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佛性 自然解脱】白话佛法开示(第90集)

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大家知道,佛的法身在人间是无处不在的——到处都有佛的法身。任何一个人只要心中拥有佛法,能够说出佛法,行为上拥有佛法,你就突破了时间的隔阂,你就会懂得佛在心中。所以我们经常说的,佛法无处不在——在你生活当中,行住坐卧当中,佛法处处都在帮助着你,影响着你。所以法音流传,经常说佛的佛言佛语会让你懂得心中长流法音,因为法音不会因为时光而流逝。我们年轻的时候学了佛法,到了年纪大了,我们还是心中拥有着佛法。从佛法当中化出真如和道音——就是佛道的声音。所以有的人心中有佛,一开口,他讲出来的话就像法音永远在他的心中流淌。所以人只有无上的愿力,才能有佛法的愿力在心中——让你去慈悲众生,去帮助别人。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能帮助别人,能慈悲众生?因为他法音不断,佛法在他心中不断,就像原来一样,所以叫如来佛——如来如去。如来佛,如来如不来,就是原来存在于你心中的佛性,就是原来拥有的。

我们学佛人要懂得把相应法放在心中,把自己内心的佛性化为人间生命的真谛:去理解它,去了解佛法真正存在的真谛;去应用它,去在人间用佛法的真谛,能够理解一切相不可得——“幻中修真”。为什么说“幻中”?因为很多人一生就像做梦一样,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梦中可能在年轻的时候,现在一照镜子已经老了,整个的人生就像做梦,就像幻境一样。就像我们想起了年轻小时候的事情,现在就犹如我们在做梦,当你哪一天要走了,你这个梦、这个幻也就结束了。所以在自己这种幻觉当中生活,我们不能完全地脱离,所以只有在幻中修真,幻中成道。

师父希望大家永远要把佛性放在心中,要懂得人的修心要有一种助力(就是帮助你成功的动力),那是一种真实的力量。什么动力?因为我们懂得了精进,因为我们懂得了忍辱心,懂得了佛的真谛——就是让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一切苦空无常,所以我们会对这个世界的过去不会产生另外一种痛苦的感应。每个人的过去都是很痛苦的,要能够接受它,理解它,消除它,解脱它,要用真实的判断来感应你自己在人间所有的这种感受。实际上用什么方法来感受和感应它,能够离苦得乐呢?就是“智慧”两个字。所以一个能够有智慧的人,他能用平常心看世界,他懂得一切都是无常的——这个世界一切拥有也会失去。所以平常心看世界,心能安止,你的心才能安定,才能制止自己无谓的那种思索——让自己沉浸在过去那种幻觉幻想当中,被它迷惑,来让自己内心产生更多的痛苦。



所以师父要你们懂得,修心修法就是“体悟人生,离幻得真”。就是要你们懂得:我们的心要懂得理解别人的心;懂得自身的心,感应别人的心;懂得开悟自心,不要被人间的一些景象所迷惑。你看看我们现在的人,拼命地命都不要,追求名利,本末倒置般地生活,把假的人生看成了真的,让我们迷失,让我们流落在痛苦的世界。

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让我们离苦得乐,让我们超脱日常生活中烦恼的一个妙法。要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法语,要悟性觉了,要懂得有悟性,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个世间,或者你要修离开这个世间后的一个方法,实际上是一不是二——就是“一法如”,就是只有这么一个方法,叫“一法如”。一切法如,都是一样的。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你想离开这个世间之后的修行,和你正在这个世间在世修行,实际上就是一样的方法在修,你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就是是一种)。有的时候人的烦恼会给你带来菩提,有的时候不要说“我要寻找菩提,所以我离开了烦恼”;是因为有烦恼才让你找到菩提,所以它是一法如,就如生死与涅槃不二一样。所以我们做人,生和死、涅槃,其实都是一个。生了要死了,死了之后又会重生,其实就是你的灵魂再投胎,造成了你的再重生。所以“涅槃不二”,也就是当你开悟了,你又会失误;你慢慢地失误了,又开悟了。你的人生就是这么不停地在失误和在开悟当中。

所以修行和现实生活,我们学佛的人要学会把它结合起来。我们今天生活并不只是生活,生活就是在修心,所以要明白修行在生活当中,生活就是你的修行。师父举个简单例子:每一天战胜自己的懒惰,早一点起来念经,早一点起来烧香,这都是你的精进,就是你的生活。当你在努力地付出的时候,佛法在你的心中;当你心中的慈悲在广布之时,你“法法是心”。“尘尘是道,法法是心”——红尘滚滚,你可以在滚滚红尘当中找到离世间觉的道。

