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1、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禅宗传法,最注重的就是机锋,是心心相映。禅的“机锋”,就是具有智慧之眼的禅门大师,通过独特的言语、动作来勘验学人的见地功夫。禅的机锋,犹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掣电之机,不劳伫思。”一有思索,就立即错过、落败了。

禅门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其中的一个问:“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就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师父说:“明天早晨,你遇见他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风到哪里,我到哪里。”这句话又难倒了他,他又向师父求教。师父说:“明天你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小沙弥又相遇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我到市场去!”这下子,第一个小沙弥彻底傻眼了。

禅门在接引学人时,注重机锋棒喝,所谓“棒如雨点,喝似雷奔”。来果禅师说:“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又:“香板头上出祖师,大喝声内出菩萨。”“禅堂棒喝,其为母也;见性成佛,其为子也。”(《来果禅师语录》)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有理无理三顿棒,是禅的独特的教学法之一。

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他来到客堂,拜见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回答:“我自己来的。”知客师说:“不经师父允许就擅自出来。”拿起香板就打了过来,问:“到底是谁叫你来的?”挂单僧马上改口说:“师父叫我来的。”知客师说:“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

2、不立文字

与教外别传紧相联系的,是不立文字。宋代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二说:

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是岂使人执其教迹耶?又经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谓也。然此极其奥密,虽载于经,亦但说耳。圣人验此,故命以心相传。而禅者所谓教外别传,乃此也。

这段话中上半部分引的是《圆觉经》中的文字。“修多罗”就是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经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了月亮,就要清楚指月的手指的本身,并非月亮。由此告诫学禅的人,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痴迷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岂非大谬不然。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着《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不立文字”是禅在传承、语言方面的显着特色,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禅不可说”。于是,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就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翻开禅的历史,就会发现禅师们留下的语录浩如烟海!这说明,禅既不可说,又必须要说。那么如何来说这不可说的禅?这就意味着,禅师们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东西来描绘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一则则象征、譬喻来进行呈现。

禅宗注重的是以心传心,批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不解实义者,是“守株待兔”。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凭语言文字不能圆满地领悟真理,因为真理存在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之前。为了避免“口是祸门”的危险,禅师在回答学人时往往说:“叮咛损君德,无言最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禅宗主张参活句而不要参死句。参透活句而开悟,才会有真正的受用。

3、直指人心

《圆悟录》卷十四:“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含吐十方,独脱根尘。”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土,用的就是“直指人心”的法门。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主要依据就是达摩的“理入”学说。达摩的“理入”学说认为,凭借佛经的启示,深信众生都具有共同的真如本性,只是由于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通过禅修,舍妄归真,修行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除一切差别相,就可与真如本性相符。这种学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慧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坛经》)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只要认识了这个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就是“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4、见性成佛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达磨大师《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禅宗认为,见到了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与诸佛无异,这就是“见性成佛”。

当我们见到了本心本性,当下就可以获得觉悟。“悟”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吾的心”。“吾”就是“我”,但它不是被妄想遮蔽的那个“我”,而是不受污染的原真的“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了这颗心,认识了本心本性,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1、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禅宗传法,最注重的就是机锋,是心心相映。禅的“机锋”,就是具有智慧之眼的禅门大师,通过独特的言语、动作来勘验学人的见地功夫。禅的机锋,犹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掣电之机,不劳伫思。”一有思索,就立即错过、落败了。

禅门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其中的一个问:“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就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师父说:“明天早晨,你遇见他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风到哪里,我到哪里。”这句话又难倒了他,他又向师父求教。师父说:“明天你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小沙弥又相遇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我到市场去!”这下子,第一个小沙弥彻底傻眼了。

禅门在接引学人时,注重机锋棒喝,所谓“棒如雨点,喝似雷奔”。来果禅师说:“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又:“香板头上出祖师,大喝声内出菩萨。”“禅堂棒喝,其为母也;见性成佛,其为子也。”(《来果禅师语录》)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有理无理三顿棒,是禅的独特的教学法之一。

