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想想从13年上大学开始,就没怎么在家长时间待过,离职后的两个多月却感觉待得好不真实
辗转找到工作后,周末的傍晚看着天空,感受着不冷不热的温度,恍如隔世一般,搁以前,可能还在加班吧…
从南京到苏州,想去上海最后回到小县城,用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过活,却又难免被家人不理解,被责骂,无端消耗了不少亲情
工作四年无车无房无存款,承认自己失败了但也不想落入俗套
害怕被同化,害怕跟不上时代,害怕被抛弃…

自流行以来,这是第一次 我去了咖啡厅一天。恢复正常昨天在Yanle Hutong开了一家新的大小咖啡店,第二天早点来。我以前从没听说过东四地铁C出口经过钱州面胡同和邓草胡同,再向前走五十米,看到Yanle的标志, 向左转,走一百多米。两个大小合适的黑框窗户,一扇完全打开的木门,一节阈值和一个方向自流行以来,这是第一次 我去了咖啡厅一天。恢复正常昨天在Yanle Hutong开了一家新的大小咖啡店,第二天早点来。我以前从没听说过东四地铁C出口经过钱州面胡同和邓草胡同,再向前走五十米,看到Yanle的标志, 向左转,走一百多米。两个大小合适的黑框窗户,一扇完全打开的木门,门槛和下调,房间不要太大或太小客人可以坐在窗前聊天(似乎由咖啡店助理陪同),您也可以坐在室内。灰色调。有太多人无法使灰色看起来生动活泼。尽管新商店的设计与其他商店不同,但是所有尺寸都会给我一个“拥抱”。你一个人坐在这里它将拥抱你。今天, 我从红色油桃那里得到了一个额外的拥抱。我吃不完一个“大”的水果(因为我不喜欢它)并吃掉了,直到只剩下了核心。嗯?我刚到的时候点了一杯冰拿铁,现在我喝了一杯热的美国人,外出时应该带一件薄外套。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青知讲说人##_自己读诗##诗词[超话]# 大车,描写很率真的女子,跟对象谈感情的事。用了很多激将法,说到最后,直截了当发毒誓一般,似火的情感,真的是十分生动
  • 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医院里的清洁阿姨,闵薇说,每当自己向他们说谢谢的时候,他们总说这就是职责所在,而每当有病人治愈出院,他们又都笑得比谁都开心。当时我只是想到说救
  • 6.上、下班时间及加班福利劳动者工作时间要明确,有的劳动者为多挣钱,默认了企业要求严重超时的加班加点,这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资争议案就是因此而起的
  •  天猫好房致力于打造领先的房地产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和线上线下全链路数字化交易平台,现已覆盖超过300个城市,平台MAU突破2000万。科技园总投
  • 还有一种寒,天热,吃冰激凌,来例假身体燥,寒会积聚在胃里,胃髓骨生化之源,变成血液,寒了,血凉了,子宫膜脱落不下来,每个月粘一点,时间长了,积攒而得的瘤! 有问
  • 一方面是审美的需求,适合明星的五官放到你脸上不一定好协调;另一方面,由于面部骨骼结构,自身的五官比例以及肌肉弹性和皮肤张力的限制,有些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超
  • 翻牌事件发酵到现在,许多人的人设算是崩塌了,她们也是普通人,甚至也会有劣根性,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张牙舞爪吃瓜吃到自家cp身上也是觉得可笑,这次没有心梗,可能是因
  • 赵武锁彻夜难眠,他想到了初建大庆油田时的窘况,特别是想起铁人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名言,豪气顿生,他决定走横向联合和股份合作道路,“借梯上楼”实现王坡煤
  • #阳光信用[超话]# 窗外正是皓月当空的秋夜,山麓的鸣虫们,正繁密地吟唱着,温静而祥和,在如此安定繁荣中成长的小友们,你们都自具有极深的灵性、极高的慧根,该摆脱
  • NO.2 白羊座白羊的性子特别豪爽直接,做事大多都是凭着心意,很少会考虑更深层次的东西,生气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开心的时候就会哈哈大笑,从表情上就能直接看出他们
  • 当救助艇靠近沉船时,等候已久的难民们,争先恐后地向艇上爬来,由于人流拥挤,倘若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将这些难民安然无恙地接到货船上,徐锦文斩钉截铁地
  • 就像房玄龄设计救李长歌那段,每个人的性格和心性就导致了那个必然的选择,这个剧有体现到这种东西,加上角色智商在线,呈现出来的剧情就会好看​我觉得这部剧挺好看的啊,
  • ⭐️病例8 林某,7月5日以来轨迹如下:7月5日-7月8日11:00,在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7月8日11:00-12:00,茂名市人民医院做核酸;12:00
  • 本届论坛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探索”会期两天,旨在加强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研究、保护、传播和申遗工作。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赤
  • 具体怎么走,到了一个新地方之后,直接奔往info , 本地人永远比那些写游记的更知道哪里好玩,很多地方都有free English tour, 烦躁的历史,在他
  • #刘宇宁白愁飞角色曲凌云寂# [太阳]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太阳] #摩登兄弟[超话]#芸芸众生,碌碌凡世,刘宇宁三个字就抵得上全世界的光芒。#摩登兄弟[超
  • 从小父母的培养+长大后自己在专业和工作上的努力+出入对方出入的场合=相遇背几万个单词才能在台上侃侃而谈让台下的人看见。背单词的时候,我在想我靠我高中英语也不差啊
  • 看到那几个字的时候妈妈的天都塌了,那时候妈妈也顾不了自己的身体,剖腹产第三天妈妈就匆匆爬到新生儿科7楼,那时候我甚至都忘了医院有电梯,匆忙的就去找医生,医生告诉
  • 美国‮国回‬检测简化了​‎ ͏ 1)取消12小‮抗时‬原,‮保仅‬留48小时、24小‮两时‬次核酸‮两。检测报‮应告‬包含个人姓名、出‮日生‬期、采样时间、报告
  • 面 诊 小方法 肝 1. 胆主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就不好,他的白仁发黄,很浑浊,不透明,象近视眼,花眼,有的总爱眨巴眼睛,这都是因为肝功能较弱。 2.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