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悟之本性嗎?”
  
但沒有人會永遠停留在這階段裏的。

我們不是察覺到一個思維突然的湧現嗎?

這便是覺性的顯現了。

但若你不能在這個思維湧現時,立刻了別其本性,則這思維將會流為一般的妄念,

這乃所謂 “ 幻覺的流轉 ” 也,

亦為生死流轉之本。

如當思維生起之時.了別其意義,而不加以作意的話,一切生起的思維!

皆可同時從法性中解脫。

這本身便是 “ 且卻 ” 見修合一的主要部份。
  
如嘉饒多傑所說:
“ 在清淨信念,及心境中生起的覺性,

其立刻的了悟,便有如從大海中。

找到一顆珍珠一樣;

這乃是沒有經過人工修飾的法身。”

你應精進地晝夜不忘去了別觀察這種覺性,

不要任由虛無的空性,停留在意念之內,

而須把一切帶回入覺性之中才對。
  
如何把 “ 修 ” 配合於 “ 行 ”、

及如何去了別修持:
  
正如上文所述,行者必須視上師與佛無二無別,而刹那不離以請求加持。

這是宇宙間唯一最高之除障,及前進之法門。
  
修定時之過患:
定中昏沈時,必須把覺性提起:

定中感到散亂時,則要放寬一切意識.

但上述所說的不能作意強行去做.

最重要時,則要放寬一切意說。

但上述所說的不能作意強行去做。

最重要的乃清楚了別心智的體性。

無論在何時何地

—— 如食、睡、行、坐、入定及出定;

所有何種意念生起時

—— 無論是快樂的、痛苦的、抑或是染汙的,

對自己的心智體性不要存有希望或疑問,

拒絕或接受等,亦不要試圖去降服它。

就算快樂的或痛苦的感受生起時,

你亦要了別它們的本體;

乃赤裸裸、清新、清楚、廣大及透徹的!

並聽其自然,故其重點乃行者不要被思考所擾亂,

亦不要著意去觀想空性以為對治,

而與妄念及障礙有別。

如你能了別妄念的本體,亦即是覺性的話!

在這一刹那間,它們自然地得到解脫,

有若蛇從蛇盤中,自己解脫一樣。
  
差不多每人都知道怎樣去解釋這最終隱蔽的光明!

如金剛堅固之本源,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去實踐!

這就好象鸚鵡念禱願文一樣而已。

所以說我們有此機緣去真正實踐,乃是多麽的幸福啊。
  
我們必需明瞭使我們從無始直至現在,

還繼續生死流轉之死敵

—— 能執與所執。

現在我們因為得到上師之大恩加持,

使法身之本性住於自性中,

而令這兩名死敵,有如羽毛之入火中,不留一絲痕跡,這不是多麽令人歡愉的嗎!
  
既然我們這麼幸福,能得傳授無上的勝義,如我們不好好地去實踐,

這就好比將一顆摩尼寶珠放入一具死屍之口中,而失去其用矣!

不要令你的心( 寶 )萎縮,去努力實吧!
  
初學行人,會發覺心意,全被惡念所控制,而注意力因此會被分散,

但更微細的念頭,會在不被注意之情形下生起,直至一個清晰的念頭告訴你:

“ 我又徘徊在妄念中了。”

在這一刹那間,千萬不要打斷這念頭,

亦不要後悔徘徊在妄想中等等;

你所需的乃是住於此清晰的念頭裏,

而繼續去了別此自然的境界,

這就本身而言,是足夠的了。
  
諺語有雲:“ 不要摒棄思維!

而應將之視為法身之本性。”

但除了你能清澈地了別到較高的境界,

則隨便去思維,“ 這便是法身了。”

及住於一片空白的寧靜境界中,會流於不定形的惡取空境。

故此意念最初生起時!

只須對之加以注視,而不須分辨及思考,實應不加以理會,

而住於自覺為意念之 “ 了知者 ” 上,

有如老年人看著小孩玩耍一漾。
  
在這境界中繼續下去,

則你會達到一個空無一物的境界,而停滯下來。

當這境界突然被破壞時,一刹那間!

