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至,防线不松劲!枕戈待旦事不过夜,上海以精准防疫构筑坚强屏障】#黄浦播报#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上海,为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由各级医院共筑的“监测哨”再度升级:近一个月,在位于闵行浦江镇的仁济医院南院、位于嘉定新城的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里,全新建设的标准化发热门诊相继建成投用。遍布全市的127家发热门诊、225家发热哨点诊室进一步织密监测网、收紧防疫线。
“我们收得紧一点,让老百姓的生活能更常态化。”正如一名医院院长所言,这“一松一紧”的把握,恰是上海花大力气做的一件事——枕戈待旦,事不过夜!
战“疫”以来,上海持续在精准处置上下功夫,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持续优化防控措施,与病毒赛跑不分昼夜。
“如履薄冰”高度警惕
严守“从国门到家门”管控闭环
9月18日,是徐汇区枫林街道新惠宾馆集中观察点连续运行600天的日子。600个日夜,近两年时光,驻守于此的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与区疾控、社区工作者等共同努力,在此累计接收了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隔离人员3400余人次。
作为徐汇区连续运营时间最长的集中隔离点,驻守医护人员严守“从国门到家门”的管控闭环,为守好城市第一道关卡发挥重要作用。
这600个日夜,也是这座城市“外防输入”工作的生动缩影。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浦东机场承担了全国机场约50%的国际货邮吞吐量、全国近1/3的出入境航班与客流。不少网友感叹,“浦东机场太不容易了”,疫情以来,上海经历的硬仗可谓一场接一场。
浦东机场是守卫上海城市安全重要的“入城口”。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在防范境外输入的工作上,上海始终坚持“人、物同防”“联防联控”等工作原则。上海会同海关、边检、民航、海事等部门,形成口岸通关、入境人员转运、隔离管理“三个工作闭环”,环环相扣,逐环交棒。
“我们还组织编制了上海机场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管理要求、防控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的指引,以及应急处置等方案。”邬惊雷说,上海作为重要口岸城市,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性,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四早”要求。
发热防线持续升级
医疗救治构筑“生命屏障”
位于嘉定新城的瑞金医院北部院区,9月1日正式启用全新的发热门诊综合楼。
在这里,升级后的硬件环境高于国家标准,院感流程指令清晰。作为嘉定地区唯一开设发热门诊的三级医院,瑞金北院承担了疑似病例筛查、隔离点人员救治等重要工作。新发热门诊投运,使医院能更好担起“监测哨”的重任。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众多,遍布全市的127家发热门诊、225家发热哨点诊室作为前锋“监测哨”,在软硬件上不断升级,“加强版”发热门诊竞相出现。
此前的8月16日,闵行浦江镇的仁济医院南院里,新发热门诊拔地而起、建成启用。就在两天后,这里就迎来第一场“硬仗”。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江月路院区进行“闭环管理”时,一名血透病人由专用救护车从该院转运至马路对面的仁济医院南院新发热门诊的隔离病房,接受床边血透。
在医疗救治方面,上海自新冠疫情之初,就将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定点医院,在市卫生健康委、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始终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科学组织、科学救治。
与此同时,本市集中全市优势医疗资源,抽调市级医院急诊、重症医学、感染科、呼吸科、中医、心理科等学科的骨干组成医疗队,支援市公卫中心;顶尖重症医学专家“整建制”进驻市公卫中心,负责全部危重、重症患者的“床边救治”;全市专家组咨询会诊制度同步建立,为新冠患者筑起一道道“生命守护屏障”。
随着经验的积累,上海专家组发表了《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为全国乃至全球新冠肺炎救治提供了“上海经验”。
疾控追踪“十万火急”
科技战疫织就最强防线
“你永远可以相信上海的速度!”8月,面对疫情,网友的这句话一度刷屏。
8月2日晚,上海报告1例本地新冠病例,相关小区、医院封闭,浦东机场连夜核酸检测,截至8月3日9时,全市已排查到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月4日又通报,67名密接、377名密接的密接,以及68517名筛查对象,585件物品和环境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查明确诊病例感染源、感染毒株种类,是否与近期国内多地本土疫情相关等关键问题。
对此,不少网友为上海的“快速”“公开”点赞。
上海速度从何而来?是有人“熬”出来的!
上海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姜晨彦至今记得8月疫情来袭时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市区两级疾控同步投入排查工作。排查到底有多快?市疾控“追踪办”工作人员管至伟告诉记者,就一个词:“越快越好!”
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曾用“十万火急”形容这项以小时计的工作,“一旦发生疫情,会马上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以最快速度进行溯源排摸,排摸得越快,人越早确定下来,可以最大程度缩小其影响和涉及的范围。”
吴凡同时谈到,上海能坚持到今天,科学精准防疫发挥了关键作用,这里的“精准”指的就是对密接、密接的密接等人员的确定是“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通过第一时间的发现、第一时间的流调,第一时间的检测筛查,第一时间的管控,在与病毒赛跑中,把病毒扩散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障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当然,这背后,人防、技防缺一不可!
当前,全市共有156家核酸检测机构,日检测能力单人单管近80万份/天。截至9月15日20时,全市18岁以上人群累计接种4031.38万剂,2001.9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占本市18岁以上人群的90.6%;12-17岁人群累计接种74.36万剂,累计接种62.34万人。
“科技战疫”叠加“科普战疫”,市民素养不断提升,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不扎堆等防疫口诀为2400万市民穿上了无形的“防护服

