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聚焦“五城”谋幸福

文丨杨长亚(中共咸阳市委书记)

“秦地最胜,无如咸阳。”咸阳市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丝绸之路第一驿站、西安都市圈核心城市。

近年来,我们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题,聚焦“五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建设“幸福咸阳”。

创新创造“科创城”

用发展奠基幸福,用科技创新生活。群众的幸福、咸阳的进步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基础、产业实力,以及发展前景上。

我们坚持原创为先,承接为要,抢占科技推进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咸阳发挥科教资源陕西第二、西安都市圈前沿优势,以国家级高新区咸阳高新区为载体,大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30多所高校合力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高地。

2020年四季度以来,我们7个月内投资11亿元建成过渭便桥、开建高新1号跨渭大桥,同时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实行零距离联通,引入战略合作企业,投资200亿元建设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该项目分期规划3000亩用地,已于今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已登记“瞪羚”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4家。与此同时,8万平方米的科研孵化工坊、4.5万平方米的专家人才公寓、2.5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3000名大学生公寓以及院士工作站、交大人居学院等陆续开建。

我们坚持实体经济为先,“两链”融合为要,强赋能推动主导产业提质效。为了应对疫情变量,我们采用了稳中求进、进中求新、保中求胜的组合拳,大力推动先进技术转化应用,七大工业支柱产业在今年上半年除能化之外全部逆势猛增。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通过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以科技赋能促进产业生态优化,把新冠危机转化为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巨大机遇。比如,投资280亿元、建成运营近5年的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项目2020年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今年1~6月份达到85.6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年产值有望突破140亿。以其为龙头的从石英砂到电视机整机生产的包括美国康宁、台湾冠捷、广东生益、深圳泰嘉等35户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户户产值增长,总产值实现133亿元。

我们坚持高端人才为先,盘活自身为要,聚智力实现创新资源高配置。我们充分挖掘在咸阳的11所高等院校、6个国家级园区及实验室、企业孵化平台创新潜力,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咸阳产业研究院,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撮合共享平台,蓄存聚集各类科技人才23.1万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数达到141.5,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72.4%。

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求新、质效双升”,交出亮丽成绩单,生产总值增速12.7%,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24.4%、17.6%、33.4%和58.1%,均跃居全省前茅,被评为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

富蕴富足“机遇城”

坚持用增收保有幸福,用机遇增进获得。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发挥区位优势,以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产业承接地和商品集散地为牵引,激活要素、强化特色、做大体量、壮大容量,让市场的机会、发展的机遇不断展现并延伸外溢,努力以人民群众“创”有所为、“投”有所获、“业”有所成,增加群众获得感。

我们确立“一核心两示范四高地”城市定位,构建“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探索“一心三极三带五板块”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施城市经济“万项万亿”增资行动、农村经济“千村万户”增收行动、现代服务业“千企万店”增效行动,丰富发展路径,加快一二三产融合,立起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我们优化整合咸阳高新区与咸阳纺织工业园、咸阳装备制造产业园,面积扩大至123.9平方公里;推动主城区西拓北延,加快毗邻礼泉县、兴平市设区步伐,“十四五”期间城区面积扩展至200平方公里、建成常住人口200万以上大城市。

我们充分依托2条高铁9条高速尤其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家互联网西北节点,织密立体交通互联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面向全国以及中东欧、西亚南亚等地区打造全向多维商品集散地,今年上半年仅冠捷一个企业就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出口货柜478个,出口额8655万美元。

我们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生产力、软实力、追赶超越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每年元旦春节收假第一天召开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的市场主体发展到24.8万户,同比增长9.9%。

今年我们举办了“百企进咸·投资兴业”“民企助咸·共创共赢”发展大会,搭建起高品质招商引资平台,签约合同项目417个。

我们还腾笼换鸟,实现所有纺织企业退城入园。同时,出台促进居民增收15条,上半年就地转移就业农民工24.8万人,年平均工资达到6.9万元。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连续五年跑赢生产总值增速,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全国第一。而中韩产业园、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中国科协西部海智计划基地的相继落户建成,使各类创业者实现人生价值有了新机遇、新平台。

