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地菩萨的愚痴系缚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此诸地有几愚痴?有几粗重为所对治”?

  佛为当机者解答,说有二十二种的愚痴及十一种的粗重,为诸地所当对治的对象。

初地的二种愚痴:一、执着实有我法的愚痴,未见道前的行者,还在异生位上,不知我无主宰、法无自性,所以就执有实我实法,他之所以如此妄执,是因有这二者的愚痴存在的原故。二、恶趣杂染的愚痴,未入正性离生的异生,既还站在凡夫的立场,当就免不了仍要造作三恶趣惑、业、苦的三杂染,所以然者,由于有这愚痴存在,使之不得不然的原故。粗重,是约二愚痴的种子说的,可谓二愚是现行,粗重是种子,因这粗重未断的关系,所以使诸现行法,没有堪任的功能性。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初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一时没有对治,一时就不能证入初地。

二地的二种愚痴:一、误犯微细戒行的愚痴,未入二地的圣者,所以还不能绝对的不犯微细戒行,即因有这误犯的愚痴存在,由他存在,所以就在不知不觉间毁犯了微细戒行。二、种种业趣的愚痴。就是误犯微细戒行的三业,三业毁犯了微细戒行,由于愚痴盖覆的关系,自己犯了戒还不知道。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二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一时没有对治得掉,一时就不能证入二地。

三地的二种愚痴:一、欲贪愚痴,以于过去多与贪欲相应的因缘,所以名为欲贪愚痴。由这愚痴存在,即障碍胜定及修慧的完成。慧是由定发的,定是由戒成的,但是现为欲贪所缠,内心一味向外奔放,那里还能成就胜定?胜定不成,又怎能开发修慧?所以名为欲贪愚痴。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是障陀罗尼及闻思慧的动力。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三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三地。

四地的二种愚痴:一、等至爱的愚痴,行者在三地位上,断除障胜定的愚痴,获得等至妙定以后,本可继续前进的,但因耽着妙胜定乐的关系,为这等至爱的愚痴所障,所以不能上进。二、法爱的愚痴,就是贪爱实有的诸法。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四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四地。一入四地,以菩提分法的智慧力量,就可解决这二愚痴了。成唯识论说:“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

五地的二种愚痴:一、一向作意弃背生死的愚痴,流转中的生死,在实有自性者看来,似有实有生死可得,亦复有实有生死可了,于是就专门的一向的注意如何弃背苦痛的生死。殊不知生死是幻化的,当下就是寂静的涅槃并无实在生死可得,亦无实在生死可了。行者这时不了此理,作意弃背生死,就成为愚痴大障了。二、一向作意趣向涅槃的愚痴,寂灭的涅槃,在实有自性者看来,也认为是实有的,所以就一向以来专门注意要怎样方能趣向涅槃。殊不知涅槃也是幻化的,即生死就是涅槃,离生死求涅槃,涅槃根本即不可得。行者这时不了此理,作意趣向实有涅槃,就成为愚痴大障了。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五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五地。一入五地,就可解决这二愚痴了。深密经疏解释说:“五地依四谛观以为方便,入彼四谛染净因果无差别道,是故能断背趣二愚”。

六地的二种愚痴:一、现前观察诸行流转的愚痴,就是妄执十二缘起的诸行流转,以为实有染者于中不息的流转,其实是缘起的钩锁,无实染者的轮回。行者不知,所以是愚痴。二、相多现行的愚痴,就是妄执实有的净相现行,以为实有的净相不断现前,最为可喜的。殊不知执有净相,即不能契入无相妙观。行者不知,所以是愚痴。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六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六地。一入六地,就可解决这二愚痴了。成唯识论说:“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

