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士念佛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乙未年的春节,正月十三,夏老师关于念佛的一次开示。

过去老师每个礼拜到我家一次,很多人都能参加,这样的道场现在很难遇到,解放了嘛。

今天是殊胜又殊胜,有人能讲,还有人能听,有道场,鲜花庄严,同修又能聚会,这里头有殊胜的因缘啊。

因为当时我那儿做道场,所以夏老师常去。

那儿的地都成了金刚地了,这种话夏老师不止一次说。

底下就讲到佛号了。

这一句佛号,能够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话。

他特别赞叹净土法门,他说了四句,夏老师这里引用了两句。

“ 净土法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

不要离开佛法,可以行世间一切法。

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要把世间法都扔掉,而能证佛法。

所以这个法对在家人非常契机。

《无量寿经》中,说完文殊、普贤、弥勒几位大菩萨后,

“ 德尊普贤品 ”,一开始就说到贤护等十六正士。

十六位正士是哪些人呢?

正士是在家人,是在家的菩萨,不止是十六位,这十六位是在家菩萨的上品。

贤护大菩萨,是位等觉菩萨,他降生在印度,一位大户商人,很多经典都提到他啊。

还有其他几位正士,都是从它方世界来的,替佛弘化,现居士身。

所以这个法门特别适合在家居士。

为什么呢?

不要废除世法,可以证佛法。

不必离开世法而证佛法,画画啊,写字啊,设计电脑等等,

哪一件事能防碍你修行,世间的事都可以做。

所以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当今这个时代。

大家都能够去生产,都能够在社会上做工作,

不用关着门去修持,所以它特别契机。

不管将来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净土法门都能适应时代。

从现在起,一直到最后法灭。

佛法住世的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有四千年,
一种说还有九千年,
净土法门都能契机啊。

所以夏老师说 “ 这一句佛号,即是不离世法而证佛法 ”。

就这一句佛号就可以证佛法。

这一句佛号,不管干什么都可以念。

古代有一位黄打铁,只会打铁,不识一字。

拉风箱时,南无阿弥陀佛……,

打铁时,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三年之后,站着说了四句偈:

“ 咛咛当当,久炼成钢。
太平将至,我往西方 ”。

说完后站着立化了。

不废世间法呀,他还是照样打铁,而证了佛法嘛。

夏老师的话,“ 但能不忘,即是功夫 ”。

刚才有人说,念得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

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

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句佛号马上就接上,这个不碍事。

必须得有个地方才能修,即是将世法佛法打成两截了。

非得有个地方,有个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两截了。

不需另外找一个环境,什么地方都可以修,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修。

佛太慈悲了,净土法门是佛不问自说的。

《阿弥陀佛经》不是谁问的,佛自说的。

佛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怎么做才能去。

为什么佛不问自说呢?

就是因为它能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师的话,“ 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 ”。

这一句佛号可以称为显教,说它是密教也可以。

佛号即是密咒。

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

把密宗公开了显说,就是净土法门。

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

只要肯念,成佛一半。

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

这话说得非常恳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经成功一半了。

抢救,别管它是有妄想还是没妄想。

如果不抢一句是一句,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麻烦呢。

能抢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许能念个一千句,一万句。

“ 抢救 ” 这两个字,大家要好好体会。

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

“ 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

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

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

这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不能证正觉 ”。

念佛念到成片,就是能有一片很清净。

再进一步,就是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这不大容易达到。

事一心,就是老有这一句。

无论在干什么,无论什么时候,这一句都不断啊,见惑、思惑都没了,就到了事一心。

这个很具体啊,所以佛法是最科学的东西。

有很多人乱来,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说证到了事一心还有见惑、思惑,那就不是。

理一心要破无明,这句佛号是破无明最好的方法了。

理一心就是破无明了,就是证。

念佛成片就是证。

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

我常常说,不要求你把佛法当做唯一的,

只要求把它当做第一件事,这个要求不是很高。

如果要求你把它当做唯一的,别的都放下,那只能专心去修持了。

现在不做这样的要求,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现在人的根器,而且这么做也不见得就好。

只要求你把它当做第一,把它照顾好,还有第二第三啊。

但在有矛盾的时候,你要保持第一啊。

两个要选择的时候,要保证第一,放弃第二。

就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证。

这个事咱们都能做得到啊。

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

大家老说证,这就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就不能证正觉啊。

“ 不忘 ” 也做不到,“ 成片 ” 也做不到,还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夏老师的话,“ 第一步证,就是要从这里证起。

不一心不乱,也能往生。

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 ”。

所以我们修持还是要专一点,不要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不管什么还都有一点,其实一法就是万法。

