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宇澄:众生喧哗下的“不响”才是真实的】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文|李菁

【“潜伏者”】

三联生活周刊: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有点“大器晚成”的意思,其实您很早就写小说,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是自从1991年发表了小说《轻寒》之后,除了零星的几篇作品外,后来几乎停笔,直到《繁花》问世,所以有人称您为“潜伏者”。您潜伏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金宇澄:我1988年到《上海文学》,一直做编辑。发现做了编辑再写小说,就会打架——白天认认真真挑别人小说的毛病,晚上有冲动自个儿写东西,第二天一早,编辑眼光回来了,看自己昨天写的,都什么呀?因此不写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想法是永远弃笔吗?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重新开始“写作者金宇澄”的身份?

金宇澄:当时就是随波逐流,假如没有后来这个很偶然的契机,我可能结束写作了。有一天,一位朋友说,某某人在“弄堂网”写真名真姓别人的八卦了,我好奇去看。这是一个上海本地的网站,基本是上海话写作,此人书写的对象,都是我们认识的人,我想,有名有姓写他人的私事——北方话说是“埋汰人”了,不大合适,内容也没多大意思,我知道的市民生活更有趣,所以开帖子写写普通民生。这网站现在没了,但没这小插曲,不会有写《繁花》的冲动,这事情非常有可能刺激到我了。

三联生活周刊:做文学编辑好多年,暂时告别了写作。而看《繁花》的感觉是一股气贯通写下来,好像之前各种各样的积累在瞬间爆发,突然就酿成了酒。您在下笔之前就把文体或风格已经想好了吗?

金宇澄:这是一个全世界上海人用沪语发声、唱歌,晒上海旧照的论坛,我也就用上海话试着写,重要的是我用了假名“独上阁楼”,这也是《繁花》开篇第一句话,我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最自由的陌生人,没有任何负担,全新的写作体验,周围也都是陌生人,相互都那么新奇、好奇。我这个懒散的人突然警觉了,充满“我要打起精神来”的感觉。
小网站很稳定,每天100来个人看,心态都很放松。如果换成大网,每天无数人灌水,我可能早就歇菜了。当天贴了开场白,人人上来打招呼“爷叔侬好”等等,写了几天,就有人上来问:“侬到底啥人?你是什么人?到底谁的马甲?”坛主也悄悄问我,是不是某某人的马甲?

意思就是我写得好,获得这样的重视,对自己就不再怀疑了,写得很顺,每天更新一节,底下立马是各种评论,极为热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天直播。兴奋的焦虑是,打个比方,等于人突然“怀孕”了,“不正常”,成天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今天发出一节,立刻就想明天的故事。

说起来我特别佩服“鸳鸯蝴蝶派”那些老作家,包天笑时代的那些传奇,以《广陵潮》出名的李涵秋,《江湖奇侠传》的平江不肖生,真名向恺然,都可以每天三家报纸连载三个长篇——当然每天文字只有豆腐干大,一般是下午躺在一烟馆里,门外三家报社小伙计等着,一筒烟抽完,“拿纸过来”,小伙计拿来一纸,立刻就在纸上写完,小伙计跑去排字,第二个伙计送纸上来⋯⋯脑子里都想好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您的工作节奏是怎么样的?

金宇澄:记得是那年5月11号开的帖,早晨8点贴上去,状态很兴奋。为什么?5月份是上海最好的季节,天蒙蒙亮就可以起来写,气候不冷不热。写完天已经亮了,然后吃早饭,去上班。我的猫都知道了这节奏,有一天没起床它就过来不断地叫唤。上午10点打开“弄堂网”,看好多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很好,几秒钟的快乐,立刻想明天的内容⋯⋯

每天写2000字、5000字、6000字。写完读者即看,完全投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因此特别理解年轻的网络写作,跟传统的面壁写作不一样,不再是等全部完稿,最终只是给一个编辑看,听这个读者的结论的写作。每天每一节,我都面对真正的读者,完全看得到他们的意见。因此这是“极豪华奢侈”的写作,这状态当然考验人,我经常会获得超常的发挥,内心也相当急迫,其他活动一概拒绝,这样一直写到10月底,统计字数二十几万,吓了我一跳——希望尽快结束吧。后有评论说,《繁花》推进得越来越快,现想想蛮后悔,实际是可以再放缓一些的。