宜居宜养“森林城”

坚持用民生体现宗旨,用绿色增色幸福。从黄河流域中游城市实际出发,咸阳把绿水青山、优美生态作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优先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卫士”责任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各领域全过程,让美丽环境、“家”的感觉直达人心。

我们每年投入200亿元系统化、精细化、多样化推进城市更新,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民生“大投入”换取群众不愁不烦、不拥不堵。

我们坚持“房住不炒”,高质量构建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房24万余套、改造老旧小区78个,使1.44万户居民直接受益。

我们大力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工程,2021年投资2.23亿元,完成130所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改造项目,中小学课后服务“咸阳模式”全省率先推行。

我们规划建设环城交通系统,加快实施“三桥三隧”、过街天桥、智慧停车场等“十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积极建设老年温馨型城市和儿童关爱型城市,推行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全面推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广“时间银行”智慧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春节等重大节日公交车免费乘坐、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人性化提前或延迟供暖,“12345”24小时接听系统触网直通车、便民服务家门口一体机等一系列惠民实事、暖心小事增添了城市生活温情温度。

我们实施百万株月季进公园、“一街一色”扮市容工程,精心组织举办“今年花开逛咸阳”“花好月圆话咸阳”系列活动,“七园三带七路”的绿化、“四节一会三展”的街景美化,让城市处处见美好。

我们力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19%,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渭河、泾河母亲河水质稳定向好,总长18.2公里、万亩水面的“4A”级咸阳湖景区,依河傍水成为市民最美“城市会客厅”。

文化文明“魅力城”

坚持用文化提升品质,用魅力放大幸福。“因为一碗面,爱上一座城”,七一前夕,随着全国最大面食夜市的重新开张,咸阳“汇通”夜市华丽转变,又重现“万人咥面”壮阔场景,成为远近闻名网红打卡地。

在“一碗面”品质提升、效益提升的背后,更多的是城市乡味的诱惑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享受。

我们激活周秦汉唐厚重历史,守正创新建设现代文明,以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实施“111”文化精品创作计划,大力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跃升,让文化自信成为最持久最深厚的城市底蕴、城市根魂。

我们用一街一景改造提升老旧街巷,组织开展历代诗人咏咸阳2000首诗词朗诵,“蒹葭苍苍”“渭城朝雨”的诗情诗韵浸润城市生活方方面面。

我们开展“咸阳好人”评选,大力表彰时代楷模,开展“百万志愿者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和优秀道德正能量体现在细小细微。

我们把秦人的“拧”劲作为城市精神大力塑造,以“六个一体化”为重点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实现与西安同城同地铁同机场、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我们用大数据、云计算推进智慧政务、交通、医疗、公安,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纵深开发数字经济,目前我们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省第一。

我们传扬中华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遗风,用“印象”承载最浓乡愁,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荣获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我们举办“世界面食大会”,推出以“biangbiang面”为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舌尖”承载最醇面艺,倾情打造起“国际面食之都”。

我们全力保护咸阳北塬方圆百里“东方帝王谷”27座宏大帝王陵寝,深入发掘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等28位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帝王故事,推进周秦汉唐帝陵及256座文臣武将陪葬墓保护地方立法,加大馆藏及田野文物保护,用现代技术复原解读文物密码,让咸阳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成为汉唐盛世最鲜活注脚。

阳光安全“向阳城”

坚持用健康促进愉悦,用安全保障幸福。我们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牵引,让体育文化、运动健身成为城市劲健旋律,大力推动体育园林化、园林体育化,投资13亿元建成了容纳4万人的西部领先的奥体中心,投资1.59亿元建成105.2公里渭河全民健身长廊,惠及两岸200万城乡群众。