要是真熟了,修行也就是六个字,生处熟,熟处生。

贪嗔痴咱们太熟了,我们修持让它生一点。

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太生了,就是让它变熟一点。

就是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老想不起来。

要熟处变生,生处变熟。

要想生处变熟,你就是老提这一件事很容易变熟。

一会这儿,一会那儿,那就不大容易熟了。

所以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

应当要老念,苦也念,乐也念。

不必要一名顶一句。

我过去就用追顶法,一句顶一句,不是必须的。

一句顶一句的好处呢,不给妄想留缝,就是紧了一点,不必老是这么念。

心中老有这一句,这一点不大好体会。

不是一句顶一句,那心中怎么会老有这一句呢,慢慢体会。

只要心中老有这一句,就是一向专念。

所以有的时候要体会,就是去把当时打掉的什么话,都体验起来。

只要心中老有这一句。

夏老师的话,“ 一向专念是因,一心不乱是果。

一向专念,人人能办 ”。

还有些人不能办的,那只是他不肯办。

还有人说身体上有缺陷,我 “ 抢救 ” 不了,没有这回事。

所以老有这一句,佛法时时现前啊,时时心里头都有佛法。

夏老师说,“ 佛法能够时时现前,尘劳就处处解脱 ”。

时时都有佛法,处处都可以解脱尘劳啊。

底下这几段话做证明了。

夏老师讲了念佛,这句佛号就是真般若,这是最密的核心,是剥芭蕉所见的心,一句佛号当下即是常寂光。

这是很殊胜啊,为什么呢?

夏老师说,正念相续就是 “ 常 ”。

念头是正念,一念接着一念就是 “ 常 ” 啊。

湛然不动就是 “ 寂 ”。

就是这句佛号清清楚楚,清湛极了,

这里没有动摇就是 “ 寂 ” 啊。

光明遍照就是 “ 光 ”。

所以念佛人有一由旬的光明,一由旬最少是四十华里啊。

有人说,你修得好有一尺多高的光,

其实这些都是诽谤,我听了很不高兴。

念佛人有四十里的光。

有人就喜欢找这的人看。

当然这一句佛号就是常寂光。

“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 ”。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啊。

“ 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 ”。

起了我要精进的心,这是妄,不是精进。

所以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啊。

真正的佛法,没有思量的地方。

这些话都不是夏老师自己说的,多少经典都是如此,这是个总结。

就看你肯不肯接受了,相信不相信了。

“ 常思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陷 ”。

常常想着净土就在眼前,老当眼前就是净土,你在日用上头头没有欠缺的。

这就是净土,香光庄严,这就是佛法。

最后夏老师说了一句偈子:
“ 坚持正念相继不断 ”。

贵在坚持要相继,关键在相继。

所以刹那的见法也不是难事,就是相继大难。

坚持正念相继不断,这样的话怎么样呢?

“ 常寂光中时时相见 ”。

彼此在常寂光中时时相见。

常寂光土是极乐世界四土中最高的土,是佛所居的土,法身大士所居的土,称为常寂光。

凡夫往生,只是在凡圣同居土。

断了见思惑,才能生到方便有余土。

破无明,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

四十二品无明,这里是很深啊,无明破了一层还一层。

破一层就可以分证常寂光土,全破净了就是佛了,究竟的常寂光土。

那么,只要正念相继不断,就在常寂光中时时相见。

“ 虽隔万里无异对面 ”。

虽然相隔万里,跟在对面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常寂光中时时相见,虽隔万里无异对面。

