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原理:禅宗是“直接从第八识起修”。什么意思呢?大乘佛教两大派,般若中观和法相唯识,唯识学讲“八识四智”。“八识”由浅到深分别是眼、耳、鼻、舌、身的五感官识;第六“意”识,即通常我们所谓的意识,为想识;第七末那识是意根所在,即意识的根源和依据,为我执之所;最深的第八识为阿赖耶识,这是根本识或说宇宙识,是人同一宇宙本体之所,对于人即是本体所在。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如来藏,藏一切种子之义,一切种子即一切法之种,唯识学原典《解深密经》所谓:“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个阿陀那识即阿赖耶识,“一切种子如瀑流”即禅宗所谓不住,不住之中有个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之物,即是本性空。故阿赖耶识,即禅宗所谓自性。
《楞伽经》(达摩西来最初用以印心的佛典,是禅宗重要经典,也是唯识本经之一)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这就是自性能生万法。八识只是方便说,第八识与其余七识只是海与海浪的关系,本来一体、本无差别。

“四智”即人在证到阿赖耶识的层次、证得阿赖耶识后,八识对于人就会转成四种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顾名思义。这里要特别注意,八识与四智其实也没有差别,只是八识是自然的客观状态,是天地本来的如如;四智只是对于所证之人而言,即你自己证到了这个层次所以有了如天地一样的自主性,只是有了这自主而已,而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更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未悟前你是被天地所主,即随波逐流、为物所转,对于你自己是困缚住滞,对于天地你却仍然如如化入在大化通流之中;悟后你与天地本性同一,你便有了和天地一样对自身的主宰力,这只是心性境界,外境依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故觉悟之人只是随缘。禅宗古德所以说:“悟了同未悟”。

所谓“直接从第八识起修”,就是直接往第八识做工夫。所谓顿悟就是跨越中间次第而直接证入第八识,直接得大圆镜智,因为这是根本处,故上面诸识于是一起转化,这就是一通百通、一了百了,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而教下的次第修行则都是由浅入深的方式,比如戒律可以说就是从前五识起修,止观禅定是从第六、七识起修,一层层化解超越,直至最后的究竟处。禅宗直接从第八识起修,所以才称教外别传,才为不历阶次的顿教。很多人肯定会迷惑,这种直接跨越是如何实现的呢?守戒都那么难,止观禅定更是复杂精密,都像是一堵堵高大坚实的石墙,构成一座巨大的迷宫,所以有成佛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说法,禅宗到底是怎么在未悟前就能直接面向第八识修的?明白告诉了我们其中道理的,是六祖。

《六祖坛经·机缘品》载,僧人智通看《楞伽经》一千多遍,不懂“三身四智”之义,于是来求教六祖。“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圆满为佛果。“四智”即唯识四智,六祖解说四智时说了一偈,答案就在这首偈里。偈云: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这首偈首先告诉我们的重要一点,就是四智不是四,而是一。“大圆镜智性清净”,性清净就是自性空,是了无所有、了不可得,它不是一个东西。方便说为二,正是“平等性智心无病”和“妙观察智见非功”,也就是并没有一个大圆镜智,所谓大圆镜,平等性、心无病就有如这镜的镜面,为能照;妙观察、见非功就有如这圆镜的功能,为照之;二者合一如太极,大圆镜则是无方无体之易。连这两者都是虚构和假名,因为只是纯粹功能,说到最后也不过只是“成所作智同圆镜”,一切只是如如幻相本身。大圆镜不在相上,只能心会,体证上虽然真实不虚,实相上却是真空无疑,犹如一片遍照之光。成所作的一切则皆如镜花水月,合之就是“但用名言无实性”。“繁兴永处那伽定”为龙定,有定力而现大变,为如如不动而能生万法之义。

法华经“佛所护念”的秘密

佛所护念:《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藏」解释为宝藏。

「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这四句话要从两种角度来观照:一者方便说,所有的老古佛都是赞叹弘扬《妙法莲华经》,帮助我们生起信心;

二者究竟说,「佛所护念」的「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三世佛即是一切万法——一切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树木华草、有相无相万法,就是一部《法华经》,就是一个念,叫「佛所护念」。

任何人没有办法不护念。你即使在诽谤《法华经》,你也在护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因为你就是《法华经》。你再怎么样诽谤《法华经》,你都是《法华经》。你护念也得护念,不护念也得护。

因为诽谤《法华经》,还加快了成佛的步伐。与《法华经》结恶缘也能得度,但是要受无量的苦。为什么讲诽谤《法华经》也能提前成佛啊?是他自己与自己比提前成佛。一个人要诽谤《法华经》,他终究要诽谤。他今生不诽谤,来世还是要诽谤。那么今生诽谤,是不是提前受苦啊?提前受苦是不是提前解脱啊?