一個超越意識的,赤裸裸的、新鮮的、活潑潑的、高超的智慧,便自然生起。
  
在修行定境中,你也許會經歷到樂、明及無念的境界。

但你一定不能有絲毫的自滿、執著、希望或懷疑;

否則,這樣一定會對修行有障礙。

其最重要的仍是一心不亂的修持。
  
如果你迷失於間斷的修行及教理當中,

你會感到自傲於虛幻的寧靜之定境,

同時因為你沒有透徹地了別本身的體驗,

故只會流於言語上的優越;

而這對你是毫無益處的。

正如大圓滿中有雲:
“ 理論會好像斑點般的消失 ”

及 “ 體會有如霧般之逝去。”

這解釋了大多數的行者,

被好與惡的細微情形,迷失去了方向的原因。

就算定境已滲入了你的意識中,

你亦必須好好地加以栽培,

否則那些精要的指示及口訣,便會流於空談;

而你的意境,
你之法及修持,
都會變成障礙,
而使真實的定境,不能生起。

你們那些雖然已經 “ 修 ” 定很久之行者,

但在 “ 行 ” 的階段,你們卻仍是初學而已。

故此,你們必須注意,
因為若你們不了知這種保持證量的方法
( 持明 ),

便猶如有可能會死於頭部被鹽所包裹著一樣,毫無價值的。
  
當你不斷修行至相當時候,以精進及熱誠信心之故,

經驗會轉變為證悟,而覺性便能赤裸裸地顯現。

這就好像把蓋頭之布除下一般的感到舒暢。

這種見性之境界,非為肉眼所能見的。

此後一切意念都成定境,
一切所能動與靜皆能同時解脫。
  
最初,由於了別意念之本性而解脫,

有如遇到相熟朋友。

進一步的話,意念的自然解脫,

便若蛇自己從蛇盤中解脫。

最後就意念的解脫,而不著善或惡的話,

有如盜賊進入一所空屋。

這三個階段,都是循序漸進的。

對於 “ 一切唯心造 ” 之見解,

有著真正信念的話,

則覺性便會從內心自然生起。

繼而出生如波浪般的空悲不二之心,

對於生死涅槃,等同視之;

佛與眾生、亦無所謂善惡之別。

無論你在晝夜裏所做甚麽,

都不會一刻離開勝義的本性。

正如大圓滿中所記載:
“ 證量不變如虛空。”
  
雖然一個 “ 契合本性 ” 的修行人在外表看來,與普通人無有分別,

但可知他的心意,實在於自然的法性中

( 常在定中 ),

他不需任何做作,亦可超越一切階段及途徑。

最後,他的見解及現象之觀念,皆全部消失,

就好像打破了花瓶裏的空氣,與大自然融合一樣。

其本身與自性的細份融會,而其意則與勝義本體融合為一,這就是住於原始虛空中,

即所謂 “ 內在光明童瓶身 ” 也。
  
這就是 “ 見 ”、“ 修 ” 及 “ 行 ” 之終點

—— 就是把 “ 果 ” 加以實現出來。

於其體驗及證量也許會循序漸進,

也許不依階段,也許在一刹那間顯現。

這一切都是依據各人之根器及能力而有所分別的。

但在其結 “ 果 ” 之時,則絕無分別了!
  
第三 持續修行
  
第三 持續修行

嚴守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完成今生修行應做的事。
  
雖若你能恒常及精進地在

“ 見 ”、“ 修 ”、“ 行 ” 處體驗佛法,

但由於你不能如實地在行之道上作出種種的方便,

致使你的三昧耶戒律及誓句退失,在現世修行道上會有種種中斷及障礙,

而在未來將會決定墮落 “ 無間地獄 ”。

故此,重要的是要小心翼翼及謹慎,

決不能把應守及應捨棄的混淆起來。

猶如密宗大師蓮花生大士所說:
“ 雖然我的見地,猶如上天之高,

但在行為的因果關係上,卻要比大麥麵粉還要細微。”

故不可粗心大意,而應要小心地從因果規律,作出行動。

更要嚴守甚至最微細的三昧耶戒及誓句,如此將會令你不受污染及墮落。

所有密呪乘( 金剛乘 )的三昧耶戒,

都被納入於上師身、語、意之三昧耶戒中。

如果當你在利那間,只想到上師是一個普通人,則你的成就便會遙遙無期了。

你當然會問為甚麽?

