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34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紫菩提老师禅律《参》一诗中,有句云:“拈花微笑心传印”。前几天,山人以此为题,写了一则随笔。柳堂先生读罢之后,评曰:“由此拈花一笑公案,联想到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偈》公案。神秀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大约即是渐悟、顿悟之别吧。其实,这本来是参悟的法门,只是两者路径不同而已。但是,俗人却往往分出境界之高下。顿悟入道,恐限天才;凡夫俗子若欲入道,走渐悟之途,比较可靠一些。”

对于柳堂先生此评,山人乃谓其曰:顿悟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教义。在禅宗史上,世人之所以共推六祖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而非早期的其他祖师,就是因其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所谓“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反映的正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顿悟禅”,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渐悟禅”之差异。而南宗的“顿悟”禅,真正体现了禅的精髓,是以谈禅宗,必及“顿悟”。然而,到底什么才是顿悟,并非一个可以随意回答的问题。

六祖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因此古人的一些诗词里,又称其为“卢能”。比如宋徽宗有诗曰:

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

《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从五祖弘忍与慧能的对答中,就可以看出,慧能之悟性极高。他虽不识字,但却是上根、利根之人。是以慧能大师得法之后,曾有言曰:“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可见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根以下的人,都不是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门你进不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六祖慧能得以传承衣法、一鸣惊人的《菩提偈》,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典故中,可以知道六祖与神秀大师争衣法之传,最后是慧能获得了五祖的传承。《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枷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述,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后,迨至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之时,书中须菩提祖师,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的一段文字,便是将五祖传法给六祖慧能的这个故事,照搬了过去。

因此,“南顿北渐”的顿悟之法,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适合,以其对于根器的要求,太高了。是故六祖慧能有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无论是南顿还是北渐,其实都是一种法,修的也是同一个佛,但是每个人的资质大不相同,开悟的速度亦是有快有慢,所以才有了佛法的渐、顿之分。

【2】禅净双修

《法华经》把佛之知见的证得,分成两方面的四阶,称为“开、示、悟、入”。开与示,是由佛陀担任的、对众生做的,将众生本有的佛性之宝藏打开来,指示给众生,称为开示;悟与入,则是由众生自己来做的,众生明白了自性本来可以成佛,这就是悟。悟后如法修持,才能进入佛的知见之门。

若以阶位来衡量,悟佛知见,是在未登初地的凡位菩萨;入佛知见,是在登了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因为唯有初地以上,才能一分一分地断无明,一分一分地证觉性。初地以前,都是准备工夫。可见,顿悟是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于渐修,才能真的成佛。

虽说“理以顿悟,事以渐修”,然而世上之人,不估量自己的根性,就动辄笑其他修行法门为“着相”,境界太低,而自己却又做不到。正如慧能大师所言:“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比如百丈怀海禅师,虽然建立了丛林制度,但是其亦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万修万人去。”又如净土宗六祖、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亦有云: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这位永明寿禅师,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他禅净双修,更身兼两宗祖师,既被尊奉为净土宗六祖,同时又是禅宗的法眼宗三祖。世人都公认他是古佛再来之人,并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感应篇汇编》里,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放生故事。其文曰:

唐末五代延寿禅师者,丹阳人。初为余姚县吏,亏欠库钱几十万。有司鞫之,止是买物放生用过,不意亏耗如许也。罪当死,临刑颜色不变,言曰:“我放活万万生命,今虽死,径往西方矣,岂不乐哉!”钱王闻而怜之,释其罪,为僧。梦观音以甘露灌口,慧性日开,著《万善同归集》六卷。住永明寺。九十八岁,合掌坐化,起塔寺侧。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故,答曰:“我,抚州僧也。因病至冥,见殿角有画像一轴,阎王自来顶礼。余问主吏,答曰:“此寿禅师也。凡死者皆经此处,唯禅师径往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故敬礼耳。”可见往生之时,若径生西方,为阴府所重如此。