所以我们也不要怕,有些人讲,我不敢劝家里的那个人念佛啊!他一谤法就有罪过啊!这是戏论说。即使他诽谤了佛法,他也能提前成佛。我们发慈悲心,是要尽量地把话说好,他能接受就更好。真正有些人,你怎么样讲他都要诽谤,你也必须硬着头皮讲。好好理解这个「佛所护念」。

#爱国爱党如来藏##妙茹云莲华##表情包##正能量##佛法最新开示##佛法看世间#

因果报应,屡试不爽?这三种“因”别再种了,会牵连家人
这世间,有因必有果。你种下什么因,便会结下怎样的果,这是世间亘古不变之规律。
在古时候,农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果农民春天并没有种下“辛勤”的因,就不会有秋天“收割”的果。
佛说:因果轮回,皆是天意。你今生的种种,皆是前世的因果。
不管有没有前世,不管有没有来生,其实我们都要明白,我们当下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影响未来的走向。
就好比有些人过分懒惰,不是今天啃老,就是明天蹭吃蹭喝,自己根本没有工作的能力。这样的人,也许他们能安稳一时,可最后还是会受到生活的打磨。
人,就是天地之间规则的载体,任何的规则都体现在人之身上,不管是报应,还是因果,不管是缘分,还是轮转。
有些时候,我们要懂得珍惜当下,不让自己留有遗憾,不做违背道德伦理的事儿。因为我们的原则,会影响我们未来的“善果”,影响余生的“幸福”。
曾有一位老禅师说过:“善人行善一生,哪管他中途受害,也都是善报子孙。恶人大行其道,哪管他今生幸福,可到最后,他的子孙会牵连不浅。善恶自有天定,因果自有循环,每一次的因,都需要慎重选择。”
因果报应,屡试不爽,这三种“因”,我们别再种了,难免会影响自己和家人。

透支身体的“因”别再种了,会影响后半生

古人有言:“死生亦大矣。”
生和死永远都是人这一生之大事。不管是生存之开始,还是死亡之结束,其实除这两者之外,其余的一切,都不过是小事罢了。
我们做人,就该明白“生死”的意义,然后才能更好地活好下半生。
我们中国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忌讳谈及“生死”。可是,这是必然会存在和发生的事儿,我们只有直面生死,才能变得潇洒坦然。
关于生死,其实与其有关的,便是我们的身体了。有健康的身体,我们自然就有长久于世间,感受美好生活的机会。可没有了健康,一切都不过是“尘埃”罢了。
在如今这个社会,其实大多人都在用“命”在赚钱,而忽略了身体。甚至有些人,他们宁愿为了一点小钱,而不管身体的警告,依旧我行我素。
其实,这就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因为身体一旦透支,健康一旦出现了问题,其实这笔花费,是赚不回来的。
有健康的身体,就是有钱。而没有健康的身体,不仅后半生的路曲折了,就连家庭也会受到牵连。
人,要懂得好好保养自己。那些透支身体的事儿,就别做太多了,因为有些“因”,终究有一天会结成“果”,让我们“自食其果”。

到处算计作恶的“因”别再种了,会影响子孙后辈
《增广贤文》有言:“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孝顺的孩子,不管他的家庭怎样,可他的子孙后代,终究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孝顺这样的品质,是会互相影响的。
而忤逆的孩子,他们只要心存忤逆,甚至外在的行为也毫不孝顺,那么不管他怎么教导孩子,他的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这就是父母的因,也是父母的果。这样的因果,不仅会报应在自己的身上,更会影响到自己的子孙后辈。
孝顺和忤逆,说到底就是人之品质。品质,大致能分为两种,一种为“善”,一种为“恶”。
善恶,看起来只是一种选择罢了,可它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当下的遭遇了,更是未来的人生走向。
一个行善之人,他的内心是光明的。哪管是黑暗笼罩,在他的眼里,都不过是污垢罢了,丝毫不能影响他的内心。
而一个作恶之人,他的内心是阴暗的。哪管身旁都是纯洁光明,可他的戾气和恶行,终究会将他推向深渊。
《周易》有言:“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善因,终得善果,而恶因,终结恶果。这是天道的规则,更是人世之规则。

乱花费钱财的“因”别再种了,会影响家庭

人之一世,所凭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钱财”。
说起钱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俗气”。可是,我们却要明白,世间的一切善恶,都源于俗气的钱财和带有欲望的人心。
钱财如果利用得好,自然能帮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是,如果钱财利用得不好,它就会成为我们悲催落寞的“助推者”。
对于钱财,其实我们老祖宗这么说道:“俗世之钱益万般之人。人若无钱,则如鸟失双翼,腾半空而骤落。人若有钱,则万事可定矣。”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其实我们要有一定的“钱财”观念,该花则花,不该花则存着。所谓“积谷防饥,未雨绸缪”便是这个道理。
我们中国人都有“存钱”的传统,其实这就是一种安全之保障。因为钱财就是我们人之底气。你有钱了,腰板就硬了,哪管面对什么事儿,都能巧妙应对。

