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为留守老人拍上千张照# 【90后小伙为留守老人拍照十余载:上千张照片记录最美笑容#为留守老人拍照小伙开抗癌厨房# 】“老人快要死,然后要钻地,不漂亮,不照相。”许凯第一次见到小名叫叶叶的85岁奶奶,她指着自己的嘴巴和下巴不愿意拍照,嫌自己难看。这是许凯为农村留守老人免费拍照十多年来经常遇到的场景。在农村老人看来,照相是时尚又奢侈的,他们“配不上”。

而在许凯眼里,每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都是一部活历史,记录老人的模样成为他坚持要做的事。

许凯粗略统计,十余年来,他已经为上千位老人拍过照片,年龄最大的有103岁,所有人加起来有几万岁。2020年重阳节,许凯的摄影作品以“你好呀,陌生人”为主题在西安地铁展出。

自由摄影师许凯,一度被认为是富二代。真有人见到他就会发现,一个穿着千层布鞋、戴着草帽、长相憨憨的男生,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

如今,许凯通过记录给老人拍照收获了180万粉丝。每条纪录短片下面,一众粉丝留言说看到泪流满面,“感谢你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灿烂的笑容”。

老人们简单、纯粹,像个孩子,许凯也从不避讳与老人谈论死亡,跟他们聊天比拍照更重要。每次告别,最有仪式感的画面是,许凯趴在听力不好的老人耳边大声说“好好活”。

“好好活”其实概念很大,开心、玩、做自己,都是许凯话里传达的祝福。

许凯的老朋友全国第一

整个关中道都流传着许凯的传说,实际上远不止关中道,甚至整个陕西省,乃至全国。

30岁的自由摄影师许凯,从高中开始给陌生的老人免费拍照,现今已经坚持十余年了。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同行的伙伴拍下片段上传到抖音,很快爆火。

许凯是陕西富平县人,给陌生留守老人拍照的片段大多发生在陕西农村,幽默和温情悄悄在对话中扩散。

“婆,你干啥呢?你能想起来我是谁不?”不远处,许凯在车里看到迎面一位奶奶佝偻着背慢悠悠地走,车子迎上去,还没完全停下来,许凯就大声用陕西方言跟老人打招呼。

面对这种熟人间的问候方式,老人想不起来对方是谁,许凯说出自己的名字,老一辈人认不出眼前的年轻人,问他爸的名字,许凯提示老人:“我是许凯,我爸是良,许新良。”

实际上,老人根本不认识许凯。但是抵不住陕西人的热情,被许凯喊“婆”的老人总是自然地应一句:“这是我娃呢!”

接下来的聊天完全没有陌生感地展开了,许凯问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还有年轻时候的往事。他也跟老人蹲在一处,说到高兴处,老人哈哈大笑,忍不住拍一下许凯“你个好小伙”,许凯也回礼一般地拍回去“你个好老婆”,两个人像个孩子一样张大嘴巴笑开了花。

临走时,许凯拿出来相机,要给老人拍照留个念想。老人眼里透出惊喜,却又怕给人添麻烦本能地拒绝,“婆没有牙了,穿得破破烂烂,不漂亮”。许凯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魔力,总能逗笑她们:“丑啥嘛,美得很。”老人站在镜头前,有些局促,许凯大喊:“婆,高兴些!”快门在老人咧嘴笑的同时连续按下。

很快,照片被随身携带的机器打印出来了。许凯把照片装进相框,揣在衣服里,说话间突然掏出来递在老人眼前。“哎呀,我的爷呀,你会变魔术啊!”老人看到照片中的自己,惊呼起来,难以置信地挪不开眼睛,一整天的欢乐在那一瞬间被放到最大。

过去十年,这样相似的场景,在许凯的生命里已经发生过数百遍。通常情况下,聊天进行一两个小时,临走的时候拍照。照片拍下来,陌生的几个人就成了朋友,“我是小朋友,他们是老朋友”。许凯粗略算过,他拍过照的老人已经有上千位了,“网友说的没错,许凯的老朋友全国第一,加起来有几万岁”。

即便是初相识,仅仅是一张照片和几个小时的相处,这些老朋友总愿意满怀感激地拽着许凯回家喝水,要给他做最好吃的面条,俨然一副款待贵宾的架势。“这些老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但凡还有劳动能力,都不愿离开土地。”许凯感受到,他的老朋友毫无芥蒂、真心实意的淳朴和简单。