正如古人所雲:
“ 所有修持金剛乘的行者,成就是由上師而來的。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故此首先,無論你是何人,

若你不能與上師聯繫在一起,你便要依靠自己。

但當你接受上師的灌頂及指示,與上師聯繫在一起之時,你便應該依止上師了。

從那時起!

在接受四級灌頂之後,

你便在壇城中央之上師面前頂禮,

並謂:
“ 從今開始,我會獻上自己,作為上師之僕人。

請接受我為您的弟子,並儘量驅使我。”

無論你自己如何偉大及有力量,當你請求時,你不是已經全心全意地依止了上師嗎?

《道德经》#读书# 不论世俗愚见 • 凡事顺应自然

一、

人生有心为之却未必有为,#国学实录# 无心处之却一切顺遂,不要以自己的主观心智去衡量事物的好坏,以此作出自以为是的决定。
人生越是用过多的智巧,最后的结果越是糟糕,就像世俗之人总是站在狭隘的角度思考,以为自己的主观智巧是谋取人生幸福之道,#传统文化# 但是却不知,当自身智巧之门打开的那一刻,其实人生的深渊也在向你招手。
《道德经》之中便有#国学知识# 这样一句话: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一个人塞住嗜欲的孔窍,闭起嗜欲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祸患。但是当打开嗜欲的孔窍,增添纷繁的事情之后,终身都无可救治。
因为主观的智巧与客观的规律之间存在着天差地别,就好像个人的力量和天地宇宙的力量相比一样,连尘埃都不及,以一个尘埃的力量去企图主导客观规律,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人生与世界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所以收敛自己的主观意识,顺其自然去作为,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修身,最后才会有好的结果。
不以主观意识衡量人生,不以主观认知判断世间好坏。

《菜根谭》之中说: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荣华恩宠的旁边就有耻辱在等待着,所以人生得意时不必洋洋自得;苦难贫穷的后面总有福气跟随着,所以失意的人又何必忧伤。
人生乐境之中有耻辱等待,人生苦境之中有福气跟随,何必因为一时境遇而欣喜,又何苦因为一时境遇而沮丧。
就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一样,任何人生际遇后面都跟随着你看不见的另一面影响,或许当下的深渊是生命伟大崛起的前奏,或许当下的富贵也是下一步灾难的根源。
就像阴阳八卦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生事物也是如此,好与坏之间互相影响牵制,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的主观意识能够主导和左右的,那么何苦在过于计较呢。
肩吾老人问孙叔敖:“你三次出任令尹,没有显出荣耀,三次被罢官,也没有忧愁,这是什么原因呢?”
孙叔敖说:“得与失都不是我能阻止的,甚至得与失都不是出于自身,是落在我身上与别人无关,落在别人身上与我无关,我悠然自得,高视八方,哪有心情去顾及人的尊卑贵贱,所以何须忧愁。”

二、
人生不必因为当下的际遇而忧愁,因为在你看不透的地方,藏着看不见的影响,是好是坏,一切都只是未知数。
即便是人人皆羡慕的功名富贵,也未必全部存在着人生幸福的因素,即便是人人所排斥的贫苦状态,也未必不藏着人间极乐的境界。
当初庄子在濮水垂钓的时候,楚王派两个大夫去传达自己的旨意,打算招庄子进宫为相,庄子手拿着鱼竿头也不回的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三千多年,楚王把它装进竹箱子里,用丝巾裹起来珍藏在庙堂上,那只龟愿意死了之后留下骨骼受人尊敬,还是活着的时候在泥水里面爬行呢?”
两个大夫就说:“我觉得他宁愿活着的时候在泥泞的路上爬行。”
庄子说:“那你们走吧,我也愿意活着在泥泞的路上爬行。”
庄子为何会说这话呢?这个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庄子身份乱世,在那样一个时代,经常会出现君王惨无人道,奢侈荒淫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受灾的除了平民百姓之外,就连朝廷命官都会因为说错一句话或者办错一件事情而轻易遭致祸殃,或许今天还登在朝堂之上,受万人敬仰,第二天就直接被拉去砍头,入朝为官成了一个高风险的职业。
而庄子不愿意入宫为相的态度,就体现了权贵的背后所蕴藏的危险,更因为权势本身也会对人产生束缚所带来的伤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在功名权贵的背后隐藏着祸害的因素,那怎么能说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没有藏着人间至乐的境界呢?
所以说人生世俗之人所衡量的好并非是真正的好,只是在世俗的标准之下产生了所谓的区别,若能以平淡之心视之,一切顺其自然,不贪恋生命的好,也不逃避生命的坏,那便是人生真正自性本来,不昧因果的真人境界了。