“ 如人饮水自己体验 ”,就像人喝水一样,是冷是热的,自个知道。

因此,我们说佛法是真实不虚。

今天啊,有这么殊胜的机会,我有二十几年没到这儿来了。

当年,夏老师说这些开示的时候,就坐在那面,我就坐在这个位置,就在这个屋子里。

今天我很惭愧,主要讲了夏老师的两段偈,全拿出来讲时间不大够,把重要的拿出来供养大家。

那么,在目前这种形式下,这样的聚会还是很稀有的,应当珍重。

我搁耽大家不少时间,向大家道歉。

《法华经》妙音菩萨想见涅槃佛

(第二百零八段)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萨种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愿为我等说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见是菩萨色相大小,威仪进止。唯愿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萨来,令我得见。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正使和合百千万月,其面貌端正、复过于此,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曜,诸相具足,如那罗延坚固之身。
入七宝台,上升虚空,去地七多罗树,诸菩萨众恭敬围绕、而来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到已下七宝台,以价值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四大调和否?世事可忍否?众生易度否?无多贪欲、瞋恚、愚痴、嫉妒、悭慢否?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否?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否?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否?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否?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唯愿世尊示我、令见。】
文殊菩萨对释迦佛说:世尊!“妙音菩萨”种下了哪些善本?修了些什么功德?而有如此大神通力?他行的是什么三昧?愿世尊为我们解说这种三昧的名字,我们也想精勤修行,行此三昧,还想见到“妙音菩萨”的色身相貌,身材是大是小?是高是矮?在威仪和言谈上举止如何?唯愿世尊用神通力,在“妙音菩萨”来后,让我们能见上一面。
这时释迦佛告诉文殊菩萨说:此处有久已涅槃了的“多宝如来”,多宝如来虽已涅槃而实未涅槃,凡有法华会就要前来,他可以用神通力现其像,为你们引见。
于是“多宝如来”告诉“妙音菩萨”说:善男子!你过来,娑婆世界的文殊师利法王子想见你的身像。“妙音菩萨”听到后即离开了本国,与八万四千个大菩萨一齐向娑婆世界而来,在经过的所有国土,都出现了如佛出世般的“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中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地动六相。新译《华严经》卷十六等列举“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三种、即: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六种震动表示瑞相。
妙音菩萨所经过的故土,都现六震瑞相,并同时雨下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宝石”这七宝成就的莲华,还有百千种天乐,不击鼓而自然奏响,并演唱各种法乐。
“妙音菩萨”身材高大,两眼像非常广大的青色莲华叶,正面看像和合而成的百千万个月亮,非常清澈明亮,面容端庄,相貌堂堂,其容貌比漂亮的眼睛更好看,身是紫磨真金色,有无量百千多的功德庄严其身,威德如太阳光一样非常炽盛,光明遍照一切处,六根和诸多灵相具足圆满庄严,如“那罗延坚固身”。
“那罗延”译为金刚力士:金刚具不坏之义、故称“坚固身”。这时“妙音菩萨”入于七宝莲华台中,上升到虚空,离地有七棵“多罗树”那么高,“一多罗树”的高度约为七十尺,计为490尺高。八万四千位菩萨恭敬地围绕着“妙音菩萨”,共同前来拜访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住的“耆闍崛山”。
“耆闍崛山”又名“灵山”: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的山峰,因是佛陀说法的地方而闻名。此山为王舍城五山中最高大者,园林清净,圣人多居此处。佛也常住于此,诸大乘经典多在此山中说。
到了耆闍崛山后,菩萨从莲台上下来,手持价值百千万亿黄金的璎珞,到释迦牟尼佛所,对佛五体投地行跪拜礼后,献上璎珞请世尊收下,对释迦佛说:“世尊!我受“净华宿王智佛”的委托,向世尊问安:世尊很少生病?很少有烦恼吧?饮食起居还轻松利乐吧?色身四大还调和吧?世间不顺的事还能忍吧?众生容易度吗?众生有无太多的贪欲?嗔恚和愚痴?嫉妒和悭吝?骄傲和我慢?有无太多的不孝父母?不敬出家修行的沙门僧人?邪见多不多?不善心重不重?他们能不摄受严重障道的“喜、怒、爱、恶、欲”这五种情感吗?”
“妙音菩萨”又对释迦佛说:“世尊!众生能降伏四种魔吗?即:1、五阴魔:指色魔、受魔、想魔、行魔、识魔,此五魔生一切苦恼。2、烦恼魔:即贪魔、嗔魔、痴魔、慢魔、疑魔、邪魔,此六魔生一切烦恼。3、死魔:断人命根、夺人生命之魔。4、天魔:伤人法身、断人慧命之魔。”
“妙音菩萨”说:久已涅槃的“多宝如来”,住七宝塔中,曾发愿说凡有讲《法华经》处,都要来听。我的老师“净华宿王智佛”要我代问,“多宝佛”来了吗?还要我问候“多宝如来”“安隐”吗?“安隐”意为安住于轻安禅定中。少烦恼吗?在七宝塔中堪忍久住吗?妙音菩萨又说:世尊!我今天想见到“多宝如来”的身像,唯愿世尊指示,让我能见到“多宝佛。”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智渝法师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的烦恼,只有愿生西方,愿见弥陀的一念,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希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心中不种娑婆种子只种西方种子,一定往生西方,不然的话,你的心中,乱七八槽,见不得人的种子多得很,往生西方的希望便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见不得人那只有去见鬼,怎能见弥陀呢?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都对得起,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决定往生。
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说,外面起的什么境界,都是自心所现。有什么心,必现什么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起什么样的念,必成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心,必现什么样的境。念地狱,就心现地狱,念饿鬼,就心现鬼界;念佛,当然心现佛境。所以经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因,所现的境是果,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嗔心和杀心重的,必造恶业,恶业因缘,必现地狱。所渭“恶业将盈,地狱相现,净业将熟,佛身现前”。
念佛须要有真信切愿,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有信而不真,有愿而不切,念佛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最多只有一半往生希望,心中杂染种子太多,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往生希望,天天胡思乱想,吵架闹事,造恶业,念佛只是嘴皮上玩耍,往生就绝无希望了,相反地,堕落三途倒是有希望的。有些人喜欢打麻将,心中只有麻将经,没有阿弥陀,我敢说,他死后一定作麻将鬼。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现十法界,所以念佛多少快慢,和往生的关系很少。念佛贵在调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决定往生。你能否往生,或者你将来落在那一道,不必问人,只问自心便知端的。