“春夏秋冬都想见你”

老人见了许凯一面,就有了牵挂,许凯也是。

许凯说,他跟陌生老人的缘分绝不止于一次闲聊拍照,“就像是你跟你的朋友,不见面也会彼此思念,有困难也会相互帮助,只不过我的朋友老了一些。”

2020年4月,许凯刚开始通过抖音记录与老人打招呼的日常,在蓝田县认识了爱听收音机的“婆”。

那一天,老太太穿着红色带花的上衣,拄着一根树枝当作拐杖走在路边,迎面走上来的时候,许凯摇下窗户喊了声“婆”。没说两句话,老太太就拉着许凯要回家喝水。许凯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菠萝送给老人,那次没能给“婆”拍上照片。

2020年6月份,许凯再次回到初次见面的村子,老人正在村口跟人聊天。许凯还没下车,老人就认出了他,“我把你记起来了,许凯”。老人心心念念:“我忘了要你的电话了,你给我礼物,我要把你感谢一下。”那次见面以后,老人回家把家里的亲戚回忆了好几遍,始终记不起有一个叫做许凯的娃。这件事一直放在老人心里,许凯也一样,遗憾没能帮“婆”拍张照片,这才有了两个人第二次在夏季相见。这次照片拍好以后,老人要到了许凯的电话。

2020年9月,许凯在听戏的场子里悄悄蹲在老人旁边,假装无意用肩膀碰了一下她。老太太一侧头,欣喜地抓住许凯的胳膊,搂住他的脖子,拽着他回家。老人拿出家里的茶叶、提子、橘子招待许凯,开心的不得了。这一次,许凯发现整日陪伴老人的收音机坏掉了。

临走之前,老人和许凯细数,两个人在今年的春天、夏天和秋天都见了一面,“冬天再见一回”。

2021年1月,许凯带着约定和思念再次去找老人,得知婆婆住院的消息。许凯揣着新买的收音机找到了医院,拿出来的一瞬间老人笑得嘴巴露出了仅剩的几颗牙:“我娃我拿什么补偿你呢,我娃好滴很。”

准备离开时,许凯突然听到病房里传来了秦腔的声音,折返身隔着门缝他看见,老人拿着新买的收音机摆弄出了声音,收音机放在耳边的桌子上,老人躺在病床上多了份闲适。

这次见面以后,许凯感慨:我们在春天相遇,一句“额娃可怜的”温暖了我的心,跟“婆”相约的一年四季都要见面,做到了。

老朋友越多,许凯的感受越强烈:现在的老人基本都不缺吃穿,缺少的更多是陪伴。

当然,也有一些老朋友除了陪伴,许凯给了他们更多。

2020年11月,许凯拍照途中在陕西农村遇到了一位捡枣的爷爷,儿子去世以后,爷爷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已经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十多年,卖枣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但由于交通不便,爷爷的枣一直没卖出去。许凯专门去爷爷家看了一眼,瘫痪的婆婆、破旧却异常整洁的窑洞,还有老人家许久吃不上肉的苦涩。

没过几天,许凯又来了。他把满院子的大枣都买了去,用五天的时间给老人的窑洞整修一番,装上新的水池,铺上新的地砖,买了沙发、电视和冰箱,许凯心里惦记着老人家常年吃不上肉,特意扛来了半扇猪肉。老人久违地开怀大笑,坐下来看着许凯又忍不住掉泪,“做梦也想不到遇到这么好的人”。

2021年1月,临近过年,许凯又专门回去依次看望了他的老朋友。再次回去,很多老人一下子就认出了许凯,像是许久未见的亲人,抱住他,拉着手,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他。

那一次,在纪录短片里,许凯说道:“有人说我60岁了,但我是个90后啊,我有一帮老朋友,也是你们的老朋友,希望他们、你们、我们一切都好。”

拍过的照片成了葬礼上的遗照

因为希望老朋友一切都好,每次告别时,“好好活”都是许凯对他们最有仪式感的嘱托。

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似乎都看淡了生死,许凯曾见过一群爷爷聚在一起,讨论谁先去西天的问题,“我们都报了名,就看谁先去了”。说这话的老人毫不畏惧,眼神里的平静把生死当作玩笑一样。