单行本从头到尾,完整保持了连载时期每天每一个自然段突然结束的特点,预留“且听下回分解”的余味,这是面壁写作难以达到的节奏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我还好奇一个技术性问题:书里这么多的人物您怎么记得住?作为读者阅读的时候,可能还经常都忘了这个人物是谁,要重新回头再找线索。您在写作上是怎么解决的?比如列一个提纲,还是这些人都活在您的脑子里,他的身份、他的腔调⋯⋯不需要这些提醒?

金宇澄:网上写一个礼拜觉得不对了,不是“开无轨电车”,是小说,这就要人物表、提纲,要安排结构——开帖是随便聊大天,张三怎么样、李四怎么样,然后提到了上海男人陶陶卖大闸蟹——就是《繁花》开头一节。“大闸蟹”这节是上帝给的礼物,门忽然开了,进入到过去的上海,联系到记忆和许多熟人,一切突然打通了。

像一副牌一下子理顺,人全罩在里边,可以一眼望到头,因此停了两天,结构是用两种颜色的笔,红字算一章,蓝字一章。比如红字大闸蟹,是一种提示,几个字就知道是写谁,包括其他关键字,都可以一看就知,就这样提示,红字蓝字,完成就划去,其中如果有不能预想的变化,我在一旁列出,或另贴一纸,但到了结尾,竟然完全按照了预设。读者稍微用心一下,会发现《繁花》里的人其实并不多,一眼就知道哪几个人最要紧,其他很多人也就是风景,环境、气候是风景,周围的人群,其实就是各种的景色。

【沪语写作与被标签化的上海】

三联生活周刊:您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写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还是说一直是无意识的,但这个念头根植于您脑中可能二三十年了?

金宇澄:我这年龄的作者都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文本实验热潮。可以说当时的写作者们,特注意实验、摹写各种文本,特在乎个性,因此创作呈现的样式千奇百怪,什么表达都有。

这种文学趣味环境,与“80后”“90后”作家不一样,是一个恶补和照搬的时代,突然出现大量仿西方流派的作品,法国新小说、“垮掉的一代”时期⋯⋯强化“个性化表达”、写作辨识度⋯⋯然后,我暂别了小说,是休眠状态,也有那种不甘心、“没有完成任务”的心情,这次一旦触碰到了立刻就回头了。

另一原因是,受论坛沪语的启发,心里知道,很少有作者用所谓“上海官话”写小说,在北方语系方言的大背景下,上海话一直是小众、边缘的。《上海文学》的作者们,最多点缀几句上海对白,以示特色——编辑还得十二分注意它们是否通文。我的工作,就是修订到让所有华文读者都能懂,因此我对于沪语,一直有潜移默化的敏感,知道沪方言很有魅力,也容易“隔”。其实文学并不承担传播方言的任务,方言就是好看,标准普通话,客观上是“人造”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解释就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它进入了词典,就没变化了,而任何地域自然生成的方言,原汁原味,活泼接地气,也随时间一直活泼地变更,它们从不固定,因此小说和影视都喜欢方言对白,因为它们更生动。普通话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功不可没,多少也切断了地域水土的显著特征,包括人耳听觉的敏感度——比如我爱去广州,一听见出租车里的电台,就知道广州到了。城市之味,通过语言声音,露出了地域的特征,普通话,等于千城一律的城市高楼,而我最想看的却是属于本土的房舍,比如看到了上海的石库门,就知道到上海了。对上海话,我没有自恋,我在北方生活了多年,我在小说里慢慢改良和修订它,目的就是尽量让非上海读者了解这地域。

现今回想,上海这个本地网站,启发了我的沪语写作兴趣,网站里以上海话写作、倚老卖老的各种能人,对我也产生很大影响。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我是上海人,母语是上海话,但数十年写作,一直是用普通话思维,所以初用上海话写,磕磕巴巴,经常文不达意,心里坚持用上海话,知道有些可用上海话表达,有些就要改换,比如不用“侬”,我改为直呼其名等等,读者看不出来35万字的小说,没有“侬”——就是“你”——这第二人称词,因为这是常用字,如果每一页满满的“侬”,读者肯定受不了的,如果改用“你”,也就不是上海话了,这就是转换。

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录音整理 杜昶德)

全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7/8期

普洱茶的“6大仓”和“4大仓”,你知道吗?

