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简单,一念之间,健康也真难,难如登天

德道本源 今天

       健康真简单,大道至简,一念之间,人心为恶,为私,为阴,为负,本心为德,为道,为阳,为光明。人能一念,打开人心入本心道心德心,人可一念成圣成佛,佛都是活佛,没有死佛,佛皆为大健康者,一念健康即得,一念为德为道为佛,佛心心念念都想什么?想着天下,想着众生,想着宇宙的一切,宇宙之事即是吾事,吾事即宇宙之事。

       健康也真难,难如登天,你能放下小我吗?你能没有贪心吗?你能没有仇恨吗?你能不为名利吗?一切为了名利虚荣,你又怎么可能健康呢?

健康真简单,一念的之间,健康也真难,难如登青天,

人心没有德,满心的贪念,怨恨情仇苦,渡日如过年,

天天生闷气,天天把人怨,恨心生恶病,病重人玩完。

天下健康事,只在一念间,有德人健康,无德无健康。

中国大健康,要有正能量,中正为之德,能量称为道。

拥有德道者,健康正能量。

真道真人

真假大师难辨,不妨从#《吕祖百字铭》#参悟修行真谛!

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大师”自居,他们或是开班办学,或是大开收徒的方便法门,然后再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且不去论“大师”的真假,既然自诩为修行人,那么就要知道祖师对修行的定义是什么。唯有参照祖师留下的字字遗训,或许才可以修得一二真行,也不枉被他人尊称一声“师父”。
被奉为全真五祖的吕洞宾祖师,曾留一下一篇只有百字的《吕祖百字铭》,其开篇就言以一句“养气忘言守”五个字就论及了“修行”主旨。本句暂可翻译如下: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修行的人,必须先要学会养气。养气的方法,在乎少说话、守心于道,少说话则气不散,守心于道则元神内守、不着外境。口诀为:少说话,心安静,神定内守。

虽然吕祖在这段话中并没有给“修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却指出了修行的第一要诀,即是“养气”。

气,是什么?在道家的修行系统中,气有先天的元炁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先天元炁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精炁神三宝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道教修炼讲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炁是连接有形之精和无形之神的关键点。唯有保持先天元炁充盈,才能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实现精炁神的阶层转化,才有实现九转大丹成的可能性。第二种后天之气,虽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呼吸的气体,但因为气在身体中的每一次进出都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是参与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所以尤显其重要性。道教的修炼讲求气息绵长,乃至于以胎息的方法来改变用肺部呼吸的形式,目的便是要身体减少对气的耗损,使整个身体器官都能降低运作的效率,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道家修行包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身形,一个内心。“养气”之保养元和与吐故纳新,都是身形炼养上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由“养气”之法而派生出来的“忘言守一”之法则可归于心性的炼养。归守清静,即是“忘言守一”的方法,同时也是其目的所在。
“忘言”一方面是要少说话,话多伤气伤身;另一方面是讲修行要不着外境、不恋俗情,心神内守,恍恍惚惚,如痴似呆,从而忘记言语的作用。庄子曾经在文中数次描绘过一些打坐时进入杳冥状态的人,言其“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这两句话的原意与当今世俗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描述的正是有道之人忘记言行功用而独自寂寥的天真之态。

人们之所以会言说,是因为对外界的事物尚有贪恋和追求。心有所求,就需要用言语来表现自己,如此恰恰就与修道的理念南辕北辙。真正的修行人内心中是可以洞彻一切是非的,但他却不会为了争辩是非而做出舌战群雄之状。老子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言“大辩若讷”,皆是在说明不辩之大智慧。《河上公章句》中注释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所以,“忘言”不单是要求修行人须做到宁神,更是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此方法实现对世间百态的心灵超越。唯有超越之后,才能明白是非本为一体,又何必扰扰于其中呢!


既然明了“忘言”的妙处,接下来就需要区分不同的修行阶层:
其一,忘言就是禁言,不要说话,忘记语言的基本功用。因为不能用使用语言,在交流的时候会因此而遇到更多障碍,以此方法来止息外缘,使人更懂得向内心求道之本真。现在在宫观的斋堂中仍然有“止语”的传统,这便是让人们用心专一,吃饭即是吃饭,不求其他,也无须言语多谈;

其二,忘言的目的在于忘念,去除掉内心生出来的诸多妄念,做到杂念不生,唯守清静之真一。所以忘言之后紧跟的“守一”之法,即是在讲修道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方式。而修道遵循的是“顺则成人逆成仙”的法度,是从纷繁复杂万物复归到清静之“一”。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只有守住本源,才不会被万千红尘扰乱了真心一颗。

其三,忘言的最终境界是要实现“忘忘”,连“忘”这件事情都要忘记,连“守”的心思都要忘记,真正做到不忘而忘、不守而守,达到二六时中、行走坐卧皆无缘起,由此也就可以体悟到大道的真妙。