每次提出拍照的时候,老人都是本能地推脱,他们除了身份证上的照片,一辈子没照过相。在老人眼里,拍照是时尚和漂亮的,“他们不配”。

今年2月,许凯见到一位牙齿掉光的爷爷,交谈中爷爷似乎在年老之后对清闲下来的生活百无聊赖,“没用了,成废品了”。89岁的爷爷着急想死,“活着没意思,赶紧死了”,说这话的爷爷像拉家常一样:“死的办法有很多种,在河里面搬个石头在腰上一缠,脚一蹬。但是对娃的名誉不好。”但许凯总能用幽默的方式劝慰老人:“这两天水冰的很,可不敢往河里跳,你要好好活呢,不要着急哈。”他知道老人当然不会轻生,送一张精神劲儿十足的照片顺便嘱咐他“好好活”。

经历过苦难和沧桑的老人,也会有一颗孤独封闭的心。2020年8月,许凯给一位86岁的“婆”拍了照片,送了米面油,被老人拒绝了。老人独自生活,儿子在多年前去世,大女儿也因出车祸离开,她一个人扛下了多少压力和痛苦,旁人不得而知。面对陌生人的好意,她一直重复“我害怕事”,许凯怕给老人带来压力,就放弃了。

那天跟老人聊完之后,许凯他们在树荫下冷静了很久。同年10月,许凯再次鼓足勇气找到了老人,帮她修整了院子,买了新的床和被子,送了成堆的生活用品。许凯再次拿出照片送给“婆”,老人终于打开心扉开怀大笑。许凯也越发相信,只要用心,他们孤独封闭的心,终会温暖如春。

许凯真心希望他的老朋友“好好活”,因为有的老朋友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许凯在农村老家遇到了一位百岁老人,他们在冬日的阳光下闲聊。老人给许凯讲自己在西安上班的经历,还经常趁周末骑着自行车从西安回到渭南农村老家。这些无法想象的经历触动着许凯,像是一部历史书。许凯为老人拍了照,来年暑假将洗好的照片送回去时,老人已经衰弱得听不到声音了。没过多久,老人去世了。许凯为老人拍的那张照片,成了葬礼上的遗照。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辛苦”,许凯明白,他特意拍下老人笑容最灿烂的那一刻,实际上每张面孔都经历过生活的惊涛骇浪。

让这个世界可爱、好玩起来

免费为留守老人拍照十年,收获了什么?许凯不止一次被问这样的问题,他想不出具体应该怎么说。

最初他也不是为了拍照,就单纯喜欢跟老人聊天,顺便借助特长为他们拍张照。陪着许凯做这一切的伙伴时磊深有感触:老人最缺的是精神上的关怀。你能陪他唠一唠,你理解他,不把他当累赘看,他觉得被人尊重了。借此慢慢地给老人提供一个观念,让他们活自己。

幽默又充满温情、可爱又好玩,是网友对许凯纪录短片的评价。

2020年7月,一位78岁的婆婆在路边遇到许凯,从兜里掏出瓜子塞进许凯几人的手里,许凯拿出一个粉色的泡泡机送给婆婆。78岁的老人,在泡泡飞扬的那一刻,像个小女孩一样咧嘴大笑:“呀,好得很,漂亮极了!”视频大火以后,这位婆婆被网友称为“小公主一样的老奶奶”。

许凯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拍完照总能变出老人眼里“神奇”的东西:菠萝、巧克力、芒果、擦脸油……收到礼物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在老人面前,许凯用善意的谎言塑造着多重身份,送米面油的时候是开超市的,整修房子的时候是装修队的,他担心老人怕麻烦别人,将一份善意伪装成不值一提的小事。

看破一切的网友在评论区调侃他:“许凯,在西安开大超市,开纺织厂,会修下水道,爱给村里的婆爷照相,这段时间又开了抗癌厨房。”

调侃之间透露了新的信息,今年5月20日,许凯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对面开始经营了一间抗癌厨房,免费提供米面油等调料,做饭的人只需要提供几块钱加工费即可。这是许凯见到江西老万夫妇以后,受到启发做的另外一件善事。

