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许有主物,施设所谓我,主我不故思,将生而生起。不生故无果,常我欲享果,于境则恒散,彼执永不息。

有一派外道的说法,是说这一切都不是因缘而有,是由一个“共主相”而有,这是外道印度教的一个数论派的说法和主张。他们认为这一切都不是因缘而有的,都是一个“共主相”而产生的。所以“纵许有主物,施设所谓我”,他们认为正是有共主相的缘故,才产生我的一些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主我不故思”,当我们没有了解“共主相”的性质时,那共主相就会变幻出所有的幻像,我们就沉溺在这些幻像之中,而生起了痛苦和快乐的感受。如果我了解到共主相最究竟的性质,那这一切它所变出的幻像就会消灭。可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共主相的性质,因此产生了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所以“将生而生起”。这是外道的说法,他们以他们的主张和意见而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于是,之后就做了一个回答。“不生故无果”,如果“因”的本身不是依赖其他因缘的话,那它所生的“果”就不会依赖因缘了,如果有“果”不是依赖它的前因而生出的话,那这个“果”就不称为“果”了,因为所有的“果”是由“因”而生才称为“果”的。如果“因”是依赖其他因缘而有的,那它所生的“果”也必须依赖其他的因缘,因为同类因生同类果。所以“不生故无果”,如果“因”的本身没有依赖其他因缘的话,那它则无法生“果”了。“常我欲享果”,如果“因”本身并不是无常性质,它的果也不可能是无常性质的,即常因不可能变成无常的果。那么外道所说的,如果共主相是常法性质,它不可能变成无常的或是生起无常的一切的感受,因为它是常因的性质。如同《缘起经》里说到的三种因缘,无常因和能力因。也就是说,第一,一切都是由因缘而有,第二,无常因是说一切都是依赖因缘而有的,这个果是依赖因缘的,所依赖的因缘本身也必须要依赖于其他的因缘,因为果本身会改变,就代表“因”本身也具有被改变的性质才能导致“果”的改变,这个叫做无常的因。第三,能力因是指同类因和果有这样的一个性质,即因为有同类的因缘而促成的缘故,才会产生“果”的这种性质。同类的因才能产生同类的果,同类的果必须因由同类的因而有,这本身就叫做“能力缘”。所以“于境则恒散,彼执永不息”。如果境本身,即“共主相”本身是个常法,即“因”本身是个常法,是不会改变的,可它所生的“果”会改变,它的生命会熄灭,如果它所生的“果”是依赖“常因”而有的,那么这个“果”不应该熄灭才对,因为它没有改变的性质,它的“因”是常法的。

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谓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瞋,如幻化如事。

