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佛法】(中)

— — —佛说缘起
初时教法说缘起

在初时教法中,佛说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貌似是在讲一环扣一环的缘起的生命链条,好像可以解读成缘缘相生的相似相续。其实佛说十二缘起是在解构,解构无明凡夫误以为生命轮回之中,有一个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的精神主体,始终贯穿于生死过程。就是在破除凡夫在生命轮回中,增益上去的恒常不变的精神主体——我。

佛说十二缘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破这个“我”的增益,讲“人无我”的道理,讲轮回无我。

二时教法说缘起

在二时教法中,佛说缘生缘起。以四重二谛,来阐述这个缘生缘起。(见图所示)

前两重二谛,佛陀随顺众生,讲缘生性空,注意:这个表述是“缘生性空”,不是“缘起性空”。但这两重二谛只是接引众生的前行法,还未正式进入佛法。

特别强调第三重二谛才是进入大乘佛法的门槛,不能理解第三重二谛,就只能徘徊于大乘佛法门外。

后两重二谛才是讲“缘生缘起”,缘生缘起就是在解构,解构无明凡夫误以为凡夫境界,真有事物存在的这个错误认识,就是在破除凡夫,在凡夫境界中增益上去的“人我”和“法我”。佛说缘生缘起就是破这个二我的增益,讲人法二无我的道理,讲诸法无生,从而引导众生证悟空性。

三时教法说缘起

在三时教法中,佛说藏识缘起。就是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阿赖耶识,构建眼翳执毛模型,清晰表述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不是现出了心外的事物,只是显现出了心外没有事物,而非要误以为心外有事物的错觉,这就是“藏识缘起”。

藏识缘起,并不是要讲依藏识而真的缘起出了心外世界。而是恰恰相反,藏识缘起同样是在解构,在解构凡夫心外误以为的存在的事物。而且同时还解决了一个二时教法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凡夫境界不存在,但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中,心外事物却存在的那么真实。

藏识缘起,由“缘“真的生起的,也只能是生起了,没有心外事物生起,而误以为有心外事物生起的错觉。藏识缘起不是在给心外世界的存在找存在依据,相反是在破除无明凡夫增益上去的外境的存在,讲唯识无境。

#微博新知博主# 《酷说老子》第一章(6)✦阿赖耶识:竟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语言基因库?

3、

你可能会问,八识之外的世界是什么呢?
很抱歉,这个问题是错的,根本不成立!

因为一切世界就在我们的八识之内。就好比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你问“宇宙之外”是什么?听起来宇宙之外似乎真的有一个世界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你所说的“宇宙之外”这个四个字,已经是一个概念了,已经预先存在于你的头脑里被“酝酿”过了,然后才被你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宇宙之外”依然在我们的八识之中,没有逃逸出去。
同样的道理,所谓的“八识之外”依然也在我们的八识之中,甚至你之所以问这个问题,都是“八识”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你问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八识之外”,只有世俗误以为的“八识之外”,唯识宗为了回应这个误会,所以提出一个概念叫:

“识外无境”⑾。
通俗的解释就是:

八识之外,没有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
由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在佛教的理论中有一个别称叫“心”⑩,八识所幻化出来的种种千变万化的事物现象又被统称为法相,所以唯识宗也叫法相宗,而且还有另一个更广为流传的品牌标语: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⑿。
而我们已经知道,“识”的本质是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本质又是人的语言基因,所以“识外无境”本质上也可以称之为“言外无物”,德国当代解构主义创始人德里达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1967年提出了一个震惊学术界的口号:

“文本之外,别无他物。”⒀
所谓文本,其本质不还是语言吗?这八个字,在当时可谓是引领了西方学术界的一代潮流。

作者: 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論·發菩提心

中國因陀羅網那蘭陀佛法大學
 
在《大乘無量壽經》
菩提是覺,
是無上的覺。

從發心做佛到支持你發心的能,

或者說為推動力本來就是佛力,

不僅僅如此,
能支持你的行動、思想、造業的推動力,

都是佛力的加持,
沒有這個能的推動,

個體、以及個體所依之背境都是無法存在的。

再比如我們在看經、聽講,

這個做佛的心本來就是佛的心,

尤其是在寫筆記的過程,

促使你寫的是心意意識的層層轉化。

這個心最為廣大,
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通三際無有盡頭,

沒有開始無有結束,
超時間超空間又遍在一切時空,
菩提心究竟徹底,等若虛空,

究竟的究字,
究極真寂,
窮盡法源,

《大智度論》卷七二 
菩提心等若虛空,
又包含一切的顯現,

是明極真藏、
永離生滅,

如同阿彌陀佛的
無量壽、
無量光,

極明極真極圓,
具足一切功德,

遍在一切情計,
不受一切情計,

離開二乘的所知障,
二乘的所知障是什麼?