七地的二种愚痴:一、微细现行的愚痴,谓六地圣者,虽已解决了粗显的缘生生灭的诸行流转相,但仍妄执微细的缘生生灭的诸行流转相。二、一向无相作意方便的愚痴,谓在六地位上,解决了相多现行的愚痴,获得了无相妙观的安住,可是并不能任运自然的住在无相观中,而是需对无相观行一向作意方便勤求加行,方能有把握的住在无相观中。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七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七地。一入七地,就可解决这二愚痴了。

八地的二种愚痴:一、于无相作功用的愚痴,七地圣者于无相观一向作意方便勤求有功用行的缘故,因而不能于无相观作无功用的趣证,所以也就不能进入八地的圣阶。二、于相自在的愚痴,相指身相及国土。若观一切法无碍,随心所欲现起什么即能显现,这叫于相自在。假使观诸世界,随心所欲变现怎样的国土即能显现,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八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八地。一入八地,就可解决这二愚痴了。

九地的二种愚痴:一、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的愚痴。此中包括三种无碍辩:于无量说法陀罗尼自在,是指的义无碍解,谓于所诠意义总持获得自在,能于一义中现起无量义的。于无量法句文字陀罗尼自在,是指的法无碍解,谓于能诠教法获得总持自在,能于一名句文字中现起一切的名句文字的。于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是指的词无碍辩,谓以种种言音辗转为诸众生作种种训说解释,使诸众生皆能了解其所说的言音,获得总持自在,能于一音声中现起一切的音声的。可是有种愚痴,障这三种自在,使不能得,所以名为愚痴。二、辩才自在的愚痴,这是指的辩无碍解,谓能善达众生的机宜,作种种的无碍辩说,使诸众生了知其为善说法者。可是有种愚痴,障这自在,使不能得,所以名愚。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九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若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九地。一入九地,就可解决这二愚痴了。

十地的二种愚痴:一、大神通愚痴,十地的菩萨,通达十地位上的法界相,获得广大的神通,以此神通,现起身、口、意的自在三业,自在的做化导众生的事业。可是未入十地前,为一愚痴障碍神通现前,所以名为大神通愚痴。二、悟入微细秘密愚痴,十地的菩萨,通达十地位上的法界相,就是悟入最极微细的秘密境相,因为到此地步,所有因中所悟的境界,唯此微细深密。可是未入十地前,为一愚痴障碍行者的悟入,所以名为悟入微细秘密愚痴。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十地圣者所当对治的物件,若不把他对治,就不能证入十地。一入十地,就解决这二愚痴了。

佛地的二种愚痴:一、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到了第十法云地菩萨的地位,对一切所知的境界所有粗显的执着,都已断除,但还有最极微细的执着,未能泯除,也就是说,尚有最根本最微细的所知障在,因而不能证得如来所证的大菩提。二、极微细碍愚痴,这就是烦恼障种,有这烦恼障种在,就不能证得如来所证明的大涅槃。这二愚痴及彼粗重,为佛地所当对治的物件,如不把他对治,就不能圆成佛果。一入佛地,就解决这二愚痴,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了。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
  
  “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麁重故,安立诸地。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彼系缚”。

  佛陀所以安立诸地,是因有如上所说的二十二种的愚痴及十一种的粗重的原故。此诸系缚,在开始踏上初地的圣位时,虽已能部分的解决,但彻底的究竟的离彼诸愚及粗重的系缚,唯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方能办到,所以说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彼系缚。

呜呜呜呜呜呜
向长沙的朋友们安利一个小众剧本杀店:壹辩
一定一定要去打店里的山百合怒放的冬夜
老板是律师 把整个本进行二次创造 改得特别优秀 庭审模式也非常有意思[悲伤]老板人也好温柔 复盘完陪我们聊了好久的天
打完本整个故事让人感触好多 真的是个好本 壹辩真的是个好店 就是老板太佛系了[悲伤] https://t.cn/A65GIQIR

请看我的佛堂(十六)

2、讲述那烂陀十七位班智达之第一龙树大师的事迹(下)

