南山是修行者最为集中的地方,但在华山后山、宝鸡龙门洞等地方都有修行者居住,他们随意居住在秦岭中,在做过一些采访之后,张剑峰逐渐掌握了一些知名修行者的信息,三年里,他的行程东西跨度大约400公里,至今已经寻访到600多位隐士,很多人成为他的朋友,对这些修行者的采访,让他诞生了创办一本丹道修证实录类杂志的想法,后来这些采访文章被发表在随后创办的杂志《问道》里。

2月12日,本报记者跟随张剑峰前往终南山大峪谷,寻访山中的修行者,他说:“有时候在山里走一天,一个人也找不到,有些隐士住得比较高,看见有人来他们就走了,但十有八九不会落空。”

台湾作家张德芬、主持人梁冬等名人也曾跟随他到终南山寻访隐士,现在在张剑峰周围,也有一些跟他一样去山中寻访修行者的朋友,但能坚持的并不多。

四、山中的隐士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他说。

2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4个小时后,记者跟随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尽管是冬天,沿路仍遇见了一些隐士,黄道长常年在终南草堂居住,几乎不下山,他老家在东北,他说:“下山去做什么呢?我们下山后就像傻子似的,左右不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距离终南草堂30分钟山路外,有一位去年11月从衡山来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并不觉得山中冷,只说:“在这,就是玩呗!收弟子,就看缘分呗!”面对陌生人,他们并不多谈其他。

“我们从小都知道世上有和尚有道士,但没法接触他们,一般觉得,出家人就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蛮有学养的。”张剑峰说。他上周刚见到一个山中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他不是一般学者,也不敢立论,他问我认识比尔波特吗,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发给他,看能否翻译成英文。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张剑峰说。

冬天的终南山里,随时飞雪,黄道长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包了一锅热乎乎的包子,包包子用的萝卜是自己在旁边的菜地种的,冬天他挖了菜窖存储这些蔬菜,米面油等物品都是朋友从山下送来的,他们称之为“供养”,记者上山当天,遇到一对给修行者送供养的60岁夫妇,他们提了一壶最好的花生油,背了一些日常用品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

“如果没有供养也可以,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别人觉得住在山里很可怜。修行者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给一些修行人送供养,送东西给他,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对他们来说,送不送没什么区别。”张剑峰介绍。

五、从寻访者变成修行者

在寻访了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光看看书,做口头东西不行,我开始只是旁观者,后来发现不行,开始对这些修行的行为并不相信,但又不断亲眼见到效果,不断否定自己的怀疑,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打坐、练功。”2010年,张剑峰和张德芬等十多人一起凑钱在这里修建了十几间茅棚,取名“终南草堂”,可以供修行者居住。

对修行的好处,张剑峰说:“就是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做自己的观察者,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好像我之前的工作都是为我后来修行做铺垫,现在做的才是我喜欢的真正要做的事情,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做真正的自己。”

张剑峰有两个孩子,妻子做平面设计工作,父母也受他的影响开始修行。“父亲以前很不喜欢烧香拜佛的人,觉得是迷信,但现在父母也打坐,吃素食,现在他理解了,从心性上认识了修心才是核心,现在他知道修行人很有学识。”

张剑峰的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的时候,还带着女儿到茅棚居住,吃饭前先感恩做饭的人,吃饭不能说话,以前女儿挑食,而在山里她会吃得干干净净。

“修行对我生活本质的改变是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以前,有一个东西我想得到,我肯定会努力争取,但现在,患得患失的东西就少了,人会更豁达一点。对物质不刻意追求,更注重精神生活,我之前的生活,也和大部分人追求的一样,但现在,我所追求的东西,不因大部分人追求其他东西而受到影响,不管社会变化再快,我所接触的东西永远简单。在茅棚里,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茶,那样就挺幸福的,很多人得到的东西很多,并不觉得幸福。”张剑峰说,“这座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山,看到《空谷幽兰》时,我觉得好像在门缝里的一线光,我想看到光源在哪里,山是一个符号,是活着的文化。” https://t.cn/Rcdt451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某晚,19岁的剧社女兵刘燕瑾和丁冬跟随队伍一夜走了一百多里,估计已经跳出敌人的合击圈了,就进村找饭吃。突然一片喧哗,听说鬼子已围了村子。


