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g##小小孙碎碎叨#
1 新进英文读物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 这个真的要吐槽一下 三养的炸酱面 我的天呐 黑的一批 尤其是第三张干了之后 真的绝了 不愧是三养的炸酱面 还带着一股火鸡面味儿
3 小外甥女画的吸了水的海绵宝宝 好可爱
4 睡前自拍
5 某天的云彩☁️(本来涂涂画画了 结果太丑了 就放弃了)虽然是同一片☁️ 我还是觉得第一张像猪猪 第二张像大象 第三张像鳄鱼
6 毕业前做的线条美甲 剩下一点好难受了就没忍住扣掉了
7 姐姐拿给我喝的青梅酒 在阳光下好好看
8 今天的日历分享
9 小外甥女画的第一位宇航员登️ 鼓掌! https://t.cn/RI7nYAL

邻座的同事在收拾东西,我知道她今天就要走了。

我坐在工位上没有扭头看任何一眼,索性戴上耳机,自顾自的敲打着键盘,虽然心思并没有在工作上。

一上午都是和新同事交接、收拾东西的细细碎碎的声音,

直到同事抱着文件箱,公司大门开了又关。

我始终都没有和她交谈过任何一句话,没有告别,没有什么有空一起喝咖啡此类的话。

她离开后,我才扭头看了看她的工位,有点失落,但很快又释然。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跟她好好告别,毕竟相处很久了,还可能会送她一些纪念品,甚至晚上去吃顿散伙饭,告诉她以后要多联系。

但是,人越长大,就越会丧失一些东西,比如表达。

这种改变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稍微回忆一下自己几年前的状态,感觉那时候的状态大多都很积极。

有时会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爱;或是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时,说些不好听的抱怨话;或是提醒要努力的励志语录……

后来随着认识的人变多,有老同学,有工作上的,有家乡的。我却不再随意述说自己所遭遇到的事情了,不管开心的也好,悲伤的也罢。

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和不重要,发现根本没人会去刻意理解你说的是什么。

尤其是在倾述了太多的话之后,得到的是“你想的太多”这五个字,我才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同样的,以前在朋友圈中,我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让好友们看到。

就连中午吃了碗面,都要拍张照片,附上一些话晒到平台上。

我希望别人看到评论会说:“你工作这么辛苦,怎么只吃这么一点点呀”,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那时候在评论区互动或聊天,对生活仿佛满都是期待。

如果是想吐槽一碗难看透的面,反而不会晒,这在别人眼中可能是矫情。

朋友圈仿佛就是专门营造给别人看的橱窗,专门用来打造自己积极的形象。

虽然人们都想看到真实的,但他们更愿意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大家都不喜欢负能量,包括我也是。

而那些渐渐不再发朋友圈的人,我想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的重心吧。

在做人生的加减法上,剔除掉不必要的社交,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自己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去听那些虚无缥缈的认同感。

这几年,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中,生活的压力,也渐渐体会到一个词语,叫“人设”。

如果做一些不利于自身形象的事情,往往会导致“人设崩塌”,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正如同事离职,我不是不愿表达,而是不敢表达。因为我并不能想到我所说的话,会被曲解成几层意思,

“哟,我走了开心哈,可以顶替我位置了哈”

“那么兴师动众干嘛,有没有毛病”

……

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就在此,你可能在难得的小长假旅行中,单纯的分享一些旅行美景,

“这是有家产要继承?不用工作的!”

“只发旅行照不发自拍,发际线后退严重?美颜都救不回来?”

……

选择沉默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学会了自我对话,我问自己:我们还会相见吗?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中,我们就像是两条不同的轨道,虽有交叉点,而后也会渐行渐远,我能做的只是不打扰,默默祝好。

离别慢慢成为了生活的常事,遗忘成为了常态。同住多年室友搬离、相处许久同事离职、朋友渐行渐远……

以前可能还会说一些告别的话,现在只能理性面对了。不是说放弃了语言的表达,而是选择沉默以对。

渐渐地我把自己调到了静音模式,因为我发现静音模式很适合现在的时代。

听过一句话: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学会了克制,就算受了委屈,翻江倒海多么悲伤难过,也不会放肆地摔东西,不会歇斯底里地流眼泪。即使是被生活重重地打了一巴掌,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内心早已经暗流涌动。

这才是人们不愿意晒的真实生活。

真实生活是一地鸡毛、是看楼就叹气的房价、是还不完的账单、是不顺利的事业,其实并没有朋友圈的那么光鲜亮丽,但也无人关心光鲜背后的死活。

你终会明白,没人多少人真正在意你。

面对生活,让自己一路披荆斩棘的只有你自己,还有那些为你加油的人。所以生活好不好,不一定要所有人都知道,因为大部分人只是看官罢了。

之前逛某瓣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分享,分享的是一个小组,并附带一句话:一场行为艺术。

好奇就进去看了看,这个小组名叫“史上最沉默小组”,里面足有18万人,却无一人发言。

觉得蛮新奇的,就分享到了朋友圈。

没过多久,觉得没意思,就准备去删掉分享,却看到收到一条私信。

“看你朋友圈一直是一条杠,也好久没给我分享过你的生活,我还以为你把我删了呢!”