每一个法门都是你的心所为,所以“万法唯心造”。随缘修行,那是一种智慧;随机参禅证悟,那是一种随缘。很多人说“我要一世修成,最好有一个特殊的环境,不要接触外尘”,你说现在哪有谁不接触外尘的?只有靠自己的心的坚定,心如金刚,法法是心。师父已经跟你们讲了,在人间的烦恼当中修出你的禅定;在滚滚红尘当中,你不能离开现实生活而去寻道觅法。要找一个能够解脱的法门。法门就是在你的烦恼当中来帮你解决的,你没有烦恼,你就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所以反而会离道更远——离佛道更远。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你如果没有世间,你一定找不到世间的觉悟,所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师父告诉大家,兔子有角吗?所以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佛法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当中的觉悟。

你觉悟到世间,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如幻如化——今天有、明天没有;今天的存在不代表你永远的存在,所以要在世间,你才能感觉到它的无常。师父跟大家讲,如果你关在家里一辈子,你能知道这个世界无常吗?你只有在这个世间,你知道今天拥有了,明天被人家搅掉了;今天这件事情是你的,最后不是你的了;你今天赚来的财,过几天被人家偷走了、抢走了,没有了——一切都是无常。从世间当中学会怎么样感受到你在世间的烦恼,这就是一种超脱世间的觉悟。所以你觉悟到世间的如幻如化,你就慢慢地觉悟到世间和觉悟那是不能分开的。没有世间,你哪来的觉悟?没有无常,你懂得什么叫无常?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你从来没有吃过盐,你怎么知道这叫甜?你哪儿去找菩提?所以要知道,整个的佛法就是告知我们:菩提和烦恼其实是一样,没有两样,千万不要离开了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

学佛之人,如果没有办法将佛法落实到我们正常的人的生活当中——你不能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之中去感受到“我嘴巴又讲错了,我的意念又想错了,我的行为又做错了”;你如果不知道反省,你不知道自己要改变,那么你就得不到觉悟和超越——这就是菩萨告诉我们的不能离世间觉。很多人一辈子觉得自己已经念经修心已经到了超然了,“我已经解脱了,我的境界不是跟人家一样了”,实际上他是进入了另外一个虚妄的空间,那种虚妄的空幻空间,实际上让你进入了另外一个贡高我慢的阶段。

所以我们对佛法的追求不能虚幻,要在生活当中找到佛法的智慧。修佛、学佛修心,很多人认为找个清净的地方,远离这个世间的红尘才可以修,或者自己关在禅房里长期地闭关,或者给我出家了我就保证修得好。其实他不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你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你只要在红尘当中,任何的时候都是锻炼你能够增长智慧、去除贪瞋痴,然后拥有佛法的妙法在心中的一个很好的机缘。所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你今天说“我只是把自己关起来这么修心”,你就等于将现实生活和你修行的生活完全把它分成两部分了。

所以“法法是心”,师父跟你们说,“尘尘是道”。真正学佛修心的人不会这么固执,不会这么执著,“我一定要什么环境下,我一定要怎么样,我才能修好心”;真正修行的人叫“随缘修心,随机参禅证悟”。这就是我们很多的菩萨到人间来“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就是你今天的语言出来,一动一静,你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非常地自然。为什么自然那是很高级的一种境界?为什么我们现在吃东西都要吃那种 nature 的(自然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自然才是“道”,因为自然了,它才能滋养出你内心的一种正觉。所以行住坐卧,乃至你吃饭穿衣,乃至你工作或者在农村你种地砍柴,哪怕你是游山玩水,无不是参禅悟道。所以为什么很多的著名的诗人,他在游山玩水当中他能写出很多的好诗?就是因为他的自然。所以离开现实生活而去寻道觅法,反而离道更远——道在心中。就像很多人说“我要去找个老师,我要找一个好的老师我这辈子才能修得好”,你最好的老师就是你内心的觉悟,就是你内心本性佛,你为什么拿着金饭碗去要饭呢?所以一切修行不能离开世间,离开世间的修行,你永远不可能有成就。
https://t.cn/A6xqBQMS

#虚空济[超话]#《论语》·雍也第六(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鲁国的大夫。

有一次齐鲁交战的时候,鲁国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孟之反为将,还有另外一路是冉求。冉求的那一路打了胜仗,而孟之反这一路兵马呢?打了败仗。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我们现在《论语》当中所讲的这句话。

【孟之反不伐】
伐~不自夸,不自我夸奖。
我们通常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叫不伐呢?我们是有功劳的,这个时候才能称为不伐。

