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马斯试训勇士!地表最强175即将回归NBA?

小托马斯2011年以第60顺位的身份进入NBA,在随后的几年里,小托马斯展现出了恐怖的得分爆发力,并于2015年和2017年在凯尔特人入选全明星。在臀部受伤后,小托马斯的职业生涯开始剧烈滑坡,在过去的四个赛季里,他辗转了5支球队,但始终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今年的休赛期,小托马斯已经先后为湖人队、独行侠队进行过试训,可惜都未能获得一份合同,而之前也有消息称他会去海外联赛打球。但是他个人并不打算离开NBA,竭尽全力想要留在这里。

自从昔日“地表最强175”小托马斯在业余联赛砍下81分后,关于他回归NBA的传闻就一直没有断过。最新消息称:小托马斯即将参加勇士的试训,以竞争勇士阵容中最后一个名额。今年夏天湖人一度无限接近签下小托马斯,但是隆多被灰熊买断,改变了湖人的计划。他们选择了防守更好,控场能力更强的隆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勇士队的大名单只剩下1个名额,而库里也确实缺少一个比较合格的替补,而小托马斯的技术特点,也还算是符合勇士战术体系的要求,这是对他比较有利的方面。

但不利的地方在于小托马斯的防守端,并且勇士之前已经试训了一些防守更加好后卫,例如已经为勇士队试训过的前公牛后卫瑞安-阿西迪亚科洛。并且根据NBA记者报道,他的试训情况很不错,双方已经有合作的意向。除此之外,已经与勇士队签约的齐奥萨和加里-佩顿二世,也同样会对小托马斯产生威胁,毕竟二者同时能够兼顾1号位。

虽然这些对手名气远不如地表最强175来的响亮,放到过去根本无法与小托马斯相提并论,甚至如今的个人进攻能力,也未必赶得上小托马斯。可问题在于,勇士队下赛季在汤普森复出后,根本不缺进攻火力点,替补席上也有潜力新秀需要锻炼。在这种情况下,不占球权防守更好的球员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很可能单凭借防守端以及身高上的的优势,把小托马斯挤出这份名单外。

反之如果小托马斯在试训中表现得异常优秀,那不排除勇士队先给他一份短合同,毕竟汤普森复出的时间预计在圣诞节,勇士队在赛季初期人手还是比较短缺。而届时小托马斯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那或许他留在NBA的概率将大大提升并且自己将会获得一份保障的底薪合同。未来能否留在NBA还是要看小托马斯的状态能否适应目前的NBA球队。昔日的全明星到现在打不上球,确实让人唏嘘。

【“9•11”恐袭20年悲观情绪笼罩美国 外媒:伤口仍未愈合,世界依旧不安全】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整整20年了。今天,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当年遇袭的三个地点:世贸中心遗址、五角大楼和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据CNN报道,前总统小布什、奥巴马也将和拜登一起参加纪念活动——除了特朗普,“9·11”事件后执政的所有美国总统都到齐了。拜登将郑重悼念近3000名遇难者,但同时,他也想将自己塑造为带领美国告别一个时代的领导者。只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引发的混乱和悲惨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一个时代不会轻易远去。美国人20年的所谓“反恐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基地”组织被削弱,但更多极端组织在全球多个地区出现,而且,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和一个撕裂的伊拉克。有美国官员强调,重要的是,在这20年里,全球未发生像“9·11”这样规模的恐怖袭击。但是,世界也并未变得更加安全。#911事件20周年#

美媒:拜登放弃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周六上午,位于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遗址的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将举行仪式,宣读所有遇难者名字,并在8时46分进行默哀。20年前9月11日的这个时间,美国航空11次航班撞上了双子塔的北塔。17分钟后,美联航175次航班撞上南塔。9时37分,美国航空77次航班撞击五角大楼西翼。10时03分,美联航93次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这一系列事件造成至少2996人遇难。

对于拜登将在11日访问所有三处遇袭地点,美国网民反应不一。有人说,自己很高兴看到总统在这一对众多美国人都极具意义的日子作出这样的行程安排。但也有网民让拜登“待在白宫地下室”,称他之所以认为自己参加纪念活动重要,是因为他想要挽救自己的支持率。有网民嘲讽说,在这三个地方“迎接”拜登的可能是抗议活动。

CNN10日披露说,拜登的助手曾考虑让总统在11日发表讲话,但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他只是在纪念活动上献花圈、默哀。白宫制作了一个反思“9·11”事件的视频,计划在11日一早播出,拜登也会出现在里面。“在这个时候,言语起不了什么作用。”美国学者诺曼·奥恩斯坦说。

