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源流
1、宋代理学为什么会起源
(1)、收拾人心
拨乱反正的需要。
唐末五代十国武人专政,风气败坏,道德沦亡,毫无廉耻,宋代读书人为扭转这不良风气,挽救人心社会,从教化入手而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存在基础。

(2)、与佛教争夺人心
抗击西方意识形态。
隋唐以来,佛教迅速发展,其精密思辨特点,对中国儒家这种缺乏逻辑思辩能力的格言式学说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几乎瓦解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但是大多是结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无法解释疑惑,无法让人信服。
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强调学以致用,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技术,离不开功名利禄,没法进入形而上学境界,无法超越自己,例如儒家从不讨论:人是什么,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人可以知道的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古希腊时代热门的问题。

但是人类与动物不同,必然会问精神上的问题。由于我们精神是可以超越有限和无常的,但是精神的载体不论是生物身体或宇宙(六合八荒为宇。古往今来 为宙)都是有限和无常的,都有起点和边界。这就导致一个人生基本苦恼,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在物质领域不存在无限永恒,而人的精神却在追求超越这种有限 和无常。这样超越的的结果必然是从自我进入忘我,从理性进入信仰,从清醒进入混沌,超越的必然结果是无长短大小,先后轻重这些基于时空尺度的比较概念(超 越的标志就是消灭了时空概念,所谓坐忘的特征就是不知何地,不知何时),这种纯粹的精神永恒和无限境界按照很多超越者的描述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彼岸, 不过这个彼岸只有精神才能达到,载体是去不了的。这个境界给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以上大门,远远超越了儒家政治技术学说的境界,导致儒家学说节节败退。

所以就算是唐代儒学得到政府大力倡导,但是由于儒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粗糙,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甚至日益衰微,气息奄奄,士大夫阶层均以修行超越标榜。

宋初学者为建立儒学能够对抗佛教的逻辑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不得不吸收道教和佛教中关于宇宙本体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儒家学说本质是如何做官的官场学说),作为建构自己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就是理学。

(3)、儒学需要改革
传统意识形态需要修补。

儒学自两汉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学变为经学,已经僵化到奄奄一息,必须创新求生。

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而为“注”作“注”的疏,致力于文 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笺注日趋繁琐,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错误亦 不会指出,反而代为解释维护,这种琐屑的讲疏,有违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已经走投无路。

其实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书》时,就已经提出要创新,
他们鄙弃汉儒琐碎的训诂、章句之学,要专究于修己、治平之道,而着力于做人的工夫。

(4)、宋朝中央政府需要
君主大力提倡。是巩固权力的需要。
宋初各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伦理道德崩溃,臣民的廉耻之心尽丧,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不堪,使一般的士人只求荣利,不重气节。如五代的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而不以为耻,反而自称为“长乐老”洋洋自得。

更由于宋朝得位不正,担心武人效仿陈桥驿故事,所以坚定执行重文弃武国策,认为让国人多读书,就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从宋太祖立国开始,便执行文做官而分利的政策,极力提倡文教,奖励儒学,力崇实践,专事于修养的工夫。

于是社会风气为之转移,进而成为宋儒致力于身心修养的理学。

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宋代书院极盛,例如白鹿、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书院多聘请名儒主讲,他们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义,教学宗旨在于发扬孔门义理之学及修己立人之道,开启了理学身体力行的风气。
这样也就彻底解除社会精英可能对宋家皇位的威胁。当然后遗症是让整个民族变成小白兔,精神被阉割,人人是太监,整个国家精神上不堪一击。

2、周敦颐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二程再传朱熹,而奠定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主要成就是《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以图形说明宇宙发生的原理和次序,《通书》则重在阐述“诚”的意义。

周敦颐学说渊源于道家的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参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义之道为宗。他核心名句是以“无欲故静”作为修养方法(实际是来自佛家“清静寂灭”之说,又与道家的“恬静无欲”有相近地方)。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起源乃由“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循环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配合得最恰当的就是人,所以万物中以人最灵秀,具有太极之理、五行之性,受太极“纯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来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则人亦有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五常。

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合阴阳)。
仁义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当,却可变为恶,所以人要不离乎中正以立“人极”(做人的标准),欲立“人极”,必须无欲、主静,无欲便会心灵虚 静,于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虑上便能居于中道,明理通达,而在行动上便自然的正直无私,能做到这样的话,便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同时也是 一个太极的境界,达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颐的学说已将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一起,建立起理学基础。
3、程颢和程颐
程颢、程颐的学问就是在《通书》基础上发展的。
但是二程不喜欢探讨宇宙问题,而主张直接从人生实际经验来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从实际生活与内心体验上来寻求修养的方法。