那我们看一看,孟之反打了败仗怎么还会有功劳呢?因为那个时候有规定,在打仗之时,冲在前是有功劳的;打了败仗,后退之时,走在后是有功劳的。

【奔而殿】
就是败逃,打了败仗,在逃的时候,在后面的称为殿,走在前的称为启。所以打了败仗,在奔逃之时,但是他是殿后的叫做奔而殿,将入门走到城门的时候,因为当你走进城门的时候,关上城门,敌兵是追不进来的,就已经开始安全了。

【将入门,策其马。】
快要入了城门的时候,用鞭子鞭策着自己的马。

【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讲了一句话,很幽默,不是我很勇敢,是因为我的马不往前跑,所以我才走到了最后。

【思考】
第一,我们先看孟之反这个人是勇敢的,首先他是鲁国的大夫,他敢于带兵打仗,在败退之时,他敢于走到最后,所以这个人又很勇敢,又很担当,并且呢他不自夸,我走到最后的时候,我不会自我夸奖。然后呢还很幽默的方式去化解说不是我很勇敢,其实我不勇敢,只是马跑的太慢了,它不往前进。

第二件事情,还是有品德的、有德行之人,他敢于殿后,敢把自己放于危险之中,并且做了这样的事情,可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去化解,不会自我居功,不会自我夸奖。

[太阳]其实一个人在生活当中也好,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也好,一旦懂得“不自伐”;一旦懂得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又很巧妙的去化解,我又把它隐藏起来,不希望来自我表彰,也不以此邀功。其实这就是一个人内在有品德、有修养的表现。

我们经常讲——自伐者无功。
看看,无论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都是如此的。其实,我们所做的事情,每个人看的清清楚楚。

比如说孟之反做的这件事情,孔子看的清清楚楚,不光是孔子,那个时代的人,一定还有很多人看的清清楚楚,包括他带领的士兵,难道看的不清楚吗?看的清清楚楚。

这就好像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无论你做了多少事情,是好还是坏,是多还是少,你会发现处于上位的人,看的清清楚楚,你的同事之间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不需要自我夸奖,别人都看得到。

一旦你自我夸奖的时候,反而惹人讨厌,功劳全无。

那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如此,你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你为亲朋好友做了多少事情?你为这个家族付出了多少?不用自夸的,别人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当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样的智慧,一定要有这样的修养,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的时候,却不沾沾自喜,也从不做夸奖,这就是内在有修养、有仁德的表现。

●我们说“仁德”,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现在所讲的《论语》公冶长到雍也篇再往后讲也是一样的。我们通过每件事情都可以看到他的仁德,是从哪里体现的?

我们说孟之反的仁德是通过他的“不自伐”,没有自我夸奖,然后主动的去承担,他勇于去担当,敢于去垫后。所以,这都是他仁德的体现。

我们讲仁德,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从公冶长到现在的雍也篇,举了很多例子,讲了很多事情,都是通过不同的事情,让我们看到他“内在的仁德”。

比如说孟之反,通过他的这种担当、勇敢,勇于殿后,这种“不自伐”,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在的修养,内在的仁德。

比如说我们讲过的子羽,他不走小路、不走捷径,没有公事的时候,从来不去找子游,公私分明,那这种行为也是一种仁德的体现。

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讲的是他“安于仁”的状态,说他对生活是很简单的,是可以“安贫乐道”的,这也是一种仁德的体现。

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也是一种内在的仁德的体现,他可以长久的安于仁的状态。

孔夫子去教导子夏“女(rǔ)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也是告诉他,培养自己内在的仁德。我们不光是要做一个他人需要的人,而是要做一个具备“君子之风”能被他人需要的人。

首先,自己要有君子之风,内在要有仁德,这个时候,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变得和我们一样有君子之风。

所以,我们每一个讲的人物,所讲的每一个事件,都是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他内在的仁德,内在的修养和内在的担当。

布施可不是
“ 给 ”
这么简单的事!
一定不要理解差了

六度即是六波罗蜜,
“ 度 ”
的梵语是
“ 波罗蜜多 ”,

字义是
“ 到彼岸 ”,
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

发心趣求大乘的菩萨,
以六度为主要修行方法,

《增一阿含经》序说:
“ 菩萨发意趣大乘,
如来说此种种别,
人尊说六度无极,
布施持戒忍精进,
禅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无极观诸法。”,

即是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和智慧。

菩萨要努力实践六度,
即是六度波罗蜜,
以实现他成佛之愿,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六度中的
“ 布施 ”。

