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道教知识#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https://t.cn/Evk4evd

《坐忘铭》
王重阳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

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

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

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

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

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

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

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

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

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心忘念虑,即超欲界。

心忘缘境,即超色界。

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

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張三丰曰:此王重阳祖师十论也。无极大道,尽寓其中。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來游。遗留丹诀道言以去者,此亦度人觉世之心。重阳祖师之十论,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训言,又何必另寻瑤草,別采仙花。即此是长生药、不老丹也。恭录之,以示后之好道者。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下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陇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重阳祖师十论》之坐忘篇 https://t.cn/AigLe0H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雕刻大师吴磊(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师从宋世云、付风琦、姜栓兰,作品传承中国传统写意布局又结合现代色彩理论和技法,小中见大,气势非凡,充
  • #分手挽回前任挽回男朋友挽回同性女友##如何怎样挽回异地恋同性恋分手了怎么办##复合前任修复感情[超话]##分手挽回婚姻咨询依霞[超话]#如果问女人,你在感情中
  • 【楼事财经丨富力徐晓泉:打造城市CBD是富力与生俱来的基因】2017年底,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北京的徐晓泉,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特殊。特别是现在颜值依然
  •   观察者网:您有多年竞选区议员的经验,可不可以跟内地读者介绍下,参加区议会选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陈文伟议员:其实香港的区议会选举也是很自由的,每四年选一
  • 其中,山东大学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陈子江被选为新院士,这也是64名新增院士中唯一一位在山东工作的院士。[伤心][伤心][伤心] 【#山大副校长陈子江当选中科院
  • 那时起,他的吉他有了回响,他的吉他也有了伴奏,暑假的时候,他们都没回家,骑着自行车,全沈阳贴着海报,找乐手,组乐队,乐此不疲。其实,那个阶段的他,也只有因为吉他
  • 也不要宅在家里自我封闭,适宜的与朋友聚会,能让你的气场磁场能量得到综合,也能让你的信心更足,有利你的运气。从五行上,也会调节你的五行气场,对你的运气有帮助。
  • #大学生活##中原工学院# 今日新媒体人自己的专题 今晚的新媒体部员们聚集在一起,他们在一起共同完成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展板。 #郑州互联网排行榜# 这几天
  • 节目嘉宾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他们的年龄跨度从11岁到92岁,他们见证了近百年的海外华人历史变迁,他们向世界发出了华人声音,展现了新时代优秀华人的风采,而
  • 又是一年,在校园和社会的交界线,知道鲁化不可避免,修身养性自律勤奋,只是一粒微尘,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说重要也着实不重要,放平心态,自己过好未来才能把选择权自
  • 活在當下,讓今天就成為那『特殊的日子』。我也想说,人生里、心目中、思想上皆有光也是幸福,那不仅是生命之光、正能之光,还是智慧之光,既暖心又明智,身心皆实而所以幸
  • 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
  • 激励团队的五大原则:1、薪酬激励 (以“薪”换“心”)2、营造归属感(收服人心)3、福利到位 (解决后顾之忧) 4、文化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5、升职激励
  • ”“这些是油炸的,油还沥得不够,不过我已经买了沥油的机器了,我有认真买哦。 大象香肠卷~~~~前不久,有位亲亲跟我说,二狗妈妈,您教我们做个卡通馒头吧,就是蓝色
  • 有句说句 现在的肺痨对比出道那几年 已经温柔很多了[微笑] 还不是因为我们那批人一起长大了,变成熟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刚出道那几年真就护犊子 那是谁也说不得不然
  • 难道现在的道家高人,都流行用食物做武器?#茅山上清灵符#随缘收八卦门,茅山道术入室弟子,茅山法术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老担心你会瘦,怕你每天吃不饱,衣服穿的少,怕你又不开心的事情不跟我说,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爱你,这样平平淡淡的在一起就很好~一个从来不记任何日子的人~也会开始注重仪
  • 【程章伦:最好的投资机会依然在中国】如今,在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挑战,经济下行压力逐年上升。#
  • 小天现在也能给我这种感觉,但大多数时候他依然是活力的,闹腾的,让你感觉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是亢奋的。今天这个片策划的时候还挺喜欢的,出来效果也挺满意的。
  • 生命的路上,注定人来人往,值得反复去讀的人不多,值得用一生去欣賞和品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此生得以遇見,請好好珍惜!看完了这么多热热闹闹的乐趣,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