而我们最忌讳的,应该就是乱花钱了。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你赚钱很难,可你能守住家庭中的钱财更难。这,就是一种考验。
所谓“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
那些大手大脚的人,其实他们就是种下了“难测”之因,而那些懂得节俭的人,他们就是埋下了“幸福”之果。
因果,总是相伴相随的。而我们,如果能够让自己不留遗憾,依“善”而行,相信祸患就会远离。#大乘佛教[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瞎了吧?!
  • 我没有权利把你们 抛留在那阴影的王国, 被隔在白昼的篱栅之外, 无言无语地屈从着 我无法企及的活生生的现实。 我们在黑暗中结婚,举行仪式, 我们是双背的怪物,
  • 《读书会》 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后。新燕子,禁得馀寒,风雨把人苦僝僽。梅粒今如豆。减却春光多少。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幽人展襟袖。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
  • 我有个五只鹅的故事要讲到80岁 我阿一直以来都是个很固执的人,一但决定的事就很难再改变了,所以我说我要喜欢你们到80岁就会喜欢你们到80岁,少一天都不算。我们
  • #浮图缘#客观来讲女主陈钰琪属于那种传统大眼鹅蛋脸美女,整个脸算比较立体,不是现在大家嗑cp喜欢的那种甜妹长相,所以很多人觉得女主和大部分男主没cp感,但是我想
  • 最近状态很差记忆力差到某种地步经常觉得脑子里空空如也忘记很多事情脸上也一直爆痘婚礼将近大家都在为办好它做很多努力(当然也包括我)我的体重却是不减反增可能除了离职
  • 佛说:摩诃迦叶于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处,作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泛宣传诸佛世尊的无量大法,于最后身时,得成为佛,名“光明如来”具足诸佛十大果德名号,即:1、如来
  • 无意间刷到的这段话缓解了我的抑郁这人啊,没房的时候,房子最好,没钱的时候,钱最好,离别的时候,相聚最好,生病的时候,健康最好!你说这辈子什么最好呢,穷人说:有钱
  • 截至5月9日,该局对全市第一批、第二批共54家学生返校复学食堂进行了全覆盖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良好,学生返校复学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  针
  • 中年悟道覺前非,邂逅相逢老禪師。 搐鼻經參眞面目,掉頭不受別鉗錐。 枯藤破衲師價事,白酒青鹽我是誰。 慚愧東軒殘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飴。 出入雲閒滿太虛,原來眞相
  • 因为得为老年时的我作打算呀,少壮不努力,老大怎么会有归宿?因为得为老年时的我作打算呀,少壮不努力,老大怎么会有归宿?
  • 学校的核酸地点改到了体育场的二层,我今天第一次走了上去,虽然过程中我有无数的机会可以随时进来,但我总觉得这种完全无压力的生活它不属于我了。但是还好,在我随时容易
  • 其实电动车底盘的硬实力和操控感一直在进步,尤其是当电动车进到豪华高端领域时,更是表现出了非常均衡且优秀的驾控实力,毕竟驾控的豪华感是其他方面豪华感的载体。这一配
  • 我是来股市大师姐,喜欢对指数做极限预判,而且只做非黑即白的预判,绝不模棱两可。纵观A股的技术面,其实如果明天主力不发力,继续不作为,那么市场很有可能就进入到另外
  • 穿着很舒适 没有那种一上身就突然冷一下的感觉(不知有没有人懂我这个熊真的太可爱了!寝室里的灯是黄色的 所以照的衣服也黄啦 但是衣服本身是白色的!
  •   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认为,羊奶粉目前已步入主流婴幼儿奶粉行列,契合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羊奶粉更应该实时进行产品升级,给宝宝带来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增强
  • 健康又美味的西红柿炒金针菇,再加上些许葱花的点缀,让人咋眼一看,很难没有胃口,简直是十分的诱人。4.最后,再往锅中加入少许的葱花,就这样,一道美味又好看,营养又
  • 本轮确诊病例140,男,5岁,西安市报告,为本轮确诊病例10的密切接触者。本轮确诊病例143,女,28岁,西安市报告,为本轮确诊病例102的密切接触者。
  • J2節目創意滿瀉J2在摵甩「賽馬台」之後,優點是節目排播可以一氣呵成,更具彈性,沒有翡翠台包袱,節目可以離經叛道(當然有底線)令製作人可以激發無窮創意。現今J2
  • #朴恩斌# 220823 eunbining0904 ins 살면서 사람을 알아가고 이해하기까지 매번 어떤 특별한 순간들을 겪는 것 같습니다. 저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