优质普洱茶有三个必要条件: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加工和科学的仓储。

普洱茶的仓储分为干仓和湿仓两大类型,所谓干仓是指将普洱茶存放于干燥、通风、空气湿度小的仓库环境里;

湿仓则是指将普洱茶放置于空气湿度较大、高温潮湿(如沿海湿热地区)或阴凉潮湿(如地下室、地窖、防空洞等)的仓库里储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普洱茶市场上常见的仓储方式吧。

一、原产地六大仓

云南省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自然也是普洱茶最重要的仓储地之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2018年,云南普洱茶累计产量65万吨,累计库存35万吨。  

虽然云南的普洱茶储量很大,不过云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并没有一个仓储技术与存品风格统一的云南仓。

在云南普洱茶仓储分类里,以昆明仓、下关仓、勐海仓、景洪、易武仓、元江仓六种类型最为知名,被合称为“原产地六大仓”。

在原产地六大仓之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昆明仓。

昆明是著名的“春城”,地处云贵高原,一年中,温度差别不大,属于高原湿润城市,冬、春季节,空气比较干燥。

在昆明存放的普洱茶转化会比较慢,在汤色转化上,昆明存茶三年相当于广东存一年,对比可知广东仓的转化速度。

不过昆明仓存出来的茶香气较好,滋味鲜活,口感转化层次不明显像新茶。

昆明干仓最大的特点是“慢工出细活”,昆明仓存储的普洱茶陈香味较浓,几乎没有仓味。

二、销区四大仓

云南地区是普洱茶的主产地,而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普洱茶主要销售区为普洱茶的集散地。

在这些普洱茶的集散地,也形成了几个仓储流派。

这些普洱茶集散地中,又以香港、广东、马来西亚周边地区和华北地区最为知名,所以被称合为“销区四大仓”。

1、港仓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湿度超过92%,香港的自然仓储环境相比我国其它地区也是少有的潮湿。

此外香港夏季气温特别高(超过35℃),同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茶品自身的氧化反应以及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再加上相对不通风的环境,茶仓中会格外的潮湿闷热。

香港茶商的仓库无法建设在寸土寸金的市区,而且人多车杂也影响普洱茶的转化,所以仓库一般选择是在郊区的工业大厦。

香港普洱茶存放的仓库有两种,一种是公设仓库,一种是私人设立的仓库。

一般在存放三年过后,茶品会被拿出退仓两年,退仓会选择在一个高温干燥(相对于湿度过饱和的环境)微通风的环境之下。

一些香港茶商为了使普洱茶能得到更快的转化,会拆开原件包装,即拆开箱子,四提为一单位,上下放两块纸皮,用绳子四面捆绑,如此堆叠存放。

得益于香港仓储环境,这里的普洱茶入口醇滑明显,茶香气有樟香和参香两种(真正的老港仓才有)茶汤成酒红色透亮、不卡喉!

不过随着库房拆迁、老茶商老去,香港传统仓储正在逐渐消失,未来,经典的香港传统仓储茶品会越来越少。

2004年大陆普洱茶市场兴起以后,即便是香港茶商也从靠近主要市场、节约经营成本角度考虑而把主要的新茶仓建到了大陆。

2、广东仓
广东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的沿海一带,低纬度低海拔,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湿热。

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所存放的普洱茶和其他地方的普洱茶形成巨大的差异。

广东省大部分普洱茶是存放在广州与东莞,而这两个地方属于高温高湿的地方。

在广东选择自然存放茶叶是很容易放坏掉的,必须用人工或者设备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温湿度,以保证茶品的陈放质量。

特别是春夏季节过渡时的梅雨天气,相对湿度很高,有时达到或超过100%,让仓储不科学也不合理的普洱茶极容易发霉。

但广东有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存放的普洱茶,相较于内地,甚至相较于云南都熟得快。