【科技战“疫”背后的首善之力】
“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面对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势越严峻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资源所在就是责任所在。战疫之中,北京市发挥“政产学研”紧密联动机制,全力推动科研攻关,坚持以科学精神显必胜之决心

这一年多以来,科研人员广泛“揭榜挂帅”。检测试剂研发、诊断试剂科技攻关平台、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平台、病毒载体平台等迅速启动,10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等技术方法

北京市疫苗和中和抗体从技术创新到研制速度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两项灭活疫苗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国内第一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和紧急使用疫苗全部来自北京;全国获批临床的9个团队中和抗体项目,其中6个研发来自北京……

这一系列成绩是首都科研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也是北京作为全国科创中心的重大使命

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

今年4月,科兴中维第三条原液生产线在北京大兴建成并正式投产,让疫苗年产能提升到20亿剂。20亿剂,意味着10亿人将获得保护。从0剂到100万剂,再到1亿剂、3亿剂、10剂、20亿剂……在与新冠病毒鏖战中,这样的速度和质量是如何实现的?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0年5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浙江疾控、科兴控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联合在《科学》杂志发表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并在杂志官网公布,分析来自中国、意大利、瑞士、英国、西班牙五个国家的11个毒株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免疫效果,一时间震惊中外。

“猪都不好运进城的时期,11个毒株怎么‘运进城’?”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半开玩笑地说,疫情初期社会运行按下“暂停键”,企业研发也遇到了难题。但令他欣慰的是,政府得知企业难处后,第一时间协调联防联控小组,从浙江杭州到北京,毒株运输一路“绿灯”。

“在科研成绩面前,各参与主体不会互相吃醋,而是齐心吃饺子。”作为北京市联防联控小组科技组组长,许强见证了疫苗研发全过程。

2020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确定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并向全球发布。而后,在京各科研力量快速行动,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生物、科兴中维……所有科研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成本、日夜鏖战。

“在这场战役里,一个科学家能够攻关一个点,千万个科学家就能攻关千万个点。”许强说。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场代号为“克冠行动”的疫苗研发计划快速启动,并联推进以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为主的疫苗研制工作。

疫苗研发经费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在科兴中维疫苗研制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动应急机制,雪中送炭,一周内完成应急科研立项和经费下达,为企业开展疫苗研发提供了第一笔财政资助资金。

有了非典疫苗、甲型流感疫苗等临床研发的经验,尹卫东深知,对于新冠疫苗来讲,产业化与科研同等重要。为协助企业提前筹备生产保障,大兴区政府第一时间协调出7万平方米基地厂房,专门用于科兴中维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并“特事特办”短时间内办理了各项开工手续。