她们只能跟着老百姓往村外跑,日本骑兵正在绕村子兜圈子,圈子越兜越小,直到兜出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圈子,将跑出去的几百人全围在里头了。

这时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的鬼子步兵也围过来了,一边走一边喊:“八路的,八路的?”老百姓都挤成一团了,最后只好都蹲下。不敢抬头,也不敢睁眼看。听着不远处有个人惨叫一声,知道是敌人拿刺刀挑了一个。

身材壮实的刘燕瑾赶紧就着点露水,拍点地上的浮土涂抹在脸上脖子上。可手里空空的,不像个逃难的老百姓。突然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扔过来,吓了她一跳,睁眼一看,是个旧包袱。是边上一个很瘦小的大娘扔给她的。大娘小声说:“闺女,快拿着,”刘燕瑾赶快两手抱着。回头一瞧,觉得苗条瘦弱的丁冬比她更不像老百姓,就又扔给丁冬了。


她听见日本兵大马靴踏着地"咚咚"过来了,赶紧低下头。日本兵端着刺刀先走到丁冬那儿,丁冬把头低下来,双手紧紧抱着包袱。日本兵一刺刀把包袱挑到地上,一看都是些破衣服,破布头,只看了一眼,就朝刘燕瑾走过来,猛然吼了一句:“什么的干活?”刘燕谨赶快回答:“老百姓,老百姓。”那日本兵又问了一句:“哪个村的有?”她想回答就是附近那个村的,可又不知道村名。旁边那位大娘抢着回答:“就是这村的。”说着把刘燕瑾往她身后拉。日本兵瞧了瞧刘燕瑾哆嗦害怕的样子,就端着刺刀往前去搜索别人去了。听得见远近日本兵一个个挨着用半拉子中国话问:“什么的干活?”“八路的?”鬼子抓走一个男青年,他穿着便衣,但衣服上有那么点钢笔水,鬼子知道老百姓不用钢笔。

日本兵杀了几个男青年,又抓了些人,骑上马就走了。听见马蹄声越来越远,可她们还是一动不敢动。刘燕瑾看看丁冬,不相信闯过了这一关。这会已是过晌午了。就听见村头上有老头和小孩在喊:“维持上了,不要紧了,回家吃饭去吧!” 藏在麦垅里的老乡们一个个陆陆续续地回村了。刘燕瑾把包袱送还大娘,她邀请她俩未果也回家了。


她们俩都是外乡人,口音不对,碰着汉奸就更危险了。两个人没个主意,渴得饿得发慌。她们看见从道沟里走来一个高鼻梁,大眼睛,走起路来麻利快的大娘。她一手提着饭罐子,一手里提着饭篮子。像是平日给在地里干活的人送饭去。刘燕瑾和丁冬一见有人来,就向她打听村里的情况。一边说着话,一边盯着她手里的饭罐子、饭篮子。

那大娘一听她们是外乡人,了解到她们是八路军,就把村里的敌情详详细细地告诉她们了。原来日本人在村里还没走。问她是给谁送的饭,说大娘能不能给我们点吃,从昨夜到现在,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呢。大娘说她是给在地里藏着的儿子送饭去,说着把饭罐子递给我们,说:“闺女,你们先喝点稀的,等一会打发我儿子吃了,我回来带你们进村上我家里吃去。鬼子们在村当间打尖呢,我家在村边子上,看不见,你们又是女的,跟我回去不打紧。”

