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拔除后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拔牙后需观察1-2小时再离院;

⑵ 拔牙术后咬棉卷止血时,应将棉卷要紧,尽量不要说话,也不要反复咀嚼棉卷;

⑶ 24小时内,患者的口水必须咽下去,不能含在嘴里更不能往外吐口水,越吐越容易出血;

⑷ 禁止吸烟及使用吸管,以免负压导致拔牙窝内血凝块脱落,引起拔牙术后出血;

⑸ 拔牙术后24-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因血液循环增加或血凝块脱落引发拔牙术后出血;

⑹ 拔牙术后24小时内面部冰敷、吃冰淇淋或口内含冰块,这既能减少出血,缓解不适,还能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口内出现较多鲜红色血液或大量血凝块,则应立即用清洁棉条或纱布放在伤口处咬住,返回医院就诊。 https://t.cn/R2WxdDX

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布COVID-19 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这个Pandemic 能在一年内结束。然而,事与愿违,2021年的今天,超过2亿人被感染,近五百万病逝;2021年的疫情,已经远超过2020年。无奈,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2022年,以及以后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多种有效疫苗的在殴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疫情清零”和社会开放的“与狼共舞”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站在学术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不要过急地将这些战术简单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或者“好”与“坏”。因为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

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与狼共舞“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COVID-19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1918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1/3世界人口的感染,五千万到一亿人病逝,至今已经103年了。1945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了76年。但它已经不再是Pandemic 而是endemic (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2022 年,或者2022年之后,COVID-19 会不会从全球流行病pandemic 变成地区性流行病endemic? 通俗一点说,就是COVID-19 会不会变成大号流感?如果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中的“大号流感”。美国CDC是统计数据做得较好的大国。它的相关数据对世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2017-2018, 美国发生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流感,一年内6万1千人病逝。以流感季节为六个月计算,平均每日病死人数为334人。值得提醒的是,无论病人是其他疾病的终末期(比如癌症,心肺脑疾病),只要死亡前感染了病毒,那怕只是加快了其他疾病的恶化,都统计为流感死亡病例,这是美国CDC的惯例。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平均毎日COVID-19 病死人数在335名左右或者以下,COVID-19 在美国就变成流感类级别的传染病。而对于流感,西方国家都毎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而对于医务人员,许多医院毎年都强制接种。在我服务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没有按期接种的一线医务人员会被暂停行医。美国民众毎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50%左右。同时,勤洗手,生病在家隔离,高危人群戴口罩等,也是流感月份建议做的。

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病死人数在1千8百以左右,COVID-19疫情依然严峻,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目前,美国总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大约在65%左右。绝大多数重症和死亡患者,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者高年龄患者。

以中国的人口计数,假设按照美国流感的病死人数来推论,中国流感病死人数在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年可能会病死27万(6.1X4.5), 流行期平均毎天病死1500人。这就是中国流感病死人数的上限阈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率超过70%后放开严格管制后,疫情反复,感染和死亡上升,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能够接受,只要能控制在大号流感的级别上。当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

可以想像,大部份国人依然无法接受一天1千五百的COVID-19病死人数。诚然,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每年有1千多万人病逝,平均毎天有3万人因各种原因病逝。这假设的1千五百名因流感病毒病逝的患者中,及使是不感染病毒,一些人也可能不久会因其它疾病而病逝,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群。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明显降低因其它病因(比如癌症,心脑肺疾病等)。

既然COVID-19很大可能会长久地与人共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它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异而导致致病性越来越严重。目前, Delta 变异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传染性增加,被感染的基数增加了,所以死亡人数增加,并非病毒的致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这也符合病毒生存的需求。它只想扩大自己,并不想杀死它赖以生存的宿主。事实上,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还没有一个病毒在人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致死率越来越高,包括原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爱滋HIV病毒。

而一个社会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严格的社交隔离和开放边境,则由以下因素决定:1. 疫苗的有效率和接种率;2. 治疗的药物和医疗可及性;3. 社会心理,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承受能力。

全球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为2%左右,相对比SARS的病死率为9.6%;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0.3%左右。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不一样。但随着疫情进展和疫苗接种,病死率均逐渐降低。目前,COVID-19 感染后病死的主要因素是老龄,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而完全疫苗接种者COVID-19病死率则降低为0.2%左右(美国洛杉矶初步形成结果),这已经在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疫苗在今年早期的接种,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然而,因Delta 变异病毒的流行,许多地区出现了疫惜的恶化。近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但是,许多民众仍有不少问题。

1. 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

Delta 病毒的主要挑战是它增殖率很快,并非是真正的“免疫无效”。 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和T杀伤性细胞。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病毒的记忆细胞。在注射疫苗的六个月内,人体有强大的抗病毒抗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但是当超过一定时间之后,抗体的浓度就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被感染,人体需要三到五天,刺激免疫记忆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激活T 杀伤细胞。然而,Delta病毒在三天以内已经能快速增殖,并传播给其他人。等免疫记忆细胞激活产生抗体之后,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这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但是减少传染的能力却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所谓突破性感染。

2. 既然mRNA疫苗已经制成专门针对变异株,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

对于变异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依然能够识别,并发动攻击,因此,目前并不需要变异特异的疫苗进行加强针。只要打同样的第三针疫苗,就能产生类似的抗病毒效应。

3. 为什么美国CDC只建议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加强针,而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免疫记忆功能衰退,因此,他们必须在六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而对于年轻的健康人群,他们依然拥有优秀的免疫记忆,能抗拒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会造成重症,或者导致病死。因此,他们接种加强针的指征就没有那么强了。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高危,以及他们可能面对的免疫缺陷患者,目前在美国也建议接种加強针。

