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住的病房的管床大夫热爱穿卫衣,每天查房都是卫衣套个白大褂,人家查完房一走,这病房三个阿姨大声评论这个大夫看起来不太稳妥,我后来仔细看看这个大夫,起码四十了,
结论1,穿卫衣显年轻,无论年龄多大
结论2,大家还是希望大夫看起来成熟稳重,能给患者安全感,无论是不是刻板印象,当下大家的需求就是这样[允悲][允悲][允悲][允悲]
配图我和我的小宝贝去爆米花的路上[哈哈][哈哈][哈哈]

【观山湖区金华园社区——15分钟生活圈 居民有着新期待】■核心提示

  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专题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把“三感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其中“一圈”,即是居民在出门15分钟步行距离的社区生活圈里,所配备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对于这个“生活圈”,观山湖区金华园的小区居民,有着过去的困惑,也有着今天的自豪,更有未来的新期待。

  据悉,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金华园小区,幼儿园、中小学就在小区内,出行有公交、地铁,超市、银行、社区医院等也应有尽有,无论是就医、就学,还是出行、购物等都已变得十分方便。社区特色平台“芯灵通”,还为居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服务,为老人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既助医、助餐,也助洁、助浴;最舒服的是,一到冬天,小区还集中供暖。

  目击:金华园的便利生活

  10月28日上午,观山湖区金华园A区,从铁路设计院退休的李天仁老人提着刚从星力百货生鲜超市买的鱼和鸡蛋回家。

  “现在买菜很方便,我从家里走到这边,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家住金华园B区的李老说,金华园有A、B、C、D四个小区,不只A区有大超市,B区同样有,C区还有不少生鲜门店,居民买菜选择多。

  李老跟着儿子生活,早晨送孙女去幼儿园,从B区走到C区,8分钟就到了,孙子在小区的北师大附小读书,更近、更方便。

  “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金华园的这个圈子内,现在的金华园,无论是就医、就学,还是买菜、出行都很方便。”李老说,社区里有58路、47路、218路、281路、208路等公交车经过,也有地铁,步行到观山湖公园站只需要10分钟左右。

  在金华园的A区健身广场,记者遇到了79岁的姜正甲老人,他正准备去观山湖区文化馆(图书馆)金华园街道分馆看报纸,喜欢看书读报的他,经常会去那里坐一坐。4个区的老人都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明年,图书馆准备订阅8种报纸,进一步满足辖区老人们的需求。

  A区隶属金华园居委会,为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服务,金华园街道办为居民打造的“芯灵通”平台很有特色。

  一位居民向记者展示其手机上的这个功能,记者看到,这个服务平台有“红马甲服务”“业务代办”“预约服务”等项目。

  “比如‘代办业务’,有城乡医疗、就业创业、高龄补贴、医保社保等,你只要填上名字,写上楼栋号,通过平台下了单,网格员就会上门来收资料。办好了,还会给你送上门,很方便。”一位老人说。

  而“预约服务”,则包括了就业、社保、计生、民政等诸多方面,诸如办二孩证、质押申请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上门帮忙办理。

  除了这个平台,小区居民群也提供了不少便利,如居民需要饮用水,只要在群里注明,物业工作人员很快就会送水到家;快递服务点就设在楼下的架空层,下楼几分钟就能拿到;小区堵了车,拍照发在群里,物业几分钟就会前来帮你挪开。

  金华园C区有个日间照料中心,既助医、助餐,也助洁、助浴,给辖区老人带去了方便。老人在家,没人做饭,这里可以送餐上门;老人生病,要去医院,工作人员可以带去医院;老人生病,不能洗澡,工作人员还可上门帮忙洗澡;老人在家,没人打扫卫生,工作人员上门保洁。

  “每餐6菜一汤,每天都不重样,最低12元,最高15元,多的时候,一餐就有20多位老人,四个区的老人都能来,一月服务一两百人次。近的,几分钟就到,远的,不到15分钟。”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说,疫情防控期间,不能聚餐,但可以来打餐带走,也可以送餐上门。

  而C区大门外的“社区24小时智能微超”,则给一些上下班回来晚了或者不想去超市的居民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