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他来到客堂,拜见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回答:“我自己来的。”知客师说:“不经师父允许就擅自出来。”拿起香板就打了过来,问:“到底是谁叫你来的?”挂单僧马上改口说:“师父叫我来的。”知客师说:“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

2、不立文字

与教外别传紧相联系的,是不立文字。宋代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二说:

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是岂使人执其教迹耶?又经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谓也。然此极其奥密,虽载于经,亦但说耳。圣人验此,故命以心相传。而禅者所谓教外别传,乃此也。

这段话中上半部分引的是《圆觉经》中的文字。“修多罗”就是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经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了月亮,就要清楚指月的手指的本身,并非月亮。由此告诫学禅的人,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痴迷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岂非大谬不然。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着《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不立文字”是禅在传承、语言方面的显着特色,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禅不可说”。于是,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就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翻开禅的历史,就会发现禅师们留下的语录浩如烟海!这说明,禅既不可说,又必须要说。那么如何来说这不可说的禅?这就意味着,禅师们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东西来描绘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一则则象征、譬喻来进行呈现。

禅宗注重的是以心传心,批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不解实义者,是“守株待兔”。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凭语言文字不能圆满地领悟真理,因为真理存在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之前。为了避免“口是祸门”的危险,禅师在回答学人时往往说:“叮咛损君德,无言最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禅宗主张参活句而不要参死句。参透活句而开悟,才会有真正的受用。

3、直指人心

《圆悟录》卷十四:“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含吐十方,独脱根尘。”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土,用的就是“直指人心”的法门。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主要依据就是达摩的“理入”学说。达摩的“理入”学说认为,凭借佛经的启示,深信众生都具有共同的真如本性,只是由于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通过禅修,舍妄归真,修行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除一切差别相,就可与真如本性相符。这种学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慧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坛经》)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只要认识了这个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就是“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4、见性成佛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达磨大师《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禅宗认为,见到了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与诸佛无异,这就是“见性成佛”。

当我们见到了本心本性,当下就可以获得觉悟。“悟”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吾的心”。“吾”就是“我”,但它不是被妄想遮蔽的那个“我”,而是不受污染的原真的“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了这颗心,认识了本心本性,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康熙年间,杭州女子曾如兰,相貌端丽,性情贤淑,嫁给富贾的儿子,不幸的是,丈夫早逝,临终前邀她同去,妇人答应殉节,却多次被公爹阻拦,妇人怒告公爹,县令反判她不孝!

曾如兰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便跟着父亲饱读诗书,父亲前朝有名的儒生。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宛如神仙夫妻。

曾氏不仅貌美,极爱丈夫,对公婆也十分孝敬,有如亲生父母。

富贾林汉朝有三个儿子,家资巨万,但治家极严,儿子儿媳皆很孝顺。但是,在三个儿子和儿媳中,如曾氏这般知书达理且孝敬者,无人能出其右。

遗憾的是,婚后10年,这对夫妻一直没有孩子!

更不幸的是,婆婆突然病逝,丈夫林邦基至孝,久哭成疾,半年后竟奄奄一息。

临终前,林邦基不忍离开妻子,叹曰:“尔能从我地下乎?”

曾如兰没一丝犹豫,当即答应为他完成后事即追随而去,为他殉节。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林邦基含笑而瞑。

办完丈夫的丧事,曾如兰死志已萌,便去投水,再悬梁,复加以刃......可是,都被公爹提早防备,阻拦下来。

公爹以“需她赡养”为由,劝她不要轻生。

曾氏却哭道:“家中尚有伯叔妯娌健在,怎能供养不了您呢?还是让儿媳随夫君去吧,他一个人在那边孤苦伶仃。”

公爹陪着垂泪,但就是不许她为儿子殉节,派人日夜守在她身边。

一边是对丈夫的承诺,一边是公爹的屡次阻拦,曾氏竟做出一个平生以来最忤逆的举动:把公爹告上了衙门!

