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10句话,读后醍醐灌顶
01.越努力,越幸运
《周易》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意思是说,白天勤勤恳恳做事,到了夜晚也不放松警惕,这样就没有灾难了。
如果世界上有福气和幸运,#国学实录# 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要收获幸运,必先付出加倍的努力。
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留给时间。少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努力。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终有一天,幸福会跟你不期而遇。

02.坚定,走自己的路
《周易》孚卦说到:“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大意是,别人敲鼓自己也跟着敲鼓;别人哭泣,自己也跟着哭泣;别人唱歌,自己也跟着唱歌。

这样的人总是人云亦云、摇摆不定。真正厉害的人,是有定力的人。人生的路上,充满了太多的磨难、诱惑和选择,而有定力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有定力的人,意志坚定,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

俗世斑斓,名利诱惑无时不有、#读书[超话]# 无处不在,往往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迷乱一个人的心性。唯有保持定力,才能时刻拥有清醒的头脑,看清前方的道路,才能像一株青竹那般,“咬定青山不放松”。
宋代赵善璙有言:“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胸中先乱,何以临事?”做人有定力,才能戒欲望、抗诱惑,才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才能选定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历艰险而不动摇,有所成而不自满。如此才能矢志不渝,走向成功的彼岸。

03.人要活在当下
《周易》中说:“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意思是说,做人当见到微小的趋势变化就要行动,不要等到一天过完。其实也就是说,人要活在当下,抓住能抓住的,不要去妄想那些你够不到的。
人们常说生活就是能过则过。这话简单直白,但细想之下又充满哲理。#读书# 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无异于一个“捣蛋鬼”,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似乎没有一刻可以让人消停。生活也是一个高段位的“玩家”,总是挑起人的欲望,让你“一山望着一山高”,情绪在得失之间跌宕起伏,终归会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中。所以,《周易》告诉我们,生活原本没那么复杂,是我们把它过得太复杂。生活原本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本就是一屋、一人、三餐、四季。生活原本就是,能过则过。

04.凡事不求盈满
《周易》讲:“坎不盈,中未大也。”
意思是,凡事不求盈满,只求中正平和。
这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贪多求快、好大喜功。把心态放平了,遭遇坎坷时就能有惊无险,顺利度过。
做事不求“盈”,#传统文化# 只求“平”,也暗含着儒家中庸的道理。《周易》讲:“亢龙有悔,穷之灾也。”意为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遭受灾难。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登高必跌重”。凡事不要走极端,不可极阳极阴,亦不可极刚极柔。龙战于野,正是因为阳极而过刚,最终才会伤及自身。万物阴阳合德,做事中正平顺,乃是避祸之门。

05.做人做事回归简易
《周易》大有卦说:“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就是说,六五,是一个正位,身处此位,与他人交往,当做到既立足诚信,又不失威望,这样才能诸事大吉。
人年少时,做事出于本心,勤勉踏实,欲望少,是非也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位置的上升,欲望随之增多,是非也跟着增多,人也就很容易忘却初心。有些人身处高位,或者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变得自高自大,飘飘然忘了来处、失了原则,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之时,则悔之晚矣。因此,人越是身处高位,越是一路亨通,越是要低调沉稳,正己正心,牢记初心,方得始终。

《周易》中所讲的道理,归根结底就是“大道至简”四个字。“至简”二字,就是简单平易的身心状态,简单轻松的心理状态。做人做事回归简易,往往事半功倍。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过是葆有初心,才能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状态始终处于和谐喜悦,这便是最好的人生。

06.放平心态,克己从容
《周易》需卦说:“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这个卦象是说,当天上积满了云,该怎么办呢?且等着就行,雨该下的时候,自然会下下来,不如先吃喝玩乐放松一番。
一个“需”字,说尽了人生的豁达通透。人活一世,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结果已然注定,不是自己所能改变的,不如等待。但等待不等于被动无奈,等待是放平心态,克己从容。

诸葛亮出山前,已是才华横溢,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但即便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并不急于入世,而是隐居深山,与朋友谈经论道。最终等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现代人常常缺乏耐心,更缺乏临危不乱一份淡定从容。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平常心,冷静待之。但等待,绝非盲目浪费光阴,而是有所准备之后的胸有成竹。好比天上积满了云,才有下雨的可能,倘若无云,再怎么等也不会下下雨来。说到底,这份从容淡定、临危不乱的等待,还是属于实干家。所谓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从来都不是什么运气,而只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07.做人要懂得谦虚
《周易》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意思是说,做人要谦虚,懂得谦卑自守,凡事不要盲目自大,更不能骄奢淫逸、居功自傲。