5月25日,一位56岁的大叔在厨房为患有肺癌的妻子做排骨,他笨拙地切土豆,又小心地问旁人倒的油够不够多,油热放排骨的时候拿着锅盖跑了老远。可排骨出锅的时候,他全身散发着骄傲,“我以前见我孩子做排骨是这个步骤,好赖娃他娘能吃上我做的饭了。”

30岁的许凯和几个朋友,做了两件他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至于做这些收获了什么,许凯说只是想做点事情让这个世界可爱、好玩起来。

他印象最深的一条网友留言或许可以作为答案:我们离开土地太久了,忘了太多事情,谢谢你在找回这一切(最朴素的情感)。(正观记者 张香梅)#洞见计划#

#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大二学生20岁,有这样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很好。
【独家|#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 在最有“人味”的地方克服物化】从上海到北京,飞机最快;也可以坐高铁,四个半小时,一路平稳。这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线路之一,人们在意的是快捷与舒适。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一条受苦的路。他用六天规划,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1个站点,耗时6天5夜,弯弯曲曲地走了1810公里,花费了381元车费,从上海到达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又慢,又麻烦”,但他觉得意义深远。他说这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是最有“人味”的地方,有普世的人文关怀。他认为公交车承接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

以下是唐同学的口述:

这5天6夜的行程,我提前花了五六天才把线路做好。从市到县到镇,逐步缩小去查,一点点串起来。每一天,我在公交车上要度过10多个小时。晚上22:00睡,早上5:00起床,早餐和午饭都吃压缩饼干和牛奶。为了不闷脚,我一直穿一双拖鞋。这一路基本坐的公交,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坐了3次三轮车,打了3次车。纯粹依靠市域公共交通,走了将近2000公里,这样的体验别的国家几乎没有,在国内也只有华东可以做到。从南到北,建筑风格、地域风貌逐渐发生变化,城乡差异也体现出来。

上海的公交车很平稳,用普通话、上海话和英文报站,车上的线路图是电子的。微风拂面,车厢里飘着淡淡的皮革气味。车上多是年轻的上班族,打扮新潮。都市是陌生人社会,公交车内几乎零交流,有乘客在补觉,更多的在玩手机。

一路往北,公交车经过乡间的小路,晃晃悠悠。有的车地板破损,座位破破烂烂,椅套发黄。很多城乡公交车由私人承包,司机不穿制服,不能刷公交卡,放一个二维码,或是放一个铁盆子给你投钱。车内座位背后夹着纸片,家具城,辅导班,男科医院广告等不一而足。乘客谈论最近的农忙,说自己在哪里买了一条裤子,物美价廉。他们对陌生人更热情和好奇,问我从哪过来的,准备到哪去,路上花了多少时间。看我在拍摄,有些司机问我的身份,但从没有人阻拦我。

我最难忘的是这段苏鲁跨省的路程。我们蹲在三轮货车的后斗上,像逃荒一样。车子很颠簸,引擎声嘈杂,风吹得我们头发都飞了起来,特别冷。那天是雷暴天气,天上没有星星,我看着路灯的光慢慢地飘过去,想着离山东又近了一步。很快到了省界,完全黑了,也没有灯。当时还没吃晚饭,很饿。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和一个老奶奶,时间太晚,没车过省境了,大家碰到了一起,求助一个居民开货车送我们。

上一趟公交坐的是徐州88路。车上挤满了七八十个乘客,我站在车厢前部,足不点地。车正开着,一个女乘客和售票员起了争执,因为售票员对她二次查票。两人用方言吵了20多分钟,后来司机师傅把车停下报警。警察来调解,发现女乘客之前说自己是孕妇,其实不是,她面子上挂不住,就下车了。她是想换取自己话语上的一种优势,这是市井中很常见的一种做法。

耽误了近半个小时,让我意外的是大家没有很烦躁,也不骂人,好像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一开始觉得无所谓,后来我转念一想,别人是正儿八经要回家,如果我是他们,我还能保留这样从容的心态吗?这一路上,我经常有这样的反思。

下了三轮货车,到韩庄镇时,一下子亮了。住户基本关门了,一些超市、饭店和宾馆还开着。我走在路上找旅馆,余光瞟到马路对面一个身影,穿着黄色制服的清洁工,弯着腰翻动着垃圾桶。我站在那里拍了半分钟左右,心里想,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样大?为什么他/她就必须做这样的工作?路上的见闻都给我烟火气的感觉。