回顾大兴基地建设历程,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经理宋世明表示,疫情期间科兴找不到施工队,政府暂停自己项目建设,让出施工队;疫情期间办不了手续,政府直接上门办公,2天办结迁址和营业执照变更,25天完成前期工程施工手续审批,100天建成疫苗生产基地……

“这是北京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说,北京举全市之力,各部门精准调度,全链条精心为疫苗研制“突击队”提供服务。

质量就是生命,疫苗尤其如此。2020年3月份,刚分装出第一批新冠疫苗,高强便主动接种第一针。当天,同批疫苗接种实验用恒河猴体内。4月份,研发费用吃紧,尹卫东拍着高强肩膀说,将公司账面现金全部投往研发。5月份,公司在海外多地开展Ⅲ期临床审批,面对国际临床试验的巨大风险,企业能承受吗?尹卫东向记者说:“完全能承受!”

“在国家面前,我们都是‘园丁’,如果我们‘倒下了’,会有更多人冲上去。”这就是北京疫苗研发工作者的群像,大是大非面前,责任永远先行于利益。

疫情袭来,北京市出台了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措施,组织动员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分批部署应急项目,布局了模式动物、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等一批关键技术平台,全力以赴为“阻击”疫情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各参与主体的齐心协力,让北京疫苗接种跑出“加速度”:1月1日起,北京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截至2021年7月29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667.18万剂次,累计接种1890.97万人,其中1787.2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全市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接种率为96.49%,全程接种率91.78%。

最难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抗击疫情离不开各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科技与科研工作的“硬核”支撑。在这场抗疫攻关战的另一条战线上,有这样一些科技企业、这样一群科学工作者依靠科技与智慧,从事临床救治探索、药物疫苗研发和产品开发等研究,争分夺秒、负重前行。

“人工智能节约出的时间,或许是生命的绿灯。”疫情期间患者人数剧增,影像科医生依靠传统方法肉眼读片不仅耗时,还很难保证病情筛查的准确性。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创新企业数坤科技紧贴临床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款能够以秒级完成精准定量分析的新冠肺炎AI+CT系统,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及疗效评估,有效节省了一线救援医生超负荷工作时间,也为患者抢夺了更宝贵的诊疗时间。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分夺秒。”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对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检测试剂成为抗击疫情急需的应急物资之一。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组公布后,仅用约一周时间便研发出了检测试剂盒,最终获批上市。该试剂盒仅需90分钟左右便可出结果,可用于疑似病例的诊断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发挥一技之长,站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岗。”体温筛查是防疫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为应对春节后的返程复工潮,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测温和视频监控技术结合,仅用8天时间便研发出“双光源疫情检测设备”;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历经300多个小时攻坚开发出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方案的AI测温系统……“我们希望竭尽所能用技术改变这场原本只靠血肉之躯的人防之战。”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英波表示,智能测温系统实现了大人流非接触式精准测温,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体温异常者,筑牢了北京抗疫的安全防线。

5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通过紧急使用认证,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这是世卫组织批准的首个中国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也是第一个获得世卫组织批准的非西方国家的新冠疫苗,堪称“国货之光”。

“国货之光”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六人小队”,专门从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研发。他们昼夜不停,大年初一拿出灭活疫苗研制方案,大年初二做课题汇报,随后前往实验室做研发,一待就是两个月。“一件事、一群人、一直干”是这支队伍的最佳写照,回顾疫苗研发的全过程,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小队”队长王辉这样说。

为保证疫苗研制的安全性,“六人小队”需在负压环境程度更强的P3实验室里做研发。负压环境下的高强度工作对身体的损耗很大,“从实验室出来就像脚踩一团棉花,因为缺氧脑子反应也慢了。”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六室副主任梁宏阳说。穿脱防护服要花不少时间,大家就尽量少吃少喝;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犯了痛风就吃大量止疼药……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平时总是笑眯眯的梁宏阳也好几次哽咽。

“我们是国民健康的守护者,我们在用自己的努力筑就一道道预防疾病的安全防线。”一场疫情攻坚战让梁宏阳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体会。