杭州仁和县县令谢俨,思想开明,听说儿媳状告公爹,理由是不让她为丈夫守节,既敬且肃,第一次判道:“曾氏从夫守节之义,本县为之动容;然尔既嫁林府,应代尔夫尽孝!”

谢县令感动于曾氏的夫妻情坚,但更不忍她离世,希望劝她代夫尽孝,照看公爹。

曾氏不服,夜里偷偷吞金,再被妯娌们救下。

林汉朝感恩儿媳这么多年来照顾自己一家人,见她死志如此坚定,更不舍得她离开,也投牒上告“儿媳不尽孝道”!

林汉朝想以“孝”的大义约束儿媳,希望她不要寻短见,一片良苦用心。

谢县令被翁媳二人闹得头大!须知,清朝以“孝”治国,不提倡女子殉节。

如今,公爹有慈父之怀,儿媳有殉节之心,却让他左右为难。更令人棘手的是,此时的江浙一带,民心归化大清不久,前朝遗风盛行,烈妇节女比比皆是,若是一个判不好,只怕非议颇多。

为此,谢县令想出了一个妙计,第二次批曰:“林翁汉朝,尔当速为曾氏立嗣,使其收心,方能代夫尽孝。”

谢县令的妙招是,让林汉朝从孙子辈中过继一个给曾氏,继承次子林邦基这一脉的香火。这样一来,曾氏就有了寄托和念想,便不会殉节了。

不愧是县令,技高一筹!

林汉朝一边赞叹,一边马上照办,把长子林邦翔的小儿子过继给曾氏。

曾氏再不服,自辩道:“养亲教子,是孝节两全之道,妾身亦知。但是,夫君上有兄邦翔、下有弟邦翊,立其子为后,其父母尚在,亲情何伤?况且,亡夫临终前,曾许以身殉,今盖棺未久,即负前言,他日黄泉之下,何颜相见?”

总之,曾氏不愿意抚养大伯子的儿子,而是一心想实现自己对丈夫的承诺。

谢县令既为曾氏对丈夫的感情而感动,又气恼她食古不化,第三次批道:

“嗣子已立,名分已定;尔若不能教子,是对亡夫之不忠;若不能养亲,是违背人伦之不孝!况且,世事难料,万一老亲失养,稚子失教,尔夫亦当含哀地下,尔何忍哉?”

谢县令这一次的批词十分严厉,就差骂曾氏“不孝”了!

好在,曾氏到底读过诗书,是个明白事理的女子,不得不放下对丈夫的执念,养亲教子。

公爹见县令劝得儿媳生还,心生欢喜,待曾氏比亲生女儿还亲,并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气的儒生,为曾氏名下的养子启蒙。

忽忽过了4年,谢县令一言成谶,林汉朝突然生病,命不久矣。

在他生病的几个月里,曾氏竭力扶持,侍汤药于左右,衣不解带,事翁极孝,妯娌们自愧弗如。但是,让妯娌们没想到的是,公爹林汉朝临终遗书,竟把一半家产分给了曾氏!

虽然大伯小叔不说什么,但曾氏知道罅隙已生,林家不复昔日和睦。

为了不让危及家族和睦的情形发生,曾氏拿出家产,三家均分。

妯娌们见曾氏行如此义举,惭愧难当,可是,这一切都挽回不了曾如兰为父殉节的决心!

又数年后,养子已行成人之礼,曾氏喜气洋洋,盛装出席,坦然接受养子的跪谢,而后对妯娌们说:“十年已过,吾子已成人,吾夫却已成冢中枯骨,不忍等,今可践前言矣!”

随后,曾氏不顾任何人的劝说,绝食九日而殒!

这个故事出自《清人逸史》。曾氏对丈夫的感情,不逊古之绿珠,愿为夫君放弃在世的希望;而公爹爱护之心则不逊其亲生父亲,屡次劝阻,只为帮她找到生的希望。可谓是,古代翁慈媳孝的典范!

