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的解脱道# (45)
(续 第八章)
杂阿含第305经(佛说世间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去问佛: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谓世间,世间不是指外在的山河大地、城市、世界,而是指我们当下的身心。参见经文:

「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杂301经)

那么什么是世间空呢?我们看经文: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苦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佛直截了当地说: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是故眼非我非我所。常恒不变易法空(是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因为有眼故,所以若眼见色、生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这些悉知皆是缘起,是故如实知这些也是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本性空所决定的。

不是佛决定让它空的,是佛发见缘起的世间本性空。如果把前面那一经与这一经联系起来思维,前面经文是在讲六根触对六尘因缘,有这样的功能启用,不是不要用,只是你不要执著它为实有。这一经就更直截了当、从究竟意义上告诉我们,眼空,眼的功能也空,眼功能作用所生的心理反应(受、想、行)也是空,为什么?一切法因缘生故,如果于这些理解了、明白了算不算见法呢?还不算见法吗?那要怎么样才算见法?透过现象了知它本性是空,是不是见法?是啊!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觉得佛在这一经讲的很爽,感觉太爽了!一点都不保留,直接告诉你真相就是这样子的。

杂阿含第456经(佛说第一义空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如我听到这样,有一次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讲:我今天当为你们说法。开始是善法,中间是善法,后面也是善法。善义:意义正确;善味:词句正确;纯一满净:没有一点瑕疵;梵行清白:梵行清净无染;所谓第一义空经:即是第一义空经。仔细听,好好思维,现在即为你们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这里是以眼为例,其实就是眼等六根。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所以,因缘和合则眼生,因缘消散则眼灭,因缘集灭决定了眼的生灭,没有一个实有的眼在生灭,是故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我们所见到的眼、包括耳、鼻、舌、身等表象,其实是刹那生灭不住的相续相。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如是:真相如是;眼不实而生:眼是因缘生,故非真实生。

生已尽灭:因缘生因缘灭、刹那不住啊!(每秒死亡细胞80万)。

我们所见的眼,只是因缘刹那集灭不住的相续相尔。

有业报:眼集起的因是业报(缘有生)。

无作者:无有造作者(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和合作)。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阴即蕴的异译,蕴即积聚义,眼由细胞积聚而成,除眼角膜外,细胞就如一堆积聚的泡沫,刹那生灭相续。

除俗数法:所谓眼,除了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果事相外,没有什么别的了。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佛在此,已经诠释了俗数法,其实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纯大苦聚集起,所以它只是因缘的环环相扣,里面没有我。

除俗数法就是,思维分析眼等六根生灭相续,观察六根触对六境缘生六识、缘生六受、缘生六想、缘生六思,在此故彼的因果关系,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因缘相续,刹那不住。只是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无有造作者,除了这此有故彼有因果的缘起外,无我我所。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前面说的是缘起的流转,缘起的流转也就是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想解脱的人,一定要如实知缘起的流转,知法住。知道这个流转过程的因果必然性,唯有先知法住,才能得涅槃智。知道解脱从哪里下手。

第一义空法经:佛以眼为例,阐述:因为六根是因缘和合生,故生时,无有来处,因缘消散灭,故灭时,无有去处,就像天上的浮云,积聚时没有来处,消散时没有去处。所以六根是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六入处是业报所感得,无有造作者。因六根刹那生灭不住故,所以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因缘集、因缘散、因缘相续外,没有实有的六根,所以空六根,是名第一义空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尊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见法证果,原因只有一个,诸比丘闻佛说已,欢喜奉行。我们现在为什么稀有难见?原因你懂的!

附录:(这些是从导师论著中摘录的)

《杂含》卷一三的《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从缘起世俗谛的生灭非实中,说明第一义空,极为明白。在第一义空中,即遣离有无、断常等二边。

缘起就是中道,缘起不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如实知现象因缘生,因缘灭,不会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执有、无,常、断二见。

如迦旃延说真实禅(体悟第一义的禅观)说:「观彼悉皆虚伪,(彼指五蕴六处这个身心)都不见真实……(为什么不见真实?因为这个身心一直在无常变易)但以假号因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如说眼、耳、鼻、知、身、意,这个就是假号)观斯空寂,(斯:即眼、耳、鼻、舌、身、意本性空寂)不见有法(有见)及与非法(无见)」。就是不落实有、实无二边见。