“最难的事、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是抗疫精神最好的诠释。在疫情至暗中,他们坚毅又明亮。

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战“疫”加足马力

科技战疫不是一个“线段工程”,它的经验、启示将成为方方面面的宝贵财富。抗疫需要科技的力量赋能,而科技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制度,打破传统思维,活用科技,要从科技要支持,通过科技促进改革,探索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

打科技抗疫攻坚战,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把急需的攻关项目张出榜,“揭榜挂帅”,调动优质资源组成科研攻关“特种部队”,为抗疫加足创新马力。

在近两年北京市举办的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抗疫“赛道”成为亮点,包括病毒检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定向服务疫情防控,调动了全社会科研力量的积极参与。

能够有效降低漏检率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远程会诊和医疗机器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快速分类与鉴别诊断的生物传感技术……英雄不论出处,最具活力的“民间队”创新主体也加入了抗疫“整体战”,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抗疫关键核心技术的进步和储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所面临技术问题的解决。

据统计,2020年北京市已立项支持10批42项抗疫攻关项目,并加快推进创新产品投入一线应用。

强化成果转化和基础科研同等重要,扁担两头“责任重”。北京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推动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研究的中和抗体药物后期转化落地: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北京丹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负责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与百济神州公司共同推进药物的国际临床研究及规模化生产。

诊断试剂的研发,特别是产品研发后期“注册检验、临床试验与注册申报”三个环节,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为此,北京成立诊断试剂专班,迅速摸清研发掣肘环节,组织“新冠肺炎诊断试剂科技攻关技术平台”,将各主体串联,提高各方联动性和主动性,助推卓诚惠生的诊断试剂产品获批上市,有效缩短了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

动物模型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关,也是攻克疾病的试金石。没有这个工具,疫情的科技攻关成果就只能埋没于实验室,无法应用于临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扛起这份重担,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240余天,与科研仪器、病毒样本为伴,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个新冠病毒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应用,揭示了病毒入侵受体、肺炎病理学以及免疫保护的规律,为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这是对大家心理、意志、体力以及专业技能极大的考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宁说,动物模型早成功一天,疫苗和药物就早成功一天。

一场疫情就是一本教科书。许强认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北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发挥大数据、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作用;形成整体有效的科研攻关组织体系,让各主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不打乱仗;强化基础科研实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

“新型举国体制不应该是应急性的,疫情一过就放弃了,而是需要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许强表示,要凝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力,进一步深化产政学研,集中协调配置资源。

针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接下来,北京将持续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培育布局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究,建立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快速分析评价技术体系,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更多技术储备。

大战“硝烟”仍在,北京仍在展现作为首都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担当,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科技战“疫”背后的首善之力】“最终 #战胜疫情# ,关键要靠科技。”面对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势越严峻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资源所在就是责任所在。战疫之中,北京市发挥“政产学研”紧密联动机制,全力推动科研攻关,坚持以科学精神显必胜之决心

这一年多以来,科研人员广泛“揭榜挂帅”。检测试剂研发、诊断试剂科技攻关平台、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平台、病毒载体平台等迅速启动,10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等技术方法

北京市疫苗和中和抗体从技术创新到研制速度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两项灭活疫苗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国内第一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和紧急使用疫苗全部来自北京;全国获批临床的9个团队中和抗体项目,其中6个研发来自北京……

这一系列成绩是首都科研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也是北京作为全国科创中心的重大使命

来源:9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涂铭、盖博铭、林苗苗、陈旭

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

今年4月,科兴中维第三条原液生产线在北京大兴建成并正式投产,让疫苗年产能提升到20亿剂。20亿剂,意味着10亿人将获得保护。从0剂到100万剂,再到1亿剂、3亿剂、10剂、20亿剂……在与新冠病毒鏖战中,这样的速度和质量是如何实现的?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0年5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浙江疾控、科兴控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联合在《科学》杂志发表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并在杂志官网公布,分析来自中国、意大利、瑞士、英国、西班牙五个国家的11个毒株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免疫效果,一时间震惊中外。