“总统正在与过去20年划清界限,”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历史学教授杰里米·苏里表示,“他想让自己看上去如同一名历史学者,并且宣布‘我们告别了一个时代’。”CNN称,拜登相信,他从前三任总统那儿继承了一些失败的政策遗产,并认为自己做了他们都没做到的事情:结束美国最长的战争。不过苏里认为,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希望拜登总统在‘9·11’当天不要出现在世贸中心遗址,这里现在是圣地。”美国保守派新闻主播布莱恩·瓦特撰文说。《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克·泰森认为,拜登之所以没有资格在这个神圣的日子踏足遇袭遗址,是因为“他向在‘9·11’事件中袭击我们的敌人投降了”。

最初,拜登将美军从阿富汗撤离的最后期限定在9月11日。法新社说,显然,他想把撤军跟“9·11”联系起来。但最终,拜登没能主持一个团结的时刻,而是令他的国家伤痕累累,并陷入分裂。

9月11日,美国并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唯一焦点。此前俄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阿富汗塔利班将在这天举行临时政府就职仪式。不过据俄新社10日报道,塔利班文化委员会成员萨曼贾尼当天称,关于11日举行就职典礼的传闻与事实不符,几天前塔利班就决定取消这一仪式。

悲观情绪笼罩美国

“‘9·11’事件过去20年了,悲观的阴云正笼罩着这个国家。”美国《名利场》杂志9日刊文说,美国更加分裂,以至于关于现实和常识的一些基本问题都成为激烈的政治争论话题。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本周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美国受访者认为,“9·11”事件的发生令美国变得更差,33%的人认为变得更好。在2002年,认为“美国变得更好”的受访者比例是55%,2011年,该数字降至39%。另外,2003年,67%的受访者认为,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比“9·11”之前更加安全。如今,这一比例降至49%。

皮尤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虽然“9·11”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在恐袭发生后的几个月,公众表现出罕见的团结精神,不过,“9·11效应”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是短暂的。《华尔街日报》9日叙述道,尽管小布什的反恐行动最初获得广泛支持,但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他遭到民主党人和媒体的“厌恶”。美国虽然举行总统选举,但社会对选举结果的认同不断下降,党派分歧的情况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变得更糟,到了特朗普任期,美国经历了一场“没有步枪的内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拜登上台,然而不到一年,他就制造了“喀布尔耻辱”。

最近的一项调查称,有64%的美国人表示,“9·11”永久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对于生活上发生的变化,有一个群体的感受可能比其他群体都要深——生活在美国的穆斯林。有分析人士总结,美国穆斯林在“9·11”后受到三重伤害:袭击本身带来的冲击;感受到周边其他人的疏离;美国政府对阿拉伯裔群体进行严格审视,并制定了一些歧视性政策。

“‘9·11’事件激发了欧美极右翼。”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社论说,“9·11”后,“伊斯兰恐惧症”逐渐在欧美社会蔓延,极右翼势力有了新目标。后来,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进一步刺激欧美的保守化浪潮,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更是欧美保守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世界各地种族之间的裂痕正进一步扩大,更令人担心的是,极右翼势力的兴盛也激发极左势力的崛起,如今,世界正遭受两股极端力量的撕扯。

“伤口疼,危险还在”

20年过去了,世界依旧不安全。“伤口疼,危险还在。”德国《焦点》周刊10日文章说,2001年9月11日可以被视为“21世纪真正的开端”,西方在那天告别“梦想时代”,直到现在,恐怖主义制造的伤口仍未愈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日称,有能力像“基地”组织那样在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的团体或许已被分裂、削弱,然而,具有类似意识形态的极端组织蔓延到更多地方,尤其是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

英国《经济学人》11日文章(提前出版)说,最初,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是为了粉碎恐怖组织,到后来,演变成对政权更迭和国家建设的渴望,但美国最终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国家建设’过时了。”德国《斯图加特日报》10日评论称,美国和欧洲在过去20年不得不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观不再是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典范。

《联合早报》称,战争只带来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和一个撕裂的伊拉克。美国人直到今天还没觉察到,单靠武器并不能有效遏止极端主义和恐怖袭击。“9·11”恐袭造成近3000人遇难,但20年的反恐战争带来更大规模的家破人亡。(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 陈欣 柳玉鹏)

【“9•11”恐袭20年悲观情绪笼罩美国 外媒:伤口仍未愈合,世界依旧不安全】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整整20年了。今天,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当年遇袭的三个地点:世贸中心遗址、五角大楼和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据CNN报道,前总统小布什、奥巴马也将和拜登一起参加纪念活动——除了特朗普,“9·11”事件后执政的所有美国总统都到齐了。拜登将郑重悼念近3000名遇难者,但同时,他也想将自己塑造为带领美国告别一个时代的领导者。只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引发的混乱和悲惨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一个时代不会轻易远去。美国人20年的所谓“反恐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基地”组织被削弱,但更多极端组织在全球多个地区出现,而且,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和一个撕裂的伊拉克。有美国官员强调,重要的是,在这20年里,全球未发生像“9·11”这样规模的恐怖袭击。但是,世界也并未变得更加安全。#911事件20周年#