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假名法——世俗的,圣弟子就在这因缘中,名相世俗法中,体观空寂,离「有法」「非法」二边见,(就是实有,实无)就证得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性空)所以说:「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诸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都是邪见。

佛陀又说:「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如实正观世间集,世间的定义,在前面已有解释。现在举烦恼为例,烦恼是受,烦恼生起,即是世间集起,如果我们如实正观,就是对烦恼的集起作正确的分析、观察烦恼集起的因,烦恼是怎么生起的?不离根尘触对因缘所生的,所以烦恼是缘起有。这样就不生世间无见,不否定烦恼生起。

如实正观世间灭,烦恼因缘和合生,因缘消散灭。不是实有它一定会灭,所以它灭去的时候,如果我们如实知烦恼是因缘灭而灭,就不会生起烦恼是实有见,因为实有的它不会灭。如来离于实有实无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中道观,也是正见。

世俗的人,看见生,就以为有实在的法生起,看见灭,就以为有实在的法毁灭了。有是实实在在的有,无是实实在在的取消,这是落于二边见的。圣弟子不然,看见法生起,遣离了无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实有;看见法消灭了,遣除了有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断灭实无。

因为依着缘起法的因生果生,因灭果灭,一切法是活泼泼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

就是我们生命的功能可以用啊,但是你不要认为它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它是因缘生,因缘灭,本性是空。假若是实在性的,实有,就不该灭而无;实无,就不该生而有。所以对什么叫实有、实无,我们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

所以在法法的可生可灭、可有可无中,深入事物的根本核心,体见到一切是关系的,没有实性的有、无、生、灭,一切是不实的假名,都是假名安立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毕竟空寂,不是抹煞了一切生、灭、有、无的现象而破坏诸法;

所以就有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法就在我们五蕴、六处,佛法是在讲空性,空性不离五蕴、六处去体悟,但也不会破坏五蕴、六处,五蕴、六处是因缘生因缘灭,你破坏它干什么。

反之,空寂(本性空寂)正是掘发了诸法生、灭、有、无的真实相。因为本性空,才显发出因缘生,因缘灭,非实如幻的真实相。

这是如来教授的真实意趣,否则单见到流转还灭、一正一反的两面,很容易误解而割截为二体的。这从流转、还灭二门,两门的有无生灭关涉的现象中,直接体现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中道的空寂律也是假名安立)这是第一义的中道教说,也为佛法特质——缘起性空的真义所在。大乘学者常说的「当体即空」,就是如此。——摘自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

导师的这一段论述对我们修学缘起法,体悟性空,启发意义很大!没事的时候可以多阅读、多思维。
(全部完结,感恩阅读)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算命”这件事

八字算命,这是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直到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又经过中国式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算命之风不仅没有灭绝,反而更加兴盛起来。那么算命到底能算出些什么东西?真的很神吗?真的能算准人事吗?真的能解灾去病吗?我今天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八字可预测的事项有: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特点,身体健康情况,父母兄弟等六亲的情况,自己的恋爱婚姻情况,学历、官运、财运、事业职业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富贵贫贱状况),有无灾难凶祸,以及人一生的基本发展运势、某些年份的具体吉凶、凶灾恶运的化解方法等。

接着我要回答大家的是两句话:八字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人生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算命,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

比如,八字相同的两个人从大致相同的地方出发,都要到北京去,那么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命局和大运的信息大致相同,比如都是富命或富运)。

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你可以走你的路,我可以走我的路,所以行进的过程和方式就不同了,而到达北京的时间也许会有先后的差异(就是流年的信息和具体的事象出现差异,比如同样是富命或富运,但发财的流年时间、方式和程度可能不一样)。

那么再细下去,中间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差异,而且在路上所经历的事情也会有更多的不同(就是流月、流日以及具体的事象和数据出现更大的差异,很难有绝对统一的规律)。

这就是算命准确率的大致情况,一句话,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但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去算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命理知识毫无了解的人,希望命师能百分之百算准自己的事情,甚至连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要算准。

而那些命师,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就宣称自己是神算、大师,能铁口直断,算什么都准,“诸葛亮掐指一算,已知你身前身后事”,呵呵。去算命的人心想:我花了钱,我就要你算准,否则我就吃了亏,你就是骗子。

而命师心里盘算:我先钓你上钩再说,然后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呵呵,大家看看,这双方不都是功利心在作怪吗?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卦金,双方都在动脑筋怎么让自己不吃亏,然后吹牛撒谎什么的都来了。还有些品行不端的命师,为了钱,对顾客故意恐吓勒索,这种情况就更恶劣了。

事实上,正因为算命这门技艺,没有百分之百地准,但又有很大的准确性,人们才敢去试试。否则,说你明年撞车,你就一定撞车,说你明年破财,你就一定破财,说你明年死,你就一定死,那么,这天下还有谁敢去算命?