“猪都不好运进城的时期,11个毒株怎么‘运进城’?”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半开玩笑地说,疫情初期社会运行按下“暂停键”,企业研发也遇到了难题。但令他欣慰的是,政府得知企业难处后,第一时间协调联防联控小组,从浙江杭州到北京,毒株运输一路“绿灯”。

“在科研成绩面前,各参与主体不会互相吃醋,而是齐心吃饺子。”作为北京市联防联控小组科技组组长,许强见证了疫苗研发全过程。

2020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确定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并向全球发布。而后,在京各科研力量快速行动,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生物、科兴中维……所有科研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成本、日夜鏖战。

“在这场战役里,一个科学家能够攻关一个点,千万个科学家就能攻关千万个点。”许强说。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场代号为“克冠行动”的疫苗研发计划快速启动,并联推进以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为主的疫苗研制工作。

疫苗研发经费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在科兴中维疫苗研制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动应急机制,雪中送炭,一周内完成应急科研立项和经费下达,为企业开展疫苗研发提供了第一笔财政资助资金。

有了非典疫苗、甲型流感疫苗等临床研发的经验,尹卫东深知,对于新冠疫苗来讲,产业化与科研同等重要。为协助企业提前筹备生产保障,大兴区政府第一时间协调出7万平方米基地厂房,专门用于科兴中维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并“特事特办”短时间内办理了各项开工手续。

回顾大兴基地建设历程,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经理宋世明表示,疫情期间科兴找不到施工队,政府暂停自己项目建设,让出施工队;疫情期间办不了手续,政府直接上门办公,2天办结迁址和营业执照变更,25天完成前期工程施工手续审批,100天建成疫苗生产基地……

“这是北京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说,北京举全市之力,各部门精准调度,全链条精心为疫苗研制“突击队”提供服务。

质量就是生命,疫苗尤其如此。2020年3月份,刚分装出第一批新冠疫苗,高强便主动接种第一针。当天,同批疫苗接种实验用恒河猴体内。4月份,研发费用吃紧,尹卫东拍着高强肩膀说,将公司账面现金全部投往研发。5月份,公司在海外多地开展Ⅲ期临床审批,面对国际临床试验的巨大风险,企业能承受吗?尹卫东向记者说:“完全能承受!”

“在国家面前,我们都是‘园丁’,如果我们‘倒下了’,会有更多人冲上去。”这就是北京疫苗研发工作者的群像,大是大非面前,责任永远先行于利益。

疫情袭来,北京市出台了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措施,组织动员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分批部署应急项目,布局了模式动物、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等一批关键技术平台,全力以赴为“阻击”疫情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各参与主体的齐心协力,让北京疫苗接种跑出“加速度”:1月1日起,北京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截至2021年7月29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667.18万剂次,累计接种1890.97万人,其中1787.2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全市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接种率为96.49%,全程接种率91.78%。

最难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抗击疫情离不开各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科技与科研工作的“硬核”支撑。在这场抗疫攻关战的另一条战线上,有这样一些科技企业、这样一群科学工作者依靠科技与智慧,从事临床救治探索、药物疫苗研发和产品开发等研究,争分夺秒、负重前行。

“人工智能节约出的时间,或许是生命的绿灯。”疫情期间患者人数剧增,影像科医生依靠传统方法肉眼读片不仅耗时,还很难保证病情筛查的准确性。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创新企业数坤科技紧贴临床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款能够以秒级完成精准定量分析的新冠肺炎AI+CT系统,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及疗效评估,有效节省了一线救援医生超负荷工作时间,也为患者抢夺了更宝贵的诊疗时间。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分夺秒。”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对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检测试剂成为抗击疫情急需的应急物资之一。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组公布后,仅用约一周时间便研发出了检测试剂盒,最终获批上市。该试剂盒仅需90分钟左右便可出结果,可用于疑似病例的诊断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发挥一技之长,站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岗。”体温筛查是防疫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为应对春节后的返程复工潮,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测温和视频监控技术结合,仅用8天时间便研发出“双光源疫情检测设备”;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历经300多个小时攻坚开发出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方案的AI测温系统……“我们希望竭尽所能用技术改变这场原本只靠血肉之躯的人防之战。”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英波表示,智能测温系统实现了大人流非接触式精准测温,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体温异常者,筑牢了北京抗疫的安全防线。

