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超话]# #东北黑土地有多珍贵# 【沈阳站:三十年黑土地观测积累终“变现”】金秋时节,东北各地的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位于沈阳市西南郊区的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沈阳站)也在为秋收做准备,收割、测产等一系列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沈阳站依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简称沈阳生态所)建设,这里有一群科研人员长期扎根于此,并利用长年定位观测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向外输出技术,帮助当地农户用好、养好东北黑土地。

亲力亲为的老站长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沈阳生态所前身)就陆续建立了一些野外观测站点,散布在黑龙江、吉林、湖南等。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70年代后没有再建设农业试验站。

1986年,时任研究所副所长沈善敏建议建一个农业实验站,并得到时任所长高拯民的支持。沈善敏提出建农业实验站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顺应学科发展的需求。他提出,实验是解开科学谜团、创新应用技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而短期租地开展试验很难保证试验环境稳定与设备安全,重视和践行生态学实验需要有一处能开展此类实验研究的场所。

辽河平原农业发达、城市集聚、经济繁荣。然而,高投入农业和工业污染也给本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水体污染风险,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不重视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施肥全靠化肥等。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试验基地,通过开展长期持续的研究和探索来解答这些问题。”沈善敏是沈阳站第一任站长。他为沈阳站的建设投入了全部的心血,从建站筹划、选址到布局规划等,每一步都亲力亲为。

当年在为沈阳站作站区设计时,沈善敏带领团队跑遍了沈阳周边农区,最终选定现在的站址。他还亲自做平面规划——哪儿盖房子、哪儿建道路、哪里规划为试验区等。他对建设一个野外台站的功能需求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基于他在洛桑试验站的工作经历以及多年野外工作经验的积累。

沈阳站经历了选址、征地、规划和建设期后,198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990年正式投入使用,2005年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建站伊始,老站长沈善敏先生亲自设计布置的多个长期田间试验已经成为了沈阳站‘镇站’的科研资源。”沈阳站现任站长陈欣告诉《中国科学报》,“沈阳站最初的台站布局规划沿用至今,仍可满足基本科研、生活需求。”

关注辽河平原多种生态要素

沈阳站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位于辽河平原中心地带,还处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规划的两条观测断面的交叉点上。

陈欣向记者介绍,IGBP规划的全球陆地观测断面在我国境内只有两条样带,一条是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代表湿度相同热量呈梯度的样带,另一条是沿北纬42~44度纬线的东西湿度梯度样带,两条样带的交叉点差不多就是现在沈阳站的位置。

沈阳站这一地理优势,为其长期观测辽宁黑土地创造了条件。辽宁省拥有典型黑土的面积约为2800万亩,占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的10.07%,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区和东部低山丘陵区,是全省重要的优质粮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农业农村部划定的范围,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重点县包括新民市、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海城市、台安县、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灯塔市、辽阳县、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等17 个县(市、区)。

今年,中国科学院吹响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号角,沈阳站作为一个关注农田生态系统的野外观测站,在黑土地利用与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建站以来,沈阳站即开始建立水、土、气、生监测体系,并随着科技进步与科研需求变化,不断增加与更新监测设备,完善监测指标体系,积累了大量有效数据。

陈欣说:“这些数据体现了30年来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中多种要素的变化情况,包括气温、地温、地下水位等重要环境因素的变化,为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施方案的拟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在保护与利用黑土地中“变现”

作为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中技术攻关与示范任务的技术依托,沈阳站布设了很多长期定位试验,提出了相应的技术理论体系,比如养分水分循环长期观测实验平台、缓/控释尿素肥料施用长期定位试验、不同肥力制度长期定位试验等。

沈阳生态所保护性耕作团队负责人张旭东是沈阳站的前任站长(2005—2015年),他带领团队通过对东北黑土地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图像采集发现,同样深度的土壤,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颜色明显深于普通地块。这是因为保护性耕作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整个土壤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沈阳站自2007年开始谋划黑土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张旭东为解决东北中部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问题,在吉林省梨树县(沈阳站研发基地)开展了以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生产技术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在分析总结美国、加拿大等国免耕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张旭东团队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建立了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

这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主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张旭东介绍,通过秸秆生态循环利用,调控土壤综合功能,明确黑土退化的控制因素及保护利用机制,实现秸秆归还的固碳育土、抗旱保墒、减肥增效作用,遏制水土流失、根治土壤退化,促进土壤生产和生态功能的提升。

目前,张旭东团队创建的肥料减施+秸秆覆盖的“梨树模式”模式累计推广5000万亩,实现经济效益150亿元。他还牵头成立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在东北四省区布局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基地近百个,其中约50%基地被确定为省或县高标准保护性耕作示范田。

记者获悉,基于沈阳站长期田间试验研究成果研发的系列稳定性肥料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增产效果明显。为此,沈阳生态所牵头建立了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联盟,并与48家骨干企业合作,年产规模突破150万吨,年销售额约42亿元,市场占有率80%。

陈欣透露,当前,沈阳站现有的部分功能及支撑能效已到平台期。

“如何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以应对新形势下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涌现的新的科学问题,是沈阳站现阶段努力的方向。”陈欣说。@中科院之声 https://t.cn/A6Id3OM9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网红气球炸伤4人!千万不要买给孩子!你一定在路边见过!
  • 朋友圈骂老板被诉 :这年头骂个人都犯法
  • 英国脱欧分手费达成协议
  •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
  • 刘亦菲出演花木兰韩网友的反应是?泰妍车祸事件后沦为全网黑……
  • 卧床玩手机致截瘫 卧床玩手机的注意身体了
  • 军人撕车窗救人小视频【文末附《寻梦环游记》资源】
  • ofo回应资金告紧 摩拜CEO辟谣不可能和ofo合并
  • 危险!这种会发光的“网红气球”已炸伤4人!苏州街头也有卖!
  • 男子当街烧人民币 ,我烧我的钱犯不犯法?
  • 日本制造业大型连环追尾车祸现场:日本东丽承认造假
  • 金泰妍发生车祸 200万豪车报废 态度嬉闹激怒伤者
  • 入境答错题被扣押 被扣押一个多月
  • 老人临终画藏宝图 拾荒老人捡到一处归还
  • 外卖哥撞碎玻璃门 抓着门把手静止了10秒钟
  • 何穗晒维密后台合照 唯独没有奚梦瑶
  • 北京严厉问责:大兴区长辞职,大兴副区长、朝阳区教委主任被立案调查
  • 恒丰银行董事长蔡国华正接受调查
  • 成都将建中国第一高楼,然而他才是今年真正的拿地赢家
  • 抗癌日记女孩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