程颢认为天下一切真理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不会流于空谈,他认为“天理”在于“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必须先“识 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他认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须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见性”,便能“求仁”“得仁”,我们明 白这道理后,便须紧记不忘,更要身体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谓以“诚敬存之”,所以“诚”与“敬”便是明道、修身、养性的法门。

程颢侧重“心”的修养,认为“舍心之外天下无理”,要人“自其心体验天理”。
总之,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然后以诚敬存养。他重内心体证,认为人必须透过内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养的道理。名言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论“心性”与程颢相同,但论“诚、敬”方面的修养则不一致。程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养”和“进学”两方面,并认为“涵养须用 敬,进学在致知”、“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专一集中,不为外物所动(敬);一方面今日格(“穷”(求)的意思)一物(理), 明日格一物,然后加以归纳,便会豁然贯通,明白万物都是一理。他主张“持敬”与“穷理”并重。
这是朱熹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之学说的来源。

4、朱熹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格物”、“致知”可帮助了解个别事物的理,从而归纳了解宇宙的天理,因此他认为修养方法在“道问学”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欲。

朱熹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太极”。至于“真理”要表现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则有赖于“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由此而解释到人、物的形成:“理”与“气”合而构成人,由于气中有清、浊,因而人性亦有善、有 恶。

因此,朱熹教人从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须“敬”与“致知”。
所谓“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监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学问的意思,他以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于圣贤书中,所以读圣贤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书则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的阶梯。

人若做到“敬”与“致知”,是绝对可以到达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宋代的理学经朱熹提倡而大盛。

5、邵康节(邵雍)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邵雍,着有《先天图》等。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亦即是“道”、“心”(换 言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有终始,人如能知天地万物之道,便能参天地、育万物,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简单说就是天人 同构)。

6、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陆九渊,他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过自我内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视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见性,因此他强调反省,认为知识的多寡与个人修养无必然关系。而提倡“尊德性”。

陆九渊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主张心即是理,不容有二,认为即物穷理为支离破碎,而教人先发明本心之明,而后博览,以应万物之变。陆九渊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启发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7、张载
还得介绍一下张载。张载是继孙复、范仲淹经世济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参透而成。张载治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

张载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都由于气的聚散、动静,气中又有阴阳二性,沉、降、静之性是阴性,浮、升、动之性是阳性,气有聚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 毁。气的聚散,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物的产生,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理”。“人”亦由气聚所产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 与万物俱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人与万物的父母,人就应该努力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而使个体和天地万物合一。为达这目的,首先要变化“气质之性”, 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说的“理”。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阐明人对宇宙所应持的态度:“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们应视宇宙为父母,应以事父母之道对待宇宙,应视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万物皆如同类。

所以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主张。

张载核心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叶适

叶适是理学务实派(事功派)的代表人物,特点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也即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叶适曾经与朱朱熹陆九渊鼎立而三。

叶适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认为学者重点是学以致用,所以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

叶适的哲学思想是: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 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反对朱熹陆九渊等等的性理空谈,认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周敦颐纯属谬论。但是叶适显然缺乏思辩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哲学 思想比较浅薄。

叶适本人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其门人多流于辞章,纯属口水党:“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只有少数有“欲以事功见其门庭”。

《建造佛塔的功德利益》

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累积广大功德的有力法门,不但能够令自己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地饶益无边如虚空般的受苦有情,使他们解脱,并引导他们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这是我们人生终极的目标。建造佛塔,你可望成为大乘密续教法的转轮持明者,而且你会具有神通,通晓佛陀所有的教法。死后不会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而会转生为国王。在世间你将如旭日东升的太阳,诸根完具、身形姣好;能够忆念过去世并了知未来世,而且多闻、不健忘。