如今在咸阳主城区,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平方米,有6个全民健身中心、3个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公园、35个可承办国际性比赛的运动场地,可同时满足33个运动协会、60万市民健身需求。

全人群城市运动公园、15分钟健身圈等每天吸引健身市民近10万人次。我们成功举办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承办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足球、武术项目比赛;连续举办四届的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暨民俗体育嘉年华活动,每年吸引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省(区、市)盛誉团队、专业艺人及万余名群众在城市运动公园比翼梦想。

此外,全国赛艇锦标赛和龙舟赛、5场全程(半程)马拉赛的成功举办,以及5A级健身休闲体育公园的创建、“我要上全运”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热烈开展,让咸阳兴起“走进运动场、健康带回家”的时代风尚。

我们全面推行党性(政治)体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所有社区实现“三官一律”常驻,有力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有效形成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咸阳连续5年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被评为陕西“平安市”,2021年力夺“平安鼎”。在这里,人民群众生活安心、放心,整个城市一路“向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幸福施政理念,把民生福祉扎扎实实干在大地上,书写在群众心坎上。

(来源:咸阳县域)

#西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跻身“万亿俱乐部”

西安站上高质量发展新起点】进入新一年,国内多城市陆续公布了上一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这其中GDP总量成为备受关注的数据。1月21日,据西安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西安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也成为西北首个GDP破万亿城市。

跻身“万亿俱乐部”说明了什么?

所谓“万亿俱乐部”,指的是中国大陆全年GDP达到或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2019年,全国共有17座城市位列“万亿俱乐部”,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

今年以来,继福建福州、泉州,江苏南通,安徽合肥之后,1月21日陕西西安也宣布跻身GDP“万亿俱乐部”——这也意味着,全国已有22座城市成功迈过GDP万亿大关。

在经济数据中,“GDP过万亿元”是一个重要指标,体现了一个城市具备相当的经济综合实力,具备了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随着我国多个城市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表明这些地方的发展将跨上新台阶。同时,这也表明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区域发展和经济重镇的分布将更为均衡。

站在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起跑线上,让我们透过一串串数据,解码这座新晋万亿之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逆势冲刺,西安跑出“V”型反转。2020年上半年,西安的GDP同比增长为2.8%,经济回暖速度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一骑绝尘,上半年重新回归二十强之列。前三季度提升到4.5%,仍然身处重点城市经济增长第一阵营。到了年底,西安市GDP增速5.2%,更是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

这其中,抓项目成为西安经济增长的秘诀,大项目的集中落地使得2019年疲软的工业投资在2020年大增,显示了投资者的信心。

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西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7.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5%,表现亮眼。其中,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24.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国、全省4.9和6.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19.7%,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一。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西安正在重点打造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中,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新增科技企业1500余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17%,10家硬核技术企业成功上市。于此同时,2020年,西安市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集群更是突破1000亿元。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西安市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453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近3700亿元,完成了年计划的131.5%。地铁新开通运营里程83公里,超过了过去四年间开通里程总和。

除产业类投资提质增量外,一份民生账单传递西安的发展温度。过去一年,西安民生项目投入力度空前,全面改造老旧小区1316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5所,新增学位19.4万个,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突破万亿是西安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2019年,西安的GDP已达9321.19亿元,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破万亿就是临门一脚的事儿。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一脚能不能破门变得悬念丛生。因为试卷已不再是原先的那张试卷,而是忽然增加了几道以前从未遇见过,且难度极大的考题。

所以西安最终考出的“万亿”成绩是在与疫情和洪水搏战的惊涛骇浪中,硬是开着顶风船取得的,这个“万亿”实在不易。正因其难能,而更显可贵。

成功冲破万亿,对西安而言是一个数字门槛,更是一个心理门槛。跨越这一门槛,可以对内树立起更强的发展信心,对外展现出更强劲的城市竞争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这座城市而言,破万亿也远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西安破万亿之时,也是“十四五”开局之日。GDP破万亿元,为西安“十四五”的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意味着要求发展的质量要更高。