之前我讲过龙树是中观宗的大车轨,但我想大家不一定知道“大车轨”的定义是什么。根据第一世嘉木样大师的《般若大疏》的意趣,“车轨”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不依赖任何其他的注释而自己能极善地阐释佛之意趣的圣菩萨形相者。再讲得清楚一点就是说:一、除了佛语不需要依靠任何其他的论著,这就是说,阐释佛经的时候,如果要依赖佛语以外的论著就不是车轨;二、靠自己的智力能准确无误地阐释佛的意趣,这就是说,如果不能准确无误地阐释佛经,就不堪作车轨;三、必须要达到圣菩萨的境界,或者以圣菩萨的身份阐释佛法,这就是告诉我们,凡夫异生不能胜任“车轨”。所以,我们解释佛经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

那么,龙树大师开了什么样的车轨呢?是“中观宗义”。什么是“中观宗义”呢?中观宗主要是以中观见而命名的,所谓“中观见”是对事物的一种看法,这种看法不偏于对立法的任何一边,所以称之为“中观”。所谓对立的两边,主要是关于事物的常边(有)和断边(无)。我不打算在这里详细讲无自性、缘起、中道、二谛等概念,若有兴趣,应该对龙树思想的代表作《中论》,进行如理闻思。

  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而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有为法都是无自性的。不仅如此,包括无为法在内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因为一切法都是由种种的条件和合而成故。但这并不代表否定其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方式并非不观待任何条件而独立形成的,不是自性有,而是缘起有,一切法都是唯名而立的。《观四谛品》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中观思想最早传入西藏是在赞普赤松德赞时期,那时从印度到藏地静命论师、莲花戒等大部分都是持中观见的。后来藏王赤松德赞又命令,“从今以后,‘见’应以龙树的宗规而行持;‘行’应以‘十法行’及《般若波罗密》而修学。”这样中观学说在藏族地区奠定了基础,成为历久不衰的主流。 在藏地,不管是宁玛派,还是萨迦或者噶举派,基本上都是持中观宗义的观点,尤其是到了格鲁派,完全继承龙树、佛护、月称系中观应成派思想的宗旨。也就是说,中观应成派思想被看作是所有宗义中最正确、最究竟、最圆满、最深刻的思想。

藏传佛教,思想见解及修持实践划分,继承了印度佛教的传统,主要分为三大传承:深观派、广行派和伟大行派。从释迦牟尼佛传至文殊菩萨,次传圣龙树大师、圣提婆论师、月称大师等次第传出之师承,叫做“深观派”传承,主要阐释空性智慧方面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传至弥勒菩萨,次传无著大师、阿闍梨世亲等次第传出之师承,叫做“广行派”传承,主要阐释修道次第方面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传至文殊菩萨,次传寂天菩萨,以“自他相换”修持菩提心为主之师承,叫做“伟大行派”传承。

一般以深观和广行两大传承为主,伟大行可以说是从广行派中分出来的一支,因为这两大传承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深观的极致可以成就佛陀法身,广行的极致可以成就佛陀色身。所以,如果想成佛,就不能不学修这两大传承的一切教法。

龙树菩萨是佛陀亲口预言的能正确无误解释《般若经》的深义,能毫无错乱分辨了不了义的大菩萨,在《楞伽经》、《大云经》以及密教经典《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之中都对龙树做过详细的授记。例如在《楞伽经》,在卷六《偈颂品》中说:“大慧汝应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 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这就说,佛陀涅槃以后,未来有一个人能够护持佛陀的教法,他会出生在南天竺,而且将会是一位很有名德的比丘,他的名字叫“龙树”,他既能破除认为一切法都是自性有的常边之见,也能破除认为一切法都是毕竟无的断边之宗。这就是预言了龙树大师会依据《般若经》的甚深空性,著作以《中论》为主的“中观六论”,开创中观学派而弘扬佛的无上大乘教法的事迹。在一般人看来,龙树菩萨好像是一位只证得“初地”的菩萨,但实际上,龙树通过修持“密集金刚”法,已经证得双运金刚持——佛陀的果位。