美媒:拜登放弃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周六上午,位于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遗址的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将举行仪式,宣读所有遇难者名字,并在8时46分进行默哀。20年前9月11日的这个时间,美国航空11次航班撞上了双子塔的北塔。17分钟后,美联航175次航班撞上南塔。9时37分,美国航空77次航班撞击五角大楼西翼。10时03分,美联航93次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这一系列事件造成至少2996人遇难。

对于拜登将在11日访问所有三处遇袭地点,美国网民反应不一。有人说,自己很高兴看到总统在这一对众多美国人都极具意义的日子作出这样的行程安排。但也有网民让拜登“待在白宫地下室”,称他之所以认为自己参加纪念活动重要,是因为他想要挽救自己的支持率。有网民嘲讽说,在这三个地方“迎接”拜登的可能是抗议活动。

CNN10日披露说,拜登的助手曾考虑让总统在11日发表讲话,但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他只是在纪念活动上献花圈、默哀。白宫制作了一个反思“9·11”事件的视频,计划在11日一早播出,拜登也会出现在里面。“在这个时候,言语起不了什么作用。”美国学者诺曼·奥恩斯坦说。

“总统正在与过去20年划清界限,”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历史学教授杰里米·苏里表示,“他想让自己看上去如同一名历史学者,并且宣布‘我们告别了一个时代’。”CNN称,拜登相信,他从前三任总统那儿继承了一些失败的政策遗产,并认为自己做了他们都没做到的事情:结束美国最长的战争。不过苏里认为,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希望拜登总统在‘9·11’当天不要出现在世贸中心遗址,这里现在是圣地。”美国保守派新闻主播布莱恩·瓦特撰文说。《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克·泰森认为,拜登之所以没有资格在这个神圣的日子踏足遇袭遗址,是因为“他向在‘9·11’事件中袭击我们的敌人投降了”。

最初,拜登将美军从阿富汗撤离的最后期限定在9月11日。法新社说,显然,他想把撤军跟“9·11”联系起来。但最终,拜登没能主持一个团结的时刻,而是令他的国家伤痕累累,并陷入分裂。

9月11日,美国并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唯一焦点。此前俄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阿富汗塔利班将在这天举行临时政府就职仪式。不过据俄新社10日报道,塔利班文化委员会成员萨曼贾尼当天称,关于11日举行就职典礼的传闻与事实不符,几天前塔利班就决定取消这一仪式。

悲观情绪笼罩美国

“‘9·11’事件过去20年了,悲观的阴云正笼罩着这个国家。”美国《名利场》杂志9日刊文说,美国更加分裂,以至于关于现实和常识的一些基本问题都成为激烈的政治争论话题。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本周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美国受访者认为,“9·11”事件的发生令美国变得更差,33%的人认为变得更好。在2002年,认为“美国变得更好”的受访者比例是55%,2011年,该数字降至39%。另外,2003年,67%的受访者认为,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比“9·11”之前更加安全。如今,这一比例降至49%。

皮尤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虽然“9·11”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在恐袭发生后的几个月,公众表现出罕见的团结精神,不过,“9·11效应”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是短暂的。《华尔街日报》9日叙述道,尽管小布什的反恐行动最初获得广泛支持,但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他遭到民主党人和媒体的“厌恶”。美国虽然举行总统选举,但社会对选举结果的认同不断下降,党派分歧的情况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变得更糟,到了特朗普任期,美国经历了一场“没有步枪的内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拜登上台,然而不到一年,他就制造了“喀布尔耻辱”。

最近的一项调查称,有64%的美国人表示,“9·11”永久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对于生活上发生的变化,有一个群体的感受可能比其他群体都要深——生活在美国的穆斯林。有分析人士总结,美国穆斯林在“9·11”后受到三重伤害:袭击本身带来的冲击;感受到周边其他人的疏离;美国政府对阿拉伯裔群体进行严格审视,并制定了一些歧视性政策。

“‘9·11’事件激发了欧美极右翼。”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社论说,“9·11”后,“伊斯兰恐惧症”逐渐在欧美社会蔓延,极右翼势力有了新目标。后来,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进一步刺激欧美的保守化浪潮,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更是欧美保守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世界各地种族之间的裂痕正进一步扩大,更令人担心的是,极右翼势力的兴盛也激发极左势力的崛起,如今,世界正遭受两股极端力量的撕扯。

“伤口疼,危险还在”