这则故事,亦另有版本,说的是唐末五代的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平常喜欢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在未出家之前,于吴越王钱文穆镇宁杭州时,当余杭县的库吏。有一年,适逢灾荒,由于灾情急迫,他便先动用了库钱来救济灾民,因而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

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救济灾民。因此命执行刑罚的人,在临刑之际,注意观察其言词面色,前来禀报。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殊无忧戚之色,反而神色怡然自在,毫无惊惧,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用,全都用来救济灾民。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永明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

据说大师圆寂之后,江西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被摄入冥间,看见阎王大殿左边,供有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某僧感觉奇怪,便问主吏。主吏答曰:“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在世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之德行,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永明寿禅师,虽然出身于五宗之一的法眼宗,但却不限于一门一派,他提倡禅净双修,并提出了在后世脍炙人口的禅净《四料简》。此《四料简》,道尽了禅、净两种法门的奥妙和利益: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立地成佛,但是对于根器的要求很高;而净土宗,则是利钝兼收,不过效果会慢一些。要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先往生极乐,开悟之后,再乘愿回到红尘,随缘化度众生。因此,很多不是上根、利根之人,还是以老实念佛为好。

——————————————————————————
【乐樵注】参与评论师友:@柳堂666 [作揖][鲜花]

rjl#任嘉伦唱周生辰人物主题曲#
rjl#任嘉伦如一mv#
「奈何情 终不能 去言明

……

庭前雪一片一片一片下不停

念着你一颦一笑一时不愿醒

……

再流离 都为你 心如一

……

周生辰 雪在下 你在思念着她吧

满眼思念和柔情

我每天都很痛

但和你一样不愿醒
《如一》更让我了解了周生辰

和他内心的感情

也许不止是周生辰

因为是你任嘉伦吧

你的演绎让我心痛心疼

你的声音道出了万分温柔和忠情

你也很痛吧

任嘉伦周生辰你是唯一

此生只为你 心如一

发帖等周生辰的第五十四天[羞嗒嗒]

去年知道你要来~我从杀青就开始期待」

@任嘉伦Allen

老法师善护口业的开示

1 《无量寿经》上教我们善护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

2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一句里面就包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3 身、语、意,为什么《无量寿经》要把“语”摆在第一?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是口业,造口业。

4 我们平常修积的功德,说老实话,都从口业里头丧失掉了,所以功德积不住,都流失了。

5 口最容易造罪业,多少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一生,积功累德,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从哪里漏掉?从口里漏掉。

6 辛辛苦苦修了几十年,几句话的口业就漏光了。“口为祸福之门”,不可以不知道!

7 觉明妙行菩萨教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8 你要开口说话想想,我这话不说行吗?如果不说可以,就不要说,多念一声佛号积功累德。

9 看到别人有过失,我自己要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说别人的过失就造口业,你的功德就流掉、漏掉了。你修得再好,都完了。

10 六祖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一天到晚看到别人的过失,你到底修什么?

11 你为什么会看到别人过失?自己心里有过失,才看到别人有过失。心清净没有过失,看一切众生都成佛,一点毛病也看不出来。

12 万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变。所以佛看众生统统是佛,菩萨看众生统统是菩萨。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这没有法子!

13 我们中国古人常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话很有道理。谁是是非人?说是非的那个人就是是非人;他说的那个是非人未必是是非人。

14 说是非的,决定是个是非人,现行犯,决定不错!“善护口业”,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15 大家要知道,你不念佛,你就造口业,你就要受三途苦报。

16 一天到晚接触人,张家长李家短,都是讲的是非人我。你学佛,念经、拜佛、礼佛,修那一点点功德,都在你口里漏掉了。

17 喜欢说别人过失,你累积下来是罪业,无量无边的罪业!你要觉悟,你要明白,要赶快回头。

18 心里面忆佛、口里念佛,不夹杂、不间断,修无量无边的功德,你不去做,你要去造罪业,那就没法子了。

19 从前我们跟李老师学教,李老师常常讲:“你们每天所修的这些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