我们主导不了客观规律,甚至我们都不能察觉客观规律,所以说在自身不能通达规律的基础上,就只需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那就是培养自身德行,修养自身学业,做好自己足矣。
端正自己的心念,修正自己的本身,一切顺其自然。

若生命之中有机缘让自己塑造功业,那就奋力而为,如果没有机缘,那一生就止步于平平淡淡。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喜马拉雅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免费音频

五个馒头的故事!故事虽短,直抵人心。这就是人性。

1、第一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

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摆着很多好吃的。

感恩很快被愤怒替代。他举刀杀了农夫,因为,他发现农夫还有那么多没有给他。

思 考

(1)同样的行为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看到自己得到的,会感恩;看到自己没有得到的,会仇恨。

(2)救人命的是农夫奉献的馒头和水,与农夫自身拥有的并无关系。但现实的教育,更注重农夫一无所有情况下的慷慨,那意味着更高尚。这不自然改变了人们心中的标准和预期。

实际上,爱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点,都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每个人都可以献爱心,而不是期待一个像A农夫那样的人出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

(3)感恩或者仇恨,往往都由一些细节决定而非本质决定。从本质上看,A和B两种情况下,结果都应该是感恩的。但只有正常而理性的人才能在两种情况下都保持同样的感恩心态。

(4)在感恩和仇恨之外,是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心态存在?

2、第二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被救者是个被通缉的贪官。于是,很多人仇恨农夫,认为他助纣为虐。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被救者是个曾经多次助人的善人。于是,很多人称赞农夫做了一件大功德事。

思 考

(1)当救人于难要视身份救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决定应该救什么人,应该不救什么人。于是,很多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见什么人都不救了。

(2)如果人们在两种情况下,都能对农夫身怀敬意,爱心或会茁壮成长。反之,则在势利、戒心等等的影响下,爱心会丧失。

3、第三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这位农夫,指着另外一个农夫的家说:“看,那家就是曾施舍馒头和水救人的人,你去求他吧。”饥饿者艰难地走到那个农夫家门口,农夫开开门,抱歉地说:“我没有吃的了。”

于是,全村的人都仇恨这位农夫,而没有人指责那位从来不帮人的农夫。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这位农夫,指着另外一个农夫的家说:“看,那家就是曾施舍馒头和水救人的人,你去求他吧。”饥饿者艰难地走到那个农夫家门口,农夫开开门,说:“我只有半个馒头了。”

于是,全村的人都鄙视这位农夫,而没有人指责那位从来不帮人的农夫。

思 考

(1)对于有爱心者,人们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抬高。

(2)对于自私者,人们对把期望值降低到最小,因而也不会失望。

(3)超道德是驱逐爱心的强大力量,直到所有的人在面对饥饿者时都关上家门。

4、第四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

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对于农夫的任何行为,他都不问善恶,全力支持。农夫迷失自己,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后来,因犯大错破产。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

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对于农夫的行为,支持其善,直言其错,农夫辛勤耕耘,并不断改进,渐渐兴旺,广施爱心。

思 考

(1)感恩的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2)正常的思维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直言、批评往往是更好的方式。

(3)其实,吃完馒头、喝碗水后,转身离开,也是一种感恩。很多时候,帮助人的人,只是怀着一颗平和、感恩的心在做,并不刻意希望得到赞美或者回报。

5、第五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村里人逢人见到农夫就夸他,做了一件善事。

后来,即使遇到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农夫也主动伸手相助。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有人怀疑农夫作秀,甚至怀疑这个饥饿者就是农夫自己找人扮演的。

于是,农夫遇到求助者,就躲得远远的,恐怕再遭诋毁。

思 考

(1)赞美或者诋毁,往往会影响一些人的行为,一些心智不够成熟者的行为。

(2)如果祈求某种行为得到一致的评价,只会让自己走火入魔。

(3)遇到诋毁就逃避的人,永远只能当懦夫。

(4)农夫应该迅速忘记那个馒头和那碗水,并忘掉人们所说的,平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这就叫“人性”!!

