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人的心要是被伤了,就很难完好如初!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如明镜,照出万象世界。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用什么心态看世界,世界就会呈现什么。
所以,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心。做人,别丢了良心,做事,别伤了人心!

一 、做人,别丢了良心

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意思是说,虽然行动上念经,注重修道,但内心却不注重修行,又有何益呢?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他的品性。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华歆和王朗乘船避难时,有一个人想要跟从他们。华歆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
王朗却说:“船上还算宽裕,一起走吧!”不久,贼兵追上,王朗就想抛弃这个人。华歆便说道:“我之前就是担心这种局面,所以不愿带他一起。但现在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我们就不能因为事态紧急就抛下他!”于是,两人还像之前一样,带着这个人。
人活着,良心最重要。丢了良心,毁了人品,无人再信,那就是毁了自己的人生。
良心是什么?良心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黄金,是命运中最幸运的福气。有良心的人,良心助人,人也助之;没良心的人,大祸临头,才会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人活一辈子,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个无愧于心。


二、做事,别伤了人心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唐传奇中里有个小故事,写的是唐末有个县官,某次发现抓来的盗贼里,有一人不过是个穷书生,被迫入伙不久。于是,县官将这个人放了,还送了他一些粮食和衣服。
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年,穷书生竟做上了节度使,而县官却仕途没落,被削职还乡。两人途中偶遇,节度使得知县官遭遇,便想报答恩人。
他的夫人便问他:“你怎么感谢他?给一匹布吗?”
“那怎么够?”
夫人又问:“那十匹够吗?”
节度使说:“不够。”
“那要把你的财产分他一半吗?”
节度使想了想,说:“还是不够。”
夫人问:“那你是要把咱家所有的资财给他吗?”
节度使沉默了。
夫人说:“那你只能把他杀了。”
于是夫妻俩竟真的雇了人去杀县官。
人,一旦没了底线,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做人做事,别伤人心。事难挽回,心难恢复。
老话常说:一次不忠,百次不容。人心也是如此,伤人一次,没人再信。要知道,即使再多的金钱和时间,也换不回一颗真心。
人一辈子,为了钱权,算计到头,算的是自己。不择手段的人,一定留不住真心之人!

三、人要有良心,更要有真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可贵,却难保持。
山上一座道观里,有个种菜的道长。收获季节到了,道长发现地里的蔬菜被人偷挖了一些,地也被踩的乱七八糟。
于是,道长在地里挂上了一盏灯。这晚,来偷菜的人发现挂着的那盏灯,以为有人守夜,便打算改天再来。可接连几日,地里的灯一直亮着,小偷以为道长日夜都守在这里,便不敢再去偷了。
后来,有人上山拜道长时,发现地里亮着的灯,十分不解。道长却只说了句:“有个朋友夜里来挖菜,点个灯能亮些。”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小偷的耳朵里,小偷十分惭愧,上山来找道长忏悔,最后还拜了道长为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得大智慧者,必以真心。人一生命运的好坏,其实都是自己决定了的,老天可以决定你的出生,但决定不了你内心的想法。良心可贵,真心更贵。
人活着,良心保证了你的人品,真心保证了你的圈子。有良心,才能品行端正;有真心,才能友好相处。
王阳阴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要有良心,更要有真心。做人,无愧于天地,也能真诚待友人,便能碰好运、逢贵人,人生一帆风顺。
人,若想被珍惜,便保持自己的真心。真心在,真情才在,真情在,才能被人珍惜。
做人,别丢了良心,因为会失去立世的人品;做事,别伤了人心,因为会失去处世的根本。
无论是良心还是人心,都一定好好珍惜,别丢别伤也别欺骗,因为失去后再也找不回!
#佛教[超话]##佛经[超话]#

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在讲这一品前,我们先解释几个概念。经中佛提到: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这是佛对三界一切众生各种生命形态的分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欲界生命的四种形态:
“卵生”就是从卵中孵化出来的生命,如鸡、鸭等;“胎生”就是住母胎孕育而成的生命,比如人就是胎生;“湿生”是以潮湿因缘而生的生命,如地缝中或水中的有些小虫;“化生”是靠业力凭空化生,在欲界的天界生命就是化生的。

“有色”指色界生命,只有色身,无情欲;“无色”是指无色界的生命,只有意识,无情欲和色身;“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对无色界生命更细致的分类。

“有想”是指有思维活动。“无想”是指思维活动已经停止,但也不像木石。“非有想非无想”,是指思维活动虽停止,不再有思想,但可能随时会想的一种生命状态,就是说有一种想的动势。

