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道教知识#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https://t.cn/Evk4evd

#早晨的阳光[超话]#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老实人说老实话,

我不知道,这是老实人,

他没有讲没有,他也没有讲可能有,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所以有些人面子很薄的人,

他会打肿脸充胖子,肯定没有,有,

或者可能有,是不是?装成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这个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不懂就不要装懂。

有些人你讲出个头来,

他马上就跟你应出个尾来,

这都是强不知以为知。

世间人讲笑话,

生怕人家把他当成哑巴卖掉,

这样的人要改正,不要打断别人的话。

2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你讲他不知道,

佛就有开口讲话的余地了,

那我就告诉你什么叫【不生灭性】。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这是不是都是生活中的事情呐?

【王言:我生三岁,

慈母携我,谒[yè]耆婆天,经过此流,

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携我】就是带着我,

【谒】就是恭敬礼拜、看、参观等等,

【耆婆天】翻译成汉语叫长寿天,

                    经过这个恒河,

那个时候就知道这是恒河水。

3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

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

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

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

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这里【乃至六十,日月岁时】。

都是指这个年代寿命,

这几句话比较别扭一点,

反正是表这么长一段时间。

这是佛在引导他,六十二年以来

你已经觉察到念念迁变。

然后问他你三岁的时候,

见到这是恒河水,到十三岁的时候,

【其水云何】?这段经文比较费解。

4

按照佛一贯讲经的风格

和一心三藏的道理,

一个把它解释为,

你三岁看河水的心,

十三岁看河水的心,

六十岁看河水的心,

                    那个心变了没有?

是不是还是那个东西在看,

            水变了,心没有变,

或者你能不能把三岁、十三岁

看河水那个事情,能不能回想起来?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可以回到过去时,

5

所以【乃至於今,

            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然后讲我能见的这个心没有变化,

还是这个东西,这样就讲得通。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

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

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

【观河之见】这个【见】【观河之见】

是不是就是我们的心呐?

所以把前面是不是圆融起来了,

到这里啊就切入正题。

如果按前面来讲就是

【观河之水,有童耄不】

这就变成观河之见了,

所以这段经文比较麻烦。

6

师父这么一理顺,

大家能明白吗?能认可了吗?

后面马上就圆通起来了,这个心,

有没有童,有没有小,有没有老啊?

就是我们这个世间凡夫都知道,

人老心不老啊!

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

他都感觉到跟小孩的心一样。

【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

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

所以这里讲的是见精见性,

见精见性就是我们后面的那个第七识,

我讲一二三四五,没有讲没有想之前,

那个一二三四五在不在?

7

那就是见精,那就是见性,也叫见分,也叫第七识,也叫末那识,也叫转相,

一大串的名相概念都是讲同一个意思,

也有的把它说为我们的灵魂。

所以【性未曾皱】,人老心不老。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

    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皮肤老了,他就能变化就能生灭,

我们能见的那个心它没有老没有变化,

    它会不会去生灭啊?不会生灭。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怎么可能

在你这个身体变化死亡的过程中,

你这个见精来接受你这种生死呢?

8

所以师父曾经讲坐在这里,

                能想起家里的事情,

面对现在能想起过去的事情,

由佛这个比喻,在这里帮助启发我,

多打了几个比喻,再加个人老心不老,

我们对一般的凡夫,

把这三个问题讲清楚,

我跟你讲啊你就能把它度成初果罗汉,

        他就不落三恶道,

        他懂得了人有来世,

                光相信有来世,

他不懂得为什么有来世,

还不能证得初果罗汉。

        

9

        他必须懂得有来世,

                为什么有来世,

自己刻骨铭心深信不疑,

    这样的人不落三恶道,

所以你这个功德大不大呀?

像讲这三个故事,

随便度一个人都可以度,

一百个人起码九十九个人相信。

也有的人你怎么样他都不相信,

这样的人就是有的。

10

你度一个人不落三恶道,

你这个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经常打的三个比方,

大家都会吧?