於諸法實相懵無所知,
不曉一切法界之實相,
障礙一切種智之成就,

令人不得成佛,
故名為障。

此謂菩薩於法界實相一切種智所知不具足,

是故成障,
不能成佛。

解深密經卷二 】

這是不共二乘聲聞種性、
阿羅漢所要斷的所知障,

“ 若蒙諸佛等覺悟時 ”

也可以視為聲聞乘發起成佛之心,

乘佛威力的加持,
開啟佛智,

到成佛時方能斷盡,
那所知障的內涵又是是什麼呢
 
在解深密經卷四 
觀世自在 

…… 於如來地中,有二愚癡,

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

二者極微細礙愚癡。】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

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

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所知障的核心,
是執我為所依,
依我為第一因,

甚至到如來地還有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

直至到我執盡,
翻轉到一心方為究竟轉依。

比如世間的我,
到境界的大我,

大梵天王對於大我可能更執。

之前說到阿羅漢出定有三種,

看到世間和他同時生起,

以為世間為他所造。

《轉識論》
裡面明確是為:

識變眾生與法,
個體與境界皆是一心的背境所變現,

其中無有少分是六識所作,

二重變現的本質即指向能相為所相的所依,

法能相的背境是法相能相,

法相能相是依一心為終極,

是故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顯現,

在此顯現的法相無有一法一毫是所相所作。

《心經》講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眼界、
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同樣說明顯現無關個體的根識,

在菩薩唯識來說,
顯現當下即是幻化,
無有少分的真實可得。

個體的感知只是落在顛倒境中的覺,

執根識的覺為自我感覺,

唯識今學在現象界的緣起說為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即說明心是顯現法相的根源;

細察自我的感覺是藉整體背境的緣起,

古學所說的識變眾生與法,
施設緣起阿賴耶識為果識,

是依淨識阿摩羅識即顯現的背境而說。

當然從一心看都是識變的體驗,
說為趣。

故說有你不成,
沒你也不成。

有你只能落在所相,
沒你是指放下個體的見依背境而覺,

因為背境的你與境中的你是一體的,

推動五蘊的所行是背境的你,

你是依背境的推動轉化而顯現。

如《薄伽梵歌》中封面插畫,

支持木偶的動是在牽著木偶線的表演的手上,

即能相的導引。

在解深密經中,
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薩,

所要對治的所知障,
也就是無始無明,

所知障是指局限在自我的認知裡,

破所知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入佛智,

以佛眼觀世間,
即不落法相的執著。

為什麼佛在
《楞嚴經》
五十陰魔中還罵阿羅漢是魔?

這是指阿羅漢還沒有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所以學佛得有大丈夫的志氣,

不但到天界是墮落,
連同聲聞、緣覺都是墮落。

古德云若人發此菩提心即窮盡無始生滅有輪,為什麼?

至此是為出離一切生死海,
為究竟安心處。

且道:
一句疑情鎖話頭,
直破三界緣起天;

達摩祖師說為
“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

感而遂通,
寂靜照鑑。

密宗的菩提心論,
說明密法的根源即是菩提心,
提醒行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常人也經常這麼說。

通常菩提心有
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所謂的六般若密,
也有世俗與勝義之別,

僅僅依現象界的慈悲心所行之六般若密,
是世俗般若密;

而至少在菩薩層面的發心是為勝義菩提心,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

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

包括一切三界的顯現,

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
顯現為千手千眼救渡一切有緣眾生。

勝義菩提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說為法界體性智,
大悲是在菩提心中的同體,

不是依個體的境界而說同體,

整體不異個體,
個體不異整體。

《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

即指發此勝義菩提心,
發菩提心即是歸本,

歸本即歸於一心,
歸於密嚴國土,

始本不離是因為始本本來都來自一,

落在變現的末梢是為離心背道。

法身菩提的性德為真如、實相、

第一諦空,
自性清淨,
本體無染,
六祖說為:
何其自性,
本自清靜;
何其自性,
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
能生萬法。

法身本有的性德,
說人人都有性德,
為什麼沒有顯現呢?

必須是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所以要修六度萬行。

怎麼的修德是為有功?

在《仁王般若經》中,
菩薩要修
“ 百法明門 ”
“ 千法明門 ”

甚至於修
“ 百萬億法明門 ”,

是為什麼呢?

真實都是為了明了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功德,

佛、菩薩、凡夫都只是一心的通道,

一心藉你的功德而顯現,
顯現的同時也是一心,

比如做夢者與夢中的你是無法分開的,

是一個整體。

功德莊嚴,
得報身菩提,

報身即圓明具德,
通達無礙。

因你的悲心無盡,
從報身隨機化現,

隨對方的機緣而化現種種相,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相即是隨機化現,

使得救渡的對象得到利益,
圓通自在,
得真實之力,
這是化身菩提。

無明本寂,
十二緣起亦無所得,
為什麼?

