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01电器的幸福指数

京东发布了一份特别有意思的报告《京东电器消费指数报告》,把家用电器作为衡量幸福感的维度,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先让用户为自己所买的电器打分,范围从0到100,如果你认为购买该电器的目的是纯粹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没有任何娱乐等提升幸福感的目的,那就是0分。

相反,如果你认为购买该电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提升幸福感,没有任何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目的,那就是100分,以此类推50分就是幸福感和提升效率的目的各半,25分就是提升效率为主,提升幸福感为辅,75分就是提升幸福感为主,提升效率为辅。

最终的结果,最能提升幸福感的电器数码产品依次是游戏机、电视、音响、无人机、投影仪、相机、耳机和按摩椅,最能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电器数码产品是打印机、电脑、洗衣机、集成灶、剃须刀。

29个品类有16个低于50,更侧重于效率,总体上而言,电器数码产品提升的是效率,其次才是幸福感。

跟这个结论相吻合的是报告中各城市的“电器幸福感”,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均指数41.93,低于36城市的平均数43.04。

这个报告还引用了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引用这句话的原因在于,报告认为,有一些数码电器,为了让人们效率更高,从而产生更多的休闲时间;但休闲时间多了之后,又需要更多的电器去消耗这些闲暇时间,于是就有了游戏机、电视和音响。

这就是这份报告所主张的“从电器为人类提供劳动力,到电器与人类共生”,但我听着怎么像一个典型的“消费主义阴谋论”:一部分商家负责卖给你节约时间的商品,一部分商家卖给你消耗时间的商品?

逻辑是不错,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嘛。

游戏机是幸福感最强的商品,那怎么理解幸福感不怎么高的上海人和北京人,对游戏机的爱好却是全国第一和第二?

我的理解,正是因为上海北京太讲效率,生活节奏太快了,人都被逼疯了,才需要游戏机去放松一下,在这种需求下,游戏机恰恰让自己变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牵强的解读,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康德的这句“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很容易让人误解,分清目的和工具(或“手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让我们来读康德。

02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

“手段”最不容易产生误解。

你每天早上被刺耳的闹钟吵醒,胡乱在脸上折腾几下,叼着山东煎饼挤地铁上班,背着老板励志语录,跟HR争论报销比例,想着再赚1000万就财务自由了,不用受这鸟气了。

明明不喜欢工作,但看在钱的份上,你还是忍受着痛苦而工作,这种工作,很明显只能算是“手段”。

所以说,人的大部分痛苦,都是来自于手段与目的的背离。

但“目的”又是什么呢?这就不容易定义了。

有人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愿意加班,我愿意忍受低工资、苛刻的老板和无理的客户,这是不是目的呢?

在康德看来,是不是目的,要看你到底为什么喜欢?

有人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这份工作的职业光环,光荣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师、万众瞩目的明星——这就还是“手段”,职业成了让你生产自我荣誉感的“工具”,你还是免不了为了工作而痛苦。

有人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一个崇尚的理想,比如要当医生,拯救苍生,当政治家,造福百姓——这仍然是“手段”,职业成了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照这么说,好像职业问题上,所有人都是“工具人”?也不一定。

有人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但我就喜欢搞钱,凡是能搞钱的工作我都喜欢,不搞钱的工作——我根本不会做的好吧?

这就不是工具人,而是“目的人”了。

有人会说,这跟前面说的“为了钱而忍受工作”不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前面,你不是“为了钱而忍受工作”,你是为了“有钱可以不工作”而“忍受工作”,对于你而言,钱也是工具,是“不工作”的工具。一旦赚到了可以不工作的钱了,你就不爱“搞钱”了。

而真正“爱搞钱”的人,根本没有钱赚够的那一天,一生都将为了钱而工作。

钱=工作=人生目的

为了“不工作”而工作,这听上去拧巴,做了更拧巴,“工具”和“目的”的冲突,这才是你痛苦的根源。

康德哲学中的“做某事的目的”,实际上跟我们平时说的“做某事的目的”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目的是这样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以后要干这个,这个信念,越长大越坚定,高中以后就没起过要干别的事情的想法,从来没有想过……”