20年过去了,世界依旧不安全。“伤口疼,危险还在。”德国《焦点》周刊10日文章说,2001年9月11日可以被视为“21世纪真正的开端”,西方在那天告别“梦想时代”,直到现在,恐怖主义制造的伤口仍未愈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日称,有能力像“基地”组织那样在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的团体或许已被分裂、削弱,然而,具有类似意识形态的极端组织蔓延到更多地方,尤其是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

英国《经济学人》11日文章(提前出版)说,最初,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是为了粉碎恐怖组织,到后来,演变成对政权更迭和国家建设的渴望,但美国最终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国家建设’过时了。”德国《斯图加特日报》10日评论称,美国和欧洲在过去20年不得不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观不再是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典范。

《联合早报》称,战争只带来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和一个撕裂的伊拉克。美国人直到今天还没觉察到,单靠武器并不能有效遏止极端主义和恐怖袭击。“9·11”恐袭造成近3000人遇难,但20年的反恐战争带来更大规模的家破人亡。(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 陈欣 柳玉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六祖纠正他:“你这是断灭论啊,哪里是什么正法?【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
  • 老子批塞起来哈吧摇裤儿都要给宁批塞飞从小到大 真的是讨厌那一家人了:女的总是感觉自己家很有钱,装的很,其实你家实际什么情况谁不知道,不知道在装大城市的人给谁看,
  • 此臨時新設的列車是為了因應7月12日(五)起至7月28日(日)的2019光州世界游泳錦標賽,讓所有參加賽事的運動員及觀賽的遊客們都能輕鬆從仁川機場前往光州。#段
  • #邓紫棋[超话]#【G.E.M. Blog 分享2】 棋士們早安[好喜欢]過了之前的事,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哈哈]我知道,無論是十年前,還是今天,身為偶像的紫棋
  • 希望他的粉丝在网上发言也能够理智谨慎,即使反黑也应当堂堂正正,用证据说话,而不是一味人身攻击破口大骂,尤其是对其他艺人。堂堂正正维权的,安利的,辟谣的我都很支持
  • 生活像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请记得: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而是你的微笑。嗯就这样结束了 很美好 不曾醉酒的人不懂微醺,不曾靠近你的人不知道你的
  • 阳宅立向阳宅立向能定吉凶,二十四粉晶,阳宅的立向是根据山川形势为主体,再观察龙入手,详细看何字立向,观其何字为水口,明其何字为山峰,然后看河洛的原理,男卦立女卦
  • 狐狸对小王子说:“如果你驯服了我,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我不吃面包, 麦子对我本没有意义,麦田更不会让我产生联想, 可一旦你驯服了我, 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你
  • ?#WeStandWithTaylor# 希望各位 gentleman(精透男)的精透粉注意言辞和理智,过气蹭泰勒热度也请靠边站,休想踩在尾气头上向上爬,不要自
  • [心]一早那么性感[心]关于张沫凡更多穿搭,在我主页搜:沫凡​​~~~~~~~[心] ​(链.接→评论)~~~~~~~ ​​(已修正)自助搜.券☞红[心]包(每
  • !我无语啊!
  • 但是我知道足球真的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我开始在地区联赛中作为U10的球员进球,足球开辟了我从未想过的可能途径。从球场到“普通人”的世界,过渡起来应该很容
  • 不知道是我太敏感还是你太懂事,妈妈打心底里很心疼你,尤其是你对着我使劲甚至有些“谄媚”地笑想要逗我开心的时候,尤其是你两个小手捧着我的脸脸非要亲亲不准备我去上班
  • 我们人要懂得,太苦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能太沉重,太高兴的时候,我们的心又不能太浮躁,为师想让你们知道,这个人间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是长久的,开心是一瞬间,悲伤也
  •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
  • 或者有的人,总是把一天的不愉快,都“归功”于社会,从来不找自己的原因。其实,你的修养是可以改变的,就像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做了坏事的人,还可以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 不知道是不是很汉子的想法,反正我俩都这么认为: 女式包包基本都小巧玲珑,花花粉粉的,一边在说现在男的都好娘,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女生把包包给男生背? 有些人会说
  • 如果你不想要 想退出要趁早我没有非要一起到老我可以不问感觉继续为爱讨好冷眼的看着你的骄傲若有情太难了 想别恋要趁早就算迷恋你的拥抱忘了就好爱已至此怎样的说法 都
  • 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世界十大坚果之一,又名薄壳山核桃 [2] 、“长寿果”、“美国山核桃&a
  • 跑完你就欧了,达到人生的高潮,拆专旻泰果,专试题题会,嫁给田柾国, 你会瘦下来,你会变漂亮,你会.......(省略万字)【第二圈】: 卧槽,我为什么要参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