遗憾的是,林翁病逝,终究还是没能阻拦住儿媳的向死殉节之心,令人唏嘘。

不过,若是放之于今日,不知多少人暗笑曾氏之迂腐呢,您说是不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湖北经视记者 董茜 廖志敏)【小区门前绿化施工打围 居民质疑侵占公共绿地】近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绣龙城C区的业主们向《经视直播》反映,小区外休闲广场的花
  • 大连金普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4月13日【#大连# 金普新区疾控中心紧急提醒】4月12日,金普新区在重点人群主动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 #纪云禾什么时候下线# “大尾巴鱼。”她终于对他道,“我从没背叛过你。” 这句话,到底是脱口而出。 她内心的遗憾,终于在生命终结的这一刻,以这样的方式,表达
  • 四重精滤(PP+C+RO+C)搭载了美国进口陶氏RO反渗透膜,抗生素、重金属等杂质过滤达99.999%,细菌病毒(冠状病毒)灭活率达99.99%LED-UVC抑
  • 每日励志一段话 今天一旦你有省钱的脑子,就不会有精力去培养一个会赚钱的脑子,所以你穷的很稳定,大胆折腾吧,百味才是人生!就因为一个信用卡安全码折腾了一下午,终于
  • 对于处女座来说,自己不会对谁都倾注自己的感情和柔情,所以他们待熟人和陌生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而一旦对你熟络起来的话,那么处女座就会肆无忌惮地展现出自己上知天文
  • 5年后的今天,兰考在新的赶考中一点不含糊,兑现着“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底的5288元增加到去年底的18533元,参与“一宅
  • 这些是“笑面虎”的面相,记得要跟这种人保持距离1、满脸青筋脸上到处是青筋的人,脾气暴躁,心胸狭隘,不会宽恕他人,喜爱争权夺利,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3鼻头
  • 我们日行一善,并不是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带着善心,给需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蔡徐坤葵计划爱心基金##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 他们每个月都来讨债,每次我听见敲门的声音,我都很怕是他们Mile:怪不得你会想方设法和麦叔谈判Porsche:我难过。我杀了那个人的孩子,我想他的孩子一定会和我
  • 深圳双眼皮医生测评:胡华新从业三十多年,整形界泰斗级别的人物,主任医师,一个人开创了深圳北大整形科擅长项目很多,除了双眼皮,胡主任也在做隆鼻的看了一下数据,胡主
  • 1、热敷热烫网上会有很多说法,也有些医生护士会建议要热敷,其实应该是温敷才对,而且是在哺乳前温敷,温敷的主要效果是刺激奶阵,增加乳汁流速。2、让队友吸有的妈妈觉
  • 5.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烟花”陆地滞留时间长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少3.5个,其中5个登陆我国,较常年(7.
  • #Ta每一脚都踩在了我的心尖上#今天已经是新的一天了 4.27日 星期三构成作业还没做完 但是室友有些睡觉了 就不好继续做 不然会打扰到他们 可是又很清醒 那就
  • '”飯頭“ 飯頭 ”即隸屬典座之下,掌理大眾粥齋之人。塔頭“ 塔頭 ”指大寺德高之住僧入寂後,其徒弟,慕師德,不去塔頭,構房而住,稱為某大德之塔頭支院。
  • #4月lpr报价出炉# 【4月LPR报价:1年期和5年期分别维持在3.70%和4.60%不变】凤凰网房产讯:2022年4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
  • 怀着感恩的心,做好手头的事,不攀比,珍惜拥有,保持幽默,有所追求,坚守正义,坚强面对宿命般的人生坎坷,珍惜值得爱的人。妈妈善良、宽厚、清正的品格都潜移默化地烙印
  • 由于位于火山活动频繁地带,对于阿尔庭会议所留下的只有国家公园及大约50个用草皮和石头建造的摊棚的碎片。  另一说熨斗糕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自明代传承至今,字号
  • 11、非有想:指借他之身,以成自类,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可见这十二类众生都是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妙圆真常,心生无明,随业流转在六道中所出现的轮回相,这些轮回相皆
  • 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在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西安总投资额780亿元,以西安奥体中心为核心建设,工期3年,包括港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