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禅师开示观心

大慧宗杲禅师在答李郎中说:“欲妙喜因书指示径要处,只这求指示径要底一念,早是刺头入胶盆了也,不可更向雪上加霜。虽然有问不可无答,请左右,都将平昔或自看经教话头、或因人举觉指示得滋味欢喜处,一时放下依前百不知百不会如三岁孩儿相似,有性识而未行,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看来看去,觉得转没巴鼻,方寸转不宁怗时,不得放缓,这里是坐断千圣顶额处。往往学道人,多向这里打退了。左右若信得及,只向未起求径要指示一念前看,看来看去,忽然睡梦觉,不是差事,此是妙喜(大手:妙喜即大慧宗杲)平昔做底得力工夫。”

黄龙禅师开示观心

诸上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尔诸人要参禅么,须是放下着。放下个甚么?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向自己脚跟下,推穷看,是甚么道理?推来推去,忽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岂不畅快平生。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讨禅讨道。禅道不在册子上。纵饶念得一大藏教,诸子百家,也只是闲言语,临死之时,总用不着。

月溪禅师开示观心

大乘用功破无始无明,用六根随便那一根,但我们南瞻部洲的人 (即是这个地球) ,以眼、耳、意根为利,考察古人用功,用眼、意为多数。如用眼根,眼就不向外看,向内看到清清净净的,向见闻觉知里面来看,看来看去看到山穷水尽,达到黑黑暗暗、一无所有的无明窠臼境界,就是图表上写的“无始无明”;临济祖师说的“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这时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因缘时至雳的一声,无始无明窠臼就会打破,无明一破豁然贯通,彻天彻地的看见本来面目佛性了。

古人云:佛性从内求。千万无从外求。或者我们没有时间来内照,眼由他看,耳由他听,意由他想,但是于其中要执持一个念头下疑情:我们的佛性究竟在甚么地方?被无始无明遮障,向无始无明还本来佛性。不论何时何地、闲着、忙着,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宝珠必定要将他获着一样。如是观照,机缘一到,雳的一声也可以见佛性。如能照此修行,豁然贯通见本来佛性,到此时本来佛性是法身,见闻觉知智是报身,六根行是应身,名为一体三身。

古人云:见性后就算是到家了以后就不用功修。

虚云老和尚开示观心

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

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起,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是观;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

老参的难易如何?所谓老参,是指亲见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了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

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迈进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

若是从我身或口起,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得大安乐。

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画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西遊日记】7月26日,星期一,晴。午12点从喀什出发,前往塔什库尔干。出城不久,向南而望,雪山浮于云端,壮美至极。沿路车辆不多,轻车前行,过疏附县,至乌帕尔镇加油、买西瓜。至此行进方向向南,过奥依塔克镇,进山,路边怪石嶙峋,山石若火灼状。车行至白沙湖,驻车休息,远望公格尔九别峰,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此处大有画意,可资笔墨。过卡苏拉口岸,此处距边境已近,一路下坡,渐得观慕士塔格峰全貌,其“冰山之父”之谓非虚。盖行进数百公里,终于其脚下蠕动也。晚六时半,抵达塔县县城,不做停留,继续前往盘龙古道。七时许,到盘龙古道打卡地,广告牌有“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据说三十多公里,要绕六百多个弯儿!双关语耳,聊可一试。到盘龙古道山顶,显示海拔高度为4216米,曾经昨岁西藏之旅,故未有任何高反迹象。此时落日余晖,照耀诸峰之巅,与火烧雲耳鬓厮磨,大美之景,非亲临其境,不可梦得也。群峰或似玉乳;或类狼牙;或若壁立万仞;或如颓峰摩天。驻足细观,目送日轮西沉于崦嵫。至暮色四起,抵达瓦恰乡。循614县道返回塔县,其间夜空明澈,繁星点点,银河历历,如在手边,叹古人“手可摘星辰”,又非虚造。至凌晨一点,至塔县县城,宿友谊大酒店。
素铁郭怀若记于克州之塔县。 https://t.cn/z8ArYTQ

真假大师难辨,不妨从#《吕祖百字铭》#参悟修行真谛!