5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通过紧急使用认证,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这是世卫组织批准的首个中国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也是第一个获得世卫组织批准的非西方国家的新冠疫苗,堪称“国货之光”。

“国货之光”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六人小队”,专门从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研发。他们昼夜不停,大年初一拿出灭活疫苗研制方案,大年初二做课题汇报,随后前往实验室做研发,一待就是两个月。“一件事、一群人、一直干”是这支队伍的最佳写照,回顾疫苗研发的全过程,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小队”队长王辉这样说。

为保证疫苗研制的安全性,“六人小队”需在负压环境程度更强的P3实验室里做研发。负压环境下的高强度工作对身体的损耗很大,“从实验室出来就像脚踩一团棉花,因为缺氧脑子反应也慢了。”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六室副主任梁宏阳说。穿脱防护服要花不少时间,大家就尽量少吃少喝;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犯了痛风就吃大量止疼药……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平时总是笑眯眯的梁宏阳也好几次哽咽。

“我们是国民健康的守护者,我们在用自己的努力筑就一道道预防疾病的安全防线。”一场疫情攻坚战让梁宏阳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体会。

“最难的事、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是抗疫精神最好的诠释。在疫情至暗中,他们坚毅又明亮。

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战“疫”加足马力

科技战疫不是一个“线段工程”,它的经验、启示将成为方方面面的宝贵财富。抗疫需要科技的力量赋能,而科技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制度,打破传统思维,活用科技,要从科技要支持,通过科技促进改革,探索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

打科技抗疫攻坚战,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把急需的攻关项目张出榜,“揭榜挂帅”,调动优质资源组成科研攻关“特种部队”,为抗疫加足创新马力。

在近两年北京市举办的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抗疫“赛道”成为亮点,包括病毒检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定向服务疫情防控,调动了全社会科研力量的积极参与。

能够有效降低漏检率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远程会诊和医疗机器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快速分类与鉴别诊断的生物传感技术……英雄不论出处,最具活力的“民间队”创新主体也加入了抗疫“整体战”,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抗疫关键核心技术的进步和储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所面临技术问题的解决。

据统计,2020年北京市已立项支持10批42项抗疫攻关项目,并加快推进创新产品投入一线应用。

强化成果转化和基础科研同等重要,扁担两头“责任重”。北京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推动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研究的中和抗体药物后期转化落地: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北京丹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负责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与百济神州公司共同推进药物的国际临床研究及规模化生产。

诊断试剂的研发,特别是产品研发后期“注册检验、临床试验与注册申报”三个环节,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为此,北京成立诊断试剂专班,迅速摸清研发掣肘环节,组织“新冠肺炎诊断试剂科技攻关技术平台”,将各主体串联,提高各方联动性和主动性,助推卓诚惠生的诊断试剂产品获批上市,有效缩短了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

动物模型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关,也是攻克疾病的试金石。没有这个工具,疫情的科技攻关成果就只能埋没于实验室,无法应用于临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扛起这份重担,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240余天,与科研仪器、病毒样本为伴,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个新冠病毒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应用,揭示了病毒入侵受体、肺炎病理学以及免疫保护的规律,为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这是对大家心理、意志、体力以及专业技能极大的考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宁说,动物模型早成功一天,疫苗和药物就早成功一天。

一场疫情就是一本教科书。许强认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北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发挥大数据、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作用;形成整体有效的科研攻关组织体系,让各主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不打乱仗;强化基础科研实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

“新型举国体制不应该是应急性的,疫情一过就放弃了,而是需要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许强表示,要凝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力,进一步深化产政学研,集中协调配置资源。

针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接下来,北京将持续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培育布局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究,建立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快速分析评价技术体系,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更多技术储备。