谦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六爻皆吉的上上卦,因为从卦象上来看,艮下坤上,意即高大巍峨的山在下,宽广包容的地在上。这寓意着,一个人谦虚低调,纵然是百转千折,路遇险峰峻岭,身处顶峰之时,也会云开月明、一片晴空。

“满招损,谦受益”,为人过于自满,总有一天会招致损伤;谦虚低调,必然会有好处。最浅显的道理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现代人身处职场、社会,更要懂得低调做人。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强的人,也有强过他的人。谦虚低调的人,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因而也就避过了他人的锋芒,不与人争长短,却能默默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谦虚低调的人,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走出一片开阔的天地,走出一条长远的道路。

08.为人处世,能屈能伸
《周易》中说:“尺嫌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替,以存身也。”
意思是说,尺蠖尽量弯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
生存之道,在于能屈能伸。得意时退一步,自在从容;失意时退一步,海阔天空。《菜根谭》中说:“人情翻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前路不通时退一步,未尝不是一种变通。

林语堂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面对难以突破的困境,后退并不意味着怯懦。反而能够积蓄力量,助你开启新的拼搏。

五代时有位高僧,写过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退一步,不是一无所有,而是重获新生。

09.与其死磕,不如拐弯
《周易》中说:“曲成万物而不遗。”
意思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迂回往复的。
路不一定直着走才省力,有时候拐个弯反而是在走捷径。成大事者要有远见,可以看重结果,不必拘泥于过程。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他路不通,不妨再拐个弯。有些路虽通达,走的人多了,障碍未见得就少;有些路虽曲折,耗时却不见得多。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其死磕,不如拐弯。换一种思路,未尝不是一种解决的办法。常言道:直道可跑马,曲径能通幽。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一条道走到黑?你以为的山穷水尽,一转身便是柳暗花明。与其背着烦恼朝前走,不如放下包袱调个头。

10.常怀敬畏之心
《周易》中说:“君子以恐惧修省。”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因心存恐惧,而自觉地修德省过。
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别人争相送鱼给他,但他坚决不受。他认为,收了别人的鱼,早晚会被革职查办,自己再不会有薪俸买鱼吃了。

一个人心中有敬畏,就不会做太出格的事。心中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幻想一夜暴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害人不浅。

很多人为了成功突破底线,不择手段。到头来,身败名裂一场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几年,学坏几天,守住心中的原则,才能行有所止,反省改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宋明理学的源流
1、宋代理学为什么会起源
(1)、收拾人心
拨乱反正的需要。
唐末五代十国武人专政,风气败坏,道德沦亡,毫无廉耻,宋代读书人为扭转这不良风气,挽救人心社会,从教化入手而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存在基础。

(2)、与佛教争夺人心
抗击西方意识形态。
隋唐以来,佛教迅速发展,其精密思辨特点,对中国儒家这种缺乏逻辑思辩能力的格言式学说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几乎瓦解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但是大多是结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无法解释疑惑,无法让人信服。
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强调学以致用,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技术,离不开功名利禄,没法进入形而上学境界,无法超越自己,例如儒家从不讨论:人是什么,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人可以知道的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古希腊时代热门的问题。

但是人类与动物不同,必然会问精神上的问题。由于我们精神是可以超越有限和无常的,但是精神的载体不论是生物身体或宇宙(六合八荒为宇。古往今来 为宙)都是有限和无常的,都有起点和边界。这就导致一个人生基本苦恼,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在物质领域不存在无限永恒,而人的精神却在追求超越这种有限 和无常。这样超越的的结果必然是从自我进入忘我,从理性进入信仰,从清醒进入混沌,超越的必然结果是无长短大小,先后轻重这些基于时空尺度的比较概念(超 越的标志就是消灭了时空概念,所谓坐忘的特征就是不知何地,不知何时),这种纯粹的精神永恒和无限境界按照很多超越者的描述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彼岸, 不过这个彼岸只有精神才能达到,载体是去不了的。这个境界给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以上大门,远远超越了儒家政治技术学说的境界,导致儒家学说节节败退。