  “蔬菜、瓜果、排骨、鸡蛋、鸡肉和鱼肉,样样都有,一份份地都给你包好了,很新鲜,你只需扫码开门,拿菜付钱就行,几分钟就能搞定。”家住C区的邵阿姨笑着说,2010年,她刚来这里时,住的人不多,吃东西都要到美食广场那边去。现在,光C区门口就有一二十家小店,什么吃的都有。而随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尤其是到了冬天,还可以集中供暖,小区的入住率也高了。

  

  展望:辖区居民的未来期待

  

  在畅谈便利生活的同时,金华园的一些小区居民也对未来的15分钟生活圈有了一些新期待。

  金华园的这几个小区,定位的是经济适用房,因建设得早,小区停车位配置比例不高,尤其是B区和C区,停车难的问题相对突出。

  “每天回来晚了,就要找车位,很不方便。”一些居民希望社区在这方面能有一些规划,进一步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

  据了解,金华园社区有4000来户居民,但停车位只有2000来个。

  近年来,小区业主委员会、居委会包括街道办以及金丰物业等通过不断联动、多方协调,将小区里的一些角落,通过修整、更新改造的方式拓展出来,增加了不少停车位,但在数量上依然不够。

  A区和C区的一些居民则提出,小区的一些楼栋采光不好,家里晾晒衣服困难。虽然小区已为居民设立了一些晾晒区,但还是不够。有时候,他们不得不把衣物搭在健身器材上晾晒,希望今后能设立更多的晾晒区,来满足大家的需求。

  A区的一些老人说,辖区老人多,希望能多一些娱乐活动。目前,金徽和金铄居委会都有老年活动室,只有A区没有,一到下雨天特别是冬天,他们希望有一个能聊天、打牌的地方。

  “社区里有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网点,但我感觉还是不够。”住在B区的李天仁老人希望一些国有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能在这里多布一些网点,方便大家取钱。

  有老人则提出,社区里的菜价不便宜,有时候,他们要坐车去白云区买一些平价菜,希望社区能有更多的平价蔬菜。

  “社区幼儿园的名额不够,每年都要摇号。”一些学生家长提出了增加辖区幼儿园的名额问题,一些老人则对社区养老院、公疗康体服务中心等提出了新的期待。

  

  提质:将进一步完善15分钟生活圈

  

  “针对居民们的诉求,这些年,我们正在一件件地解决、完善。”A区金华园社区居委会主任高瑞梅表示,因为配套不完善,这里刚住满人时,曾存在人车混行等方面的问题,居委会通过协调,在小区采取人车分流等措施,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现在,我们小区唯一不具备的就是老年活动室。目前,我们正根据老人们的诉求,准备在小区架空层,为大家争取一个读书、看报、打牌的地方。”高主任说。

  而对于小区晾晒衣物的需求,A区的金华园居委会以及C区的金徽居委会均表示,接下来将在小区开辟更多的晾晒区,进一步满足居民的需求。

  据悉,此前因为配套不完善,金华园小区的电线线路老化,PU管也经常爆管,断水、断电时有发生,存在着停车难、开门难、用水用电难等问题,在居委会、街道办、业委会、物业以及辖区派出所的共商共建共治之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负责金华园项目的金丰物业田佳经理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小区车位管理,并争取一些资金为小区添置一些娱乐设施,同时为辖区老年群体的就餐提供更多便利。此外,他们还准备联合贵阳水务集团的直饮水公司,引进健康直饮水供居民选择。

  “15分钟生活圈,最主要的就是便民问题。”针对居民们的新期待,金华园街道优化营商中心主任常军表示,按照区里面的要求,街道办最近对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生活圈的建设要求,对辖区进行了摸底。目前,辖区缺的主要是养老院、文化活动中心、邮政营业场所、工疗康体服务中心以及生活服务站。接下来,街道办将根据“一圈两场三改”的要求,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

  其中,针对金华园社区停车难的问题,金华园街道正准备建一个社会停车场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辖区还有两个安置房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目前,他们正在想办法解决。