大战“硝烟”仍在,北京仍在展现作为首都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担当,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新华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河图《春日池》2.朱先生恰在那一刻瞧见她的模样,转身就离开涝池上了官路,对媒人说:“就是这个,八字不合也是这个” 。 ——《路边野餐》 41. 山河远阔
  • 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可以用高科技去调音高,但周杰伦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一遍一遍地把歌唱好,唱到自己满意为止。薛永恒续说,“粤康码”的功能和操作,是按内地的防疫抗
  • #矿物[超话]# 属于明矾石超族的砷铅铁矾(Beudantite),产地也是相当罕见的泰国攀牙省的Lam Phi,位于泰国南部的西海岸一侧明矾石超族矿物也是一个
  • 近年来,肃南县积极引导牧户走“天然放牧+舍饲养殖+异地放牧”相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即夏秋季节山上放牧,冬春季节山下舍饲喂养或异地借牧,以租田借牧的方式推进
  • 广州有磨骨资质的医院有哪些,广州做兔唇矫正哪家整容医院好##广州整形 #广州整形医疗美容【北‎面​过验代‎购版​皮羽‌绒‌服】北面今‌年只​做​最​高羽‌绒​服
  • 但当听到这扎花188,然后又被我拍完照扔在车上两天枯萎了然后丢到垃圾桶的时候就觉得害算了花都是偶然收一次算了吧,没必要没必要,突然觉得我好持家有道……所以吧不能
  • 这场以融合了“美食+公益”的盛大节日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期待第二届美食节的到来!活动现场各味美食挑战味蕾,烘焙老师细心教学。
  • 晚安捏我这个人超级讨人厌,之前心态不好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在看不惯别人,然后背地里和关系好的人疯狂吐槽讲人家的坏话,但也同时厌恶这样的自己又控制不住。发现腿上鸡皮有
  • [[给你小心心]]感恩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一切力量的护持 #安吉拉之水晶物语​今日水晶指引​今日又是一个蜕变的一天​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甜美的事情发生今天是全身轻
  • ——朱鸿 著《长安是中国的心》又走过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人间烟火走过了得与失并存 不断前行不断挥手告别的日子 也经历了情绪跌宕起伏和反复沉淀的过程回顾整个2
  • (污水处理槽内必须装满水后才能运行风机,否则风机排气口无压力,则风机没有润滑,机器会损坏)C.观察演油嘴有无油滴出(调节润滑油每分钟控制在15-20演),并观察
  • #今日看盘# #投资# #新浪财经#一个人的城府很深是什么样的表现?1、多观察身边四五十岁的党员干部或者成功人士,他们就是活字典。4、说话慢条斯理,有自己的
  • 李靓 蕾 正 面 开 撕B y 2的 事 情 被 网 友 围 观 , 两 性 作 家 欣 西 亚 发 表 言 论 , 直 指 那 些 与 王 力 宏 有 过 接
  • #TFBOYS[超话]#四叶草等你们回来给我们办九周年演唱会 离九周年还有122天 三个人的友谊我只羡慕TFBOYS 玺: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成为了永远的朋友 源:
  • 想起在社东村调研时,所说的另一条叫做爬脚路的古盐道,从名字看,也应如此吧。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山谷当地百姓叫堡沟,古盐道就在这条沟内,因了是刘范通往茅津渡的路,所以
  • 我可能真的对他有爱情滤镜吧尽管很多人都说这次的剧情很一般但我还是看得心花怒放,尤其是各种宠溺的小语气,真的甜死我了!解谜那一段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很突兀结合莫弈
  • 韩国时尚气质潮人耳饰8件套 #淘宝优惠券领券# #99包邮# #优惠券精选# #双十一#【在售】9.9元【券后】6.9元【领券】----------------
  •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王磊说,北京已将“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初步形成了渐进培育、梯度发展的格局体系。2021年,北京陆续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
  • 跟随父亲养 蜂始终只怀着一个信念,就是让更多的人吃上小时候的蜂蜜,回忆儿时的味道。招牌的桂林特色粉卤水味很香,粉也很Q弹,不愧是老牌子。
  • 我想整个微商界没比有‬代理TST更简单的了,免费~免费~免费货TST出 照片TST拍 文案素材TST写 快递TST发 单子TST写 账TST对 纸盒TST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