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此念佛一门,则芸芸众生,出苦无期矣

文钞原文:

念佛法门,但具信愿,持佛名号,即可仗佛慈力,带 业 往 生。断惑证真,末世众生,颇不易到。舍此念佛一门,则芸芸众生,出苦无期矣。此经于入法界品,善财以十信满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最初于德云座下,即闻念佛法门。及至末后至普贤所,普贤以威神加被,俾善财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名等觉菩萨。普贤乃为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生欣乐。随即令其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华严海众一切法身大士。夫华藏海众,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诸大菩萨,尚须回向往生西方,方可以亲证即心本具之菩提觉道。况其下焉者乎。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临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数声,亦可往生西方,得预末品。若非华严所说一生成佛之法,末后归宗,归于往生西方。——《印光法师文钞》• 敬书华严大经以尽孝思序

白话译文:

念佛法门,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号,就可以仗佛慈力,带 业 往 生。断惑证真,末法之世的众生,很不容易做到。舍弃这个念佛法门,那么芸芸众生,就出苦无期了。这部经在《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以十信满心位,受文殊菩萨的教导,周遍参访善知识。最初在德云比丘的座下,就听到念佛法门。等到了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以威神加被,使善财童子所证的境界,与普贤菩萨相等,与诸佛齐等,这名为等觉菩萨。

普贤菩萨于是为他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他生起欣乐之心。随即令他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以此劝导华严海众,一切法身大士。华藏海众菩萨,都是证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的诸大菩萨,还必须回向往生西方,才可以亲证即心本具的菩提觉道。何况在这之下的人呢?而《观经》中的下品下生,即使是犯了五逆十恶的人,临终地狱相现前,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或者念十声,或者只念几声,也可以往生西方,得以预入最下一品。如果不是《华严经》所说一生成佛的念佛法门,最后归结到净土宗,归结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诚法师译

意由念起,靜由心生

[唐 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閒居]

桃紅復含宿雨,
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
鶯啼山客猶眠。

「紅色的桃花還含著隔夜的新雨,碧綠的柳絲更帶著淡淡的春煙。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沒有打掃,黃鶯啼叫閒逸的山客猶自酣眠。」

詩中寫到春“眠”、“鶯啼”、“花落”、“宿雨”,與孟浩然的五絕《春曉》相似。兩首詩寫的生活內容有那么多相類之處,而意境卻很不相同。彼此相較,最易見出王維此詩的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繪形繪色,詩中有畫。這並不等於說孟詩就無畫,只不過孟詩重在寫意,雖然也提到花鳥風雨,但並不細緻描繪,它的境是讓讀者從詩意間接悟到的。王維此詩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於特徵的景物,這裡,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一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有同樣的藝術效果。在勾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著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讀者眼前會展現一派柳暗花明的圖畫。“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加上“楊柳依依”,景物宜人。

著色之後還有進一層渲染: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柔和可愛,雨後空氣澄鮮,彌散著冉冉花香;碧綠的柳絲籠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裊娜迷人。經過層層渲染、細緻描繪,詩境自成一幅工筆重彩的圖畫;相比之下,孟詩則似不著色的寫意畫。一個妙在有色,一個妙在無色。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先見人,後入境。王詩正好相反,在入境後才見到人。因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該打掃,然而“家童未掃”。未掃非不掃,乃是因為清晨人尚未起的緣故。無人過問滿地落花的情景,別有一番清幽的意趣。這正是王維所偏愛的境界。“未掃”二字有意無意得之,毫不著力,渾然無跡。末了寫到“鶯啼”,鶯啼卻不驚夢,山客猶自酣睡,這正是一幅“春眠不覺曉”的入神圖畫。但與孟詩又有微妙的差異,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其實人已醒了,所以有“處處聞啼鳥”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懸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此詩最後才寫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穩,於身外之境一無所知。花落鶯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所以其意境主在“靜”字上。王維之“樂”也就在這裡。崇尚靜寂的思想固有消極的一面,然而,王維詩難能可貴在它的靜境與寂滅到底有不同。他能通過動靜相成,寫出靜中的生趣,給人的感覺仍是清新明朗的美。唐詩有意境渾成的特點,但具體表現時仍有兩類,一種偏於意,如孟詩《春曉》就是;另一種偏於境,如此詩就是。而由境生情,詩中有畫。是此詩最顯著優點。