养气、忘言、守一都是修行的途径,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修行绝对不是只做一个好人、善人这么简单,对身心的双重炼养才是修行的真谛,所以就要超越对身形的锻炼,以达到对元神的修炼。《青玄济炼铁罐施食》中有一段韵词,“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一旦无常归何处?”人生很短,转眼又是轮回。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酒、色、财、气、贪、嗔、痴、爱等尘缘的戒断上,充其量只能做到肉身清静,依然无法跳出轮回之苦。内炼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保养元炁,杜绝尘染波及真心,保证身体内的元神处于常清常静之态,由此才能为通神明之感的真修行打下基础。此才谓之修真。
在明白了吕祖传世的修行要义后,之后便要靠自己的道心去行动。道经师三宝具陈,个人的修为最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看的是造化,更是勤功。唯有时时不堕,才可见登真之路。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真假大师难辨,不妨从《吕祖百字铭》参悟修行真谛!#道教知识#

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大师”自居,他们或是开班办学,或是大开收徒的方便法门,然后再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且不去论“大师”的真假,既然自诩为修行人,那么就要知道祖师对修行的定义是什么。唯有参照祖师留下的字字遗训,或许才可以修得一二真行,也不枉被他人尊称一声“师父”。

被奉为全真五祖的吕洞宾祖师,曾留一下一篇只有百字的《吕祖百字铭》,其开篇就言以一句“养气忘言守”五个字就论及了“修行”主旨。本句暂可翻译如下: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修行的人,必须先要学会养气。养气的方法,在乎少说话、守心于道,少说话则气不散,守心于道则元神内守、不着外境。口诀为:少说话,心安静,神定内守。

虽然吕祖在这段话中并没有给“修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却指出了修行的第一要诀,即是“养气”。

气,是什么?在道家的修行系统中,气有先天的元炁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先天元炁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精炁神三宝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道教修炼讲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炁是连接有形之精和无形之神的关键点。唯有保持先天元炁充盈,才能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实现精炁神的阶层转化,才有实现九转大丹成的可能性。第二种后天之气,虽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呼吸的气体,但因为气在身体中的每一次进出都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是参与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所以尤显其重要性。道教的修炼讲求气息绵长,乃至于以胎息的方法来改变用肺部呼吸的形式,目的便是要身体减少对气的耗损,使整个身体器官都能降低运作的效率,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道家修行包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身形,一个内心。“养气”之保养元和与吐故纳新,都是身形炼养上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由“养气”之法而派生出来的“忘言守一”之法则可归于心性的炼养。归守清静,即是“忘言守一”的方法,同时也是其目的所在。

“忘言”一方面是要少说话,话多伤气伤身;另一方面是讲修行要不着外境、不恋俗情,心神内守,恍恍惚惚,如痴似呆,从而忘记言语的作用。庄子曾经在文中数次描绘过一些打坐时进入杳冥状态的人,言其“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这两句话的原意与当今世俗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描述的正是有道之人忘记言行功用而独自寂寥的天真之态。

人们之所以会言说,是因为对外界的事物尚有贪恋和追求。心有所求,就需要用言语来表现自己,如此恰恰就与修道的理念南辕北辙。真正的修行人内心中是可以洞彻一切是非的,但他却不会为了争辩是非而做出舌战群雄之状。老子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言“大辩若讷”,皆是在说明不辩之大智慧。《河上公章句》中注释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所以,“忘言”不单是要求修行人须做到宁神,更是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此方法实现对世间百态的心灵超越。唯有超越之后,才能明白是非本为一体,又何必扰扰于其中呢!

既然明了“忘言”的妙处,接下来就需要区分不同的修行阶层:

其一,忘言就是禁言,不要说话,忘记语言的基本功用。因为不能用使用语言,在交流的时候会因此而遇到更多障碍,以此方法来止息外缘,使人更懂得向内心求道之本真。现在在宫观的斋堂中仍然有“止语”的传统,这便是让人们用心专一,吃饭即是吃饭,不求其他,也无须言语多谈;

其二,忘言的目的在于忘念,去除掉内心生出来的诸多妄念,做到杂念不生,唯守清静之真一。所以忘言之后紧跟的“守一”之法,即是在讲修道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方式。而修道遵循的是“顺则成人逆成仙”的法度,是从纷繁复杂万物复归到清静之“一”。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只有守住本源,才不会被万千红尘扰乱了真心一颗。

其三,忘言的最终境界是要实现“忘忘”,连“忘”这件事情都要忘记,连“守”的心思都要忘记,真正做到不忘而忘、不守而守,达到二六时中、行走坐卧皆无缘起,由此也就可以体悟到大道的真妙。