所以我们经常坐在火车上,

几句话问一问;

这个人他信佛了,

就这么简单,

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真理,

一旦给他挑明,

他这个心啊就动起来了。

好的,谢谢!#佛法最新开示##今日楞严##佛法大智慧##法华论坛##听经闻法开智慧##法华家园##风起云涌演楞严

#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主要讲的是两家人,巍巍面面一家,家长是啾啾然然。再往后第我就排不出来了,大概是——并列第四名:叶老师、沈巍、陈一鸣、傅红雪、小丑、公子景并列第五名:以沈面面、井
  • 五一总结4/29 签网签,和卖家相谈甚欢;晚上参加同事婚礼,发展一名玩密室的新成员。5/1 草莓音乐节,除了看达达,其他相对无趣;晚上火锅撸串,不得不说电瓶车真
  • 太開心了 越往上越冷 慢慢的看著下面的房子越來越小我們登上了山頂 風景真的絕了空氣超級超級好 就是好多蟲子螞蟻 陸陸續續上來了好多小車摩托車 我們還一起在風車底
  • 完全可以跑出路跑的配速~享受速度与激情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跑不一样的路,喜欢去探索大自然,那这双入选2023天猫运动户外年度榜单的凯乐石SUV全路况跑鞋一定不能错
  • ”#新星v计划# 今日热评:有良知的人,都不用男子要求,会主动赔偿手机表示感谢。将女子救上岸后发现手机进水,男子想让女子赔偿手机,被女子拒绝:“他救人是他自愿的
  • 地点:浦东新区花木路1378号(浦东嘉里城)#浦东嘉里城##DarkRunners##lalacompany##运动##青春运动日记##运动玩出色##运动生活#
  • 外边是一个猫猫虫的纸袋子,里边的内容包含一个其他坑的明信片(如图所示,抱歉我不知道是什么坑的,如果有知道的老师可以和我说一下)与一份Y46摊位的红手套克镭射票与
  • 同好超级多而且好热情,和一直渴望见到的老师们面了基,见到了暗恋了五年的女神,把一直只敢闷在心里偶尔碎碎念的话都告诉了她,一桩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至此也已没有任何
  • 续命的药[苦涩]我们KT的live我可以爱一万年[苦涩]太爱咩咩和爱达的solo了[苦涩]午场拿了丸哥的饭撒[哇]晚场真的超级近啊[苦涩]看的太爽了[苦涩]都不
  • "#任嘉伦[超话]# [给力]#任嘉伦# [给力][心]烈焰之武庚纪[心]任嘉伦的不舍:一份工作即将告一段落,这期间大家倾注了许多心血与汗水,慢慢地时
  • 沏了杯龙井给自己,中国人的春天,必须是龙井,它纳藏了人间早春的味道,一入口,人就进了江南。是的,我一直喜欢吃单一的食物,并且从一而终、终矢志不渝的一直吃下去
  • 分享一下我谈的最用心最爱的一个男朋友吧2022年6.1号正式确认关系 中间吵过无数次分开过一次 但是分开后也断断续续联系现在的关系就像不清不楚糊里糊涂的样子,每
  • 当听到智贤的回答后,瞬间觉得失落,他掐灭了香烟转身准备结束对话,而智贤迅速转身堵住了他,他的脸就那么毫无防备的面向了宰元,眼神迎接着他,没有闪躲,这个镜头表现的
  • #稗田宁宁##稗田寧々##守屋亨香# twi from nene_hiedaきょんに怖がられないか不安だったけどノットフェス一緒に楽しめて本当によかった…海外バ
  • 当时钥匙其实早就调理好了,卡维的待机动作也是意料之中,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官方写进卡维角色故事里那句,乍一看特别高大上特别灵魂伴侣的话,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mh
  • #朱志鑫[超话]# zzx#朱志鑫 王牌ace# #朱志鑫 全优唱作人# #When you come around -TF家族[音乐]# “白鸽脱离了白昼,黑
  • 已经五点十分了,赶到夫子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和别的朋友的话感觉只会两个结果,一个是我们不看了去逛街,或者是来都来了我们在这个影院买个其他就近的电影看,总之就当这
  • 福利来了概念空间-观澜项目:佣金1.5个月,每月福利惊喜、中介兄弟姐妹们多带客成交[庆祝][庆祝] ------------------------------
  • 打了仨儿小时羽毛球,到家收拾完屋子,想着《如雪如山》也该扫尾了。 书里展现了日常的隐痛。几乎每个故事都很恐怖,有一种“一觉醒来”的惊悚感。总有一个怀揣秘密的人
  • 所有的路都得靠自己走,所有的苦只能自己吃,说的风轻云淡,但是啊宝宝我真的很恋爱脑,真的很想水哥,呜呜呜日久见人心,我太明白了,我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好想哭,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