哇,当时就激动啊,原来还是有人喜欢听我说一些废话的。

只是这些年,经历许多之后,选择渐渐地把自己给隐藏了起来。

生活在这个时代,感性与理性之间,我选择了理性对待。

直到我后来才明白,让感性与理性时常交融,收敛与放纵并行发生,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现在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呢?

已经把想发的“朋友圈”,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作者:孟开阔

#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做什么#

邻座的同事在收拾东西,我知道她今天就要走了。

我坐在工位上没有扭头看任何一眼,索性戴上耳机,自顾自的敲打着键盘,虽然心思并没有在工作上。

一上午都是和新同事交接、收拾东西的细细碎碎的声音,

直到同事抱着文件箱,公司大门开了又关。

我始终都没有和她交谈过任何一句话,没有告别,没有什么有空一起喝咖啡此类的话。

她离开后,我才扭头看了看她的工位,有点失落,但很快又释然。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跟她好好告别,毕竟相处很久了,还可能会送她一些纪念品,甚至晚上去吃顿散伙饭,告诉她以后要多联系。

但是,人越长大,就越会丧失一些东西,比如表达。

这种改变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稍微回忆一下自己几年前的状态,感觉那时候的状态大多都很积极。

有时会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爱;或是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时,说些不好听的抱怨话;或是提醒要努力的励志语录……

后来随着认识的人变多,有老同学,有工作上的,有家乡的。我却不再随意述说自己所遭遇到的事情了,不管开心的也好,悲伤的也罢。

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和不重要,发现根本没人会去刻意理解你说的是什么。

尤其是在倾述了太多的话之后,得到的是“你想的太多”这五个字,我才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同样的,以前在朋友圈中,我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让好友们看到。

就连中午吃了碗面,都要拍张照片,附上一些话晒到平台上。

我希望别人看到评论会说:“你工作这么辛苦,怎么只吃这么一点点呀”,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那时候在评论区互动或聊天,对生活仿佛满都是期待。

如果是想吐槽一碗难看透的面,反而不会晒,这在别人眼中可能是矫情。

朋友圈仿佛就是专门营造给别人看的橱窗,专门用来打造自己积极的形象。

虽然人们都想看到真实的,但他们更愿意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大家都不喜欢负能量,包括我也是。

而那些渐渐不再发朋友圈的人,我想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的重心吧。

在做人生的加减法上,剔除掉不必要的社交,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自己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去听那些虚无缥缈的认同感。

这几年,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中,生活的压力,也渐渐体会到一个词语,叫“人设”。

如果做一些不利于自身形象的事情,往往会导致“人设崩塌”,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正如同事离职,我不是不愿表达,而是不敢表达。因为我并不能想到我所说的话,会被曲解成几层意思,

“哟,我走了开心哈,可以顶替我位置了哈”
“那么兴师动众干嘛,有没有毛病”
……

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就在此,你可能在难得的小长假旅行中,单纯的分享一些旅行美景,

“这是有家产要继承?不用工作的!”
“只发旅行照不发自拍,发际线后退严重?美颜都救不回来?”
……

选择沉默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学会了自我对话,我问自己:我们还会相见吗?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中,我们就像是两条不同的轨道,虽有交叉点,而后也会渐行渐远,我能做的只是不打扰,默默祝好。

离别慢慢成为了生活的常事,遗忘成为了常态。同住多年室友搬离、相处许久同事离职、朋友渐行渐远……

以前可能还会说一些告别的话,现在只能理性面对了。不是说放弃了语言的表达,而是选择沉默以对。

渐渐地我把自己调到了静音模式,因为我发现静音模式很适合现在的时代。

听过一句话: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学会了克制,就算受了委屈,翻江倒海多么悲伤难过,也不会放肆地摔东西,不会歇斯底里地流眼泪。即使是被生活重重地打了一巴掌,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内心早已经暗流涌动。

这才是人们不愿意晒的真实生活。

真实生活是一地鸡毛、是看楼就叹气的房价、是还不完的账单、是不顺利的事业,其实并没有朋友圈的那么光鲜亮丽,但也无人关心光鲜背后的死活。

你终会明白,没人多少人真正在意你。

面对生活,让自己一路披荆斩棘的只有你自己,还有那些为你加油的人。所以生活好不好,不一定要所有人都知道,因为大部分人只是看官罢了。

之前逛某瓣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分享,分享的是一个小组,并附带一句话:一场行为艺术。

好奇就进去看了看,这个小组名叫“史上最沉默小组”,里面足有18万人,却无一人发言。

觉得蛮新奇的,就分享到了朋友圈。

没过多久,觉得没意思,就准备去删掉分享,却看到收到一条私信。
“看你朋友圈一直是一条杠,也好久没给我分享过你的生活,我还以为你把我删了呢!”