大家要切记,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
我们众生心,往往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二执是人我执,法我执。这二种执着不出我慢心,都是我慢心的表现。要是你能细心地观察众生“相”,就会发现都是我慢心的表现。私心是我慢心,暴躁是我慢心,耍小性子是我慢心,不能和合众,不能互相团结,是我慢心。……总之,众生“相”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一个我慢心。古代善知识,善调学人的我慢心,实在不容易。
众生都被二障所碍。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怎样对治二障呢?总说,以念佛对治,别说,以戒定慧对治。
先说“戒”。所谓戒,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固然,外表规规矩矩是威仪,也是需要的,但徒具其表,而身心过错不断,那不能算“戒具足。”
图片
所谓“定”,是要求你心住一处,不散乱。若是你们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和一块木头一样,而心中却胡思乱想,也算不得“定具足”。
什么叫“慧”?所谓慧,不是指“世智辩聪”,那些小聪明而言,而是指心不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的智慧而言。这种智慧也叫做“般若”。
“戒具足”,可以保住人身,不落三途,进一步,“定具足”,可以出“欲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再进一步,“慧具足”,可以出“三界”,成就“无漏功德”。
用戒道慧对治二障,虽然很好,可是很难。最方便的办法,足以念佛对治。不管是二执、三障,甚至八万四千烦恼,一概高举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可以通过生死关。
念佛时要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句佛号,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战。佛号一起, 一切放下,心中绝不下其他的种子,要提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一切放下以后,处处无心,处处只有念佛心,这叫事一心念佛,便是“清净心除烦恼,至诚心起佛号”。
图片
一切放下,自然处处无心;心既没有,就也没有“无心”,也就是说,“有”心不可得,“无”心也不可得。所以说,“处处无心处处心”。用此心念佛,“有”也放下,“无”也放下,“有、无”总无,自然会入圆融法界。“法界无性,无性缘成”。全体法界,乃至微尘许,无非一大缘。