佛经中说,三界这些生命形态虽然存在形式千差万别,但却有共同的现象:都在生灭轮回中,不能自由解脱。而他们也有共同一样的本性:本性都是佛,一切具足,不生不灭。

经中还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无余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在佛法中,将证入不生不灭的解脱境界称“涅槃”。“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一般将阿罗汉的涅槃境界称“有余涅槃”,因为四果阿罗汉虽然能暂时住在定中不进入生死轮回很长时间,但因缘具足,仍会出定,重入轮回,所以解脱不究竟,称“有余涅槃”。佛的涅槃境界彻底从轮回中解脱,生命完全从生灭染污的假相中解脱出来,获得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大自在,所以这种涅槃叫“无余涅槃”。

经中还提到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那什么是“我相”呢?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定义,如眼、耳、鼻、舌、身意组成,而且与别人不同。我们的心识虽投胎在人道,但每个人都具备六道的意识形态。比如:我们嗔恨、嫉妒时,心就在阿修罗道;渴求圣洁、纯净时心就在天人道;当我们体验极端的苦难时,心在地狱道。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定义在任何一道都是错的。真相是——你是佛,可以自在无碍地示现种种相。但因为自己的执着和不懂真理,我们便被自己所造的种种业力牵引,陷在不同的生命意识状态中,无法自拔。人对自我、身心内外的定义、认知、体验、觉受、取舍,都是“我相”。人认为“自我”实有,其实“自我”是虚妄的。

那什么是“人相”呢?就是人对他人的身心内外的一切定义、认知、体验等。认为实有那样的一个人存在,从而生出喜好、厌恶、取舍或占有的情绪。

“众生相”,经中说三界六道有种种不同相貌和意识形态的众生,都处在生灭轮回中经历苦厄,不能回归本有的佛性。

“寿者相”,“寿”是从生到死的时间。但人们都喜欢长生不老,不愿死亡,这即“寿者相”。其实着“寿者相”,也是着万法的生灭相。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陀告诉须菩提,所有的大菩萨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首先要生起大慈悲心,发愿普度三界众生。不管是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要发愿度脱他们,令他们进入佛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但是,即使像这样度脱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菩萨在见地上要这样认为:并无一位众生是通过我的救度成佛了。佛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佛告诉须菩提,一位真正行菩萨道的菩萨,就不能有我、你、他实有的分别,也不能有众生的种种差异相,不能有万法的生灭相,希求长生不老。

为什么佛一开始就谈普度众生的问题?因为当一个人发心成佛时,应知道自己是要回归生命的源头。而站在生命的源头看,我们的心包含宇宙一切,每个人的心都是宇宙一切有情的全息缩影。故当一个人发愿成就佛果的同时,也意味着是在发愿要普度宇宙一切有情众生。由此,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便成为每位大菩萨的使命。所以我们也应知道一位菩萨在人间的使命不是做慈善事业,而是令众生明了生命的真相、度众生出轮回苦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是每位菩萨成道必具备的品质。

但当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时,首先不应有好恶选择,喜欢的就度,不喜欢的就不度,应有度尽三界的愿力和平等心。并且不能有你、我、他、众生实有的认知,否则菩萨的苦难和烦恼就来临了。在根本的见地上你一定要明白,你与众生本性都是佛,众生自性本来不生不灭,本来就涅槃寂静,并不是有个你能令他拥有这样的本质。菩萨对众生,如梦中的药对病,梦醒后药与病都是虚妄不实的。真空中没有菩萨,也无众生。如菩萨的见地明确,那么在度众生时就不会去希求回报和理解,也不会被众生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迷惑,从而心生烦恼,无法安住在如如不动的境界上。

曾经当我刚读《金刚经》时,读完这一品时,我抬头思维想:这是佛要我们发愿普度众生。那个时候正好对面墙上有一只苍蝇,我想苍蝇是卵生的,佛说,我应发愿度这只卵生的苍蝇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盯着苍蝇,心想:如果我此时发愿度这只苍蝇成道,天啊,那需要多久啊!我马上就绝望了。忽然我明白了,我着了苍蝇的相。如果现在我心中有自我与苍蝇实有的相,那我不仅永远无法度苍蝇入涅槃,而且我自己也会被这个愿力带入苦海溺死。如果着众生相,我将生生世世被这个愿力带入六道轮回的苦难之中,众生平等,都有与佛一样圆满的空性,苍蝇与我都只是真空的示现。当我拥有这样的见地时,墙上的苍蝇虽仍是一只听不懂人话的虫子,但我的心却安住了,不再为这个发愿担心、忐忑不安了。