如果拿广东和云南昆明相比的话,存放于1年左右的普洱茶,就相当于昆明3年左右。

除了转化较快之外,广东仓的普洱茶汤色在橙黄到橙红之间,滋味更醇厚,而且香气逼人。

3、大马仓
所谓大马仓,指的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仓储的普洱茶。
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马来西亚的普洱茶原产地都来自中国。

因其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的发酵与储藏。

因位置靠近赤道,故其气候为热带气候,长年炎热如夏,云南大陆型亚热带高原气候的“四季如春,一雨成冬”交相辉印。

可以说,普洱茶放在马来西亚,一整年都处于良好的转化环境。

大马仓中期茶转化风格兼具老木头香与花果香,湿润度适中,甚至还可能带有南洋的独特气息。

得益于东南亚地区旺盛的空气对流,大马仓的通风条件也特别好,储存的茶叶滋味醇厚,口感转化层次明显。

可以说大马仓的陈化条件兼具了昆明仓和广东仓的优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4、北方仓
由于北方普洱茶仓储起步较晚,北方的干仓普洱在之前一直还未形成气候。

在这几年普洱茶行情北上的情况之下,北方茶友增多、茶商也增多,于是北方专业仓储也多了起来。

大部分北方仓指的就是干仓茶,存放于干燥、通风、湿度小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

一般北方仓茶叶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发酵陈放,属于自然的陈化过程。

北方仓的普洱茶转化时间较为缓慢,但是却保留了普洱茶的本质真性,口感纯正、香气浓厚。

虽然北方仓起步较晚,却是势头正劲。
相信凭借着北方茶友们的钻研,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未来北方仓定会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普洱茶文化有着良好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仅仅是仓储这一个环节,就能孕育出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不管是何种流派的仓储,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茶友们贡献出品质更好的普洱茶!

#超度亡魂,功德登真#,这种科仪与人们未来的处境息息相关
炼度科仪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了炼度亡魂、施食、解冤释结、召叹孤魂、三皈九戒等等,这些内容都与亡魂所处的状态有着紧密的关系。
祭炼的内涵
1.三层含义
祭炼又称济炼、炼度。祭炼实际上有三层含义:祭、炼、度。祭,是“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设立各种“饮食”来破除亡魂的饥饿和干渴,即以甘露、法食施予所超度的亡魂,使其免除饥渴之苦。炼,是“以精神开其幽暗也”,以精神开示幽魂,破除其幽暗的状态,即行法者通过自身之真水与真火交炼亡魂的形与神,使其形完质净。度,是超度亡魂,使之能往生仙界。具体而言祭炼的过程是亡魂经法师水火之炼,达到形完质净的状态,进而依宝篆的神圣功效,便亡魂能上升天界。这是幽魂得以解脱的终途,也是祭炼科仪的主要宗旨所在。

2.行法次序
祭炼科仪的祭、炼、度这三个部分,有其内在的施法次序,这是不能混淆的。施法的过程是先祭后炼。因度,是超度亡魂,使之能往生仙界,所以将这一环节放在最后。《太极祭炼内法议略》卷中记载:“未食之前,以其叶秽,则濯之净质,非浴则不能使之洁浄享食也。已餐之后,既饱其心,乃鍊之育精,非食则不能使之滋润育精也。”在还没有施食之前,因亡魂宿世以来的业力污秽,需要“濯洗”亡魂,使之净质,如果没有沐浴,则不能洁净地享用施食,已享食完毕,已经让其心饱满,免除饥饿之苦,随后开始炼仪,如果没有先施食的话,不能使炼度的亡魂“滋润育精”。

3.行法动力
发心行法的动力是道长们感同身受、推己及人以至及物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精神。《太极祭炼内法序》记载:“虽然大道无形也,人囿形而体道,先天有物也,心格物以知天人。吾同胞而物,吾同体也饥溺犹已,而哀乐不殊也。”虽然大道无形,但人是局限在形体里去体会大道的,先天有物,以心格物,以明了天人合一,生民与我同胞而物化,所以能对其饥寒、沉溺、哀乐能感同身受。