所以就算是唐代儒学得到政府大力倡导,但是由于儒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粗糙,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甚至日益衰微,气息奄奄,士大夫阶层均以修行超越标榜。

宋初学者为建立儒学能够对抗佛教的逻辑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不得不吸收道教和佛教中关于宇宙本体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儒家学说本质是如何做官的官场学说),作为建构自己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就是理学。

(3)、儒学需要改革
传统意识形态需要修补。

儒学自两汉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学变为经学,已经僵化到奄奄一息,必须创新求生。

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而为“注”作“注”的疏,致力于文 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笺注日趋繁琐,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错误亦 不会指出,反而代为解释维护,这种琐屑的讲疏,有违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已经走投无路。

其实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书》时,就已经提出要创新,
他们鄙弃汉儒琐碎的训诂、章句之学,要专究于修己、治平之道,而着力于做人的工夫。

(4)、宋朝中央政府需要
君主大力提倡。是巩固权力的需要。
宋初各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伦理道德崩溃,臣民的廉耻之心尽丧,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不堪,使一般的士人只求荣利,不重气节。如五代的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而不以为耻,反而自称为“长乐老”洋洋自得。

更由于宋朝得位不正,担心武人效仿陈桥驿故事,所以坚定执行重文弃武国策,认为让国人多读书,就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从宋太祖立国开始,便执行文做官而分利的政策,极力提倡文教,奖励儒学,力崇实践,专事于修养的工夫。

于是社会风气为之转移,进而成为宋儒致力于身心修养的理学。

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宋代书院极盛,例如白鹿、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书院多聘请名儒主讲,他们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义,教学宗旨在于发扬孔门义理之学及修己立人之道,开启了理学身体力行的风气。
这样也就彻底解除社会精英可能对宋家皇位的威胁。当然后遗症是让整个民族变成小白兔,精神被阉割,人人是太监,整个国家精神上不堪一击。

2、周敦颐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二程再传朱熹,而奠定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主要成就是《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以图形说明宇宙发生的原理和次序,《通书》则重在阐述“诚”的意义。

周敦颐学说渊源于道家的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参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义之道为宗。他核心名句是以“无欲故静”作为修养方法(实际是来自佛家“清静寂灭”之说,又与道家的“恬静无欲”有相近地方)。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起源乃由“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循环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配合得最恰当的就是人,所以万物中以人最灵秀,具有太极之理、五行之性,受太极“纯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来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则人亦有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五常。

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合阴阳)。
仁义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当,却可变为恶,所以人要不离乎中正以立“人极”(做人的标准),欲立“人极”,必须无欲、主静,无欲便会心灵虚 静,于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虑上便能居于中道,明理通达,而在行动上便自然的正直无私,能做到这样的话,便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同时也是 一个太极的境界,达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颐的学说已将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一起,建立起理学基础。
3、程颢和程颐
程颢、程颐的学问就是在《通书》基础上发展的。
但是二程不喜欢探讨宇宙问题,而主张直接从人生实际经验来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从实际生活与内心体验上来寻求修养的方法。

程颢认为天下一切真理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不会流于空谈,他认为“天理”在于“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必须先“识 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他认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须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见性”,便能“求仁”“得仁”,我们明 白这道理后,便须紧记不忘,更要身体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谓以“诚敬存之”,所以“诚”与“敬”便是明道、修身、养性的法门。

程颢侧重“心”的修养,认为“舍心之外天下无理”,要人“自其心体验天理”。
总之,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然后以诚敬存养。他重内心体证,认为人必须透过内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养的道理。名言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论“心性”与程颢相同,但论“诚、敬”方面的修养则不一致。程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养”和“进学”两方面,并认为“涵养须用 敬,进学在致知”、“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专一集中,不为外物所动(敬);一方面今日格(“穷”(求)的意思)一物(理), 明日格一物,然后加以归纳,便会豁然贯通,明白万物都是一理。他主张“持敬”与“穷理”并重。
这是朱熹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之学说的来源。

4、朱熹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格物”、“致知”可帮助了解个别事物的理,从而归纳了解宇宙的天理,因此他认为修养方法在“道问学”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欲。