一、造塔的功德利益
◎佛塔代表佛陀的圣意──法身。造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极具威力的法门。
﹝1﹞若造塔千尊,必能成为大乘密续教法的转轮持明者,必得神通智,彻知一切佛法。
﹝2﹞命终不堕恶趣(地狱、饿鬼、畜生),必生为王。
﹝3﹞犹如日出,光明普照,将会六根圆具,色身庄严。
﹝4﹞一切生处常忆宿命,必能忆念过去及预知未来世。
﹝5﹞必能广闻且不忘失。
﹝6﹞常见诸佛,恒为如来之所摄护。
﹝7﹞若为亡者造塔,应时能令亡者离恶道苦,生天受乐;或称彼名,依法写《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置佛塔中,如法供养,亦令亡者得离恶趣生于天上,乃至菩提,不堕恶道。
﹝8﹞或有短命或多病者,应修故塔或造小泥塔;命将尽者,复更增寿。诸病苦者皆得除愈,能治愈重病。
﹝9﹞诸吉祥事无不成办,一切所愿皆得满足。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记载,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其功德为:
﹝1﹞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
﹝2﹞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
﹝3﹞无净戒者能够净戒满足,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清净者能令清净,破斋戒者斋戒复生。
﹝4﹞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无始劫来障累皆尽。
﹝5﹞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
﹝6﹞四大天王常随拥护。
﹝7﹞即使佛塔毁坏,变作微尘,风吹一尘散落他处,尘所经过山林河海,一切众生触到此尘者,永更不受杂类之身,舍身受生常得见佛。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提到,自作、教人造塔,皆得成就广大善根福德:
﹝1﹞命若短促,便得延寿;临终时得见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佛。
﹝2﹞常为一切诸佛忆念,且授记生极乐世界,寿命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岁。
﹝3﹞得五神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4﹞飞鸟、畜生之类,至此塔影,当得永离畜生等恶趣,乃至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若五无间罪者(弒父、弒母、弒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

◎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团泥,敬心治佛塔。《僧祇律》

◎佛告阿难:昔迦叶佛入涅槃后,有迦翅王收其舍利,造四宝塔。时有长者,见竖塔枨,心生随喜,持一金钱,安着塔下,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常有金钱,受福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百缘经》

◎若有有情,能于此塔,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繞,塞地狱门,开菩提路,塔及形像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卫护,若人暂见是塔,能除一切灾难,四大天王与诸眷属,昼夜卫护,二十八部大药叉将,日月五星,幢云卫星昼夜护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花)则生不动国。善守佛僧物涂扫僧佛地,造像塔如拇指,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此即净土常严,不为三灾所动也。《涅槃经》

二、造塔的相关经证
﹝1﹞若人起大塔,如来生处、得道处、转*轮处、般涅槃处;若人聚小石积为塔,此二福德等无异耶。
﹝2﹞有四种人应起塔:一、如来;二、辟支佛;三、声闻;四、轮王。
﹝3﹞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三、缘觉;四、罗汉;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若轮王以下起塔,安一露盘。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初果二露盘,乃至如来安八露盘。八盘以上,并是佛塔。
(以上整理自《法苑珠林·兴造部》、《阿毗昙毗婆沙论》)

标山

浠水不说扫墓,而说标山。

祖宗们都睡在山坡上,春秋荏苒,草木葳蕤,坟冢都很快就会被湮没在荒烟蔓草中,每年清明,子孙们上山,除掉坟头的杂草,给坟头添土,让它在草莱中显露出来,便于来年辨认,这就是标山。

标山祭祖,祭祖如祖在,要准备鱼肉豆腐肉丸,犹如其生前饮食一样。用托盘掇上山,置于墓前,犹如到爹爹婆婆家走亲戚一般。

现在农村还在烧纸祭拜。纸钱有好几种,其中有一种是火纸(图六),这种钱不是用来烧,而是用来压在坟头,用以解煞。每个坟头压三张,估计是贿赂那些没有子孙祭拜的孤魂野鬼,让他们拿去,不要滋扰来祭拜的人。

小时候标山,坟冢行列整齐,分布合理,到后来乱葬,歪七八朔,每个坟头朝向都不一样,搞得摆放祭品和磕头非常不方便。死人的世界是活人世界的返照,农村村庄乱搭乱建,侵占耕地,埋人的时候,也把这违建风气带到了坟地里。

还有一个原因,修坟都要请地仙。盖老一代地仙都已经死去,新一代地仙几乎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理论体系,也没有文化功底,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也是坟地凌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很多风俗,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民俗文化和传统底蕴也非常浓厚,让它们存留下去,绵延不断,对增强后代敬天法祖和家族凝聚的观念非常有意义。

现在农村开始推行公墓,以后农村人可能就像城里人那样下葬和祭拜了,但这样农村味儿淡了,不是什么好事。

政府移风易俗,应该把农村各村的地仙和支派先生都要请到一起开会,一定给他们做培训,要让他们了解和熟悉传统看山望气的标准和做法,让他们把葬礼和坟地办得更加庄严肃穆,不要自我发挥,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的老规矩和老礼,是需要一代代薪火传承的。我哥哥他们每年一定要把孩子带去标山,让他们认坟头,知道怎么操办,耳濡目染,驾轻就熟,这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部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标山只是一个虚空的仪式,死去的先人其实享受不到任何阳世的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看的,但是不能这么想。