2021年,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一如既往。

1月6日,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召开,会上提出,2021年,西安市在全力推动新时代对外开放、生态西安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优化营商环境、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十项重点工作方面要实现新突破。

目标已定,方向已明。根据规划,2021年,西安市将制定出台营商环境系列攻坚提升方案,努力实现进入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前十;抓好740个西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形成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新建、扩建126所学校,新增学位10.8万个,遴选220所公办学校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谋划启动二环、三环阔能提升和地铁11、12、17号线规划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引进各类人才10万人等……

“当前全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已经明确,关键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坚持人民至上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抢抓机遇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在抓落实中坚定信心、激发斗志、破解难题,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在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说到。

大鹏凭风起,直上九万里,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西安也将踏上又一个全新的征途。

(来源:西部网 文:李为涵、李炘弋)

【我市出台意见推进渤海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打造沿海经济带龙头和全省改革开放新高地】
本报讯(记者张伟 通讯员高鹏 张娇)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举全市之力推进渤海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新状态、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渤海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龙头和全省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渤海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以上,主体功能区力争保持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到2022年达到95亿元以上,到2025年达到140亿元以上。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发展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投入、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主体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创新平台年均增加1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2年,研究与开发(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0%;到2025年,达到2.2%。
黄骅港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出海口功能日趋凸显,到2022年,吞吐量超3亿吨,其中综合港区突破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到2025年,集装箱、汽车滚装、原油、LNG等综合性泊位力争投入使用,集装箱200万标箱、滚装汽车20万辆,改变以煤炭运输为主的单一模式,实现港口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同步增长。
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产业功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冶金装备等主导产业动能更加强劲,生物医药、合成材料、通用航空、主题旅游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到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2025年达到2000亿元。
现代化海滨新城初具规模。城市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活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底,城区聚集人口55万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全域城镇化率达到70%;到2025年,城区聚集人口70万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5%,蓝绿空间占比达到50%左右。
为确保各项目标如期按质量完成,意见提出,全力做好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打造沿海经济带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重点围绕优化港口规划布局、加快码头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贸易服务水平、推进港航协同发展、深化陆海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其中,在加快码头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方面,深入实施“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矿石、原油、集装箱、LNG、滚装、粮食等总投资344亿元的15个码头、29个专业化泊位建设和前期工作,继续推进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工程和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工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加快6条铁路专用线项目、油品管道及皮带管廊规划建设,提升港口综合运输效率。