法界既是缘起,所以可借信愿念佛因缘,求生西方。西方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我能念的是法界心,念的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所以说是法界藏身。能念所念,都是法界,心、佛、法界,没有差别。以佛心念心佛,所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种念佛叫理一心念佛。
不过,这种念佛方法,不是上根利智的是办不到的。如能办到,那末,念到心开,自性佛便圆现了。也就是说,“念到心中莲华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种念法,是一念圆成,不假于他,论“体”则法界圆融,论“宗”则信愿持名,论“用”则放下、无碍、往生。
这一法门是最高最深最微妙,是从释迦如来大悲心中流出的,比较其他法门,既直捷又圆顿,如山中须弥,法中之王。可惜末法时期,众生执重障深,以致这样的微妙法门,明珠暗投,被人埋没。唉!象这样至高无上的妙法门,浅智的怎能知道?小乘人怎能行持?
图片
说实在的,我本人就是小智小乘人,所以今天要沾大家的光,借大家念佛功德,求生西方。切盼大家要真信切愿修行,可以自度,可以度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法门是度生的桥樑。
回过头来,再说调心。无论忧喜苦乐,总要用一句佛号来调心。只让心现佛境,不要让它起烦恼,显现其他杂乱境界。心起烦恼,赶紧念佛。破烦恼,应先从破我执下手。能放下,就一切烦恼都被击破了。所以发觉有我执心,就应赶紧放下,立即念佛。
怎么是随烦恼转呢?譬如见美色,起贪心;遇逆境,起嗔心;于世情,起痴心。如此等等,都是随烦恼转。随烦恼转,便起业障魔障。心碍境,便起业障,境碍心,便生魔障。业障魔障都是心所造作,所以念佛贵在调心。
你要是不知怎样调心,只要回家后,吃也想生西方,睡也想生西方,作事也想往生西方,走路也想生西方,乃至苦也想生西方,乐也想生西方。这样,将来一定往生西方,因为“决定心,必现决定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嘉雯让“两球” 陈桢怡晒线赢晒! TVB精英尽出瞓身大搞《明星运动会》,其中前港姐冠军黄嘉雯率先预告参战羽毛球赛,更在社交网晒出手持球拍、着上超热裤骚纤腰嘅
  • #梅西0624生日快乐# Leo 34岁 Feliz cumpleaños! 我从初三毕业的暑假到大四毕业的暑假 而你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年纪 你值得最好的比赛
  • 哈哈哈真是可爱绝绝子,可是如此温柔的小仙女呢! “一条猪”[允悲][允悲][允悲] 想起了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只猪可是天才+全能,令人望而生畏! 又想到
  • 近日,Angelababy在某档综艺节目中发表观点,认为“被劝多喝热水还挺开心”,并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喝热水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看安慰你“多喝热水”的人是什么样
  • #育儿# 学校门口有一个卖鹌鹑蛋的小摊位 小孩子们过去一般都要吃1-2串,有一个小朋友想吃,奶奶说:奶奶没钱,没带钱,咱们一会儿回家就要吃饭了,孩子望着旁边吃
  • #时政晚报# 新闻发布会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季启明在发布会上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
  • 【重新解構「無性別時裝」 訪問3位時裝界行內人】近年來,「性別流動」這個概念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意識中,許多品牌相繼推出一系列男女皆宜的服飾,統稱為「無性別時裝」
  • #任嘉伦一任千面[超话]#[拳头]#任嘉伦穆青# [拳头]#任嘉伦不说再见# 你是我未曾预知的心动,你是我忘却年纪的追逐,曾经的你我来不及陪伴,往后余生必定紧紧
  • 我一条一条的翻到了19年的微博评论区。没时间了,我也没有找到我错乱记忆里的可能不存在的“评论“。 但是也看到了好多有意思的。自己记一下。 因为不想被预设答案的
  • 我真的很惨吗?其实感受上也不是。人会有一个保护机制,比如我以前的保护机制就是活不下去还可以去死。我的另一个保护机制就是拼了命给自己打鸡血,哪怕是把希望寄托在彩票
  • #丹宁定制生而为赢# SCABAL--世佳宝。英国最为奢侈的男装面料之一,被公认为“用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面料”,素有“面料之王”的美称   1938年创立于比
  • 很开心在池州的相遇,一杯安徽毛尖,几碟果盘,从两点多聊到四点多,急匆匆赶往池州高铁站。 金炜嵬、胡芳芳、鲍海涛,这些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眼前,想起了2013年我们并
  • 好茶不怕乱泡,乱泡出好味? 看到有人在介绍一饼老寿眉的泡法,对方说,投茶量的比例,他到现在也没有摸得很准,因为这饼茶还在不断陈化,风味还在不断变化。 但可以肯定
  • 我穿着全套的肖战李宁同款,带着陌森眼镜,吃着开小灶,旁边放着百威啤酒和蒙牛真果粒,桌子上摆着Roseonly的永生花,我一边欣赏,一边用肖战代言的腾讯视频VIP
  • 我切豆腐都是拿刀直接在手上切。今天一边切豆腐一边看电视没掌握好轻重,手上划了个口子,流血了。我也没在意,贴了个创可贴。饭后要把碗筷放到洗碗机里,老公说:“别整了
  • #邪恶# #Evil# #深影译制#讲述抱怀疑论的女临床心理学家Kristen Benoist与一名受训中的牧师及一名蓝领承包商组成团体,他们会共同调查一些奇迹
  • 《吕氏春秋》人生为局 • 德者赢之 一、 有些人认为,#国学实录# 人生多数在天命,正所谓说:天命难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地修德行善,这样
  • 所谓有虎无龙,是指从主屋的方向看,右前方有一栋住宅,主屋没有和另一栋住宅相连,并不构成钥匙形。住在这种住宅的女性往往控制了家中大权,男性生活的很辛苦。 所谓有龙
  • #黑龙江分数线##黑龙江高考##华侨大学# 欢迎报考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Huaqiao University)直属于中央统战部,是国家重点扶持高校,学校入
  • 就刚才那个“认真推荐法国留学”的博主,我翻了一下微博,刚注册的号,原来是给自己卖课的,怪不得画了一堆瓜,“认真”推荐呢。 我说了几句别太理想化的评论,给我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