20 佛法讲有漏,这很大的一个漏洞。我们所修的那一点点功德,都是因为有意无意地造口业,从口里漏出去的。

21 喜欢批评人,喜欢说别人过失,这真的叫有漏,所有你所修积的功德,全都漏光了。

22 说别人过失,是最大的过失,最严重的过失。你想想为什么?从你自己本身来说,你的心不清净。

23 我们讲菩提心,真诚你没有,你心是虚伪的;清净你没有,你是染污的;平等你没有,你是高下,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正觉没有了,你愚痴;慈悲你没有,你自私自利。

24 从这个口业就知道,你完全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你与菩提心不相应。

25 与菩提心不相应,就是与整个大乘佛法不相应,大乘佛法任何一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

26 在世间法里面来说,口为祸福之门,喜欢批评人,有意无意跟人家结了冤仇,结这个怨迟早你会遭到报复,因果通三世。

27 你喜欢批评人,人家也批评你,果报如是,你怎么能免得掉。这是从你自己本身,破坏你自己的德行,破坏你自己修持的功夫。

28 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头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净宗同学,如果三年不讲话,保证开悟。”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三年不说话,你口业清净。所以喜欢说话的人,你的功德都从这漏掉了,你不能不知道。

29 如果说对这个世间、对众生,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你造的业都是地狱罪业,为什么?今天这个社会诸位都晓得,动乱不安。将来在历史上,这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种动乱谁造成的?喜欢说话的人造成的。

30 你天天批评人,天天说这个不是,说那个不是。你在那里制造纠纷,你在那里制造矛盾,你在那里制造对立。你就是破坏社会安定,破坏世界和平。

31 你让全世界众生都在受苦受难,你天天说话批评这个,批评那个,你有罪过!你说他们大家都批评,没错。大家都批评,所以才有世界末日,这是共业所感。

32 你要真正觉悟了,我从今之后不再批评人了,那你就是修大功德。为什么?从此之后,我不会破坏社会安定,我不破坏世界和平,你这个功德多大!

33 虽然世间人没有人称赞你,为什么?世间人不知道。我知道,我称赞你。再跟你说,诸佛菩萨知道,天龙善神知道。

34 《无量寿经》一开端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真的是慈悲到极处!

35 我们不但口不能说别人过失,心里头也不能够记,不能有这个念头,我们要养自己的清净心。

36 我们的心都装一切众生最善的、最美的,我们的心就善就美了。我们要是装一切众生最不善的、最坏的、最肮脏、最恶的,我们的心就变坏心了,这个道理不难懂。

37 我们时时刻刻自己要注意,看到一切不善的,绝对不放在心上,绝对不放在口上,修行从这个地方下手。

38 古大德教导我们,什么人能往生?心如佛心,愿如佛愿,言如佛言,行如佛行。我们学佛,佛在哪里?佛就在净土经典上。

39 我们好好地落实佛的教诲,经文字字句句我们要把它做到。我也常说,做到两成你就有把握往生,两成做不到不能往生。最重要的是口业,口业还不能够改过来,我在此地断言,你这一生不能往生,我的话说得很肯定。

40 口业不能再造,我们看到、听到别人造口业,生怜悯心,他不知道,他还愚痴。

41 别人造口业,我们回报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千万不要批评:“你错了,你又造口业了。”你说这个话,你又造口业了。你们想一想这道理,要想通。

42 那我怎么样不造口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造口业。让他多听阿弥陀佛,他慢慢就会觉悟,一次、两次短时间听不懂,时间长了,他就明白了。他才晓得你真正是好意帮助他、提醒他。

43 决定不说他的过失,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对待他,这就行。又何况阿弥陀佛还加持他。

44 一天到晚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这个人决定往生。

45 希望我们的同学,从今而后,不再说人家是非,不再张家长李家短,不再搞这个了。

46 有人跟我们说别人是非呢?阿弥陀佛!他要来说人家怎么不对,我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好!