成熟者的说话方式步骤:说话时,听清别人的用词→听懂别人的话意冷热→揣摩别人话意的动因→判明别人的阶层标签→试图理解和宽容该层次的友善者降维沟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久没看这样旧旧的电影了,在那个年代来说,阿红的经历和静秋对比,老三真的是绝世好男人,对静秋的喜欢是真的希望她好的那种喜欢。医者的身份是神圣的初识时是懵懂,离开
  • 1⃣️言寡,则福气存与其用语言突显自己,不如沉潜蓄力,提升自己。心善,能让自己进入善的轮回。
  • 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每日一善[超话]# [微风]#阳光信用# 【评论指路不吞必回】善行缘于善心,有着善的心灵就如同一股清泉,永不枯竭,清纯甘甜,发自内心的
  • 4.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美容的方法促进一下胶原蛋白的产生,线-雕能够抓住肌肤松弛的根源,由肌肤深层拉紧,使皮肤全面提拉,复位至原先的年轻状态。、㊙️
  • 只能熬[苦涩][苦涩]#过敏性鼻炎[超话]##沸腾校园#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檀健次沸腾校园# 没有想到这个节目这么好看,檀健次
  • 将这一目标进行拆解,可以看到一系列细化指标: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重点区域铁路运输比例达到50%以上;全国
  • 健康仪式反馈 遭遇癌症肿瘤病痛折磨的小姑娘妈妈现在后续情况是肿瘤已经没有了,医生都惊讶这么快消除[太开心] 二十岁的小女孩妈妈得了恶性肿瘤,母亲放弃人生消极治疗
  • ——选自《古诗十九首》 #虚空济[超话]# 我们在什么样的阶段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看什么样的书,去什么样的地方,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追求,所有的一切都在变
  • [哈哈][哈哈][哈哈]这么帅的蔡徐坤和好看的节目你确定不来看吗?[赞啊][赞啊][赞啊][赞啊][赞啊]鹅你真的会找人!
  • 了!了!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
  • #七夕# 水与云的对话编辑于2011-11-11 10:28我的倒影在你的涟漪里蒸腾心与心的私语被阳光发现?抗拒不了太阳的诱惑抗拒不了太阳的力量我别你而去缓缓
  • 【代聊指导】学员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明明很爱但爱的表达方式不对,不懂得聊天技巧,把爱情“聊死”了,通过向老师对学员代聊指导,训练聊天的思维,一个月时间双方关系逐
  • 能得周老师签名,实在荣耀,而谈心之言,令我致敬。周老师人相当平易近人,谈及剧作选里的《红野菊一一根据拙作<黄金甲>改编》的影视拍得不太好,虽然点击率有一千三百五
  • 上午和同事溜出去想看桃花,好不容易找到了朋友说地方却发现桃花已过了盛期大部分都长了新叶,绿的多红的少,没看到期望中的桃花林有溜溜失望后来经过一座不知名的山,山上
  • 螺蛳粉用的粉是干切粉冷泡出来的,尽管放开水里烫过一轮,口感还是有点韧劲儿,爽滑中带些不服软的个性,需要每一颗牙齿都参与咀嚼,米香和螺汤的鲜香在口腔里融合,酸笋和
  • 点击请购开运圣品  八、比肩星讲究平等,因此人际关係上,不喜欢去侵犯他人,也不让别人来侵犯,而且比肩星的信用良好、言行一致,不会表裡不一,对于他人的承诺,就会尽
  • !!
  • #王鹤棣 我们做到了#真诚永远是必杀技!离我最近的田野只有一窗之隔我无需越过什么就能看见稻田黄在什么时候又在哪一刻收割稗子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大雨前低飞的蜻蜓还停在
  • 但李瑞峰在与汽车商业评论的交流中表示,他们也在思考,魏牌,这样一个以魏之名,骨子里带有魏建军执着、坚持和对汽车热爱的品牌,它的目标是重新回到自主品牌销量的第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