祭炼之目的
祭炼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众魂摆脱饥渴之苦,出离地狱的束缚,使之“释然如冰消冻解,以复其本真”“进而往生仙界”,在开释和消解掉世间的业力缠绕之后,进一步能往生仙界。

1.济度传统
道教历来就有的广泛而深厚的济度传统,《度人经》即有“死魂受炼,仙化成人”的记载,所以,有关祭炼的宗旨,《太极祭炼内法》记载道:“人死魂升魄降是其常也。其变也则有魂魄不能升降而沦滞于昏冥之中。其饥渴之欲,幽暗之识,茫茫长夜,无有已时。是以仙翁悯之,在法中有祭炼之道。”人死之后,魂升魄降是正常的状态,这里的变数是,有些魂魄不能升降,而陷滞在昏暗幽冥之中。其饥饿干渴、幽暗蒙昧,在茫茫的九幽长夜里,没有终结。所以仙翁十分的悲悯这些不能正常升降的魂魄,在道法里加入了祭炼之道。故而此无量度人、利人利己的普度思想为行法者发心之重要因素。

2.行法者的功德
祭炼法的施行主要凭借行法者自身的修持与德行,因此行法者是祭炼过程的重中之重。《上清灵宝大法》记载:“斋法莫难于炼度……夫行錬度之法,须明采纳吞服三光正炁,日精月华,吐故纳新,自身集召阳神,錬除隂翳,方可明錬度亡䰟之法。”斋法里没有比炼度更难的,行炼度之法,需要明了和具有采纳吞服三光正炁,日月精华,吐故纳新,自身召集阳神,炼除阴翳的方法和能力,才能明白炼度亡魂的道法。

3利人利己的法术
祭炼是一种利人利己的法术,众魂借行法者之力获得解脱,是祭炼法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实质上行法者自身也因此而积功累德,大获裨益。王玄真道长讲太极仙翁因炼神祭鬼“位登天阙”,《道法会元》记载:“炼神祭鬼之道,可谓登仙陌圣之阶,累行积功,莫大于此”。炼度魂神,祭度鬼魂之道,是登仙成圣的阶梯,积功累德,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太极祭炼内法》记载,多行祭炼法“非惟鬼神获大利益,而我一身精神,亦大充盈,神仙可觊也”,行祭炼之法,不仅鬼神获益,行法者一身的精神也会获得很大的充盈,修成神仙指日可待。“自己现世延寿获福,他日当为南宫真仙”,自己这一世能获得延寿赐福,以后能上升为南昌上宫的真仙。

祭炼源流
道教界历来即将祭炼的渊源追溯至葛玄天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乃慨念汉家倾覆,三国战争,旱潦凶荒,兵伤殍死,不可纪极。穷魂滞魄,沉沦恶趣,难出轮回。于是删集灵寳经诰,撰成祭炼大法,生天宝箓灵符秘诀等,奏闻天帝,建立法坛。每于三元八节吉日良宵,普召十方诸大地狱穷魂滞魄来诣坛前,俱受祭炼,祗承符籙,各遂超生。”葛玄天师感慨汉朝倾覆,三国战争不断,旱涝兵灾凶荒不断,战争和饿死的人太多,不能升降的魂魄,沉沦在三涂恶趣里,难以脱离轮回的痛苦,所以,提炼灵宝经法,撰写成祭炼的道法,生天宝箓灵符秘诀等等,奏明天帝,建立法坛,在三元八节的吉日良宵,普遍召集十方各大地狱里不能升降的魂魄前来坛前,都受祭炼,恭敬地获得符箓,各魂魄得以超生。