布施的三种分类

① 财施
以钱财施舍给贫穷疾病者,
或资助慈善团体。

一切身外物称为外财,
所以财施也称外施。

② 无畏施
我们令众生不害怕,
无恐怖,
无灾害,
称无畏施。

菩萨行无畏施时往往连自己的生命也布施给众生,

故无畏施也称为内财施。

佛说持戒就是一种无畏施。

③ 法施
以世间的善法,

以及佛陀所宣扬的宇宙人生之真理,
劝导人们修善断恶,

离苦得乐,
乃至涅槃,
称为法施。

生活中我们可以时时
“ 布施 ”

我们在平时
“ 布施 ”
并不是简单的捐钱这么简单,

一定不要理解差了,
对学佛修行很重要。

除上述三种布施外,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可以做到
“ 眼施 ”
“ 颜施 ”
“ 言施 ”。

① 眼施
—— 多看别人的长处

寂静法师开示:
看人优点是聚灵,
看人缺点是收赃。

眼布施,
就是用善意的眼光,
给人温暖。

当你眼中皆是他人的长处时,
就会发现生活充满了欢喜,
每个人都会给你善意。

懂得与人相处,
便会结识更多的善缘。
② 颜施
—— 多以笑脸示人

《华严经》
中有这样一句话:
“ 唯心所现,
唯识所变。”

心中的善意,
体现在脸上。

有时仅仅只是一个微笑,
就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很多时候,
往往只是一个微笑,
就能将善意的种子根植于他人的心田,
在不知不觉间,
结下意想不到的善缘。

③ 言施
—— 多说随喜赞叹的话

《菩提行经》曰:
“ 与世亲非亲,
悦颜先慰喻,
如是常自制,
心念恒不舍 ”。

意思是说,
世人不论亲近与否,
都应该鼓励宽慰人心,
才能修菩提,
得吉祥。

佛家有个词叫:
爱语,
指的是慈爱的语言、
态度与表情。

一句好话,
可以使人心生欢喜,
充满信心和希望。

爱语由心而生,
是一种不需要花费金钱的布施行为。

爱语,
是以善意为种子,
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 布施 ”
要有智慧

《菩萨本行经》说:
“ 若有众生,
不能至心施,
不能以恭敬心施,
不能以欢喜心施,

或贡高自大而施,
或受施者,
信邪倒见,

譬如耕于薄地,
下种虽多,
所收甚少。”

说明布施的发心和方式很重要,
布施的心态不对,
布施的对象有邪见,
对我们自己都没有好处。

① 布施要有恭敬心

有一个成语叫
“ 嗟来之食 ”,

原指悯人饥饿,
呼其来食。

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
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

对一个饥饿的人说
“ 嗟,来食 ”。

饥饿的人说,
我就是不吃
“ 嗟来之食 ”。

终于不食而死
(见于《礼记·檀弓》)。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
认为自己了不起,

“ 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
我有很大的优越感 ”。

这就是没有恭敬心。

所以我们做义工也好,
对任何人提供帮助也好,
不要有无谓的优越感。

因为我们必须要仰仗众生的相状,
才成就我的布施波罗蜜,

我们要心生感恩、
恭敬。

② 布施要有平等心
“ 平等 ”
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是人间社会的宗要,
也是佛法的根本。

在佛教经典里,
有关
“ 平等 ”的义理非常多,

《华严经》举出十种平等:
一切众生平等、
一切法平等、
一切刹平等、
一切深心平等、
一切善根平等、

一切菩萨平等、
一切愿平等、
一切波罗蜜平等、
一切行平等、
一切佛平等,

菩萨若安住此法,
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之法。

布施时,
不但有恭敬心,
要有平等心,

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要持有平等的态度。

面对与自己有过节的人,
不起怨恨报复心;

面对与自己关系好的人,
也不生贪爱心;