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大师”自居,他们或是开班办学,或是大开收徒的方便法门,然后再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且不去论“大师”的真假,既然自诩为修行人,那么就要知道祖师对修行的定义是什么。唯有参照祖师留下的字字遗训,或许才可以修得一二真行,也不枉被他人尊称一声“师父”。
被奉为全真五祖的吕洞宾祖师,曾留一下一篇只有百字的《吕祖百字铭》,其开篇就言以一句“养气忘言守”五个字就论及了“修行”主旨。本句暂可翻译如下: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修行的人,必须先要学会养气。养气的方法,在乎少说话、守心于道,少说话则气不散,守心于道则元神内守、不着外境。口诀为:少说话,心安静,神定内守。

虽然吕祖在这段话中并没有给“修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却指出了修行的第一要诀,即是“养气”。

气,是什么?在道家的修行系统中,气有先天的元炁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先天元炁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精炁神三宝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道教修炼讲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炁是连接有形之精和无形之神的关键点。唯有保持先天元炁充盈,才能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实现精炁神的阶层转化,才有实现九转大丹成的可能性。第二种后天之气,虽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呼吸的气体,但因为气在身体中的每一次进出都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是参与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所以尤显其重要性。道教的修炼讲求气息绵长,乃至于以胎息的方法来改变用肺部呼吸的形式,目的便是要身体减少对气的耗损,使整个身体器官都能降低运作的效率,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道家修行包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身形,一个内心。“养气”之保养元和与吐故纳新,都是身形炼养上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由“养气”之法而派生出来的“忘言守一”之法则可归于心性的炼养。归守清静,即是“忘言守一”的方法,同时也是其目的所在。
“忘言”一方面是要少说话,话多伤气伤身;另一方面是讲修行要不着外境、不恋俗情,心神内守,恍恍惚惚,如痴似呆,从而忘记言语的作用。庄子曾经在文中数次描绘过一些打坐时进入杳冥状态的人,言其“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这两句话的原意与当今世俗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描述的正是有道之人忘记言行功用而独自寂寥的天真之态。

人们之所以会言说,是因为对外界的事物尚有贪恋和追求。心有所求,就需要用言语来表现自己,如此恰恰就与修道的理念南辕北辙。真正的修行人内心中是可以洞彻一切是非的,但他却不会为了争辩是非而做出舌战群雄之状。老子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言“大辩若讷”,皆是在说明不辩之大智慧。《河上公章句》中注释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所以,“忘言”不单是要求修行人须做到宁神,更是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此方法实现对世间百态的心灵超越。唯有超越之后,才能明白是非本为一体,又何必扰扰于其中呢!


既然明了“忘言”的妙处,接下来就需要区分不同的修行阶层:
其一,忘言就是禁言,不要说话,忘记语言的基本功用。因为不能用使用语言,在交流的时候会因此而遇到更多障碍,以此方法来止息外缘,使人更懂得向内心求道之本真。现在在宫观的斋堂中仍然有“止语”的传统,这便是让人们用心专一,吃饭即是吃饭,不求其他,也无须言语多谈;

其二,忘言的目的在于忘念,去除掉内心生出来的诸多妄念,做到杂念不生,唯守清静之真一。所以忘言之后紧跟的“守一”之法,即是在讲修道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方式。而修道遵循的是“顺则成人逆成仙”的法度,是从纷繁复杂万物复归到清静之“一”。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只有守住本源,才不会被万千红尘扰乱了真心一颗。

其三,忘言的最终境界是要实现“忘忘”,连“忘”这件事情都要忘记,连“守”的心思都要忘记,真正做到不忘而忘、不守而守,达到二六时中、行走坐卧皆无缘起,由此也就可以体悟到大道的真妙。