朱熹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太极”。至于“真理”要表现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则有赖于“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由此而解释到人、物的形成:“理”与“气”合而构成人,由于气中有清、浊,因而人性亦有善、有 恶。

因此,朱熹教人从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须“敬”与“致知”。
所谓“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监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学问的意思,他以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于圣贤书中,所以读圣贤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书则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的阶梯。

人若做到“敬”与“致知”,是绝对可以到达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宋代的理学经朱熹提倡而大盛。

5、邵康节(邵雍)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邵雍,着有《先天图》等。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亦即是“道”、“心”(换 言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有终始,人如能知天地万物之道,便能参天地、育万物,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简单说就是天人 同构)。

6、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陆九渊,他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过自我内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视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见性,因此他强调反省,认为知识的多寡与个人修养无必然关系。而提倡“尊德性”。

陆九渊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主张心即是理,不容有二,认为即物穷理为支离破碎,而教人先发明本心之明,而后博览,以应万物之变。陆九渊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启发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7、张载
还得介绍一下张载。张载是继孙复、范仲淹经世济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参透而成。张载治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

张载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都由于气的聚散、动静,气中又有阴阳二性,沉、降、静之性是阴性,浮、升、动之性是阳性,气有聚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 毁。气的聚散,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物的产生,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理”。“人”亦由气聚所产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 与万物俱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人与万物的父母,人就应该努力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而使个体和天地万物合一。为达这目的,首先要变化“气质之性”, 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说的“理”。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阐明人对宇宙所应持的态度:“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们应视宇宙为父母,应以事父母之道对待宇宙,应视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万物皆如同类。

所以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主张。

张载核心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叶适

叶适是理学务实派(事功派)的代表人物,特点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也即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叶适曾经与朱朱熹陆九渊鼎立而三。

叶适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认为学者重点是学以致用,所以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

叶适的哲学思想是: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 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反对朱熹陆九渊等等的性理空谈,认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周敦颐纯属谬论。但是叶适显然缺乏思辩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哲学 思想比较浅薄。

叶适本人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其门人多流于辞章,纯属口水党:“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只有少数有“欲以事功见其门庭”。

养真集
养真集:[生、老、病、死]

人生
人生者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為火,火者神也;靜而生陰為水,水者精也。神火精水妙合而凝,在兩腎之間,為元氣之根。夫吾人未生以前,氣稟之清濁從天所賦,人不得而與焉;既生以後,人之邪正由人自造,天不得而司之。天地生人,上智固少,下愚亦少,惟中人最多。中人能自強,與上智不二;中人若自棄,與下愚何殊?

夫人只知我是父母之所生,不知我與父母與天地皆道之所生也。是故君子必求得道而後無愧於天地,無忝於父母。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非止在春秋之人,亦在今世之人,亦在後世之人。

一人生來有一身,一身皆有一真人。真人靈妙通天地,真人清靜無埃塵,真人自古不增減,真人從來莫死生。但能養得真人就,勝如貧子獲萬金。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存之者成聖成賢,去之者為禽為獸。是去之時即變為禽獸,不待死後與來生也。

夫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不止謂之「行」,一時稍止,不可謂之「行」矣!夫人有五常,仁、義、理、智、信也。不變謂之「常」,一念稍變,不可謂之「常」矣!是五行也,是五常也,具於人身之中則為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也。五臟也者,生人之大本也。傷此大本則不能以有生。是故明醫治之,必先調和五臟。發於日用之際,則為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也。五倫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廢此達道則不可以為人。是故先王教人先明五倫之理,而今世人有墮肢體去人倫以求道者,彼為不知其非也,世人驚以為貴而尊奉之,此亦不知其非也。

●老
人皆曰:人上六十,一年老如一年;人上七十,一月老如一月;人上八十,一日老如一日。予今八十有餘,將如之何?自今以後多活一日,是上天假我之一日也,敢虛度乎?今縱得道,已是遲了,豈容再遲?昔有三個老者言及無常,有一老人曰:今年酒席筵前會,不知來年又少誰?又有一老者曰:你說的遠了。今晚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年穿不穿?又一老者曰:你說的還遠了,這口氣既然出去,不知進來不進來?智者不失時,勇者不再計。今日知道今日就該下手;此時得知,此時就是下手之時。若曰今日不暇,姑待異日,只恐你要做時,卻又做不迭了。

人有三寶,曰精曰氣曰神。老來之精惟恐竭,精竭則死;老來之氣惟恐洩,氣洩則死;老來之神惟恐離,神離則死。精何以不竭?必也遠色乎!氣何以不洩?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離?必也無欲乎!神不可以強留,心息相依則神自留矣!氣不可以輕洩,忘言守中則氣不洩矣!精不可以漏失,還精補腦則精不漏矣!

