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复读12年只为考清华
近日,一篇《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的报道引发关注。今年高考结束后,这位主人公还上过热搜。
据@澎湃新闻消息,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广西农村的80后,从2009年开始,他瞒着家人复读了七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这时,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和家人坦白后,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之后入学“报到”。所有人都以为,他终于上岸了——现实是,他又回去复读了,直到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
“去年(高考)很难,没想到今年更难。”忆起不久前的第13次高考,他说自己依然措手不及:数学,觉得挺难的;等到物理,直接“写不下去了”。591分——距离清华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

而他被广西大学土木专业录取。三姐劝他去读,哥哥想帮他填志愿,说再不去读就不管他了。73岁的母亲已经不关心他上什么学校了,只希望他早点结婚生子,“跟正常人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报考广西大学,其实只是权宜之计,他想着,要是家里逼太紧,就边上边备考。

2017年,55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5分;2020年,619分,直到今年的591分。每次折戟后,他都想再冲最后一次,到第二年,又想再冲一次,如此循环,停不下来。“压力很大”,他说,“争取明年(考)最后一次”。

从报道来看,唐尚珺对于考清华的态度,其实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早期,他纯粹为了实现清华梦。后来,他还意识到复读可以成为赚钱的“机会”,“能上想去的学校,又能挣到钱,那肯定划算啦。”

但消息刷屏后,有网友不认同这种“执着”:

33岁除了分数一事无成 就算花了10余年进了清华的门 那又要花多少年走出清华的门呢??

【执着or偏执?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并不简单]】今年高考结束后,这位出生在广西农村的80后的唐尚珺还上过热搜。每次折戟后,他都想再冲最后一次,到第二年,又想再冲一次,如此循环,停不下来。“压力很大”,他说,“争取明年(考)最后一次”。(11月7日《羊城晚报》)

高考具有教育分层的功能,教育分层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流动。为了 “争上游”,许多人拼尽了全力。高校在等级化、差异化金字塔中占据的位置越高,入学概率越低,梦想成真的难度越大;处于金字塔塔尖的清华北大,更是许多人遥不可及的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同的“意义之网”,导致人们不同的决策与选择。作为缺乏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的农家子弟,“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说到底,就是“意义之网”出现了认知局限和偏差——将名校光环的价值无限放大,认为考进顶尖名校才有未来,导致“只想上清华”成为少数人的执念和心魔。

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推拿》,是一本关于盲人的书;书中有句话,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正常人虽然有视力,但总有自己的局限,有看不到的东西。”将考入名校和功成名就挂钩、认为拥有耀眼的学历光环就可以享受永远的红利,觉得只要考入名校就可以一劳永逸,这样的“意义之网”不仅来源于求学者视野、阅历、见识的局限,也源于另外一些人功利、短视的推波助澜。

学历崇拜和名校情结的大行其道,让不少中学偏爱“高分复读生拼名校”;一些中学为了吸引高分复读生,不仅在学费上给予减免,还承诺如果第二年高考被名校录取会有丰厚的奖金。“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既有个体存在认知盲点和偏差的因素,也有名利驱动的因素。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考上名校即使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也并不意味着考上名校就一定会出人头地;大多数名校毕业生,也都是平凡世界的普通人。更何况,在社会流动千姿百态、价值实现路径丰富多彩的当下,成功也并非只有“上名校”这一条道路。那种认为“考入名校就前途无量、考不上名校就没有出头之日”的陈旧、滞后观念,显然需要重塑和更新。

无限放大名校的光环效应,不仅加剧了全社会的教育焦虑,也会导致只重视考试成绩却忽视孩子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们患上“空心病”——不能清晰地认识和发现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与特长,只懂得“考高分、进名校、当人上人”,却失去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明朗的心态,导致一些“学霸”除了考试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是什么。一条路走到底的“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错得让人五味杂陈。