我今年20岁,是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读化工专业,但我从小就对地理特别感兴趣。坐公交能让我有切实的体会,看着从小听惯的名词出现在眼前,感受到国家的辽阔和历史的发展。一路上,听到的口音从吴语到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再到北京话,你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家到底多大。

我来自四川绵阳一个普通家庭,住在城中村的自建房里,左邻右舍都是底层的人。早上5点,中年男性的大卡车轰鸣,他要跑货运给妻子挣药钱。5点半,失聪老人在清理垃圾,锈烂了的垃圾车吱吱呀呀响。6点,收废品处在“砰砰砰”地敲废铁……而我却可以安睡到8点,不用起床挣生活。这些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是在“观察”他们,这个词太傲慢了。我现在不用劳动就能获得安逸的生活,我自认为跟我的努力没有很大关系。

我怕有一天,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校园生活单纯美好,毛(刷)一下绩点,课后上上网,看看动画片,周围同学光鲜亮丽,还有同学开着特斯拉上学,就停在我们宿舍楼下。在里面待久了,都不接地气了,慢慢地丧失了对社会的敏感性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用四川话讲就是晓不得自己姓啥子了。所以我喜欢坐公交。

父母知道我此次的旅行,一开始担心我的安全,后来为我感到自豪。他们对我的期望首先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我的家庭条件是父母从零到有积攒出来的,房子都是父亲自己亲手盖的。我读高中时,父母会叫我一起给花园搬砖砌墙。一家人外出,看到一些工种辛苦的工作,父母会指给我看,回忆以往的艰苦经历,征求我的反馈。

在上海这种巨型城市里,我觉得很多人都被异化成了工具,像活在一个机器的社会里,人味太少了。在我看来,人文关怀就是人性的回归,不把别人当成工具,也不去物化自己,人不会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被区别对待。公交车不怎么考虑盈利,而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便利,这是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中国人很少不被“鸡娃”的。我也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我选择的赛道和大部分人一样,生活目标就是上课,为取得一个相对好的成绩去奋斗。但我想在这条路上行走时,往周边看两眼。比起花90%的功夫获得90%的成绩,我更愿意拿60%的精力换取70%~80%收获,剩下的10%留给自己和生活。在生产力彻底解放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阶层上升,如何悦纳自己,跟社会和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洞见计划# https://t.cn/A6Vbo67k

【独家|#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 在最有“人味”的地方克服物化】从上海到北京,飞机最快;也可以坐高铁,四个半小时,一路平稳。这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线路之一,人们在意的是快捷与舒适。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一条受苦的路。他用六天规划,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1个站点,耗时6天5夜,弯弯曲曲地走了1810公里,花费了381元车费,从上海到达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又慢,又麻烦”,但他觉得意义深远。他说这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是最有“人味”的地方,有普世的人文关怀。他认为公交车承接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

以下是唐同学的口述:

这5天6夜的行程,我提前花了五六天才把线路做好。从市到县到镇,逐步缩小去查,一点点串起来。每一天,我在公交车上要度过10多个小时。晚上22:00睡,早上5:00起床,早餐和午饭都吃压缩饼干和牛奶。为了不闷脚,我一直穿一双拖鞋。这一路基本坐的公交,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坐了3次三轮车,打了3次车。纯粹依靠市域公共交通,走了将近2000公里,这样的体验别的国家几乎没有,在国内也只有华东可以做到。从南到北,建筑风格、地域风貌逐渐发生变化,城乡差异也体现出来。

上海的公交车很平稳,用普通话、上海话和英文报站,车上的线路图是电子的。微风拂面,车厢里飘着淡淡的皮革气味。车上多是年轻的上班族,打扮新潮。都市是陌生人社会,公交车内几乎零交流,有乘客在补觉,更多的在玩手机。

一路往北,公交车经过乡间的小路,晃晃悠悠。有的车地板破损,座位破破烂烂,椅套发黄。很多城乡公交车由私人承包,司机不穿制服,不能刷公交卡,放一个二维码,或是放一个铁盆子给你投钱。车内座位背后夹着纸片,家具城,辅导班,男科医院广告等不一而足。乘客谈论最近的农忙,说自己在哪里买了一条裤子,物美价廉。他们对陌生人更热情和好奇,问我从哪过来的,准备到哪去,路上花了多少时间。看我在拍摄,有些司机问我的身份,但从没有人阻拦我。