所以,顾客要求命师百分之百把命算准,这种要求本来就是脱离现实的,而命师吹牛说大话,甚至恐吓敲诈顾客,这种行为则是不道德的。

这里,接着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既然算命有很大的准确性,那如果我的后运不好,甚至有凶灾,又该怎样改运,怎样破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去死吧?这就是所谓改命改运的问题。是啊,能算命而不能改命,算出喜事来是笑哈哈,算出凶事来岂不是泪涟涟了?这个问题啊,实在很纠结,也是命师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命是天造的,人如果想改命,那就是与天争。那么与天争合理吗,能争得赢吗?事实上,我们人类千万年来,一直在与天争,我们人类算是成功的,那说明与天争赢了,但我们人类也经常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更无法准确揣测、把握未来的命运,那就是争不过天了。

那么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与天争,想办法自己把握命运,但成与不成,最后还得听天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但如果用周易命理的观点来看,问题远没这么简单,不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句话就能解决得了的。古人有所谓趋吉避凶的观点,认为周易命理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预测,更在于改运化灾。

这个观点到现在就更流行了,现在的人似乎比古人更想不开:如果算出我是凶命,却不能解灾,那我何必去算命,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于是,命师们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又想出了种种改运化灾的办法,什么开光饰品、某个方位摆放物品、求神拜佛、扎纸人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这些东西,如果都按命师说的去做了,就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但以我的观点,这些东西,如果是你力所能及的,愿意去做的,那么去试试也无妨,但切不可做伤风败德之事。但我认为,像一些正大光明的改运方法,如善意的求神拜佛、取名改名、请符画符、选择喜用五行的方位、季节、颜色、行业等等,还是值得去做。

看命其实就像找医生看病一样,小病或许可医,大病定然难治,你如果是穷人的命,那么不管你怎么改运,你也不可能变成个富翁,但是通过你的主观努力,你一年到底能挣两万,还是挣三万,这是没有定数的,这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但是要改,也只能在两万或三万之间的幅度改,而不可能让你从一个每年只能挣两万三万的穷命,变成每年能挣二十万或三十万的富命。其他任何事情都一样。

那么,算命到底还有何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让人担惊受怕吗?当然不,我认为,算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命运,理解命运,从而规避一些错误的决策或者陷阱,让自己更加理性而平和地面对生活和接受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顾客和命师双方来说,才是真正成功的。

有人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七灾八难的,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就算是鸿运当头的富人和贵人,也有许多人喜欢算命,为什么?其实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命运还是有一种恐惧感和不确定感。富贵之人尚且如此,那么那些贫贱之人呢?更不用说了。

但我们又看到,有许多看似贫贱而平常的人,却活得潇洒自在,快快乐乐,这又说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害怕命运的,以苦为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们的古贤哲也常说“乐天知命”,那么,如果要说谁是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把握命运的人,那只有这些“乐天知命”的人,才是真正能把握命运和征服命运的人!

所以我想,一个真正成功的命师,并不仅仅在于他有多么高深的预测本领(当然有一定水准的预测技术是一个命师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不仅仅在于他真的能够帮人解灾化煞,更在于他能成为人们在命运认识上的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

所以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打破对周易命理的迷信,而打破了迷信,我们反而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易命理的精华(可惜现在有些人不懂,以为把周易命理搞得越神秘、越绝对,越能吸引人)。

从本质上来说,周易命理其实是玄学和模糊学,而不是什么科学或数学,周易命理是对人生命运和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它只撷取、总结了人生命运和客观事物的一些共性特征,但不能精确表现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特征,

也就是说,它只能体现抽象,却不能精确表现具象和具体。

其实,在古人那里,算命最初不叫算命,而叫谈命,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谈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命是用来谈的,不是用来算的!可惜今人不悟,把活理认成死理了。

一个真正成功的和有责任感的命师,既要给人正确预测将来的命运,并教给人改运的方法,又要传递给人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既要做高水平的预测师,更要做有责任的命运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让悲伤的人变得快乐,让颓废的人变得积极,让极端的人变得平和,这才是一个命师的真正责任。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作者简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译文
如果琴上有声音,放在箱中为何不响;
那如果声音是从手指上发出,为什么人们不在手指上听呢?