南宋时期祭炼科仪已广泛流行世间,例如祭炼科仪专著《太极祭炼内法》等,道教斋醮科仪里用专门章节论及祭炼科仪的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上清灵宝大法》等等。
文章来源:嗣汉天师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18年之后每年高品质圈层提升,认可反而在对方成名后;不是没有追求不着急,而是异地交友本來就需要飞行付出,恰巧疫情期间。今日芒种,心怀梦想,行有方向,努力耕耘
  • 【美丽异木棉】别名:美人树、美丽木棉、丝木棉, 拉丁文名CeibaspeciosaSt.Hih.木棉科、吉贝属植物,树冠伞形,叶色青翠,成年树树干呈酒瓶状.美丽
  • 期间,王扶林问了陈晓旭关于《红楼梦》里,一个很刁钻的问题,陈晓旭居然答对了,这让王导很诧异,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就这样,陈晓旭饰演了林黛玉,成为最经典的林
  • (不能出门的日子快把人憋坏了)(希望疫情快快解除 大家都健健康康)(十分想重启:每个假期收割一个海岛的梦)送花给陈总多少有点浪费了 送个花盒蛋糕叭粽子还得是我妈
  • 请相关政府工商机关引起高度重视,以上二家公司都是对公付款,银行管控要严重拦截大量被对公支付的诈骗的货款。请相关政府工商机关引起高度重视,以上二家公司都是对公付款
  • #阴阳师手游[超话]#想玩超鬼王的萌新,可以提前准备啦,追月清姬必备,丑女蝎女也整一整,两面佛也可以开始拼了,清佛面yyds! 這篇最新發表非常重點,從左至右依
  • 但回来一上称,体重又有些许增加[苦涩]也难怪,连老爸老妈都吃得肚皮圆滚滚,更别说我了...老爸老妈在吃的方面从来不约束我,只要我想吃他们都会同意,但前几天老妈摸
  • l 适合厨房,卫生间以及客餐厅,百搭又简约,高级又文艺。清新素雅主砖:450*450mm美式古典花砖:225*450mm复古文艺波打线:100*450mml 轻
  • 另外,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在超市购物的时间,提前列好清单,进去选购完物品,及时离开,这样孩子也不会吵闹,家长也能购买到合适的物品。带孩子逛超市的时候,家长还需要随时
  •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豆花和蘸料都放在了我面前,还有一大碗老板帮我舀的甄子饭。一家子人在灶屋进进出出,拿筷子拿碗的,端豆花端蘸水的,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尝许久没吃的
  • 太感动了好莫 这笔业务我输了无数次 从上周三做到这周三 竟然都一个星期了天呐 终于做出来了[泪][泪]我是脑残 问老师 老师最後:呵呵 我:怎么了呀 老师:没事
  • #上海免中介租房[超话]#浦东新区二号线川沙 华夏东路地铁口玉宇新苑1楼朝南次卧独卫1880空调,冰箱,洗衣机都有的,小区门口有公交车,菜市场,超市,饮食店,门
  • 昨天9点金战于1教101举办了17届第一次新生培训,会上学姐学长们分享了从一辩到四辩这些基础辩位的职能和一些辩论技巧,不知不觉中,金战已经走到了第三年,而辩论的
  • ”[笑cry][笑cry][笑cry] 晚饭还是吃得磨磨蹭蹭,我说再磨蹭我就恼火了,要打人了,她说“我怎么没看到你头顶上的火呢! 顺便说说seven家的镜子擦
  • 哈哈哈真的是笑不活了[允悲][允悲]@任嘉伦Allen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与君初相识#rjl#任嘉伦恰似故人归# 论专业吃瓜,非长意莫属这吃瓜的表
  • 至于如何驱除不是自大就是自卑的社会心理两极分化现象,袁岚峰认为,这更多取决于我们脚踏实地老老实实进行实践,少空谈。至于如何驱除不是自大就是自卑的社会心理两极分化
  • 今晚520重温了周青春13年的演唱会依旧激动满满犹记得第一次被杰伦的歌打动还是那年初中在卢师家补课做完两张数学模拟卷大家都劳累不堪卢师说给我们放松下用他那台老旧
  • 长江大厦十八楼,人来人往,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和经历。十年的时代峰峻九年的王俊凯八年的王源和敖子逸七年的易烊千玺和丁程鑫还有只剩下一句“再见”的少主刘志宏李天泽的一
  • ”脸红的小义笑了,“朱大大,您还挺时尚,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跟社工叔叔阿姨耍小心机,不该把他们对我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朱大大您看我日后表现吧!好高兴,也很荣幸,这一
  • ♧ ♥ 我是浪迹天涯的游子 爱着山河之间的诗词 你却从来不看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 @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棚主宁哥✨ #刘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