我最难忘的是这段苏鲁跨省的路程。我们蹲在三轮货车的后斗上,像逃荒一样。车子很颠簸,引擎声嘈杂,风吹得我们头发都飞了起来,特别冷。那天是雷暴天气,天上没有星星,我看着路灯的光慢慢地飘过去,想着离山东又近了一步。很快到了省界,完全黑了,也没有灯。当时还没吃晚饭,很饿。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和一个老奶奶,时间太晚,没车过省境了,大家碰到了一起,求助一个居民开货车送我们。

上一趟公交坐的是徐州88路。车上挤满了七八十个乘客,我站在车厢前部,足不点地。车正开着,一个女乘客和售票员起了争执,因为售票员对她二次查票。两人用方言吵了20多分钟,后来司机师傅把车停下报警。警察来调解,发现女乘客之前说自己是孕妇,其实不是,她面子上挂不住,就下车了。她是想换取自己话语上的一种优势,这是市井中很常见的一种做法。

耽误了近半个小时,让我意外的是大家没有很烦躁,也不骂人,好像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一开始觉得无所谓,后来我转念一想,别人是正儿八经要回家,如果我是他们,我还能保留这样从容的心态吗?这一路上,我经常有这样的反思。

下了三轮货车,到韩庄镇时,一下子亮了。住户基本关门了,一些超市、饭店和宾馆还开着。我走在路上找旅馆,余光瞟到马路对面一个身影,穿着黄色制服的清洁工,弯着腰翻动着垃圾桶。我站在那里拍了半分钟左右,心里想,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样大?为什么他/她就必须做这样的工作?路上的见闻都给我烟火气的感觉。

我今年20岁,是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读化工专业,但我从小就对地理特别感兴趣。坐公交能让我有切实的体会,看着从小听惯的名词出现在眼前,感受到国家的辽阔和历史的发展。一路上,听到的口音从吴语到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再到北京话,你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家到底多大。

我来自四川绵阳一个普通家庭,住在城中村的自建房里,左邻右舍都是底层的人。早上5点,中年男性的大卡车轰鸣,他要跑货运给妻子挣药钱。5点半,失聪老人在清理垃圾,锈烂了的垃圾车吱吱呀呀响。6点,收废品处在“砰砰砰”地敲废铁……而我却可以安睡到8点,不用起床挣生活。这些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是在“观察”他们,这个词太傲慢了。我现在不用劳动就能获得安逸的生活,我自认为跟我的努力没有很大关系。

我怕有一天,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校园生活单纯美好,毛(刷)一下绩点,课后上上网,看看动画片,周围同学光鲜亮丽,还有同学开着特斯拉上学,就停在我们宿舍楼下。在里面待久了,都不接地气了,慢慢地丧失了对社会的敏感性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用四川话讲就是晓不得自己姓啥子了。所以我喜欢坐公交。

父母知道我此次的旅行,一开始担心我的安全,后来为我感到自豪。他们对我的期望首先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我的家庭条件是父母从零到有积攒出来的,房子都是父亲自己亲手盖的。我读高中时,父母会叫我一起给花园搬砖砌墙。一家人外出,看到一些工种辛苦的工作,父母会指给我看,回忆以往的艰苦经历,征求我的反馈。