养气、忘言、守一都是修行的途径,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修行绝对不是只做一个好人、善人这么简单,对身心的双重炼养才是修行的真谛,所以就要超越对身形的锻炼,以达到对元神的修炼。《青玄济炼铁罐施食》中有一段韵词,“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一旦无常归何处?”人生很短,转眼又是轮回。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酒、色、财、气、贪、嗔、痴、爱等尘缘的戒断上,充其量只能做到肉身清静,依然无法跳出轮回之苦。内炼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保养元炁,杜绝尘染波及真心,保证身体内的元神处于常清常静之态,由此才能为通神明之感的真修行打下基础。此才谓之修真。

在明白了吕祖传世的修行要义后,之后便要靠自己的道心去行动。道经师三宝具陈,个人的修为最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看的是造化,更是勤功。唯有时时不堕,才可见登真之路。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当然能理解您这么大年纪动手术有风险但我真的不想您这么疼啊 该有多难受啊从来不催婚我的您 今年也说我该谈恋爱了您还没见过我未来的另一半 深深的无力感一晚上都是
  • 【雪舞心语】好想,揽一窗的清芬,于岁月的画下,聆听花儿鸟儿叽叽,微风徐徐过的温良,已是甚好。在那宠辱不惊的青丝下,吹拂岁月,静静一个人读到净了白,读到透了闲,读
  • “今古事”三句,承接上片言古今兴衰,古今都难以摆脱,只能哀叹世事的无常,如西湖流水演奏的琵琶曲。”           铜驼,陆机《洛阳记》:「洛阳有铜驼街,汉
  • 你好啊你还好吗希望你过得好虽然早已失去联络不快乐的整个青春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仿佛戴上耳机就是整个世界谢谢曾经默默陪伴过我的那些人你们本可以不这么做的年轻真的很好错
  • 壬水生在冬月天寒地冻水旺得令需要克泄,此造壬水生在亥月水当令而旺又有子水阳刃水太旺,全局金水旺而制金水的力量不足,只有两戌土可以制水暖局,格局层次不高,只能大运
  • 电视剧塑造一些好一点男人形象吧,现在电视剧上男的都标配出轨加家暴还不管孩子……我竟然看到有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只有情人,管孩子没家暴,是好丈夫形象了[生病]反而电视
  • 成毅唱歌很好听啊,我记得那一期是快本啊,他故意模仿张学友搞笑的,不过他吃瓜那段真的太好笑了,帮他澄清一下,成毅唱歌真的挺好听的,虽然平时他都专注拍戏,但每次偶尔
  • 孙春兰: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 娱乐行业里的关系网根错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让网络上的小贩们也吃得津津乐道,这样的事情有些还藏在下面,就等着去捞,只有你没想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想看看这里
  • (来源/兴安盟纪委监委)【兴安盟科右前旗原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景林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兴安盟科右前旗原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景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
  • 所以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肯定是你也给过对方很大的精神压力,对方才会这么做。因为人一心软,就会变相的觉得压力也可以承担。
  • 我已经取消关注了他和他相关的,但是收藏的视频和相片就放着落灰吧,也是纪念吧,封面和个签也换了,就还是看纸片人吧.ps超话也留,只是不再点开了,hjy还关注,但以
  • [送花花]昨天晚上一直担惊受怕背到早上六点(这可能就是焦虑吧 如果心理的材料分析能考到焦虑我能给它编出一整篇文章来哈哈哈) [偷乐]睡了两个多小时又爬起来背(
  • 工作汇报着眼的是工作,以事为主,而述职报告则着眼于个人方面的内容,以个人为主体,见人见事。所以,掌握述职报告的写作技巧,把述职报告写出彩,对每一个职场人来说都非
  • 男补肾女补血、老人强筋骨、小孩健脾胃鸡蛋的这6种吃法,从头伤到脚 1、煎蛋、炸蛋:患癌风险蹭蹭涨 煎蛋、炸蛋时,一是需要使用大量食用油,二是要用高温持续加热,才
  • 有一个弹幕是“同济大学”就突然想到了我的小老头爷爷。后来,没有“随手”那么出色,上了个普普通通的二本,但是出成绩那一刻,我记得爷爷也很开心。
  • 资深投资人士想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读者说,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大背景下,你所持基金有所亏损就一点也不奇怪。特别是去年如果也跑输了市场的话,就建议放弃这样的基金,
  • 今天她中午回宿舍拿钥匙,特别认真地跟我说:“我这里有几本书你可以看,傲慢与偏见,可惜是中文版,六便士,诶,英语版,还有译林配套的。”如果他说他不知道或者选不出来
  • 近期生活指南p1 收到的生日礼物说要给我缓解焦虑[笑cry]p2p3 真的很爱这种酸奶 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狂奔超市买酸奶p4 某个早晨的天空p5史上运气最好的一次
  • 1⃣️我的美女朋友2⃣️3⃣️关于我用实验室的超声清洗仪洗我被硫磺温泉腐蚀的项链(事实证明现代科技没有群众智慧厉害!我一直以为我是8⃣️9⃣️练得很哇撒的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