在推进港航协同发展方面,积极融入环渤海港口群,整合港口资源,推进与天津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深度合作,布局与发展黄骅港内外贸航线,发展国际航运,加快开通非洲国际航线。以与天津港合作建设集装箱、散货码头为切入点,巩固黄骅港至天津港的集装箱“海上巴士”,打造两港“点线面”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加快完善金融租赁、航运保险、信息服务等服务功能,发展无船承运、船舶租赁等新型业态。
在深化陆海统筹发展方面,依托朔黄、太中银、邯黄三条铁路干线,加强与地方政府及铁路公司合作,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沿“三线”规划布局20个内陆港。研究用好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提高港口对腹地辐射带动能力。巩固现有的集装箱班列,拓展“三线”货源,充分利用朔黄铁路运力,抓好返程货源组织,实现“钟摆式”运输。加快集装箱海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构建以多式联运为中心的港口商贸物流体系。
二是做优做强临港产业,构建沿海经济带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重点做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重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洋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四篇文章。
其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向生物制药、医药制剂、现代中药等价值链高端迈进,向配方食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领域拓展,全力打造国家新型特色原料药基地。引进通用飞机和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延伸引进大型客机改装货机、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打造省内航空产业基地。大力攻关制造及相关装备工程技术,超前布局先导性产业,带动一批无人驾驶、车载智能网联等智能化高端项目。
积极发展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海洋装备研发制造应用、海洋石化研发及应用等五大海洋产业,完善海水淡化—滨海旅游—浓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做大海洋生物制品,加大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开发高附加值海洋生物营养品、保健品,争创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依托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瞄准国际国内领军企业,积极开展海洋生物医药合资合作,吸引国家级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研发外包机构向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与港口、产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集装箱物流园、综合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交易平台、专业市场相结合,建立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线下交割库,构建“十大交易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渤海新区。围绕打造国际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保护好利用好南大港湿地,提升恒大文旅城、沧海文化风景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水平,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是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打造沿海经济带跨越发展的城市样板。重点围绕强化规划引领、彰显海滨特色、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品质四个方面下功夫。
其中,强化规划引领,将对标雄安新区,围绕“双城”发展格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成渤海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渤海新城建设,并搭建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一张图”平台,强化科技手段监督和公众广泛参与。
彰显海滨特色,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成果,挖掘城市特色和底蕴,审视城市色彩。搞好城市风貌和单体建筑设计,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和景观,打造一批城市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创建一批“美丽街区”和“精品街道”,高标准打造城市“会客厅”。坚持职住平衡理念,城市中适度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绿色产业,构建布局合理、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格局。
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垃圾处理、城市管网等配套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津潍高铁、曲港高速沧州段等干线铁路、公路,以及沿海高速岐口互通、津汕高速吕桥互通工程,集中力量优先建设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沧州到港口段,积极谋划雄港铁路、天津至渤海新区城际铁路。加快中东欧商务中心、奥特莱斯国际购物小镇、恒大文旅城等城市品牌项目建设。健全完善教育、医疗、交通、文体等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四馆一中心”建设,构建从幼儿到高校的教育体系、包括三甲医院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塑造城市品质,推行新能源利用,全面推进装配式、可循环利用建筑发展,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加快5G网络建设。依托现状湖泊、坑塘等水体,打造观水、滨水、亲水、戏水景观。增加城区绿量,规划建设一批环城林带、森林公园、植物园和湿地公园。