养气、忘言、守一都是修行的途径,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修行绝对不是只做一个好人、善人这么简单,对身心的双重炼养才是修行的真谛,所以就要超越对身形的锻炼,以达到对元神的修炼。《青玄济炼铁罐施食》中有一段韵词,“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一旦无常归何处?”人生很短,转眼又是轮回。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酒、色、财、气、贪、嗔、痴、爱等尘缘的戒断上,充其量只能做到肉身清静,依然无法跳出轮回之苦。内炼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保养元炁,杜绝尘染波及真心,保证身体内的元神处于常清常静之态,由此才能为通神明之感的真修行打下基础。此才谓之修真。
在明白了吕祖传世的修行要义后,之后便要靠自己的道心去行动。道经师三宝具陈,个人的修为最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看的是造化,更是勤功。唯有时时不堕,才可见登真之路。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指尖的怀想,写着玲珑的心事,就差一夜月白,变得清澈静美。指尖的怀想,写着玲珑的心事,就差一夜月白,变得清澈静美。
  • ”妈耶,他真的有自知之明,自己知道自己脾气又怪又倔[doge]我快笑疯了并不是我离婚后非要执意一个人过不再婚,只是婚姻里实在没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我觉得也给不了
  • #白鹿[超话]##超话星动告白局#[送花花]#白鹿#无人问津的日子里我在努力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直接的,就是见到你@白鹿my #白鹿白月梵星# #白鹿白烁#
  • 睡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就起来看了一个多小时书,看了«人类简史»写到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里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天生天生带来允许,文化早就封闭”。 一句: 我们看
  • 因为hao太沉,开始养,发了每日一善,有个评论说让我进qun大家一起互动。我进了,也和几个人互动了。
  • !!
  • 因此,在眼袋治疗时,也要分辨好自己的眼袋形成的原因,若是因脸颊老化而形成的眼袋,不仅要考虑脂肪的去除,更要考虑面中部组织的补充!而到了40岁,眼袋鼓起像水袋子,
  • 潘达于一眼就识别了这拙劣的伎俩,她对官员说:“大鼎早在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送人了,现在已经无处寻找。书便宜,但知识不廉价,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不一定让你锦绣
  • “我的第一个护肤品团要留给科瑞肤”这是最能表达我对它家喜爱程度的一句话,图里全部是我自己用的空瓶,我真正用空的数量估计还得再加个5.6瓶,有十几二十瓶,很夸张,
  •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人生一辈子,只要你一直前行,你就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不要碰到压力就把自己变得不堪重负,黯淡无光。 #风景##梅里雪山#回国心愿清单❹
  • 我发现衰粉怎么那么爱用“鸳鸯戏水”说话呢,衰衰不能和基德同框是因为女配够不到吗[疑问]#毛利兰[超话]#我说你们眼睛不行了就去治治吧。最后hya粉丝别太应激呗,
  • 热爱,不顾一切的热爱,用心感受小米的温暖[打call][打call][打call]"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回顾过往,小米创业的历程可谓
  • 徐名号一手拧着一件衣服出来,见客厅里的人无影无踪,觉得比整理房间还麻烦的就是话没讲完就失踪的金泯盔。想浩的每隔半小时带ct发个yc也可以(而且自家的rs真的更好
  • 不许你们错过啊啊啊[抓狂]夏天皮肤爱出油、毛孔粗大的姐妹们,一定要试试它牌牌自用空瓶两罐了,每次用完皮肤清清爽爽的,也不会紧绷尤其是鼻头重灾区,毛孔出油明显减少
  • ???手拎肩背斜挎真香定律??款号:754990尺寸:29*10*18 5BC125:MiuMiu新品MiuWander手袋,采用进口小羊皮经典品牌标志性Ma
  • 『下凡的仙女是我 明眸皓齿冰肌玉骨美在美瞬间 花季时光常驻留 将雨声俱来的天赋透彻地实现 白粉花朵衬美人 茂盛开花儿的生命要竭尽所能♾️ 花园李总有惊喜
  • (5.20号晚上别刮龙卷风,会影响我抢票)[doge][doge]狠狠点了,一直都不觉得王宝钏挖野菜这个梗很好笑,她已经有在尽最大的努力反抗父权争取自由。#亦之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时间很短,天涯很远。今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只想与你安静的走完@摩登
  • 还好我带了我的秘密武器玥之秘水晶防晒喷雾✌️之前军训的时候我就用这个一点没晒黑便宜量大,我都用空好几瓶了!同事疯狂找我要链接cr:鲜芋椰椰冰#这个好物闭眼入##
  • 并不因为追星,单纯真的被这种粗狂简单的生活吸引了尤其带着满身的班味看这部剧美景、纯情、友情、亲情真希望能有第二部,但转念一想只有一部或许才是最好的解法没有道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