“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如果“我”是常法,是不会改变的性质,那“我”就没有作用。因为,如果有作用就代表它有时候有作用,有时候无作用。如果有时候有作用,有时候无作用的话就代表它的性质本身已经在改变了。如果“我”是常法,就不应该有改变,因此应该永无作用才对,要么就是永远都会有作用。可是“我”却并不是永远都有固定的作用,那“我”就应该完全的没有作用,如同虚空一样。所以“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而且遇到其他因缘时也不应该改变,因为“我”是常法的缘故。“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如果“我”本身有一个作用,在这个作用之前,如果有其他作用的话就代表它有改变了,因为它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是常法,所以“则作有何用”,不可能会有这种的作用。“谓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如果之前的作用和之后的作用,这两者都是属于“我”的作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是一个常法,它既然没有改变的性质,那之前的作用如何会与现在的作用产生关系呢?这是不可能的。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因此一切的法都是因由因缘而生,并不是由自主而产生,“知已不应瞋,如幻化如事”,如果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不应该再产生瞋恨心,应把诸法观成幻化一样,而作如此的观待。如果由因缘所产生的事物,因为它是依赖因缘而有的,依他力而有的,所以就不是自力而有的。“有”的一个性质:我们看到的每一个法都是“有”,都是存在的。存在的力量是来自于自力还是他力呢?如果是自力而产生、自力而存在的话,那就不需要依赖其他的因缘而产生这一切的作用,无论是利益或者是伤害,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是自力而产生,自力而让他存在的话,就不需要依赖因缘了,因为依赖因缘会随着因缘而改变,从这个理由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存在并不是自力而存在的。而且自力真实而独立存在的话,它的自力的性质,在去寻求之后应该被找到并且越来越明显才对,因为对于一个真实的性质来讲,在去寻求、去深入之后,应该越来越明显,可是却越来越模糊,代表它并不是那样的真实,只是一个虚假的。就如同《佛部论典》里曾经说过:若是自性有的话,何必需要依赖缘起呢?这是没有道理的。既然这些法存在,那存在的方式有两者,一个是自性、自力存在,另一个是依他力存在。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存在的方法,只这两者而已。如果是自力、真实存在的话,在寻求之后应该找到,但却又找不到。若不是自力、自性、真实而存在的话,那就唯有依靠名言安立而存在了。因为它唯有依靠名言安立而有,所以更依赖因缘而产生了,因为这是依他力而有的。当了解到这个道理后,能慢慢体会到,原来我们看到的每一切的法都会觉得的是独立自性的真实,可实际上却并不符合,并不是如此,因此所看到的和所存在的完全的不符合了,这时就会感到如幻化一般。因为所看到和实际上不符合,这叫做幻化虚假。在这种虚假当中去看一切的好或者是坏,在这个虚假当中现起了一切的万法和依赖其他的因缘。因此“如幻化”并不是代表没有的意思,是“有”,可是这种“有”的存在并不是那样的真实,而是虚假的,不像如同自己所看到的那样真实。既然是幻化,为什么不应该产生瞋恚心呢?从我们的经验可以体会到,当生起瞋恚心时,他看到一个瞋境或者不悦意境而产生瞋心时,是完全真实的去执着,才会产生瞋恚心的,是完全的排斥,认为排斥的对像是那样的真实,所以才会产生瞋恚心的,他不是看到幻化而产生瞋恚心的。因此,既然是幻化就不需要瞋心了,因为瞋心是真实执着而产生的。所以如同《中论》里讲到了:如果去除了这一切的真实执着,这一切业和烦恼就可随之尽除,那我们在自性空中就可获得涅盘。因为我们不了解无自性、无真实的道理,所以看什么都觉得那样的真实,好就完全的好,坏就完全的坏,真实独立而产生,之后添增事物的好坏而产生了非理作意,即由非理作意而产生贪和瞋等。所以在生起瞋恚心时,我们可以经验去观察一下:当你生起瞋心时,你是如何看到境的,是不是完全真实的去排斥,是不是有这种真实之相存在,如果有的话就让自己多观诸法如幻化,因为这一切并不是那样的真实。当你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生起瞋恚的基础就不存在了,瞋心就会减少。

积累功德,需要恒时隐秘两件事!

损坏功德的方面有很多种,比如嗔心、邪见、颠倒回向、宣传自己的功德,都会损减功德。隐藏自己的功德,才能逐渐积累。如果为求名声,经常宣传自己的功德,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功德就会以暴光而消失。这个道理大家要明白。
◎ 万物的孕育都要隐藏,才能深厚,如果暴露,很快就会消亡。

◎ 胎儿都是深藏在母胎里面,而且要经十月才能孕育成人;

◎ 酿酒也是要密封,不能漏气;

◎ 一切草木的根都是隐藏在地下,而且扎根越深,生命力越旺盛;

◎ 下至煮饭也要密闭才能熟。

通过这些比喻,大家应当懂得,功德是要潜藏隐密,才能不断增长积聚。

积德需积“阴德”