或者是这样的“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本来以为这一份也做不长,但从进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明白了,这里就是我换了那么多工作的原因,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为什么康德对人生目的的看法这么古怪呢?
因为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

甲:为什么要工作呢?
乙:因为要赚钱啊。
甲:为什么要赚钱呢?
乙: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不工作了,想做自己喜欢的XX事了?
甲:为什么喜欢做XX事呢?
乙:……

认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答案的人,就太天真了。

有一部电影叫《盗梦空间》,筑梦师可以潜入你的梦中,人为植入一个信念。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一直有一个信念,你喜欢XXX,没有理由没有原因,那么你能判断这个信念是筑梦师植入的,还是你与生俱来的吗?

不能,因为梦的世界里,你并不真实存在,所以你不可能理解。

康德也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某一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戴着一副拿不下来的有色眼镜,每一个人的眼镜的颜色都不一样,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眼镜吗?

不知道,因为每一个人都戴眼镜,就没有人知道真实世界的颜色。

有色眼镜就像《盗梦空间》里被植入的信念,被康德称为“先验道德”,这就是每一个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道德观——这里的“道德”是中性词。

康德提出“先验道德”的意义在于,既然你永远不知道“有色眼镜”是什么颜色的,那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发现世界的真实颜色了,而是把“有色世界”当成真正的世界,一切遵守你内心的“先验道德”。

因为康德这里的道德是先验的,因此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康德的“先验道德”类似中国人最熟悉的王阳明的“心学”:确定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无论是康德的“先验道德”,还是王阳明的“心学”,最难的都是要找到你真正发自内心相信的东西,好比——“你为什么要工作”?

03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作为一枚70后,记得当年高考的时候,还背过“大庆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呢?

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一心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

很明显,“大庆精神”时代的“工作”,是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工作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所以要求大家“不为名、不为利”,要求大家“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

这话听上说有点不切实际,但这才符合“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观点。

大家都学过,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所以,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人人爱工作,与金钱无关,人人需要工作,与地位无关,工作是人类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是很像康德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虽然马克思的方法论源自黑格尔的辩证法,唯物主义源于费尔巴哈,但其认识的内核却更接近康德。

为什么大庆精神要求劳动者“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呢?如果一件事是目的,那么这件事的本身就应该包含了全部意义,工作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的意义就是“先验道德”,我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工作吗?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但是,以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为转折点,劳动的本质就变了,劳动法的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到了这里,“劳动”不再是义务,而是国家应该保障的权利。什么是“应该保障的权利”呢?就是当我们完成劳动任务时,法律应该保障我们获得合理报酬等等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权利”与“义务”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我们不想工作或不需要工作,完全可以放弃劳动的权利——可放弃的是手段,不可放弃的才是目的。

“劳动”从义务变成权利后,工作就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不过,社会主义的《劳动法》与资本主义的《劳动法》还是有区别的,《劳动法》特意留了两个口子,一个是让公务员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所以公务员的工作不是手段,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崇尚目的,所以不存在996的问题;

另一个口子是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就是说,国家需要你无偿劳动时,你不能讲价,一讲价就变成“工具人”了。

让工作成为“人的目的”的门,仍然开了一条缝。

一起读原著:《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青年非常守约,刚好一个星期之后再次来到哲学家的书房。其实他自上次回去两三天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过来。但深思熟虑之后,青年的疑问变成了确信。也就是说,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他今天就要把那位怪异的哲学家驳得体无完肤,一切争论都将在今天结束。

为什么讨厌自己?

青年:先生,上次之后我冷静地想了很多,但还是不能同意先生的主张。
哲人:哦,哪里有疑问呢?