龙树大师,不仅在印度佛教及藏传佛教界如此重视,而且在汉传佛教中的地位,也是无人能比的。他的教法确实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佛教界,深深扎根在了后世佛子的心中。汉传佛教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不仅曾为龙树菩萨立传,记录了龙树菩萨一生的行迹,而且翻译了他解读佛陀教法,帮助理解佛陀甚深法义的核心经典——《中论颂》。不仅如此,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等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都公认龙树菩萨为本宗的祖师,尤其是禅宗称龙树大师为第十四代祖师。所以龙树大师有着“八宗共祖”、“第二佛陀”的美名。

对于龙树大师的寿命长短,佛教界有很多传说:据唐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树在晚年的时候,研制成功了一种长寿灵药,虽寿过百岁,仍不见衰老的迹象。当时传说国王的寿命跟龙树菩萨等同,于是太子为了能早日登基,就来到龙树菩萨面前,诉说衷肠。龙树菩萨为了展现大乘菩萨布施的精神,就将生命布施给了这位太子。因此,龙树菩萨的享年应该在百岁左右。

在觉囊大师多罗那塔在《印度佛教史》中说:“商羯罗王享寿一百五十岁左右,关于阿闍梨龙树的寿数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差七十一年到六百岁,一种认为差二十九年到六百岁。前者是依据龙树在中印度住二百年、在南印度住二百年、在吉祥山住一百二十九年的传说而作的概算。我的上师班智达们说:这无论如何也是将半年算作一年。”后一种说法,除认为龙树在吉祥山住一百七十一年以外,其余与前说相同。由于龙树修成了摄生术(凭借花草药石以求延年益体之术),皮肤变成摩尼宝的颜色,又由于他在吉祥山修定证得第一悉地,有三十二相庄严其身。”

虽然龙树大师寿数方面有着许多一般人难以理解或不同的说法,但是龙树大师对佛教的贡献和伟大的事迹永远都是不可磨灭的。藏族大学者多罗那塔大师在《印度佛教史》中说:“阿闍梨(龙树)从听闻、讲说、修行、兴建佛殿、供给僧众生活、利益非人、击退外道的辩难等各个方面护持佛法,对大乘的教法以无比的恩德。此大婆罗门及圣者龙树的本传,在《受持教法七师传承记如意宝藏》中有完整的叙述,阅读该书即可详知。”

龙树所宣讲的”空”的思想,不仅对东方佛教徒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西方哲学界对他的思想也给了很高的评价,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卡尔‧雅斯贝斯在1757年着的《大哲学家》第一卷中,列举了15位世界”伟大的哲学家”,其中就有佛陀和龙树。

不仅如此,而且龙树大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宝贵言教,龙树大师的论著极为丰富,如显宗或中观空性方面的著作有《中观》、《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精研磨论》、《宝曼论》等中观六聚理论,以及《般若百颂》、《大智度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等论著。同时还著有涉及五明的各种论著,如《亲友书》、《八粗重罪》、《普贤行愿解说》、《如意牟尼梦语》、《布施说集》、《出世间论说》、《八加行》、《智树论》、《士夫齿密论》。还有引经据典著成的如:《经集论》,道次要义结合佛经的《稻秆经释》、《妙吉祥胜义赞》等论著。

在密法方面的著作有《密集成就法略论》、《成就法与经合论》、《圆满次第五次第论》以及四部密续许多本尊成就法等论著。因为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所以被誉为“千部论师”。