所以读了这一品,我们应该懂的事实是——每位众生本质上只能做佛,做不了其他东西。我、人、众生、寿者只是我们头脑的分别,菩萨应不着相发愿才能从诸相的困缚中解脱。否则,普度众生这个愿力只能让你踏上苦难的历程,你也无法真正从在人间普度众生的有为法中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太阳]雪儿和[太阳]豆豆1月6日~11日要去韩国大采购了,吃喝玩乐、顺便大采购一星期!店铺已经被你们搬空[捂脸]去给各位小主采购年货、多多囤货去[机智][
  • 小七喜闭着眼真好看,最搞笑的是左手摸暖气觉得烫,吹右手[偷笑]现在基本话都能听懂了,就是啥也不会说,还是嗯嗯的单音节,哭的时候会喊妈妈,发介的音儿,会叫爸爸奶奶
  • 晋葛洪 《抱朴子·明本》:“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醖酿彝伦者也。实际上指的是“念头”在不断的攀缘。
  • 来评论区唠一唠吧~[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ps:特供动图福利,动动小手就可以用起来哦~[赢牛奶]高挑girl们就是要多试试包身连衣裙,随便踩上一双高跟鞋就
  • ” 2010年11月25日早晨,我醒来后,发现91岁的老母亲不在家里,老母亲经常早晨自己下楼到外面走步,可是好长时间不见回来,我就下楼去找,找了好长时间还是不见
  • 走过更长路的人可能会这么说,时间是把握平衡的智者,它会把洗礼的好和洗礼的遭分段在我们身上进行。世间百态,笑着笑着就真的笑了~这是我曾幻想过无数次的场景,是翘首以
  • 特拉尼奥请你告诉我们什么要紧的事情绊住了你,害你的尊夫人等得这样久?比恩卡,比恩卡,你要是甘心降尊纡贵,垂青到这样一个呆鸟身上,那么谁爱要你,谁就要你吧;如果你
  • 不能说一下去了,毕竟次次在我这里满身优点[憧憬]那希望演员檀健次继续努力,以后会更好的(违法乱纪,不符公序良俗的是不能做哦) 我也该增强我的自律能力啦,要
  • 心痛就不说了,当晚我给带我入坑的朋友发微信,我说心疼,我朋友回了我四个字,出坑了吧我当时都以为我自己会再不追他们俩,可是第二天一早醒来,看着是他俩的电脑桌面,对
  • 很感谢身边的朋友们和家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把我从牛角尖里面拉出来,曾经一度我以为都是我的错,可她们会在有微风吹拂和夕阳照耀着的公交车里,在冰天雪地散步的晚上,告诉
  • ”“待会那两只小鬼回来,我哄他们将门打开,你们其中一人模仿鸡叫,到时我便说是南山的大公鸡来了,小鬼绝不敢深究,只顾逃命。她自称姓郇,是东李官庄村民,一见民警的面
  • TKBLSHT202 好好睇百家布夏威夷衬衫(已上架)ALOHA SHIRT不再只是代表夏威夷的产物,而是成为炎热夏天最适合的一项单品,在保留复古韵味的同时又拥
  • 蒋介石御用风水大师徒弟老蒋兵败台湾感觉如此包装会脸红易经协会会长,国家瞪俩眼就没有任何易经方面的协会感觉如此包装会脸红还有些号称电影明星御用风水大师的,结果那人
  • ​各位珍重,山高水长,让我们酝酿快乐和思念,来日顶峰相见~六一前的感怀心莲几度风霜几度风雨无法抹去那几颗纸包糖的余味队旗下的红领巾敬礼留下几十年的感动那是一代人
  • 換句話說,只是把佛法當成一種傳統,或只是一種儀軌、儀式去做,而沒有透過自己的智慧去思維作判斷的話,這時,這種心靈之道,反而變成是一種物質的執著了,這時候這些法教
  • 手账本上的语言幽默风趣,贴近生活,也带来了仪式感,记录了悠悠岁月~#姥姥当了46年手账少女#神奇的存钱罐,如何实现20年存款100万?​有奖竞答,第二种方式第2
  • #嘉士伯啤酒起诉吴亦凡#,曾合作不到3个月,背后是重庆啤酒】5月11日,一则“嘉士伯啤酒起诉吴亦凡”的消息迅速发酵,并登上热搜榜。另了解,去年7月19日下午,乐
  • 于是,1969年刚刚过完春节,我就就随着上山下乡的热潮,开始了茅庄的知青生活, 生产队老队长冬根长得瘦瘦高高,没什么文化,在我印象中就象一头“老黄牛”人很正派
  • 妈妈洗好给送来的带鱼 郑琦炸了炸 即使结了婚也是可以在过年的时候不用动手就能吃到热乎乎的炸带鱼自己烤的小牛排和羊肉 当然卖相不好[doge]因为我喜欢烤的很重的
  • 】#鸡西新闻# 4月14日17时许,位于七台河市勃利县小五站镇(即牡佳高铁DK187处)随着中铁五局大型闪光焊机对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完成,这标志着由中铁五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