老大娘走后,她们俩三口两口喝了饭汤,又商量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跟大娘进村吧,鬼子就在村里,太冒险了,别弄个自投罗网。不跟大娘进村吧,别处也没个投奔。正在犹豫不定,大娘回来了,说:“闺女,咱们走吧。”刘燕瑾和丁冬相互看了看,也只好壮着胆子闯一闯了。她家果然是住在村边上,出道沟就可以拐进她家的大门。进了屋,大娘就招呼说:“闺女,快上炕吧,你们再喝碗饭汤,我给你们烙饼。”

吃完了大娘的烙饼和鸡蛋,刘燕瑾和丁冬互相看看,该走了,鬼子就在村里住着,别给大娘找麻烦。可又往哪走呢?大娘看出她们的难处,边收拾东西,边安慰她们说:“快躺下睡一觉歇歇,天黑了你们还要赶路呢。”这当儿,听见大街上有人喊:“乡亲们,维持上了,开会去吧, 一家去一个。”大娘说:“别管他们,你们睡你们的,我去瞧瞧。”说完就出去了,刘燕瑾和丁冬背靠背坐在炕头上,谁也没说话,两个人忍不住哭了起来。

大娘的儿子是一个十五六岁,又黑又壮、不爱说话的青年,天黑才回家。大娘问她们要投奔哪儿?她们说要朝西北走前往路西去。大娘又做了一顿饭叫她们吃了,还给她们带上明天吃的干粮,然后叫她儿子送两位姑娘出村,指明了道才回去。于是,刘燕瑾和丁宁们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走上了茫茫的道路,后来终于到达了路西晋察冀根据地。

刘燕瑾解放后继续从事演出工作,主要作品有《平原游击队》(李大娘)、《活着》(福贵娘)、《傻小子行侠记》(桂妈妈)、《葡萄熟了的时候》、《昆仑山上一棵草》,以及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同甘共苦》,歌剧《白毛女》等。2012年,刘燕瑾去世,享年87岁。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某晚,19岁的剧社女兵刘燕瑾和丁冬跟随队伍一夜走了一百多里,估计已经跳出敌人的合击圈了,就进村找饭吃。突然一片喧哗,听说鬼子已围了村子。


她们只能跟着老百姓往村外跑,日本骑兵正在绕村子兜圈子,圈子越兜越小,直到兜出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圈子,将跑出去的几百人全围在里头了。

这时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的鬼子步兵也围过来了,一边走一边喊:“八路的,八路的?”老百姓都挤成一团了,最后只好都蹲下。不敢抬头,也不敢睁眼看。听着不远处有个人惨叫一声,知道是敌人拿刺刀挑了一个。

身材壮实的刘燕瑾赶紧就着点露水,拍点地上的浮土涂抹在脸上脖子上。可手里空空的,不像个逃难的老百姓。突然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扔过来,吓了她一跳,睁眼一看,是个旧包袱。是边上一个很瘦小的大娘扔给她的。大娘小声说:“闺女,快拿着,”刘燕瑾赶快两手抱着。回头一瞧,觉得苗条瘦弱的丁冬比她更不像老百姓,就又扔给丁冬了。


她听见日本兵大马靴踏着地"咚咚"过来了,赶紧低下头。日本兵端着刺刀先走到丁冬那儿,丁冬把头低下来,双手紧紧抱着包袱。日本兵一刺刀把包袱挑到地上,一看都是些破衣服,破布头,只看了一眼,就朝刘燕瑾走过来,猛然吼了一句:“什么的干活?”刘燕谨赶快回答:“老百姓,老百姓。”那日本兵又问了一句:“哪个村的有?”她想回答就是附近那个村的,可又不知道村名。旁边那位大娘抢着回答:“就是这村的。”说着把刘燕瑾往她身后拉。日本兵瞧了瞧刘燕瑾哆嗦害怕的样子,就端着刺刀往前去搜索别人去了。听得见远近日本兵一个个挨着用半拉子中国话问:“什么的干活?”“八路的?”鬼子抓走一个男青年,他穿着便衣,但衣服上有那么点钢笔水,鬼子知道老百姓不用钢笔。