面对动物,
我们也要用平等心去对待,
不生任何分别心。

③ 布施要有慧眼
假如你的被布施者是一个邪知邪见的人,

那么这样就等于你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耕种。

下的种虽然多,
但所收获的却是很少。

这叫
“ 施多福少 ”。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

佛教所说的
“ 同体大悲 ”,

是从佛教人溺己溺的慈悲济世精神出发,

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伸出自己的双手,

或给予救济,
或给予鼓励,
或给予依止。

要感谢被帮助的人,
正是因为他们,
自己才有了一份机会。

因为这样的机会,
我们会得到一种布施的快乐,

同时也会得到一种佛法的实践。

佛教说,
“ 境由心转 ”。

如果我们能够淡化我执的贪心,
多做一些利益社会人群的事情。

那么,
我们所做的就是佛菩萨的行为,
我们因此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本文参考书目:
《增一阿含经》
《菩萨本行经》
《华严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积极推进‘大数据+交通管理’模式,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点穴式’靶向治疗,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有针对性的逐个整治、逐个解决、逐个消除,以一个个点段的交通秩序改
  • 拼哆哆叠加红包到手更低:1⃣秭归橙5斤,到手9.92⃣菲诺厚椰乳1L,到手13.83⃣刺猬阿甘花椒锅巴30包,叠黑卡金到手17.194⃣晋龙可生食鸡蛋30枚,到
  • 电视剧请君|任嘉伦|陆炎 @任嘉伦Allen ​​​亮点推荐:一看是任嘉伦主演,就知道这剧不简单#请君#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任
  • 罗永和甘宇的壮举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据我不是谦哥儿微博:看完罗永甘宇倪太高三人的事迹,在感动之余,心中还有丝丝的疑惑,在地震时和地震后,罗永和甘宇的壮举是
  • 别无他意[老师好] ps:我只是希望她做回散粉快乐追星的时候,不是背着锅走的,所以我想站出来帮她解释,仅此而已[泪]大家其他诉求,爱莫能助[跪了]#老蜜世界杯带
  • 【德国GESS GESS012按摩仪】京东售价488,趣评测仅售【298元】我们还有KT188联名款,【HelloKitty定制粉色款卖348元】控价严重,微店
  • 最后希望Sammi姐多出来拍戏吃瓜不信瓜[吃瓜][吃瓜][吃瓜]电视剧《他从火光中走来》除了之前说的黄景瑜和张婧仪以外,新增了王子奇,应该明天就开机了。 我的评
  • [挤眼]#盐城寻人# 【寻人启事:盐城80岁老人走失已经3日,帮忙找人,感谢!#盐城# 【寻人启事:盐城80岁老人走失已经3日,帮忙找人,感谢!
  • 漫画完结是14年底,彼时刚刚大学毕业,天下之大无鄙人立足之地的期间,索性还有动漫陪伴,索性还可以一遍遍看赤砂之蝎、迪达拉、飞段、角都、自来也,体味一下激情,感觉
  • #攀登者##电影攀登者##攀登者燃哭了# 看完攀登者,想跟大家一起共鸣一下,哈哈吴京,我是好人,好人[允悲]张译,我是最叼的,都得听我的,我最牛逼[允悲]井柏然
  • 不是念佛治不了,是我们念佛不如法,心不清净,半信半疑,再有夹杂、有妄想,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断疑生信,用清净心一心专念,一定有效。不是念佛治不了,是我们念佛不如
  • 政治正确般的鼓吹真善美 但实际是大家只是嘴上涵养心里鄙视的吧我一直努力用善良去消解那些暗戳戳的恶意 可是却被当成啥也不懂的大傻蛋有很多个瞬间 真的觉得自己要被伤
  •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你的作品哪怕是纯艺术,但是人民不喜欢,你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可是,好的剧本和懂她的导演都是可遇不可求,王珞丹是个好演员,只要别真的退圈,说不定
  • [星星]做为大众旗下品牌对于国内市场的特供车系,大众朗逸一出生就是高光时刻,即使是带着换壳捷达的争议,都没耽搁别人销售量爆红,在紧凑车行业仅凭一己之力就扛起了上
  • 希望在每个深陷绝望的时刻,别忘记生活周遭的小小提示,那些稀松平常的人事物,都有可能变成信仰陪你走一辈子。当某人出现在你的梦里,意味着那个人在想你。
  • p1-3终于学会原来不太擅长的计算,满分很开心作业被老师做模板啦开心开心p4-6:管理会计我一生的痛好难喔!!p7:回长春以来的第一场大雨,这种天气好神奇会闷闷
  • 会有一种我未知的未来存在于你已知的过去、便遵循命运继续演绎剧本的欺骗感吗还是任时间如何回溯,命定出现岔子的两个人,即使回到你的过去不再认识也不能相爱,也不顾的完
  • ”不是的,在我看来,他的穷有这四点:01志气穷那天我和你们面对面的时候,我看到他站在你身边,眼神闪烁,似乎有点心虚,没底气。养你一辈子,也不要你这么年轻就开始对
  • 按照邹某家属的理论,我的车要天天24小时守着,不然要是有人走路不长眼,或什么原因撞到我家车上,出了什么意外,我还得要负责?邹某家属的这种行为,就是想利用老邹的死
  • 我跟我妈开玩笑说我没钱了,确实最近备考用了一些钱我只剩下20几块,我还主动给她报备了用到了哪些地方。我什么时候才能才能经济独立,才能豪爽地转给我爸妈一大笔钱,潇