或問:人老血氣既衰,如何可補?曰:慎語言可以補肺;節飲食可以補脾;絕思慮可以補心;去嗔怒可以補肝;斷淫欲可以補腎。請益,曰:不患不補,惟補而又損。我故嘗曰:百日補之不見其有餘,一旦損之遂覺其不足。視彼草木,其葉蓁蓁,秋後落葉,生理歸根,歸根不死,來春復生。由是觀之:生生不已,天之道也;各歸其跟,物之裡也。知其理不悖其道者,其惟真人乎!故真人之息以踵,踵猶根也,三冬歸根之時宜敬養之。


病何由而生也?皆因妄想而生煩惱,煩惱既生則傷其心,心傷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肺氣必虧,故至發嗽,嗽作則水氣竭絕,故木氣不充,髮焦筋痿,五臟傳遍而死矣!

人當妄想萌動之時,即疾病發生之時也。今人不察,必待疼痛著身纔謂有病,而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來漸矣!人之一身外有六淫,風寒署濕燥火是也;內有七情,喜怒哀樂憂恐驚是也。因七情而病者,為內傷而成不足之症;因六淫而病者,為外感而成有餘之病。不足宜補,有餘宜瀉。

後天有形之血氣受傷而病者,藥石針灸可以治之;先天無形之精神內損而病者,非反觀靜養不能癒也。十大名醫治人身病,三教聖人治人心病。

親朋有病皆知去看,自己有病卻不知自看。若知自看,內觀無心,外觀無身,身心既無,受病者是誰?不病者是誰?見得分明,自然無事。常想病時則塵情漸減,常防死日則道心自生。

昔子元有心病,遇一高僧謂之曰:「貴恙起於煩惱,煩惱生於妄想。夫妄想有三:或追憶數十年榮枯恩怨及種種閒情,此是過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強生意見,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也;或其日後富貴如願,或望子孫及時登榮,與夫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現在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生忽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是妄,遂即消滅,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唯恐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

又曰:「貴恙亦是水火不交,凡溺愛佳冶而作色荒,此是外感之欲;或是夜思佳冶而成夢遺,此是內生之欲。二者染著耗散元精,若能斷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至於思索文字,忘其寢食,謂之『理障』;經營職業,不憚劬勞,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亦損性靈,若能緩之則心火不致上炎,可以下交於腎。故根塵不相緣,根無所偶,反流歸一,六用不行。」子元如其言,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至月餘,心疾如失。

自家有病自家知。既知,須要早時醫;倘若忌醫終諱病,無常臨到悔追遲。


人當血氣強壯之時,馳志六慾,無所不為,及至血氣受傷,百病生焉,死期將至,縱有滿堂兒女也替不得,無數金銀也買不得,至死方悔遲了。誰不怕死?當怕之於未死之先,若待將死之時而怕病,則病難治矣!

試看天下之物有重於性命者乎?試思天下之事有大於生死者乎?人莫不好生,但不好長生之道;人莫不惡死,但不惡取死之事。人在世上事事相續,必死而後已。直等到臨死,有甚方法可躲得?不如及早回心,將種種塵緣一齊放下,做個長生出世之人,不亦善乎?