日本兵杀了几个男青年,又抓了些人,骑上马就走了。听见马蹄声越来越远,可她们还是一动不敢动。刘燕瑾看看丁冬,不相信闯过了这一关。这会已是过晌午了。就听见村头上有老头和小孩在喊:“维持上了,不要紧了,回家吃饭去吧!” 藏在麦垅里的老乡们一个个陆陆续续地回村了。刘燕瑾把包袱送还大娘,她邀请她俩未果也回家了。


她们俩都是外乡人,口音不对,碰着汉奸就更危险了。两个人没个主意,渴得饿得发慌。她们看见从道沟里走来一个高鼻梁,大眼睛,走起路来麻利快的大娘。她一手提着饭罐子,一手里提着饭篮子。像是平日给在地里干活的人送饭去。刘燕瑾和丁冬一见有人来,就向她打听村里的情况。一边说着话,一边盯着她手里的饭罐子、饭篮子。

那大娘一听她们是外乡人,了解到她们是八路军,就把村里的敌情详详细细地告诉她们了。原来日本人在村里还没走。问她是给谁送的饭,说大娘能不能给我们点吃,从昨夜到现在,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呢。大娘说她是给在地里藏着的儿子送饭去,说着把饭罐子递给我们,说:“闺女,你们先喝点稀的,等一会打发我儿子吃了,我回来带你们进村上我家里吃去。鬼子们在村当间打尖呢,我家在村边子上,看不见,你们又是女的,跟我回去不打紧。”

老大娘走后,她们俩三口两口喝了饭汤,又商量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跟大娘进村吧,鬼子就在村里,太冒险了,别弄个自投罗网。不跟大娘进村吧,别处也没个投奔。正在犹豫不定,大娘回来了,说:“闺女,咱们走吧。”刘燕瑾和丁冬相互看了看,也只好壮着胆子闯一闯了。她家果然是住在村边上,出道沟就可以拐进她家的大门。进了屋,大娘就招呼说:“闺女,快上炕吧,你们再喝碗饭汤,我给你们烙饼。”

吃完了大娘的烙饼和鸡蛋,刘燕瑾和丁冬互相看看,该走了,鬼子就在村里住着,别给大娘找麻烦。可又往哪走呢?大娘看出我们的难处,边收拾东西,边安慰我们说:“快躺下睡一觉歇歇,天黑了你们还要赶路呢。”这当儿,听见大街上有人喊:“乡亲们,维持上了,开会去吧, 一家去一个。”大娘说:“别管他们,你们睡你们的,我去瞧瞧。”说完就出去了,刘燕瑾和丁冬背靠背坐在炕头上,谁也没说话,两个人忍不住哭了起来。

大娘的儿子是一个十五六岁,又黑又壮、不爱说话的青年,天黑才回家。大娘问她们要投奔哪儿?她们说要朝西北走前往路西去。大娘又做了一顿饭叫她们吃了,还给她们带上明天吃的干粮,然后叫她儿子送两位姑娘出村,指明了道才回去。于是,刘燕瑾和丁宁们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走上了茫茫的道路,后来终于到达了路西晋察冀根据地。