  “有场地就修建,没有场地,就通过租的方式来建设。”常军说。

  “群众缺什么,我们就不断地完善、弥补。”常军表示,接下来,街道办将携手各个单位,通过共商共建共治,从细微处入手,盘活存量、做好增量,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活配套服务,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会儿洗澡后睡觉,晚安,祝你好梦,早点休息[月亮] 本来想分享一下拉面家的荷包蛋,结果发现上次吃到的溏心蛋是个偶然事件,虽然鸡蛋有点小意外不过面还是好吃的,估计
  • 随意感受一下nh记者的文采[允悲] - 공개된 사진 속 정경호는 셜록도 울고 갈 시크한 ‘심멎’ 카리스마로 여심을 흔든다. 형사의 트레이드마크인 트
  • 晨祷 亲爱的主耶稣基督,我们感谢赞美你,感谢我生命的救主,你赐给我恩惠,带我走义路,从高天降临你把我救赎。主啊,你是我生命的唯一,我心深深的渴慕你!新的一天,
  • ——陈寅恪《忆故居》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岑参《蜀葵花歌》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刘禹锡《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
  • 废物能不能别cue别人了自己过得是有多糟糕这么喜欢the one别人的日常生活成天肆意评价他人是能抬高你的档次还是啥1k的门票觉得好贵噢怎么办噢连我看con的机
  • #郑允浩[超话]##郑允浩TrueColors##东方神起# 【YODMANOODlllll】更新各场演唱会高清饭拍❤️ [跪了][跪了][跪了][跪了]
  • 俺今天吃了个教训,去查了才知道,正规猫舍是注册了cfa等等,只培育一两个品种,爸妈都有正规证书,往上溯源五代都没有基因病,不出售繁育权的才叫正规猫舍。原来我微信
  • !【开心最重要】我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能给予爱的人物质上的满足,通过我喜欢做的一些事情中创造出价值,我希望他们都能活在当下,尽情享受,但我自己确确实实是只想有
  • Spark 发布近期新品模型名录: Scale 1:12: KTM Rc16 38 Red Bull KTM Factory Racing 2017 Bra
  • 烧流量看假面骑士系列的剪辑,看到龙骑的就越来越觉得龙骑里的契约兽在某方面来说是比人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一你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它就可以get到你想它做什么它就立马帮
  •   如果真像文中的李太太一样,遇到八卦镜正对着自家的情形,除了和对方去沟通以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煞气不太严重的话,可在窗帘上做做文章;  换一幅图案吉
  • 卷 / 评赞 各揪一个plmm~双色眼影搭配的都很实用抓起来就画不需要什么技巧01/02闪是比较大颗粒的 打底色比较消肿03上眼用的就是它!我最爱这盘!
  • 你可以跳出原来的生活圈子来看这段感情, 发现两个人是因为误解而造成的情感破裂,是沟通模式出了问题。整部片其实目的性和表达性也很明显,毕竟既要完成任务,又要照顾到
  • 给大家分享一个今天泡了很久的店在东方宝泰的#MINI HOME好绝,耳饰超级多,款式抓马我最爱,做工精致的,超爱啊啊啊啊啊啊我疯了,见一对喜欢一对,我缺的是耳饰
  • 对于收藏之路来说,收藏并是看你的东西多,而是看重你藏品其中之精华,是不是最顶尖的高端艺术品。#泉州古董鉴定[超话]##泉州古董鉴定[超话]##泉州古董鉴定[超话
  • 到郊外走走,那里的空气比较好——D在家喝咖啡看书,这样更能让人放松——E15.你会为自己寻找许多理由睡懒觉吗?是——B不是——C测试结果A——你也许喜欢怀旧的装
  • 他们的青春里没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无忧无虑,有的都是与年龄不符的沉痛,都是阳光照不到的孤冷角落。生命的线条原本就是简单的,丰富它们的只是我们情感的热血,是我们饱满的
  • 7月10日至7月31日,D4521次(北京至秦皇岛),北戴河17:11到/17:15开;秦皇岛17:32到。7月10日至7月31日,D4519次(北京至秦皇岛)
  • 微信号:aa313329627昨天超市买洗发水,售货员给我们介绍品牌阿道夫在做活动,买一送三,有无硅油的,润泽的,还有焗油膏,特别划算,我也没认真听,就觉得挺划
  • 曰:射时彼原未见我,彼既有灵,恐闻之或报复,故宁默也。始知其病者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