注释
若:如果。
何:为何。
文学意义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物理意义
  声音的音质与介质的材料不同有异.音高一般与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粗,厚,长,松的东西振动慢,频率低;反之频率高.响度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

  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有”;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无”;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有”。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声来,这又是“无”。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有来自无”、“有无相生”、“有无结合”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有”与“无”结合、“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严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拜登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返《巴黎协定》】美国总统拜登20日下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拜登在签署文件前表示,美国将以迄
  • 好幸运在这个特殊的年头里,遇到了+这两个善良、温暖的人[给你小心心],成为了一个超级幸福的饭碗,加入了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并且结识了几个志趣相投,相“见”恨晚
  • 天宝十载,李白在漫游的旅途中与好友岑勋和元丹丘相会,在豪饮之间将自己这多年来被贬的心情宣泄的淋漓尽致,此时的李白,人生进入到了巅峰状态,一首《将进酒》也就呼之欲
  • !!
  • “十三五”期间,我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行区、乡、村三级“路长制”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289公里、扩面延伸工程86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完
  • 抢C不如抢9。第11名:金子涵。
  •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因为你是上等根机的人,虽然没有修前面的这些基础的法,但也可以直接去修大圆满、修禅宗,这样的话,你就能够见到自己心的本性。像禅宗的顿悟法门
  • 銆愬績鐞嗗缓璁€戞渶瀹濊吹鐨勪笢瑗夸笉鏄綘鎷[嘻嘻]ユ湁鐨勭墿璐ㄨ€屾槸闄即鍦ㄨ韩杈圭殑浜猴紝涓嶈兘寮鸿揩鍒汉鏉ョ埍鑷繁锛屽彧鑳藉姫鍔涜鑷繁鎴愪负
  • 而如果你在一个足够大的行业里,岗位的流动性是非常强的,在一家做得不舒服了,或者遇到瓶颈了,你可以很快就做一个跳槽的选择。而如果你在一个足够大的行业里,岗位的流动
  • 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既定计划,其中就包括梁建峰和李晓晨的婚事。去年初疫情防控时期,我一直给大家讲解政策,现在自己碰上了,那更得坚决执行。
  • 婚姻如果是这个样子的,我宁愿一个人到死,至少可以没有牵挂的潇洒死去……老王的问答里面说了很多我想说的话,“最终能成为的模样都是你自己选择的”“喜欢看起来有攻击性
  • !#今天开心的事[超话]# 小高说我每天和他视频都是图一这个角度和表情图二他在兴高采烈的和我说今天人脸识别不出来爆粗口结果后面跟着主任,主任吐槽他该剪头发图三
  • 重磅!BC省普通人群详细疫苗接种计划出炉,请大家对号入座,这些人能优先接种
  • 想~应该是一个人内在的淡定与从容、自信与谦卑,是一种内在正气,是更长久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确…相比人性,太阳还可以眯逢着眼睛直视5秒呢
  • 也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她这次没能当花童,她说,她想我结婚的时候给我当花童。还有一个妹妹,是小姨的妹妹,三年级的小朋友,今年是因为小姨结婚才接触比较多,一个
  • 那么当对方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很明显对方是不想与你有过多交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适合再去提感情了。但见到你第一眼我就知道我愿意突破自己,积极主动处理我们之间的
  • 今年南宁限制燃放范围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以外,泉南高速公路高改快路段、那安快速路、南宁绕城高速公路、南宁绕城高速公路高改快路段、那安快速路、梁村大道、那元路
  • #广州隐形矫正##广州正畸#不得不感叹整牙真的会改变脸型~现在已经半年时间了,以前我就是深覆合龅牙女孩,侧脸简直不能看,现在正畸半年,还是有点效果的~广州哪个隐
  • 原来,Moose自知闯祸了,就自责的躲了起来,还不停的发抖,既担心主人的伤势,也害怕被主人责怪...而家里的另一只狗狗西施Oreo,因为保护欲太强,就觉得是M
  • 首先我们坐缆车(图一图二)上山顶(天门山游览分东西线,我们走的是西线)沿途看脚下山峦起伏(图三图五,缆车在山峦之间是多么渺小)美景尽收眼底:有盘山比赛公路(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