47 我不听他的,我就阿弥陀佛,我也劝他赶紧念阿弥陀佛,不要再造业。

48 自己要做一个好样子,做个好榜样,这叫念佛人,这叫会念佛。这个样子,才真正是十方诸佛如来的弟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次来肥西感受美丽乡村,发现了许多宝藏的乡村游好去处,如果你也想来肥西玩可以往下看⬇️风之谷自然农场在这里可以住住民宿闻闻稻香摘摘蔬菜喂喂动物骑骑马享受田园时
  • 答案很简单,你那么简单的就会被病毒程序识别啊,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认字,一步一步还是卸的掉的。答案很简单,你那么简单的就会被病毒程序识别啊,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
  •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像你 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 在你的人生舞台上 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的配角[哆啦A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 #摩登兄弟[超话]# 承蒙岁月不弃 ,赐我一路荆棘!@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给力]刘宇宁卓不凡[给力]刘宇
  • 亲子鉴定知识拓展:亲子鉴定,又称遗传指纹识别,是根据现代遗传学的原理和分子生物技术手段,确定个体与他(她)的法定父母或血缘关系是否存在、并提供法律依据的科学方法
  • 打算打一次看看效果~虽然Z3现在已经移居退圈了,但还是想说,当时TVB是真的不爱捧长相有攻击性的美女演员!打算打一次看看效果~虽然Z3现在已经移居退圈了,但还是
  • 是怎么找到一个这样特色的人的,还特地在海报中凸显了她的全部传统缺憾。Polg|喜欢简单的日子突然发现没有计划的生活也是极快乐的,因为去做一件突然蹦出想法的事情是
  • 至於港股受外圍影響不大,恒指由上月約16,000點水平,升至上周高位見19,700點。大牛市要来的十大理由:1、市值处于历史低位,有估值修复需求。
  • “顺便说一下,这一季朝日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电视剧《东京塔》中饰演陷入禁断之恋的Travis Japan的松田元太和MEGUMI也被内定出演《BILLION x S
  • 不过另一边是渔船的鱿鱼灯反射的蓝色天空,相当于看到极光了哈哈哈,在山顶看到了远处也有灯光,好像也是露营的朋友,大家决定过去打个招呼,是一位香港本地的大哥,虽然是
  • #今心小记#自得其乐 是我的一种超能力独处时的发现固执的东西,一点一点剔除掉允许一切发生游刃有余去解决每一个当下回头想想我对赚钱从来都不感兴趣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
  • 朋友圈三个月没发新动态 微博几天上一次看看热搜 其他社交软件也基本很少更新了 精神生活富足 天天瞎忙 热衷熬夜总结下这一两个月的大变动:1. 顺利跳槽 下月初入
  • 在202当学委,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什么都愿意尝试,尽管内心慌得要死,还要逼着自己去参加什么社团,为了遥远的未来奋斗。 每个阶段的我似乎都不太一样,
  • ――《周礼》注又如:言古以剀今;剀拂(劝戒匡正);剀讽(讽喻)(4)杀;砍郡王这里是帝辇之下…如何胡乱剀得人?――《史记·淮南衡山传》(2)磨,磨刀 剀…一曰摩
  • 1.司法落户亲子鉴定:2400元-3600元左右落户亲子鉴定属于司法亲子鉴定,与个人隐私亲子鉴定相比,落户司法亲子鉴定程序更为复杂,需要提前联系司法鉴定机构咨询
  • so你跟别人怎么讲的这不显而易见了么??
  • 大会特别设立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优质服务案例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6家医院参加,大家分别展示了各自在提升医疗服务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成效。会议以“让员工幸
  • 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做无创产前亲子鉴定,此时胎儿还在肚子里、没有出生,不是有法律意义上的独立自然人,做的鉴定属于个人隐私类鉴定,供委托人自己了解结果,不作为法律用途
  • 他对鼓也很有眼光,即他定制设计的 Dixon Artisan 套鼓,采用 Tupelo Honey 漆面#DixonArtisan##Dixon产品##Dix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 你让世上所有情话都若有所指 你让我散落天涯的碎片都重新归集。Cheers ~ @摩登兄弟刘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