可以看出,“有效”疫苗的功能和定义有三层:1. 减少感染;2. 减少重症;3. 减少死亡。而目前为止,COVID-19 疫苗都俱备以上三种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或者药物是百分百有效,百分百无付作用。如果别人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真的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要推销。

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在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一个流感级的病毒指日可待。病毒会变异,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老弱病残进行疫苗打强针的接种,以及今年11月即将开启的对五岁以上儿童的接种,达到总人口70%以上接种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必将在2022年中上旬全面开放,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COVID-19还会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惧怕。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与狼共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战术,并适时调整,是传染病专业人士和政府决策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张玉蛟教授

https://t.cn/A6MX0yi4

#干货知识点#
【风水小课堂 】大家家里的钟表有没有注意过摆放的位置呢?
☑️家里的钟表不能随意摆放,首先是钟的数量要注意,客厅主钟只需要一个,其余房间内的挂钟亦不可以超过一个,屋内的钟太多的话,会使宅内安详之气不定,宅内的人也会常有反复多变的烦恼。
☑️且摆钟最好不要对着门,挂钟也不要挂在正对门的大厅中间。因为“钟”和“终”谐音,推门或是抬头就见钟可能会联想不好,挂在侧旁为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区别于股价在长期下跌途中突然一天放量上攻,第二天开始便又缩量滞涨或回落,这种不是猎豹出击,而是诱多。一、图形特征: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后,开始横盘,甚至低点逐步抬
  • 期待电影【泽连斯基发出警告:俄军将对乌克兰东部地区发动进攻】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上周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
  • 网友们以及嘉宾们听了陆莹的经历之后,都在为她庆幸可以那么早就离开这个渣男,毕竟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男人,这么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要来干嘛?巧了 刚看完这集 夫妻关系
  • 面对爱情我焉了吧唧又很坦率,我可以为了喜欢的人放弃我不P图的底线,也可以为了喜欢的人放弃我实在梦想的机会,啊,小爷我果然是个爱情至上的恋爱脑[doge]如果你遇
  • 事情是这样子的……这位还是早年间初恋的前女友,我平常也不玩扣扣了,今天一打开看见一条访客记录,就很眼熟,我一点进去,发现是这位素未谋面的故人,我就反手发了条好友
  • ”智慧是只能靠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感悟到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人生智慧传授给子女,让他们少走弯路,殊不知,智慧是走弯路的结果,即使不走同样的弯路,也会有其自己的磨
  • 年轻人的社交娱乐活动|毕业和朋友分开后渐渐失去了与同龄人“高质量”对话的机会,社交娱乐活动逐渐个人化,同时对以吃吃喝喝为主的娱乐活动也不太感兴趣了,一个人去运动
  • 既然重生了,那就培养弟子吧,但他们太爱我了。既然青春是一场“无论做什么都觉是浪掷”的憾意,何不反过来想想,那么,也几乎等于“无论诚恳地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因为
  • 但这样的性能表现却以牺牲驾驶体验为代价——转向手感不论如何都不对劲,Tour模式太轻,Track模式又太重,而Sport模式的手感也很不舒服;转向路感反馈也十分
  • 今天心情很好~和璞算是和好了吧 丛说我俩小学生跟张某好像也在慢慢走其实我真的是很慢热的人 还很双标 我能随便迈步但是他每一步只能一点点小小的迈 不然我就会觉得不
  •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
  • 龙哥,认识你已经四年啦,这么长的时间里,你的角色一直陪着我,你成长,我也在进步,世上再无比同路人更绝顶的浪漫了,在我的人生中,你像太阳,我抬头看你,就会忘掉我身
  • #Gira云旅游# 云参观❤️带有个人风格的极简室内风格德国博主沃恩戈德斯图克的卡丽娜通过加入她独特的个人风格,展示了她对极简主义生活的“魔力”。让 Carin
  • 最近的一些小开心[举手]残特奥会到现在还有工资领有点震惊[二哈] 最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发证书啦[羞嗒嗒]等好久也算等的值得穿了新睡衣拍拍嘻嘻~[照相机] 幸运咖的
  • 可能是因为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野餐图片都太用心,我形成了一个“野餐就是要精心准备”的认知,但一路观察下来,发现很多人野餐的方式其实很简单朴素。然而,面对着眼前这一
  • 清零了,这两天好像又有了,都不愿意看了,没信心了,顺其自然吧,做好防护,别感染就行,我们要做病毒的终结者,而不是延续者。​​忽然想到,我们这么待,现在算37天,
  • 两位修复工匠与一众江湖异士,循着藏匿在历代名家书画作品中的线索,一步步接近真相……分享图片 這把是筆者自己的收藏,沒收藏的人沒資格任意做評論,收藏了還要在江湖闖
  • 人们不会忘记,这个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小城,曾经沙海茫茫,以宝日勒岱为代表的治沙人在这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10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近6万亩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
  • 悠悠岁月无边,寂寂星河,飘渺的预言,传说中那一寸黄土,遮尽了红颜,葬花的人,也把自己埋在了落花的尸骨间,你走的匆匆,匆匆的走,梦里依稀是你让我忘不了的脸,花开花
  • 半夏,陈皮,茯神,神曲祛痰消食,菖蒲开心窍,就是西医说的作用在脑神经。半夏,陈皮,茯神,神曲祛痰消食,菖蒲开心窍,就是西医说的作用在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