哇,当时就激动啊,原来还是有人喜欢听我说一些废话的。

只是这些年,经历许多之后,选择渐渐地把自己给隐藏了起来。

生活在这个时代,感性与理性之间,我选择了理性对待。

直到我后来才明白,让感性与理性时常交融,收敛与放纵并行发生,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现在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呢?

已经把想发的“朋友圈”,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帮院内活动拍照,知道是大牛,但是看到爆满的观众,窗台上都坐了人和一堆站着的人,甚至有人要签名的时候,才后知后觉。看着两位学术圈著名的学者坐在椅子上交谈,看着
  • 我们的帐篷位于被誉为“日本第一清流”的穴吹川旁边,群山环抱,有山又有水,也当然少不了美食,吃完德岛当地食材组成的BBQ套餐,去浴场和桑拿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吧!#
  • 时尚点评:烟紫色的皮草外套很显气质,小黑裙也是MM们必备的单品《理想之城》夏明的人设怎么样为什么说夏明格局实在太小了 ④上削下方脸:不适宜用扁筒帽,宜选用能抵
  • 誓言婚纱 「 」G̮a̮r̮a̮n̮a̮ ̮T̮a̮m̮m̮y̮ 解锁欧洲贵族公主风 重工手工蕾丝刺绣 增添优雅质感 ✨#全国新娘跟妆造型##
  • 四、懂得调整心态和观察角度在面对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时她们会选择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看事情的角度除了生死和病痛,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带来的。对于
  • 据了解,因为俊俊的身高一直比普通孩子低一下,家里人一直觉得孩子营养不良,想了各种办法给俊俊喂补品。前期由于家长意识缺乏,耽误了孩子治疗的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
  • (20221011费加罗十月刊采访)#欧诗漫品牌代言人任嘉伦##任嘉伦暮色心约##任嘉伦无忧渡# #任嘉伦祁连山# #任嘉伦宣夜# ✨ 任嘉伦暮色心约| 任嘉
  • 在山屿海,有这样一群老“玩”童,他们热爱生活,把生活过成了诗;他们热爱旅游,奔赴远方,以影像的形式留下了独特的风采。退休了,负担轻了,让生命让丝巾一样,在风中尽
  • 我告诉了室友,就用上了,确实止疼挺快的,但这几天没法儿跳操了,又长胖了两斤,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不论这个剧情还有颜值,就这拍摄技术还有滤镜,每一帧随手一截都是一个壁纸,就很有感觉#蜂蜜柠檬苏打##杰尼斯事务所##村上真都##村上真都raul##SnowMa
  • 差不多是强忍泪水看完这次的纪录片 直到亚轩说道应援口号 真的忍不住了 这可能也是线下的魅力所在吧说实话已经有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去看过物料了 可能太多是代言 广告的
  • ​这位少年赤裸裸的一句话,再次提醒我们:我们必须对这些恶意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严惩了,绝不能再保护了,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些激情犯罪,比如日前湖南那位被围殴的少年
  • Life is a GIFT,生活处处皆礼赠,期待您在节日里带走我们的小小心意~11月18日,在VX商城领取哦Star Model x GIFT Model 发
  • ”李闷气:“[微笑]”这个时候一穿黑衣服的妹姓男子也走了过来,他和狗姓男子一样,看了李闷气许久,最后也满含热泪地说:“[泪][泪]妈,我终于找到你了!老牛躲在屋
  • #PDD今日必抢#——直降23大洋[吃惊]真是不讲武德啊,之前还要118呢[怒骂] 【95】拿下 I"M ONE假两片包臀连衣裙(有运险) 不用叠
  • 虽然外号是霸气的“大姚”但面对孩子时姚晨却是一个十足温柔的好妈妈,一家人真的很幸福了。虽然外号是霸气的“大姚”但面对孩子时姚晨却是一个十足温柔的好妈妈,一家人真
  • 大额优惠券第四波来啦~~[星星]关注@四川发布 微博账号+转发本条微博,最后抽15人![嘻嘻]川阅大礼包#2022天府书展#优惠福利来啦】#川叔福利# #天府书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黄义均醒了过来,当她得知孩子没了的时候,悲痛欲绝。无论医生如何劝说,黄义均就是不听,她坚持就现在这样的状态回家。
  • 欣欣子在我心中第二黄了、zy永远第一 我为她打call[耶]) 图书馆奋战的我和室友 真的好鲜艳的配色凡事凭良心,才是真君子如果一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过杂,欲望又过
  • 02诸葛古镇优惠时间:2022年3月10日—4月2日优惠内容:推出青舍客栈“住房+景区门票”促销活动03诸葛街优惠时间:2022年3月1日—5月31日优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