青年:例如,前几日我承认自己讨厌自己,无论如何都只能看到缺点,实在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但是,我也很想能够喜欢自己。
先生您什么都用“目的”来进行解释,那您说说我讨厌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呢?讨厌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吧?
哲人:的确。你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只有缺点。不管事实如何,就是这样感觉。也就是自我评价非常低。问题是,为什么会那么自卑,为什么会那么低估自己呢?
青年:那是因为事实上我本来就没有什么优点。
哲人:不对。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首先请你理解这一点。
青年:下定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哲人:是的。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青年:到底为什么?为了什么?
哲人:这也许就要问你自己了。你究竟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呢?
青年:先生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首先要说的就是我这性格——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还有就是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而且,如果只是性格倒还好,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也没有一样让人满意的。
哲人:如果像这样继续议论缺点的话,心情会怎样呢?
青年:您可真是残忍啊!那当然会不愉快啦!谁都不愿意和如此乖僻的人交往吧。如果我身边有这么一个自卑而又麻烦的人,我也会不喜欢他。
哲人:的确,结论似乎已经出来了。
青年:是什么?
哲人:如果以你为例不好理解的话,那我就举一个别人的例子。我也曾在这个书房里进行过简单的心理辅导。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来了一位女学生。是的,她当时就坐在你现在坐的这把椅子上。
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所以我便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于是,她告诉我说自己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虽然偷偷喜欢着那个男孩,但她还没能表明心意。她还说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希望能够交往。
青年:哎呀,多好啊!很符合女学生的话题。为了向意中人告白,首先必须治好脸红恐惧症。
哲人:事情果真如此吗?我的判断是并非如此。为什么她会患上脸红恐惧症呢?又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呢?那是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青年:不不,您在说什么呢?她不是说非常希望能治好吗?
哲人:你认为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
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青年:那么您是说她是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被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
哲人:直率地说就是如此。
青年:有意思,真是有意思的解释。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根本没办法治好吗?那不就是她一方面需要“脸红恐惧症”,另一方面又为其苦恼吗?烦恼永远不会消失。
哲人:所以,我跟她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脸红恐惧症这样的病很好治。”
“真的吗?”
“但我不会给你治。”
“为什么?”
“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你还要用‘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怎么……”
“但是,如果我给你治好了脸红恐惧症,事态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你会怎么做呢?你一定会再次跑来对我说‘请让我再患上脸红恐惧症’吧。那我可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青年:哦。
哲人:这种情况不只限于她。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青年:的确。
哲人:当有人上门求治“脸红恐惧症”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绝对不可以为其治疗,如果那样做的话就更难康复了。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
青年:那么,具体怎样做呢?听了病人的烦恼后就放置不管吗?
哲人:她对自己没有自信,始终抱着“如果这样,即使告白也肯定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加没有自信”这样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制造出脸红恐惧症这样的问题来。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青年:鼓励?
哲人:是的。关于其具体内容,在接下来的辩论中我会进行系统的说明。现在还不到这个阶段。
青年:只要您会详细作出说明就好。“鼓励”这个词我先记下了……那么,最后她怎么样了呢?
哲人:与朋友一起和那个男孩出去玩儿,最终那个男孩先向她告白了。当然,她再也没到这个书斋来过,我也不知道她的脸红恐惧症后来如何了。但是,我想她大概不再需要了吧。
青年:肯定不再需要了。
哲人:是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根据她的事情来考虑一下你的问题。你说你现在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根本无法喜欢自己。而且你还说过“谁都不愿意跟我这种乖僻的人交往”吧?
就这些吧。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青年:那是怎么回事呢?
哲人: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她害怕被男性拒绝一样,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青年:……
哲人: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青年:……哈哈,还真被您一语道破了!
哲人:不可以岔开话题。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青年:啊!这个恶魔!你简直是一个恶魔!是的,就是这样!我很害怕,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我承认的确如此!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https://t.cn/zRvzgr4