第二個特點是對仗工致,音韻鏗鏘。孟詩《春曉》是古體五言絕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於孟詩散行,意脈一貫,有行雲流水之妙。此詩則另有一工,因屬近體六言絕句,格律極精嚴。從駢偶上看,不但“桃紅”與“柳綠”、“宿雨”與“朝煙”等實詞對仗工穩,連虛字的對仗也很經心。如“復”與“更”相對,在句中都有遞進詩意的作用;“未”與“猶”對,在句中都有轉折詩意的作用。“含”與“帶”兩個動詞在詞義上都有主動色彩,使客觀景物染上主觀色彩,十分生動。且對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卻又呼應聯絡,渾成一體。“桃紅”、“柳綠”,“宿雨”、“朝煙”,彼此相關,而“花落”句承“桃”而來,“鶯啼”句承“柳”而來,“家童未掃”與“山客猶眠”也都是呼應著的。這裡表現出的是人工剪裁經營的藝術匠心,畫家構圖之完美。對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詩句念來鏗鏘上口。中國古代詩歌以五、七言為主體,六言絕句在歷代並不發達,佳作尤少,王維的幾首可以算是鳳毛麟角了。

PS. 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莊子

解釋:
聖人內心的寧靜,並不是說寧靜是好的,所以才去追求寧靜。萬物不足以擾亂其內心,才是真正的寧靜。水面寧靜才能清晰照見鬚眉,水平面合於規准,高明的工匠也會取其為水平的標準。水寧靜下來就能清澈,那又何況人的精神呢!聖人的內心寧靜啊!可以作為天地的明鑑,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天地的根本,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所以帝王聖人就休止在這個層面上。 https://t.cn/R47dNJB

大珠慧海禅师:【一日禅】

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

问:何者是无为法?

答:有为是。

问:今问无为法,因何答有为是?

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从何生?若论真无为者,即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是真无为法也。何以故?经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脱,即会不二法门。

问:何者是中道义?

答:边义是。

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

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今言中者,因边始有,故知中之与边,相因而立,悉是无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问:何名五阴等?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问:经云:二十五有,何者是?

答:受后有身是也。后有身者,即六道受生也。为众生现世心迷,好结诸业,后即随业受生,故云:后有也。世若有人,志修究竟解脱,证无生法忍者,即永离三界,不受后有;不受后有者,即证法身;法身者,即是佛身。

问:二十五有名,云何分别?

答:本体是一,为随用立名,显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十恶、十善、五阴是。
问:云何是十恶十善?

答: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嗔、邪见,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问:上说无念,尚未尽决。

答: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无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为念者,即是邪念,非为正念。何以故?经云:若教人大念,名为非念。有六念名为邪念,无六念者,即真念。经云:善男子!我等住于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无余世界,不可思议功德,佛说之犹不尽,何况余乘能知也。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为无念故。经云:一切诸佛等,皆从此经出。

问:既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立?