所以,古人教我们积“阴德”,做了善事,要不留名,不居功,不自己宣传,这样才能与道相应。如同雁过长空,不留一点痕迹,我们做功德,不要在心里耽著,做了好像没事一样,这样才清净。如果做了一点功德,天天都执著,天天都嘴在嘴边,见人都要宣传一遍,这样也不会有很大功德,因为功德都因你的口舌而漏尽了。

附:阳善和阴德的差别
行善为人知,就是阳善;行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后者果报更大。
以阳善得到世间的名声,名声也是福,享受大名,福报自然会随之而消失,所以阳善不如阴德果报大。假如名声与实际不符,名声很大,内在并没有实际的道德,那就更危险,往往会招来大祸。

隐秘修行的验相和证相

从修行产生的验相、证相上来说,也不能随便讲,讲了境界就容易消失。这是缘起上很微妙的地方。

但是现代人和古人的作法完全相反,稍有功德,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不需别人宣传,自己首先就作广告,而且有一点功德,宣传起来可以放大十倍。这样只是贪求名声而已,最后一定会败亡的。有些凡夫人公然自称是某菩萨的化身、得了登地等等,这样说上人法妄语,根本戒都会破掉。

我们看大地的器量非常大,能够包容一切,在大地上放不净粪,大地也能容;车马在大地上行走,大地也能持。而水要是太清了,里面反而养不了鱼。这是表示有包容才能有福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别人非常宽厚,那就是有福德的相。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有了过失,都不愿意让人知道,都不愿意有恶名。假如不隐恶,让恶名辗转传播,那就会使人无地自容。所以,古人说:“闻人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然而轻薄之人,往往爱听他人过失,而且听了之后,喜欢添枝加叶到处宣扬,这样坏人名声,一定会遭恶报。

在隐秘他人过失方面:
◎ 过失小的应当隐,过失大的尤其应当隐;
◎ 男子的过失应当隐,女人的过失尤其应当隐;
◎ 一般人的过失应当隐,祖先的过失尤其应当隐;
◎ 个人的过失应当隐,涉及到团体的方面,尤其应当隐;
◎ 下劣者的过失应当隐,德高望重者的过失尤其应当隐。
恶名越大,隐恶的功德就越大。不能隐的人,都是自己无福隐恶。

古代的大舜,隐恶扬善。大舜在河滨,见渔人争抢深潭,老弱只能在浅滩急流中打渔,大舜见了心里很悲哀,他也去打渔。见到争的人,隐藏其过,口中不说;见有谦让者,就赞扬效法他。一年后,渔人都以深水相让。
所以,像圣王大舜这样,能够包容人,自己首先作出榜样来,久而久之,有过失的人自己就会惭愧,不求无过而他的过失自然会减少。如果不能容人,强求他无过,反而他的过失会越来越多。这个隐恶扬善是做人很基本的修养,是贤善人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菩萨宝鬘论》中说:

发露自己之过患,
不觅他人之过失,
隐藏自己之功德,
宣扬他人之功德。
对自己,应当多讲过失,隐藏功德;对待他人,应当多讲功德,不宣扬过失。常见他人过失,就是诸恶之门;常见自己过失,就是诸善之门。

所以六祖说: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要常见自己是凡夫,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萨,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这样做才会与道相应。否则,日日自赞毁他,菩萨戒也会破掉。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本文出处丨智圆法师《自我教言》