二重覺照,
顯現是為幻化,

是為不壞世間而說空。

依此功德常安住寂滅光,
得大涅槃。

再說無明也是一心的投影,

落在投影中那有什麼是投影能做主的?

以此所作都是一心,
無有絲毫是你的所作。

沒有二重的見地,
你一定是在六道輪轉,

這也就有了與你的世界觀相應的輪迴顯現。

這與你相對應的心識,

也是由一心八識的無作藉七識的審和六識的分別而顯現,

故而無論你的明或者無明,

實相的機理一直伴著你的心而顯現,

只是你依在不同層面的看有不同的視角而已。

所以說為密在汝邊。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頂禮歷代祖師及一切善知識

頂禮上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云边有个小卖铺》离慢吞吞回来还有41天今天9h➕,稍微满意一些,每天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够用了中午吃了粉面菜蛋,中午吃到,开心晚上吃沙拉,下次买菜不能买
  • 2021年复试线348/49/74;一志愿进复试81人,录取79人,含1名非全,复试刷了2人,全日制录取最高分411,最低分349,平均分373总结,近三年该专
  • 那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候,可这辉煌却是短暂的,因为陈志朋要去服兵役,公司不可能让另外两个人干等着他,小虎队就这样解散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小虎队这个组合是靠搬道具意
  • 出门一天我都不需要担心脱妆出油之后融合的特别好,越夜越美丽,不会斑驳,这个色号对我来说有点偏黄了,选对色号真的好用到起飞兰蔻奇迹持妆(po01)这瓶的好评都快冲
  • 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 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
  • ——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然后又在想 现在人们互相关心的方式千千万万,但能打动人心少之又少,可能是因为现在
  • 全新MG7最具魅力的车尾,优雅的大溜背,硬核的双边四出排气,以及三段式主动电动尾翼,只看它的车尾,还真以为这就是一辆跑车。全新MG7顶格美学展现者、运动性能革新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长津湖##电影长津湖今日上映# 影片的主角是十九万七千多名的志愿军,他们的信念势如破竹,打破不可战胜的神
  • 3天没出过门太闷了[二哈]下午去楼下附近走走人人都戴口罩不过也没什么人忍不住芝士蛋糕的诱惑[笑cry]看到蛋糕心情好好哒第一次炖羊肉汤 美味[舔屏]一点都没羊膻
  • 然后真的用手机给咪整了一个不完全踩点版……(非正业上的行动力超乎寻常)今天脑袋持续的疼着,也没有什么胃口。小朋友大概是初中生或高一二的样子,卖的是一些娃娃机里会
  • ”从茅台1-2月份营收和利润“双增速”在20%左右来看,在其近六年一季报中(因为历年春节均是茅台酒消费高峰,故将今年1月、2月的数据与其过往一季度的经营情况直接
  • 采访团在首钢园内尝鲜体验冬奥场景下的5G创新应用,随后前往张家口赛区实地考察场馆建设和网络服务保障情况,在为期两天的充实行程里,全景式感受5G速度与冬奥魅力。而
  • 完整法义详见《藉心经说真谛》什么叫心魔 因此,我们修法,要识得根本,要无所追求,要知道我们本来是佛,把我们的妄情消掉就行了,不要去求什么东西。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
  • 喜茶这个系列的柠檬茶真的太爱了[苦涩]维他果泡茶不难喝,但是不值我花六块钱[doge]罗森这个三明治不喜欢,还是牛肉的好吃[春游家族]速食饭就是因为我懒还不想吃
  • 7、《小芙和小莎》胶装5册/推荐指数:7星故事性非常强并且新意十足的一套绘本,变眼镜妹、偷恐龙尾巴、长虱子等都是既新奇又有趣的故事,即使是成长绘本必备的学游泳经
  • 那些古代的名医之所以能流传出那么多在我们普通人眼中非常神奇的治病故事,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们背了多少个药方,而是因为他们懂医道,懂得天地间背后运行的“道”。明白
  • 我终于确定了他是爱猫之人,所以每当不得不出差的时候,我都会给两只猫买些零食,然后托他照管我的蓝胖。不过,后面我带着猫遛弯的时候,又遇到了他,虽然他有点可疑,但是
  • 于众生而言业力是可怕可累人的东西,于修行人而言魔障是可恶至极的东西,活在娑婆世界之我们这个人间世界,人除了要能不怕苦累、还要能虚怀若谷,人除了要能知书达礼勤于思
  • 当夕阳刚刚下山,天边还燃烧着桔黄色的晚霞,霞光照在几棵老梧桐树上,几只鸟儿还在辛勤地劳作,可爱的鸟儿,为何你总是这么蹦蹦哒哒,难道也和我们一样要为生计而奔忙吗?
  • ——弗吉尼亚·伍尔夫7、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备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