答:从无念立。何以故?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云: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故?为鉴明故,能现万像;学人为心无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譬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真师子;修顿悟者,亦复如是,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槃。不修顿悟者,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

又问: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槃,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所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文本来源于《顿悟入道要门论》•随喜分享•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相信自己,善待自己,让自己的生活精彩纷呈,不要误认为是要让谁后悔,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要得到你就必须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
  • #赵磊 丑# zl ​​​#赵磊 迪西宝宝外星绿龟# 绝美磊磊是主唱 粉丝自卑心虚晃 抬头一望隔壁房 舞担唱的挺像样 不行不行他要抢 主唱定位不能让 正
  • 上班第一天就差点要做核酸做到九点(还是领导英明怕把我们吓跑了否决了这个决定[微笑])真的是大漏特漏了今天没事干 也没工位分配[微笑] 所以吃饱饭大家就开溜了一起
  • 有多少人,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有多少缘,从一朝相逢到一夕离散。有多少人,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有多少缘,从一朝相逢到一夕离散。
  • 2、有几个水平差不多,三观差不多,沟通无障碍,可以互相启发、提醒、鼓励。当天中午,我院总值班室接到金牛区一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该社区有一名产妇即将临盆,但
  • 我已经被她吵了半个小时了[跪了]然后挂完电话跟我赌我老公会买哪家的蛋糕 我说cd或者面包新语[doge]果然我赢了[doge]事后到了车上发现老公给我发的信息[
  • 夏绫舞寒衣,娇苒露珠颜。三度:缺水达棘层,洁面后不擦任何产品5分钟内有紧绷感,拍水与乳时有刺痛感,有痒的感觉,出现假性皱纹,伴随面部涨红。
  • 相信自己的直觉从未曾改变最初的那张脸经历多少次更迭太多无法预言安静跨越迎接未来不管多遥远用特写放大着每一天每一刻都要燃烧沸点That we've got one
  • 【美国大师赛-两位红将同病相邻】冠军之争太激烈了,赛前最热门的两位争冠选手显然被忽略了。 [悲伤]【美国大师赛-两位红将同病相邻】冠军之争太激烈了,赛前最热门的
  • Si votre smartphone est un fidèle compagnon qui vous aide à immortaliser vos sou
  • 排水板的优点:传统的排水方式使用砖石瓦块作为导滤层,使用较多的鹅卵石或碎石作为滤水层,将水排到指定地点。今日主推:宁波地下车库顶板蓄排水板施工蓄排水板取代了:1
  • [doge]大家可以点点以前拉黑的账号,我今天翻到一个土粉网暴被禁言,一个土粉网暴然后账号异常。今晚是农历七月十四,传统节日中元节,一个让人忌畏的日子,却在今天
  • 汤的话噱头挺足,说是农夫山泉煨的,也挺大一罐,但我觉得好油,可以看到好多油花,肉饼也特别散,感觉好多肥肉,不推荐哟[污]我想我上辈子一定是一碗粉吧?五人本,我们
  • 你哪里逼逼赖赖搞一些,你怎不直接艾特水大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就你在闲鱼挂红花血月太太的无料,你能好到哪里去,188白日梦色纸,入场券我都有,不用说假的了,不可能说
  • 二,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向文明发展,每一个细胞都在进步,整个人类都在往前发展,几千年来,历代帝王都想治理好他自己的国家,都想让他的百姓丰衣足食,社会达
  • 3 of 100#小哞柚zu#羽生結弦的言葉原文希望の光を信じて真つ暗閣なトンネルの中で希望の光を見いだすことはとても難しいと思いますでも、3·1の時の夜空のよ
  • #饭圈美工设计[超话]# 案例 | 高级风镭射票/票根 「 不祝你前途无量 祝你降落平安 」 ✨For 周京泽 ✨客妹要求蓝天/直升机背景 ✨这
  • 分享一些人际交往小常识。 1、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和普通关系的人,要注意礼貌客气,谢谢你,麻烦啦挂在嘴上,但是最关系好的朋友,就不要这么客气了,会让别人觉
  •                 启动仪式现场,陕西省慈善协会郑重承诺将对捐赠来的图书进行科学分类整理、消毒,分送到图书紧缺的学校、社区书屋、慈善老年大学、留守儿
  •  看到有人落难时,不落井下石,多一点温暖,因为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 渐渐发觉: 让一个人越过越好的,不是财富,而是自己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