1、来时赤身无一物,我悲,众人乐。去时豪装身上留,我喜,众人悲!富贵荣华皆是梦,梦醒还是一场空,何不此时勤修?!2、心要常常保持快乐,就必须不把人与人之间的事当成是非。以佛心看人,以惭愧心看自己。3、凡事若都能懂得舍去,便能有所收获。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内心的清净在于无求。#禅##禅语悟道# #每日一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突然就很感慨居然已经是第三年的生日了,其实每一年我的状态变化都蛮大的,但似乎还在坚持做着同样的事情。有一些老朋友离开,也认识了新的朋友,感觉自己真的是蛮长情的一
  • 夜幕下,流光溢彩的中原路跨沙颍河大桥,新晋网红打卡地,不仅是周口市重点民生工程,也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便捷通道。作为郑阜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口东站是郑州“米”字
  • !!
  • 可是若没有虔诚心,没有内里的慈悲修行,你纵是烧了头柱香,发了上等愿,又有什么用呢?愛地球做環保,多吃素有益身體健康,愛護眾生農曆十月吉日誠心祈願:疫情早日退散,
  • 昨天睡前看了长风渡的路透,做梦就梦到白白了设定里我是有未婚夫的官家大小姐,白白是我捡来养大的养弟仗着弟弟的身份公然跟我搞些有的没得[舔屏]在未婚夫面前各种暧昧谁
  • 这里的汤水也有讲究,一般是选用新鲜的牛骨汤或者牛肉汤,让汤水的牛味不断渗透,煮出来的丸子才更加牛味满满,香气十足。作为传统技艺的手打牛肉丸,制作起来虽是费时费力
  • 有的经书说他本是佛,因帮助释迦佛教化众生,暂时显化菩萨身,当了佛祖的胁侍;有的佛经说他是众佛之父母;还有的说他是释迦的祖师;《文殊师利涅槃经》则说他是释迦的大弟
  • 蓝血顶奢Gucci代言人(包含定制成衣、箱包、珠宝)空降三奢,全球全平台最高待遇官宣的Gucci品牌代言人、真力时品牌代言人、TODS品牌代言人,三奢三世十里红
  • 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占GDP比重6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4%。新动能引领支撑作用凸显,高
  • [打call]Last赏的设定为约40cm的2233坐姿大娃一对,身穿与本套手办一致的服饰与配件,是软萌可抱的2233娘啦![打call]A赏与B赏分别是22和
  • 刘彰粉丝/刘彰反黑/刘彰后援会/刘彰壁纸/刘彰数据/刘彰工作室/刘彰吃饱了不想动/刘彰说自拍好难/刘彰分享对镜自拍/AK刘彰原创diss破千万(o゚ω゚o)(つ
  • 入手了一些很实用的收纳神器,强烈安利Joseph Joseph的化妆品收纳盒,看着平平无奇小小一个,但是真的能装,特别能装!这组碗不单单颜值即正义,9件叠放节省
  • [亲亲]裤,L,①是直接套上,②要拉到肋骨才不落地,推荐M,但是我喜欢垂感堆堆。[心]毛衣,好长,软但不能直接穿,领囗后面不落。
  • 小龙女:接不了就接不了,能怎么办过儿:姑姑我助你一臂之力小龙女:你还没到家过儿断臂后过儿:姑姑,这次我终于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了小龙女:栓Q李莫愁:你们一辈子躲在古
  • 오늘 상해의 날씨는 매우 좋다.오늘도 입동이야.그래서 절기 전통 규칙도 많다.대추와 팥을 먹으면 행운이 찾아온다.아..먼곳에 있는 오빠~~난 갑
  • ”萌:“我专门就是为了等你哦~”虽然知道你只是在营业,但是说这话时你的狡黠一笑真的好让我心动哦哈哈哈哈哈。这工作怎么就做不完了啊啊啊啊啊!
  • 对于大体防疫措施方面,相信大家都是配合的,就担心那鸡毛当令箭的那些,有点权力就忘乎其形。我基本没关注这两位,微博上的红裤衩,除了大妈阿南之流,没怎么关注。
  • !!
  • #白鹿[超话]# bl#白鹿0923生日快乐# bl#白鹿我说予你听# bl#白鹿新歌你有没有看见一只小鹿# 祝小鹿生日快乐28岁啦!爱你无限的可能性,爱你千
  • 梦幻的梦幻的眼睛,粉嫩嫩的鼻子,宝宝还没长牙呢,可爱得不要不要的,小清新和闪闪的,刚好也可以做氛围感款哦,软妹必备!终于可以欣赏下面的美丽了,比较小清新类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