【男子复读12年只为考清华?考上211还不甘心 执念太深有意义吗?】近日,一篇《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的报道引发关注。今年高考结束后,这位主人公还上过热搜。据@澎湃新闻消息,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广西农村的80后,从2009年开始,他瞒着家人复读了七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这时,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和家人坦白后,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之后入学“报到”。所有人都以为,他终于上岸了——现实是,他又回去复读了,直到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上去的时候前面后面连着几个格子都没人 怕得我跟着缆车外放的红歌大声唱壮胆子 下去的时候排在我前面的一家五口把外婆让给我 陪我一个格子坐[打call]他们是当地人
  • 整个人有点懵懵的,甚至一度有些要打瞌睡的感觉…(是到时候出狱了吧)“别害怕兄弟”这句特别突兀的话终于被改走了大概是唯一的庆幸(? 眼子:那肯定不会天天这样啊。
  • 全网都在支持敢于直面棒子叫兽的学生,而川师的老师竟然要找学生交流交流!川师大,请你们公开那个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
  • 老人豁达善良,出于关心,想劝劝他放开眼量,随和一些,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于是,便有了一场“屈子与渔父”面晤的历史画面,以及一番关乎人生的别开生面的对话。我宁肯跳入
  •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诚信互动 指路不吞必hui ️ ️t.a.g
  • #绝对演绎[超话]# 看见好多一起玩的女明星都退坑了[悲伤]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绝种能不能撑到周年庆了[悲伤]开服玩家走到现在看超话一开始热热闹闹到现在一
  • 我觉得当时的光影和意境特别好,就和老板表达了我要拍他的想法,他说“我不够帅”我说“英俊的嘞”。后来他走过来加了我微信,好友验证写的是“我是叔叔”我立马把照片发给
  • 那可怎么办啊[笑cry]正主亲自说的文严就是6啊,非说R464是型号,那我就想问问,为什么不买R304?#文严文[超话]#我真的会谢现在某家都开始急了?
  • 说实在的,看到网友们的回复快笑掉牙了,一致认为男子说话不太现实,真看不出这奇石有什么价值,忽悠不懂的可能能出几个钱,懂的白送都不一定要。还有的网友说:男子这症状
  • 唐妩对于这座大城微博推广市并不陌生,严格来说,对于这里标榜的时尚和繁华的生活节奏并不陌微博引流软件生,曾经在商场里会有阿姨指着一串标价四个零的翡翠镯子让自己戴上
  • 亲密捏脸秀恩爱,小6岁经超年轻帅气近日,演员小李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夫妻日常秀恩爱,并配问经超“我是谁?香港知名戏骨郭政鸿戴着200多元的棒球帽,穿着3000多元
  • [围观]也可以动动手指关注公众号哦~[来]完整团购内容戳博客:【团购】亲植美——小瑜家芳疗和手作团,这次新加了鲨烷油,植物甘蔗提炼,成本比Haba这种动物提炼要
  • 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继续奔跑,不要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
  • 对大千世界感到恐惧,不知从何开始,悬置在半空的,是1900也是我们。 当我站在船舷上,在我眼前展开的,却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有无限选择的世界,那是上帝的键盘。
  • #山外朋友圈##橙光#《【重启】无尽人间》女主全名解辞安,九门中下九门解家大小姐,解雨臣的妹妹属性:可盐可甜,可安静,可高冷(学小哥)可沙雕(与胖妈妈和吴小狗一
  • 所以,这一刻你会期待爱情,在最美好的一刻遇见命中注定的TA,恐怕任谁都会怦然心动~~昨晚小猪夫妇为我庆生,我和小猪干了一瓶梦之蓝,双腿软绵,腾云驾雾,大醉。因
  • [心]对我来说吃多了会有点腻[羞嗒嗒]传统韩国雪花冰雪花冰好爱[羞嗒嗒][羞嗒嗒]表面的黄豆粉和小年糕粒好好吃[羞嗒嗒][羞嗒嗒]会狠狠回购的程度[心][心][
  • 上清派本重《大洞真经》、《黄庭经》等经,以存神、服气等为内修之法,因此,在斋法上,六朝时期的上清斋乃是一种主要以个人内修为内容的斋仪。显然,南宋之际出现的大洞法
  • 每年的7、8月是广告监测、巡查任务比较繁重的时间,为保证公交车车身广告画面完整,确保全市公交车车容车貌,广告公司的巡查人员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完成这项工作,在对
  • #zeenew[超话]##李海海林景云# #zeenunew# —李海海生日应援个人参与总汇— 海海的生日yy所有都已抵达现场[打call][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