我们用力营造一个风俗醇厚的死亡世界,为的就是活着的人彼此间能够守望和善待,很多新生代应该明白这些道理,标山,跟坟山毫无关系,标的是我们自己永不泯灭的善柔和良心。(西窗记)#你好春天##给去世亲人烧纸是民俗还是迷信# https://t.cn/RpzPZz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已经说不清夏天了,可能是晚上一个人散步时的蝉鸣,也可能是冷气下的冰镇西瓜,更可能是爷爷手中圆圆重重的竹扇吧。冬天攒的肉肉还没减掉,还有更可怕的——我最最最讨厌的
  • 积攒88+0均可来店领取狗狗钙片一瓶(每人只限领取一份)凡在活动期间转载此信息到朋友圈两个小时,均可现在领取现金红包另外诚招全国代理,一个地区只限
  • 快乐的人,修炼了一份淡然的心态,一切随缘,不为难自己,不勉强他人,不和世界对立。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幸福不是脸上的虚荣,而是内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别人
  • 其次,暨南大学虽然排名上不是特别亮眼(这里相对于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而言),华侨大学虽然在名字听起来很像名校,但很多人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暨大,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暨大
  • 在平行世界,如果旁边搁置多年的蓝润地块完工,商业趁势打包给伊势丹,正好可以给它孱弱的运营能力遮羞,可惜机会总是留给不摆烂的公司。春熙店的关闭又开启了一个悬念:到
  • 当你开始明白,活着的真正含义的时候,不是人生过半,就是心已沧桑,头已沐雪。如果一个人心无所依,情无所靠,即使走在熙熙攘攘的霸人群,仍然感觉凄冷孤单,人生最终渴望
  • 因为被算命捣鬼的亲友坑过,所以已经不想再看迷信相关的内容,取消了紫微斗数超话和另一个介绍风水知识的关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又加回来了,对紫微了解的越多越有
  • 全长约113公里,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河宽300至72022.07.01第一次接触浮世绘还是2018年的日本,在道顿掘一家手机配件小店里,见到了以葛饰北
  • 那让对方和你恋爱的时候能感觉到心累和同样的难过,那你说这段感情还怎么维护下去啊。这个男生情绪波动起来啊,真是我确实也是也是天雷地火哈。
  • 这是我的长安,我的故事。然后我发现了这个关于年轻和变老的有趣联系。
  • 无名指的第二节代表的是人的理解能力,这一节越长就代表对于艺术跟审美相关的东西理解能力越好,这一部分人也比较适合去做绘画或者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因为这种人对美是
  • 但她却在事业当红时,选择结婚,冰河老公去德国生活了。但她却在事业当红时,选择结婚,冰河老公去德国生活了。
  • 研究者指出,原行星盘气体的外流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它参与了早期太阳系的塑造,影响了小天体和行星的形成。”刘倍贝说,两极化的现象提示了在原行星盘中可能存在大尺度、
  • 不少菇凉看了我的微博以后,直接去整形医院把定金都退了。他们不恨我才怪~~[二哈][二哈][二哈]所以,下次请你们去医院退钱的时候,别打着我的微博的名号好不好捏?
  • 【#跨境电商# 一周要闻】更多新鲜热点资讯,请关注「东方电子跨境支付」订阅号 ↓#Shopee# 举办首次跨境品牌峰会;#Lazada# 公布第三届跨境直播人才
  • 但是,猫头鹰它要活动的时候,它就会在树林里享受快乐,猫头鹰它是属于一种捕乳型鸟类,如果,树林里有小鸟受伤了,猫头鹰它就会去医治其他小鸟,如果,树林里面的树枝
  • 修“静”法,有助于自我炼养创造力,最切实的好处就在于“长生无妙诀,唯在一静中”。它启迪世人行事应刚强,柔顺、诚实、守信、和同、静定、虚怀、灵妙,只有这样方可成就
  • 生活中最感动的时光是平凡生活里每一天的坚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大胆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要开心哦[可爱] @摩登兄弟刘宇宁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宁哥✨棚✨lyn───
  • 当时想配一个绿色和内衣搭成一套,淡绿色不打折,果断放弃了,现在看看淡紫色也不违和。·track that高腰短裤:5200日元≈254人民币 入手的是淡紫色,
  •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气质超然,谈吐非凡,好喜欢,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抱一抱] 反复率很低的小众案牍1.“两点睡五点起,墙上挂着我自己”2.”若是看到这里 进展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