因此,有赞曰:
“佛母密意离边真实义,
善以甚深缘起理明说,
依教明辨大乘中观轨,
龙树菩萨足下我祈请。 ”
(རྒྱལ་ཡུམ་དགོངས་དོན་མཐའ་བྲལ་དེ་ཉིད་དོན།།
རྟེན་འབྱུང་རིགས་ཚུལ་ཟབ་མོས་གསལ་མཁས་པ།།
རྒྱལ་བའི་ལུང་བཞིན་བཞིན་ཐེག་མཆོག་དབུ་མའི་སྲོལ།།
འབྱེད་མཛད་ཀླུ་སྒྲུབ་ཞབ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班字尔慈智加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当我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受到什么是贫穷所带来的自卑,你会努力奋斗让她吃上牛排,但其实她更愿意吃馒头让你少受点苦,说白了你不是长不大你是想不想长大。 送
  •   戌是灭的意思, 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酉是老的意思, 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 在里面,看到了我的男神徐志摩与泰戈尔的老照片,虽然以前见过无数次,但每次见到都是那么激动;志摩先生是我少女时期的偶像,美丽的诗句曾令我神魂颠倒,我读过他所有的作
  •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
  • 散光常与近视分不清楚,因散光的症状与近视相似也有不同,散光也有视物模糊、眯眼、头痛和视觉疲劳的表现;但与近视的成因不同,散光是由于眼睛屈光体不是一个完整光滑的球
  • 唱了新歌《疯人院》《神树》《好想爱这个世界啊》之前就有听他说这张专辑的概念会做得比较“大”又有《地球之盐》已经那么宏大的题材在先,《神树》竟然真的做到了比地球之
  • 若是我们还没有经验过那种没有后悔的懊悔,还没有以真实谦卑痛悔的心灵憎恶自己的罪愆,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就是我们还没有切实地追求罪孽的赦免;而且我们若还没有切实追求
  • 五月天已经是我的信仰啦 妈呀太矫情了我只是想说我特么又年轻了,and阿信这个胖纸!!!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我是[偷笑]#五月天# #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一起
  • 【市级多部门联合回复一位市民的信件,看看都说了啥……】一位热心市民说:我热爱攀枝花,总想为她在发展的过程中出谋划策,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请作为决策时参考:1.
  • 会上,永登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立山汇报了2019年度全县民政工作开展情况,随后政府副县长刘立善结合该县民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推动我县民政
  • 那么你在哪儿工作啊?那你要在周末干什么?
  • 参观都江堰是儿时的情怀,唯一遗憾的,那天下着毛毛雨,拍照效果不好!拜水都江堰,感触颇深:景美水清,敬佩古人的智慧,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什么,李冰是如何治
  • 而作为“谋女郎”的倪妮,在电影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而在电视剧领域却似乎慢了些,最近两年才有新的作品,一部是和陈坤合作的《天盛长歌》一部是搭档张震的《宸汐缘》她在
  • 生活中至少得有一个原因是值得我们受苦的,我希望那个原因是你。也允许自己大大方方的依赖你,喜欢你,和在某些时刻恨的咬牙切齿的跟你抱怨“怎么又这样啊”。
  • 姓柳的猜到我会调换他的杯子,所以故意在杯上做了手脚来欺骗我。”  赵江拿着水晶杯恋恋不舍,他想了想,对柳生道:“水晶杯你带在身上很不方便,不如我替你保管,等你离
  • 还是气。!
  • ♥️你知道吗,那种看你的演唱会然后能跟你一起唱完整场的感觉,有多么美好和幸福。#明明 (电视剧《加油你是最棒的》超级推广曲)[音乐]# 2019.8.10,《十
  • 何况对于小孩子,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哦。何况对于小孩子,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哦。
  • 咸阳天然气涨价了 看看你家的用气成本】4月28日,咸阳市天然气总公司发布消息,根据《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理顺咸阳市城区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咸发改物价【20
  • #霜月隼[超话]#☆本日は霜月隼(CV木村良平)誕生日☆ 海「しゅーん!誕生日…」 一同「おめでと~~~!!!」 隼「ありがとう、皆!ふふふ…大好きだ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