或問:「塵緣纏繞日久年深,一且就要放下,不亦難乎?」曰:「只是你不肯放下,所以說難;設若你死還有不放下的麼?今雖未死,權當已死,一齊放下有何不妙?」

又問:「放下個甚麼?」曰:「放下四大五蘊情識種子。」真修行人恰似大死一番,大死人也無世界纏繞,也無玄妙道理,如此大休歇方為了當。「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吾夫子交人急切之語,蓋謂上士聞道,了生死於片晌之間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于应届生,如果把档案交给学校处理一般不会有问题,不过也要留意下~[星星]2、规划以后的准备定居城市,毕竟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虽然大家现在是“研0”9月份也才刚
  • 这士子听了,骤然站起,说:我原以为这女人是被夫家休弃的。媒婆强把女人拉进房,她公公抱着一个几个月的婴儿赶上来,向这位秀才磕头说:这孩子从此离开母亲,吃不上乳,今
  • 就是这样如此传奇女神样的存在,我不能果断的说赵丽颖是最美的,但是我敢说娱乐圈里被赵丽颖圈粉的肯定都是真爱粉,可以陪她一路走下去的,我抬高赵丽颖的意思不是贬低别的
  • 每次出门和恩爸约会也好 还是和朋友们吃饭也好 还是出去有事什么的 心里总想着我家小恩恩 一周六的孩子太可爱太萌 小小年纪什么都懂 特别是陪儿子玩的时候 比如今儿
  • 请关注《图说宝鸡》敬请关注《图说宝鸡》栏目推出的《宝鸡热榜》今天上榜的内容有:【2022宝鸡(青岛)啤酒音乐美食节主会场“正威之夜”开启】8月9日晚,2022宝
  • 好好爱自己,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说喜欢你的人可能很多,但懂得照顾你情绪的人才最难得。细节里的温柔,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教不会只要你还在努力,世界
  • 电话13833230330 七绝晚市(新韵)文/胡旭军斜阳落下茶杯浅,晚市萧条散未完。自学诗词四年,将中国诗词之魅力用于自己的文章里。
  • (而且我记得当时看的时候并没有说过男主的坏话,还觉得选角靠谱来着…都是各自的青春记忆罢了,没必要试图说服别人你的青春比他的更亮眼更闪耀吧?他们喜欢陷于自己浪漫的
  • 大部分的水果都是寒凉的,不要带着侥幸的心以为你吃的水果是热性的,就可以多吃 很多小伙伴可能还有这样的疑问,水果不会都是寒凉的吧? 于是很多人就问文小叔,这个水果
  • 昨天晚上睡不着心血来潮想去看日出,于是早早地醒来,顶着尚存的月光一个人骑着小绿去了去年这个时候和一堆人去看日出却无果的故地,急匆匆地赶过去结果还早了日出时间很多
  • 而现如今,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美国政府的监听行为不仅难于接受,也如梗在喉,欲说不能。但即便如此,此类泻下剂的使用也是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所以患者在使用时,应谨记每隔
  • #Liz[超话]##liz1121生日快乐# #暖冬甜栗liz# 清吟神女以压倒性的外貌和实力通过面试手握国民品牌OLYG代言外网高人气创作者评选出的五代 .小
  • 这也是我6月声称北京上海7月破900w即完成任务的原因,目前来看,猥猥琐琐居然兑现了[二哈]7.全国恢复工作日客流7500w道阻且长…现在算上阿鸽也还有800w
  • 以及p4 日落大道的稳定发挥~小田说刷到一个人,唱歌的时候跟我声音一模一样,听之前我还在想能有多像,结果就是像到,她放给我听的时候,我以为她放的是我的唱的原音频
  • 【法拉利500 TRC Spide 世上仅存6辆 】500 TRC(Testa Rossa Type-C)Spider车型当年是选用工程师Aurelio Lam
  • 如果你打算长期呆在股市,那么这炒股35条口诀要记住,朗朗上口容易记,无论你是老手还是新手,都可以拿来看一看,并把它牢记于心,你将少走多年弯路!如果你打算长期呆在
  • 不知道是不是又快要转变为都市丽人贼了,反正最近是个勤勤恳恳卖水果的农民 和 乐在其中代购美食的小蜜蜂情绪问题严重 导致我突然爆发浑身丘疹性寻麻疹……太惨了 半夜
  • 【一个¥188,两个¥360】---【一个,推荐三个好友加微信包邮,两个直接包邮】链条长度可以单肩可以斜挎配什么衣服都毫无违和感 颜色也是最基础 最百搭的款式也
  • “农历三月间,最是难熬倒春寒,残雪惹人厌,慌慌择路脚蹒跚,旧伤又复发,家中老人夜难安,苦盼心上人,却是他人入眼帘”“想必此刻他乡已温暖,春风正拂面,这里从来严冬
  • “武汉东站的投用,下了火车转地铁、出了地铁乘火车将成为更多市民乘客的出行模式,我们地铁车站已做足了准备。为配合武汉东站启动,方便市民公交换乘,武汉公交部门优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