四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沿海经济带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科技研发、人才服务、安全环保等“六大支撑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中国火箭研究院、北交大轨道实验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优先在渤海新区设立创新创业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升计划,打造和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等基金作用,探索建立风投资金,重点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量工程,全面落实研发费用75%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年均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推进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建设,对接国家和京津科技成果库,搭建中试服务平台、科技成果推广系统与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承接智能制造等尖端制造业中试产业,引进高新技术成果与人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现“京津雄研发、渤海新区转化”,打造国家级中试基地。
五是积极融入“双循环”战略,注入沿海经济带跨越发展的源头活力。
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全省“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高标准建设京津产业转移合作先行区,落实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协议,推进共建园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办好合作论坛,加强与欧洲国家各领域合作,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借势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打造雄安新区制造业协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带动沧州全域融入和服务雄安新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一把手”轮流“走出去”常态化机制,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招商队伍,发挥行业商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用心用力用情开展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国内外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活动。发挥渤海新区龙头拉动作用,带动冀中南六市向海发展。
同时,意见还明确进一步给予渤海新区政策支持,包括理顺渤海新区管理体制、重大项目优先向渤海新区布局、支持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继续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创新引才引智机制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不要让任何人成为你不思进取的借口,没人会理你的,你只有变得更好更完美,你才有资格影响别人,别人才会重视你尊重你。当一个人能够如
  • 为人处世大全(建议收藏) 超级CEO思维  01 为 人 1、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2、事莫虚应,应则必办,不
  • 整个十一月积累到今天的极度焦虑,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终于爆发了,几次晕眩恶心的时候都好想被抬走,在床上头都不能转动,稍微一移位就带来非常严重的晕眩感,晕眩带来的
  • -⚠️TIPS:积雪草爽肤水➕鱼腥草爽肤水以1:1的比例混合湿敷一段时间,就可以不用担心痘痘再次登门拜访~可以安安心心做一枚拥有光滑鸡蛋肌的美少铝~#祛痘##祛
  • 没关系,我不催你,你慢慢来吧,谁让我之前把你的花骨朵全都剪掉了呢,两个月了才重新开花,记仇的小家伙[摊手]妈妈今天一早上急急忙忙来了电话说剪毛不小心把米卡舌头剪
  • #哈客微直播#【哈客青工喜迎十九大,服务一线展风采】 “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绿色的车体,低廉的票价,可以推拉的车窗以及烧水、取暖等全都依靠燃煤解决等
  • 书中有日月山河,有生活的琐碎苟且,也有梦里的诗与远方,有醇香的酒,有动人的故事,但凡尘世间的一切人事,都在书里化作一朵文字的花,你若用心品,芬香自然来。《想起盛
  • 30年来,雪岭的山水养育了你,那里的灌木丛、高原草成为了你的主食,你尝吃百草,塑造了强健的肌肉与消化良好的五脏六腑。曾几何时,你也想过都市繁华的饲料,你也想过主
  • 一切的影像、一切的痛苦,都建立在有我的观念里面这样衍生出来世间层出不穷的问题在座诸位你看看一切的计较从何而来?妄计为我!一切的纷争从何而来妄计为我!一切的享受从
  • 【2022年属虎男孩名字:带劲字起名强劲有利、斗志昂扬的男孩名字】劲字在名字中的寓意读  音:jìn,jìng五  笔:caln部  首:力字形结构:左右结构五
  • 有一点我至今似乎没有弄清楚:究竟是生活帮助我理解了鲁迅,还是鲁迅帮助我理解了生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鲁迅是我有生以来对我的思想情感方式产生巨大的、决定性影响的人
  • 这部剧一直争取上星,目前关于该剧网传的档期不确定,应该不会那么快,当然,如果如期空降那就太好了!这部剧一直争取上星,目前关于该剧网传的档期不确定,应该不会那么快
  • 在疼痛发作或关节发炎的期间,必须安排[握手]更多的时间让关节休息,但不是不活动,因为活动量不够只会让肌肉愈来愈无力。在疼痛发作或关节发炎的期间,必须安排[握手]
  • 四、菊花菊花有很好的清肝明目的效果,在治疗许多跟肝脏相关的疾病中都是多加使用的,平常可以使用菊花泡上冰糖也能够有很好的效果。四、菊花菊花有很好的清肝明目的效果,
  • ps. 喝不了酒精的小伙伴,可以把榛子酒换成榛子糖哦~ 螺旋藻香蕉拿铁/红丝绒樱花拿铁自古红蓝出cp,香蕉牛奶都能做成“马卡龙cp色”~粉红的是樱花味,粉蓝的加
  • 眼睛好疼 想睡觉啦 但又很想说一些话在这11月的最后一天 给芳提前过了生日 好开心 一家人在一起感觉真好 明天要回家啦 好舍不得大家啊 怎么办我会很想小莹的 她
  • 喂养好帮手我以前经常为宝宝每天的辅食而发愁再加上宝宝有点挑食给他做的辅食都不喜欢吃老母亲表示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还好我发现了【喂自由】小序我在小序上面了解到原
  • 最新大结局热推主角小说!KIJGFT12《她消失了,他却疯了》黎思澄薄司衍《她消失了,他却疯了》黎思澄薄司衍《她消失了,他却疯了》黎思澄薄司衍《云笙沈聿》云笙沈
  • 档案馆精选胶囊系列的印花图案均被记录在《档案馆长编选》(The Archive book)一书,在书中我们将会看到Liberty设计工作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一
  • 下了班赶去火锅店,丰因开会还没到和鹿哥好久不见,开始闲扯近日生活丰到了急忙去迎接,发现手上拿了蛋糕,很意外,因为昨天和六金补了一个但其实今天才是真正的生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