580
关于意识
什么是意识?别查词典,也别上网搜,沒人真正知道。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意识,似乎也知道意识是啥意思,但沒人能给出准确定义,因为任何定义都是意识到的意思,不是意识。
意识是心里内容,只有时间性沒有空间性。
我们只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有意识,不知道意识在什么地方,在任何空间或物质中都找不到意识。
人们普遍认为意识是在大脑中,因为某种脑损伤会造成意识丧失,但就算脑子不损伤也可以沒有意识。
还有人说意识是大脑的一种活动,且不说无法证明,什么样的脑袋能够想象任何物质的任何运动可以产生心里现象呢?
物质是既占时间又占空间的现象,意识是只占有时间的现象,二者毫无同一性,不能相互产生。
你可能会举出无数物质与精神具有相关性或因果性的例子来提出反驳,比如,因为手被针扎了所以感觉刺痛,但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都不是产生关系,“产生”需要同一性,针与肉不管怎么接触也不会产生疼。
物质只能产生物质,量子再怎么纠缠也纠缠不出爱情来。
你无法让人相信物质有意识或物质能释放出意识;无法证明某物是意识、许多物质聚在一起是意识、物质运动是意识、物质围成的空间是意识、物质碰撞出意识,相反,它们都是被意识到的现象。
一般将意识看成内在体验的总和,(这里说“内在”也是强词,不占空间还有什么内在外在?)包括感觉,知觉,思想,情绪,情感,记忆,欲望,意志,梦想,觉悟…等等。
但这些也都是被意识到的心里现象,意识应该还在它们之外。
只说哪类现象属于意识以及意识有哪些内容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还是沒有指出意识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给意识划界或指出意识都包含什么的时候,用的还是意识,说的都是意识到的内心体验。
你只能用意识认识意识,就象用眼睛发现眼睛一样。
通过闭上眼睛才能知道眼睛是用来看的,通过捂住耳朵才能知道耳朵是用来听的,通过失去意识才知道意识是用来发现“我在”的。
婴儿有意识吗?他们也有感觉、情绪、欲望,但自己意识不到。
人在睡梦中有意识吗?如果有,为什么意识不到自己在做梦?
人在熟睡时有意识吗?他们也能听到声音,翻身打滚,被蚊子咬了也痒也挠,但意识不到。
所谓“意识到”,一般都可用“察觉到”或“注意到”来替代。
如:“意识到他不爱我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的意识是一种能力。
所谓“下意识”或“潜意识”,就是当时没意识到。这种心理内容的存在是通过反思和回忆进行的推断。
意识作为概念,与其它概念一样,须要通过否定来确立自身,要与其它概念相对立。如果把意识当作全部“内在”的总和,就要有一个与意识不同的“外部世界”。可问题是,离开作为心里过程全体的意识,“外部世界”根本谈不上。说“有一个独立于意识存在的客观世界”,完全是瞎掰,而且是有意瞎掰。
我意识不到什么“客观世界”,意识到的都是我的主观感受,是我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想到的总和。
疼痛,是我的身体感受,我意识到了。
外部世界沒有疼痛,沒有可见光,沒有颜色,沒有声响…外部世界到底啥样,有没有,沒人知道。我知道的就是我意识到的。如果把意识看作是一种能力,就是我有能力知道到我的感受、我的心情。
意识首先是自我意识。刚出生的婴儿沒有意识,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才发现自己有意识。
机器人没有自我,沒有自我意识,意识不到自己是数据、是程序、是机器,也没杷自己当成有意识的人类。
有感觉不一定有意识。
有意识才感觉我活着。
意识用注意力和记忆力把感觉统一起来成为“我的”持续感受。
英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汉弗莱说,“有意识的感觉是我们存在的核心。”
是的,没有意识的感觉不能感知到我存在,你的存在感是靠意识来实现的。
意识是我的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提示我:我还在,还活着。
这恐怕就是意识的核心意义了。
我在熟睡中没有意识,意识不到我在;一觉醒来有了意识,意识到了我在;我将醒后的感觉与睡前的感觉经历联接起来,推断出我在熟睡时也在,一直都在。
那么,佛陀做为一个开悟的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前世经历,将今世与前世联系起来,不是也同样能推测出自己死时也在,一直都在吗?
所以,众生与佛佗的差距就在于,众生只意识到睡与醒是连续的我在,睡睡醒醒一直在;佛佗还能意识到生与死是连续的我在,生生死死一直在。
因此,佛佗一出生就指天指地说:“天上天下 惟我独尊”。