刘燕瑾解放后继续从事演出工作,主要作品有《平原游击队》(李大娘)、《活着》(福贵娘)、《傻小子行侠记》(桂妈妈)、《葡萄熟了的时候》、《昆仑山上一棵草》,以及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同甘共苦》,歌剧《白毛女》等。2012年,刘燕瑾去世,享年87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众所周知,忆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女德十级学者”的行走代言人,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到“女人若没人爱多可悲”忆莲的公众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由这些书写者写定了——
  • 真正的想通过佛道儒来突破自己,都得需要传承,有高级生命呵护,这得看个人是否具有这样的机缘和福报!衡量修行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谁念的咒语更多,谁做的功德更大,更不是
  • 1、现在装修公司前期都是免费量房免费为你服务的当然这是所有的这些公司前期都会表现出来的专业行2、自己找的工人一是不能保证专业度,二来根本没有售后处理。3、装修公
  • 5.我可能忘了少年的样子,但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天,周围人的喧闹和放肆招摇的风,我不再拥有那样的夏天,也终于和曾经的自己作别。25.我可能忘了少年的样子,但我始终记
  • ”—— 蔡九记 徐八喵#厦门约拍#我觉得今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在在时光的长河中,与你有一场美妙的邂逅,假如时间定格,我希望他是在我的相机里,把美好定格在照片里,这
  • 其实在之前的内容里面我觉得已经大概说明白了,不是不能跌,而是不能大跌,不是只让涨,只是大涨就不行。前阵子说了房价不能大降的问题,很多网友就在底下留言说,只让房
  • 一首《雨霖铃》改编的歌曲让观众感叹“贴合情境,一种古今交汇的感觉油然而生”、“果然非常贴合,符合预期”。怎么说呢,好的话剧作品,必然是情节扣人心弦、舞美身临其境
  • 同时,万信物流公司为了方便广大客户从东莞到新疆的不同运输时效和物流成本要求,万信物流特推出广州到新疆物流专线相关业务,以此来降低从东莞到新疆运输的物流成本,提高
  • 2009年4月11日,到浙江省义乌市青口镇找工作,当时女儿打电话与我说她已经找到在某制衣厂工作,正在某制衣厂培训,培训期间包吃包住,到4月下旬家人打电话联系女儿
  • 属实是行情太磨叽了,没办法只能这么撸,u到手的感觉还是非常舒服的[打call]再接再厉,希望2022年全员暴富!对此,“蓝委”赖士葆直言,美国的表态很有意思,他
  •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你要的爱和温柔我都会慢慢给你,我不太温柔也不太优秀,但对于你,我定尽我所能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成都婚纱照#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 留学规划师:Carol高级文书顾问 代表案例:剑桥、LSE、UCLVivi 资深留学顾问 代表案例:JHU、曼彻斯特大学、BUElaine 资深留学顾问
  • 我的活动区主要在二楼住院部,每个病房有两张床,每个房间都有洗浴间,也可上厕所。从初中毕业后,每次见程同学的时间都很稳定的控制在三个小时内感觉每次见面的机会都很难
  • 私信小编或点击以了解更多 各位(秃头)小伙伴好呀~ 6月是我们《一拳超人:最强之男》最振奋人心的时刻,对你没听错,我们游戏已经一周岁了!这对于中国的学生老师是一
  • 【城市蓝调】2022年03月11日 星期五 21:00-22:00 #经典老歌# #台湾流行百佳系列:张惠妹《姐妹》# :春天风会笑 唱来歌声俏 你就像只快乐鸟
  • 虽然现在我仍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但保持友好,与人交往也是我当下作出小小改变,毕竟善良美好的人还是多的吧~「灵魂只能独行」#春日星能量##好运##摩羯座# 摩羯座本
  • 冷库苹果放保鲜冷库一般可以存放6个月左右,不同种类的苹果贮藏周期不同,当然和存放的保鲜库类型也有关系,冷库温度0~1℃,相对湿度90~95%,二氧化碳浓度3%,
  • 积极接受化疗固然重要,但为了保证女性们日后的怀孕的质量,可以考虑冻卵储存健康的卵子。人啊,跟自己过不去,最痛苦想要放过自己又很难有些时候以为放过了其实痛苦还在一
  • One of the most inspiring quotes I’ve ever heard regarding perseverance was by B
  • 你只需要每天留出一两小时完全不被打扰的、绝对自由、固定的安静时间,抵制一切诱惑,拒绝一切社交,专注地去做同一件你真正热爱的事情、真正想做的事情,并坚持两三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