在上海这种巨型城市里,我觉得很多人都被异化成了工具,像活在一个机器的社会里,人味太少了。在我看来,人文关怀就是人性的回归,不把别人当成工具,也不去物化自己,人不会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被区别对待。公交车不怎么考虑盈利,而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便利,这是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中国人很少不被“鸡娃”的。我也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我选择的赛道和大部分人一样,生活目标就是上课,为取得一个相对好的成绩去奋斗。但我想在这条路上行走时,往周边看两眼。比起花90%的功夫获得90%的成绩,我更愿意拿60%的精力换取70%~80%收获,剩下的10%留给自己和生活。在生产力彻底解放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阶层上升,如何悦纳自己,跟社会和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洞见计划# https://t.cn/A6Vbo67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花草[超话]#[微风][微风][微风] 偶逢桂子 一树桂花皆秋色 丛丛花骨栖碧叶 冬风过处玉尘飞 秋意十月冬奈何 岁月如水
  • #那年今日#【人类第一架直升飞机试飞】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
  • 婚姻真的就是一场被害人自陷风险的豪赌[摊手] 新的委托人,老公和小三生了孩子买了房子车子拍了婚纱照摆了酒席人前人后都是夫妻自居 她自己只剩下那张可笑的结婚证
  • 《礼记.乐记》有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很自然的顺序跟规律 蔡礼旭老师 今天 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  恭摘自细讲《弟子规》(第19
  • 是这样的,今天和我妈去看流浪地球,买票的时候没看清是MX4D,当时我还想怎么票这么贵,可能因为时段原因吧。然后电影刚开始,我和我妈本来想看电影时边吃边喝买来的星
  • 我是一个不能吃苦的人 今早他去公司给员工开会 吩咐我中午要是太饿了就自己先吃 我很装的回他:我等你呀,再饿也要等你。 没想到十点多给狗儿子喂吃零食 看见它吃,我
  • 今天下午睡好之后 睁眼就看到了窗外轻薄明亮的阳光 感觉手臂上的绒毛都直立起来 一时间想告诉朋友发现了讲数学很好的老师 她告诉我终于确定下来了考研的方向 决定要三
  • “O captain,my captain.” 我为这句话流泪。 朗读诗句“劝少女们珍惜时光”。 “及时采拮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日便
  • 绝地求生第四赛季通行证奖励内容一览 第四赛季通行证的上线时间是7月24日,本次的通行证依旧还是9.99美元解锁,升级券分为5级、20级和30级,升级券可以多次购
  • 就觉得我喜欢上我们小宁是一个必然的事件 感觉就在我最孤单 最茫然的时候 我们小宁的笑就像是突然打进了黑暗的光 看见他笑了 心里好像被净化了一样 我们小宁的笑最阳
  • #摘抄分享# 语言学家已经从多个维度来研究言语幽默, 其中幽默的内在认知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尝试在经典的乖讹论基础上, 结合现代符号学思想和概念整合理论,
  • 提升幸福感小物——3D创意月亮灯 想要家里多一点情调?那就试试这个网红「月亮灯」8~ 女孩子对星星、月亮什么的根本毫无招架能力 月亮灯的灯光柔和不刺眼,炒鸡
  • 師尊慈語:《人道盡天道達》 一、道是什麼? ⊙道是本來面目、天理良心、佛性。 ⊙道包含很寬、很廣、很大、可高、可低、可胖、可瘦,不管是乾道、坤道
  • 【老照片】.【抗战时期一项伟大的教育决策】说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是一个奇迹,最典型的莫过于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
  •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陕西大宋文化传媒,八年铸就品牌经典,放眼时态局势,紧跟美艺潮流,年会将至,企业形象展示,舞台大型音乐剧,舞蹈编排,只要你们有才艺,何老师
  • 理想的爱情是能一起相爱一起快乐一起不爱一起结束就很同时很真诚很爽快吧,分手后再做个无话不谈的朋友最好啦!随着时间推移我的认知也有了改变,我不再追求或者等待,我只
  • #微博橱窗[超话]#“有德堂“紫砂壶作品,原矿大红袍朱泥 “三足鼎“紫砂壶,有德堂”朱泥紫砂壶,一直都深受欢迎,不用华丽的描述,实物照片,“三足鼎” 紫砂壶,选
  • #朴佑镇[超话]# #青春氧气朴佑镇# ┇翻译┇180616 上岩签售会 朴佑镇签售小纸条 对于佑镇来说大辉是? 需要照顾的弟弟 ✔️可爱的弟弟 要和佑镇永
  • 【稚‎米便携式​粘毛​器‎】 ►北‎欧​绿​ 北‎欧粉‎ ►2卷替换​纸芯​,1天‎1撕,够用3个‎月​ ►斜‎撕​设​计‎,一撕一张更节‎约​~ ►体积小‎巧
  • #宝宝穿搭[超话]# 【寒冷的季节,需要甜蜜来呵护】 Hi!Baby!这里是茵宝仕童装世界! 小水果碎花宝宝棉袄外套,在这个冬天,隆重登场! 好看不腻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