而可怜的做为众生之一类的人们,一下生就哭,完全沒有自我意识;后来渐渐意识到的“自我”,也是睡睡醒醒的自我、与你与他相对的自我、早晚要丧失的自我,与佛佗所意识到的生生死死的我、惟我独尊的我,根本两回事,不能同日而语。
意识的功能就是“意识到”,很像佛教说的“转识”,“转识成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都知道[泪]“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相互保护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心][心][心]#博君一肖[超话]#我入了很多圈,很多坑,前一段是时间,我在我混的任何圈里都看到
  • #王者荣耀阿泰[超话]#因为被人公开嘲讽签到500多天才11级,从不水帖的我忍不了了‼️‼️给大家来一波抽奖,随机抽两人送下图的胶囊防晒伞一把。7月1号开奖(需
  • 然后忍不住倍速刷到完结了~[doge]~总归来讲,萌宠还是很可爱的啦~~片尾曲阿拉希的君のうた简直单曲循环几个月都不会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喵喵],剧情总体平
  • #刘宇宁新歌一边# ‖#刘宇宁没那么难# ‖#摩登兄弟[超话]# ❛‿˂̵✧ 惊觉相思不露, 原来只因已入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
  • •守住繁华 鲜花掌声媒体应援总结:白宇哥哥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各个媒体的支持,影迷会综合考量除一些代言产品,实用物品外,还特别加入了一本人物小志,从影视,歌曲,时
  • 话不投机半句多因为太过了解自己的真情实感&虚与委蛇分别是什么样子就越发了解真实的想法变了很多东西都会变的有时候这世界没得意思能敢爱敢恨的人太过于厉害但不是我什么
  • 我也不是故意拖着不发,主要是黄历说那天数据会爆,你说我这种半温不火的现在还不迷信,难道等到过期才迷信吗?周三我觉得可以,我特意看了下天气预报跟黄历,大晴天且黄历
  • 非常适合新手使用哦#时尚美妆##变美#如影随心 里面的画面太美了值得一看但剧情有点压这部剧真的感受到美术指导对自我的要求和专业的态度里面的每一个是每一个画面的配
  • 那些不开心的终究会过去,借用『朋友请听好』里的一句话: 你只管善良,上天自由衡量!善良的人,世界会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回报给你以善良。
  • “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想着黄河外 阴山旁 英雄骑马啊 骑马归故乡 ”2018 . 夏 . 黑山头城外这张照
  • 而如果你的伴侣也和你一样的有觉知,你也可以用这个方式去陪伴他的成长,这便是关系的良性循环——你们从彼此身上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一起成长,感情也越来越深,在交往的
  • 搞快点搞个帅哥来让我开心开心[doge]#张新成[超话]#[为爱发光] #张新成给粉丝写歌# 你说 要“一路随风去自由”我想 你就是我梦想坚守你唱 我们“就像一
  • 医疗队的到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每天都有新增的确诊患者,病情各不相同,很多人还合并有基础疾病,稍一不慎,病情就会急转直下。为扭转这
  •   工人的事他都记在心里  FAST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是开创性的工作。“很难想象一个大科学家在
  • 很早以前泳池的小朋友叫我阿姨,现在医院里医生拿着我的病历告诉我我还年轻,说我经历的一切还不能让我得这个病,我说其实我在和时间捉迷藏,总是在那些言语踏破门槛的时候
  • 这辈‮我子‬从未带‮你给‬荣耀‮这,‬使我很内疚‮其,‬实我也做‮一过‬件值得我为‮己自‬喝彩的事情你看,当‮很你‬小的时候,‮出你‬了事故,失‮了去‬左眼。很
  • 还有还有,放假了,三天,我要在家里待三天,哪里都不去,真的,我说的都是真的明天继续,怎么那么难上砖二呢,真的,以前超快的,现在不能了。
  • #广水[超话]# 在广水最困难的时候125名江西“老表”不畏风雪千里驰援 爱心绽香当你们抵达广水的那一刻榜样的力量便在我们心中飞翔40多天的时间里你们同时间赛跑
  • #田馥甄[超话]# 作为公众人物你的言行举止都会被人拿放大镜放到无限大网络传播速度很快 为了博眼球不惜做标题党有多少未成年他们还没有对外界的事物有判断能力 但是
  • 【走进园区丨@ 青年人才 欢迎到清远高新区创新创业】4月30日下午,清远高新区举办人才政策发布仪式,《清远高新区激励优秀青年人才创业就业试行办法》正式发布!【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